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重磅解读两会为何没提房产税?全面注册制,影响几何?九大券商首席发声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房佩燕、曹雯璟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就,并提出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了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
  在内忧外困的环境下,今年政府的经济工作重心是什么?5.5%的GDP目标低不低?房地产行业还会不会大水漫灌?《政府工作报告》给市场带来哪些指引?中国基金报邀请了六大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和三家券商的首席分析师来给大家详细解读,他们是: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 何海峰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 钟正生
  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刘锋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 董德志
  中信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程强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林荣雄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 何海峰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 钟正生
  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刘锋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 董德志
  中信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程强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林荣雄
  精彩观点:
  管涛:发展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不发展才是最大的风险。
  郭磊:要弥补固定资产投资缺口,地产投资不能形成太明显拖累。
  钟正生:除却基建地产两个领域传统的抓手,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也将明显受益于本轮稳增长。
  何海峰:市场风格大概率较过往频繁切换的频率不同,相对趋于均衡。建议重点关注新基建、地产、消费和大金融板块,并对科技创新与一带一路等相关领域保持密切跟踪。
  邵宇:房地产以及上下游行业仍然是中国的基本盘,房地产行业需要的不是大放水,而是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量增价稳是最佳的组合,既稳定经济也留出未来发展空间。
  刘锋:注册制是否能成功,关键是看有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
  董德志: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经过了一轮有序的调控整顿,各项指标逐渐开始恢复、接近到正常水平,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态势更趋明显。
  林荣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构成了A股市场稳定运行的政策基础。
  程强:我们预计年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将好于此前市场的悲观预期,例如从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全年的投资开发增速或有望实现2.4%的小幅正增长。
  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
  2022年"稳"字当头
  中国基金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些地方?您认为2022年的经济工作重心和2021年的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
  管涛:与2021年相比,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既是延续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也是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不同。经济不好,政策就得稳,发展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不发展才是最大的风险,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本路线。
  此外,今年也提出,稳出口难度增大。虽然今年前2个月贸易数据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外需的不确定性在快速上升。如果外需快速下滑,内需的衔接就更为重要。宏观政策方面,今年依然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强调要"增强有效性"(去年是可持续性),同时政策发力要适当提前,及时动用储备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政策发力提前也表明了政府对稳增长工作的紧迫性。近日,人民银行公布将逐月向财政部上缴结存利润超过1万亿元,正是此前预留的政策空间在当前开始发挥作用。
  何海峰:印象最深的就是今年的报告总共出现了76个稳字,而20年和21年这一数字分别是42和65个。除去13个稳字回顾2021年的工作,3个稳字讲述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剩下60个稳字全部落在实打实的具体举措上,政府求稳的力度空前。
  变化上,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报告对形势判断更为审慎。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内部面临"三重压力",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直面风险挑战,统筹发展与安全。
  二是报告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综合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需要、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在市场预期的上限5.5%左右。这一目标与去年8.1%的增速相比虽大幅下降,但仍 "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三是宏观政策更加强调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强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从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七个方面入手,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障居民就业稳定,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发展平衡性与协调性。
  郭磊:2021年结构调整是重要任务之一,在影子银行、融资平台、两高一剩、房地产领域均有重要政策出台。而2022年不同,之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做出明确定调,今年是三重压力,主要目标就是稳增长。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也明确围绕着稳增长这样一个工作重心。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理解为何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年度目标设在了5.5%这样一个市场预期的上限。一是"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这个实际上是涉及到GDP需要带动多少就业的问题。2022年是就业大年,单大学毕业生就1076万,设在5.5%存在就业优先的考量;
  二是"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衔接,2020年和2021年两年GDP平均为5.1%,2021年四季度是5.2%,2022年设在5.5%,体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动作为,就是在既有趋势下追求更高的疫后修复速度;
  三是与"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以2035年的翻一番来看,隐含15年平均4.7%,如果趋势增速匀速下台阶,则2021-2025年可能至少要在年均5.3%左右的区间,那么2022年5.5%左右确实具有一定引导性。
  钟正生:一是,今年政府将GDP增长目标设定在了此前市场预期的上沿——5.5%左右,体现出对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具有较强信心。
  二是,财政政策上的"重磅炸弹"。虽然今年狭义财政赤字率安排下调到2.8%,但考虑到去年及此前结转结余资金的调入、特定机构上缴近年结存利润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比去年增长了8.4%,大幅高于去年的实际增长0.3%。考虑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赤字总和,我们计算广义赤字达到9.74万亿,比去年的8.9万亿(实际使用5.9万亿)同样大幅增长。此外,今年还安排了总计2.5万亿减税、退税规模,也是史无前例,对于改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将大有裨益。财政政策成为2022年稳增长的重要支柱。
  三是,对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适时调整。今年能耗强度目标改为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我们测算,2022-25年每年需降低2.9%,比去年的目标3%还略低。再考虑到"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一项,还可以使年平均降幅进一步下降到2%以下。"留有适当弹性",进一步减轻了能耗强度目标对经济增长的可能约束。考核指标的设立也更加强调了低碳生产"立"的部分。
  刘锋:"稳"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去年我们的关键词是"稳中求进",今年则是"稳"字当头,一切先稳后进。这就有了后面提出了稳增长、稳民生、稳就业等一系列目标。
  今年的GDP定在了5.5%,CPI定在了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其实,实现这些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明确地表示要激活、扶持中小企业,通过大规模地减税降费、甚至在保持一定的赤字率的基础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贷款等措施,来稳就业,稳增长。
  董德志:首先,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GDP增速预期目标值定在5.5%左右,这个数值明显高于我们观察到的市场一致预期5.0%。5.5%是一个更偏向"进取"的目标,很好地体现了2022年政府稳增长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是能耗强度目标。我们在去年因为能耗指标的约束,国内曾一度出现限电限产等现象。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针对能耗强度不再设置具体的目标值,能耗强度目标表述的转变为2022年国内打破能源供给瓶颈提供了政策依据,有利于降低国内经济增长的能源供给约束。
  再者是关于财政支出、基建投资相关的表述。虽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赤字率目标从去年的3.2%下调至2.8%,但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进行了解释说明: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增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说法,这可以降低基建项目的"有效性"约束,有利于推动更多项目顺利立项和开工,进而推动2022年国内基建投资较2021年有较明显的增长。
  最后是关于房地产政策,今年较去年新增了"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这表明今年房地产政策在需求端或有所放松,这也意味着今年房地产政策在供给端将有所发力,因为需求和供给同时上升才能实现"稳房价"目标。
  程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1年我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4万亿元,在这样的高基数基础上实现5.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但是从我国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空间来看,我国是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尽管局部疫情仍有扰动,但从全球范围来看,2022年各国普遍进入疫后复苏阶段,如果我国能实现5.5%左右的增速,则有望持续保持相对领先优势。
  为了实现"稳增长"目标,今年将采取"宽财政+稳货币"的政策组合。与过去几年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政策着墨较多,"宽财政"将从提高支出强度、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保障支出效果、减税让利主体等四方面发力,所以尽管今年全国预算赤字率为2.8%左右,但综合考虑调入资金,预计2022年公共财政支出总规模将达到26.7万亿元,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货币政策方面,我们预计2022年新增贷款规模可实现5-10%的增长,相比2021年增长1.6%有明显的进步。
  林荣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还是今年经济预期目标的设定以及对可用财力的安排,这反映了中央稳增长的决心和逆周期政策的诚意。在今年可用财力明显增加的背景下,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为何不提房地产税?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房地产税",还提出了"新市民"的概念,结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讲话,有人认为这是释放了对房地产行业"放水"的信号,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管涛:自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以来,市场都认识到房地产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去金融属性是必然的。2021年12月,中国人大网公布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相关文件,由于房地产市场全国差异很大,实际情况十分复杂,房地产税立法工作需要循序渐进、稳妥推进。房地产是中国居民最大的财富,如果不搞清楚房地产税对房价的作用,风险极大,而且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下行压力,推动房地产税要避免过于激进。
  何海峰:我不认为这是对房地产行业"放水"的信号。
  首先,报告对房地产政策延续了"房住不炒"、"三稳"的描述,长期基调未变。报告中没有提及房地产税,我认为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在当前市场需求收缩的情况下,避免造成市场预期进一步下降;二是一项政策的出台需要反复论证和研究,也需要适宜的推出时机,房地产税虽未提及并不代表不推进,更不能据此认为是在"放水"。
  其次,郭主席首次提出了"新市民"的概念后,银保监会和央行即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在关于"新市民住房"的表述中,不难看出监管希望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范发展租赁市场和加大保障性住房等手段来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新市民住房"短期内不会对商品房市场造成大幅冲击,也不应被看做传统意义上的"放水"。
  最后,郭主席讲话中提到的"房地产的泡沫化、货币化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扭转"也表明前期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效果得以显现,部分风险得到有序化解。尽管近期部分城市出台了对首付、利率、限购、限价等方面的调整政策,但均符合政府工作报告中"因城施策"的要求,且这种阶段性、区域性的放宽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和全面放松,而是以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为目的的适度、动态调整。
  郭磊:政府工作报告在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指出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及"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我们知道,要达到GDP的5.5%,固定资产投资经验上需要在5%以上。我们算了下,在同比增速农业9.8%、采矿业零增长、服务业5%的假设下,制造业要5.7%、基建需要6%、地产需要2%,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才可以做到5.0%。
  简单来说,要弥补固定资产投资缺口,地产投资不能形成太明显拖累。
  钟正生: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房地产税",应是考虑到要稳定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扩大房地产税试点需要择机推出,而在今年经济、尤其房地产投资下行压力仍大的情况下不是太合宜的选择。
  "新市民"是未来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也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5.4%,在实现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同等待遇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其也恰是乡村振兴与"新市民"的契合点。预计在农村人口、流动人口真正市民化的过程中,将创造出可观的增量房地产购买需求,与"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两相配和,能够有效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长。
  邵宇:房地产以及上下游行业仍然是中国的基本盘,中国仍旧有10-15年的深度城市化空间和时间,稳住房地产投资就稳住了经济基本面,房产税有更为中长期的考虑,包括共同富裕等方面,新市民意味着均等的公共服务和深度城市化的未来,房地产行业需要的不是大放水,而是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量增价稳是最佳的组合,既稳定经济也留出未来发展空间。
  刘锋:"房住不炒"的政策没有发生变化,提出"新市民"的说法,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应该重点聚焦在扩大内需,从"能消费、敢消费、易消费"三方面解决居民消费的增长问题。今年提出的"新市民"概念,进一步加速了中国的城镇化,但是吸引了"农民工"到城市购买,解决了"能消费"的问题的同时,后面配套的措施,子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甚至是购房、购车的指标等,是否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他们"敢消费、易消费",还需要静待观察。
  董德志:虽然政府报告中没有提及"房地产税",但是并不意味着该项措施的消失,房地产税是一个系统化、长期化的制度建设问题,而不能归结为短期的一种政策调控措施,我们相信我国政府对房地产税依然在一个有条不紊的推进过程中。
  而对于"新市民"的热议,这主要来自于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从文件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针对各个领域的综合金融需求服务内容,而并非单纯针对于房地产领域。
  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经过了一轮有序的调控整顿,各项指标逐渐开始恢复、接近到正常水平,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态势更趋明显。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房地产行业都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但是要避免成为"唯一重要"的行业,"房住不炒"和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相信各项政策会寻求到综合平衡,从而促使中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和壮大。
  林荣雄:我们认为,目前在全国层面,会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但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另外要探索房地产行业新的发展模式。在地方政府层面,因城施策的灵活度和主动性有了一些变化,地方政府可以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满足新市民合理住房需求的结构化政策,三四线城市的政策空间相对更大一些,而一线和热点城市的房价上涨压力大、政策实施上会更审慎一些。
  全面注册制是启动科技升级
  产业转型的关键一环
  中国基金报:全面实行股票注册制,您认为国家是怎么样一种考量?对A股市场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对券商的业务有什么影响?
  管涛:借鉴美股经验,强化市场化竞争,为产业基金和天使基金提供出路,加速投资周转,市场化下能选出成功企业(受市场认可),并予以金融资源支持(更多的融资渠道)。此外,我国经济增速快速增长,居民储蓄上升,对投资品种的需求也在上升,有利于丰富居民资产配置的多样化。
  此前很多人担心,如果股市上市的公司多了,资金会被稀释分散,导致自己手持的股票会被抛弃,或者说追踪的指数基金涨不动。长期以来,美股一直实施注册制,但是标普指数一直没受影响,定期会进行成分股调整。国内也是如此,任何公司都有机会进入沪深300指数,也可能会被剔除。其实,股票注册制和完善退出制度会同步推进,不会出现上市公司突然增多。另外,对投资者的专业要求会更高,资金都会流向机会更大的公司。
  全面实行股票注册制能够增加券商的业务量(上市辅导、股权承销和后续承接发债等业务),同时也会加大券商的责任担当(监管"零容忍"、券商跟投)。如果业务做得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券商的信誉。
  何海峰:从理论上看,全面实行股票注册制是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必要前提。全面放开市场准入、退出环节能够形成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培育更多市场理性和专业力量,对投资者合法权益也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保护。从实践上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更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核心举措。可以全面带动上市、发行、交易、监管等基础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市场定价机制帮助优质企业融资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A股影响,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取得的成绩早已有目共睹。全面推行注册制可以有效提升A股定价效率、改善收益风险结构、促进市场均衡发展,同时更有助于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北交所建设和发展,为未来A股长期稳定向好的大发展奠定基石。
  对于券商影响,全面实行注册制可以促进券商多方面业务升级发展。在一级市场上,促进券商发挥专业能力与综合金融优势,为各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全方位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二级市场上,促进券商不断提升机构服务能力,当好全市场客户参与资本市场的"同行者",增强市场活力的同时增进市场稳定性。在财富管理上,促进券商发挥投资研究核心能力,向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钟正生:股票注册制旨在畅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激发资本市场活力,服务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修订《证券法》以确立证券发行注册制度,并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先后施行注册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既有全面实施注册制的诉求,也已具备全面推行的条件。尽管全面注册制短期内可能会给A股市场资金面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更多优质企业的供给将显著增添市场活力,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券商投行业务也将迎来更多的增量。
  邵宇:全面注册制是启动科技升级,产业转型的关键一环,对市场会起到优胜劣汰,源源不断供应有效金融资源的作用,会产出伟大的企业。对券商要求更加专业的投研能力,更早期的投资和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
  刘锋:全面实行注册制,是国家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的手段之一,早做比晚做更主动。但是注册制是否能成功,关键是看有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2020年底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2021年28家退市企业,数量较之前有所增长,但是远远还不够。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的股票市场是我们的5倍,债券市场是我们的3倍,但是美国一年的退市企业多达300多家,而我们这20年才退了148家。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站在新起点上,资本市场仍需继续发力推进改革,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各项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大踏步进入资本市场。
  对于券商而言,全面注册制后,业务量上去了,但是对投行的要求也高了很多。以前投行业务是资源型的,现在注册制之后,保荐机构要转换思维,从以前项目"可批性"转换成"可投性"也就是能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标的,这对券商投行的要求实际上更高了。
  董德志:今年"两会"期间,"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首次出现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科创板的顺利开展、北交所的平稳运行,市场上关于全面开放股票注册制的呼吁越来越多。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指出,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前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对特定的板块或者领域实施注册制,如2019年的科创板试点、2020年的创业板试点、2021年的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等。
  全面实行注册制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逐步改善我国企业主要依据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渠道进行资金补充的现状。参照2021年底的数据,社会融资存量中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的占比仅为3.02%,有较高的发展空间。对A股而言,全面实行股票注册制可以促进资本市场迅速扩张,但也意味着对细分板块、赛道和公司的投资需要更加精细化甄别。
  对券商业务而言,全面注册制无疑是利好的,更多的企业上市有助于券商承销保荐业务扩容,股票数量增加带动交易额的上升、对券商的经纪业务有提质增量的效果,有助于改善目前券商行业佣金"量增价减"的局面。
  林荣雄:注册制改革,根本目的是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的方式,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能力。全面实行股票注册制,意味着中央对A股的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更加坚定,对投资者的素质、上市公司的质量、中介机构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主体,要更加重视做好适应全面实施注册制的专业准备、制度准备、人才准备,提升尽职调查、增值服务、研究分析、质量控制的业务能力,积极从以"数量竞争"为主向以"质量竞争"为主转变。
  "稳增长"主线下
  关注基建、乡村振兴、新能源、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
  中国基金报记者 :展望2022年,"稳增长"仍然是今年的政府工作重心,您认为今年哪些产业会受益?
  管涛:政府制定的5.5%左右的全年GDP增长目标抬高了市场对后续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也印证了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衰退后期,政策宽松的周期定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货币政策有继续宽松的空间。逆周期稳增长方向基建、地产应该会获得更多政策助力。从结构上,我们应该更关注中周期资本开支上行的主导产业新能源、半导体、新基建等产业和政策合力的方向。
  今年核心不是资源和军工(地缘政治失控)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结构升级和科技突围化解通胀压力。两大影响高景气方向的宏观因素美债利率和稳增长预期有望走弱(先紧缩再宽松的节奏)。当前美债利率承载了过高的通胀预期(大宗价格冲顶)以及美联储紧缩预期,一旦美国经济进入短周期衰退,名义利率下行压力将加大。稳增长政策无风险套利告一段落。从历史统计看,在窗口期结束后,宽松背景支撑下,前期涨跌皆会明显扭转,科技行业皆会出现大幅反攻,从未缺席。从情绪看,高景气情绪下轨有所呈现。从业绩出发,科技成长仍是业绩占优的方向,财报业绩超预期的板块市场仍给予显著的股价正反馈。
  前期稳增长,中期若外需快速回落和消费堵点未见缓解,货币宽松加码利好科技成长;若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内需消费潜能爆发,受抑制的消费有望占优。
  何海峰: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总体要求下,报告提出多项政策措施,将对相关产业产生一定拉动作用。
  一是新旧基建将迎来明显增长。报告强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根据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的工作部署,今年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环保、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以及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有望得到加强。
  二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报告指出要强化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等措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给保障。在政策助力下,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动能行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三是绿色经济有序发展。报告指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确保能源供应的基础上,先立后破。一方面提升现有能源使用效率,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风光电等新能源,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郭磊 :稳增长的政策红利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产业链线索上。
  其一是要稳定住投资率,需要"超前适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盘在传统基建。传统基建一般是要靠重大项目,"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是传统基建的主要抓手,这些项目集中在交通、水利、环保、新型城镇化,以及民生类、安全类基础设施。
  其二是新基建,它包括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狭义新基建,即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新能源新基建为代表的广义新基建,即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
  其三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对地产后周期产业链的需求驱动更强。
  其四是耐用消费品领域的促消费政策。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其五是组合式减税降费可能受益的领域,比如资本开支敏感型的制造业领域。本次减税2.5万亿,其中留抵退税高达1.5万亿,这一制度设计目的显然是鼓励企业扩大资本开支。
  钟正生: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场对于"稳增长"的预期升温,房地产与基建板块股票相对大盘一度录得超额收益。我们认为,除却基建地产两个领域传统的抓手,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也将明显受益于本轮稳增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2021年制造业成本大幅上涨问题,提出了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针对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提出了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等系统性政策项目。除此之外,作为1.5万亿增值税留抵退税的重点支持对象,制造业企业现金流的改善同样可期。
  邵宇:关注基建,乡村振兴,新能源,公共服务,大宗商品、贵金属、出口相关等。
  刘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背后,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国际单边主义盛行以及气候问题带来的能源转型等问题致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转变显现,经济运行结构发生调整。基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我们认为在今年投资托底经济的同时,内需的进一步恢复有望成为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能。在此期间,第三产业复苏值得关注。
  董德志:考虑到金融是经济增长的润滑液,要实现"稳增长"目标,金融的支持必不可少,因此今年金融行业或许会先受益。
  同时,和2021年相比,2022年新增了高达1.5万亿的留抵退税额度,这些退税资金将全部直达企业。我们预计这些退税资金主要是用来缓解中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成本过高的问题,提振中下游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去年受困于原材料成本过高的产业也将会受益。
  此外,去年四季度国内房地产销售和开发投资均出现了同比负增长现象,考虑到目前中国房地产业GDP占比约为6%-7%,明显低于美国、日本等海外发达国家10%以上的占比,因此长期来看,国内房地产业GDP占比仍有提升的空间,这意味着在正常增长情景下国内房地产行业长期平均增速仍会高于整体GDP增速。2022年国内房地产政策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我们或许能在今年看到国内房地产行业重新回到稳健的正增长趋势里来,因此今年房地产行业或也将有所改善。
  最后,我们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设置了更灵活的能耗下降目标,确保能源供应,坚持先立后破。"先立"方面,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产业将继续受益;"后破"意味着市场对传统的煤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产品的合理需求应得到保障和满足,去年对这些传统产业的产能释放压制将有所放松。考虑到今年稳增长政策推动下基建投资将较去年有较明显的增长,因此相关产品的供需均得到提振,这些传统产业在今年或也将受益。
  程强:首先,基建投资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为了有效对冲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各地普遍加大了基建投资的力度,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而且强调了重点领域,包括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其次,受益于稳市场主体政策,制造业的生产和投资将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项措施以稳定市场主体,如"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财政将大力度减税降费近2.5万亿元,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等,同时还将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总计1.5万亿元左右,制造业企业的流动性压力也将得到缓解。预计在政策的支持下,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和投资将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
  最后,年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可能好于市场预期。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和销售增速持续下行,市场预期较为悲观。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房住不炒"将与"因城施策"相结合,近期多个地方已推出放松首套房认定标准、降低按揭利率、下调首付比例、放宽落户条件、加大人才引入力度、优化公积金使用等政策,满足并释放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正在实施。因此我们预计年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将好于此前市场的悲观预期,例如从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全年的投资开发增速或有望实现2.4%的小幅正增长。
  林荣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所以,"稳增长"的政策是全方位的全面的政策发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上述这些产业我们认为会重点受益。
  编辑:乔伊
  版权声明

抄书打卡第二天,我的收入增加了抄书打卡一在最难熬最平凡的日子里,默默努力。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闪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余秋雨我五十岁以后,少做三事,你会越来越有福气文夏莫01卷首语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来自他自己的选择。虽然,没有人可以选择出身,但却可以选择如何生活。你当用户不舍得开2K卢伟冰称1。5K将是手机行业新主流预热已久的RedmiK50至尊版的屏幕规格目前已经正式揭晓,在业内首次搭载了一块专门独家定制的1。5K屏幕。要知道K50都是2K屏,怎么到了K50至尊版反而只用了个从没听过的1。5诺基亚新翻盖手机上市售价499元诺基亚2660Flip是一款新上市的翻盖手机,它拥有内外双屏幕,既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体会到翻盖手机的乐趣。采用超大实体按键,更方便拨号和打字。ICE紧急呼救系统,一键紧急呼救时刻守比一加AcePro还便宜,性能影像无短板,最具性价比骁龙8机型揭晓8月9日,一加AcePro发布,强劲的性能释放让人们再一次关注到了其搭载的高通骁龙8芯片,作为骁龙最新的处理器,该芯片采用了台积电4nm大超频,可能是近几年高通口碑最出色的旗舰芯片常亮长续航!OPPOWatch3Pro开箱评测智能穿戴手表至今已经发展了近10年的时间,尽管功能体验一直在不断升级,但似乎一直无法摆脱智能与续航这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尴尬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想要功能比肩手机的智能手表,就要忍苹果端备忘录怎么调节字体大小苹果手机上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软件,其中备忘录App就是很多人在用的一种辅助工具。在使用备忘录的时候,有的人会在里面需要记录大量的文字,如果文字的字体大小不合适的话,就需要调节,苹果端暗指卢伟冰?联想陈劲与其怼别人更希望市场复兴手机中国新闻手机行业中的竞争,那是相当激烈,而活跃于社交平台上的不少手机厂商高管之间,也是充满了火药味。8月9日晚间,手机中国注意到,联想中国区手机事业部总经理陈劲表示,安卓阵营其提高售价还得抽盲盒?爆苹果iPhone14继续混用屏幕据外媒最新报道称,LG将在今年继续为iPhone14和iPhone14ProMax供应供应OLED面板。而三星在今年则会为iPhone14全系供应OLED面板,他们的供应量也会更大三星GalaxyZFlip4参数定价曝光,新品先行者计划即将开启按照三星公布的信息,其将于8月10日带来Galaxy新品发布会。也就是说,多款全新的手机产品,明天就会正式与大家见面。今天,三星官方宣布,8月10日2155三星Galaxy新品先行梦幻西游七夕锦衣正式上线全服,超级百搭的锦衣到底长啥样?梦幻西游七夕锦衣正式上线全服,超级百搭的锦衣到底长啥样?祥光千里白泽至,香云纱轻赴佳期。大家好,在万众期待之下,我们等了三年又三年的水云归锦衣终于正式上线了!而且还是短款哦,炎炎夏
不单只是例行升级,佳明VenuSq2智能腕表上手分享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智能手腕和手表,已然成为随处可见的穿戴设备。伴随着穿戴设备的普及,运动与健康管理也开始成为了高频词汇。而说到运动与健服务重大需求攻关核心技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坚持四个面向述评之三这是中国创新发展步伐愈加稳健的十年,这也是中国科技界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的十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批刻有中国印记的高质量成果竞相涌现。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复兴号飞驰在广袤的祖国大国产软件概念股产业链大全基础软件中科创达300496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专注于LinuxAndroid和RTOS等智能操作系统底层技术及应用技术开发,助力并加速智能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晨试驾智己L7深度体验全球唯二的四轮转向更像人的IMAD智能驾驶作为上汽一号工程的智己汽车,智己L7可谓集大成者既拥有数十年造车底蕴的上汽集团最新的底层技术成果以及最具优势的供应链与制造资源,又借助阿里巴巴全面赋能,聚焦云能力数据安全操作系统人9月19日,历史上的今天(精选大事件)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头条历史11783年9月19日世界上第一个热空气气球在巴黎凡尔赛宫升空热气球(HotAirBalloon)是利用加热的空气以产生的浮力飞行,上半部是一个大气球状日本时隔两年半终大开国门(东京综合电)日本为防冠病而严格限制入境超过两年半后,终于大开国门,希望趁日元疲软,吸引国际游客涌入,重振旅游业和国家经济。日本星期二(10月11日)取消每天5万人的入境上限,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周岁四川片区逐步建立健全巡护监测体系开展巡护8万余人次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一周年四川片区建设情况通报会现场。王利文摄中新网成都10月12日电(王利文安源)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一周年四川片区建设情况通报会在成都举行。自2021年10各国入境规定更新汇总(2)美洲美国入境规定自2021年11月起,对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外国旅客放宽入境限制。自2022年6月12日起,外国旅客在登机飞往美国前,不再需要出示新冠检测阴性证明。加拿大入境规定自22022国庆文旅市场不同以往的新趋势今年年中时,一位文旅从业人士在采访中曾表示,无论今年情况多糟企业都能承受,只要明年(2023年)开始能一切恢复正常就可以。但现在看来,这大概会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梦想。经文化和旅游部数酱油中的苯甲酸钠是什么?食品添加剂真的一无是处吗?真相来了酱油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调味料,在做菜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但是随着人们养生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也发现酱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有些养生的节目提到如果经常吃含有苯甲酸钠的食品,就如何减少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比例很高,营养不良与高患病率和高病死率相关。尿毒症与透析引起的营养状态改变,使终末期肾病病人容易患多种营养综合征。血液透析病人实行科学的营养护理,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