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日本家电业为什么衰落?

  在日本的四位经营之神中,有两位是靠家电起家:松下的松下幸之助和索尼的盛田昭夫。
  家电业和汽车业曾是日本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两大行业,但最近几年,日本家电却明显走了下坡路。
  夏普,索尼、松下、日立、东芝等一大批显赫一时的日本家电企业,相继陷入经营困境。为什么日本家电行业会集体沦陷?
  日本家电有两大竞争法宝:一是价格优势;二是技术优势。
  正是因为失掉了这俩优势,日本家电才会陷入集体颓势。
  先说说日本家电是怎样失掉价格优势的?
  东亚这几个制造业大国,产业重合度很高,因为都做家电,所以为了抢占市场,就会频频发起价格战。
  价格战说到底,打的就是成本,如果能把成本压的比同行低,在同行赔本卖的时候,还能保有利润空间,那价格战必胜。
  在家电行业,最关键的成本有三项:一是人力;二是汇率;三是规模效应。
  日本的人均工资全亚洲最高,再加上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供应不足,这就导致日本的人力成本远高于东亚各国。
  然后是汇率,我们都知道东亚各国大多执行着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而日本则不同,执行的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元兑美元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升值。
  第一次是因为广场协议,日元从260日元兑一美元一下子升值到了120日元兑一美元。第二次是次贷危机,日元从120日元兑一美元升值到了76日元兑一美元。
  日元前前后后升值了三倍,日本家电的价格优势也就没了。
  为拯救日本制造业,2012年,安倍二次上台之后,搞起了安倍经济学,疯狂印钞放水,力促日元贬值。
  日元汇率从75日元兑一美元,逐渐贬值到了120日元兑1美元。
  但此时日本家电的市场份额已经被中韩企业瓜分的七七八八,日本家电业内外交困,已经无力回天。
  决定成本的第三项,也是最关键的一项是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简单说就是,一个产品生产的越多,它的成本就会被摊的越薄。
  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一个企业投资1000万,上马了一条空调生产线。
  如果这个生产线最终只生产了一台空调,那这台空调的成本至少包括1000万生产线的投资;如果这个生产线生产了1000万台空调,那分摊到每台空调上的生产线成本就只有1块钱。
  要实现规模效应,产品的销量就必须高,市场的规模就必须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家电独霸全球,那时日本家电业的规模效应很好。
  但从2000年开始,中韩家电业全面崛起。
  在中国这边,通过市场换技术,以及本土化、低价格的优势,一大批国产家电企业迅速壮大。
  2008年,国内搞起了4万亿和家电下乡,靠着这波红利,国内家电企业获得了大量的资本积累。
  此后,通过海外并购等方式,国产家电的技术能力与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韩国家电业的发展同样很快,在97年金融危机之后,被美资大量入股的韩国企业开启了规模巨大的"反周期投资",硬顶着全球经济衰退,逆势扩张产能。
  凭借着韩元在危机之后,大幅贬值的优势,三星、LG 等企业迅速成长。
  日本的海外市场份额被中韩不断挤压,而此时在日本本土,日本企业又陷入了激烈的内战。日本家电企业为什么疯狂内卷?
  要讲日本企业在日本国内的自相残杀,那就不得不提一个曾经权力巨大的经济部门--日本通产省。
  通产省的前身是二战时的军需省,日本的好几任首相都是从通产省走出来的。
  通产省负责制定日本的产业政策,可以直接干预大企业、大财阀的生产经营,也能指挥银行业的资金流向,可以说,通产省手握日本经济的指挥棒。
  后来日美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美国跳出来指责日本政府干预企业经营,指挥企业暗中勾连,进行不正当竞争。
  1990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日美签署了《日美构造协议》,这份协议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日本政府减少对产业的干预和投入,并强化反垄断法的执行。
  协议签订之后,通产省的权利被大大削弱。
  2001年,为避免美国还有不好的联想,日本政府直接把通产省改名为经济产业省。
  失去了通产省这个产业政策的制定者与指挥者,日本企业就陷入了极度的内卷局面。
  日本有近10家大型的家电企业,为抢夺国内市场,这些大牌企业在日本国内反复厮杀,牵扯了巨大的精力。
  以录像机市场为例,日本的磁带录像机曾引领全球录像机市场。
  2000年之后,DVD兴起,为了抢占DVD市场,日本家电企业围绕 DVD 规格展开了一轮惨烈的标准大战。
  索尼、松下联手组成蓝光阵营,东芝、NEC、三洋则属于高清阵营。
  为了搞垮对方,两个阵营都投入了巨额资金。
  虽然最终蓝光阵营获胜,但此后不久,互联网视频兴起,DVD一下就变成了鸡肋。
  对单个的日本企业来说,国内市场被切割的十分狭小;而在国外市场,份额又被中韩不断蚕食,国内国外的销量都上不去,日本企业的规模效应就越来越差。
  这里要多说一句,如果通产省还在的话,日本企业不至于内斗的这么厉害,也不至于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领域一点建树都没有。
  人力、汇率、规模效应这三样,日本企业一样也没占上,日本家电的价格自然就会比中韩的价格高一大截。
  日本产品一向以质量过硬著称,如果日本家电只是失掉了价格优势,而没有失掉技术优势,那日本家电企业至少还能保住高端市场,企业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大。为什么擅长搞技术的日本,现在技术都搞不好?
  日本企业曾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化吸收了欧美同行的先进技术,并且实现了对欧美企业的全面赶超。
  在技术上,日本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在技术领先之后,日本的想法自然是千秋万代的维持住这个优势,于是,日本企业干了两件事:
  一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以防技术外流。
  日本企业即便是在海外投资设厂,也坚持把研发、品控、战略等部门留住日本国内,这样做就是怕别人把技术学去。
  二是无限加码硬件和设备的创新。
  日本人擅长干精细活,在硬件上一直是精益求精,力求把每个零部件都做到最轻最薄。
  日本做的这两件事,说白了就是要在所有生产环节上都拿第一,这样既能吃下所有环节的利润,又能确保技术领先,而且不外流。
  在技术变革缓慢,消费者看重硬件寿命的七八十年代,日本的这套策略十分有效。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家电行业技术变革的飞快,以录音、录像产品为例,从磁带,到VCD,DVD,MP3,然后到手机,只用了十几年时间。
  家电产品一茬一茬的更新换代,产品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
  日本企业辛辛苦苦的在一个赛道里把产品做到了极致,但抬头一看,赛道竟然没了。
  日本想把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到最终产品组装都尽可能地控制在企业内部,说到底,这是一种"垂直内包"的封闭模式。
  而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缩短从产品开发到产品上市的时间,其他国家搞起了全球供应链模式。
  全球供应链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全球企业分工合作,一起生产一个产品。
  以冰箱的生产为例,冰箱可以拆分成了箱体、箱胆、压缩机、冷凝器、电气系统等很多模块。
  这些模块可以在东南亚、东亚等不同的地区生产,因为模块的规格、接口、性能都是标准化的,所以排列组合不同的模块就能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这种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既能有效应对技术革新,也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印度人希望冰箱能防盗,三星就在印度推出了带锁的冰箱,结果销售火爆。
  海尔发现有土豆种植户喜欢用洗衣机洗土豆,但洗衣机常常被泥沙堵塞,海尔专门做了一款洗土豆的洗衣机,广受好评。
  封闭的日本企业反应迟钝,离市场越来越远,而中韩企业的本土化则做的越来越成功。
  日本企业想以一己之力对抗全球供应链,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日本彩电曾独占全球超40%的市场份额,但进入2000年之后,轻便的液晶电视开始取代笨重的CRT电视。
  按照技术开发能力,索尼本应是最早一批推出平板电视的企业,但由于在CRT电视上钻的太深,加上长期对是否投资液晶电视犹豫不决,直到2003年索尼才和三星合资成立了液晶面板厂。
  而另一家大厂松下的反应则更迟钝,松下开始不看好液晶技术,将战略重心押在了等离子技术上,后来液晶技术成为平板电视的技术主流。
  松下一直拖到2011年,才成为全球彩电业中最后一个做液晶的企业。
  在技术变革迅猛、国际合作紧密的今天,企业一旦选择与世界隔绝,其创新力、洞察力、市场适应力必然下降。
  日本家电虽然积累了无敌的口碑,但失去了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走向没落是早晚的事。2011年7月,海尔收购了三洋电机的东南亚业务;2014年财年,东芝巨亏9.12亿美元,裁员7000人;2015年8月,海信收购了夏普的墨西哥工厂;2015年12月,创维收购了东芝的东南亚工厂。
  现在,日本家电带给世界的只有"亏损"、"裁员"、"变卖工厂"之类的消息。
  虽然日本企业百般努力,但日本家电的没落已经不可逆转。

屈臣氏云店频频被投诉不发货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或陷困局中国科技投资罗晓凡屈臣氏或正面临线上线下融合困局。3月18日,A。S。WatsonHoldingsLimited(下称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公布了2020年财报。财报显挑衅中国棉花,耐克市值一夜蒸发687亿近几天,知名服装品牌HM,发布声明拒绝使用中国新疆棉花事件,愈演愈烈,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像这样挣着国民的钱,还倒打一耙的双标行为,让中国民众不仅嗤之以鼻分外反感,而且还开始纷纷潮玩加上虚拟币玩法?10亿美金市值的Funko要发币收购潮玩加上虚拟币玩法?10亿美金市值的Funko要发币收购TokenWave本篇文章由三文娱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是文娱消费搭上空气币的大泡沫,还是大势所趋?4月1日,给漫威DC做衍你是股民吗?炒股多少年?赚了还是亏了?我是2020年4月份正式成为股民的,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梭哈,梭哈下成为了股神,在梭哈下回到了解放前。我说下我感受我发现股票具有两面性,投资股票要有极强的心理,懂得把控好自己的情绪,不现金每年贬值15大放水时代,打工人越来越难40年前,如果你是万元户,恭喜你,你在中国属于富豪阶层。把1万块存银行,每个月吃利息就可以维持体面的生活。但如果你那时候真这样做的话,那同情你,现在你已经快活不下去了。这不是笑话,国企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将提速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王希)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将健全工作机制和督促考核机制,加快推进国企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稀土之战是阴谋还是王牌?美国和日本到底在耍什么花招?今年年初,在资源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工信部发布了稀土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消息一出不但股市闻风而动,国外盯着我国稀土最紧的三家美日欧显然也不会安静如鸡。美日一边拉上印澳谈稀土,一边盯同仁堂,老本还能吃多久?业绩落后,质量堪忧,人事震荡,同仁堂这块百年金字招牌,该好好修修了。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张曙霞实习生闫倩玮百年老字号同仁堂,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3月30日,同仁堂(600085。SH十四五时期将完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本报北京4月2日讯(记者刘慧)4月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情况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安全有保障你买A股亏了多少钱?1996年,我冲入股市,买了次新股冰熊股份5000股,成交价9。9元。当时股市一片狂热,我的冰熊股份也冲到了16元,当时股评说冰熊要上25元,因为它盘子小(流通盘只有1800万),2021年,炒房客迎来还钱尴尬期,但有2类人现在将很高兴楼市调控的手段在今年更凶猛,直接对炒房客打七寸,剑指违规资金购房的问题,目前银保监会住建部和央行等3部门已经联合发布通知,要全面对违规流入楼市的资金进行专项排查,加强贷款审核,不少
信用卡开始调整,多家银行统一行动,协商还款需了解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不断变化,在互联网科技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之后,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有很多人都在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消费,其作用已经渐渐地取代了现海底捞两个月内损失超过2000亿?创始人带全家移民,发生什么了?在我国餐饮界,有一个餐饮品牌可以堪称是神话,凭借着独一无二的服务,只用了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了餐饮行业的知名企业。这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海底捞,它之所以能从一个小门店发展成为相比许家印,王健林当真是因祸得福作者关不羽1hr王健林的小目标2016年,63岁的王健林迎来了人生的巅峰。这一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王健林家族以1700亿人民币的财富,重回中国首富的宝座。更引人瞩目的是,他超过中国城市人口大数据91市超500万人山东数量最多来源第一财经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以及产业升级转型的逐步推进,中心城市大城市人口规模也发生着变化。一般来说,市域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属于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第七中秋快到,有投资者问上市公司要礼包,给全体股东送一份中秋礼包,三只松鼠董秘回复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大家都知道,股市向来是比较严肃的,毕竟跟各类数据打交道,拿业绩说话。不过,也有一些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积极互动,有的比较有意思。最近,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上市公司三只松鼠建议,中秋8月豪华轿车榜奥迪持续下滑,奔驰C级销量只有一半?日前,乘联会正式公布了2021年8月销量排行榜,全体销量的低迷,似乎让悄然到来的金九银十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当人们以为芯片危机已经在年中达到顶峰之后,随着马来西亚的多家半导体工厂被迫一刀切限电限产!原料失控上涨!15天最高涨约4000元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通知指出,要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对新增能耗5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两高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照能效水平环中秋白酒销售旺季不旺,市场分化加剧中秋和国庆双节是传统酒类消费的旺季,而今年不断出现的疫情和白酒股行情频频波动,让今年白酒的中秋市场表现备受关注。第一财经记者近期走访了解到,中秋市场白酒旺季不旺,部分受访经销商反映好消息!山东新建一条高速,多地喜迎拆迁,每亩土地数万元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省份,再加上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省,因此在建国之后,山东省也成为了仅次广东与江苏之外的中国第三大强省,在2020年这里的GDP总量已经突破了70,000亿人民币4050社保补贴,选择3年还是5年?哪一个更合适?社保知识,小龙虾每日分享第171期,欢迎关注!社保能够保障我们在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目前许多灵活就业者也重视起来,开始缴纳职工社保,当然主要是指职工基本养老与基本医疗保险。对于灵活美元飙升黄金暴跌,下周美联储大考,金价1700关口悬念待解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叶青北京报道9月16日,由于美元走强削弱了黄金对其他货币持有者的吸引力,国际黄金价格出现大幅回落。北京时间22时3分,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