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东北药企的时代悲歌

  撰文丨谭卓曌
  2021年5月,长春高新的市值突破了2100亿,直至巅峰。它的核心产品只有一个,生长激素,一针售价上千,但成本只要几十块。中国生长激素的市场规模还不足100亿,但长春高新却孕育了一个千亿市值的神话。
  在资本运作者看来,它有一个完美无缺的故事,选择了一个小赛道,有不断的资金轮动。金磊,这位长春高新第二大股东,把技术和资本玩到极致。
  4个月之后,神话破灭。广州联盟集团把生长激素纳入集采,正式宣告生长激素暴利时代的结束。几天之内,长春高新这只被称为"东北药茅"的高价绩优股连续三个跌停。四个交易日内,又带走了330亿元的市值。
  比起近年来才被国人熟知的生长激素而言,东北曾经诞生过盖中盖、三精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而哈药六厂、东北制药等老牌药企一度成为国人因广告熟知的厂家,独领风骚。
  上世纪90年代,从沈阳九龙开始,东北药企用广告这个敲门砖敲开了一个时代,哈药六厂、哈药三精、葵花药业复制这一招数,走向了鼎盛。
  在东北药企砸1000万广告,收入达1亿的时候;孙飘扬在濒临破产的、以生产原料药为主的江苏连云港制药厂,拍板决定花费120万元"巨款",从中国医科院药研所手中买下一款抗癌药的专利权。
  在2011年限抗(抗生素)令、2015年新《广告法》出台、以及新医改严格限制辅助用药等系列政策颁布之后, 这些过惯了安逸日子的老牌企业才后知后觉,时代已经变了。
  2019年的带量采购则给这些产品竞争力不强、管线不多的老牌药企更重的一击。哪怕是长春高新、沈阳三生,这两个在东北药企中有独特产品优势的企业,都因为品种单一陷入了泥沼。
  在保健药的广告时代, "研发短期看不到业绩,而营销能马上看得到业绩",这是国企领导的思维逻辑。
  所以,在一家东北排名前三的医药国企,营销人员达数千人时,研发人员只有300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 "公司大力加强研发" 被写在了每一个东北企业的对外宣传册上,也只是一句空谈。
  创新并不属于这里。在整个东北GDP下滑、人口不断净流出的大背景之下,真正具有冒险、创新精神的人才很少愿意在东北扎根。一位医药猎头表示,即使人才哪怕因为高薪到了东北,也会因为手底下无人可用又迅速离开。
  这曾经是一片极具吸引力的黑土地,但因为固化、保守,药企们进入了剧烈的挣扎期,夹杂着东北经济的衰落而显示出了巨大的阵痛。
  在最鼎盛期错过了转型的药企们,也试图在业绩下滑期进行自救,通过混改转型、尝试研发之路,但踩错点、步步慢,时机不再、越改越乱,最终错过了一个时代。
  作为东北药企里的一支独秀,长春高新的现金流充沛、日子不算差。甚至连竞争企业都承认,长春高新的产品技术过硬、质量抗打。但只依赖单一产品,股价闪崩跌停仿佛是一场"天花"的预警,毒性必然有一场发作。这可能是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也可能是东北最后一个"巨人"的陨落。
  0 1
  被广告轰炸时代成就的药业辉煌史
  2010年8月,在由佳木斯开往哈尔滨的绿皮火车上,李江憧憬自己职业黄金时代的到来。全新的世界在火车疾驰而过的地平线上隐约出现。几个小时之后,他将入职哈药集团。
  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这是哈药最后的辉煌。
  在上广深成为主流经济区之前,哈药也曾被称为"共和国长子"。哈药一度令人羡艳的分房子、发貂皮福利虽然已成为过往,但那时一个销售人员一年收入几十万,依旧远超当地收入水平,极为可观。
  作为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曾经A股中业绩最好的药企,哈药在黑龙江人心中的地位,就如今天的阿里巴巴之于浙江。
  也是如此,哈药的光环吸引了每年从佳木斯医学院慕名而来的毕业生,他们源源不断地涌入这家国企,一步步从基层干到管理层。
  哈药是一个庞大的"医药帝国"。除了哈药总厂之外,旗下还有哈药六厂、三精制药、世一堂等等分厂,还包括药店、商业配送。
  这一"商业帝国"的崛起,一方面离不开广告营销;还有另一方面,离不开通过医院医生开具的处方药——抗生素。
  在东北率先掀起"广告轰炸"的一家企业,是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已经淡出市场的沈阳飞龙,当初正因为创始人姜伟借鉴了太阳神、娃哈哈等依靠广告策略取得成功之后,跟风在保健品、药品上做文章。
  从1991年起,飞龙开始尝试性地在东北的一些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的次中心城市投放广告。
  飞龙的广告一投就是一整版,连续数日。1991年,飞龙广告费投入120万元,实现利润400万元;1992年广告费投入1000万元,利润飙升到6000万元;1993年、1994年广告费投入均超亿元,而利润连续两年达到2亿元。
  在广告意识模糊、健康意识不够的市场氛围下,飞龙的吆喝声让全国人民都吓了一跳。这也震醒了哈药的管理层。
  即便当年哈药是国企,但东北医药本质却没有地方财政大力支持,需要自己努力生存。
  1997年开始,刘存周赶马赴任哈药集团董事长一职,把在保健品上砸广告的模式,引用到了非处方药,从原先的报纸、广告牌,变成了在央视、各地方台轮番轰炸。
  1997年,旗下的三精制药广告投入1000万元,销售额1亿元,1999年时广告投入已经高达2亿元,销售额也飙升到8.6亿元。
  当时的哈药六厂名不见经传,却通过广告投入,到2000年时销售额达到20亿元,成为哈药集团第一大企业。通过电视广告,甚至催生了一个高达百亿的补钙市场,一时之间, 新盖的高钙片、葡萄糖酸钙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再回过头来看东北药企的产品线。除了哈药总厂、东北制药这种以抗生素起家的老牌国企,以及长春高新、沈阳三生为代表的有绝对优势的单品种的企业之外,更多的是哈药六厂、葵花药业、吉林敖东、誉衡药业等以辅助药、中成药、非处方药为主的企业。尤其是凭借长白山药库的优势,在市场上打开了名气。
  这些药不在医生处方权内,广告轰炸是最快见效的方式。品牌一旦打响,对于旗下的处方药进口,其实也便利多了。
  在投下一枚又一枚重磅广告炸弹、戴上一顶又一顶桂冠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命运馈赠的礼物早被标注了价格;他们更没有想到,2009年的新医改开启后,一个个医保组合拳不断,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国家药品集采、医保目录药品谈判,几乎重构了整个中国医药产业的格局。
  在仅剩无几的狂欢中,过度依赖广告、产品结构单一、不重视研发,这些本该迫在眉睫、继续解决的问题却一再被忽略。
  0 2
  被拿走的"礼物":抗生素、辅助用药
  2012年,一纸限抗令搅动了东北局面。
  "圈外的人只知道哈药六厂、三精卖得好。但真正支撑业绩的是哈药总厂。" 李江回忆,入职的第一年,单就抗生素,哈药总厂一年有近50亿的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近三分之一。
  和哈药同样性质的国企东北制药,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研发成功三代头孢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此后,建成投产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万吨VC生产线,维生素C、氯霉素、维生素A、丙炔醇、盐酸金刚烷胺等原料药相继出炉。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依靠着政策的支持,这些抗生素起家的老牌企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告别那个年代,当老百姓的用药习惯不再局限于生理盐水、抗感染药物之后,这些药企立马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
  就在这一年,哈药走向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下坡路,让出了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的榜首之位,跌到第四。而如今的新医药一哥恒瑞,在当年的榜单位于第二十二,其首个创新药"艾瑞昔布"获批上市。从此, 哈药和恒瑞成为两条相向而行的抛物线。
  悲剧一旦开始,其后往往跟着一连串的悲剧。
  东北药企依仗的原料药生产引发的环保问题不断。在6个月内,东北制药领了8张环保罚单。哈药总厂也因污染问题被央视点名批评。而日后国家对原料药的环保管控日益趋严。
  随着OTC被禁止在大众媒体做广告、新《广告法》逐步完善,以及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升,广告模式不再奏效。 再加上医保控费、辅助用药等政策出台,大多数东北药企的业绩几乎都表现不佳。
  2013年,三精业绩骤降98%,年报披露的"4亿广告费换来利润600万"成为笑柄,靠广告打江山的时代一去不返。一年后,三精制药时任董事长刘占斌在被调查期间跳楼身亡。
  就拿黑龙江誉衡药业来说,一款名为"松梅乐"鹿瓜多肽注射液的骨科辅助用药为它打开了市场。到2009年誉衡药业上市时,这款产品创造的利润高达1.57亿元,几乎贡献了一半的营收。
  在辅助用药在各大医院泛滥成灾,常年占据医保基金的时候,誉衡借机赚得盆钵满,其创始人朱吉满一度成为黑龙江首富。正因为尝到了甜头,誉衡不断复制 "收购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强销售" 的模式。
  但在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出台第一批重点监控目录,中成药、辅助用药等均被严格限制,成为被清退的"重灾区"。
  一年之后,誉衡走向了破产重组之路。
  0 3
  重营销、轻研发的苦果
  2018年的集采是压倒这些企业最后的稻草,就连长春高新也没有逃脱这一宿命。
  虽然一度,长春高新被誉为"药茅",但单就生长激素这一产品,并不像茅台酒那般有不可撼动的护城河。
  一位接近长春高新的人士提及,生长激素的飞速发展, "是因为儿科领域医生可选择的‘回扣药’并不多" , 借助生长激素铺就的儿科用药医院和医生渠道,长春高新在这几年围绕儿保这一块,布局了心血管医疗器械、抗体类药物、儿童仿创药。 "但还是慢,一直没有出成果。"
  长春高新在研发上的投入费用也并不高。2020年的年报显示,长春高新已成为让东北大妈狂赚100倍、市值2000亿的"药茅",研发费用却只有6.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也达到7.95%(恒瑞的这一比例是17%上下)——但这一的研发投入在东北药企中已经是一骑绝尘了。
  有些当地制药界人士惋惜: "长春高新本该多投入研发,但是它承担了当地政府很多发展任务,多少被限制住了。"
  中成药的龙头企业,葵花药业的研发投入仅为1.1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3.14%。
  哈药在研发上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2020年的研发费用为9200万,仅占营收的1.15%。
  哈药并非没有研发体系。李江强调,哈药有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五个省级分中心的研发体系,却不见创新药的影子,始终围绕着中药粉针剂、抗生素展开。正是因为后续没有核心产品支撑,在创新药的赛道上,落后不止一步。
  在鼎盛时期,哈药集团2万多人,研发队伍不到300人。
  在一位知情人看来,在业绩最好的那些年,哈药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没有太大的建树,反而在营销广告投入上却越发痴迷。"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企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更没有钱投到研发上。而且哈尔滨的财政收入也不高,不可能一直补给哈药。"
  一位离开东北多年的医药代表认为,人员和产品结构老化、与市场变化脱节,是东北这些药企衰颓的内部因素。 "而东北骨子里是因为太过安逸,不愿创新。"
  作为辽宁省第一大制药企业,当地政府对东北制药的财政补贴、政策优势,是很多民营企业得不到的。这些优势,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是一种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慢性自杀"。
  哈药同样如此。"它不止原料药做得很大,它还有商业配送公司、药店,有政策性的扶持。
  正因为生活得比较安逸,不需要去做太多转型,也可以做得很好。"而官本位思想较重的东北,为了避免政治上的一些失误,掌舵者宁愿稳妥往下过渡,也不希望出一丁点差错。
  而九死一生的新药研发,在政治上也是一场"豪赌",决策者很难拿自己的政治生涯为此拍板和买单。
  在东北药企的最好光景,研发只是写在公司对外宣传册上的名词。
  而营销被奉为圭臬,这是企业最能立竿见影看见业绩,官员也能转化政绩的招数。李江也叹惋,"一个时间点错失了,就再也跟不上了。"
  人才的流失,一直是最大的掣肘。一位医药猎头透露, 长春高新一直在用高于行业二倍的价钱,挖高管。"但下面的人不可能都用高薪来砸,那些高管过去之后,就会发现手下没有人可用,他很快就会离开。 它的人才不断在补充、不断在流失,就会导致它的产品研发进展,会很慢。"
  而更多的东北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也会选择到医药氛围更好的江浙一带。
  0 4
  东北药企的自救
  2015年,李江离开了哈药。至今,他还保留着已经泛黄的工作笔记、近二百份购货合同。
  他的离开源自于哈药的一场内部变革,那场营销改革致使原来的营销人员大量离职。
  业绩下滑之后,哈药的管理层变更,继任者开启了哈药"二次创业、转型升级"之路,但重点仍旧没有放在研发上。而是同东北制药一样,进行了体制上的混合改革。
  目的是一致的—— 调整组织结构、精简层级,在原料药、化学制剂和医药商业固有的三大业务基础上,发展生物医药和制药工程 。
  营收接连下降之后,当年满负荷运转的很多厂子都空空荡荡,生产线都是半停滞状态,不需要那么多人。"李江说。正因为哈药、东北制药这样的老牌药企沉疴过重、人员冗余,此后经历了员工内部"清退"、营销改革。
  在以往,每个分厂有自己独立的销售队伍,各个分厂互不干扰。营销改革本意是为了整合内部资源,把各个厂的营销整合成集团的一支队伍。
  之前,每个省会有五六个分厂,有五六个分厂的省级经理,变革之后收归为一个。
  在本就派系斗争复杂的企业内部,这无疑是人为制造了更多的内部矛盾。李江提及,省级经理的收入和非经理的收入相差一半,工资绩效一出,一群人走掉,这场改革成了一场变相裁员。
  以往,哈药过度依赖代理商,掌握不了市场终端信息。为了重新夺回销售优势,营销改革试图把互联网基因植入到营销模式中,通过扫描哈药产品的身份识别码实现与专营商,各渠道终端的信息互联。这就需要销售人员通过"扫街"方式逐一去终端收集信息,填写内容繁杂的代理商信息、竞品信息。
  在李江看来,这场营销改革是本末倒置的。原来的营销体系比较扁平,省级经理上面是事业部总经理或者是营销副总,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敏感度很高。而且,制定的营销政策和策略很灵活,以市场为主,为了市场开发、覆盖、上量。
  这场改革,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哈药产品单一、研发不足的问题,却丧失了原来灵活的市场模式、加剧了内部斗争——他所在的部门,99%的员工离职。 空降过来的外企员工,熟悉的销售战略和哈药已有的产品不匹配,后来也纷纷离职。
  在他离职后一年,恒瑞医药成为我国首家市值过千亿的上市药企。
  同样是抗生素起家的石药集团在蔡东晨的主导下,完成了由仿制药向创新药的转型。
  风雨飘摇中的哈药,却因为管理层频繁变动、一再变动的改革政策,一再错失机会。
  哈药总经理徐海瑛也公开表示, "哈药股份对医药政策、市场等反应慢,也错失很多机会,如一致性评价政策出台后,哈药股份是最早开始的,但目前仅有一个产品通过。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意味着连集采的入场券都拿不到。"
  哈药的困境,折射出东北药企的困境。原料药的行情过去之后,东北制药业绩一蹶不振。虽然引进资本进行"混改"。但至今,也没有走出泥潭。
  葵花药业、吉林敖东、通化东宝这一些以中成药为主打产品的药企,在医保控费推进、中药注射剂受限之下,同样困境重重。
  一位知情人透露,哈药目前的策略是力保药品进入集采,保证营销体系运营。
  离开哈药之后,李江入职了一家南方药企。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南方的企业,人文关怀会多一些。而在东北,有熟人、处好关系是第一位的。"
  而在李江的记忆里,2011年前后的哈药,也是两个世界:旧时代的辉煌和新时代的失落。

2021可以买房了?2019年你买房了吗?2020年你买房了吗?2021年你买房了吗?为什么从2019年开始问?因为传说中的周期天王称,2019年是这一代人唯一的买房机会。在十年的尺度预测宏观经济,说2021年起,准备买房的家庭,建议看一下2个忠告2020年4月,央行课题组在中国金融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负债情况调查的报告,报告中提到2019年中国城镇家庭的住房拥有率已经高达96,其中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储蓄大国到负债大国?总债务200万亿,钱都去哪了?声明原创不易,禁止搬运,违者必究!存蓄大国到负债大国的转变可能很多人都听过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段子,确实相比美国人来说,中国更习惯存蓄,然后添置东西,常常也被人们说成是守旧,保今日玉米小麦价格上涨,2月27号由于前两天雨雪天气叠加元宵节的缘故,玉米上货量大幅减少。截止今天早上八点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门口到厂车辆仅有99辆。上货量减少支持玉米行情有再次走高的趋势。加之最近几天各地国储开始收这类车辆今年免收公路通行费这项社保政策再延1年本周民生大事来了!本周关键词医疗保障基金低碳经济免收通行费工伤保险费率老年人1用好管好群众看病钱!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5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一家三口有260万存款,有车有房无贷款,人到中年(40岁)工作不顺心你会休息一段时间吗?要看你所在城市,如果在一线城市,休息一周可以,时间太长会有难度。三四线城市休息的时间会长一些。但不建议把钱全部放到银行,全球都在大水漫灌,放到银行只能贬值。可以买一些理财产品或者基小马云被资本抛弃的真相作者丨燕梳楼马云风光不在,小马云黯然回乡。马云可能真的隐退了,自此音讯全无。而小马云则被解除合同,遭资本无情抛弃。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和马云去年10月跌下神坛有关。于是有人骂万恶中国经济规模突破100万亿,这些年,你有多少储蓄?2020年是值得被记住的,中国经济规模突破100万亿,年增长率2。3领跑全球,疫情下依旧坚挺,2000年GDP首次突破10万亿,2011年首次突破50万亿,20年时间GDP翻了10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十五年如何发展?广东这个规划透露这些信息近日,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正式公布,进入公众咨询阶段。规划范围包括陆地和海洋国土,明确了未来十五年内全省国土空间开发重点内容。其中,构建五个现代化都伦敦凭什么在全球城市排名中八年第一?据日经中文网报道,在日本智库森纪念财团都市战略研究所近日发布了2020全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榜单中,伦敦再次成为全球最具实力的城市!而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紧随其后,法国巴黎新加坡荷兰的阿如果房价一直无法下跌,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看看内行人怎么说的现在社会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需要生活,现在社会物质层面发展十分迅猛,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将更多的钱花在了买房和还贷款上面,因为当前房价的增长,使得人们认为现在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2022年2月10日FMRadio播音田东市场概述纳指涨超2创三周新高,Meta涨超5创十个月最大涨幅,盘后迪士尼美泰Uber财报后分别一度涨超910和8,中概ETF涨超3,小鹏汽车涨超9。泛欧股指创日本产商品品牌诚信度存疑日本商家频繁修改食材产地人民网东京2月9日电(吴颖)综合每日新闻等日媒的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近期公开的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和食品的出口额达到1万238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83亿元),首次超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对我们有何影响?央行最新回应近日,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印发,办法要求,3月1日起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2022年2月10日今日飞天茅台行情欢迎点右上方关注,或关注同名号,每天分享白酒行情与抢茅台干货。行情价茅台酒商之间互相调货价回收价茅台散瓶价浮动050左右,原箱价浮动50150左右原箱价指未拆箱的茅台,适合收藏或投(转)股票投资切忌心急进入股市的投资者,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有限的资金翻倍,股市虽然有一定的投资风险,但只要你选择对投资方向,投资收益必然可观。不过,在最近的股市中,有一些想要赚快钱的股民,进入到了股俄罗斯经济2021年预计增长4。6新华社莫斯科2月9日电(记者华迪)俄罗斯经济发展部9日发布的一份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6。报告显示,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2021年10月同比增长4伊朗正式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并宣布变更国家货币,人民币或将成王牌据美联社在2月6日援引美国当局发布的最新消息称,美国决定解除或撤销对伊朗经济的部分制裁,紧接着,伊朗石油部官网发布消息称,在技术上已准备好重返全球石油市场,这是目前事情的最新进展。跻身全球四大活跃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再上新台阶记者于晗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12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排名升至全球第四位,这也是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首次再中5个亿2008年徐凡和许美华在股票市场上被套了7000万左右,从没有为钱发过愁的徐凡,也终于知道了钱的重要性,也过起了节俭的日子。2008年比特币,开始发行,喜欢投资的徐凡听从了许美华的重磅!许家印下达强硬死命令决不允许贱卖恒大资产去还债许家印一番激情澎湃的内部讲话后,2月10日早盘,恒大系集体走高,中国恒大一度涨超7,恒大物业涨近5,恒大汽车涨超3,恒腾网络涨超2。消息面上,许家印近日举行了2022年保交楼新年开王健林暗讽曹德旺?搞慈善前,先把员工工资涨了上世纪90年代,我就在捐款做善事了。那时候做慈善,还要交33的所得税,从这方面来说,我是某些企业家的老师。放出这番豪言的人,正是著名的万达老板王健林。不同于一些企业家热衷做慈善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