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前后,已近不惑之年的韦唯与丈夫迈克尔走到了离婚的边缘。 那段时间,为了挣脱不幸婚姻的桎梏,拿到三个儿子的抚养权,韦唯每日都是焦头烂额。 一天,韦唯开车出去办事,开到一段山路时,韦唯突然觉得车况有些不对。 她赶紧踩刹车,但却毫无反应。 瞬时,韦唯惊出一身冷汗。 车在盘旋的山路间飞驰,韦唯只能紧紧握着方向盘,丝毫不敢放松。 好在,拐过几个弯后,一条应急缓冲带出现了。 韦唯立刻驾车驶入,这才让车紧急停靠了下来。 后怕的韦唯赶紧找人把车拖去修理,但修理工的一番话却让韦唯更加惊恐。 修理工告诉韦唯,她的车被人动过手脚。 韦唯惊呆了,她瞬间想到已经与她反目成仇的丈夫。 韦唯打去电话质问,没想到丈夫迈克尔并没有辩解和否认,反倒是语带威胁地说: "不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你就要小心点儿了。" 后来,当韦唯终于离婚,拿到抚养权后,她才心有余悸地在国内媒体上讲述这件事。 在《天下女人》与《陈辰全明星》两档节目中,韦唯透露了艰辛的离婚之路。 她说为了抢夺抚养权,前夫用尽了各种手段。 甚至还请了保镖,手持长枪,让她"连屋子都进不去"。 她开玩笑地告诉主持人说: "如果有一天我有空了,我就编个剧本,你根本想不到会有这么凶险的事,电影中也没有。" 曾经相爱的两人,就这样在离婚大战中闹得一地鸡毛。 而韦唯也在失败的婚姻中挣扎着、成长着、超脱着。 一如她在歌唱道路上的轨迹。 孤独打拼 1963年,韦唯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出生时,韦唯已有一哥一姐,父母都是普通职工。 在生儿育女前,韦唯的父亲有着漫长的军旅生涯。 他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又入朝参加了朝鲜战争。 10年的戎马生涯,造就了韦唯父亲刚毅强硬的性格。 他对部队、对共和国怀有极为深厚的感情。 但在生活中,他对妻子、对子女却没有多少温柔与耐心。 这让韦唯的妈妈对婚姻十分失望,也让韦唯的童年生活并不十分美好。 小时候,韦唯虽是老幺,但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宠爱。 她的姐姐生得漂亮,哥哥聪明机灵。 在他们的映衬下,又黑又瘦的韦唯不是很受欢迎。 很多时候,她都觉得自己"像是垃圾堆里捡来的"。 好在,韦唯那时已经展现出艺术天赋,这才让她能稍微得到些重视。 韦唯的母亲小时候也喜欢唱歌跳舞,但在那个时期,学唱学跳都是"下九流"才做的事。 所以,当韦唯母亲发现小女儿与自己一样,对文艺颇有天赋时, 她立刻抽出精力、挤出金钱,全心全意地培养起女儿的艺术特长。 而在培养的过程中,韦唯母亲既有耐心陪练、帮女儿编舞的温柔一面, 也有着打骂惩罚的严厉一面。 对此,韦唯也会抱怨,但她母亲却不在意地说: "我对你够好了,你姥爷都是拿扁担打我。" 后来,长大的韦唯理解了母亲的心情,也分外感激母亲的投入与付出。 她说:"妈妈的投入确确实实改变了我的一生,在这件事上,她立了一大功。" 日复一日的努力加上过人的天赋,韦唯在校园里是当之无愧的文艺标兵。 她唱跳俱佳,一副好嗓子极为突出,小小年纪已经能驾驭多种音域的歌曲。 然而,校园生活开心无忧,家庭氛围却依然压抑紧张。 这让韦唯萌生出逃离的想法,她想要远离父亲的管束,去大城市追求音乐梦想。 1979年,年仅15岁的韦唯孤身一人到了北京,她盼望着能在哪家文艺团体里求得一职。 然而,各个文艺院校招收学员都有年龄标准,最小也得满17岁。 无奈之下,韦唯谎报年龄参加了考试。 最终,凭借过人的嗓音,韦唯被铁路文工团破格录取。 然而,进入专业文艺团体的日子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美好。 当时的韦唯与其说是学员,倒更像是学徒。 每天,别人上班前,韦唯就要早早起床,把四层楼都拖得干干净净。 声乐队训练要乐谱,韦唯去印;舞美缺人装灯光,韦唯也要顶上。 这样有点儿"欺负人"的日子,韦唯过了好几年。 而当初考进文工团时那些"会被重用"、 "解决北京户口"的承诺则都变成了遥遥无期的"空头支票"。 但韦唯却依然坚持,只为心中的音乐梦。 她热切盼望着出人头地,这是独一无二的嗓音条件给她的底气。 在合唱团里唱了几年,韦唯终于混到了领唱的位置。 她的才华也由此难以再被掩盖。 那时,只要韦唯当领唱,后台总会收到观众递上来的小纸条。 内容大致都一样,都是请刚才的领唱返场独唱几首。 收到这样的纸条,韦唯十分开心, 但团领导却并没有因此表扬韦唯,反倒在开会时"敲打"她。 告诉她别骄傲,她差得还着呢。 虽然有些不得志,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韦唯的演唱能力还是与日俱增。 此时,她需要的不过只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她一鸣惊人的契机。 1986年,机会到来了。 韦唯参加了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了通俗组的二等奖,而三等奖则是毛阿敏。 至此,以普通合唱演员身份苦捱了7年的韦唯终于熬出头了,看到了成名的曙光。 身陷风波 青年歌手大赛后,韦唯立刻走上了事业发展的"快车道"。 1987年,韦唯被选派去往波兰参加国际音乐节,一举拿下演唱特别奖和最上镜小姐奖。 隔年,韦唯再次出国参赛并获金奖。 而她在比赛中演唱的《恋寻》难度极高,音域横跨两个8度。 韦唯用扎实的艺术功底将这首歌演绎得酣畅淋漓。 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就曾说: "《恋寻》是韦唯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也真正确立了韦唯在歌坛上的地位。" 伴随着韦唯在业界内得到认可,很多优秀作品主动找上韦唯,《爱的奉献》便是其中之一。 1989年的春晚上,韦唯动情地演唱了这首歌。 很快,"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声便传遍了大街小巷。 韦唯也因此走到全国观众的面前,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歌手。 而这,并不是韦唯事业的顶点。 春晚后,徐沛东邀请韦唯与刘欢一起演唱《亚洲雄风》,作为亚运会主题曲的候选曲目。 这首歌的录制过程非常顺利,韦唯进棚一个多小时就录完了。 这让韦唯对这首歌并没有十分在意。 然而,《亚洲雄风》最终被选定为主题曲,韦唯也因此站上了亚运会开幕式的舞台。 她高亢又充满激情的嗓音就这样传遍了亚洲。 至此,韦唯成为了能够代表中国形象的优秀女歌手。 她也频繁地站上各大舞台,与国际知名歌手合作,展现中国女性的风采。 一场接着一场的演出就这样填完了韦唯的生活。 当期盼已久的成名生活到来后,韦唯突然发现,她把自己的生活丢了。 娱乐圈里,有许多的情不得意和推脱不掉。 为了能减少演出的次数,韦唯干脆把自己的长发给绞了。 她为自己的机智暗自得意,心想顶着一头鸡窝似的短发,谁还会找我唱歌。 但她千算万算,没想到还有假发这个东西。 于是,她依旧奔波,依旧找不到归属。 后来,韦唯说,那段日子里,她最喜欢听《会有那么一天》。 因为歌词里写"会有那么一天,不用再一个人孤孤单单回家",而那正是她彼时的心声。 韦唯向往着爱情,也确实投入到爱中。 那个时期,围绕着韦唯,有两段传播颇广的绯闻: 一段是与付笛声;一段是与侯耀文。 据说,韦唯与付笛声相识于微时,当时的俩人都还没有出名。 他们一个是合唱团成员,一个是乐团里的长笛演奏员。 二人谈过一段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的甜蜜恋爱。 而当韦唯"爆红"之后,两人聚少离多, 空间与心灵上的距离越来越远,感情也就无疾而终了。 之后,韦唯还与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有过一段恋情。 当时,两人同在铁路文工团,年龄相差15岁。 知名歌手郭峰曾向媒体证实: 韦唯与侯耀文确实谈过恋爱,感情也不错,尤其是侯耀文对韦唯极为照顾。 但因为媒体的曝光,二人的相恋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抵挡不住,两人便分手了。 整个恋情持续了大概一年多。 关于这两段感情经历,网络上找不到韦唯回应的痕迹。 或许是感情还未稳固,又或者是出于对自己隐私的保护, 那个时期,韦唯在采访中谈得最多的还是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对作品的解读。 但作为当时大陆歌坛最负盛名的女歌手之一, 韦唯自带的话题度和关注度让她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 更成为无良媒体制造"爆炸新闻"的素材库。 在一些小报的刻意"加工"下,关于韦唯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甚至,在这些媒体的笔下,韦唯连健康的活着都成了奢望。 一次,韦唯骑着自行车回家,恰巧前面一对小情侣挡住了不太宽的路。 韦唯只能跟在后面慢慢骑,并在无意中听到了小情侣的对话: ——"你知道唱歌的韦唯吗?" ——"知道。" ——"她自杀了!" ——"啊!你听谁说的?" ——"报纸上写的。" 韦唯当时特无奈,她特想扔下自行车,恶作剧地跳到两人面前,吓他们一跳。 但最终她还是作罢了,因为当时这样的新闻太多了。 在小报上,自己早已"死"了好多次了。 韦唯"死讯"传得最为甚嚣尘上之时,就连圈内人都信以为真。 一次,有朋友办了场晚会,想请陈佩斯过来表演,就拜托韦唯代为邀请。 拨通电话,韦唯自报家门,陈佩斯完全不相信,反复问:"你说你是谁?" 韦唯只能强调了好几次,说:"我真的是韦唯。" 陈佩斯又惊又乐,在电话里直喊自己的媳妇说:"媳妇儿,你快过来,她说她是韦唯。" 面对这些不实信息的传播,韦唯大多数时候只能是一笑而过。 毕竟,造谣得太多,悠悠众口,韦唯一个人又哪里管得过来。 但有时,这样的谣言却也会给韦唯带来极大的打击和伤害。 比如她与恩师李谷一的恩怨。 1992年,李谷一将河南一家名为《声屏周报》的媒体告上了法庭。 那时,明星通过法律维权还是新鲜事。 再加上案件牵扯到李谷一与韦唯两位大咖,所以一时引发无数关注。 案件源自该报的一篇报道,文章以韦唯的口吻控诉了她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文中,韦唯"说"某乐坛前辈在演出时,公开宣称韦唯得了"可怕的病", 暗指韦唯因私生活混乱得了A滋病。 而平日里,这位前辈对韦唯也没少打压,令韦唯十分痛苦。 至于这位前辈的身份,文章提供了很多线索进行了"明示"。 比如她唱过《乡恋》,还是某乐团的领导。 综合以上内容,这位乐坛前辈的身份呼之欲出,直指李谷一。 无端被摸黑,李谷一愤怒至极,她一纸诉状把《声屏周报》和韦唯都推上了被告席。 而韦唯也被这无妄之灾搞懵了。 她告诉公众,她确实接受过《声屏周报》的采访,但那些诋毁恩师的话却没有说过。 韦唯想给李谷一解释,但对方拒绝见她。 她想和家人倾诉,但严厉的父亲却告诉她:"你受不了就去S啊!" 怀着一肚子的委屈,韦唯很憋屈。 她把满怀的不甘与痛苦化作了艺术上的创作动力。 在录制《命运不是辘轳》时,韦唯完美地唱出了歌中的坚强不屈。 曲作者徐沛东评价韦唯唱得"非常投入、非常来劲儿"。 但当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探究整件的真相,更不在意韦唯的感受。 韦唯就这样无奈地任凭自己的形象一落千丈。 逃离婚姻 虽然形象受损,但韦唯的事业依然"在线",她仍旧是内地乐坛炙手可热的歌手。 一次,韦唯参加了一场高规格的演出。 主办方邀请了瑞典的一位钢琴家,名叫迈克尔·史密斯。 登台表演完,迈克尔坐在台下看演出,然后,他就被韦唯吸引了。 结束后,迈克尔请求到后台与中国艺术家交流。 由于韦唯一直在自学英语,因此,当晚交流的主角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韦唯与迈克尔。 那晚,韦唯很敏锐地感觉到了迈克尔对自己的倾慕。 不过她并不十分在意,甚至心里还暗暗地想:"我才不会找他呢。" 但迈克尔很直接,他很快就对韦唯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用欧洲男人的浪漫与过人的才华不断打动着韦唯。 那时韦唯正身陷风波,低落与无助放大了韦唯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渴望。 原本对迈克尔无感的韦唯开始动情了、投入了、恋爱了。 热恋中的韦唯很快就怀孕了。 迈克尔向韦唯求了婚,并带着她去了瑞典。 但到了瑞典,韦唯才知道,迈克尔尚未离婚,这让韦唯措手不及。 犹豫中,韦唯放不下腹中的孩子。 于是,她等待迈克尔办妥了离婚手续,又忽略了25岁的年龄跨度,在1994年嫁给了迈克尔。 但或许是前面的波折消磨了激情,后来再谈及这段婚姻,韦唯淡淡地说: "其实我是为了孩子才结婚的。" 婚后,迈克尔对韦唯极尽呵护,让韦唯既感受到了伴侣的爱意。 而两人悬殊的年龄差,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着韦唯缺失的父爱。 为了回报迈克尔炙热的爱,韦唯也在努力照顾着丈夫的感受。 那个时代,跨国婚姻还比较少见,这无形中带给韦唯更多的热度。 韦唯不仅在国内受捧,在国际上也拥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 1996年,韦唯被选为唯一的亚洲代表,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献唱。 眼见着自己事业持续走高,而迈克尔却越来越"不配拥有名字", 在外一直被介绍为"韦唯的丈夫"时,韦唯心里替丈夫不好受。 所以,韦唯开始刻意地保持低调,外出的穿着越来越朴素, 生怕自己的光鲜更多地掩盖丈夫的存在感。 那时,韦唯为了爱情愿如此,但离婚后再次审视这段婚姻时,她说: "我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丢失了自我。" 与此同时,丈夫却越来越有掌控欲,他干涉韦唯的事业,替她做一切决定。 甚至,韦唯还不得已放弃了弹钢琴的爱好。 因为她的丈夫是钢琴家,韦唯这种"业余选手"一弹奏,他就报以不屑。 后来,韦唯越来越感知到这段婚姻的"不健康",她毅然决定逃离。 然而,过程却痛苦万分。 即使她顶住了前夫的刁难,但心理上的痛楚却难以磨灭。 那段时间,韦唯白天要装作轻松,扮演好情绪稳定的母亲。 夜深人静,她却会不停地想着结束自己的生命。 后来,韦唯说:"那段日子就是在地狱中行走。" 最终,还是身为母亲的责任让韦唯扛了过来。 走出感情的阴霾,韦唯在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从容与宽容。 她不断地与过去和解,亲手解开了友情与亲情上系着的"死疙瘩"。 一次团拜会上,韦唯与李谷一重逢。 她鼓起勇气主动走上前去,对李谷一说:"给您拜年了!" 李谷一接受了韦唯的善意,在一张贺年卡上写下"和为贵"三个字,送给了韦唯。 而与友情相同,亲情上的"坚冰"也在韦唯的主动下渐渐消融。 韦唯身陷风波之时,父亲并没有给予韦唯足够的支持,甚至恶语相向。 寒了心的韦唯远赴国外结婚后,便断了与父亲的联系。 就这样,父女之情中断了漫长的14年,等再联系,韦唯的父亲已是肝癌晚期。 得知父亲病重,韦唯立刻赶到医院。 见到久别未见的小女儿,韦唯父亲短暂的愣神后,便是难得的真情流露。 韦唯分外珍惜迟来的父女亲情,在父亲生命的最后,她尽可能地陪伴与照顾。 弥留之际,韦唯的父亲满含舐犊之情地叮嘱韦唯说: "你带三个孩子不容易,一定要保重好自己。" 父亲离去,韦唯悲恸万分。 她牢记着父亲的叮咛,努力培养三个儿子成人。 她既给孩子们创造轻松、活泼的家庭氛围,也以身作则教会儿子们独立、坚强与奋斗。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离婚三年后,韦唯主动和儿子们提出: "大人的恩怨是大人的事情,不应该影响你们的成长。妈妈希望你们能和爸爸保持联系。" 听了妈妈的话,韦唯的孩子们主动给迈克尔打去电话。 父子之情由此得以维系。 或许是重拾亲情再次激发出迈克尔对生活的热情。 2008年,70岁的迈克尔与一位模特坠入爱河, 他再一次步入婚姻,并与妻子一直定居在瑞典。 而韦唯却没有再婚。 虽然孩子们一直劝她追求真爱,但韦唯却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儿子身上。 如今,韦唯的三个儿子个顶个地优秀。 老大从北大毕业后进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学习,现在头顶多个TITLE, 俨然已是国际交流的"大使"与桥梁。 老二同样是北大学生,业余时间是优秀的拳击选手。 因外形出众,现在偶尔还会受邀为大品牌担任模特。 老三则独自在美国发展个人事业。 前不久,他还晒出一家人在美国新居为他庆祝的照片。 从房内陈设足以看出老三如今也是事业稳定、小有所成。 三个儿子同样的高大帅气,同样地深爱韦唯。 在个人社交媒体或是采访中,他们从不掩饰对母亲的赞美与依恋。 而韦唯,则是有子万事足,事业上随性又自如。 2013年,韦唯参加了《我是歌手》,虽惊鸿一瞥,但却令观众回味许久。 之后,韦唯因生病淡出公众视线长达8年。 直到2021年年底,韦唯才久违地在微博里发了自己的近况。 她写道:未曾想,再"返回人间",竟已是八年…… 至于这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韦唯只字未提。 那种淡然正如她一直以来对挫折、对坎坷的态度。 如今,已近花甲之年的韦唯再次迎来新的身份。 两个月前,久居泰国的韦唯被聘为当地西那瓦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艺术之路愈加广阔。 回顾韦唯的前半生,她经历了许多。 但无论是原生家庭的刺、非议谣言的痛,还是失败婚姻的伤, 韦唯谈起,从都是平静、从容,甚至会时不时地拿伤痛开个玩笑。 这样的韦唯,或许真把磨难看作了人生的财富。 所以她才一次又一次地从挫折中奋发、崛起、成功。 最终在岁月的沉淀中,与往事干杯、为自己喝彩,活出了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