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万字好文餐饮业大变局!请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餐饮多磨难。今年以来,疫情再次反复,深圳、上海、成都、长春等地遭受打击,风险区的餐饮业跌入冰窖,非风险区的餐饮人也惶惶不安。有人说,这是一场"倒春寒",全国餐饮业都在等待一个"春天",可这个春天何时会来,没人知道。
  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下,作为行业主流媒体,红餐网联合央广网等各大媒体策划了"唤醒春天"专题系列报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 ,我们将以绵薄之力为正遭受苦难的餐饮行业发声,同时传递共勉互助的精神,助力产业复苏。
  今天这篇文章,便是"唤醒春天"专题系列报道的开篇。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餐饮人,我们一起加油!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蒋毅。
  2020年初,疫情第一次出现时,有位名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年是前面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但它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容易的一年"。
  当时,很多人不以为意,这句话也被当成"段子",引发全网转发,可结果呢?两年过去了,中间每隔几个月,疫情在区域市场暴发。而当下更是在全国多个城市都出现了疫情反扑。所以,再回头来看这句话,很多人可能就不会再把它当成调侃了!
  对全世界来说,新冠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灾难,打了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前面两年,全世界都深受其害,同时也都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研究防疫措施,研发特效药等,但收效甚微,病毒一轮又一轮的变种,防不胜防,全世界同仇敌忾的与病毒死磕,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做是"前疫情时代"。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针对疫情,国际上出现明显的分化,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采取"群体免疫",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包括我们,仍然对新冠严阵以待,以此分叉为界,后面的阶段则可以称做是"后疫情时代"!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基于这个后疫情时代,基于餐饮实体,来分享一些行业的具体"小问题",借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业界同仁的探讨。接下来,我将从五层视角来分享自己的观点。
  经济层
  从经济层面来看,我们当前所采取的疫情防御政策,意味着与病毒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时间可能最少以年为单位,甚至会更长。抗疫,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而不可能是闪电战。
  在这样的趋势面前,每个人都面临收入和开支的选择:从收入来看,各行各业不稳定情况下,大家的收入也会变得不稳定;从支出来看,收入不稳定,必然导致大家控制开支。反应到消费上,就是两个后果:减少不必要消费的次数,以及减少必要消费的频率。对餐饮行业而言,这直接意味着,客流和收入都将不可避免地减少。
  这种消费趋势,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不分线下和线上,不分实体和电商,也不分零售和批发,所有行业都身处其中,所有人也都被裹挟着。
  举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现在我们说餐饮人很艰难,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出很多比餐饮还要艰难的行业,比如旅游行业、酒店行业、房地产行业、进出口贸易,甚至是美容美发行业。
  图片来源:摄图网
  内部经济局面不容乐观,除此之外,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给整个外部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数。这些力量交杂在一起,意味着后疫情时代,愁云密布!
  最近,我们也可以看到,不管是政府报告,还是媒体报道,都在为实体经济呐喊,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纾困和扶持政策,希望帮助实体经济"维稳"。但反观民间的商业交流,还是比较压抑和悲观,各类贩卖焦虑的短视频和讲座流行,也弄得人心惶惶。
  在这样的整体趋势下,作为餐饮从业者,到底要如何面对呢?是否能独善其身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讲的第二层问题了!
  行业层
  经济形势带来的艰难已经摆在面前,但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那就是餐饮行业在艰难中始终屹立不倒。
  不管是全国市场还是区域市场,每次疫情后,恢复最快的基本都是餐饮,在其他行业都还在舔舐伤口时,餐饮行业又热热闹闹地人潮汹涌了。
  这样的韧性,也让这几年的餐饮业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
  1、跨界融合
  当餐饮快速复苏,证明了其作为刚需行业的价值后,便引来了各行各业的跨界高手,他们中的一些人遵循了餐饮人的玩法,一些人则尝试了完全不一样的玩法,让整个餐饮市场变得热闹非凡。
  一马当先的是资本方,特点是资金实力雄厚。大量资本机构杀入餐饮行业,以完全不合常理的方式,投资了很多模式并不健康的餐饮品牌,甚至连与餐饮沾边的中式甜点都因此受益。
  虽然很多动作目前来看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但资本跨界餐饮这个趋势不会改变。接下来,可以看到资本将会与餐饮走得更近,更频繁地在餐饮行业撒钱。
  其次是互联网从业者,特点是精于用户思维。以陆正耀为典型代表,计划将被瑞幸咖啡证明可行的开店模式,复制到餐饮主食赛道。从最开始的趣小面到后面的趣巴渝都无疾而终后,他们仍然没有放弃餐饮,而是又换了一个赛道(预制菜)继续干。接下来,互联网人,准确地说是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人,还会前赴后继地杀入餐饮行业。
  图片来源:趣小面微信公众号
  再次是流量商业人士,特点是手握流量密码。以抖音网红参哥为代表,他们自诩商业精英,左手"商业",右手"流量",操盘一个基础非常薄弱的粉类品牌,也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在全国开出几百家分店。
  虽然与传统快招公司相比,这不算什么厉害成绩,但强在对加盟商的"明抢"。传统快招公司是偷偷摸摸地骗,哪怕一年开几千家也不好意思公开宣传;而流量主找加盟商,则是明火执仗地直接吆喝,尽管前段时间,这也引起了全网的声讨。
  接下来,各类手握流量密码的"商业大咖"们,会一如既往的在餐饮行业找机会,寻求变现。
  最后是供应链从业者,特点是后端供应能力强。以锅圈为代表,把餐厅变成预制菜的"呈现场",这条路不仅方向正确,而且时机也逐渐成熟。因此,各类源头供应链玩家竞相杀进来,带来了去年底开始的"预制菜热"。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次提到陆正耀团队。2021年他们在前端(趣小面和趣巴渝)卷起裤脚下场,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发现苗头不对后,立即掉转车头,开进预制菜赛道,创立舌尖英雄,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就号称释放了6000多家门店经营权,大有"瑞幸第二"的架势。
  这几年,还有其他一些跨界高手进入餐饮,但与上述四类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里的小巫,不值一提。
  总而言之,在后疫情时代,餐饮从业者之间的竞争,可能不再是餐饮老板与餐饮老板之间的PK,也不是单纯产品和味道之间的PK,而更多的可能是观念、资金、流量和供应链之间的PK。传统餐饮老板们,你们做好这个准备了么?
  2、两极分化
  上述四类跨界人士的踊跃加入,不是为了开一个龙虾店,也不是为了开一个小面馆,更不是为了开一个生鲜超市。他们全都是奔着规模化而来的,因此这些人也将给餐饮行业,带来两极分化的必然后果。
  首先,中国餐饮的连锁化率会飙升,因为具备规模化条件的品类,接下来可能都会被跨界大佬盯上。
  哪怕时机并不成熟,他们也会下场,为了先人一步,提前占坑,这是资本方热衷的事情;哪怕门店盈利不多,但规模化带来的用户数量是香饽饽,这是互联网从业者热衷的事情;哪怕团队很弱,但可以短时间开几百上千家的"速赢",这是商业流量大咖热衷的事情;哪怕前端确实不成熟,但也不妨碍大家先抢占后端坑位,这是供应链从业者热衷的事情。
  由此可见,很多人看到的所谓"餐饮机会",都是规模化机会。当前和未来跨界进入餐饮的高精尖人士,几乎都是奔着规模化而来,他们会全面地推进餐饮的规模化进程。这个趋势的后果是,餐饮的连锁化率全面提升,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中国餐饮的连锁化率应该会超过50%,这算是一个极端。
  图片来源:摄图网
  而另一个极端,将发生在那些无法规模化的品类上。这些品类虽然不用担心有高手进来抢饭碗,但低纬度的竞争会加剧。
  也就是说,高纬度的竞争会很内卷,低纬度的竞争也一样会严重内卷,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低纬竞争主要是拼体力。
  选择更新鲜的食材,烹饪更精美的味道,经营更长的时间,维护更精准的客户,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给经营好,就是最大的投入,说白了就一句话——好好做匠人。这没有什么不好,参考日本的各个城市,上百年的精致小店非常多,照样过得很滋润。
  后疫情时代,作为餐饮从业者,只有两条路可选择:要么升维,与更多的人才结合,组成团队去追求规模化;要么降维,说服自己安静下来,好好地做一个追求极致的匠人。
  凡是在中间左右摇摆的,都会变得很艰难,因为在两个极端的挤压中,他们顶多可能拥有阶段性的获利机会,难以做到可持续盈利!
  3、人才困境
  如果你认同前面的两极分化趋势,那么人才困境这第三个趋势难题,就无法回避。
  中国餐饮当前的连锁化率,号称已经超过10%,但这只是从规模角度,如果把"健康指标"加进去,对不起,中国餐饮的连锁化率可能连5%都不到。这意味着,中国的连锁餐饮,接下来会有十倍以上的增长空间(按50%计算),这也是餐饮行业如此吸引跨界大佬的深层原因。
  但问题来了:到哪儿去找那么多餐饮人才?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定义餐饮人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们缩小范围,只说一个代表,就是餐厅店长。中国餐饮连锁化之路,命门不在资金,不在用户,不在流量,不在供应链,而在门店的日常基础管理上。市场上的几百万家餐饮门店,假设未来一半都是连锁化门店的话,那意味着,至少需要百万规模的店长人选!
  这些人,在哪里?
  为什么投资人撒再多钱,门店也无法按预期良性循环?为什么陆正耀搞不定前端经营?为什么参哥和荣膳荷被全网攻击?为什么预制菜已经内卷得由红变黑了,大家还要杀进去?分开来讲,可能有很多很多原因,但最大的共性原因,就是整个行业缺乏一线经营人才!
  如果不意识到这个根源性问题,对不起,不管有多少资金,有多少用户,有多少流量,也不管有多少预制产品,都没用,再强大的品牌都做不大。不信邪的看看海底捞,为什么去年底要关闭300多家门店?请问,中国餐饮排名第一的海底捞,到底缺的是什么?
  所以,后疫情时代,餐饮业的大麻烦,仍然是人才问题。当然,人才不只是刚才所说的门店店长,还有很多,比如基于商圈的流量人才,基于品牌的营销人才,基于连锁的数字化人才,每一个拿出来,都够餐饮从业者头疼和焦虑。
  作为餐饮老板该怎么办?这就进入到今天的第三层内容了!
  品类层
  单就餐饮行业来说,趋势即方向,品类即赛道,所以,在选择品类前,一定要先判断趋势。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代表我个人观点,看文章的你,不一定非要认同这篇文章里的行业趋势,完全可以去自行判断。找到自己相信的趋势后,接下来考验你的,就是做简单的选择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果你是想走规模化这条路,那就坚定不移地选择可复制的大品类,比如重餐饮里面的火锅、串串、烤肉等;快餐里面的黄焖鸡、麻辣烫、牛肉面等;小吃里面的炸鸡、炸串、炸排等。这些品类,只要完成几家店的原始"样板工程",就很容易获得资本青睐,因为可以讲天量用户的故事,大把商业大佬愿意委身加持,还能享受来自供应链端众星捧月地恭维。
  如果你是想走匠人这条路,最好选择目标受众广,但难以标准化复制的品类。这些品类消费者喜欢,大佬们看不上,你需要做的就是付出精力和时间。当然可能还需要一点你发自内心的爱好和坚持,因为它注定只能给你带来小富小康,而无法给你带来海量财富。因此,做之前一定要扪心自问,这真的是你自己要的么?
  选择品类,最害怕的就是左右摇摆的"骑墙派":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匠人和商人,或者说一会儿想做匠人,一会儿想做商人的人。有些人刚开第一个店时把自己当匠人对待,结果呢?稍微顺利点,就开始想着要到处开店,变成商人了;反过来也一样,原本是一个到处开店的商人,宣传时却口口声声说匠人的故事,特别分裂。
  餐饮行业里,这类分裂的人特别多,没有对错之分,仅仅是思维和认知能力不足而已,这也是他们做不好餐饮的深层原因之一。我前面说了,追求规模的商人和精耕细作的匠人,是餐饮两极分化的两个极端。你两头都想占,一会儿要这头,一会儿要那头,两头的好处都想同时捞,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新荣记黄鱼,图片来源:新荣记公众号
  明白上述逻辑后,我们再来看三月的热门事件,也就是参哥和蓉膳荷被全网攻击,就会变得很有意思:参哥是商人,他也毫不避讳的以顶尖商业思维自居,赋能蓉膳荷。在一年时间内,参哥让这个品牌在业界人尽皆知,门店规模去到几百家,从走餐饮规模化这条路来说,这是餐饮行业近年来最成功的案例,没有之一。
  有人可能跟我杠,为什么?
  确实,把蓉膳荷这个案例拆开来看,并不算啥:从市场来说,羊肉粉属于小众品类;从味道来说,羊肉粉的口味在米粉里面并不出众;从规模来说,一年开几百家,在快招公司面前就是弟弟;从团队来说,几乎没有成编制的合格团队;从营销来说,除了抖音其他几乎没有声音;从品牌来说,连统一店招都没有……
  但所有这些合在一起,就很了不起!因为换其他任何一个餐厅,在有这么多基础性问题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在如此小众的细分市场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高的品牌曝光。这么说吧,单就品牌曝光和传播而言,很多品牌就算是花一个亿,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的效果。
  毫不夸张地说,参哥操盘蓉膳荷,是后疫情时代,餐饮规模化之路一个很重要的案例和样本。看不到这一点,属于认知问题!
  因此,那些也想走规模化这条路的餐饮从业者,先别忙着吐槽参哥和蓉膳荷了,而是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品牌的规模化之路,蓉膳荷到底有什么优点值得你借鉴的?同时它又有什么不足是值得你警醒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什么他们会引发如此强烈的愤慨呢?
  消费者吐槽蓉膳荷不好吃,这可以理解。加盟商吐槽加盟蓉膳荷不赚钱,也可以理解。餐饮相关服务商吐槽,还能理解。但餐饮老板吐槽蓉膳荷,显得有点不那么理解,此话怎讲?
  如果你也是做规模化的餐饮人,或者你曾经做过规模化,你是出于什么原因指责蓉膳荷?是羡慕而不可得的心里不平衡?还是像参哥所说,只是借这个事情蹭点流量,然后好去做自己的规模化?无论是哪一个点,都没让你的形象更高大上!
  如果你是一个醉心于产品的匠人,那你完全没必要关注参哥和蓉膳荷。蓉膳荷就算开遍全国大街小巷,既割不了你的韭菜,也不影响你精耕细作地去做地道美食。所以,选择匠人这条路的餐饮人,没必要去关注味道只有60分的连锁品牌,而应该把精力用在如何把自家的味道,从90分提高到95分,哪怕是提高到91分,才更有价值。
  如果你是一个餐饮的"骑墙派",那就更有意思了。你拿匠人的标准去说蓉膳荷味道不够好,然后转个身,又拿商人的标准去说他们各方面不标准。请问,你这么有时间去关心蓉膳荷,为什么不关心一下自己的餐厅?这么关心参哥和庞姣,为什么不关心一下自己是谁?
  我再次强调,后疫情时代,最危险的餐饮人就是左右摇摆的"骑墙派"。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无法向内求,而是成天向外求:去看别人在做什么,然后把时间浪费在对别人的指指点点上。好的学不会,差的不远离,这类人才是餐饮行业最大的韭菜!他们可能不是某品牌的韭菜,却是行业的大韭菜!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月份,很多朋友让我针对蓉膳荷说点什么,当时没说,现在全部表达在这里。我不认识参哥,更不认识庞姣,蓉膳荷于我而言就是一个关注的案例,所以没有在它上面耗费太多时间,我的观点也不存在为他们辩解什么,只是善意提醒:我们作为餐饮人,一定要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向内求,弄清自己选择那条路,这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定了方向和品类,那么接下来就进入今天的第四层内容了!
  品牌层
  当明确了方向,选择了品类,再来做品牌时,就相对简单了。
  为什么传统的餐饮品牌做起来很艰难?就是因为他们要么在方向上左右摇摆,要么就是从源头就错选了不合格的品类。以前市场还会给我们多一些犯错的机会,但对不起,后疫情时代,留给大家犯错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如果你是选择走规模化这条路,那么面对的,将是一条"四化餐饮"之路: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和品牌化,它们之间有先后逻辑关系:
  所谓标准化,是指你选择的品类,必须要能做到标准化,请注意,这里的标准化,不仅仅只是指产品和味道的标准化,也包括装修和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甚至单店模型的标准化,否则后面的目标无法实现。比如烧烤这个品类,难以出现全国性的大型连锁品牌,到一定规模后后继乏力,就是吃了标准化的亏。
  所谓规模化,就是门店数量要足够多,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有规模,还需要有健康度,没有健康度的规模,品牌必然昙花一现。而健康度依靠什么?前面就是标准化,后面就是连锁化,这两点蓉膳荷都没做好,他们没有给门店输出标准化,或者简单的只是输出了食材和味道的标准化,结果导致虽然有规模,但门店良莠不齐,被人围攻。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所谓连锁化,就是在规模化的基础上,解决多店协同的问题,同时也解决健康度问题。门店虽然分布在全部各地,但城市类型,商圈类型,商铺类型都有很多共性,在县城开店的门店,可以向其他做得好的县城门店学习,在CBD商圈的门店,可以向其他生意好的CBD门店学习,外部统一,内部互通,才是连锁化的价值所在,也才能真正解决健康度问题。
  所谓品牌化,在前面三者的合力作用下,品牌化是必然结果,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未来他们更倾向于"认品牌";从传播角度来看,品牌传播投入产出比最高;从管理角度来看,品牌化最容易形成统一竞争力。反之,没有解决前三者的餐饮企业,不能称之为品牌,顶多可以叫"个体户联合体"。
  因此,选择走规模化这条路的餐饮人,需要围绕"四化餐饮"下功夫,去吸纳优秀的人才,组建全新的团队,从开始就抱着开放式心态,着手解决人才、供应链、流量和资金等问题,然后扎扎实实地做几个样板店出来,用来证明你的选择具备未来空间,那种弄虚作假割韭菜的做法,基本可以歇菜了。
  如果你觉得走规模化这条路太难,不属于自己,想走匠人这条路,那么,在后疫情时代,需要注意什么呢?或者,就算是走规模化,要做好前面几家店的积累,该怎么做?这就进入今天的第五层内容了!
  门店层
  餐厅门店是餐饮经营的最小单位。经营好一家门店,让门店能稳定而持续的盈利,是所有餐饮人的必选题,没有例外!
  那么,后疫情时代,门店经营应该注意什么?事实上,需要提前强调的是:当回到门店层来思考问题时,就不存在什么前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了!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任何行业,当深究到行业的最源头和最小单位时,它的逻辑,必须符合通用法则,也就是通用于所有时代,通用于所有品类,通用于所有市场,以及通用于所有老板。
  可能有人质疑,餐饮行业有这样的通用法则么?有的!而且,每个餐饮人都应该知道!
  图片来源:摄图网
  餐厅门店,要想稳定而持续的盈利,表面看起来,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产品、味道、员工、装修、服务、营销等。但对不起,这些都只是"术",是为"盈利"这个结果而服务的术,在术之上还需要有个标准,来判断这些术是否正确与合理,否则很多看起来很努力的付出,其实都是无用功。
  那么判断术是否正确与合理的标准是什么?这就涉及到餐厅的单店盈利模型问题,归纳起来很简单,就三个基础数据,分别是:复购频次,复购转化率和客户基数。受限于篇幅,文章无法一一向大家详细解释这三个数据,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通过举例来简化说明:
  所谓复购频次,是指消费者以什么频率到你家来消费,如果一年都不来消费,对不起,你做的就是一锤子买卖,这样的餐厅不可持续。而健康的复购频次,是以月为单位的反复消费,要么一个月两次,要么一个月一次,最次也要两个月一次。
  如果周边消费者,两个月都不来消费一次,那就说明你的餐厅一定有问题,甭管你认为自家产品多么好,服务多么优秀,环境多么巴适,都是自我想当然。再次强调:这些都是术,术是否起作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它买单。吃了一次就不再来,就说明术失效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所谓复购转化率,是指有多少人愿意成为你的回头客。确实,不管餐厅开在什么地方,都不可能让所有消费者都喜欢,这里就涉及到复购转化率的概念:假设你追求的是一个月复购一次这个目标,那就要思考到店消费以后,有多少人会愿意以这个频率回来消费?是5%?10%?15%还是更高?
  很多人以为自家的复购转化率非常高,但遗憾的是,特色餐饮的平均复购转化率只有10%-15%,刚需快餐的复购转化率勉强也只能做到40%。所以,不管什么时代,你都要清楚,自己经营的品类,复购转化率标准到底是多少,如果不知道,那就是盲人骑瞎马。
  所谓客户基数,是指一个餐厅到底需要多少人到店消费。因为餐厅是一个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生意,如果一个50平方的小店,能同时容纳20人就餐,翻台五次,接待100人才能开始盈利,那你一天就需要100人进店,一个月就需要3000人。
  因此,3000人就是你这个餐厅的实际需求量,不管你是在人口2000万的核心城市,还是在人口20万人的县城,你需要的仅仅只是找到愿意到你店里来消费的那3000人,找不到你就一定亏钱,在哪儿都一样亏钱!
  综合前面几个数据,你的餐厅每个月只需要3000人到店消费,而你餐厅追求的复购频次是月均一次,那实际上,你只需要在周边找到3000个愿意月均一次的消费者即可!
  假定你家的复购转化率是10%,那你的餐厅,必须要开在一个至少超过30000人的商圈里,并且让至少30000人知道你家餐厅。通过好的产品,好的环境,好的服务等要素,从周边30000人里,按10%的比例,筛选出3000人,认同你前面的这些优势,并且愿意每个月回来消费一次,做到这些数据,你的餐厅就能盈利,持续做到这些数据,你的餐厅就能持续盈利,其他都是表象的术,这是底部的"根"。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所以,不管你是匠人,还是连锁品牌的单一门店,只要回到门店层,你每天需要考虑的,就仅仅是餐厅的这三个基础数据是否达标,如果哪个数据不达标,就在日常工作中,去针对性地提升哪个数据即可,熟练以后就能防范于未然,在餐厅出问题前就能知道症结点。
  比如,疫情给餐厅带来的最大伤害是什么?是客户基数严重下降,消费者都被关在家里不敢出来了。以前很多高端酒楼为何活不下去?因为公款吃喝的禁令,让这些酒楼的主力客户减少了90%,普通老百姓又没有频次,它们不倒闭谁倒闭?网红餐厅为何几乎都是短命鬼?因为都是一次性消费,不仅没有频次,更没有复购转化率,它们不短命谁短命?
  复购频次,复购转化率和客户基数,这三个数据是餐厅单店盈利模型的基础,餐饮从业者,只要搞懂这三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停地调整数据指标,就能让餐厅稳定而持续的盈利,即便无法盈利,也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这就是基于门店层的通用法则,它不受时代的影响,也不受老板的影响,不管是传统的餐饮小老板,还是掌握流量密码的参哥,甚至是深谙用户思维的陆正耀,回到门店层的经营,都需要回到这个原点,解决单店如何稳定持续盈利的问题,这个不成立,其他所有后续环节都不成立!
  小 结
  综上所述,在接下来的后疫情时代,餐饮人既没必要因为焦虑而故步自封,也没必要被各类眼花缭乱的表象乱了心性。
  我们餐饮人正在经历磨难,但同时,我们也正在迎接餐饮行业最大的一次机会。对普通人来说,餐饮行业仍然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奋斗场,至少,它给了很多草根上场搏杀的公平机会!退一步来说,不管有没有新冠疫情,餐饮都是一场持久战。
  今天这篇文章,通过五个方面的层层递进,希望能对各位餐饮同行接下来的经营有所帮助,因为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能力所及,难免有偏颇之处,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探讨!

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关税,含部分双碳汽车零部件来源广州日报周伟力12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2022年将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其中,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对可提高车辆燃油效率减人到中年为什么都开始炒股?人到中年为什么开始炒股呢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已成家并立业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多少有点积蓄这个年龄段的多数人工作天花板基本已经形成这个年龄段的人想要更多的财富改善生活这个年龄段的人多数又人民财评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e公司讯,人民网评论文章指出,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隐患总体上可控,但也必须看到伴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和形势的变化,一些领域积累的风险美国商店打砸抢成灾零售巨头敦促国会采取行动包括塔吉特百思买诺德斯特龙(Nordstrom)家得宝(HomeDepot)和CVS在内的20家零售业巨头的CEO周四致信美国国会,对美国主要城市最近发生的一波肆无忌惮的商店抢劫事解密XR产业,元宇宙的核心,三大架构两大应用引发投资热潮附下载智东西内参元宇宙的概念今年可谓是响爆了科技圈,但时至今日,大家对元宇宙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精准的定义。但无论元宇宙如何被定义,它的核心不会改变即通过虚拟体验XR(ExtendedReality,前三季度人口三大国经济PK美国16。9万亿,印度2。22万亿,中国呢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是否发达,而是人口规模。经济越发达,也就是人均GDP会越高,那么GDP就越高,例如美国但有些国家,经济不发达,经济规模却位居世本周先抑后扬,贪婪时刻到了马上开盘了,时间有限,给大家简单交代一下上周五大盘走势如我们开盘前的预判,没有走出继周四连续上涨行情,而走出了下跌行情,最后以3632。36点收盘,跌幅1。16。周末搜集消息,也没临期食品都有谁在买?26至35岁中青年为主要消费群体近年来,临期商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因为临近保质期限,一些原本价格较高的食品会被卖家以白菜价骨折价售卖,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购买临期商品也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省钱的秘诀。数据我弟33岁了,五千块钱都拿不出来,怎么养活家里两个孩子?这是爱自己弟弟的人才担忧的问题,弟弟不争气让自己担惊受怕。帮助他也得因人而异!如果他勤快只是方向错了,可以指导并帮他一吧。如果他自我感觉良好,好像是多操心了!各有各的过法,你弟弟没A股未来有望翻10倍的5大工业母机股名单,建议收藏工业母机我国机床行业发展历史悠久,自建国以来,在前苏联经济援助下,建立了最早的一批国有机床厂。但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机床工业整体发展不及国外,行业以较低端机床制造为主,缺乏高端数控机芯片猛将高德红外,签下14。5亿大单,还把国产送至全球第二文JING审核子扬校正知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红外热成像市场自2016年起一直维持稳定增长,预计2021年规模将达到162亿美元。目前,全球热成像市场按领域可划分为民用与军
两部门4月起对月销售额15万以下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1号为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现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公告如下自2021年4月1日至202聊聊小白的我是怎么买基金的,带你看看我踩过的那些坑今天来和大家聊聊我是怎么开始买基金的。带你看看在我踩过的那些坑。我觉得我们都一样,出生时,父母都给了我们三种生存技能吃睡排泄。大家的能力起点都一样。后来我们和其他人产生了差异,不是2021年房价走势已明朗,打算买房的你,不妨看看这2个忠告转眼间三月即将过去,迎来崭新的4月,电脑人们对于买房的热情依然不曾减弱,尤其是在一些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尽管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买房的人是愈战愈勇,仿佛房价对他们来说,就只是个莱宝高科2020年净利增长55董事长臧卫东薪酬513万挖贝网3月31日,莱宝高科(002106)近日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51,529,408。36元,同比增长4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600万1900万,你的财富自由来了吗前几天看许知远采访胡润,说做榜单的人,是镀金时代的观察者。节目里,胡润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3月31日,胡润公布了一个财富自由的标准中国一线城市入门级财富自由门槛1900万元,二线城复盘上汽通用五菱,民族企业跨界出彩创造卓越成绩在特殊的2020年,很多企业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企业顽强抗争,过得都不容易。在这样背景下,却有一家自主国民车企,围绕人民需要进行产品布局,年度汽车销量超160万辆,连续9个看不下去了,波音CEO公开喊话美国政府美国政府通过不断编造谣言攻击中国的人权,以此煽动抵制和制裁中国产品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全球的正常贸易秩序,更引起了一些美国大企业的不满。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美国波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戴夫4成利润靠补贴,比亚迪挣钱不靠卖车?出品探客Tanker作者流浪法师编辑冯羽不缺芯片不缺电池的比亚迪,也遇到了信任危机。3月30号港股开盘,比亚迪股份(下称比亚迪)走势直线下滑,跌幅一度达到6。68。过去一年里,比亚谁围猎了韩版岳云鹏文带刀斯基年轻时独自前往大城市闯荡,受到恩师赏识,助其成就一番事业。这个人不是岳云鹏,而是上周亏了150亿美金,倾家荡产的韩国人比尔黄。之所以称其为韩版岳云鹏,不仅仅是因为人生剧本伊朗前驻华大使中国正寻找强大合作伙伴伊朗就是这篇国际评论,木叔来分析中伊关系。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中伊两国签署了25年的合作协议,这让伊朗人也非常兴奋。木叔毕竟采访报道中东问题十多年,积累了一些伊朗朋友,与之进行了短期贷款大家好,我小杰,今天给大家聊一下短期贷款的内容,短期贷款是指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贷款业务,一般为企业申请办理,但是在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能满足偿还贷款金额时该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