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海天被高估,基金需背锅

  作者 Eastland
  头图 视觉中国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在低矮天花板下蜷缩着酱油、味精、食醋、料酒等17个细分市场。酱油销售额约占调味品市场的三分之一,规模以上企业35家,龙头海天味业占酱油市场的六分之一。
  在4000亿调味品市场中,海天味业所占份额约为十八分之一,市值一度接近7000亿,市盈率超过100倍。阴跌两年后市值仍达3700亿。动态市盈率超过60倍,估值依然偏高。
  海天味业股价严重偏离基本面,与公募基金"扎堆"有极大关系。2020年末,557家公募基金持有8479万股海天味业,持仓市值170亿,年末海天味业股价收在200元以上(未复权)。
  A股盛行"按标签炒股",海天味业的标签是"消费龙头""酱油茅"。12月15~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五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扩大内需",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背景下,海天味业投资机会几何?
  营收滞涨、利润下滑,凸显估值虚高
  1)从营收增速下降到净利润增速转负
  海天味业旗下酱油销量连续二十五年居全国第一,这意味着"离天花板最近"。2014年,海天在《招股说明书》中称:"我国酱油人年均远低于日本。"言下之意,越有钱消费酱油越多,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但2015年我国酱油产量冲破1000万吨后,开始震荡回落,2021年不到800万吨。一不是因为"没钱",二不是因为生产不出来。原因是饮食习惯不同,中国人在收入增长后没有消费更多的酱油。
  产能早已过剩,全行业以销定产,这样的背景下,海天味业营收保持增长难能可贵,但增速单边下降。2021年跌破10%,2022年前三季跌至6.1%。
  值得称道的是,海天味业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直到2020年。
  2020年净利润64亿,同比增长19.7%;
  2021年净利润67亿,增速仅为4.2%,低于营收增速;
  2022年前三季,净利润47亿,同比下降0.9%。
  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低于净利润
  按权责发生制计算净利润,要扣除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等非现金支出。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会略大于净利润。
  如果在产业链中处于有利位置,向上占压供应商货款,向下收取经销商预付款,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高于净利润是常态。
  在这方面,海天味业曾经非常优秀,但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开始低于净利润。2022年前三季,经营活动现金流仅为14亿、同比下降45.6%,比净利润低70%。#这是非常不好的信号#
  在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速震荡下滑,经营现金流跳水,60倍PE有些高了。
  涨价难指望,成本高度依赖原材料价格
  1)产品、毛利润
  海天味业主要产品为酱油、调味酱、蚝油,其中酱油销售收入占比约为60%。
  2021年,酱油销售收入142亿、同比增长8.8%,占总营收的60%;调味酱销售收入26.7亿、同比增长5.6%,占总营收的11%;耗油销售收入45.3亿、同比增长10.2%,占总营收的19%。
  2018年起,海天味业三大产品毛利润率都在下降。
  2018年酱油毛利润52亿、毛利润率51%;2020年毛利润率跌到47%;2021年毛利润61亿、毛利润率43%;
  2018年调味酱毛利润10亿、毛利润率48%;2021年毛利润微涨至11亿、毛利润率40%;
  2018年蚝油毛利润12亿、毛利润率41%;2021年毛利润16亿、毛利润率35%。
  海天味业毛利润率下降也有经营之外的因素,根据新会计准则,运输支出从"销售费用"移入"营收成本",拉低了毛利润率。2021年运费7.2亿,约占总成本的5%。
  2)出厂价多年踏步
  三大产品出厂价几乎原地踏步:
  2015年酱油销售均价为5元/公斤,2021年5.33元/公斤,六年涨了6.6%,年均1%,跑不过CPI。
  蚝油销售均价也仅从2015年的4.4元/公斤涨到2021年的4.7元/公斤,六年涨了6.3%。
  最惨的是调味酱,2015年销售均价8.57元/公斤,2021年8.61元/公斤,六年涨了4分钱。
  "调味品涨价"的消息满天飞,真实受益者是渠道商,出厂价变化不大。
  知名消费品享有"涨价红利"的信仰不攻自破。
  3)原材料占成本80%以上
  观察酱油的成本结构,发现原材料占比超过80%。
  2020年原材料成本57亿,占酱油生产成本的83%,较2019年低6个百分点。2021年,原材料成本68亿,占比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在产品结构和工艺配方不变的情况下,原材料占成本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黄豆价格的波动。
  人工费用占比始终保持在2%一线。
  制造费用缓慢下降,基本上每两年降一个百分点:2017年10.4%,2019年跌至9.4%,2021年8.3%。
  原材料占比高,意味着工业附加值低,对上游价格波动更加敏感。好比以石材为原料,石碑附加值高于铺路用的石条,石像的附加值又高于石碑。假如石材涨价,石条厂或许关门大吉,石像有了借口说能不能涨点价。
  基金魅影
  持有海天味业的基金数逐季波动。例如2017年一季度末,持股基金只有10家,二季度末突然增至82家,三季度跌至30家,四季度又暴涨至153家。
  2018年12月末,持股基金数达到376家;2019年3月末78家,6月末441家,9月末104家,12月末461家。参与"海天盛宴"的队伍日益壮大。
  2022年6月末,持股基金475家,9月末67家,户均持有61万股。按以往的规律,12月末又会超过400家。
  当某个季度持股家数多,户均持股数自然下降;下个季度基金跑掉八九成,坚守者平均持股数大幅上升。
  公募本应遵循价值投资理念。难不成在基金经理眼中,海天味业的投资价值以季度为周期反复"变异"?
  公募基金抱团进出与股价波动的关系十分明显,核心逻辑只有两步:
  第一步,基金抱团增持,持仓"达峰",股价亦被推至高位。
  第二步,在大举增持后的下一个季度,大幅减持兑现利润。如果散户"配合",股价走势会比较平稳。
  但2020年Q4股价实在过高,以致2021年Q1基金出逃后,股价跌破160元,跌幅超过20%。#姿势开始难看#
  2021年Q2,基金按惯例加仓到8106万股,股价不升反跌。Q3基金减仓至4479万股,股价跌了14.7%。
  2021年Q4,基金卷土重来,这次加仓至9375万股,这么大力度股价还是跌了4.4%。2022年Q1,基金跑掉一大半,卖掉5461万股,股价跌了16.8%。
  连续两番进入,历时一年(从2021年Q2到2022年Q1),基金没赚到什么钱,意味着抱团失效。
  2022年Q2,基金破天荒加仓至1.08亿股,季末股价收入90元,总算涨了3.4%。Q3基金卖了6671万股,整个季度股价下跌8.3%。因为股价处于相对低位,跌得不算难看,但也难言成功。
  按惯例,基金会在2022年Q4大举增持。截至12月16日收盘,股价在季度内下跌2.5%。
  还剩9个交易日,如果基金配合提振内需的预期继续加仓,四季度"收阳"不成问题,为2023年Q1跑路创造条件。当然,还要拜托散户配合。
  猪肉、白酒消费也与GDP"脱钩"
  回过头来看,猪肉、白酒、调味品的"拐点"出现在2014~2016年间。
  2011年猪肉销量、生猪出栏数分别为5100万吨、6.6亿头;2014年猪肉养殖行业达到峰值,猪肉销量、生猪出栏数分别冲高至5700万吨、7.4亿头后,开始缓慢回落。2021年猪肉销量、生猪出栏数分别为5300万吨、6.7亿头。2021年人均GDP达8.1万元,较2011年增长123%,而十年间猪肉消费几乎原地踏步。
  猪肉年销量好孬能维持在5000万吨的水平,白酒没有这样的幸运。
  2016年登上"千年大顶"(136亿升)后义无反顾地调头向下。2017年跌12%、2018年跌27%、2019年跌10%……2021年销量72亿升,较2016年下降47.4%。2022年大概率跌破70亿升。散装酒淡出、低端酒难以为继,中高端品牌吃到一波红利。但产销量5年腰斩的夕阳产业,不可能被几个头部品牌带火。
  白酒企业真正过得好的只有茅台一家,尚存的1000家规模以上酒企,有几家不为销量下滑发愁?劳力士卖得再好、再贵,也扭转不了机械表产业的没落,茅台亦然。
  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3.6万元,2015年增至5万元,2021年达到8.1万元。回过头来看,猪肉、白酒、调味品消费量在2015年后逐步与GDP增长"脱钩",甚至"倒退"。因为人们收入增长,不一定会吃更多猪肉、喝更多白酒,牛羊肉、海鲜、啤酒、红酒、果酒……收入越高,选择面越宽。
  猪肉市场最大的特点是产能滞后。供给端预计需求会增长,着手扩大产能。大约18个月后,新增供给才能"到达"市场。
  白酒市场最大的特点是产品显著的差异化,进而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牧原的猪肉与温氏的猪肉吃起来差不多,茅、五、剑口感、味道各有特色,绝不会混淆。
  调味品既没有类似猪肉市场的供给滞后,也没显著的品牌效应。海天、厨邦酱油的味道想必不同,但没有多少人关注。宴会上客人会注意桌上的白酒是不是茅台,没有人会问"炒菜用的是海天还是厨邦"。
  调味品可以受益于内需增长,但不会提供动力
  有观点认为:外需走弱、基建投资增速或将回落,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
  由于疫情,有些需求被压抑如餐饮,有些需求被推迟如旅游。2023年上半年,消费的恢复的确会对经济增长起很大作用。
  消费品早已是买方市场,以销定产,需求的火爆自然会带动生产进而增加劳动者收入。劳动者也是消费者,他们收入增加自然会更多消费。但这种"良性循环"在不同行业的强度有天壤之别。
  类似调味品这种大众消费品,工业附加值低,成本中原材料占比极高,劳动力、制造费用占比较低。当内需被提振,这些消费品自然会受益,但劳动者收入增加非常少,难以建立前面说的"良性循环"。
  以天海味业为例,2021年营收250亿,原材料成本120亿,人工成本3.4亿、仅占营收的1.4%。原材料主要是大豆,大豆主要是进口的。
  房地产撬动内需效果早已得到验证,新能源车扩大高质量就业,养老服务人力成本占比高,这些行业对经济的贡献远高于调味品。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华为汇编未来智能世界2030125页完整版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是一份由华为出品的智能世界2030报告资料,一共125页纸内容。极具代表前瞻性,推荐学习和阅读目录大纲展望一,医让健康可计算,让生命有质量展望二,食用数据(热点观察漫评)美联储激进加息引发恶果国际在线报道近日美国硅谷银行突然破产,引发全球恐慌。金融分析人士认为,此轮美国金融动荡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的恶性后果。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承认,硅谷银行关闭的主因是美联储不断加息导致该招商狂飙,今年梅江区这样干2022年完成新签合同项目30个,计划投资额105亿元,其中纳统项目22个,计划投资额62亿元,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2个。在疫情反复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下,梅江区上一年度招商引资成绩盘点2月份离世的七位名人,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仅38岁细数娱乐圈有无数的老戏骨,他们多年兢兢业业,有的致力于戏剧表演工作,有的则毕生都献身于演艺事业,有的更是英年早逝,实在是让人惋惜。就在2023年仅过去了三个月,就已经有许多的老艺术扶持政策跟进企业大力布局,换电模式会是新能源发展的新风口吗?近日,在闭幕的2023年全国两会,新能源领域的充换电问题再次成为了热词。可以说,随着新能源工程机械渗透率不断提升,补能需求日益凸显,换电模式不仅被国家相关部门及企业所力挺,更在新能从头开始建立对量子湍流的理解实验原理。a,在超流体中,对于固定的径向波数,完全色散关系(蓝线)超出了经典IW状态(红线),截止频率为2(黑色虚线),由角速度设置。这里,是波模式的角频率。b,光滑壁石英玻璃圆柱权衡人工智能等新变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编者按年度论文评选活动由上海社联2013年组织发起,至今已连续开展至第十年,已评选出100篇年度论文,与大多数评奖活动不同,该活动无需作者自行申报,主要依托各学科权威专家学者学术期Loki介绍GrafanaLoki是一套可以组合成一个功能齐全的日志堆栈组件,与其他日志记录系统不同,Loki是基于仅索引有关日志元数据的想法而构建的标签(就像Prometheus标签一样)。Arbitrum开启空投并过渡到DAO(附空投细则)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小编记得关注哦来源MarsBit代币总量100亿,社区占比56OffchaiDxO发布图像增强软件PureRaw3加入DeepPRIMEXD可获得2。5档ISO增益3月15日,DxO正式发布了新款图像增强软件PureRaw3,官方表示这款应用软件可为用户获取更清晰且更纯净的RAW文件,能够高效去除图像的噪点,并可对镜头光学方面的缺陷进行校正。1年后走收费路线!国产操作系统急于收费,是否等于自毁前程?数字经济发展飞速以及国潮兴起等因素,给国产操作系统产业带来了新增长和机遇,越来越多人对国产操作系统抱有希望!现阶段,国产操作系统水平已经达到了可用正向好用迈进!换句话而言,基本可以
临近冬至,建议中老年人家中常备这4样,平安过冬精神好春去秋来人添寿,转眼间2022年的冬至都要到了,今年相比往年,好像全国各地都不算太冷,很多人感叹都是舒服的过了一个暖冬。虽然没有以前那样的骤然降温或者突降大雪,我们还是应该给冬天一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郭树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抗老先控糖,是新知识还是智商税?丨睡前聊一会儿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一段时间以来,抗糖概念风靡网络。所谓抗老千万条,抗糖第一条,无论是食品行业还是美妆产业都迫不及待搭上这班车。从控制碳水甜品摄入,到使用抗糖净利润营收同比上升,宁波能源清洁转型环境数据亟需完整准确披露文标准排名助理研究员陈颖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从盈利能力来看,20172021年,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能源)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亿元1。54亿元1。19智能家电集群入选国家队,广东凭什么?2022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伍素文丨广东报道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广东有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进入国家队,其中包括与家电理想所苦恼的,或许是如何在2023年讲新故事无论是刚发布的财报,还是新宣布的人事任命都透露出一个信息点2023年,对于理想汽车而言,将是关乎其转型的重要转折点。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3。4亿元,同比增贵州茅台发布茅台酒扩产建设公告特别分红等议案获临时股东大会高票通过预计投资超155亿元,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产能1。98万吨年,储酒能力8。47万吨。12月14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茅台酒产能又将迎来新的挖商机谋发展粤港澳三地政府首次联手全球招商南方网讯(记者林珍杨政芳曹雅琴)全球举办19N场活动,一大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重大项目现场签约记者今日(12月15日)从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下半场竞争多面布局的东风日产何以迎战?双碳新能源渗透率智能化操作系统等热点词语勾画出2022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特点,也释放出汽车产业百年变局的信号。处在变革浪潮中的汽车产业向来是资本行业的目光交汇之处。从投资学的逻辑推进产学研合作!15日珠海供销社与这所高校签约南都讯12月15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珠海市供销合作联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行政中心举行。签约仪式现场据了解,珠海市供销合作联社前身是珠海县供销合作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