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彀怎么读(彀形声)

  (一)、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说(yuè)":通"悦",愉快。
  2、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论语六则》)"罔(wǎng)":通"惘",迷惑不解。
  3、默而识之。(《论语六则》)"识(zhì)":通"志",记,记住。
  4、尊君在不?(《期行》)"不(fǒu)":通"否",没有。
  宁可共载不?(《陌上桑》)"不(fǒu)":通"否",吗。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pān)":通"攀",牵,引。
  6、著我旧时袍。(《木兰诗》)"著(zhuó)":通"着",穿。
  7、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帖(tiē)":通"贴",粘贴。
  8、出门看火伴。(《木兰诗》)"火(huǒ)":通"伙",伙伴。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ěr)":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quē)":通"缺",断缺。
  11、哀转久绝。(《三峡》)"转"(zhuàn):通"啭",声音转折。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竦(sǒng)":通"耸",高耸。
  1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zhuò)":通"座",座位。
  14、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强项令》)"臧(cáng)":通"藏",躲藏。
  15、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班(bān)"通"颁",分发。
  16、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见(xiàn)":通"现",出现。
  17、技止此耳!(《黔之驴》)"止(zhǐ)":通"只",只不过。
  18、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岳飞》)"阙(quē)":通"缺",缺少。
  19、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出现,显现。
  20、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1、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增加。
  22、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2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24、能不以游堕事。(《满井游记》)"堕(huī)":通"隳",毁坏。
  25、门人然烛来。(《崂山道士》)"然(rán)":通"燃",点燃。
  26、小麦覆陇黄。(《观刈麦》)"陇(lǒng)":通"垄",田埂。
  27、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零丁(língdīng)":通"伶仃",孤苦无依。
  28、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shǔ)":通"熟",仔细。
  29、军士吏被甲。(《细柳营》)"被(pī)":"披",穿。
  30、子墨子九距之。(《公输》)"距(jù)":通"拒",挡。
  31、公输盘诎。(《公输》)"诎(qū)":通"屈",折服。
  3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jù)":通"俱",全,皆。
  3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zhǔ)":通"嘱",嘱咐。
  34、天子为动,改容式车。(《细柳营》)"式(shì)":通"轼",车前横木。
  35、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圉(yù)":通"御",抵挡。
  36、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yāo)":通"邀",邀请。
  37、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秋水》)
  "泾(jīng)":通"径",直流。辩(biàn)":通"辨",分辨。
  38、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指(zhǐ)":通"直",一直,直接。
  3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fǎn)":通"返",回家。
  40、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huì)":通"慧",聪明。
  41、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wù)":通"无",没有。
  4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cuò)":通"措",放置。
  43、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lǒng)":通"垄",阻断交通的山冈。
  44、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huán)":通"旋",回转,掉转。
  45、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汤(tàng)":通"烫",用热水焐。
  46、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jì)":通"剂",汤药。
  47、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bì)":通"避",躲避。
  4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biàn)":通"辨",辨别。
  4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dé)":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50、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xiàng)":通"向",从前。
  5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sì)":通"饲",喂养。
  52、才美不外见。(《马说》)"见(xiàn)":通"现",表现,显现。
  53、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cái)":通"才",才能。
  54、其真无马邪?(《马说》)"邪(yé)":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55、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zhēng)":通"怎"。
  56、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乎(yú)":通"于",对。
  57、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十则》)"莫(mò)":通"暮",傍晚。
  5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与(yú)":通"欤",吗。
  59、则梦见夫人居安其身。(《订鬼》)"安(ān)":通"按",按着。
  60、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zhī)":通"肢",肢体。
  61、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pī)":通"披",穿。
  62、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凄凄(qīqī)":通"萋萋",茂盛的样子。
  63、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具(jù)":通"俱",详细。
  64、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zhí)":通"值",价值。
  65、鼎彝元赖生成力。(《咏煤炭》)"元(yuán)":通"原",原本。
  66、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彀(gòu)":通"够",能够。
  67、绿杨阴里白沙提。(《钱塘湖春行》)"阴(yīn)":通"荫",树荫。
  68、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阙(qūe)":通"缺",缺点。
  69、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简(jiǎn)":通"拣",挑选。
  70、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有(yòu)":通"又",整数加零数。
  71、于反复不宜卤莽。(《答司马谏议书》)"卤莽(lǔmǎng)":通"鲁莽",粗疏草率。
  (二)古今异义字
  (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
  (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停留、过了.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21)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2)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23)两股战战(《口技》)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2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古:文采和道理.今:文章内容和词句的条理.
  (25)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古:无须,不要.今: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26)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27)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愁什么.今: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28)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29)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丝竹:古: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30)听妇前致词《石壕吏》致:古:对.说话.今: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31)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32)烈士暮年(《龟虽寿》烈士:古: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33)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34)年已蹉跎(《周处》)蹉跎:(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35)令名不彰(《周处》) 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
  (36)何坐(《晏子故事两篇》)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37)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其实:古:其:它的;实:果实.今:一个词,用来说明某一事实的连词.
  (38)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古:小青年,后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9)居数月(《塞翁失马》)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
  (40)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
  (41)请献十金(《公输》)金:古: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今:金银的金.
  (42)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可:古:大约.今: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4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44)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休:(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45)盖为不识者(《荔枝图序》)盖:古:句首发语词,表示推论.今:盖住、盖子.
  (46)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
  (47)夜篝火(《陈涉世家》)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
  (48)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指暂用别人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表次序.
  (49)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会计:古: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50)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适:(古义:往.今义:适合,适当.)
  (51)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恶:(古:读wū,怎么,表疑问.今:罪恶,厌恶.)
  (52)为我谢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谢:(古义:致谢.今义:常作礼貌用语.)
  (53)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54)经纶事务者《与朱无思书》经纶:古:治理,筹画.今: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55)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山河:(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5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5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池:古: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58)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语:(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
  (59)子何恃而往(《为学》) 子:古义: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
  (60)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61)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 将:(古义:或许.今义:接近.)
  (62)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63)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去:(古义:离去.今义:到哪;前往.
  (6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65)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6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是:(古义:此.今义:判断词.)
  (67)惟吾德馨(《陋室铭》) 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68)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形:(古义:身.今义:样子.)
  (69)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形)
  (70)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曾:古:并,尚且,连.都.今:曾经.
  (7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72)征于色(《孟子》二章) 征:古: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73)发于声(《孟子》二章)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74)而后喻(《孟子》二章)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75)入则无法家拂(《孟子》二章) 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76)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钟:古:一种容器.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77)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开张:(古:扩大.今:(店铺)开始营业)
  (78)引喻失义(《出师表》)义:(古:适宜,恰当.今:意义,含义.)
  (79)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80)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古:差异,偏义复合词.今:不同与相同.)
  (8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82)由是感激(《出师表》)感激:(古:感动,激动.今:感谢.)
  (83)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奖:(古:勉励,鼓励.今:奖励,嘉奖.)
  (84)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85)临表涕零(《出师表》)涕:(古:眼泪.今:鼻涕.)
  (86)以精力自致者(《墨池记》)精力:(古:精神与毅力.今:精神和体力.)
  (87)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古:参与.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88)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
  (89)牺牲玉帛《曹刿论战》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90)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
  (91)小大之狱(《曹刿论战》)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92)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
  (93)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情:(古:实情.今:感情.)
  (94)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95)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汤:(古:热水.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9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jiǎ):(古:借.今:虚伪的,不真实的.)
  (三)、一词多义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四)、词类活用
  中考涉及的词类活用有以下几种:
  ①名词作状语。②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③动词活用为名词。④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⑤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知识点梳理】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智子疑邻》
  2、妇抚儿乳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口技》
  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口技》
  4、会宾客大宴 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陋室铭》
  6、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送东阳马生序》
  7、狼不敢前 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狼》
  8、恐前后受其敌 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狼》
  9、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狼》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狼》
  11、听妇前致词 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石壕吏》
  12、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三峡》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 《三峡》
  14、皆披发文身 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观潮》
  15、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出师表》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醉翁亭记》
  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陈涉世家》
  20、尉果笞广 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陈涉世家》
  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
  22、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陈涉世家》
  23、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陈涉世家》
  24、功宜为王 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陈涉世家》
  25、皆刑其长吏 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陈涉世家》
  26、策勋十二转 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木兰诗》
  27、愿为市鞍马 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木兰诗》
  28、处处志之 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桃花源记》
  29、未果,寻病终 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桃花源记》
  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唐雎不辱使命》
  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唐雎不辱使命》
  32、恵子相梁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恵子相梁》
  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曹刿论战》
  34、一鼓作气 公将鼓之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
  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 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曹刿论战》
  36、驴不胜其怒,蹄之 蹄:名词用作动词,踢。《黔之驴》
  3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童趣》
  38、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马说》
  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观刈麦》
  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1、行舟绿水前 行:名词用作动词,前行。《次北固山下》
  42、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伤仲永》
  43、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核舟记》
  44、造化钟神秀 钟:名词用作动词,聚集。《望岳》
  45、浑欲不胜簪 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春望》
  46、听妇前致词 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石壕吏》
  47、客此 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湖心亭看雪》
  48、大雪三日 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湖心亭看雪》
  49、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与朱元思书》
  50、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送东阳马生序》
  5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岳阳楼记》
  52、歌以咏志 歌:名词用作动词,写诗歌。《观沧海》
  (二)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论语〉十则》
  2、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论语〉十则》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隆中对》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隆中对》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
  6、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醉翁亭记》
  9、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愚公移山》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黔之驴》
  14、北饮大泽 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夸父逐日》
  16、孔子东游 东:名词作状语,往东方。《两小儿辩日》
  17、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狼》
  18、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核舟记》
  20、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三峡》
  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城: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
  雪岭:名词作状语,像雪岭一样。《观潮》
  22、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伤仲永》
  24、夜篝火,狐鸣呼曰 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陈涉世家》
  25、四面竹树环合 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小石潭记》
  26、中军置酒饮归客 中军: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名词作形容词:
  1、宜乎众矣 众: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爱莲说》
  2、其色墨 墨:名词作形容词,黑色。《核舟记》
  3、道阻且右 右:名词作形容词,弯曲。《蒹葭》
  动词活用:
  (一)动词作名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三峡》
  2、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与朱元思书》
  3、宜枉驾顾之 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隆中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骑:动词用作名词,战马。《木兰诗》
  5、传不习乎 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则》
  6、选贤与能 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大道之行也》
  7、照无眠 无眠: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水调歌头》
  8、入则无法家拂土 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止增笑耳 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狼》
  (二)动词作副词:
  寻病终寻:动词作副词,不久。 《桃花源记》
  (三)动词作状语:
  忽啼求之啼:动词作状语,哭着。 《伤仲永》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一)使动用法
  1、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陈涉世家》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陈涉世家》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
  6、乱花渐欲迷人眼 迷:动词使动用法,使……眼花缭乱 《钱塘湖春行》
  7、清风半夜鸣蝉 鸣:动词使动用法,使……鸣叫。《西江月》
  8、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爱莲说》
  9、望峰息心 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与朱元思书》
  10、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马说》
  11、凄神寒骨 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透。《小石潭记》
  12、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唐雎不辱使命》
  13、因屏人曰 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退避。《隆中对》
  (二)意动用法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伤仲永》
  2、父利其然也 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伤仲永》
  3、邑人奇之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伤仲永》
  4、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大道之行也》
  5、不独子其子 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大道之行也》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醉翁亭记》
  7、先主器之 器: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隆中对》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9、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唐雎不辱使命》
  10、其家甚智其子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智子疑邻》
  11、智子疑邻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智子疑邻》
  12、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桃花源记》
  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作名词
  1、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陈涉世家》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2、此皆良实 良: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
  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实的人。 《出师表》
  3、温故而知新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

闭月是指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闭月指的是谁)闭月是指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闭月指的是谁)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文房四宝指的是(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宝?)文房四宝指的是(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宝?)对于文房四宝,很多人都有一个不够严谨的认识。很多人以为,桌子上放上笔墨纸砚,就是有了文房四宝,其实严谨来讲,并非如此,因为你在桌上放上笔墨纸文房四宝指什么(文房四宝分别是哪四个)文房四宝指什么(文房四宝分别是哪四个)对于文房四宝,很多人都有一个不够严谨的认识。很多人以为,桌子上放上笔墨纸砚,就是有了文房四宝,其实严谨来讲,并非如此,因为你在桌上放上笔墨纸砚岁寒三友指(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岁寒三友指(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友说的是三种植物松树,竹子梅花。深秋将末,万红凋落,只剩枯叶风中旋舞,娇弱的花叶禁不起一丝寒冷。而在数九的隆冬,雪色覆盖大地之后,松树常青,竹子翠绿四害是指(农村四害是哪四害)四害是指(农村四害是哪四害)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952年起,包括北京在内,全国都掀起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当时为什么要除四害?四害又都包括什么?当年的四害是指老鼠舍利子是怎样形成的(舍利子的科学解释)舍利子是怎样形成的(舍利子的科学解释)舍利子一般指佛教修行者圆寂火葬后留下的结晶体,形态各异有的类似珍珠玛瑙有的像钻石晶莹剔透有的呈佛菩萨状,颜色也分为红黑白绿等,可谓色彩斑斓。自搓泥浴宝(洗澡搓泥小妙招)搓泥浴宝(洗澡搓泥小妙招)搓泥宝搓泥宝从表面上理解就是去掉身上的污垢,只有身上的污垢成为泥,搓泥宝最好的两个功效是搓泥和去角质。1。搓泥宝搓出来的泥还是真正的自身的泥吗?搓泥宝自身婚外恋怎么办(婚外情怎么处理最好)婚外恋怎么办(婚外情怎么处理最好)01。hr婚外情中有真爱吗?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迷恋婚外的感情,并且用这是因为爱情,来为自己抵制不住诱惑开脱,让自己对不起家庭后能够在良心上得到救赎龙井茶如何泡(如何泡龙井茶更香)龙井茶如何泡(如何泡龙井茶更香)龙井茶气味芳香怡人,口感也尤其出众,可是仅有使用恰当的冲泡方法才可以享受到龙井茶的甘醇爽口,假如冲泡不正确,龙井茶也会丧失原来的味道,怎样泡龙井茶更怎样查手机定位找人下载什么软件(怎么查定位手机位置)怎样查手机定位找人下载什么软件(怎么查定位手机位置)现在的社会,手机现已成为了万众随身的一种设备,它可以上网和联络朋友,可以作为人们的掌上电脑。现在的手机大多数都是智能化的,可以和怎么查老公手机的定位不能让他发现(如何找手机定位)怎么查老公手机的定位不能让他发现(如何找手机定位)现在的社会,手机现已成为了万众随身的一种设备,它能够上网和联络朋友,能够作为人们的掌上电脑。现在的手机大多数都是智能化的,能够和电
科普下氨水密度是多少关于到现在氨水密度是多少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氨水密度是多少,小编也是到网上收集了一些与氨水密度科普下氨水电离会怎样关于到现在氨水电离会怎样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氨水电离会怎样,小编也是到网上收集了一些与氨水电离科普下氨水和液氨有什么区别关于到现在氨水和液氨有什么区别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氨水和液氨有什么区别,小编也是到网上收集了一科普下铜绿的化学式怎么读铜绿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关于到现在科普下铜绿的化学式怎么读铜绿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铜绿的化学式怎科普下铜绿的化学式及形成过程关于到现在科普下铜绿的化学式及形成过程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铜绿的化学式及形成过程,小编也科普下铜绿的化学式怎么读铜绿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关于到现在铜绿的化学式怎么读铜绿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铜绿的化学式怎么读铜绿的化科普下铜绿的化学式怎么读铜绿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关于到现在铜绿的化学式怎么读铜绿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铜绿的化学式怎么读铜绿的化铜绿金龟子(铜绿金龟子设色技法)铜绿金龟子(铜绿金龟子设色技法)步骤一金龟子通身盔甲,所以勾线需粗重有力,腿爪部分造型略带椭圆,关节处不用刻意凸显。口器部分则用线虚淡轻松。步骤二以染低法整体发呢然淡墨,腿爪部分勒铜绿的化学式(铜绿的化学名称是什么)铜绿的化学式(铜绿的化学名称是什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科普下硫化钠的化学式是什么硫化钠的化学反应关于到现在科普下硫化钠的化学式是什么硫化钠的化学反应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硫化钠的化学式是科普下硫化氢化学式是什么关于到现在科普下硫化氢化学式是什么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硫化氢化学式是什么,小编也是到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