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阿波罗的数字记录NASA死亡8名宇航员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2019年是美国"阿波罗"飞船50周年,我们回顾一下50年前的阿波罗计划,会发现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参与了这个伟大登月任务。
  40万:"阿波罗"用工总数
  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是美国宇航局最杰出的宇航员之一,1969年7月20日,当他降落在月球表面时,第一次登月的成败完全取决于宇航员的个人技能、反应能力和专业知识。月球着陆是完全陌生的一次探险:宇航员着陆时可能突然发现前方是一片岩石区,必须做出快速反应;当出现燃料较低等特殊情况时会警报响起;无论发现任何危险,宇航员必须非常沉着,引航飞船逐渐着陆月球表面。
  但阿姆斯特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成功月球着陆和自己取得的成就,始终保持着谦虚态度。相反,他告诉新闻记者人类登陆月球是数千位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
  美国宇航局评估称,在阿波罗计划鼎盛时期,美国共有40万名男性和女性工作者参与该计划。这包括了所有工作人员,例如:宇航员、任务控制员、承包商、宴会承办商、工程师、科学家、护士、医生、数学家和计算机程序员等。
  要了解参与阿波罗计划的总人数,可以将"阿波罗11号"任务作为一个参考。阿姆斯特朗右手位置是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在地面控制中心,有一屋子的任务控制员,他们密切注视着太空任务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每支研究小组成员保持20-30人,休斯顿还有数百名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有一支研究小组负责计算机报警系统。
  此外,太空任务控制是由世界各地的通信地面站,制造月球登陆器的格鲁曼公司的工程团队及其所有分包商提供支持。同时,阿波罗计划还有数以千计的后勤人员参与,例如:高级管理员、咖啡销售员等。
  再加上从火箭制造、太空服制造,通讯系统、燃料、项目设计、宇航员训练、发射和降落……,40万人似乎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也就是说,在一位登月英雄的背后,有40万人默默地支持着他。
  多数阿波罗宇航员拥有相似的年龄及学历背景,他们多数是30多岁
  38岁:阿波罗宇航员的平均年龄
  阿姆斯特朗并非特殊选定为月球登陆第一人,原定他参加"阿波罗12号"任务,如果"阿波罗11号"未能成功着陆,那么"阿波罗12号"的指挥官皮特·康拉德(Pete Conrad)将最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事实上,无论是哪位宇航员首次登陆月球,他们都代表着全人类,但令人惊奇的是,阿波罗宇航员在年龄、学历背景、训练和能力方面都惊人地相似。
  史密森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阿波罗飞船馆长特塞尔·缪尔·哈莫尼(Teasel Muir-Harmony)说:"我认为,人们应当铭记那些有独特技能、被精挑细选的阿波罗宇航员,他们对阿波罗计划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阿波罗11号机组人员都出生于1930年,他们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曾经都担任过飞行员。"
  38岁时,阿姆斯特朗与汤姆·斯塔福德(Tom Stafford)、吉恩·塞尔南(Gene Cernan)成为最年轻的阿波罗指挥官,36岁的"阿波罗16号"登月飞行员查理·杜克(Charlie Duke)是最年轻的月球漫步者。在月球表面行走的年龄最大宇航员是美国首位宇航员艾伦·谢泼德(Alan Shepard),1971年他执行"阿波罗14号"任务时47岁。
  太空飞行最大年龄的纪录保持者是第一位环绕地球飞行的美国宇航员,1998年,77岁的约翰·格伦(John Glenn)参加了"发现号"航天飞机为期9天的太空任务。
  美国宇航员共有33人执行了11次阿波罗任务,其中27人登陆月球,24人环绕月球轨道运行,但只有12人在月球表面行走
  12人:月球表面行走者(包括驾驶登月车的宇航员)
  美国宇航员共有33人执行了11次阿波罗任务,其中27人登陆月球,24人环绕月球轨道运行,但只有12人在月球表面行走。他们代表了"全人类",向全球听众传达他们在月球上的奇妙体验。
  当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表面时,没有人知道当时他想说些什么,他没有和任何人讨论这个问题,尽管他说:"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登月第二人会说些什么呢?奥尔德林用两个单词完美地描述了贫瘠的月球景观——壮观的荒凉(magnificent desolation)。
  登月第三人、身高较矮的宇航员皮特·康拉德(Pete Conrad)开玩笑说:"哇!这对于阿姆斯特朗而言是一小步,但对于我却是一大步!"
  康拉德对未来月球探索任务定下了基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陆月球时的文字记录相对比较古板,但随着阿波罗任务的不断发展,月球漫步者开始变得活跃幽默。当查理·杜克(Charlie Duke)在阿波罗16号任务中登陆月球时,他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他说:"热狗……太棒了!"在整个任务中,杜克在和指挥官约翰·杨(John Young)的热情不减。
  "约翰·格伦(John Young)的婚姻破裂,同时不得不处理一些抑郁症和酗酒问题。"
  但当他们返回地面时,就像许多太空行走任务一样。奥尔德林像其它许多月球漫步者一样,他们发现返回地球后自己很难适应,当他完成月球表面登陆计划之后,下步要做什么呢?
  杜克说:"当阿波罗计划结束后,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婚姻真的遇到了麻烦,许多宇航员的婚姻都接近破裂,其中包括我。宇航员们完全将月球探索当成自己的全部,当阿波罗计划结束,大家变得非常茫然,吉恩·塞尔南离婚了;巴兹·奥尔德林整天遭受抑郁症的折磨,经常酗酒;艾伦·比恩(Alan Bean)开始艺术创作;埃德·米切尔(Ed Mitchell)开始尝试神秘主义……"
  难道是月球改变了12位登月者的命运?在人类历史上,他们是太空探索英雄。
  格斯·格里森姆、埃德·怀特和罗杰·查菲在一次大火中丧生
  8人:阿波罗计划中,NASA死亡8名宇航员
  1968年10月,"阿波罗7号"第一批3名宇航员起飞之前,就有8名阿波罗宇航员在训练中不幸丧生。1964年,西奥多·弗里曼(Theodore Freeman)是第一个死于空难的人,他的T-38喷气式训练机被一只飞鸟撞击,舱盖破裂,导致引擎熄火。尽管他从训练机中弹射出来,但是距离地面太近,未完全打开降落伞,最终丧生。
  1966年2月28日,"双子9号"的主要机组人员艾略特·西(Elliot See)和查尔斯·巴塞特(Charles Bassett)准备在圣路易斯降落他们的T-38喷气式训练机,当时低云层笼罩在跑道上,他们进入一个错误的转弯区,直接撞向正在建造飞船的大楼。这两位宇航员当场死亡,令人惊奇的是,除他们俩人之外,其他人均未严重受伤。
  这次意外事故使得汤姆·斯塔福德(Tom Stafford)和吉恩·塞尔南(Gene Cernan)成为双子座任务的主要成员,并最终促使塞尔南指挥"阿波罗17号",成为最后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1967年,美国宇航局准备执行第一次阿波罗任务,但是这艘宇宙飞船存在许多问题,指挥官格斯·格里森姆(Gus Grissom)知道这一点,在卡纳维拉尔角的阿波罗模拟器外部悬挂了一个柠檬。1967年1月27日,机组人员格斯·格里森姆、埃德·怀特(第一位太空行走的美国人)和罗杰·查菲躺在发射台的沙发上,准备对宇宙飞船进行一次全面测试。他们被密封在一个复杂的多节舱口后面,飞船充满了氧气,就像处于太空轨道一样。
  这项测试进行得非常糟糕,太空舱内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宇航员与任务控制中心通话变得十分困难,格里森姆在通话中大声说:"耶稣基督!我们通话变得困难,怎么能登上月球呢?"接着他通过对讲机惊慌地喊道:"着火了!我闻到了物体燃烧的味道!"
  "阿波罗15号宇航员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块记载14位登月任务中死亡的宇航员名字和牌匾,其中包括8名美国宇航员,6名前苏联宇航员。"
  1967年1月27日,那场大火,仅仅几秒钟就吞噬了宇航员,他们没有活着走出来的机会。这一悲剧事件导致了美国宇航局高层对阿波罗计划的彻底反思,以及对宇宙飞船的大幅改进。宇航员的死亡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
  同年晚些时候,宇航员克里夫顿·威廉姆斯(Clifton Williams)在另一起T-38坠机事故中丧生,爱德华·吉文斯(Edward Givens)死于一场交通事故。8位丧生美国宇航员以及6位前苏联宇航员的名字都铭刻在月球上留下的一块牌匾上。
  然而,有一名宇航员未被列入名单之中,罗伯特·劳伦斯(Robert Lawrence)应该是首位非裔美国宇航员,1967年12月,他被分配在一个秘密军事空间站项目工作时,指挥另一名飞行员练习着陆技术时死亡,之后这些着陆技术被用于航天飞机项目。
  仪表控制员乔安·摩根(JoAnn Morgan)是卡纳维拉尔角基地阿波罗11号发射控制台唯一一位女性,你从图中能找到她吗?
  1位女性:"阿波罗11号"发射控制室唯一一位女性
  看看关于阿波罗号的相关报道,你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关于男性的太空探索任务,这样的想法是情有可原的。毕竟阿波罗宇航员都是男性,任务控制员也是男性,甚至报道阿波罗计划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男性,电视屏幕中唯一出现的女性就是宇航员的妻子。
  但事实并非如此,有大量女性参与到阿波罗计划之中,她们的贡献对阿波罗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例如:秘书、护士、数学家和计算机程序员等,女性们负责制作宇航服,负责阿波罗号导航通讯。
  仪表控制员乔安·摩根(JoAnn Morgan)是卡纳维拉尔角基地阿波罗11号发射控制台唯一一位女性,她是一名工程师,负责21个通讯频道,以及土星5号火箭所有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她说:"火箭发射是一个可控制的爆炸过程,人们总是对此担心,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这一过程。"
  作为为数不多担任高级职位的女性之一,她必须面临性别歧视问题,尤其是她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说:"我曾接到一些骚扰电话,乘坐电梯时一些男性会说一些挑逗性语言,在自助餐厅里用餐时,有人曾推我的身体。过了一段时间,大家才开始逐渐认可我,意识到我是一名认真的员工。"
  尽管如此,阿波罗太空计划并未对女性做好充足准备。摩根说:"即使阿波罗计划建造了新的大楼,他们也忘记了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到这个项目,我工作的第一幢大楼整个3层里只有1个女厕所,他们不得不将每层的1个男厕所改成女厕所,所以出现了带有小便池的女厕所。"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的定位精度将在2030年后提高到10厘米IT之家6月5日消息目前人们所使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包括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以及俄罗斯的GLONASS(格洛纳斯)等。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近日俄航天集团的一份文件显示,俄罗南大研究突破二维半导体单晶制备和异质集成关键技术近期,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欣然教授课题组研究突破二维半导体单晶制备和异质集成关键技术。南京大学消息显示,合作团队提出了一种方案,通过改变蓝宝石表面原子台阶的方向,人工构筑了量子模拟重要进展中国科大首次实现超冷原子体系理想外尔半金属态来自中国科大的消息显示,近日,中国科大潘建伟陈帅等与北京大学刘雄军等合作在超冷原子模拟拓扑量子材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超冷原子体系实现了三维自旋轨道耦合,并中国科大实现设备无关量子随机性扩展实验IT之家4月15日消息据中国科大网站,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等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设备无关的量子随机性扩展,为设备无关量子随机数的实用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立功,我国实现远距离高损耗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频传递IT之家4月13日消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彭承志姜海峰从大气噪声链路损耗和延迟时间方面设计了模拟实验,实现了远距离高损耗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频传递,具有重要意义。据中国科大集成光学芯片领域新进展,实现高效光子频率转换来自中国科大的消息显示,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集成光学芯片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邹长铃研究组在集成光子芯片上实现了基于微腔简并模式的高效光子频率转换,并进一步探究了微腔内的级联非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一周年,全球总用户数超20亿,国产自研22nm芯片已量产IT之家7月31日消息据央视报道,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一年来,北马斯克多数时间花在一枚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上,发射成本或低于100万美元北京时间9月29日上午消息,据报道,当地时间周三,刚刚重回全球首富的埃隆马斯克(ElonMusk)在洛杉矶举行的代码会议上接受采访时表示,SpaceX公司研制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全球首款蚕丝硬盘问世可植入人体,可控销毁IT之家8月11日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课题组联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相关课题组,首次实现了基于蚕丝蛋白的高容量生物从得州到夏威夷,SpaceX公布星际飞船首次轨道级试飞计划北京时间5月14日消息,根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周四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的文件,SpaceX计划对星际飞船开展首次轨道级试飞,从得州发射,然后在夏威夷一个岛屿的马斯克SpaceX计划2024年让星际飞船登陆火星5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表示,SpaceX可能在2024年让其星际飞船登陆火星。此前,在今年3月份,马斯
我国首颗暗物质卫星悟空首度面向全球共享伽马光子科学数据IT之家9月8日消息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昨日联合公开发布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共计99864个事例),可通过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链专家解答过去50年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北京时间9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们似乎总喜欢厚古薄今,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几乎任何事物都让人感到今不如昔。不过,科学研究是少数几个不受这种批评影响的领域之一,应该没有多少人第二次俄联盟号飞船推进器意外启动,导致国际空间站旋转57度10月16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五,俄罗斯联盟号飞船(MS18)推进器意外启动,导致国际空间站再次失控倾斜旋转57度,这是不到三个月内发生的第二起类似事件。这艘飞船计划在美国东部时灭绝恐龙的小行星在撞击地球时发生了什么据国外媒体报道,希克苏鲁伯陨石坑隐藏在墨西哥湾的水面之下,平均直径约180公里。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向地球,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留下了这个椭圆形的大型遗迹地球表面最大的撞击地满是黄金的小行星撞地球几率大增,NASA之前算错了近日,NSAS在官网更新了小行星Bennu最新轨迹预测,将小行星撞击地球概率从2,700分之一提高到1,750分之一,提高了35。NASA还表示,小行星上很可能富含铂金和黄金。小行NASA波音星际客机今年不再试飞,宇航员将改乘SpaceX飞船北京时间10月7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周三表示,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Starliner)飞船今年将不会再次尝试发射,两名原本要搭乘星际客机的宇航员已重新分配到了未来使用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将发射,征名活动开启IT之家9月24日消息根据国家航天局官方消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预计将于10月发射升空,目前向全网开启征名活动。这颗卫星由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中国科大在氮化镓半导体pn异质结中实现独特的光电流极性反转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孙海定研究员团队在氮化镓(GaN)半导体pn异质结中实现了独特的光电流极性反转(即双向光电流现象)。中国科大消息显示,过去两年多来,团队利可能遍布整个宇宙的原初黑洞会撞上地球吗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许多人看来,黑洞是宇宙中相当可怕的存在。它们无比黑暗,有着强大的引力,似乎有着某种不祥的意味。如今,天体物理学家又提出了一种假想的黑洞类型原院士宇宙95仍是未知,我国首颗暗物质科学卫星悟空将发表两个重要发现IT之家7月17日消息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今日正式开馆,并举行两场特别活动星空音乐会和天文高端国际会议。据文汇报报道,在飞向无尽的宇宙天文高端国际会我们能否通过增加宇宙的维度来解释暗物质北京时间7月14日消息,暗物质的奇特性质可能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通过一项新的模拟研究,宇宙学家认为这种占宇宙质量80以上的神秘物质可以相互作用。暗物质粒子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