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为什么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没有成为主流?

  1838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舍本贝恩(Christian FriedrichSchönbein)在《伦敦和爱丁堡哲学杂志》上展示了他发明的第一个燃料电池,并讨论了由溶解在水中的氢和氧产生的电流技术。同一年,威尔士物理学家和大律师威廉·格罗夫爵士(Sir William Grove)也发表了相关著作,虽然从现在往回看,当时的燃料电池技术比较粗糙,但二人的文章证明了燃料电池的可行性。
  此后一百余年,燃料电池被不断提及,成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之一。氢能作为最易获得的能源,在燃料电池中获得较高的地位。随着对环境的重视,我们越来越强调「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因而世界的主旋律都在向新能源看齐。众所周知,新能源因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更能满足当下的需求。
  威廉·格罗夫爵士1839年燃料电池的草图| wikipedia
  在新能源诸多分支里,燃料电池却没有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在人们最常使用新能源的场景——汽车上,搭载锂电池的电动汽车成为了新能源的领先者,占据了新能源的「半壁江山」。
  但是,即便是目前最主流的应用,电动汽车也存在无法避免的劣势,如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电池维修及保养成本高等等。受技术发展限制,电动汽车能否成为人们出行的绝对唯一选择,仍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在锂电池之外,还有着不少其他技术方式,正在等待爆发当中。
  「被忽视」的新能源
  汽车是燃料电池的最好载体之一。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原型车。1999年的东京车展上,本田就推出了FCX概念车,其中由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制造的氢燃料电池有78kW的功率输出,EPA认证的续航里程为170英里(约273公里)。
  1999年东京车展,本田展示了FCX概念车型|wikipedia
  2009年,奔驰、本田、丰田等车企纷纷入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据统计,仅一年时间,就有20余款氢燃料电池的车型发布,并在接下来几年中逐渐量产销售。然而,结果总不遂人愿。2009年到现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并未像理想当中发展火爆。
  据外媒报道,截至2019年2月,在全美国已售出和租赁了超过6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第二大市场——日本的两倍。而起步时间相近的锂电池发展更为迅速,仅2019年上半年,美国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达148704辆,电动汽车成为了当下一块巨大的市场。
  欧洲2016-2018年各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euobersever(左上角图注从左到右依次为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
  仿佛是两兄弟几乎同时出生,但一个体格强壮另一个发育不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究其原因,氢能源在产业化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发展,对于能源方面的技术还不够完善。首先,氢燃料电池车对充能基础设施的需求较高。如果我们拿电动汽车来对比,电动汽车在外可以用快充桩充电,在家可以使用慢充桩,但氢燃料电池汽车只能在加氢站充能,如果基础设施没有成大规模分布,那么对于人们出行都成了难题。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建成加氢站共有23座,占全球加氢站的比例约为6.23%。
  中国已运营的加氢站分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另外,氢能源用作汽车动力的一个优势在于续航里程较长,而这是由于其质量能量密度极高才能做到的。锂离子的质量能量密度为0.36-0.88MJ/Kg,而氢气的质量能量密度为142MJ/Kg。但氢气的体积能量密度较低,所以在汽车上使用的话,一般的解决方案是将将氢气压缩或液化以缩小储氢罐的体积,对于储氢技术要求非常高。因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过去一直处于无法达到规模量产的尴尬境地。
  但人们并未放弃这类清洁能源。一方面,氢燃料电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其运行过程中,不仅没有氮氧化物这种有毒气体,连二氧化碳都没有。相对于燃油汽车来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完全达到了「零碳排放」。
  氢能源还有一大优势:可再生。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可从化石能源中获取,有助于煤炭等一次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还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取,增加电力系统灵活性,实现大规模储能及调峰。从这个角度看,氢能源的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效率要优于汽油柴油。
  电解水制氢成本|《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不断加大研发和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据粗略统计,近十年,以美国、日本、欧盟与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已在氢能与燃料电池当中投入近50亿美元。
  世界各国对于「零碳排放」的要求都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点:2050年。事实上,仅依靠一种能源在2050年使所有经济与运输行业完成零排放的目标,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人们需要更多选择。
  正在升级的「氢动力」
  技术总归要变得成熟,更重要的是,技术的成熟度是我们肉眼可见的。过去70、80年代在航空航天当中应用的技术,如脱水食品、纸尿裤等等,在今日也普及到大众当中,成为随处可见的消费品。同理,氢燃料电池看上去默默无闻,但也在不断发展。
  2008年,本田推出了第一款可供零售客户使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进行研发和升级,日前在广州车展上,本田氢燃料电池汽车Clarity Fuel Cell亮相。
  就像上文提到,距离本田发布首款氢燃料电池车辆已有20年之久,而本田自身在80年代已经开始燃料电池车的基础研究。2007年,本田发布了首款氢燃料电池量产车型FCX Clarity,正式投向市场。据本田方面表示,直至今日,仍有1000辆FCX Clarity通过租赁的形式在美国加州道路上行驶。
  比起上一代车型,Clarity Fuel Cell搭载了第二代FCV(Fuel Cell Vehicles,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在动力方面有了显著提升,比如它实现了燃料电池堆的小型化。据悉,新一代Clarity Fuel Cell的单位电芯的发电性能提升1.5倍,燃料电池单元变薄20%,电池堆的体积缩小了33%。
  本田在氢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技术上进一步提升|本田
  「整个电堆都是由本田独立开发完成的,通过生成气体流路的改进和冷却方式的改进,最终可实现单位电池的输出电池功率得到大幅提高。」Clarity Fuel Cell动力总成开发助理负责人安藤章二介绍,与其他车企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相比,本田最大的优势在于燃料电池堆的小型化和车内空间的提升。原本只能乘坐4人的驾乘空间,也因此升级到5人可宽敞乘坐。
  在Clarity Fuel Cell上,本田将集成了驱动电机、电池堆、混合气体单元、供压机、电控系统五部分的整套动力总成系统放置在发动机罩内,与其他车型形成了明显差异化。紧凑的尺寸使得车辆动力总成与普通V6发动机相仿,同时也大幅提高车体设计的自由度。
  本田称发动机舱内搭载燃料电池动力总成为全球首创|本田
  本田方面表示,Clarity Fuel Cell的性能与燃油车已别无二致。该车型可实现最大130kW的输出功率和300N·m的峰值扭矩,每次加满氢只需3分钟,最长续航里程高达750km。
  至此,氢燃料电池车也许可以证明自己的实用性。安藤章二表示,该车型已经在日本、美国小批量售卖。与现有燃油或电动车辆的配置基本一致,也说明这套系统在将来具有大批量生产的可能。
  比较客观的情况是,大环境的成熟不能只靠一家公司来支撑。尽管氢燃料电池车已成为车企们重点推广普及的车型,但他们也承认,距离真正的大规模普及还需要几年时间。氢燃料还不是车企或者消费者的主流选择,这项技术却并没有沉寂。相反,以本田为代表的车企们正在为「后电动化时代」做前瞻性的准备。
  更值得说明的是,对于技术的探索,本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本田也在积极探讨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虽然只是「积极探讨」,但在每一项技术背后,我们都能看到本田这个「极客」一直在持续的探索技术。
  Clarity Fuel Cell|本田
  不仅仅是燃油车、纯电动车,甚至是本田的小型商务喷气机HondaJet,在一场以能源与技术为主题的变革当中,不以能源作为自己的定位,而是将「出行」作为主体来考虑,才是正确的道路。幸运的是,本田正在将其付诸实践。
  而在更广泛的出行领域变革之中,本田也在不断的积极与科技公司合作成长,早期与Waymo、Deepmap建立深度合作;在投资东南亚共享服务Grab、投资通用自动驾驶部门Cruise 7.5亿美元;甚至在中国,Honda作为首家日企加入了百度Apollo平台,与商汤科技联合研发自动驾驶AI技术……等等本田与这些年轻科技公司建立了更强关联的合作。
  在这样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面对种种压力和焦虑,本田最美的地方在于保留了更多可能性,以及时刻保持着自身对于技术的「探索感」。

无人驾驶共享模式新能源,或将变革出行新方式汽车正在迎来一场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早就是一句已经说腻了也听腻了的老话。我们有幸身处变革之中,对近几年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体会。有些人对这些科技上的进步表示接受认可也有比亚迪秦PLUS7月销量16753台,环比增长23。72IT之家8月6日消息据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比亚迪秦PLUS在今年7月的销售量为16753台,环比增长23。72。此外,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动车型秦PLUSDMi的销量也破万。IT之家了因电池电压降低而被告,特斯拉支付150万美元和解车主每人获得625美元赔偿北京时间7月30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特斯拉同意支付150万美元和解因为软件升级导致1743辆ModelS汽车最大电池电压降低引发的官司。据悉,这150万美元和解费中包含原告聘请律师外媒实测特斯拉新款ModelS充电性能最高功率达250kW,15分钟补充300公里续航7月29日消息,据InsideEVs报道,外媒MotorTrend对新款ModelSPlaid进行了充电测试,记录下了充电功率充电电流充电耗时等数据。测试结果显示,在使用特斯拉专属特斯拉中国大陆第900座超级充电站落户深圳IT之家7月31日消息今日,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第900座超级充电站正式于深圳开放。据悉,目前特斯拉在深圳建设超过了50座超级充电站,近500根充电桩。这座全新的16桩超级充电站特斯拉Model3售价降至23万元,2年内累降12万,车主已麻木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了。官方最新调整后,特斯拉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调整降至235900元人民币(补贴后),这波一刀砍掉1万5千元。麻木了。一位特斯拉车主看到消息后这样评价。因零跑汽车7月交付新车4404台,同比增长6668月1日下午消息,据零跑汽车公布消息,零跑汽车7月订单达6540台,环比增长597月交付新车达4404台,同比增长666,环比增长12。2021年零跑汽车的累计订单量已达28055电动汽车厂商Rivian有望在英国建厂,总投资10亿英镑IT之家8月1日消息根据外媒slashgear消息,美国电动汽车厂商Rivian已经推出了两款R1T电动皮卡R1SSUV两款独具特色的纯电动汽车。近日有一份报告称,该公司正在与英国特斯拉ModelY运输船最快8月中旬抵达欧洲,已有预订者收到识别码8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柏林超级工厂尚未获得最终审批无法投产的情况下,特斯拉就将从其他工厂,运送部分ModelY到欧洲市场。而外媒的报道显示,欧洲市场多位预订了ModelY特斯拉美国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有望在本周开始生产测试用ModelY8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按计划,在弗里蒙特超级工厂和上海超级工厂之后,特斯拉2019年3月推出的跨界运动型多用途电动汽车ModelY,还将在正在建设的柏林超级工厂和得克萨斯州特斯拉猛攻T型车,中国特供车型会如何8月9日消息试问,有人相信轮回的存在吗?1908年初,作为当时美国车企最为突出的代表,福特按照诸多普通消费的实际需求,推出了统一规格价格低廉的T型车。之后十多年里,后者迅速走红,辉
五菱将与迪士尼推出疯狂动物城限定款NanoEV汽车IT之家9月26日消息五菱品牌今日宣布,旗下首款两座新能源车五菱NanoEV与迪士尼疯狂动物城IP联名合作,将推出五菱NanoEV迪士尼疯狂动物城限定款,并将于9月29日天津车展上五菱首款两座新能源车命名NanoEV,将于9月29日天津车展正式亮相IT之家9月24日消息今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将推出五菱品牌首款两座新能源车型,新车命名为五菱NanoEV。作为GSEV(GlobalSmallElectricVehicle)全球小中汽协8月中国品牌轿车冠军为五菱宏光mini(BEV),比亚迪秦PLUS其次IT之家9月23日消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1年8月,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26万辆,环比增长12。2,同比增长51。4,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5。1,市场占有率比上月提升2。丰田自动驾驶子公司WovenPlanet收购地图和数据提供商Carmera7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周四,丰田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WovenPlanet表示,它已收购美国无人驾驶汽车地图和数据提供商Carmera。但是,WovenPlanet并未沉寂三年半,Uber自动驾驶致死案安全员发声希望得到公正的审判Uber的自动驾驶致死案,至此已过去了四年。在常规的认知中,事故原因似乎也已定性由于车内的安全员分神从而酿成大祸。如今,当事人RafaelaVasquez公开接受采访,首次提到了一全球首起!小马智行在美召回部分L4自动驾驶系统全球首起L4自动驾驶软件召回事件,在美国发生了。日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和安全管理局(以下简称NHTSA)表示,因为一起事故,小马智行已经同意召回其自动驾驶系统的特定版本。去年10月依然不造车,余承东华为要建智能汽车生态,鸿蒙OS也要上车自从成立智能汽车BU以来,关于华为造车的传闻此起彼伏。在昨日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举行之前,这一消息再次袭来。不过无论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还是华为智能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创新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约2000平方米,设置9个实验室IT之家12月21日消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21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表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创新中心位于华华为智能汽车苏州研究所探访不造车的HUAWEI,造什么今年,新造车的圈子有些热闹。苹果百度小米富士康中兴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入跨界造车行列。隔壁小米在多次否认造车传言后,最终高调宣布造车,而同属国内头部科技阵营的华为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呢?实4年前特斯拉致死事故案再审,马斯克曾为此推出限速安全更新2018年5月,美国发生的一起严重特斯拉车祸导致18岁驾驶员巴雷特莱利(BarrettRiley)死亡。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事后与莱利的父亲进行了数周的邮件往特斯拉Cybertruck现身弗里蒙特工厂,类似ModelSX屏幕IT之家2月8日消息,最近有人在弗里蒙特工厂发现了一辆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原型车。这似乎是得克萨斯州发现的同款车型。根据最近YouTube上的一段视频,在弗里蒙特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