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管清友2022年经济十大预测,资产迎大年

  中新经纬1月5日电 题:2022年经济十大预测,资产迎大年
  作者 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华鑫证券首席经济顾问
  2021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世界政经格局巨变,从全球经济到国际关系无不走入了未知的无人深空。回望中国国内,最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2022年将会否极泰来,是一个资产大年。
  一、"分化"是2022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主题
  一是经济的分化,各梯队差距持续扩大。由于各国抗疫能力的区别,导致不同国家经济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经济恢复的分化又进一步导致了货币政策的分化,中国已经开始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而美联储准备在2022年加息进行货币紧缩,也有土耳其这样的国家逆市场规律而行,通过降息抗通胀。而更多的国家则是无力抵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运行状况将进一步拉开差距。
  二是阵营的分化,针对性封锁是新常态。生产全球化的优势在疫情封锁期间变成了地区性的生产短板,而全产业链的制造优势让中国成为疫情期间的物资出口大国。面对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制造的封锁,我们要从过去的"科技追赶"到"科技创新",这是必然要经历的一段痛苦时间,对于很多高端制造企业来说,未来可能要长期面临一针一线自己造的局面。
  二、新冠疫情成为世界历史分水岭
  毒株持续变异,疫情冲击成常态。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作为在VOC(值得关切的变异株)列表里的五个毒株,每一次发现都会引起经济和市场的波动,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新冠毒株的变异速度可以达到一周一次,好在不是每次变异都会产生VOC级别的毒株,但无论如何,疫情已经是我们身边常伴不去的灰犀牛了。
  疫苗不平等还在继续,特效药短期内不是最终解决方案。全球疫苗接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新冠毒株不断变异下,各国疫苗接种程度之间的不平等现实无可奈何,但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我们一直期盼特效药可以成为解决全球疫情的关键。但从经济角度上来说,新冠特效药并不是后疫情时代的万能药。从制药到分配再到吃药,生产的限制、运输的时间差和分配的优先级都是我们在疫苗推广过程中看到的现实困境。
  三、将长期面临新"三重危机"
  在全球"分化"、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化割裂带来的不确定性、疫情频发带来的"防控考验"、新货币金融环境带来的财富分化成为了掣肘经济前行的新"三重危机"。
  四、经济增速从"前高后低"到"前低后高"
  基于2021年"前高后低"的基数效应,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大概率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而2021年末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开始出现发力迹象,同时针对2020年以来部分矫枉过正的举措开始纠正,通过放活经济来搞活经济,避免过度监管带来的"竭泽而渔"。如今来看政策底已经基本出现,经济底有望在2022年中旬出现。
  五、金融下行周期将正式宣告结束,出清已到尾声
  金融周期从2017年开始强监管,对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等进行了有组织有规划的成建制的去杠杆、挤泡沫过程。经此一役,金融行业从"虚假繁荣"开始回归理性。2021年是出清的尾声,但是在房地产两端三红线的政策下,出清的尾声来的比预期还要声势浩荡一些。现在以2021年三、四季度政策调整为标志,2017年以来这一轮挤泡沫的出清过程基本结束,我们可能站在了长期宽松的起点。2021年的金融数据整体经历下跌到磨底的过程,2022年一季度也有可能继续探底。但在宽松的政策下,企业后续将迎来经营环境的改善,金融数据将最晚在二季度触底回弹,信贷结构也会进一步优化。
  六、中周期和短周期政策底已现,宽松将至
  从财政政策角度看,2022年迎来宽财政,专项债有望年初发力。2021年专项债节奏明显后置,虽然三、四季度节奏加快,但仍有结余。中央财经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财政向基建发力,托底经济,专项债节奏前移,力度加大。需要注意的是财政宽松空间仍受到地方政府债务制约,严控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和表外融资。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抓住货币宽松时间,打通宽货币到宽信用通道,降准与降息可期。这次宽松并非是大水漫灌,仍是结构性调整,主要针对中小企业、战略性科技企业和绿色创新,向相关领域再贷款、再贴现和结构性降准降息。2021年央行新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达成"双碳"目标。货币政策仍需加大宽松力度,触达更多人群,为中小企业纾困。
  从地产政策角度看,政策底部已到,开始发挥效应。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财经工作会议都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2021年下半年调控政策力度过大,出现集体快速下行,多地房地产政策已出现松动,政策底部已经确认。2022年地产调控会因城施策,大力加强保障房建设,各地救市政策会不断出台。但目前更多是政策调控,"房住不炒"主题不会改变,地产去金融化仍会持续,将其带回建筑业属性。
  七、"PPI-CPI"剪刀差已见顶,中小企业迎曙光
  一方面,供需矛盾暂缓,PPI大概率将逐步回落。2022年大宗商品供需矛盾会有所缓解,但受制于能耗双控与"双碳"目标,价格仍会保持高位运行,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受到2021年高基数影响,2022年下半年PPI可能呈现快速下行。
  另一方面,2022猪周期或将回归。猪价近期临近双节,呈现传统季节性上涨,春节过后会进入下行趋势。但本轮下跌猪周期已经逐步接近尾声,能繁母猪数量减少已接近底部,生猪存量目前还在高位,预计在2022年二季度猪价重回上涨周期。
  八、房地产已熬过"最冷的冬天"
  房地产行业在2021年经历一轮过山车,上半年销售火爆,下半年地产强监管,逐步降温。近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到房地产政策,保障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但目前看,扭转预期后续还需要一系列的组合拳,货币与财政双发力,从"紧平衡"转向"宽信用"。2022年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对刚需和改善型住房家庭是利好。市场消化政策需要一定时间,金融底部仍在构筑阶段,市场底和行业底预计要到2022年2季度出现。需要提醒的是,"房住不炒"主题不会变,政策不是大水漫灌,房地产行业需要以时间换空间,泡沫不能主动刺破,要做长期结构性调整的打算。
  九、2022将是资产大年
  我们对2022年A股市场相对乐观,可以说是一个资产大年,是"喝酒吃药做饭修路架桥盖房子造汽车"之年,应抓住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稳增长"。我们判断2022年也将会是基建大年,2021专项债发行速度缓慢,四季度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冲量,但专项债发行到形成基建投资存在一定的时滞,同时投资可能受到优质项目稀缺而制约,从数据上看专项债并没在投资端落地。如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再提财政重要性,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财政对于基建的托底效应仍值得期待,尤其是新基建企业生存环境将会大为改善。
  二是"必选消费"。2022年经济政策发力基本成为定局,同时目前来看经济底还没有到,从政策底到经济底还需一定时间。在货币相对宽松、经济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需求刚性较强的、基本面坚挺的板块最先受益。
  三是"次龙头"。中、短期内科技成长型赛道,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行业与赛道已经积累了不小的涨幅,赛道已经相对拥挤,这些赛道的"次龙头"配置份额提升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赛道投资机会缩窄。头部企业戴维斯双击已经达成,业绩与股价均涨,估值没有被消化,应警惕短期内杀估值风险。但在相对宽松友好的政策环境下,部分没有被挖掘的细分赛道与热门赛道的"次龙头"也值得关注。
  十、能源转型大势所趋,产业估值逻辑将会出现根本性变化
  能源转型的过程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挑战,也是全方位的机遇。
  一是宏观层面国际地位的机遇。碳交易系统是促进减排全球化、国际化的最重要抓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由世界各国协同努力,在完善《巴黎协定》的同时,推动构建全球碳市场运行机制,将人类视为一个整体共同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全国性碳市场如今仅是走出了第一步,未来与国际市场链接,实现全球碳排放价值公允将会是大趋势。
  二是中观层面部分产业与赛道的机遇。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在短期来看虽然部分中下游企业市值增长过快透支了部分估值,但在长期视角下新能源汽车等赛道一定将会是市场的主流方向,具有10年以上的成长性。也正是在能源与技术革命的带动下,汽车行业估值逻辑已经生变,从"周期"变为"大消费""大科技"逻辑。一方面传统车企"制造"估值逻辑变为了"消费"逻辑,估值中枢和汽车销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高市份额带来高利润增长预期;另一方面部分汽车新贵和造车新势力公司估值呈现"科技"逻辑,技术壁垒高与环保属性强的汽车企业可以得到更高的估值,因此应充分关注其本质逻辑的转变。(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恒大冰泉回归,谋划上市,饮用水市场波澜再起3月31日,在中国恒大2020年的业绩会上,恒大集团方面称,目前恒大买回了恒大冰泉49的股权,并在筹划上市。一石激起千层浪,相对平静的饮用水市场波澜再起。对此,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财经翻译官国外撒钱,国内的东西会变贵吗?来源新华网在美国超大经济刺激计划获准的一片鸽声中,周二美债收益率又一次冲高至1。77上方,近期接连攀升令全球资本市场抖了三抖。另一边,土耳其面临着汇率暴跌恶性通胀的严重困扰。那么,10分钟让你读懂基金自股市从1000点左右攀升到如今的高度,基金已经为千千万万的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于是,在人们的眼中,买基金就能赚钱似乎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不然。有一首歌词这样写需求仍不乐观?OPEC下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每天降30万桶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日电据路透社1日报道,由沙特和俄罗斯等产油国组成的OPEC将其2021年原油需求增长预估调降了30万桶日将全球石油供应增长预估上调20万桶日。报道称,因抗疫封锁国常会预计全年新增减税超5500亿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推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举措部署推进减税降费,落实和优化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减税政策。会议涉企审批等五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举措出台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举措,涉及就业环境涉企审批扩大内需民生服务供给公正监管五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会议围绕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稳就业保民生,确定了深化四川今年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四川今年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四川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31日,省人社厅发布了2021年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点宣传任务。其中,在社会保障方面,包括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我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空间依然较大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在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方面,强调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养老金中国应避免重蹈美国去工业化的覆辙中国应当避免犯美国的错误,防止工业生产占GDP比重下降,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现任中国央行顾问蔡昉在佛山实体经济论坛上发言时表示。他说,美国之所以失去竞争力,恰是因为工业生产离开了美国美疫苗工厂出现生产失误1500万剂强生疫苗报废海外网4月1日电据纽约时报3月31日报道,由于疫苗工厂的生产失误,致使1500万剂强生疫苗报废。强生新冠疫苗在美国的交付也被迫暂停。几周前,巴尔的摩一家工厂中,工人不小心混淆了疫苗喜马拉雅入股一元外教,后者为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新京报贝壳财经讯企查查APP显示,3月30日,一元外教经营主体懿鸢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人民币增加
怎样判断一个人适不适合做生意?在做生意前,没有谁适合,谁不适合。因为做生意没有明确的对一个人的具体要求。大都是在做过生意后,我们才会说谁适合做生意,谁不适合做生意。但这种说法的依据,大都是生意是否成功而定的。生喜大普奔!央行再提降低贷款利率,国常会释放降准信号,好消息啥时候兑现中小微企业近日频迎降费大礼包。7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再度提及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7月7日国常会上释放的降准信号,同样100万存5年剩1块钱,山东农信回应省工作组已进驻枣庄农商银行近日,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桩案件引发网友关注,2009年,山东枣庄的孙女士向枣庄农村商业银行薛城支行存入100万元,然而5年后再去查看,这笔钱只剩1元。在法院判决银行赔偿存款及利息后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推出支持碳减排的措施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确定加如果退休时有三十五年工龄,大概能领多少养老金如果单纯地从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下同)来判断养老金的高低,存在着准确性差的问题,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那就是能快速度给出一个大概的养老金情况,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央行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与美元脱钩?美国霸权时代将终结2021年5月,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指出,人民币的汇率将由全球所有参与交易的市场来决定,央行最终将放弃汇率目标,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将不再与美元挂钩。这个发言一出,各方面纷纷对此发表意巴西单月对华出口铁矿石3368万吨!澳高官感叹日子一去不复返先看两组数据一据7月6日最新消息,据巴西官方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巴西铁矿石在6月份的出口量达到3368万吨,为近9个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比增长2。2。二据2020年官方数据显示,巴西这5个习惯不改,最好离开股市今天咱们来历数一下投资的5个绊脚石,看看你占了几个?占了其中1个,你就会比较辛苦占了其中3个,你的投资很难有稳定回报若是占了5个,我建议你还是放弃吧,股市投资不属于你。1从不认输交新能源汽车龙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哪个更具备投资价值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链已经接替白酒成为永远的神,仿佛天空才是它们的尽头。从新能源汽车的走势图可以看出,每一次回调都是上车机会。每次回踩强弱分区线都是上车机会,每次回调都能创出反弹新每天赚1。5亿的碧桂园,为何从市场中消失了?近两年来,似乎很少听到碧桂园的声音。除了街头偶尔几块广告牌,这家曾经宇宙第一的头部房企,就好像突然之间从市场中消失了一样。要知道,2020年,碧桂园干了7500亿。毫无争议地拿下了洗碗机为何在中国市场火不起来?01仍未被接受的厨电主力品类隐马君在研究厨房电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品类洗碗机。洗碗机与扫地机在知乎和小红书等平台上被并称为解放人类双手的家电产品。查看各主流媒体可以发现大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