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碳中和来了,中国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中新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庞无忌)随着各地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陆续落地,对企业来说,一场马拉松式的"大考"已经到来。"双碳"目标意味着经济增长模式的彻底转变,且转型时间紧迫,企业必须要找到边降碳边发展的道路。中国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多家企业提出时间表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接受中新网等媒体记者采访时透露,根据调查,目前有近四成受访企业表示有明确制定碳中和的时间表和减排计划,在领军企业中,这个比例有望在三年内增加到80%。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近期对化工、建材、金融、消费、物流、电子制造等21个行业的110多家领军企业开展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半数企业表示要在未来五年内成为行业减碳先锋,近九成企业希望达到碳治理的行业平均水平,这一信号体现出企业总体对减碳充满信心。
  今年6月份,滴滴出行、比亚迪等多家企业表示,将力争在2021年底前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逐年降低出行流通领域碳排放强度。
  多家钢铁、石化等行业巨头也提出提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石化提出,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宝武钢铁也提出,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此外,国家电投、大唐集团、华能集团等多家电力企业也提出各自实现碳达峰的时间表,与国家2030年的碳达峰目标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前。三峡集团称,力争于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就要大搞技术改造?
  对于企业来说,减碳需要在哪些领域投资?熊宜指出,一般情况下包括设备改造,就是想让这些设备变得更自动化、更节能。期间可能包括对研发、供应链、材料等方面的投入。此外,还有投入软件、数字化系统以及相关的服务咨询。
  上述调研也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企业表示,会把数字化技术运用于企业的碳治理。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陈蔚蔚解释说,想要减碳就要知道目前消耗了多少碳,这需要现场的一线设备互联互通,实时获得碳排放情况,然后再将这些信息收集上来,分批处理,从而得出下一步的举措。这些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系统来实现。
  但熊宜认为,对中小企业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大搞技术改造。他解释说,其实数字化技术和低碳不是分开的。利用数字化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同时,也通过这种低碳手段来降低了供应链成本。比如包装的低碳,把原来比较贵、且不可循环的材料,替换成可循环、更低碳的材料。
  高耗能行业平均5-8年回本
  熊宜认为,每个行业或者企业的投入、回报并不相同。从长期来看,水泥、化工、钢铁等高能耗行业的平均的投入产出还是比较长的,5至8年是个平均数,比如:在光伏、新能源的储能方面的投入,在软件数字化咨询服务方面的投入等。
  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一个系统,比如微网等系统,其实相对没有那么大的投入,大概一年以内,就能收回投资。如:地产、部分交通运输业等可能会用这种速赢的方案。
  施耐德电气在服贸会现场发布了碳中和服务成果,包含碳中和战略及顶层设计咨询服务、电气资产健康服务、电气系统优化服务、能源效率提升服务、综合能源服务等五大服务解决方案。
  防止"运动式"减碳
  对于一些地方出现的"运动式"减碳等问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4日在服贸会的一场论坛上表示,应该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
  解决这一问题,熊宜表示,要做好顶层规划。比如:在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时,地方或者企业要对用能需求、结构有清晰的了解。在这个曲线里面,哪些可以用新能源去补充或者替代。这个规划做好了以后,再去决定怎么投资,就会减少盲目性。(完)

2022年社保迎新规,将严查社保挂靠,灵活就业人员该怎么办?对于很多自由职业者来说,为了缴纳社保似乎也只有通过社保挂靠这种方式来缴纳了,不过最近有一条重要的消息曝出,那便是我国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严厉打击社保挂靠这种行为,参保人员一定要看清楚2022年参保农民一次性补缴3万9万,每月领多少?早看早受益是真的。参保农民参保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周岁当年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其中一次性补缴又分为已缴费年度一次性补缴中断一次性补缴一次性补齐15年补缴。有参保农民咨询,2022年每当遇到经济危机时,为何中国选择拉动投资,而美国却是拉动消费自从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现状都不容乐观。近两年更是深受疫情的影响,经济开始出现波动。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会出现高峰期和低谷期。不同的国家在遇到经济危逃离珠三角?看完这5大产业转移的原因,你就明白了从东莞塞车,全球缺货,到大量的产业转移,珠三角到底经历了些什么?!由于人工土地等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低,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台湾日本等地的产业转移到了珠三角,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工厂如雨后春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豪捐1。7亿,曾被誉为中国巴菲特说起巴菲特,很多人都对其坚持的价值投资信奉不已,而说起中国巴菲特,相信很多人都猜到了是谁。没错,他就是曾经与巴菲特共进晚餐,昔日步步高创始人,后来投资了OPPO与vivo两大国产手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会很快回归正常轨道5月17日上午,在国家发改委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反弹得到有力处置,各项政策靠前发力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相信正常的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经济运行会很快回归正常许家印又在玩套路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去年,恒大因对市场定位的错误判断而遭遇运营危机,负债近2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说普通人看到这样的债务,也许一下就被击倒了,从此一蹶不振。但许家诸葛找房陈霄关于2022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快评一房企投资信心走弱,疫情阻力减缓市场恢复进程2022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9154亿元,同比下降2。7开发投资增速同比转负,这也是自2020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虽然5月17日午盘主力巨资出逃四大板块5月17日午盘主力巨资出逃四大板块(附股)两市个股资金流入前20股股票名称股票代码涨幅净流入(万元)累计流入(万元)累计流出(万元)净流入指标成交占比赣锋锂业002460hr8。0强推!值得刷N遍的搞钱纪录片,2022年搞钱比爱情重要如果2022年的你越来越慌,面对人生感到越来越无力,那么来看看这7部提高赚钱思维和认知的纪录片吧。TOP1美国商业大亨传奇豆瓣9。3这部纪录片将讲述五位划时代的商业巨头的故事铁路巨炒股20万亏的只剩2万还能翻身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个传奇故事游资大佬赵老哥,2007年以10万元入市,到2015年的时候,达到了10亿的金额,创造了8年一万倍的神话!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的!所以我的
4月销量排行公布,比亚迪一骑绝尘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2年4月狭义乘用车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4月狭义乘用车产量仅96。9万辆,同比下滑41。1,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94。6万辆,同比下滑43。其主要原因还是在美元霸权受到反噬世界冲击波西方制裁殃及全球俄乌最新局势俄乌冲突升级以来,漂亮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极端金融制裁措施,试图将俄隔绝于全球金融体系之外,导致俄卢布汇率一度暴跌。然而,在俄方采取一系列反制行动后,卢布对美元汇率一路走强。卢互联网裁员潮又双叒叕来了!为什么软件测试依然被看好?据调查显示,互联网企业裁员从2021年下半年,便已规模性出现,并延续到2022年上半年,裁员缩编成为穿插行业的关键词,据统计,裁员的互联网公司数量超过了35家,包括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信用卡逾期被银行起诉了怎么办信用卡逾期被起诉确实还不起怎么办一信用卡逾期被银行起诉了怎么办银行起诉的目的是单纯的追债,在这场民事纠纷中,欠钱不还可没有好果子吃。尽快还清拖欠的债务,自然就能化险为夷。你能够全部还清欠款,就不要搞些欠一半还一半李稻葵应尊重老百姓自愿退休自愿生育的意愿5月14日,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召开,清华大学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发表演讲,在接受时间财经采访时,他就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进行了重要论述。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的人中国移动2022年薪酬激励政策来了中国移动致力于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与空间,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培育优质人才。在薪酬与激励方面,中国移动实施以业绩导向结构调整为重点的薪酬制度改革,发布中国移动2022年薪酬激励政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投融资机制发力一季度10家银行机构累计授信3713亿元用于项目投资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石鑫报道)我区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投融资机制发力,一季度,10家银行机构累计授信3713亿元用于项目投资。今年初,自治区建立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投融资机制,积极推复盘1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如何在六个月内灰飞烟灭在美联储持续激进缩水下,数字货币经历着寒冬,逃离风险资产成了本周的主线剧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去年519加密货币恐慌式崩盘还历历在目,逾43万人爆仓的腥风血雨再次上演。5月12日周反转?马斯克突然暂停收购!这家公司股价一度暴跌超20当地时间周五,美国股市全面反弹,三大股指本周以来首次集体收涨。此前一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美联储并未积极考虑单次加息75个基点。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对美联储更为激进银保监会养老储蓄试点要来了5月13日,银保监会召开近期市场运行情况通气会。记者关注到,会上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银行业保险业发展金融反腐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人民币汇率通胀形势等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热点话题一一进杜绝过度激励!券商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出台,收入不得与承做项目挂钩记者王鑫高薪是金融行业的代名词,在金融业中,证券公司的平均薪酬较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高出一大截,并因此在过往引发诸多舆论。为指导券商建立稳健的薪酬制度,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中国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