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微企业被税务局要求补交企业所得税和滞纳金,为什么?

  好巧啊,应纳税所得额290万,有被人为调节的可能
  我们知道,满足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同时满足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人数出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且该企业不为国家禁止行业。),所得税可享受优惠政策(政策执行期间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具体优惠政策如下:
  1、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为5%;
  2、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且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为10%。
  如果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万元,则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因为上述优惠政策的原因,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290万,再有10万多就享受不了所得税优惠政策了。考虑到该原因,290万的应纳税所得额,有可能是人为调整形成。税局不认定为该企业为小微企业
  从提供的内容看,该企业的资产和员工人数距离超过小微企业条件还有一大段距离,当然也不除是资产和人员调节的可能,但个人认为这个可能很小,可以忽略。最大的可能是,290万的数据是被调整了。
  当然,这个调整可能是老板授意,也可能是财务自己所为。具体原因我们不探讨!
  个人判断,税局根据企业的毛利率、行业数据、1-3季度以及企业历史数据等,认为290万是调节后的数据的可能性很大,然后进行稽查,经过稽查和相关客观证据,从而认定290万是调节后的数据,企业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高于300万元。因此,认为企业不符合小微企业的标准,从而要求补税并缴纳滞纳金。企业的财务错在哪
  不好说错在哪,但是可以从以下进行思考:
  1、如果财务调整的数据大大低于290万,比如低于250万呢?
  2、企业第四季度的费用、成本是否大幅增加,大大高于同期,与前三季度比较有不合理性
  3、如果财务的调整,都靠客观数据和企业所得税法调整,即使290万被稽查后,也会没问题
  4、能否对全年的应纳税所得进行预判呢?如果预判后,能够提早进行相关动作呢?
  5、其他,不多说了。
  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总资产不超过5000万,人数不超过300人,应纳税所得额(切记不是利润,是依照税法经过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三项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执行期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三年,后续是否执行待定!
  会计按自己的认知水平,打擦边球,做税筹,做好了,筹划成功,没做好,补税罚款加滞纳金!
  很显然,你的会计对财税政策理解不够透彻,人云亦云,着了道!
  税务稽查补税肯定有说明,如果你认为会计做的没错,可以申请复议乃至起诉至法院!
  同样的法律法规政策,就看执法人员和会计谁更能准确的理解政策,不要只看字面意思,每个政策都有出台背景和意义,一定要全面了解,才不会用错。
  市面上很多销售人员,政策背的溜溜的,创意也很诱人,多的就不说了,自己悟吧!
  税务认定不是小微企业,肯定有其依据,问题最有可能出在应纳税所得额上。
  只能说,A公司的会计太不老道,应纳税所得额太接近300万元的上限。因此,一旦遇到税务检查,调整是大概率事件。
  小型微利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A公司资产总额1000万元、员工人数100人,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问题就出290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上面,离300万元的标准太近了,很容易调整到300万元以上,从而使企业不符合小微企业的标准。
  像这种太接近小微企业标准上限制的情况,财务需提前做好测算,至少在2019年10月份就要开始做测算,按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如果很接近上限或预计年度结果可能很接近上限,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比如:
  1、加大广告及宣传费用的投入;
  2、按公司制度计提年度资金并在2020年5月底之前发放;
  3、前期未能及时取得的成本或费用发票,抓紧催要入账;
  4、合理地预提成本费用并在2020年5月底之前取得发票,或在税务检查过程中发现缺少发票,在60日之内将发票补齐;
  5、核实存货成本,正确结转销售成本,切不可多结转销售成本;
  6、把2020年度的设备采购计划提前到2019年度完成,这个方法最有效。
  根据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一旦被认定不符合小微企业的标准,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300万元,适用税率变为25%了,当然是需要补缴企业所得税,并加收滞纳金。
  个人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财务筹划不足,没好做好准备,抱有侥幸心理。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关于这个问题实际自己专门发过微头条提醒过小微企业注意企业所得税税负突然增加陷阱。
  2.如果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通过税务检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后2019年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万元税负将会大幅上升。就如提问中所讲的自己2019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90万元,按现行的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应纳税所得额100万以内的部分实际企业所得税税率5%,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实际企业所得税税率10%,则2019年你申报的企业所得税就是100*5%+(290—100)*10%=25万元。假设通过税务检查2019年应纳税所得额调增了20万元,则全年经过税务机关检查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达到310万元,超过了300万元,则不能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如果你们公司不属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等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的企业,则适用税率为25%,全年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310*25%=77.5万元。与检查前相比因为稽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导致企业所得税增加77.5—25=52.5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补缴的52.5万元还应从滞纳税款之日起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因此小微企业财务人员如果想充分享受国家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必须依法准确预测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情况,在合法的前提下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等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否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巨大损失。
  每当涉及到补税、罚款、滞纳金,老板第一反应就是财务的事儿没办好。但是这真的是财务的事情没办好吗?不一定。
  之前也有个老板在问,公司财务算出来的营业收入没有到500万,可是税局认为到了,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这事儿是不是财务的错啊?类似此类的事情,零零总总,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说这个小微企业的认定,四个标准,三个不超过,缺一不可。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人数不超过300人,不是禁止行业。
  一般来说,资产的问题不大,关键在于人数和应纳税所得额,要注意控制。此处的应纳税所得额,核算的是290万,但是税务认为已经超过了,所以不给与小微企业的优惠,要求补税。问题就在于这个290万的金额。1.     财务核算确实不准确
  财务核算的290万,是否准确呢。是不是有些需要调整的项目,没有进行调整,导致核算的数字偏低了呢。因为290万本来就与300万比较接近了,如果税务检查后,发现要调整的金额比较高,那么很可能最后的结果是超过300万,导致不能按照小微企业的标准来核算。2.     故意做低了数字
  一般来说,当数字比较接近上限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做一些控制。但是控制的方法是否得当,就值得探讨。如果是通过隐瞒了些收入,或者是有些费用没有调增,那么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当税务检查的时候,就会要求进行调整,并补缴税款和滞纳金了。
  不管是因为什么样的情况,补税的结果已经确定了。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未雨绸缪。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当期某些订单给与客户折扣或者是降价,以此换取未来更大的销量;
  2.     考虑是否需要重新衡量各部门的经费投入,原来被削减的某项支出是否要重新提上日程,换取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
  3.     考虑是否要进行员工的薪酬激励;
  4.     是否有一些新的项目,比如固定资产采购;
  5.     有没有公益性的捐赠等。
  我们所考虑的项目必须有几个前提,一是之前对于应纳税所得的核算本身是准确的,否则筹划半天,也达不到降税的效果;二是所选择的路径必须是符合真实情况的,不能有假,否则税务让调整,也没有办法,最后还得不偿失。
  不为什么,因为你该交的税没交足,至于财务有没有错,要分情况去看待!
  如果财务是无意的,说明其业务水平不过关;如果财务是有意的,那也许财务尽力了,错在老板!
  为什么我这样说?一、如果财务是无意的!
  财务既然无意去偷税漏税,那肯定是业务水平不行,未掌握必要的税法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
  因为,按照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那么,什么是小型微利企业呢?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看到没有,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根据题主描述来看,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你们公司肯定是满足的,那就只剩下一个应纳税所得额了。
  作为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主管,年度终了,能不能准确地核算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检验你工作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指标。
  290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离临界点300万元就差10万元,多么敏感的数字啊!如果是我,肯定会反复计算N次,必要的时候会请专业人士协助,必须要保证准确,保证万无一失,因为虽然只有10万元的差额,但是一旦被税务查补,小微企业优惠享受不到了,要交的税将会翻番的上升!
  所以,我说这种情况下是财务的业务水平不过关,未能准确地核算应纳税所得额!
  二、财务是故意而为之!我先来举个例子说明300万元这个临界点有多么重要吧
  假设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290万元,乙公司应纳税所得额320万元,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都符合小微企业的要求,不考虑其他因素,两家公司应交的企业所得税为:
  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100 25% 20%+(290-100) 50% 20% 24万元;
  乙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320 25% 8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只多了30万元,可是税款却多了80-24=56万元,是不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财务通过人为调解应纳税所得额的方式,让公司符合小微企业标准,那是偷税漏税,现在被查处,补税、补滞纳金是应该的,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
  可能有人要问,你说财务是故意的,不对,因为漏下来的税款也到不了财务口袋里,他为什么这么干?可能有下面两个理由:1、老板给的压力
  现在的老板可不比从前了,很多老板都以懂点税法为荣,加上现在国家宣传税法的力度这么大,假设老板知道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他命令财务,必须让公司享受优惠政策,不然你就别干了!这种情况下,财务本意上是不想漏税的,但是迫于老板的压力,毕竟还要拿工资养家糊口嘛,不得已而为之;2、老板不懂,财务向老板邀功
  在实务中,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财务人员,比如上面说的甲、乙公司,素质低的财务就会给老板说了:老板你看,本来咱公司要交企业所得税80万元,但是,本着为老板省钱的衷心,我绞尽脑汁,通过技术手段,现在公司只要交24万元,整整为公司、为老板您省了56万元的税!
  老板不懂啊,肯定"龙颜大悦",除了夸奖财务,说不定还能赏个大红包给财务!这种财务最让人讨厌,一时哄得老板高兴,却给公司带来了巨大地税收风险,同时也丢失了职业道德!综上所述,财务是不是有错,要分情况来看待,但是,该补税的请尽快去补,以后争取同类错误别再犯了!
  根据《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规定,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是同时满足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人数出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根据题中的描述,企业应该符合小微企业的标准。主管税务机关通过稽查发现企业不符合小微企业的标准,最大的可能是经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300万以致要求企业补交所得税及滞纳金。税局做出要求补交税款及滞纳金的决定会出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建议公司财务人员根据此决定书自查找到原因。
  企业所得税中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一定等于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不管是查账征收还是核定征收),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通过符合税法规定的纳税调增调减后的合计数,这里面自然的纳税调整包括通过税务局管稽查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公司财务觉得税局处罚决定有误,决定书中有告知事项,可根据告知事项补救。
  不管题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真实的还是人为调整的,都建议企业真实申报财务数据,合理合法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莫要因少缴税费而弄虚作假,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实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企业存在财务造假,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财务人员做的;如果企业被税务机关稽查,被补缴税款和滞纳金,也会认为是财务人员的错误或是责任。实际上,未必都是财务人员的行为。
  我们知道小微企业如果满足规定的认定标准,是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即非禁止行业,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满足认定条件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为,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为5%;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且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为10%。如果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300万元,那么企业不再享受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小微企业被税务机关要去补缴企业所得税和滞纳金的关键,在于企业的29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有人为调整的嫌疑,且被税务机关查实,则企业也就需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了。
  一、小微企业不能享受税收政策,是财务人员的错误吗?到底是谁的错?
  1、企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290万元,与政策规定的标准只有10万元之差,真的是财务人员计算出来的吗?如果是财务人员核算后确认的财务成果,那么说明财务人员的核算水平有问题,给企业埋个坑。而如果是老板授意,无论如何计算也要享受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这同样不能说明财务人员的能力问题。
  2、不能完全排除由于财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有问题,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结果核算的不准确,即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达到了享受税收优惠的标准和要求,并按照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申报和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但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企业所得税进行了审查,便发现了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错误,进行了纳税调整,进而要求企业补缴企业所得税和滞纳金。这时候,企业只能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补缴企业所得税和滞纳金。
  3、还有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也就是企业确实存在着隐瞒收入,虚列成本费用的问题。应该说,当企业的核算结果与政策规定的上限比较接近时,一般税务机关都会十分关注企业申报的相关数据,核查也就相对比较严格,那么被发现问题,以及被要求补缴税金和滞纳金的概率会很大。
  二、在此强调的是,问题的出现,不是单纯追究责任的问题,而是应做好相关方面的规划,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1、在业务发生之前做好规划,确切地说在签订各类经济合同之前规避相关的风险因素;
  2、要规划好企业的经营规模,即收入多少、成本多少,经营预算是如何确定的,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有没有偏差,偏差在哪里,都需要相关人员和部门去跟踪落实。
  3、企业经营规划的执行和控制,经营数据的控制执行需要每个月进行分析,如有偏差及时调整,而不是等到年终岁尾才想起来,企业还有应该享受相关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此时有些晚了。
  今年12月31日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即将到期,企业同样需要做好相关方面的规划和控制。
  总之,小微企业被税务机关要求补缴企业所得税和滞纳金,主要是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方面出了问题,被税务机关审核并纳税调整,进而取消了企业已经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财经话题。
  2020年12月18日
  应该是这个现象是可能的存在的,税务和企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适用政策,最终结果是看看事实和证据支持哪一方。
  税务要求补税,肯定是发现了该户企业并不属于小微企业,三个条件至少有一个不符合,现在来看应该是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万了。如果企业不能拿出强有力的反对意见,补税是大概率的事件了。
  倒不是说企业刻意造成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得以享受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而是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会在某些方面不一致,会计做账的时候由于忽略税法的要求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的时候,往往为税法的调整留出了空间。比如,折旧年限,会计可以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计算,但是税法规定一个最低折旧年限,这要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不能说是财务错了,只能是双方适用的规则不一样,但是由于税法的强制性,所以如果是真需要调整就调整吧。
  以后做完账以后,和税法比较一下,看看是否需要做纳税调整,最好是自己就发现问题改正过来,这样至少可以省一笔滞纳金。滞纳金每一天万分之五,不是一笔小钱啊。
  你好:财务核算应纳税所得额290万元,被税务认定不属于小微企业,问题最有可能出在应纳税所得额上。
  首先来说,小微企业的认定有三个条件:1.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2.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人数不超过300人。
  从你的叙述来看:总资产1000万元,员工人数100人,财务核算应纳税所得额290万元。
  1和3应该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2。
  财务核算应纳税所得额290万元,与政策要求的300万太接近了,要知道无论是企业人为调整的还是什么其他原因,税务局看到如此接近的数字也会加大审查力度的。
  但如果公司没有人为调整,没有采取其他手段,那就简单了,直接向当地税务部门申请复议即可。如果账面没有问题,还是会享受到小微企业的待遇和优惠的。

32岁知名女投资人殒命神秘工作坊,家人否认精神控制说雷达财经文张凯旌编深海8月18日凌晨,微信公众号LEGACY诚泉北京发布声明称,8月16日晚22时,飞跃力工作坊学员魏萌经医治无效去世。公开信息显示,魏萌系行业内知名女投资人,毕业京东方A定增结果出炉发行价格5。57元多家明星机构参与认购面板之王京东方A(000725)定增结果新鲜出炉,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成为其最大的发行对象,认购份额近2成,金额为40亿元。8月18日晚间,京东方A披露定增发行情有色金属价格行情(8。18)LME伦敦行情品名最新涨跌昨收铜9224hr2159439hr铝2576hr292605hr锌3003hr253028hr铅2293hr222315hr锡35640hr40hr35全国油价调整信息8月18日调整后全国9295号汽油价格表国际油价昨日再收跌超1,下周这轮油价下调,可以说越来越稳了!请转发朋友圈,油价要降了!下周一晚(8月23日晚上12时)国内油价第16次调整,油价大几率出现下降!当前累计降幅达180价格暴涨,全球多国深陷钢铁荒,或将干扰粮食价格今日大事记关注莱月再生,了解废钢废纸等再生行业的重大事件,跟进行业最新政策专家分析解读等,每天上午11点,小莱带各位铁友扫描钢圈大事件,为各位铁友的投资贸易提供参照基础,精彩不容错8月18日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公告精选(一)1东材科技(601208)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89亿元,同比增长81。64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49。4。2上海电气(601727)2021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定了!中国电信A股8月20日上市,发行价格4。53元股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8日电18日晚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信)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称,公司股票将于2021年8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格为4。53外媒韩国7月汽车产量出口内销均同比减少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8日电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8日发布的一份资料显示,受车用半导体供货短缺开工日数减少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7月韩国汽车产量内销出口同比分减13。9调价窗口期提前半月打开水泥板块估值持续修复随着旺季逐步开启,今年5月开始持续下跌的水泥价格,终于进入反弹周期,8月17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报收146。04,较7月底上涨近4。与之相伴随的是,全国多个地区水泥企人均月薪7。85万,腾讯上半年净利润约904亿,日赚5亿南都讯记者程洋8月18日,腾讯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2021年Q2营收为1383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经调整后净利润为340亿元,谁的4418枚比特币?华铁应急回复问询函在有限核查手段内,未发现实控人夫妇持有比特币时报看公司亿邦国际的一份168页的实名举报材料,将华铁应急(603300)推上了风口浪尖。上交所也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核查举报材料中的诸多事项。8月18日晚间,华铁应急终于在经过核查之后
没有最冷只有更冷!第一经济特区,一大半房源价格在下跌作者公子不悔01房价第一城深圳的二手房有多冷?当4月份的成交量只有4877套,跌破6000套枯荣线时,大家都说很冷了。然而5月份继续下跌,跌破了4000套,6月份与7月份跌破了30中国邮政进入烟草行业,对烟民有什么影响今年4月,中国邮政集团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了新的经营范围,审批通过了批发零售食品,零售药品,零售烟草等一系列的经营项目。这一更改预示着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与我们烟民又有何关系呢?听恒大有难,与任泽平何干?文宋光辉,著有金融大败局资产证券化金融工程实战术财富第三波昨天,经济学家刘胜军炮轰任泽平,引发市场关注。刘胜军在一篇三年前,许家印误服了一剂叫任泽平的药的文章当中,认为任泽平的负作2021,中证500的逆袭半年大涨1460点,这是什么神仙指数?昨日(2021年9月7日)A股再次迎来艳阳天,上证指数报收3676。59点,涨幅1。51深证成指报收14702。9点,涨幅1。07创业板指报收连环套!央视曝光老人免费领鸡蛋骗局成本20元代餐粉竟卖398元,买了就按月返钱每经编辑李泽东据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9月6日报道,2020年1月,北京的伍女士被拉进了一个可以领鸡蛋的微信群。一种可以免费领取的,被称为现代医学科学一大进步的太赫兹能量鞋经常出现揭秘走上神坛的万亿量化基金占A股成交或约10,究竟是背锅侠还是发动机?每经记者李娜王海慜杨建近段时间,量化交易这个词在A股市场特别火!首先是A股连续35天成交突破万亿,业内普遍认为量化交易成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中,一则关于1。7万亿的成交量背后的分析A股吸引力提升资本市场格局持续优化多位业内人士9月7日在2021服贸会金融展期间举办的2021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峰会上表示,我国上市公司结构不断优化,主力军作用日渐凸显。A股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资产配置的价值不断提升。随说到NFT,我就笑了1hr最近NFT大火,一堆朋友问我怎么看。我先把话放在文章前面,你是去卖画儿的,那挺好。你要是去买画儿的,那说明你的闲钱不少。你要是打算去割韭菜,那派出所的空位真不少。说白了,这里北向资金大幅减持股名单9月7日,北向资金买入成交700。49亿元,卖出成交639。80亿元,合计成交净买入60。69亿元,为连续第12个交易日净买入,其中,深股通净买入24。75亿元,沪股通净买入35。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开业,是否将是大批创业者和小企业的福音呢?近段时间,国家一方面在打击资本垄断,另一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又在紧锣密鼓地预备开业中,嗅觉敏锐的人可能看出来点苗头了,这正是围绕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来的啊,让资本巨头们扩张的速度慢下来,起底公募亏损王中信建投基金连踩五雷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宁鹏当别家券商顶着含基量在二级市场大炒特炒时,中信建投(601066。SH)却有点郁闷。2021年半年报显示,该券商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报告期内实现营收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