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四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分组画出各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总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规律能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2、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对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强的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出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合作,进一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
  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
  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坐标纸
  六、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分组操练尝试教学法
  精选部分习题,巩固有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
  1、课前复习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 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2、抛砖引玉导入课题
  3、讲授新课
  a、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 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问:(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
  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四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态以及溶解物质的质量单位要规定好这四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 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 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b、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 物质溶解度大小,即可衡量溶解性强弱。具体方法如何呢?
  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c、溶解度曲线。
  师:用多媒体展示固体溶解度数据。
  生:分组画出溶解度曲线,并上台展示然后总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从中得出规律性结论。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d、气体溶解度
  结合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回答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并讨论影响因素。
  4、能力拓展:
  5、课件展示本节所学内容:
  6、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固体溶解度
  1、 定义:前提条件:①定温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④溶
  解溶质质量。
  2、 固体溶解度曲线。
  3、 溶解度曲线与温度的关系
  4、 溶解性
  二、气体溶解度
  1、 定义
  2、 影响因素
  教学反思:
  教 师 教 学 设 计
  化 学 组

二次分类教学反思范文开展了一节学习二次分类教学活动课,本节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并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活动中准备了红色绿色的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些大,一些小),放在34个筐里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一成功学习1成功目标(学习要高效,目标不可少)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探索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2成功自学(目标已明确最新的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教学重点背诵及体生物说课稿四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说课稿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初二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初二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二快乐预习1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和是保卫关注心血管健康生物教案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注心血管健康生物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关于藏戏教学反思本次教研领导突如其来的听课,令我在讲课之前有些紧张,当看到张主任那慈祥面容,听其和蔼的声音后,我的紧张的心情迅速平静了下来。通过本节课后,张主任的点拨启发引领,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Doyouwantsomerice教学反思范文我这一堂课教授的内容是新标准英语第三册第五模块第一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谈论食物。首先我以打招呼复习单词和一个小组活动作为课前的热身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新科学课教学体会及教学反思篇一科学课教学体会浅谈科学课教学体会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日常生长城教学设计例文长城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全神贯注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教学内容全神贯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材分析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
自由放任的美国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案试题试卷)教案部分课题名称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本详案)教学目标了解经济大危机首发于美国的原因,认识它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学习辅导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9733思维视角9670日本一些历史学家认为1894年的中日冲突,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9670历史学家认为马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历史5。8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案(1)(旧人教版高三)基础知识三大发明完成建筑技术提高沈括梦溪笔谈元历法与郭守敬理学教育与史学成就书院兴盛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宋词李煜苏轼柳永辛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少数民族民族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ampnbsp学案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重点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影响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课前自主学习1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改革的重点,但收效甚第24课ampnbsp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教案第24课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教案课标要求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古代希腊教案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通史概要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或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2学案一ampnbsp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必修教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要求1知道古代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a适应西北用兵之军事需要b加强中央集权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d巩固皇权2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评价,正确的是()a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专题四第一节ampnbsp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案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专题五ampnbsp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教案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教案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2。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1)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阻隔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