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鹏汽车的2021第一季度净亏损扩大,股价半年跌七成

  5 月 13 日,小鹏汽车公布了 2021 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鹏汽车营收达到 29.5 亿元,较 2020 年同期的 4.12 亿元增长 616.1%。其中,汽车销售收入达到 28.10 亿元,较 2020 年同期的 3.72 亿元增长 655.2%。其毛利率也在 2020 财年首次转正后达到 11.2%,据悉 2020 财年小鹏汽车整体毛利率及 Q4 季度毛利率分别为 4.6%、7.4%。
  尽管营收及毛利均有所增加,可小鹏仍旧没能扭亏为盈。2021 年 Q1,小鹏汽车净亏损达到 7.86 亿元,2020 年同期亏损 6.44 亿元。从此前财务数据来看,2019 年、2020 年其净亏损分别为 36.92 亿元、27.32 亿元,虽有所收窄,但相比同期的理想汽车在 2020 财年达到整体盈利,小鹏也亟需找到自己的盈亏平衡点。
  在 5 月 13 日晚间的财报电话分析会上,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表示,2021 年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在加速颠覆传统燃油车,仅一线城市新能源乘用车的新车销量渗透率在 Q1 季度达到了近 20%。
  其财报显示,Q1 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达到 13340 台,较去年同期的 2271 台增长了 487.4%。截至 4 月 30 日,2021 年累计交付量已达 18487 台,同比增长 412.5%。仅 4 月智能电动汽车交付量达到 5147 台,同比增长 285.3%,其中小鹏 P7 交付 2995 台,小鹏 G3 交付 2152 台。
  小鹏汽车预计 2021 年第二季度车辆交付量为 15,500 至 16,000 辆,同比增约 380.2%至 395.7%;总收入在 34 亿元至 35 亿元之间,同比增约 475.5%至 492.4%。
  但在资本市场,小鹏正在经历断崖式下跌。
  截至 2021 年 5 月 12 日美股收盘,小鹏股价收报 24.76 美元,较 74.49 美元的历史高位下跌 66.76%,市值缩水近七成;高瓴资本、GGV 均从小鹏汽车主要股东行列退出。"软件 + 硬件"攻克自动驾驶
  2021 年 3 月,小鹏汽车完成了从广州至北京的全程高速 NGP 自动辅助驾驶,全程超过 3000 公里,其中 NGP 全程平均百公里人工接管次数为 0.7 次,变道超车、匝道通过以及隧道通过成功率均超过 90%。
  何小鹏则在 Q1 季度的整车收入中,首次确认了 XPILOT 自动驾驶软件收入。截止 2021 年 3 月 31 日,小鹏汽车已累计交付 23000 万台 P7,NGP 已经辅助用户驾驶了 230 万公里,对于激活 NGP 的车辆而言,其 NGP 里程渗透率超过 50%。
  其中,XPILOT 3.0 的累计付费率超过 20%,并于 2021 年 3 月达到了约 25%。"我相信,小鹏是中国唯一家实现了全栈自研的自动辅助驾驶软件单独收费的汽车企业。"何小鹏说,XPILOT 软件的变现将成为小鹏除整车硬件销售外的持续性收入和利润来源。
  蔚来则在 2020 年 11 月重启了自动驾驶自研路线,自研规划及控制算法,并对软件包收取相关费用。反观理想汽车,虽然在自研方面起步较晚,在自研自动驾驶应用层算法的同时,开发实时操作系统 LiOS 技术能力,但其将所有车型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定为标配,既不收软件激活费用,也不收订阅费用。
  随着小米、华为等互联网厂商相继进入汽车领域,各方势力都在不断加码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及互联化。自动驾驶便成为各家争夺的关键,要想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则离不开智能硬件,传感器以及强大算力芯片等软件的支撑。
  目前大部分车企及互联网公司均以 L4 级自动驾驶为基础,提供面向 L4~L2 + 级别的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但现阶段在智能汽车领域,则普遍处于针对方向盘及加减速等多项提供支持的 L2 级自动驾驶。不仅如此,要实现自动驾驶还需要大量来自车端、路端的数据样本,以便做出更为精确的指令。
  只不过由于车规级芯片及其高昂的研发成本,绝大多数汽车厂商都会选择与芯片品牌方合作,如小鹏汽车分别与英伟达、高通展开合作,其新款车型 P5 搭载的便是高通骁龙第三代 SA8155P 车规级芯片,据官方介绍该款芯片采用了 7nm 制造工艺,性能算力达到上一代的 3 倍。
  蔚来也是如此,其新款车型 ET7 采用了英伟达 Orin 芯片,预计 2022 年一季度交付。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方案上,英伟达与高通只提供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及基础软件,不提供应用层算法,车企选用大概率仍需要自研,也就是说在选定计算平台后,车企更容易与其产生绑定效应,芯片供应商们也不仅聚焦芯片,而是不断向软件层逐步延伸,构筑产业生态。
  虽然小鹏、蔚来等一众造车新势力纷纷加大了研发投入,布局全栈自研,进而实现软件算法快速更新迭代,但想在短期内补齐感知、预测等方面的短板,增强各种道路场景覆盖、实现端到端自动辅助驾驶的能力,并不容易实现。更何况小鹏汽车近两年间质量问题频发,仅 2021 年 1 月,小鹏汽车便召回 13000 余辆存在隐患的 G3 车型,该数量已超过其同款车型 2020 年全年交付量。
  在智能化普及之前,或许"小鹏们"应该在安全领域多下功夫。加大投产及扩张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 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51.5 万辆,同比增长 2.8 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 43.3 万辆,同比增长 3.1 倍。
  不少从业者对此表示,智能电动车有可能迎来爆发性增长,目前已经初步实现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2021 年 4 月 8 日,在武汉政府的支持下,小鹏与武汉市签署相关协议,建造小鹏汽车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如建设整车、动力总成工厂及研发设施,目前武汉智能基地整车规划产能达 10 万辆。
  除此之外,小鹏此前在肇庆工厂的 P5 与 P7 共线生产产线改造已完成,正在进行 P5 的样车试制。
  "随着 P7,P5 和新 G3 的共线生产,也将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在财报电话会议中,何小鹏表示,未来小鹏汽车在肇庆、广州和武汉三个工厂的设计产能将达到 30 万辆,若经过适度改造和调整,可实现峰值产能近 50 万辆。
  "智能电动车的市场规模正加速增长,2021 年小鹏将加大基础设施能力的建设,做长线布局和投资。"何小鹏认为适时要抓住机会,据财报数据显示,截止一季度末,小鹏汽车全国销售网点达 178 家,服务网点达 61 家,覆盖 70 个城市。在所有销售网点中自营占 88 家。
  预计 2021 年底,小鹏汽车总销售网点数将达到 300 家左右,覆盖超过 110 个城市。
  2021 年 4 月,为加速智能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普及,小鹏汽车与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中升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期完善销售和服务网络,增强售后服务能力。
  在海外市场,小鹏汽车则在第一季度出口了 300 辆 G3 车型到挪威,P7 车型也将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小鹏汽车总裁兼副董事长顾宏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想要成为一家成功的电动汽车企业,就必须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在某些市场上进行有限的测试,并将其作为一种非常长期的战略。
  无独有偶,2021 年 5 月蔚来也正式进军挪威市场,计划 9 月向其出口智能电动车 ES8 SUV 系列,并于 2022 年出口 ET7 豪华电动车。蔚来表示,将在当地自建由车、服务、数字化和生活方式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将 Nio House、换电服务等特色复制到挪威。
  截止 2021 年 3 月,作为全球电动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挪威纯电动汽车占新车总销量的 56.3%。此外插混(PHEV)和混动(HEV)车型也占据了不小的比重,而纯燃油车在挪威的新车销量仅占 9.5%。
  相比小鹏汽车,蔚来还计划在挪威建立 4 个第二代换电站;2022 年,将在挪威五座城市建设换电站,同步引入 BaaS 模式,并与当地充电服务商 Plugsurfing Charging 展开合作。
  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内市场尚未盈利的小鹏和蔚来,在海外市场仍要面对其运营模式带来的亏损问题。比如对当地市场的把握、文化差异、用户使用习惯等等,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对此李斌却表现得颇为乐观,"一味追求盈利的公司是没有成长性的,好的产品具有普适性,会受到世界范围内不同市场用户的认可。"

中国造车,有群疯子划重点1李斌李想和何小鹏三人,在造车之前都迎来了第一段事业的巅峰期,财富自由后纷纷投身造车。李斌是最早决定亲身下场造车,他曾想拉拢李想一起做,但后者没答应,反而成了李斌的天使投资人三天后,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IT之家5月16日消息比亚迪汽车今日宣布将于3天后举行下线仪式,与大家共同见证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感谢同行。IT之家了解到,比亚迪2021年4月合计销售汽车45234劳斯莱斯确认正在开发纯电豪车续航500km,与宝马i7同平台IT之家6月2日消息宝马今日发布了iX和i4的量产版车型,并宣布这两款车将在今年11月开启全球交付,性能不俗。而作为子公司的劳斯莱斯也公布了旗下电动汽车的量产计划。劳斯莱斯确认正在小鹏P5智能汽车发布32个传感器自动辅助驾驶,将于第四季度交付IT之家4月14日消息小鹏P5纯电动力轿车于2021年4月12日晚正式发布。这款车是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的智能汽车,共配备32个传感器,拥有XPILOT3。5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支持小鹏汽车的2021第一季度净亏损扩大,股价半年跌七成5月13日,小鹏汽车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鹏汽车营收达到29。5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4。12亿元增长616。1。其中,汽车销售收入达到28。10亿元,较20小鹏P5累计订单破万,成小鹏汽车预订最火爆车型IT之家4月21日消息根据小鹏汽车官方的消息,截止至2021年4月21日1516,小鹏P5累计订单破万。小鹏P5成为小鹏汽车预订最火爆车型。IT之家了解到,小鹏汽车官网开启99元抢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Y生产线部署有大量库卡机器人1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上海超级工厂的一期投产之前,特斯拉曾在财报中披露了这一工厂的内部状况,当时显示Model3装配线上部署有大量的美的旗下库卡公司的机器人。特斯拉上海小鹏吴新洲正考虑包括自驾芯片的所有选择北京时间4月15日午间消息,据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的一位高管透露,该公司正在考虑自己开发自动驾驶芯片,从而保持其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小鹏汽车负责自动驾驶技术的副总裁吴新印度尼西亚首批30台比亚迪纯电动大巴于杭州工厂下线IT之家5月26日消息从比亚迪获悉,近日,印度尼西亚首批30台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比亚迪杭州工厂成功下线,这批大巴将投入首都雅加达的公交环线进行商业运营。据介绍,此次交付印尼的12米比亚迪已交付西班牙最大纯电动巴士订单IT之家5月26日消息从比亚迪获悉,当地时间5月24日,比亚迪宣布向西班牙首都公共交通运营商马德里市政交通公司(EMT)交付30台12米纯电动大巴。图源比亚迪比亚迪表示,这是西班牙2021款理想ONE汽车装国产自动驾驶芯片,涨价一万,取消七座版车东西5月25日消息,就在今晚,增程式新能源汽车领域又迎来一款重磅产品。国内新造车三强之一的理想汽车正式发布首款车型理想ONE的改款车,新车的起售价为33。8万元,特别配色版本的售
蔚来NIOOS2。10。0版发布支持二代换电站,锁车可自动关窗IT之家4月14日消息今日蔚来汽车正式发布NIOOS2。10。0版系统更新,是今年的第二次大版本OTA升级。该版本主要带来了第二代换电站的支持,同时仪表可视化效果增强,NOP体验优王军华为不造车,造车不一定赚钱,要把零部件做得足够好IT之家4月18日消息据新京报贝壳财经报道,4月18日上午,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新品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在被问及和极狐合作首款汽车之后是否造车时,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比亚迪唐DMi今日上市18。98万元起IT之家4月19日消息比亚迪唐DMi全球首发暨上市发布会今日在上海举行,该车型综合补贴后预售价18。9821。68万元。比亚迪表示,唐DMi是为注重经济和舒适的主流家用人群量身打造比亚迪正式发布e平台3。0百公里加速可达2。9秒,最高1000公里续航IT之家4月19日消息今日,比亚迪正式发布e平台3。0,百公里加速可以达到2。9秒,续航里程最高可以达到1000公里,5分钟充电可以达到150公里。财富在2019年评价比亚迪时表示比亚迪纯电新物种EA1即将发布圆润精致,动感灵巧IT之家4月17日消息今天,比亚迪宣布将在4月19日的上海车展公布纯电新物种EA1。官方表示,比亚迪EA1眉目灵动,舒展无限想象圆润精致,尽显动感灵巧利落身线,绘出力量与速度。报道本田中国与AutoX合作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以AccordInspire车型为主IT之家4月16日消息今日上午,本田中国宣布,为探索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onda中国与AutoX合作启动以AccordInspire车型为主的道路行驶测试。用于道路行驶测试的Acc小马智行获得首批北京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路测牌照IT之家4月14日消息小马智行13日宣布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首批30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成为此次首批获牌企业之一。小马智行表示,搭载小马智行最新一代系统PonyAlph特斯拉副总裁陶琳特斯拉中国采集数据会严格存储本地IT之家4月14日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13日,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圆桌论坛上表示,特斯拉在中国采集的数据会严格遵守中国对于数据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本地存储。值得一新华社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存虚假宣传虚火过旺隐忧IT之家3月28日消息新华社今日发文称,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产品指标注水还甩锅客户企业还没卖一辆车市值就几千亿等问题逐渐凸显,虚假宣传虚火过旺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健特斯拉后轮驱动加长续航版ModelY仍有望推出,续航里程756公里3月29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2019年3月份推出跨界运动型多用途电动汽车ModelY时,特斯拉曾宣布这一款电动汽车将有后轮驱动长续航版,续航里程482公里。但在今年2月份,有部特斯拉Model3是欧洲市场2月份最畅销电动汽车3月29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2016年3月底推出次年7月开始交付的Model3,是他们旗下目前起售价最低,产量交付量最高的车型,已在众多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