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

  能源最终将由化石能源时代发展过渡到可再生能源时代,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各国在针对经济危机而推出的救援计划中都不约而同地把绿色投资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作为实体经济的突破口,希望通过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带动经济全面复苏和持续发展[1]。2012年1 月16 日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开幕,主题是 推动可持续创新 ,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和挑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了到2030 年将全球使用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一倍的目标。但是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进程,可再生能源未来几年的发展路径几乎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了。对于我国而言,正如2011 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的《中国的能源安全: 前景,挑战和机遇》里提到的: 中国改变现有的能源供需结构存在很大困难,化石能源依旧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以煤炭为主,但中国的水电、核电、风电和天然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长期看,中国应该构建一个技术创新导向的煤炭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体系②。相应地,可再生能源整个法律体系的完善则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经之路。
  2005 年以前,我国主要是通过部门规章和政策来给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2005 年2 月2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 并于2006 年1月1 日施行,从此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纳入了法制轨道。2009 年12 月26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修正案) 》,修改后的《可再生能源法》形成了五项新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 总量目标制度、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分类电价制度、费用补偿制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制度。为了有效施行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相关部门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的规章和政策。就整个制度的演进来看,首先是立法形式的变化,由2005 年前由部门规章与政策予以规范演进到现在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反映了国家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以强制性的高位阶立法形式代替之前的部门规章与政策,法制的统一,更利于可再生能源各项法律制度在全国实施; 其次是立法内容的变化,从2005 年之前的 零打碎敲 式立法到统一《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定,再到首次修改,以及细则与配套制度的出台与即将出台,都反映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表明了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定与信心,此次修改的《可再生能源法》确立的五项制度是在总结之前经验与教训基础上确立的。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的首次修改,既保留了原有科学合理的内容,删除并修改了无效的内容,还增加了新内容,从字眼表述上看既有有变化的,也有无变化的,但是实质上都有了新的内容。2006 年起施行的《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受该法影响,自2006 年起,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止跌回升[2]。然而,要想给予可再生能源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
  1 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制度问题。
  1. 1 问题所在: 未以立法形式明确且目标偏低。
  2009 年12 月修改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总量目标制度,但没有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总量目标,该法第七条规定,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总量目标是一个必须实现的国家目标,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我国是一个大国,各项情况相当复杂,并且地域差异很大,作为一个反映国家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决心和力度的具体体现的总量目标应当是通过权威的立法来推动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各地区统一的认识和行动。如澳大利亚于2001 年4 月通过了自己的可再生能源( 电力) 法,在这部立法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 年全国增加9,500Wh( 2%) 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40 亿澳币。从最终的效果来看,正是因为通过立法明确了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投资者才清晰地了解国家支持的重点所在,引导了投资的方向,使总量目标得以实现。
  不可否认,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大国,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到2010 年底,我国的水电装机已经达到2. 13 亿千瓦,世界排名第一,风电并网运行容量超过了3100 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已占全球产量40%、达到了800 万千瓦。我国 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目标是: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15%,2015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1. 4%。目前,正在制定的我国能源发展 十二五 规划也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了重点领域,虽然规划没有正式发布,但国家能源局已透露: 到2015 年,风电将达到1 亿千瓦,年发电量1900 亿千瓦时,其中海上风电500 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00 万千瓦,年发电量200 亿千瓦时; 加上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利用以及核电等,2015 年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将达到4. 8 亿吨标准煤①。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010 年达到10%,2020 年达到20%,2050 年达到50%。按照目前我国的能源战略规划,我国可再生能源在2010 - 2050 年期间的发展将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差距与中国未来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远远不相适应。考虑到规划与实际实施结果可能还存在差距等因素,这种落后会更加显著。
  1. 2 解决对策。
  从《可再生能源法》的最初立法与后期修改来看,我国立法行为始终未能突破几个传统立法观念的束缚,如立法的综合性、原则性、指导性等等,另外也反映了整个立法过程中矛盾与利益的博弈与妥协。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没有强有力的立法总量目标的 目标 ,势必会被最终的效果大大的打个折扣。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 九五 期间,原电力部就曾经提出到2000 年我国风电装机达到100 万千瓦的目标,但以上目标因没有立法的强制性而最终没有实现。 报喜不报忧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通过可再生能源立法,提出了自己的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政策,如2004 年德国在其制定的《关于重新调整电力领域可再生能源法的法律》中提出: 制定本法旨在促进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重,至2010 年至少提高到12. 5%,至2020 年至少达到20%。 目前,全球已有60 多个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行动计划,通过立法的强制性手段保障可再生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 [3]。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是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的具体化,具体指导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许多国家都提出了较高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如丹麦,2012 年年初公布了自己国家的《2050 年能源发展战略》,提出 到2050 年将完全摆脱对化石能源依赖的战略目标,其中2020 年化石燃料消耗将比2009 年降低33%,一次能源消费量比2006 年降低4%,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超过30%,交通领域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②。当然,基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丹麦的战略目标是严重的不切合实际。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发展目标制定偏低,实践中已严重阻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就风电发展而言,我国风电普及速度全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风电行业发展的领头羊,然而正是由于国家风电发展目标偏低,导致电网建设不足,难以满足我国风电发展的速度,客观上又抑制了风电的发展。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 十二五 规划尚未正式公布,笔者建议,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适当调整并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与发展目标。
  2 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问题。
  2. 1 问题所在: 并网技术标准缺乏。
  《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 电网企业应当与按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发电企业有义务配合电网企业保障电网安全。此款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必须符合并网技术标准,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前提下,与电网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只在达到上述条件的,电网企业才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在这些条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并网技术标准的问题。
  当然,对于并网发电项目提出技术标准是保障电网安全的需要,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不应有例外,并且并网技术标准应当是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才能确保上网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不会对电网构成威胁,以保障电网的安全,但是我国却没有这方面的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以风电为例,2001 年前曾经就运行、检修、安全规程等制定过相关的技术标准,但其内容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风电大规模的开发需要,这意味着之前的这一技术标准已经过期。当下,关于风电的各项技术标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很多关键性零部件的标准也还没有发布。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空间,随之也影响了整个能源的供给。2011 年夏天,电荒问题再次引起关注,但实际上西部风能却未能 施展拳脚 ,没有强制性的并网技术性标准使得风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利用率,也在客观上阻碍了风电行为的发展动力。2. 2 解决对策。
  全额收购主要是在电网覆盖范围内,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履行并网协议来解决[4]。 法律中规定全额收购的是 符合并网技术标准 的电力,由于并网技术标准的缺乏,电网企业可以理直气壮地以安全为由拒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而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则无抗辩的理由,这就导致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难以落实。 国外风电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并网导则且强制执行。并网导则明确规定了风电场应具备的有功/无功功率调节能力、低电压穿越能力等性能指标。德国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其要求高于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的标准,对各种并网技术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并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保障执行 ①。
  没有并网的技术性标准并不意味着我国现在没有制定标准的能力。笔者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发电设备制造商等多方共同参与,尽快制定并网技术标准。标准的制定既要参照国际标准,也要考虑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现状,制定出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同时,尽快出台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的实施细则,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整体经济性,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拓展空间。当然,还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售电侧将逐步开放,电网企业全额收购义务的履行将面临经济上的挑战[5]。
  3 可再生能源分类电价制度与费用补偿制度问题。
  3. 1 问题所在: 立法前瞻性不足。
  为了给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制度支撑,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分类电价制度与费用补偿制度。其中分类电价制度规定在了《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九条,根据这一法律条文,价格主管部门有权按照可再生能源类型和地区分别确定上网电价,根据制定的不同技术种类和不同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水平,确定价格的适用期限,调整办法等。目前我国适用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1 月公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办法中规定了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两种形式,并对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 的定价机制都做了具体的规定。随后2009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下发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对风电价格管理做了进一步的规定。2011 年12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通过发改价格( 2011) 2618 /2619 /2620 /2621 /2622 /2623 号提高了向除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以外的其他用电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而费用补偿制度的立法内容则包括了三个方面: 一是电价附加,电网企业依照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发生的费用,高于按照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计算所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由在全国范围对销售电量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偿; 二是计入电网成本,规定在《可再生能源法》
  第21 条; 三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即如果电网企业不能通过销售电价回收的费用可以申请基金补助。
  立法上设置以上两项制度的初衷,不外是考虑可再生能源的自身特点。在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加之受技术和成本的制约,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较低,尚处于弱势状态,在短时期内无法与传统的能源相抗衡,因此短时期内采用这种 一边倒式 的利益趋向是有道理的。但从长远来看,未对此两项制度做弹性规定,则反映了立法的前瞻性不足。首先来分析分类电价制度,该制度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作为一种强制性措施,由政府制定可再生能源的价格,短期来看此种制度可以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是长期来看这种制度破坏了市场竞争规律,扰乱了能源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分类电价制度只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初期的临时性促进手段。 分类电价制度强调可再生能源项目本身的利润,在中国发电集团较为强势的情况下,会弱化企业提高科技水平、降低成本和竞争的意识,长远来看不符合电力体制深入改革引入竞争的目标,而且采用分类电价制度,政府需要准确估算项目的核算成本[6]。就费用补偿制度而言,由电网企业全额收购符合要求的可再生能源的电量,而后电网企业又有费用补偿这一稳定的来源,这样会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失去提高技术、改善管理、降低成本的动力。另外,立法前瞻性不足还体现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中的费用补偿制度仅仅针对电网企业,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电力市场将不断开放,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会直接与大用户以及独立的售电企业进行交易的问题。
  3. 2 解 决对策。
  立法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快速发展,法律制度很容易导致 朝令夕改 ,立法的稳定性受到冲击。实际上,此次《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改仅距该法出台四年,除了显示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迫切心情,立法时某些制度的前瞻性不足则是被迫修改的主要原因。
  笔者建议,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中的分类电价制度与费用补偿制度进行 阶梯式 立法,即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立法形式的明确,以总量目标的时间点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不同比例为分界点,在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阶段分别设计分类电价制度与费用补偿制度的不同内容,扶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壮大,直至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能够与传统能源相抗衡时,再依可再生能源的不同种类、逐步取消分类电价制度与费用补偿制度。以上的这一修改思路在《可再生能源法》中立法不宜过细,具体的可操作性内容与程序应当体现在各级别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中。
  4 结论与讨论。
  为了共建一个绿色且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未来,我国必将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做出自己的努力,因为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完善可以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总量目标制度应以立法形式予以明确,并制定具有长远目标的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尽快出台并网技术标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的落实,考虑立法的前瞻性问题,对分类电价制度与费用补偿制度进行 阶梯式 立法。 近几年来,我国的能源消耗非常巨大,每创造1 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 3 倍,德国和法国的7. 7 倍,日本的11. 5 倍[7]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能源支持重要组成部分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毕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乐琴。 后危机时代中国新能源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11) : 24 - 27.
  [2] 赵振宇,范磊磊。 可再生能源法规、政策分析及其对发电结构的影响[J]。 可再生能源,2010, 28( 4) : 5 - 9.
  [3] 韩芳。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 可再生能源,2010,28( 4) : 137 - 140.
  [4] 薛惠锋,王海宁。《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回顾及展望[J]。 中外能源, 2010, 15( 3) : 33 - 36.
  [5] 唐敏,徐解宪。 新能源与电网立法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J]。 华东电力, 2010, 38( 5) : 593 - 596.
  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品学网范文网!

碳纳米管表面改性及其应用于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日本科学家在1991年发现碳纳米管以来,由于其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韧性以及极高的弹性模量等传统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成为众多科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碳纳米管可以看成是由单层或者多炭黑对无机开孔泡沫吸波材料反射率的影响分析无机开孔泡沫型吸波材料是利用碎玻璃或火山灰等为主要原料,在其中添加电磁损耗物质,熔融发泡得到的一种材料,具有吸波性能好多频谱兼容耐久性好以及耐恶劣环境,使用寿命长造价低的特点,在工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探讨在我国,随着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适合于预应力技术的高性能混凝土低松弛钢丝钢绞线各种形式的锚具以及各种张拉设备的生产系列化规模化,再加上各专业生产厂的相继建立使得竞争加剧,预应桥梁工程的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前言随着不断加快的经济建设速度,桥梁工程建设已经迈入了规模化的发展阶段,全国大规模联网工程的实现,桥梁工程建设便成为重要纽带。由于建设桥梁设施工程的成本较大,投资风险性也在逐步上升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政桥梁工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其施工当中。但由于我国在该技术水平上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我们加大对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纳米技术的战略地位和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发展一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这一定是每一个首次接触纳米的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其实纳米就字面来说,只是一种尺度,它和我们所熟悉的米毫米微米一样都是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109米,也就是响应面优化制膜条件应用响应面优化制膜条件应用响应面优化制膜条件应用响应面优化制膜条件应用精品源自化学科1前言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硅橡胶(PDMS,RTV615型,GE),北京震坤行贸易有限公司。该化学还原制作纳米银粉研究化学还原制作纳米银粉研究化学还原制作纳米银粉研究化学还原制作纳米银粉研究文章来源1试验方法称取一定量硝酸银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硝酸银溶液,另外称取一定量乙二胺四乙酸与氢氧化钠溶于去乙醇汽油再次成众矢之的新能源专业论文(1)尴尬的现状开车的走路的都乱了阵脚今冬,在寒冷的哈尔滨,滴水成冰这个词已不显夸张。实实在在的,各条街路都被一层薄冰覆盖,这些从点滴连成片的冰来自密密麻麻的车。开了15年出租车的李战才桥梁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其措施一影响桥梁工程管理的几个要素1人为因素当前桥梁工程建设事故频频发生,造成损失巨大,这些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人为产生的事故,这种人为产生的事故主要体现在施工者没有按照施工的相关规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一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有着直接影响的,而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现场施工的管理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符号教学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符号教学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和不兼容性,文化冲突无处不在,在他国进行汉语教学时,促进他国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是必要与必需的。对外汉语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语言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语言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提到教师的语言,这里教师的语言是指第二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第二语言教师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对该语言的非母语现代汉语紧缩句研究综述现代汉语紧缩句研究综述一现代汉语紧缩句相关研究整理一般认为,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对紧缩句现象的研究始自金兆梓先生,他明确提出复句有可以凝缩之法。在近百年现代汉语紧缩句研究历史中,仅与紧高校体育英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困境与思考高校体育英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困境与思考现代汉语不仅是综合性大学中文系师范类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体育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常在本科第一学年开设。目前,我文化语境视阈下汉语文化正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文化语境视阈下汉语文化正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文化语境最早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既包括人们的生活模式,又包括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一般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交际参与者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自觉地排除文化差异的干扰,做到相互理解和彼此适怎样激发彝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用汉语和老师及学生的互动怎样激发彝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用汉语和老师及学生的互动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汉语的有效教学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果,现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小议如何发挥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小议如何发挥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中,教师这一因素不可谓不重要。一直以来,在怎样教这一问题上,大家都非常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笔者认为,积极发挥教师在教汉语之魅没有哪个民族的诗词能够一口气穿越几千年,让无数后人心有同感。譬如一千年前范仲淹的浩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長。用词简单明了,却如展开一卷国画,如抚一张古琴,非我族群难探讨初级汉语甲级汉字的教学策略探讨初级汉语甲级汉字的教学策略汉字是汉语表达的重要方式,因而是汉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难点。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大纲所规定的800个甲级字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符合四种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欧洲中世纪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恩格斯曾经谈到,当时农村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在原始共产主义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马尔克公社城市行会也是按照马尔克公社的样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