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房地产炮灰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林石
  编辑 | 角爷
  "今天是鸿坤不兑付的第53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沉默!"
  在微博"鸿坤金服不兑付"超话里,有人日复一日地计算着,鸿坤金服已经爆雷的日子。
  今年3月,曾经的中国百强房企鸿坤集团旗下的鸿坤金服宣布停止运营,成为又一家因为理财产品爆雷的房企,涉及资金达30亿。
  如鸿坤集团这样的案例,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自2021年9月,恒大财富百亿理财爆雷之后,佳兆业、阳光城、宝能、中国奥园,当代置业、祥生控股、三盛集团等多家房企纷纷爆出理财产品无法兑付。
  业内曾经盛传的一句话, "房地产做到最后就是做金融" ,如今看来,已成笑话。
  时至今日,房企艰难自救,业主惴惴不安,但更惨的是买了房企理财的债主们,似乎早已无人关心:这钱,啥时候能还上?
  员工业主一网打尽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有一股赌性的。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句话随着各种"投资宝典"的畅销与营销号的攻势,早已成为了至理名言。
  想搞钱,就得"钱生钱",而且越快越好。
  房企推出的理财产品,"完美"符合这一标准。
  鸿坤金服爆雷10天之前,还发布了一只48天的短期募资产品,1万元起投,预期年化收益率10%。公开资料显示,各大房企推出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均在7%-13%不等。
  对比银行存款,哪怕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也不过在3.35%上下,足足高了一倍不止。
  不同银行大额存单利率
  马克思说,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其实不是马克思说的)
  资本如此,人也一样,而且10%就足以让人抢个头破血流。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往往是 房企内部员工 。
  如阳光金服,涉及投资人约1万人,其中员工约3千人;如奥园,涉及投资人大概1500人,员工及家属占了一半以上。
  有企业甚至将其视为一种员工福利,正如当代置业推出的员工内部理财"职工宝",连名字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房企员工直言,"收益率高,而且之前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如期、足额兑付,我们身在公司内部,对公司的情况熟悉,所以也比较放心。"
  第二批则是 买了房的业主 。
  房子住进来,小区写满了房企的理财广告——"中国房地产百强,资产过千亿",听起来比p2p靠谱多了。
  还等什么?投!倾尽所有甚至拉上亲戚朋友都要投。
  这可是企业内部福利,想买还得找门路让员工代持,这么大的公司难道还会骗人?
  一大批大爷大妈抢破头地交出了自己的全部养老钱。
  曾经,二者的相处称得上甜蜜,房企拿到了钱,投资人也赚到了钱。只是寒冬一至,曾经所有的甜蜜,如今都化为了仇恨。
  2021年9月13日,恒大财富爆雷之时,约100名投资者包围了恒大深圳总部,其中不乏恒大员工、业主, "老板盘满钵满,员工倾家荡产""恒大,还我血汗钱" 这样的标语比比皆是。
  标语不是空话。
  对比之下,2017年福布斯富豪榜上身价391亿美元的许家印,超越马云成为中国首富。爆雷三年后,还剩89亿美元。
  但对于很多债主来说,爆雷之后,就是倾家荡产。
  隐藏的债务黑洞
  有人坐着看戏,甚至有些幸灾乐祸,认为这就是活该。
  不出奇。
  这毕竟看起来就是一门你情我愿的买卖。
  但等到潮水退去,露出的其实是精心布局的杀猪盘呢?
  不少房企的理财平台都涉及 "自融" 的风险。
  "自融"的概念最早出自P2P行业。2016年8月,银监会联合多部门下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十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一)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如今的房企理财产品如出一辙。房企的通常做法, 就是由公司内部人士在外自建壳主体,或去外部寻找符合条件的壳公司,作为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
  如恒大财富的基金销售牌照持有主体,为深圳市金海九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穿透可知,该公司旗下并没有对外投资公司,最终受益人为徐文、何妙玲,前者为广东恒大华南物流中心董事,后者为恒大地产集团董事。
  恒大财富专题会现场,源自搜狐财经
  自融的风险在于,资金的用途是不明确的,有着极高的被挪用的风险,究竟是项目投资?还是被房企拿去填窟窿?
  前者面临的可能是项目回款影响兑付,后者的恶果很多人已经品尝到了。
  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这笔钱用完了是要还的,但这笔负债却因套壳的操作,并没有在公司的报表上呈现,成为了三道红线以外的债务黑洞。
  近期爆雷的 金科地产 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表面上看,截至2021年年底,金科扣除合同负债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9.17% ,净负债率为69.51%, 两项指标达标,但现金短债比小于1,踩中一道红线。
  但实际上,"金科系"旗下名为"小金牙"理财平台的产品在数日前已经出现逾期兑付。上海票据交易所日前公布的截至2022年3月31日持续逾期名单中,金科股份及其旗下公司更是累计逾期8130.65万元,月末逾期余额5735.2万元。
  另外,纵观公开报道, 购买了房企理财产品的"受害者们",基本都毫无投资经验 ,甚至还有像当代置业等房企,强制中高层员工购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一边是企业刻意将债务风险隐藏,一边却是缺乏投资经验的投资人。
  说是你情我愿,到头来却成了一场不公平的资本游戏。
  被遗忘的债主
  踩雷房企理财的债主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 钱能不能还上 。
  乍看之下,房企们在爆雷之后基本都"积极"地给出了自己的兑付方案。
  方案主要不外乎两种,现金分期、实物资产。以鸿坤集团为例,其最新的兑付方案如下:
  现金分期方案以账户金额不同分三种情况——
  1,账户总资产为10万元及以下的,方案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兑付。
  2,账户总资产为10万元至20万元的,每三个月一期,分12期也就是36个月完成兑付。
  3,账户总资产为20万元以上的,每三个月一期,分16期也就是48个月完成兑付。
  实物资产兑付方面,鸿坤集团则表示, "已准备好足够覆盖投资人本息的实物资产供投资人选择,实物资产业态包括在售的住宅、别墅、商铺、公寓、车位等" 。
  其它爆雷房企也基本类似。
  阳光城的兑付方案中,本金偿还方案为,到期首月兑付10%,之后第7-12个月内,每月偿还15%;利息亦是7-12月分摊。
  多数房企还给出了现金与实物兑付相结合的兑付方案。例如奥园针对60亿逾期理财的兑付方案包括"现金+实物",其中现金兑付以200万为界,兑付周期为6个月、21个月,实物兑付则由集团提供总货值不低于90亿元的物业资产;
  看起来,还好像是能还上的。但兑付方案并非人人都能接受。
  现金分期通常的问题有两种,一是 收益打折 ,当代置业旗下参与了理财产品的员工就表示,如果接受现金分期方案,原本承诺的10%以上年化收益变为4.35%;二是分期过长 ,如前述鸿坤集团的方案中,最长要足足4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兑付。
  有投资人直言,这其中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实物兑付也是个"坑",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实物资产的流动性。
  用某位当代置业员工的话来说,这些都是"不良资产"、"癌症库存": 非核心城市资产、非业主买不了的车位、没有上下水以及转手税特别高的商业项目、现场交通偏远、期房同样面临不确定性 。
  再说简单点,就是本金再难全额返还。
  鸿坤集团在新闻稿中表示,已经有60%的投资人完成了兑付方案签约。
  鸿坤集团总部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至少40%投资人不信。
  但无论信不信,今年5月12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已经宣布,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
  今时今日,地产行业政策频频吹暖风,各地急着救市,房企忙着交楼,至于那些还在苦等兑付的债主们,好像也只能在微博的超话里继续计算无望的日子了。
  参考资料:
  搜狐财经《地产人的"魔幻2021":理财入"坑"被套百万,高管盼"大浪淘沙、格局重塑"》
  棱镜《超900亿房企理财暴雷,员工:当年60万"买"职位,今被迫成房东》
  锋雳《金科"小金牙"逾期:教科书式集资崩塌》
  乐居财经《地产自融疑云》
  第一财经《3·15大调查 | 涉房理财:曾经的"财富密码"如何吞噬财富?》

餐饮倒春寒店主的自救与迷茫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惊蛰研究所,作者初夏撑过2020,熬过2021,但餐饮创业者们万万没想到,2022年才真正开启地狱模式。近日,全国疫情多点爆发,上海深圳东莞广州长春等地部分区域相保险中介洗牌加速本报记者陈晶晶北京报道数字化转型背景之下,作为保险核心销售渠道的中介机构亦难豁免。此前,2021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工作监管办法(银保监办发20213号)(以连续三天跌停!从5到12,伦镍三次扩板,仍挡不住持续杀跌!逼仓问题转换?伦镍重启,跌出三连板,多空双方攻守易位,逼仓飙升问题转换成了连续杀跌问题。3月18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交易继续开盘跌停,跌幅达到12。这也是LME镍合约在三个交易日里,第涨!走货偏快!3月18日鸡蛋价格最新报价涨!走货偏快!3月18日鸡蛋价格最新报价北京北京(单位44斤)鸡蛋价格大洋路鸡蛋价格206涨3回龙观鸡蛋价格206涨3王四营鸡蛋价格206涨3来广营鸡蛋价格206涨3岳各庄鸡蛋价格2。5亿元存款不翼而飞,银行为什么没有责任?原来缺了一心眼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手里的余钱也越来越多了。对于这些钱该怎么处理呢?是炒股,买基金,还是做其它的投资呢?都不是。中国老百姓还是比较保守的,有了余钱还是喜欢存入银行如何看待物价剪刀差持续收窄来源经济日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物价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0。9,PPI同比上涨8。8,在PPI连续4个月回落,CPI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二者剪刀差进一步收窄至7。9个百灵魂拷问!千亿网红理财产品真的是稳赚不赔吗?千亿网红理财产品真的是稳赚不赔吗?中国基金报记者莫琳近一段时间的A股港股的大跌,把近两年的网红理财产品雪球产品再度推上了风口浪尖。挂钩中证500指数的雪球产品集中敲入导致踩踏雪球对中国信保因准备金计提错误等被罚58万,多款隔离险下架一周新闻速览13精精评营业货交强险拒保频出一是共保,二是实事求是的公平定价,或许可以帮助2021年险企投诉最全排名榜2021年险企投诉的汇总数据,从总公司到分支机构上市险企保费增速N莱特上市首日开盘下跌19。27科创板新股N莱特今日上市,开盘价17。80元,下跌19。27。同日上市的科创板股共有2只,N导航开盘跌15。66。莱特公司主要从事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OLED有机国际油价飙升!巴菲特连续3天,买入西方石油公司股份!华尔街投行分析未来油价当地时间周四,经合组织发出警告,称俄乌局势将进一步堵塞供应链,推高物价并削弱经济增长动能。这一警告令股市承压,不过,俄罗斯偿还美元债券利息避免主权债违约的消息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华森制药有知名机构淡水泉参与的,共6家机构于3月17日调研我司2022年3月17日华森制药(002907)发布公告称淡水泉王沛西南自营杨浩进门财经刘佩兴银基金王天洋上海顶天投资张超西南证券湖南分公司杨曲于2022年3月17日调研我司。本次调研
银行存款规则大变,现在储户拿20万存工商银行,利息最高多少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了闲钱就存银行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在银行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国人如此喜欢存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让银行保护自己的积蓄,比放在家里安全解局持续亏损房多多的进退两难观点地产网8月13日,在美上市的中国房地产SaaS平台(软件即服务)第一股的房多多,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2021年第二季度,房多多营业收入为国潮崛起新国货爆品缘何频频出圈?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上海8月15日电题国潮崛起新国货爆品缘何频频出圈?中新社记者许婧进入新时代,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凸显新时尚新国潮品牌的重要性,大白兔回力蜂花国潮焕新,佰草集HI肖肖论市大盘震荡,高位板块依旧压制大盘收盘上证指数小幅震荡,仍然站在3500点以上,创业板指数跌1。31,走势延续调整,两市涨跌对半,成交量仍然保持1。2万亿,流动性没有啥问题。涨停仍然上百家但是跌停有17家之多,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全面回落中国楼市迎拐点?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题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全面回落中国楼市迎拐点?中新社记者庞无忌中国楼市降温信号进一步显现。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15家上市公司被骗240亿,上海电气总裁离世,隋田力案秘密曝光?文栎祐近年来,互联网爆雷事件层出不穷。例如,P2P平台的MBI(恩必爱集团)的张誉发,骗了中国上百人,涉及资金5000亿星河系的资本大亨徐茂栋,掏空了两家上市公司,骗了6万人,卷走加密金融崛起浪潮中,AmberGroup凭何赢得用户芳心?从犄角旮旯到登堂入室,尽管加密货币已并非一个新鲜事物,但普罗大众仍难以捕获其红利,更多只是隔岸观火。与此同时,加密货币诞生的使命是让更多人都能轻松使用货币和支付方式,然而现实却不如2021年世界500强美国122家,日本53家,印度8家,中国有几家?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企还是大中小民营企业对国家经济的拉动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国家经济是国家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之一,国家繁荣发展也和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大国美国干扰失败,5。64亿,英国最大芯片厂归中国企业了随着全球芯片大缺货,各大晶圆厂都在想办法努力提升产能,毕竟有产能就能够赚大钱。而在提升产能的办法上,有些企业像中芯国际台积电这样,不断的自己搞建设扩产能。而有的企业则是不断的收购其上市公司董事易伟竟是骗子大V,行骗套路就这2步,谨防上当上市公司三夫户外(002780)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易伟被证监会出具立案告知书,涉嫌操纵上市公司三夫户外股价和非法从事证券投资咨询。虽然董事违法与上市公司无关,但易伟还是立即辞职,深陷专网通信黑洞凯乐科技将被ST百亿级专网通信资金大案继续发酵。凯乐科技8月15日晚公告称,由于专网通信业务已停顿,预计短期内不能恢复,公司股票将于8月17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凯乐科技变更为ST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