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一个被清晰探测到的中等质量黑洞迄今最强引力波信号

  北京时间 9 月 9 日消息,利用引力波探测器,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 142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大规模的黑洞合并事件。天体物理学家对这一引力波事件非常关注,因为这对目前的黑洞形成理论提出了挑战。
  两个黑洞碰撞的想象图
  宇宙中充满了时空涟漪——引力波——的回响,现在,在我们所听到的 "宇宙交响乐"中,又增加了一段新的声音。自 2015 年以来,天体物理学家一直在使用引力波探测器来 "聆听"宇宙中类似啁啾的信号,并通过解码这些在时空中产生的细微涟漪,分析发出这些信号的大规模碰撞事件。现在,根据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欧洲的室女座干涉仪(Virgo)的一项新研究,科学家们探测到了一个新的引力波信号,来自一场快速而剧烈的 "爆炸"事件。对该事件的研究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开更多的宇宙谜题。
  "这是又一个首次发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这项新研究的团队成员加布里埃拉 · 冈萨雷斯(Gabriela Gonzalez)说,"我们永远不会厌倦第一。"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这个被称为 GW190521 的奇怪信号使科学家相信,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黑洞合并事件,其形成的 142 倍太阳质量黑洞也是第一个被清晰探测到的中等质量黑洞(即质量为太阳质量 100 倍至 1000 倍的黑洞)。宇宙中的巨大爆炸
  根据 2019 年 5 月 21 日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天文学家的推测,该信号是一个 85 倍太阳质量的中等质量黑洞与一个 66 倍太阳质量的恒星黑洞碰撞时产生的,最后形成了一个 142 倍太阳质量的中等质量黑洞
  当科学家们仔细梳理引力波探测仪的观测结果时,很快就发现了这个独特的信号。这项新研究的合著者、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筎然娜 · 玛卡(Zsuzsanna Marka)清楚地记得,探测器是在 2019 年 5 月 21 日接收到信号。她是少数几个将手机与宇宙探测实时连接的天体物理学家之一,每当引力波探测器 "听"到宇宙中可能的信号时,他们就会收到提醒。
  收到提醒之后,玛卡开始检查这些事件中是否伴有中微子爆发。不过,就在当晚,她已经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次十分特别的探测。"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巨大的质量,"玛卡说道。她记得当时的想法是:"这太棒了,意义非常重大。这确实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大规模事件之一,令人难以置信,但还不清楚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大质量黑洞。"
  黑洞的大小各不相同。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恒星黑洞(一类由大质量恒星引力坍塌后形成的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 10 到 25 倍;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数十万倍到数百万倍以上,一般认为星系中心(包括银河系中心)都会有超大质量黑洞。天文学家推测,可能存在某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黑洞,即中等质量黑洞。据估计,中等质量黑洞的质量大约为太阳的 100 倍到 1000 倍。
  这张图显示了迄今为止探测到的黑洞碰撞和中子 - 恒星碰撞事件。产生 GW190521 的事件位于中心顶部,是所有碰撞中黑洞质量最大的
  中等质量黑洞并不像大多数小型黑洞那样,由垂死的恒星爆发形成。相比由单一恒星引力坍缩形成的恒星黑洞而言,中等质量黑洞的质量显然过大;恒星在爆发过程中总是会失去一些物质,但当恒星达到一定体积后,无论它变大多少,当它爆发时会形成一个质量最高约为太阳 65 倍的黑洞。根据 LIGO 团队的研究,更大的恒星在爆发时会失去更多的物质,最终形成同样大小的黑洞。
  这一过程可以解释 130 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如何形成最高为 65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而对于质量更大的恒星(130 至 250 倍太阳质量),则更可能发生不稳定对超新星爆发,恒星将被完全毁灭,不留下黑洞或其他任何残骸。因此,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坍缩不会产生质量在太阳质量 65 倍至 120 倍之间的黑洞,这一范围称为 "对不稳定性空缺"。
  直到最近,中等质量黑洞还只是理论上存在的神秘天体,即使以黑洞的标准来看也十分难以捉摸。利用 LIGO 的早期探测结果,天文学家对恒星黑洞进行了观察;另一方面,事件视界望远镜也拍摄到了 M87 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图像,但对于中等质量黑洞,对其进行探测并不容易。
  这次新的爆炸事件成为首次探测到中等质量黑洞的证据。天文学家的计算表明,这个引力波信号是一个 85 倍太阳质量的中等质量黑洞与一个 66 倍太阳质量的恒星黑洞碰撞时产生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引力物理学项目主任佩德罗 · 马罗内蒂(Pedro Marronetti)在一份声明中说:"LIGO 再次让我们感到惊喜,它不仅探测到了大小难以解释的黑洞,而且使用的技术并不是专门为恒星合并事件设计的。"LIGO 项目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
  "这非常重要,因为它展示了 LIGO 探测器的能力,其探测到的信号来自完全不可预见的天体物理事件,"马罗内蒂说,"这项探测表明,LIGO 也可以观测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物体。"是新的黑洞,还是更奇特的物体?
  2019 年 5 月 21 日探测到的黑洞碰撞事件的数值模型
  与往常一样,当涉及到引力波时,天文学家就不得不围绕着探测结果中破译的少量信息来建立假设。他们将这一引力波信号命名为 GW190521,发现它的持续时间比 LIGO 之前探测到的其他信号短得多,只有十分之一秒;它的频率也比之前的黑洞合并事件产生的信号低得多。天文学家还可以追踪该信号至特定的天空区域。
  根据这些信息,天体物理学家计算出了碰撞发生的距离——大约 70 亿光年。他们还可以计算出了两个相撞物体的质量,分别是太阳质量的 85 倍和 66 倍,而碰撞后的物体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 142 倍(在碰撞过程中,一些质量以引力波能量的形式丢失了)。
  由于濒死恒星产生的黑洞大小存在限制,因此这些初始质量表明,至少其中较大的黑洞——也可能是较小的黑洞——本身可能就是两个黑洞碰撞的结果。"两个黑洞合并,形成一个新的黑洞…… 然后它们再次合并,"玛卡说,"这只有在存在大量黑洞,即黑洞密度很高的环境下才会发生。"
  玛卡希望这场碰撞发生在一个活动星系核附近,由于活动星系核的强大引力,可以将其他天体锚定在附近。活动星系核是星系中心的一个致密区域,其发出的辐射被认为是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物质吸积产生的。不过,利用目前有关的数据,天文学家还没有办法确定 GW190521 背后的确切机制。
  从更长远的角度,如果能发现更多正在合并的中等质量黑洞,或许可以解决关于超大质量黑洞的一个重大谜团,即它们的起源。
  "它们就像房间里的大象,有上百万个太阳的质量,"美国西北大学天体物理学家、LIGO 研究人员克里斯托弗 · 贝里(Christopher Berry)在另一份声明中说,"它们是由恒星质量黑洞(恒星塌缩时产生)演变而来,还是通过某种未被发现的方式产生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中等质量黑洞,以填补恒星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空缺。现在,我们有证据证明中等质量黑洞确实存在。"
  尽管天文学家对这个引力波信号和发现中等质量黑洞的可能性感到兴奋,但他们并不能肯定目前的假设是正确的。当然,两个 85 倍和 66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合并是最符合数据的,但天体物理学家也在考虑其他更奇特的解释。
  "如果某种全新的事件产生了这些引力波呢?"美国西北大学的物理学家、LIGO 团队专家瓦西莉基 · 卡洛耶拉(Vicky Kalogera)说,"这样的前景很吸引人。"她还补充道,目前对信号产生原因的假设包括一颗银河系恒星的坍缩,以及某种古老的宇宙弦。首次发现之后
  引力波从两个黑洞的合并中扩散出来
  目前,LIGO 和 Virgo 探测器都处于下线状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它们被迫在 3 月底关闭。不过,天体物理学家正计划升级这两台探测器和它们的算法,以继续探测宇宙中的时空涟漪。
  探测器及其算法的升级对于追踪更多像 GW190521 这样的信号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探测器本身更加灵敏,科学家就能捕捉到更遥远的信号;而对数据处理算法进行微调,他们就能更容易地识别像这样的更短信号。
  冈萨雷斯表示,探测到两个黑洞的碰撞事件,以及其中某个黑洞本身就是由合并形成的,这预示着宇宙中存在着很多有待观测的信号。"我希望这意味着有更多的黑洞——可能是黑洞的集群,因为它们聚集在一起,所以合并得更频繁,"她说,"我希望这些黑洞集群的规模很大,而且分布在很多地方,这样我们就能探测到更多的黑洞。"
  当然,这一切还必须取决于未来的探测结果。"大自然做它该做的,我们不能告诉它该做什么,"冈萨雷斯说,"我们收集数据,取得发现,然后由理论天体物理学家们去推测并提出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些巨大的黑洞是如何产生的。"
  LIGO 和 Virgo 团队将相关研究的结果发表在 9 月 2 日的《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天体物理学期刊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前一篇详细描述了引力波信号的发现过程,后一篇则讨论了该信号的物理性质及天文物理学意义。

火拼先进封装!台积电英特尔三星急了芯东西3月17日报道,本周二,英特尔宣布在欧盟投资超过330亿欧元,除了芯片制造外,还将在意大利投资高达45亿欧元的后端制造设施。据悉,该工厂将采用新技术和创新技术为欧盟提供产品。我国已有超2亿老年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IT之家1月22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今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月2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6067。5万剂次我国实现658公里远距离光纤传感,定位精度达到1公里感谢IT之家网友情系半生nh的线索投递!IT之家5月5日消息,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的消息,近日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向斌刘洋等合作,实现了一套融合量子密钥分发和中国商飞6架C919国产大飞机正试验试飞,CR929研制进展顺利IT之家9月28日消息国产大飞机C919在3月1日签订了全球首个订单。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C919大型客机购机合同,购买5架C919大型客机,NASA投资近3亿美元,让SpaceX和亚马逊用卫星演示太空通信4月22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三,SpaceX星链网络亚马逊旗下卫星项目柯伊伯(ProjectKuiper)以及其他卫星公司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赢得演示太空通信的合同,总额NASA火星直升机机智号因电力不足短暂宕机,好在一天后联系上了5月10日消息,本月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探索火星表面的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因电力不足与任务团队失去联系。所幸NASA暂停整个火星探索任务后,直升机又联系上了毅力号火星车。但俄罗斯航天集团进步MS18号飞船今日将调整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IT之家4月23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通过Telegram频道表示,俄罗斯进步MS18号货运飞船将于23日启动发动机调整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避免其与Ax1宇航员将于4月23日离开国际空间站,SpaceX下一次发射任务推迟至26日IT之家4月21日消息,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全世界首个到国际空间站的私人航天Ax1任务将于周六晚(4月23日)结束,届时四位宇航员将离开国际空间站(ISS)。IT之家了解到,Ax1桑德斯反对为NASA登月飞船再拨款,称是变相资助贝索斯5月25日消息,本周一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Sanders)就无尽前沿法案(EndlessFrontierAct)提交了一项修正案,反对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测试中断8个月,波音星际线飞船阀门故障已修复将于5月19日前往国际空间站5月4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三波音公司代表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表示,导致波音CST100星际线飞船无人飞行测试中断8个月之久的阀门故障已经修复,飞船将于5月19日升空前我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开始总装,运载能力大幅提升现在一年两发,将来两年三发IT之家5月16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白明生透露,目前天舟六号的设计工作已经做完,开始总装。白明生表示,天舟六号到十一号是同一批生产的飞船
中国生物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已开展临床试验,效果不受病毒变异影响IT之家11月1日消息,根据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官方消息,此前该公司研发的新冠治疗特效药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已经在服贸会上亮相。目前,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已经获得德尔塔疫苗有用获新证注射一年之后仍有抗体北京时间10月3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新西兰科学家们在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研究中证明,抵抗德尔塔变异株病毒的抗体在新西兰新冠肺炎患者被感染近一年后仍然存在于其体内,该研究可为疫苗制造美国阿尔忒弥斯I将于11月22日发射,携带假人绕月飞行IT之家6月15日消息美国白宫此前宣布支持两项标志性项目,其中一项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让宇航员重返月球表面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另一项是太空部队(SpaceForce)。据索尼开发出一种新型可持续性材料,已用于WF1000XM4包装IT之家6月14日消息索尼官方宣,该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环保的可持续性纸质材料原生混合材料(OriginalBlendedMaterial),由竹子甘蔗纤维和消费后的再生纸独特组合研制不仅要花2800万美元,与贝索斯同游太空还有4项要求6月13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六,蓝色起源公司宣布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了其新谢泼德号(NewShepard)亚轨道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一个座位。中标者将与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中国科大观测到开放量子系统多步演化的记忆效应IT之家6月17日消息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开放量子系统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与奥地利科学院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实验观测到开放量子系统多步演化攀登者号实现我国地面机器人首次高海拔冰川科考IT之家6月22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网站,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地面移动操作机器人团队在青藏高原廓琼岗日冰川,完成了对攀登者号科考站外机器人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科考站外地2020年度中国环境科学十大科技进展出炉IT之家6月6日消息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近日向社会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该活动是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成员单位和两院院士推荐,经我国实现国际首个量子鹊桥技术,可将量子通信速率提升四倍IT之家6月3日消息据央视新闻,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演示了多模式量子中继,为高速率大尺度量子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实现方案。我国国产自主可控海上风电主控系统投运国产CPU自主编程软件IT之家6月1日消息据新华社等,我国国产自主可控的海上风电主控系统华电睿风于5月29日在中国华电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成功投运。IT之家了解到,这是国产风电主控系统在海上风电机组中国科大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拓扑保护光子晶体芯片中实现量子干涉IT之家6月15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天发文称,中国科大在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科大表示,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量子芯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任希锋研究组与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