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2019届高考语文考点常见文言实词归纳复习教案

  附录五 常见文言实词汇释
  1.爱
  ①爱,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②爱好,喜欢。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③怜惜,同情。 若爱重份,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吝惜,舍不得。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2.拔
  ①拔出,拔起。 项庄拔剑起舞。(《鸿门宴》)
  ②提拔,选拔。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拔擢】选拔,提拔。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③突出,超出。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比喻力大。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垓下之围》)
  ⑤攻取。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3.比
  ①齐同,等同。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
  ②比较,较量。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比权量力】较量权势和力量的大小。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③靠近,挨着。 【比肩继踵】肩并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
  ④等到。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比及】等到,及至。
  ⑤比拟,比方。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4.蔽
  ①挡住,遮挡。【蔽空】遮住天空。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赤壁赋》)
  ②庇护,掩护。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③隐蔽,躲藏。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④涵盖,概括。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5.薄
  ①bó不厚,厚度小。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迫近。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③轻视,看不起。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6.被
  (一)bèi
  ①被子(名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②覆盖(动词)。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③遭受,遇到,蒙受。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子刘子自传》)
  ④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送东阳马生序》)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7.鄙
  ①边界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②动词,轻视。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③庸俗,见识浅,鄙陋。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8.病
  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生病。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苏武传》)
  ③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④困苦不堪,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⑤筋疲力尽。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赤壁之战》)
  ⑥毛病,缺点。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原毁》)
  ⑦担心,忧愁,忧虑。 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黄州快哉亭记》)
  ⑧损害。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史记•货殖列传》)
  ⑨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9.察
  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②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③考察,审察。 察视风土,物色豪杰。(《谭嗣同传》)
  ④明察,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察臣孝廉。(《陈情表》)
  ⑥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⑦察察,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10.除
  ①台阶(门与屏风之间的通道)。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②清除,去掉。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出师表》)
  ③修治,修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④任命,授职。 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子刘子自传》)
  ⑤流逝,过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
  ⑥除了,除非。 除吾死之外,当无见期。(《祭妹文》)
  11.策
  ①赶马骡役畜的鞭棒。 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②用鞭棒赶马骡役畜。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
  ③古代君主对臣下有所封赏的文件。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12.乘
  (一)chénɡ
  ①驾(车),坐(船),骑(马)。 公与之乘。(《左传•曹刿论战》)
  ②趁,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③冒着,冲着。 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④登上。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二)shènɡ
  ①车,兵车。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②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史记•陈涉世家》)
  ③古代数词"四"。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崤之战》)
  ④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的陪乘者。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13.从
  ①跟从。 张良是时从沛公。(《鸿门宴》)
  ②随从,仆人。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孔雀东南飞》)
  ③率领,使跟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④听从,顺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敬请教导。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⑥随顺,听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⑦参加,从事。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⑧紧挨,依傍。 樊哙从张良坐。(《鸿门宴》)
  ⑨由,自。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⑩通"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14.殆
  ①危险。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谋攻》)
  ②近,近于。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③大概,恐怕。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④精神疲惫。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5.道
  ①道路。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②通道,通路,途径。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③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④方向,方位。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钅母潭。(柳宗元《钴钅母潭西小丘记》)
  ⑤方法,技艺。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也。(《论语•子张》)
  ⑥学问。 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师说》)
  ⑦思想,道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⑧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⑨原理,规律,道理。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庖丁解牛》)
  ⑩好的政治局面或措施。 邦无道则愚。(《愚溪诗序》)
  ⑪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16.独
  ①独自,单独。 脱身独去,已至军中。(《鸿门宴》)
  ②孤独。 幽独处乎山中。(《涉江》)
  ③独一无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④残暴无道,众叛亲离。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⑤摆脱尘世束缚。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
  ⑥唯独,只,仅仅。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
  17.封
  ①疆域,分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积土为坟。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五人墓碑记》)
  ③帝王把土地、爵位、名号等授予臣下。 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④帝王或将领封祭山神。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封闭,密合。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⑥量词。用于封缄物。 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18.固
  ①坚固。 自以为关中之固。(《过秦论》)
  ②顽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③稳固,加固。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④必,一定。 原告固是不依。(《红楼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⑤原来,本来。 余固知謇謇以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离骚》)
  ⑥的确,确实。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离骚》)
  ⑦诚然,当然。 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
  19.故
  ①原因,缘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②事情,事故。 乡园多故。(宗臣《报刘一丈书》)
  ③旧。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故垒西边。(《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旧交,老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故人】(1)老友。 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前夫。 知是故人来。(《孔雀东南飞》)
  ⑤旧典,典故。 明经义谙雅故者。(《祭妹文》)
  ⑥过去,从前。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李将军列传》)
  ⑦衰老。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⑧死亡。 前已降及物故。(《汉书•苏武》)
  ⑨故意。 故作不良计。(《孔雀东南飞》)
  ⑩特意。 故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⑪本来,原来。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李将军列传》)
  ⑫尚,还,仍然。 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⑬所以,因此。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⑭通"固"。永远,一直。 猛志故常在。(《读〈山海经〉》)
  20.观
  (一)ɡuān
  ①观看,观赏。 余观夫巴陵胜状。(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观察,察看。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③观摩,游学。 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传》)
  ④景象。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游褒禅山记》)
  (二)ɡuàn
  ①古代宫门外的双阙。 出游于观上。(《礼记•大同》)
  ②楼台。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道教的庙宇。 不隶于宫观之籍。(顾炎武《复庵记》)
  21.归
  ①古代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②返回。 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
  ③特指出嫁女子返回娘家。 吾妻归宁。(《项脊轩志》)
  ④归还。 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趋向,归附。 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22.过
  ①走过,经过。 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志》)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胜过,超过。 有过之而无不及(成语)
  ③过分,太甚。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陈情表》)
  ④错误,过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⑤探访,探望。 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23.患
  ①担忧,忧虑。 不患寡而患不均。(《季氏将伐颛臾》)  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马钧传》)
  ②祸害,灾祸。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③疾病,毛病,弊病。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
  24.加
  ①放在上面。 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②增加。 而山不加增。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施加,强加。 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书何易于》)
  ④给予,施予。 大王加惠。(《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⑤增益,好处。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⑥戴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⑦更加。 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25.景
  (一)jǐnɡ
  ①亮光,日光。 至若春和景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景物,景致。 四时之景不同。(《醉翁亭记》)
  ③大。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④仰慕。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李白《与韩荆州书》)
  (二)yǐnɡ"影"的本字,影子。 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26.举
  ①双手托物使向上。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齐桓晋文之事》)  成语"举案齐眉"。
  ②升起,飞起。 中江举帆。(《赤壁之战》)
  ③抬起。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举手拍马鞍。(《孔雀东南飞》)
  ④提出。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⑤发动,奋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⑥成就,成功。 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⑦推荐,提拔。 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膺命举贤。(《书何易于》)
  ⑧攻克,攻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⑨发,开口。 举言谓新妇。(《孔雀东南飞》)
  ⑩行事,行为。 举动自专由。(《孔雀东南飞》)
  ⑪举人的省称。 你中了举了。(《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⑫尽,竭尽。 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
  ⑬全,皆。 举家庆贺。(《促织》)
  27.间
  (一)jiān
  ①两者中间。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在一定的时间内。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③在一定的空间内。 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④在众多事物之间,泛指中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⑥房舍单位。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
  (二)jiàn
  ①缝隙,间隙。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②间或。 数月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间杂,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④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⑤抄小路。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28.将
  (一)jiānɡ
  ①搀扶,扶持。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②带领,率领。 挈妇将雏鬓有丝。(鲁迅《无题》)
  ③介词,拿、用、把。 枉将他气杀也幺哥。(《窦娥冤》)
  ④将要,准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刚,刚才。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⑥用在动词之后的助词,无实在意义。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白居易《卖炭翁》)
  ⑦调养。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二)jiànɡ
  ①统率军队,带兵。 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②将领,将帅。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qiānɡ请愿。 将之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29.即
  ①走近,靠近。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②就在(某时、某地),就(某物)。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③副词,立即、马上。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④副词,就是。 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⑤连词,如果、假如。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⑥副词,就、就是。 吾闻先即制人。(《鸿门宴》)
  ⑦根据,依据。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⑧登上。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苏武传》)
  ⑨即使,纵使。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30.假
  (一)jiǎ
  ①借。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
  ②凭借,借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③宽容。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
  ④给予。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传》)
  ⑤虚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⑥非正式的,临时委派的,代理的。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侯以西击荥阳。(《陈涉世家》)
  ⑦如果、假如,多为"假使""假令"连用。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⑧复合词"假借":宽容原谅。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二)jià假期。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31.解
  ①剖开,分解肢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②解开,打开。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
  ③排除,消除。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
  ④解说,解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⑤理解,懂得。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与妻书》)
  ⑥分开,裂开,分裂。 天下土崩瓦解。(《秦纪论》)
  ⑦消释,消退。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信陵君窃符救赵》)
  ⑧通"懈",松解、懈怠。 胡虏益解。(《李广列传》)
  32.就
  ①接近,靠近,就着。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完成,达到,成功。 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荔枝赋(并序)》】
  ③就职,赴任,担任。 以父命就官为候补知府。(《谭嗣同传》)
  ④受,接受。 刚去不听,乃从容就戮。(《谭嗣同传》)
  ⑤归于,趋向。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子•见梁惠王上》)
  ⑥就要。 盖其岁满就更广州。(《道山亭记》)
  ⑦即,便。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
  33.绝
  ①断绝,绝交。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苏武传》)
  ②停止,消失。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③绝命,断气。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④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⑤超越。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后出师表》)
  ⑥极,最,非常。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⑦陡峭的。 凌绝壁,冒丛箐。(《徐霞客传》)
  ⑧隔绝,阻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⑨完全,绝对,全然。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
  34.临
  ①居高处向低处看。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
  ②来到,走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③靠近,接近。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石钟山记》)
  ④碰着,遇到。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⑤面对,对着。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35.落
  ①脱离并向下掉。 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三国演义•杨修之死》)
  ②从高处到低处,下降,下坠。 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泪落便如泻。(《孔雀东南飞》)
  ③掉进,陷入。 误落尘网中。(《归园田居》)
  ④凋谢,衰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门前冷落鞍马稀。(《琵琶行》)
  ⑤停留,止息。 老残看了半天,无处落脚。(《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⑥飘零,潦倒。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⑦人聚居的地方,引申为房屋,营帐。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赤壁之战》)
  ⑧屋檐滴水装置,引申为"座"、"所"。 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36.期
  (一)qī
  ①预定的时日,规定的时间、期限。 匪我愆期,子无良谋。(《氓》)
  ②约定,约会。 期山东为三处。(《项羽本纪》)
  ③期望,要求。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
  (二)jī
  ①一周年。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古代的一种丧服,即"期服"的简称,也指穿这种丧服服丧。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37.奇
  (一)qí
  ①奇异,罕见,不寻常。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②出人意料的,变幻莫测(的策略、计谋)。 出奇制胜(成语)
  (二)jī
  ①单数,与"偶"相对。 奇数。
  ②命运不好,常"数奇"连用。 重屯累兮,数之奇兮。
  (《子刘子自传》)
  ③零数,余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38.迁
  ①迁移。 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孔雀东南飞》)
  ②晋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为贬官。 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苏武传》)
  ③贬谪,放逐,流放。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39.劝
  ①勉励,奖励。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寄欧阳舍人书》)
  ②受到鼓励。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③劝说。 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谭嗣同传》)
  40.却
  ①退,退后。 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心术》)
  ②使……退,击退。 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③拒绝,推却。 却之为不恭。(《孟子》)
  ④回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⑤去掉,消除。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⑥副词,还、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⑦副词,反、反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1.如
  ①往,到……去。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②像,如同。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项脊轩志》)
  ③遵从,按照。 先生如其指,纳狼于囊。(《中山狼传》)
  ④及,比得上。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⑤假如,如果。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⑥如何、何如;怎么办。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⑦如……何,对待……怎么办。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42.胜
  (一)shènɡ
  ①胜利。 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②战胜,取胜。 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清稗类钞•冯婉贞》)
  ③胜过,超过。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④优美的,好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shēnɡ
  ①克制,禁得住。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②尽。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43.适
  (一)shì
  ①到,往,去。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
  ②出嫁。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③依照,顺从。 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
  ④享用。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⑤恰好,正值。 适冬之望日前后。(《与妻书》)
  ⑥刚才。 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
  ⑦适应。 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
  (二)tìtì
  【适适】惊恐变色的样子。 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秋水》)
  44.属
  (一)shǔ
  ①隶属。 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②掌管。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③亲属。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与妻书》)
  ④类。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二)zhǔ
  ①连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
  ②通"嘱",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③撰写。 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45.涉
  ①趟水过河,渡过。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②经历,经过。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东。
  (《报任安书》)
  ③进入,到。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④漫步,散步。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⑤复音词"涉猎":广泛阅读,而不深入钻研。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复庵记》)
  46.识
  (一)shí
  ①知道,懂得。 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②认识。 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
  ③识别,辨识。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④赏识。 素为李裕德识拔。(《旧唐书》)
  ⑤知识,见识。 自是学识更日益进。(《谭嗣同传》)
  (二)zhì通"志"。
  ①名词,标记、记号。 《西域志》称沙河阻远,望人马积骨为标识。(《徐霞客传》)
  ②动词,记、记住。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47.数
  (一)shǔ
  ①点数,计算。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②列举罪状;责备。 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项羽本纪》)
  (二)shù
  ①数目,数量。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②几,几个。 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③法则,规律。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天论》)
  ④技艺,方术。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学弈》)
  ⑤命运。 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子刘子自传》)
  (三)shuò
  副词,屡次。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项羽本纪》)
  (四)cù形容词,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48.率
  ①遵循,遵从。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
  ②带领,率领。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③一概,全都。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49.素
  ①白色的生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
  ②白色的,没有染色的。 纤纤擢素手。(《迢迢牵牛星》)
  ③朴素的,不加修饰的。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④平素,向来,一向。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⑤丧服。 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战》)
  ⑥白白地,空。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50.涕
  ①眼泪。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②鼻涕。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僮约》)
  ③流泪。 儿涕而去。(《促织》)
  51.徒
  ①同一类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②门徒,弟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被罚服劳役的人。 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④步兵。 帅徒以往。(《左传》)
  ⑤步行,徒步。 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徐霞客传》)
  ⑥空。 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心术》)
  ⑦徒然,白白地。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⑧只,仅仅。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项羽本纪》)
  ⑨复合词"徒属":所属的人。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陈涉世家》)
  52.亡
  ①逃亡,逃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②逃亡的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③灭亡,死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④失去,丢失。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⑤出门在外,不在。 孔子时其亡也往拜之。(《论语》)
  ⑥通"无",没有、不。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53.望
  ①向远处看,远望。 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
  ②盼望,期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③名望,声望。 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④埋怨,责怪。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报任安书》)
  ⑤指月光满盈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54.微
  ①精妙,深奥。 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马钧传》)
  ②轻微,微小。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③没有,无。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④旧指地位卑微,低下。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⑤衰败,衰微,弱。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史记》)
  ⑥稍微,略微。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核舟记》)
  ⑦暗暗的,隐约的。 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⑧复合词"微行":变换服装出行。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渺茫。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55.相
  (一)xiānɡ
  ①共,相互。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②递相,先后。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③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有称代意义的副词"我、你、他"。 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④质地,实质。 金相玉式,艳溢锱毫。(《文心雕龙•辨骚》)
  ⑤作衬字。 誓不相隔卿。(《孔雀东南飞》)
  (二)xiànɡ
  ①看,观察。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王充《订鬼》) 成语有"相机行事"。
  ②容貌,面容。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③辅助,帮助。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④辅助君主王侯的官。 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⑤赞礼的人。 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6.谢
  ①推辞,谢绝。 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②致歉,道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③辞别,道别。 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④感谢,答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⑤告诉,告诫。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⑥凋落,衰亡。 及花之既谢。(《芙蕖》)
  57.信
  (一)xìn
  ①信用,信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②相信。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取信。 彼其忠实诚信于士大夫也!(《李将军列传》)
  ④信息,音信。 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宝玉挨打》)
  ⑤使者,送信的人。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⑥信物,凭证。 今行而毋信,则秦王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⑦忠诚,可靠。 怀信侘傺。(《涉江》)
  ⑧确实,实在。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⑨随意,随便。 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
  ⑩再宿,住两夜。 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三峡》)
  (二)shēn通"伸"。伸张,伸展。 欲信大义于天下。(陈寿《隆中对》)
  58.行
  (一)xínɡ
  ①运行。规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②行走,走。 三人行,必有我师。(《师说》)
  ③出行,外出。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与妻书》)
  ④军队行军,出发。 行,略定秦地,至函谷关。(《鸿门宴》)
  ⑤去,前往。 权即遣肃行。(《赤壁之战》)
  ⑥实行,实施。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诸葛亮《出师表》)
  ⑦遵循,遵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⑧事,做大事。 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⑨传布,畅行。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⑩写,抄写。 短纸斜行闲作草。(《临安春雨初霁》)
  ⑪构架,架筑。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⑫消遣,取。 世间行乐亦如此。(《梦游天姥吟留别》)
  ⑬行为。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女行无偏斜。(《孔雀东南飞》)
  ⑭品行,品德。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⑮将,将要。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⑯古诗体裁之一。 命曰《琵琶行》。(《琵琶行》)
  ⑰量词,表示斟酒的次数。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司马光《训俭示康》)
  (二)hánɡ
  ①队伍。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②行业,职业。 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③这边,那边;这里,那里。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窦娥冤》)
  ④给予。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窦娥冤》)
  ⑤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59.幸
  ①幸而,幸亏。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②希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③宠爱,宠幸。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④表示敬意,即双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60.遗
  (一)yí
  ①遗失,丢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②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③遗留,陈旧,剩余的。 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④超然,超出。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
  (二)wèi
  ①赠送,给予。 留待作遗施。(《孔雀东南飞》)
  ②送达。 父母有裘葛之遗。(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1.与
  (一)yǔ
  ①赠送,给予。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②结盟,朋友,交好。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原毁》)
  ③结伴。 飞鸟相与还。(《饮酒》)
  ④共处,相交。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⑤许配,嫁。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西厢记》)
  ⑥赞同,赞成。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⑦介词。同,和,跟。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⑧替,给,为。 陈涉,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⑨连词。和,及。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
  ⑩使。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二)yù参与,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左传•崤之战》)
  (三)yú同"欤",表疑问.感叹的语助词,同今天的"吗"、"呢"、"吧"。 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唯求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2.缘
  ①沿着,顺着。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攀援,爬。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③因缘,机缘,缘分。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④因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63.要
  (一)yāo
  ①名词,腰,人体的一部分。 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实。(《齐人有冯谖》)
  ②动词,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③相约,约定。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二)yào
  ①名词,要害、要领。 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马钧传》)
  ②形容词,重要。 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马钧传》)
  ③形容词,险要。 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④形容词,简要、切要。 可谓要言不烦也。(《三国志》)
  ⑤动词,打算、希望。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⑥动词,符合、适合。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察今》)
  ⑦动词,总结、概括。 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治平篇》)
  64.知
  (一)zhī
  ①知道,懂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
  ②知识。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③了解。莫道前程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主持,掌管。三年而知郑国之政也。(《吕氏春秋•长见》)
  (二)zhì
  通"智",智慧。小知不及大知。(《逍遥游》)
  65.造
  ①往,到……去。 曾造雁山绝顶否。(《徐霞客传》)
  ②制造。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③建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雁荡山》)
  ④制定。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
  ⑤复合词"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
  66.致
  ①动词,送达。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柳敬亭传》)
  ②动词,表达。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③动词,招来。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④动词,取得、得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⑤动词,到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⑥动词,致使、导致。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⑦名词,意态、情趣。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芙蕖》)
  67.质
  ①以财物或人员作抵押。动词,典当、抵押。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②留作抵押品的人或物。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触龙说赵太后》)
  ③名词,本质、实质。 形者神之质。(《神灭论》)
  ④名词,底子、质地。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⑤形容词,质朴、朴实。 质胜文则野。(《论语》)
  ⑥名词,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名词,通"贽",信物。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⑧副词,正、刚刚。 质明已失其所在。(《徐霞客传》)
  68.坐
  ①通"座",座位。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②坚守,守定。 楚人坐其北门。(《左转》)
  ③因犯……罪。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
  ④由于,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⑤徒然,空。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现在的反思意为自我反省,比如考试后,老师叫学生写的反思。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初三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初三数学教学反思1反思这一章内容的教学,我觉得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幼儿园数一数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数一数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欢美术教学反思范文400字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美术卡通明星总动员教学反思范文节美术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教学中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演一演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幼儿园数字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数字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湘版美术三年级线的秘密教学反思范文案例再现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要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听音乐画线条!1游戏规则同学们会应到两段不同的音乐,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可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老师可以用手指在空中引导学生画线条)美术课有人脸的器物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套教材中陶艺系列中的一课。本课课题是有人脸的器物,从课题上可以理解成,在器物上用人脸来装饰。这里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器物造型的基本技能,器物成型的基本技法主要有八年级生物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反思范文染色体DNA和基因是细胞核中重要的遗传物质,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七年级上学期已作介绍。本节中只需强化和进一步强调,学生便可回忆。染色体的数量问题,在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是不同的。在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反思一氧化碳作为碳循环中的重要一员,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气体,但学生对一氧化碳的认识却不及二氧化碳,这节课就是依据实验探究,从化学角度全方位认识一氧化碳。本节课先从河南省每年冬天取美丽的大自然教学反思这是今天上的第一堂课,又是一位从来没有上过品德课的老师,真高兴这个学科又有了新鲜的血液,晚上跟董老师聊天,才发现我们还是隔岸相对的老乡。对于一个新上这个学科的完小老师,今天她上得不
有关老师,你好的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并熟记词语。3通过朗读,感悟,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使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教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新老师活动来源我病愈后上班,正赶上小顾老师休产假,所以中途插到了她的班级中三班。面对我这个新来的老师,孩子们既非常想了解,又不太敢接近。我意识到,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接纳孩子们对老师用成家词语造句成家拼音注音chengjia成家解释意思成为专家成名。成家造句成家造句1他才20岁,还没有成家。2离开学校和大学的人可以规划他们的人生,决定何时成家立业,何时买房以及买什么样的房子课文长城词语造句崇山峻岭为了发掘祖国的矿藏资源,地质勘探队员们日夜奔走在崇山峻岭之中。长城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同学们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全都爬上了主峰。云南很多的山路是蜿蜒盘词语下降的造句范例词语下降的造句范例(1)中国的夫妻要是都像你们俩这么有文化,这么有理性,这么有智慧,我看离婚率都得大大下降。(2)择优录取既难落实,精英培育自亦空谈,在校生专业品质连年下降,博不如三个儿子最新教学反思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关于鞋匠的儿子的教学反思初次接触六年级的课文,又是一篇演讲辞。对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材的不熟悉,学生的不了解让我一开始就感到手足无措。为此,我先着手了解教材,熟悉课文。借阅参考用书和备课手莫泊桑拜师的教学反思教完莫泊桑拜师一文,我被文中福楼拜老师三次悉心指导莫泊桑写作的事深深震撼着。第一次福楼拜告诉莫泊桑,写作要肯吃苦勤练习。第二次福楼拜告诉莫泊桑,写作要仔细观察。第三次福楼拜告诉莫泊关于儿子的创意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工整地书写正确地运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感受儿子创意的精彩和它给母亲带来的震撼,体会作者对创造力的赞赏之情。3联系上下文的具体三个儿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莫泊桑项链教学设计项链采用了以物写人的手法,将项链作为一条主线,从它与人物的多重关系出发,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使读者透过项链对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了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