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那一年,马斯克和我聊了聊他的太空梦

  【编者按】北京时间 5 月 31 日 3 时 22 分,在全球网友的云注视下,矗立在发射塔多日的 SpaceX 猎鹰九号运载火箭,终于不负众望,成功升空,载有两名宇航员的龙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商业载人航天飞船,它揭开了人类商业航天的序幕。对 Elon Musk(马斯克)来说,他那听起来无比疯狂的移民火星计划,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过去 6 年,我和 Musk 有幸有过一些交流,2014 年我邀请他首次在中国公开亮相,参加了极客公园的大会;2015 年又带领国内一批企业家去硅谷拜访了他(张一鸣就在其中);2016 年邀请我参加他在北京的发布会,我还有幸被他点到提了个问题。
  我自己确实是个硬核航天粉,我记得 2017 年我还专门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拍了一段上千位极客公园粉丝的祝贺视频发给了他,作为对 SpaceX 突破性进展的祝贺。
  接触虽然不多,但还是给我机会更全面了解了下这位「钢铁侠」的内心,和他不一样的思维。今天分享的,是 6 年前 Elon Musk 参加极客公园大会时,我和他深入交流之后记录下来的东西。
  看完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帮你更好地理解 Musk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所有人都震撼于 SpaceX 的了不起之时,你会发现 Musk 所有的不一样,6 年前都有迹可循。
  SpaceX猎鹰九号运载火箭发射
  「是 500 光年!」Elon Musk 和我几乎同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瞬间就把彼此都逗乐了,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因为意识到整个屋子中真正在意这个数字的,估计没有几个人。
  这个 500 光年的数字,是指最近被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最接近地球大小和环境的地外行星——「开普勒 186f」。当时在晚宴上的张亚勤老师正在我边上与 Elon Musk 探讨未来什么时候人类可以登陆火星,顺带提到了「NASA 说最近似乎找到了一个距离地球 600 光年的孪生地球。」而 Elon Musk 反应比我更快,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出口纠正说:「嗯,是 500 光年」。
  这条由 NASA 发布的新闻还非常新鲜,但是 Elon Musk 已经把它当成了一个「常识」放到了大脑之中。而这个瞬间,也是他在中国公开亮相的第一天中,眼睛中最闪耀光亮的时刻之一。
  这位科技创新领域最热门的新锐,从早上乘坐私人专机到达北京,马不停蹄地去了 Tesla 北京办公室,又做客极客公园的「奇点大会」,在会场参与了央视对话栏目两个半小时的艰难访谈,然后转场商务交流到 18 点半,最后又来到极客公园的欢迎晚宴。而我见到他的时候,他竟然还是精力充沛的样子,让你不得不钦佩这个 Tesla 和 SpaceX 这两个世界上最酷公司的双料 CEO,果然有与众不同的能量。
  只不过,Elon Musk 并不是个喜欢交际和擅长造势的商人。如他所说,他自己更像是个「有点疯狂的工程师」,不要指望他像那些熟悉公众情绪和充满语言天赋的商业精英那样去取悦和迎合别人,当你问出的问题让他不感兴趣或者因为过于无厘头而无法作答,他就会变成一个毫无语言亮点的人,甚至在交互界面上瞬间走向「封闭」。而如果你正在通过正确的问题跟他的交流,你就可以看到他眼中、甚至肢体语言上的兴奋流露。
  但 Musk 很清楚自己有时候需要不断地把同样的话说给不同的人听,有时候他的确会「蹲下身子」配合一下不同人群的视角和期望。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见到他,即便你在询问可以轻易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他已经表述过很多次的答案,他还是会耐心地再说一遍。
  这并不是因为他本性和善照顾你面子,更不是在意自己的商业利益而刻意迁就,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自我认知——他认为大部分人还没有看到正确的方向,是需要被引领的,所以他不介意对「迷途」人点拨一下。
  当然你要是执迷不悟甚至迷途不知返,他也会毫不介意地放出个让你尴尬无比的冷脸,甚至,干脆就是起身离席的背影。
  以下的交流发生在极客公园奇点大会场的暖场沟通、候场、离场,当然还有晚宴期间我坐在他边上进行的私下交流,以及帮助翻译的一些其他嘉宾的提问。由于大多数时候我只是见缝插针,所以问题不是很连贯与体系,而且我完全凭借记忆有可能有不准确的描述。但是我相信大家还是可以由此体会这位传奇极客内心深处的思想。
  我和Elon Musk在2014年极客公园奇点大会上交流
  张鹏:为什么当年你自己都说觉得 Tesla 很有可能失败,但是你却还要坚持做?
  Elon Musk:我觉得总要有人推动用新的思维架构去思考问题。我曾经期待也相信传统汽车行业内能生长出电动车的新潮流,但是我发现他们其实做不到。所以我相信我需要用 Tesla 来创造一个新的思维架构来告诉行业其实有不同的方法。这件事情能成功是我的幸运,但我真正希望实现的其实是一个行业的改变。现在我们其实在授权我们的技术给其他的汽车企业,我没有觉得我要取代他们,我只是希望他们走上正确的路径。
  张鹏:为什么要你坚持选择做太阳能超级充电站?
  Elon Musk :成本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特别在中国这样的市场能降低煤炭转换成电力的能量消耗,也是意义重大的。不过他说最近在加州流传的一个玩笑他觉得很酷——如果出现电影中那种世界末日了,你其实还是可以继续开 Tesla,因为汽油没人开采会用光,但依靠阳光的超级充电站可以坚持很长时间 (虽然他是开玩笑但我真心觉得这个逻辑才更符合他的风格)。
  张鹏:今天你好像没有提到 Tesla model S 与传统汽车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可以系统远程升级,变得越来越好用。这其实是我们很喜欢的特性啊?
  Elon Musk:我不喜欢提及细节,是因为我认为 Tesla 的车是一个体系性的创新,并不是因为某一点来当卖点。但是你的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随时升级和更新你的汽车,可以让它变成一辆更好用、更符合你需求的交通工具。我相信,今天我们已经看到的和即将看到的所有跟驾驭和操控相关的细节优化问题,其实有了这样的机制,都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优化和解决。
  张鹏:但是你的汽车这种「云+端」的布局。你担忧过未来云端的安全性问题吗?
  Elon Musk:你说的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目前没有任何人成功过,一个例子都没有。而且我们对此早有预防,也做过很多次测试没有发现有这方面的潜在漏洞。实际上,我不理解你为何认为有人会这样做。
  ( Musk 要黑脸了……从我的理解上看,Elon 同学对电池安全性等问题也是类似的态度——拿一个有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去影响大方向的推进,他会认为属于恶意抬杠一点都不建设性。这也一直是他的风格,他在 Tesla 自动驾驶上的激进方式一直在汽车圈有争论。而这次发射的龙飞船,设计之初在回收方式上他最开始就想用猎鹰 9 号那种火箭控制的方式,但 NASA 坚决不同意觉得风险太大,Musk 最后妥协了,回到了海上溅落回收的方式,但他内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认同)
  张鹏:你为什么要做两个公司的 CEO?
  Elon Musk :我其实一个 CEO 都不想当。我真正向往的是一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和实现产品的工程师。实际上我曾经尝试过两次寻找 CEO 来运营公司,但是我发现这是行不通的。我意识到如果不自己亲自参与其中,很多事情都会出大问题。但显然,如果你想要做一个只有你最相信的事情,你确实很难找到陌生人来帮你实现它。
  张鹏:为什么你那么执着地要做 SpaceX 这种高风险的事情?
  Elon Musk:我小时候很爱看科幻小说,我一直觉得探索太空是一件极其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我做火箭这件事情真的不是因为我自己想要上太空,我想要上去是很简单的事情,(好霸气!) 但我觉得如果不能让普通人都进入太空,人类就还是永远被锁定在地球之上,而无法去探索宇宙,也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基于多个星球的文明。我们必须相信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因为不能做到这一点,人类的文明就是脆弱的。
  我们必须大幅度推进进入太空的成本下降,而真正促进成本下降的路径不是等待科幻小说中的那些技术从天而降,我们需要在已经成熟的火箭技术上通过可回收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我认为这个成本的降低至少是 100 倍的水平。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个值得做的事情吗?
  张鹏:你开发 SpaceX 是为了人类走向宇宙,你创立 Tesla 也说过是希望所有人都用上电动车而不是自己要去统治一个行业。但是你这两个事情都曾经面临失败并押上了你全部的财富,很多人估计无法理解你的想法。
  Elon Musk:所以我说过这些事情很难让别人帮我做,我只能自己来。我说过我其实不一定会成功,但有些事情必须有人站出来开始行动。
  张鹏:你想过去从政吗?万一你成了总统不是更能推进你的一些环保和太空探索的理想?
  Elon Musk: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想我也不会这么做。我能推进的是用产品和技术推动一个好的方向,而不是从政然后通过法令让世界转变成我要的模样。比如 Tesla 的这个车,我希望我的用户选择它不仅仅是因为选择电动车是一个对未来世界负有责任的行为模式,更是因为它本身还是一个真正的好产品,所以你才会选择它。我不认为我做了总统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个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合适些。
  张鹏:你竟然能说服 NASA 和美国政府允许你做火箭的生意,你怎么做到的。
  Elon Musk:我也是一步步赢得的信任啊。我之前自己花钱做的研究都是他们不做的。然后他们看你都花钱花了这么多,这么认真和投入,也有了成果,他们才会给你机会做进一步的尝试。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过程,你说服别人最主要的不是去游说,而是你需要真的相信这件事情,并做到一个临界点让大家能看到希望。
  张鹏:降低发射成本这个事情,为什么 NASA 那么多专家和资源都没做到而你的 SpaceX 却做到了?
  Elon Musk:嗯,我想 NASA 做不到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们资源太多了。
  张鹏:你怎么看最近那些提供亚轨道旅游飞行服务的公司?
  Elon Musk:切!(此处纯属配音,实际的镜头是他耸肩、摇头,然后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能想到的中文描述唯一合适的词就是这个了。当时他对这种解决消遣性需求的目标显然毫无兴趣,因为这不解决他要带人类创造多星球文明的大目标。)
  【后记】
  看完文章之后,我们不妨再来探究一下 Space X 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意义。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火箭的升空,它代表着商业航天走向成熟,可以实现载人任务这样「皇冠明珠」级别的任务了。
  如果说从上个世纪 50 年代开始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但这个时代的起点是政府间的竞争来驱动和促进的。美国赢得登月竞赛后,科研目的航天一直保持平稳的输出,但这依旧是政府项目的形式,以至于航天技术虽然不断在发展,但是到今天登月依旧是人类最高的太空成就。
  阿波罗11号任务的宇航员 Buzz Aldrin 站在月球表面的美国国旗旁,这是人类首次登月任务
  商业航天的意义,在于让航天和宇宙探索不再是政府拨款的项目,而是可以引入更多智慧和资本,并创造正向价值循环的「行业」。这样的故事在航空、通讯、计算机领域早就一次次的上演过。
  只有这样,才会摆脱 Musk 前面说的「因为太多的资源所以不能进步」的悖论,因为商业本质上追求的必须是效率、进步,而这必须要靠创新、标准化和规模化来实现。
  商业航天会真正打开属于全人类的太空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人类从可以触摸太空,到真正愿意走向多星球文明的新篇章起点。而商业正是背后比「好奇心」还有力量,并最终能支撑人类大踏步向前的关键「荷尔蒙」。
  6 年前我问过Musk,有生之年我是否可以看到普通人负担得起的太空旅行机会?他当时非常确定的说:「我们一定可以。」
  但这也一定是个艰难的过程。就到这次成功发射之前,SpaceX 正在早期研究阶段的 starship(星舰)火箭,在实验中就发生了爆炸,而这个火箭的目标是可以一次运送 100 人上太空。如果说这次成功的猎鹰 9 号和龙飞船的组合是个通向太空的「交通小艇」,那么Musk心中显然已经在规划真正的「摆渡船」了。
  他希望在 2050 年,也就是他自己 80 岁前,让人类可以有百万人移居火星。这个今天别人听起来疯狂的想法,他显然真的有着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奔跑。
  执飞本次发射任务的两名宇航员道格·赫尔利和鲍勃·本肯做发射前准备
  我相信Musk不会是人类开启「真太空时代」唯一的关键人物,他是一个「破风」的骑手,冲在最前面去对抗最大的阻力,但会带动更多的人提升比赛的成绩。
  可以预料,更多的资本和有智慧的人,会加入到这个行业,而中国新一代的航天人,也一样有机会成为带领人类进步的力量。
  希望很多人都有的那个「此生上一次太空的梦想」,可以因为商业航天行业而早日到来。
  祝 Musk 好运!
  祝所有航天人好运!
  也祝人类文明好运!

NASA发射火箭以观测太阳系的挡风玻璃据外媒报道,110亿英里之外是我们太阳系磁泡的边界,即日球层顶。在这里,太阳的磁场就像一张看不见的蜘蛛网,在宇宙中伸展开来并最终化为乌有。而这是星际空间的开始。来自图森市亚利桑那大卫星发射太密集OneWeb和SpaceX卫星险些相撞来自美国太空部队和OneWeb的代表表示,上周末,来自OneWeb和SpaceX的两颗在轨互联网卫星险些发生碰撞,所幸及时避开。这是两家公司各自在扩展自家太空互联网业务时第一次已知星舰飞船遭四连炸!马斯克揭露SN11失败原因不久前SpaceX星舰原型机SN11在德克萨斯州发生升空,飞行高度10公里。但在着陆时再次失败。SpaceXCEO埃隆middot马斯克日前在社交平台发文解释,SN11的爆炸系燃料波音星际客机重返国际空间站的无人试飞任务被推迟据外媒CNET报道,波音公司将重新发射其ldquo星际客机rdquo(Starliner)飞船(无人试飞任务),第二次尝试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波音公司在2019年年底的第一次尝试未能天体物理学家探测到来自黑洞背后产生于耀斑的光线斯坦福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报告了首次探测到来自黑洞背后的光,对光的探测实现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研究人员观察到一系列明亮的X射线耀斑,这并不奇怪。但出乎意料的是,望远镜记录超新星在宇宙射线下能对星际气体产生高达6倍的冲击牛津大学一支科学团队近日公布了新的研究成果超新星(Supernova)在宇宙射线的帮助下,可能会对周围的星际气体产生高达6倍的冲击。这项工作由博士生FranciscoRodriac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新入侵物种水生蚓螈美国佛罗里达州生活着很多非本体生物,包括蟒蛇绿鬣蜥和蛇头鱼等等,而现在名单上又加了一个物种蚓螈(caecilian)。它外观上像是巨型蚯蚓,但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两栖动物。蚓螈主要分一个新的现实模型展示了行星如何在双星系统中形成天文学家们开发了他们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现实的双星系统中行星形成的模型。参与该项目的研究人员来自剑桥大学和马克斯middot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这项研究调查了一种双星系统,其中较小的美国国家气象局确认日前在佛罗里达州火球是一颗流星前日,本站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数百名目击者报告了周一晚上的戏剧性景象一颗流星像一个发光的火球一样划过天空,然后爆炸,似乎在一瞬间照亮了夜空。近日,美国国家气象局证实了这个现象。最初马斯克称SpaceX将把一枚狗狗币带上月球狗狗币大涨据国外媒体报道,马斯克又化身ldquo带货播主rdquo。4月1日,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middot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SpaceX将把一枚狗狗币带到月球上。不管这是不SpaceX星舰第4次爆炸!马斯克至少炸坑位置是对的众所周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除了造车之外还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就是登上火星。SpaceX作为马斯克的ldquo圆梦者rdquo,一直在努力克服诸多困难进行太空飞船的探索,遗憾的是,最
12手火箭达成SpaceX53颗星链卫星搭载猎鹰9号发射成功IT之家3月19日消息,由于不利天气,SpaceX星链卫星发射计划延迟到了1242。刚刚,猎鹰9号火箭成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将53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随着猎鹰9号我,爆肝17天用600行代码拍到400公里之外的国际空间站如何在400公里开外,拍摄这样一张空间站照片?作为太空中最大人造物体,国际空间站一直是无数天文爱好者心中梦寐以求的拍摄对象。而大多数人采用的方法,是根据自己所在的经纬度,算好空间站俄罗斯联盟火箭成功发射LotosS1卫星IT之家4月8日消息,北京时间4月7日19时30分,俄罗斯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使用联盟2。1b运载火箭,完成LotosS1n06发射任务,成功发射LotosS1卫星,这是Lian清华大学团队首次实现100公里量子直接通信刷新世界纪录IT之家4月11日消息,清华大学物理系上周发布公告,宣布该校物理系龙桂鲁教授团队与电子系陆建华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实现通信距离达到100公里的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国家能源局推动第一批1亿千瓦规模风光基地项目尽快建成投产IT之家3月9日消息,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今年的能源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加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他指出,一方NeurIPS2021六篇杰出论文公布,谷歌工程师11年前论文获时间检验奖NeurIPS2021将于下周正式召开。今天,大会委员会公布了NeurIPS2021的杰出论文奖,时间测试奖,以及今年新设的数据集和测试基准最佳论文奖。今年有六篇论文被选为杰出论文科学家研发出新型速效酶,可在24小时内降解塑料制品IT之家4月28日消息,据NewAtlas报道,科学家们利用机器学习设计出了一种新型速效酶,这种酶可以在短短24小时内降解某些形式的塑料,其稳定性使其非常适合大规模采用。十多年来,人类冬眠太空旅行或不可能!因为睡觉比冬眠节省更多能量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我们要将远距离太空旅行成为现实,那么寻找一种让人类冬眠的方法将成为关键因素!如果我们要实现远距离太空旅行,那么找到一种让人类冬美研究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者死因或与猪病毒有关IT之家5月6日消息,综合美联社美国福克斯新闻网5月5日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医生团队表示,全球首例接受猪心脏移植患者戴维贝内特在术后两个月死亡,死因或与猪病毒有关。据马里兰大学研海洋中发现5500种新病毒,流感新冠病毒仅是冰山一角!北京时间4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依据最新一项研究,全球海洋中现已发现5500种新病毒!目前,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份海水样本,寻找潜在的RNA病毒,或者使用RNA欧空局宣布中止与俄月球项目合作,俄罗斯时隔46年再重启登月计划IT之家4月13日消息,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3日,欧洲航天局宣布中止与俄罗斯在月球项目上的合作。当天,俄罗斯航天集团总经理罗戈津也表示,俄罗斯将拆除月球探测器上的欧洲仪器。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