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祭十二郎文(第二课时)教案

  文
  [教学要点]
  1.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教师范背。
  2.学生集体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诵。
  二、体会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感人效果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指定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多媒体显示: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看看有什么标志性的词语。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5、10、11自然段,标志性的词语为段首的"呜呼"。
  3.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是把难以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试分析这种抒情的特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教师归纳。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1)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情。
  (2)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了感情,之后自然转入对自己同侄儿的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
  (3)韩愈与老成在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4)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
  (5)作者好像在同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情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还只是悲侄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
  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情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文章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5.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地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三、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言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泣,所以他能做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
  四、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辩题:商品经济时代还要不要亲情
  1.学生推荐两个小组作为辩论双方。
  正方观点:亲情、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可丢。
  反方观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2.双方稍作准备后辩论开始。
  参考内容:
  正方: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尊老爱幼、亲情友爱是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丢的。试想一个丢掉传统不顾社会舆论的人,即使有经济头脑,他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是寸步难行的。因为丢掉亲情,就意味着冷酷无情,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就不能丢掉亲情。
  反方:亲情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商品经济时代,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商场如战场。如果一个人一味地顾及亲情,就会为亲情所累。试想一个企业,如果大部分人员都是亲戚朋友,那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员工犯错不能说,违规不能裁,没有忧患意识,没有竞争意识,这样的企业怎能立于不败之地呢?因此在商战中,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为亲情所累。
  五、课堂练习
  出示投影:
  背诵课文,填空并翻译下列各句。
  1.呜呼!其邪?其邪?其邪?
  2.吾兄之乎?汝之乎?
  3.所谓,而。所谓,而。
  4.一在,一在,生而,死而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
  5.生不能,殁不能。
  参考答案:
  1.信然 梦 传之非其真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2.盛德而夭其嗣纯明而不克蒙其泽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吗?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吗?
  3.天者诚难测神者诚难明矣理者不可推寿者不可知矣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4.天之涯地之角影不与吾形相依魂不与吾梦相接彼苍者天曷其有极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又能抱怨谁呢?天啊,(我的悲痛)哪里有尽头呢?
  5.相养于共居抚汝以尽哀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时候没有抚尸痛哭。
  六、课文总结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在写作本文时一改以前祭文死板的骈文形式,破骈为散,通过自由抒写的散文形式,尽情地倾吐自己心中的悲痛,开了祭文自由抒情的先河,我们应学习韩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第5、10自然段。
  2.从本文的思想感情或艺术手法角度写一篇200~300字的赏析短文。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引子(1段)
  与十二郎的骨肉亲情(2~3段)
  祭十二郎文  十二郎之死(4~9段)
  吊慰死者,告以其身后之事(10段)
  结尾(11段)
  生字:怙殁孥薨遽殒窒飨
  多音字:丧长者省乘
  重点实词:衔致就果克吊尤
  第二课时: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祭妹文(节选)
  袁 枚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1.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汝又虑戚吾心戚:qī
  b.及至绵惙已极惙:chuò
  c.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瞑:mínɡ
  d.又卒难明也卒:cù
  2.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吊:悼念死者。
  b.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诀:诀别。
  c.共汝筹画也筹:计策,计谋。
  d.然则抱此天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憾:遗憾。
  3.指出加点字作介词的一项(  )
  a.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b.以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d.穷予生光阴以疗梅也哉
  参考答案:
  1.d(卒zú。)
  2.c(筹:谋划,动词。)
  3.a(a项介词"在",其余均为表目的的连词。)

说屏说课稿怎么写说屏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语文第3单元第15课。该单元反映的是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共5课,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集中,其中说屏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课是新课程人教A版选修21第2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圆和椭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的,也为后面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做铺垫。2教材作用(重要模掌声说课稿范文一教材简说今天我上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课掌声,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小学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能用商量说一句话。3通过学习能知道小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体会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说课稿范文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圆的认识说课稿1说我知我家教案一教材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知识目标通过四年级数学下册围棋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2教材分析大家知道,人教版的新教材都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孔子拜师教案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会写出不同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孔子拜师的教案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孔子拜师教案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孔子拜师教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认识人民币数学的说课稿一关于教材1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2教材简析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创设购物小学体育教案不同方式的跳跃内容不同方式的跳跃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32名,其中女生18名。优秀学生占30,合格学生占60,后进生占10,学生有课前预习得习惯,学习自觉性较好。教学目标运动参与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一教材1教学内容及简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
咏雪七年级语文说课稿教材分析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一年级荷叶圆圆说课稿一说教材荷叶圆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这是一篇散文诗。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长相思说课稿怎么写长相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宋词。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师范读全词,生仿读两遍古诗后)师小学语文秋浦歌其第十四首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秋浦歌李白对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而生成了一个全新的诗歌词汇赧郎,用来表达他对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的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同上。教具学具小黑板卡片教学你说我摆说课稿怎么写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你说我摆。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观察动手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特殊的葬礼的说课稿(朗读指导必须让学生理解文本,做到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让朗读达到最优化。学生在读中才能感悟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由盛到衰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七年级篮球课说课稿一设计思路根据学生在前面三节篮球课上的表现及本学期教学计划,本次课确定要完成主要任务有1复习运球技术动作和学习胸前传接球基本技术动作2通过此次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和进行第八次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文第八次的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选择的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的课文。讲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石壕吏的说课稿一说教材石壕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第一课时已学过了前两首,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习这可爱的企鹅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这节课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复习8和9加减法的内容,通过前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9以内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