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翻滚跳跃不怕撞,MIT研发新型昆虫无人机,1秒能扇500次翅膀

  麻省理工学院(MIT)助理教授 Yufeng Chen 近期发表了一篇 "昆虫"无人机的论文,该无人机长、宽都仅有几厘米,质量小于 1 克,在飞行中发生碰撞、翻滚也能迅速恢复飞行。
  该论文名为《具有高度敏捷性的抗碰撞昆虫级软驱动空中机器人(Collision Resilient Insect-Scale Soft-Actuated Aerial Robots With High Agility)》,发表于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357346
  一、模仿昆虫,做常规无人机做不到的事
  苍蝇、蚊子等昆虫可能是人们最讨厌的昆虫,因为这些昆虫不仅敏捷,还具备弹性。这种特性使它们可以在狂风、多障碍物等复杂情况下快速飞行,即使遭遇撞击也可以很快恢复。
  通常来说,无人机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其飞行过程中需要宽阔的空间,并避免撞击。
  但是 Yufeng Chen 和他的团队研发的 "昆虫"无人机无惧碰撞,可以在复杂、混乱的空间中移动。据悉,该无人机具备前所未有的灵巧和弹性,即使飞行中被击中也可以在 0.16 秒内翻身恢复,翻筋斗等高难度动作也不在话下。
  这种 "昆虫"无人机在工业、农业、搜救等多个领域都很有帮助。
  如密闭发动机的内部检查、人工授粉和进入狭窄空间搜救等任务都可以由这种无人机完成,而现有的常规无人机则很难完成这些任务。
  Yufeng Chen 称,有时候无人机尺寸并非越大越好。
  康奈尔大学的助理教授 Farrell Helbling 认为,"昆虫"无人机的研发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飞行中该无人机无惧碰撞更是大大扩展了其实际用途。二、重量仅 0.6 克,形似小磁带盒
  Yufeng Chen 及其团队研发的这款新型 "昆虫"无人机的质量仅有 0.6 克,大约和一只大黄蜂差不多重。其形状看起来有点像带翅膀的小磁带盒。
  虽然 "昆虫"无人机的样子有点名不副实,但是这种无人机为研究昆虫飞行的生物和物理科学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研究昆虫飞行的科研人员可以改变一些无人机的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参数,并通过观察无人机的运动状态如何变化,更加深入的了解昆虫飞行原理。
  由于接近昆虫大小的无人机与大型无人机构造截然不同,Yufeng Chen 及其团队已多年探索如何解决微型无人机研发方面的挑战。三、采用新致动器,每秒可扇近 500 次翅膀
  早在 2019 年,这一研究团队关于微型无人机的论文已经登上顶级学术期刊《自然》。过去两年,研究团队为了使无人机更耐击打而设计更加优化的方案,使得新一代无人机在功率密度等性能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大型无人机通常使用电动机为其提供动力,但是对于 "昆虫"无人机来说,合适尺寸的电动机却很难提供足够的动力。
  之前第一代微型无人机采用的是基于压电陶瓷材料的刚性驱动器,这种刚性驱动器却非常脆弱,无法像昆虫一般从碰撞中恢复继续飞行,所以 Yufeng Chen 团队只能放弃这种方案。
  Yufeng Chen 为了解决碰撞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介电弹性体致动器(DEA)。
  这种弹性体致动器由碳纳米涂层包裹的薄橡胶圆筒制成,如果施加电压到碳纳米涂层,涂层就会产生静电力,挤压、拉长橡胶筒,而反复的伸长和收缩则使无人机机翼快速跳动,其机翼每秒可拍动近 500 次,产生升力。
  Farrell Helbling 认为,该技术投入实用的下一步是使无人机摆脱电源线的束缚。
  目前由于弹性体致动器的工作电压较高,只能连线提供电压。如果 Yufeng Chen 团队能够降低操作电压,那 "昆虫"无人机将实现在现实环境中无绳自由飞行。
  此外为了使无人机更像昆虫,Yufeng Chen 正在研发一种蜻蜓形状的原型机。结语:"昆虫"灵感正启发更多无人机创新
  仿生无人机一直是无人机领域的重要课题,德国费斯托公司曾研发一种 "仿生蝴蝶"无人机,能够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我国西北工业大学也曾研制出 "信鸽"无人机。
  Yufeng Chen 的无人机在该领域潜力巨大,随着新材料与电源技术的改进,"昆虫"无人机的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新型介电弹性体致动器设计巧妙,为仿生无人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Nauka意外推动事件对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具有深远意义据外媒报道,7月29日,拖延已久的俄罗斯科学实验舱Nauka自动跟国际空间站(ISS)对接,这是空间站近15年多来的重要里程碑,休斯顿和莫斯科的任务控制中心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在几科学家开发血管涂层有望减少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据外媒NewAtlas报道,当病人接受器官移植时,他们必须服用药物,以防止他们的免疫系统对器官产生排斥,而这些药物往往有严重的副作用。然而,由于一种新的血管涂层,未来有一天可能不再MIT研究员磁铁有助于改善对仿生假肢设备的控制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帮助应对截肢的人控制高科技仿生假肢的方法。将仿生假肢带给全世界的人有几个主要的挑战,其中一个最具挑战性的挑战是改善假肢的可控性。目前,典型的假肢使用肌科学家开发纳米粒子在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前发出警报据外媒NewAtlas报道,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但如果有更好的早期预警系统,这个数字可以减少。一项新研究概述了这样一个系统,利用纳米粒子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出研究空气和水中常见污染物损害人类粘膜系统和功能野火洪水和COVID19大流行病每天影响地球人口,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破坏,并且最引人注目。与这些明显威胁相比,人类遇到的空气和水污染威胁则缓慢上升,并且很容易被忽视,但NASA已基本确认哈勃故障原因出在电源控制单元上在服役30多年后,哈勃太空望远镜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挑战。由于技术故障它在安全模式下已超过1个多月,本周三,美国宇航局表示在深入调查之后已经追踪到了问题的来源,基本可以确认问题出在电研究员创建一个精确的系统来计算运动中消耗的卡路里对于那些为了减肥而进行锻炼并注意饮食的人来说,其中一个挑战是确切地知道在运动中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有许多应用程序和可穿戴设备,如AppleWatch和Fitbit,声称可以显示运动中马斯克SpaceX即将把Starship及超重型火箭送入太空据外媒报道,近20年来,埃隆middot马斯克对SpaceX的愿景一直是发射一枚ldquo大火箭rdquo到火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个计划中的飞行器被简单地称为ldquoBFRr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月球大小的白矮星正濒临死亡据外媒CNET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称为ZTFJ19011458的白矮星,其大小与月球相当,但质量几乎是太阳的1。4倍。这是天文学家发现的最小的白矮星之一。一系列的地面和天基NASA启动2021年企业家挑战赛以寻求创新想法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已宣布启动其2021年ldquo企业家挑战赛rdquo(EntrepreneursChallenge),以邀请参赛者提出新的想法,从而产生新的仪器量子物理学有助于打散肿瘤DNA并摧毁癌细胞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使用新型碘纳米粒子来加强放射治疗的方法。当X射线照射到含有携带碘的纳米粒子的肿瘤组织上时,三天内就会引发癌细胞死亡。碘会释放出电子,打破肿瘤的DNA,导致细胞死亡
中核集团开展新冠病毒辐照灭活实验,将用于进口冷链食品消杀IT之家3月13日消息根据中核集团今日消息,中核集团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新冠病毒辐照灭活实验。2020年12月,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中核集团旗下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同辐股份我国立体测绘数据分辨率将更精确,资源三号03星交付投入业务化运行IT之家5月29日消息据自然资源部网站,5月28日,资源三号03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标志着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运行。资源三号03星于2020年7月25日成功发射,是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推迟,时间另行确定IT之家5月20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因技术原因推迟实施,发射时间另行确定。IT之家了解到,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是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及建造阶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在即,飞行任务标识公布IT之家5月19日消息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将于明日凌晨1时许发射,目前,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刚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了本次飞行的任务标识。从标识中可以动画详解天问一号着陆过程6大阶段,激光3维成像IT之家5月15日消息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今早成功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传回了遥测信号,标志着任务成功。天问一号着陆器的着陆过程共骄傲!祝融号成功着陆,五星红旗闪耀火星精彩观点1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个在火星着陆的国家,第二个在火星巡视的国家。2相比被火星捕获,更难更惊险的一环是登陆火星,人称黑色九分钟。3在这次火星探祝融号火星车顺利发回遥测信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IT之家5月15日消息从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今日7时18分,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今年5月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6月发射IT之家4月30日消息4月29日,我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建设自主空间站的序幕。天和核心舱质量22。5吨,是我国目前曾参加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宇航员逝世,迈克尔柯林斯谈太空探索的过去和未来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28日,曾参加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美国前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因病在佛罗里达州去世,享年90岁。就在两年前,为了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美国史密森尼杂志载人办主任空间站建造将分两个阶段实施,航天员已开展训练IT之家4月29日消息今天上午,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称,空间站的建造分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建造两个阶段历史一刻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圆满成功,首战告捷IT之家4月29日消息今日11时23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现在我们这一次任务终于宣布获得圆满成功,宣示中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