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八年级物理下册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资源库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资源库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几个实验小组分别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教师总结得出:漂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说明:实验表明,木块漂浮在其他液体表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也等于木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教师总结以上实验结论,并指出这是由20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板书:"二、阿基米德原理
  1.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教师说明: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即:F浮=G排液=ρ液·g·V排。
  介绍各物理量及单位:并板书:"F浮=G排液=ρ液·g·V排"
  指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强调物体全浸(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等于物体的体积,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小于物体的体积。
  例1:A、B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由于,F浮=G排液=ρ液·g·V排,A、B浸入同一容器中的液体,ρ液相同,但,VB排>VA排,所以FB浮>FA浮,B受到的浮力大。
  例2:本节课本中的例题。
  提醒学生注意:(1)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物理量。
  (2)确定使用的物理公式,理解公式中每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在相同的物理量符号右下角写清角标,以示区分:
  (3)解题过程要规范。
  5.教师讲述: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体积是1米3的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这个气球排开的空气受到的重力。
  板书:"2.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资源库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一年级数学平方根教学的课后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含义,并能熟练地用语言和公式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掌握平方根的符号表示,能正确区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知道两种符号的含义。并熟练求一个数的平关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课后教学反思以前的教材中,在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求方程中的未知数。而现行的教材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理解等式的基本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口语能力的语文教学反思口语交际是语文新课程的一株奇葩,她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富生机与活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项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使用色彩的魅力教学反思色彩的魅力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第一课的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色彩的魅力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参考!色彩的魅力教学反思范文一色彩是美术联考的必考科目,主要是考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2学习课文19个生字,其中9个只识不写词十几减几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十几减几教学目的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掌握计算十几减几的方法。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在独立思考的基大小不一的同义词有哪些及造句大小不一解释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以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关于该词的同义词以及造句,希望对你有用!大小不一的同义词良莠不齐大小不等参差不齐为更好地掌握这个比例尺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153424比例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以及比例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例尺这一内容新课标四年级下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反思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反思对比,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三角形的特性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比较数的大小教师教学反思在教学本册数的比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品的多少,能用20以内的数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已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序(当然中重度除外),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关于春天的诗词名句身子随着轻风缓缓地舒展着,小草挺直了腰杆。像旧时教书的先生,摇头晃脑地吟着春天的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有关春天的好句,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描写春天的古诗词1千里莺啼绿映红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设计教材分析装满昆虫的口袋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册第九单元ldquo观察与发现rdquo中的一篇主题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非常迷恋的两件事。教学时将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昆虫王国课题名称学习领域造型8226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昆虫的色彩花纹及形体特征进行造型活动。学习评价词汇夸张对称有趣可爱逼真。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比较重探究昆虫的有关知识。在游戏以天下为己任怎么成语接龙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那么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来成语接龙吧。以天下为己任怎么成语接龙以天下为己任rarr任人唯亲rarr亲上做亲rarr亲仁善邻昆虫记好句精选昆虫记(Souvenirs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middot卡西米尔middot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言语妙天下怎么成语接龙言语妙天下,形容言语非常精妙。那么了解了它意思之后我们就来成语接龙吧。言语妙天下怎么成语接龙言语妙天下rarr下不为例rarr例直禁简rarr简丝数米rarr米已成炊rarr炊沙作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识记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散步讲学稿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感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3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学习重难点1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对生活的使命感。2巧妙醉翁亭记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3学习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熟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气语调,再现课文构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明天不封阳台杜卫东一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二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岳阳楼记八下2027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3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4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