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964年老蒋秘书密信周总理,随后一女子被送往台湾,受蒋介石亲迎

  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后,他晚年时对于他曾生活的家乡无比怀念,因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导致他被中国人民所抛弃,仓皇蜷缩在海岛之上,此后更是再未踏足大陆半步。尽管在台湾依然风光无限,蒋介石还是台湾的统治者,但蒋介石在大陆却一直有一个放不下的女人, 这个女人在蒋介石败逃台湾时没有被接到台湾,此后便让蒋介石牵挂许久。
  蒋介石败逃台湾
  这个女人不是蒋介石的爱人,而是他的亲人兼救命恩人,是蒋介石人生中最早的贵人。1964年周总理突然接到了一封来自蒋介石原来的侍从秘书汪日章的信,在信中汪日章向周总理表示,希望政府能够给蒋介石的一位亲人给予照顾,这位亲人就是让蒋介石牵挂许久的蒋妙月,她是蒋介石的同族,论辈分算是蒋介石的舅母。虽然在中国历史上蒋妙月 这个名字无足轻重,但对于蒋介石来说,她却是蒋介石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人。
  蒋妙月
  周总理在读过信后决定将蒋妙月送到台湾去,这令蒋介石十分惊讶,同时也感激不已。今天历史求知所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蒋介石的亲人蒋妙月对蒋介石人生的影响。少年得恩,余生相报
  蒋介石之所以能够在1927年之后登上国民党权力的宝座,可以说他的一生遇到过很多帮扶过他的贵人,脱去蒋介石国民党领袖、民国总统 的神圣外衣,蒋介石少年时期的孤苦对他性格的铸就以及行事作风的影响,是深远而鲜明的。
  蒋介石一度是权倾一时的独裁者,他政治手段强硬,内能笼络国民党各派,外能讨好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某些蒋介石的粉丝眼里,蒋介石实乃千古一枭雄,但蒋介石早年也曾做过无数的荒唐事,经历过迷茫坎坷,和不论哪个时代的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一样,蒋介石在少年时期也表现平平无奇,丝毫没有所谓的"领袖才能"。
  哪有什么所谓天生的领袖,只不过是在时代的浪潮下,凭借着个人能力和运气在一众人中脱颖而出罢了。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蒋介石不过是在风云际会的革命时代凭借着政治手腕通过投机钻营趁势而起。对于这一点,我们来详细地讲述蒋介石的成长过程。
  1887年10月31日蒋介石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县溪口镇,他的父亲蒋肇聪 继承祖业经营着盐铺。蒋家在溪口是大家族,蒋介石从小就进入私塾读书,对于父亲蒋介石此后几十年里近乎失忆般毫不谈及,直到60岁时在日记中留下过简短的"先考之严厉,不忍言也。"蒋肇聪在1895年因病逝世,此时蒋介石才8岁,没有父亲的管教导致蒋介石在少年时表现得十分顽劣,另一方面又因为单亲家庭的原因,蒋介石难免形成敏感、脆弱、多疑的性格。
  蒋介石的顽劣在溪口是出了名的,就连蒋介石的自述中也称自己从小"冥顽不灵",溪口乡间流传着蒋介石幼年时的诸多故事,意在彰显少年蒋介石之特异非凡,为蒋介石之后的成功来找依据。这其中大多不可考察,譬如在毛思成所编的《蒋介石年谱》中意在为蒋介石歌功颂德。
  《蒋介石年谱》
  描述蒋介石4岁时曾经因为好奇杂耍中的口吞宝剑,自己尝试用筷子探喉而导致晕了过去。5岁时在大水缸中捞冰块不慎掉入缸中差点冻死。6岁时在门口溪边游泳,险些溺亡,诸如此种表现可以看出小时候缺失父爱的蒋介石的确是顽劣不堪,常常惹他的母亲生气,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没有父亲压制的张狂顽劣,才养成了蒋介石敢想敢干,不屈不挠的性格,这对于之后他步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是极有帮助的。
  我们来举一个反例便可看出差别,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老对头汪精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汪精卫其人出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写得一手锦绣文章。 在革命的激流中汪精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他从未掌握过军队,反倒文采斐然。但在乱世洪流中,汪精卫性格中软弱可欺、优柔寡断的一面却致使他最终沦为万人唾骂的汉奸, 而每当在政治斗争中遭遇挫折时,失意苦闷的汪精卫经常被逼得"出国看病",遇事只会逃避妥协的汪精卫,又怎么可能斗得过蒋介石呢?
  汪精卫和蒋介石
  蒋介石虽然顽劣,但其母王采玉 却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她一直盼望着蒋介石能够用功读书以后出人头地,但蒋介石的确不是读书的料,他想出国留洋,投身军戎。在这一点上蒋妙月就很支持蒋介石。蒋介石有个舅父叫孙琴凤, 他是蒋肇聪第二任妻子的堂弟,两家的血缘并不亲近,但孙琴凤的妻子蒋妙月 却是蒋介石的溪口同族,蒋肇聪与孙琴凤的私交甚好,在他去世前曾特别叮嘱妻子王采玉多与孙家走动,以后孤儿寡母也好有人照料。
  孙琴凤比王采玉小两岁,他也将王采玉当亲姐姐看待,由于孙琴凤和蒋妙月膝下无子,他们对蒋介石也是格外疼爱。蒋介石在乡间玩累了,经常跑去孙琴凤家,舅母蒋妙月烧得一手好菜,每次蒋介石都饱腹而归。
  王采玉
  1903年,16岁的蒋介石到奉化县城的凤麓学堂读书,因为不满其所教的旧学,蒋介石自作主张决定退学,他回到溪口老家不出预料地遭到了母亲以及族亲的反对和指责,心情郁闷的蒋介石便找到舅父孙琴凤陈述退学的原因。孙琴凤走南闯北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他不像其他人一样责怪蒋介石反而鼓励他。
  1906年蒋介石决定东渡日本考取军校,这次他的母亲更不同意了,但蒋介石决心已经定下,最后其母也只得筹集经费。由于留洋耗费巨大,孙琴凤和蒋妙月知道蒋介石经济困难,主动给他一笔钱,蒋介石才得以留学日本。蒋介石1906年赴日数月即返,由于准备不足,报考条件不符而悻悻回国。
  但这短暂的旅日过程中蒋介石结识了此后带他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国民党的领路人陈其美。 在陈其美的建议下,1907年蒋介石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在保定军校毕业之后再次赴日,成功考入东京振武学堂并加入同盟会,这期间陈其美的提携不可或缺。1910年冬蒋介石毕业之后正赶上1911年的辛亥革命 ,身处上海主持革命工作的陈其美急电蒋介石回国参加民主革命。
  陈其美
  陈其美和蒋介石一是 浙江同乡,二是 两人性格相近,趣味相投,三是 两人都有着革命的理想。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陈其美一直游走于上海的上流社会,与三教九流打交道,谋求各界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俨然是同盟会的大佬级别人物。蒋介石回国后受陈其美指示,亲率百余人敢死队参加光复浙江战役,此时的蒋介石还是陈其美座下一位敢打敢拼的小弟,哪有之后领袖的风姿?
  辛亥革命成功了,但并没有完全成功,它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孙中山 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革命果实被袁世凯 篡夺。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重要人物宋教仁 于上海被刺身亡,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舞台上存在着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宋教仁被刺杀之后,4月袁世凯调兵南下,向南方革命党发起进攻,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独立"组织讨袁军,二次革命就此爆发。
  孙中山
  但由于军事实力悬殊,国民党政治软弱,党内无统一部署和指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孙中山、陈其美等国民党主要领导人再次流亡日本。袁世凯以5万元大洋 悬赏缉拿陈其美, 同时也悬赏缉拿蒋介石 。
  为了躲避袁世凯的追捕,蒋介石自知上海不能久留,同时溪口老家熟人太多,容易暴露目标,在考虑再三后蒋介石选择了奉化萧王庙镇舅母蒋妙月家,见到孙琴凤和蒋妙月之后,蒋介石潜藏了起来,当追兵来搜时,蒋妙月和孙琴凤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掩护,蒋介石才得以脱险。虽然暂时躲过了搜捕,但蒋妙月这里也并非久留之地,蒋妙月一家又卖去良田数亩,资助蒋介石逃渡日本。
  蒋介石在日本
  此后蒋介石的人生中还曾遭遇不少的危险和挫折,他心中一直铭记着舅母一家对自己的恩情。待到时局稳定之后,蒋介石回国继续协助陈其美从事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陈其美号称"暗杀之王",他曾策划指示过许多人对敌对势力人物的刺杀。但没想到陈其美最后也死于刺杀。1916年陈其美遭到刺杀身亡, 在得知陈其美遇刺的消息后蒋介石以盟弟之名为其披麻戴孝。
  蒋介石在不同时期为了不同的目的曾与多人结拜为异性兄弟,但他一生中真正视为大哥的只有陈其美 一人。陈其美身亡后孙中山发现了蒋介石这位十分忠义的年轻人,并在随后的革命活动中对他予以栽培。蒋介石在国民党内也从一个中下层成员逐渐成为执掌国民党权柄的最高领袖。他是怎么一步步爬上高位的呢?
  说来也是因为历史的进程,1922年孙中山蒙难永丰舰, 拥兵谋权的陈炯明 发动武装叛乱,围攻总统府时,蒋介石收到了来自孙中山的急电,于是蒋介石日夜兼程奔赴广州帮助孙中山脱离险境,由此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
  随后在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进行国共第一次合作 时,蒋介石表现出一副革命的模样,积极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赢得了苏联共产国际、国民党左派的信任,在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一职后,蒋介石将这个为国民党培养军官的学校变为了自己政治斗争的资本。他经营黄埔军校,培植亲信,通过手中掌握的枪杆子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逐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国共第一次合作
  蒋介石发迹之前,其母已早于1921年便去世。此后蒋介石便将蒋妙月视作自己最亲的亲人。每次回乡必给母亲扫墓,之后便去探望蒋妙月,对其甚为尊敬。在蒋妙月看来蒋介石是出人头地有出息的孩子,而不是那个屠戮中国人民,残害人民群众的独裁者。1949年,蒋介石败势已定, 他在中国大地上的统治也即将宣告终结。在离开大陆前,蒋介石多次请求蒋妙月随他们一起去台湾,但蒋妙月此时已经年过八旬,不愿再漂泊异乡,所以留在了老家。
  在台湾了却残生的蒋介石却越发地怀念起这位亲人,1963年原蒋介石的侍从秘书长汪日章 在探望蒋妙月时,发现她已九旬高龄,丈夫早已过世,膝下无儿孙照顾,晚景凄凉。于是他写信给周总理希望能照顾蒋妙月一二。周总理在得知消息后派人把蒋妙月接到了上海,予以关心和照顾,但蒋妙月却表示如果条件许可,希望能去台湾省找外甥蒋介石。
  汪日章
  周总理决定满足蒋妙月的愿望,当时两岸基本上并不往来,于是周总理安排人将她送到香港,再由香港去往台湾。在得知舅母还健在并要来台时,蒋介石也十分激动,他先是安排蒋经国去香港接应陪同,等蒋妙月抵达台湾后,蒋介石亲自前去迎接。
  此后蒋介石一直侍奉蒋妙月到终老。蒋介石因受孙中山的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此后长期领导国民党,其国民政府也曾是中国名义上的合法政府。但他的独裁统治却使他遭到人民的背弃,他对得起自己的家人、亲戚,譬如蒋妙月对他有过帮助,蒋介石懂得知恩图报。但他却对不起绝大多数饱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对不起那些死在国民党反动派屠刀下的中国人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本期的朋友点赞评论关注支持一下吧,咱们下期再见。

建国前夕,一众元老建议新中国国号简称中华民国,司徒美堂反对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自此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被列强侵略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国家真正实现了独立,中国人民也终于在这一天挺直了腰板。然而一个新的政权的成立往往懦弱换不来平安,懦弱只会伤害正义,论傅介子斩楼兰王汉昭帝时,楼兰龟兹在匈奴游说下反叛汉朝,经常杀汉朝使者,北地人傅介子向朝廷请求出使西域,朝廷同意,傅介子到达西域,斥责诸国反复无常,对抗汉朝,西域诸国表示臣服,傅介子杀掉匈奴出使西粟裕大将去世后,为何既没有开追悼会,也没有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导语我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后进入了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走了一段漫长而又艰辛的征途的。这段征途中无数先辈们为拯救中华民族而献身,对于立下不少丰功伟绩的开国元勋,中央陈赓,一名共和国大将是怎么炼成的1955年首次军衔授礼仪式在中南海进行,除了十位元帅外,大将也只评出了十位。能够评为大将的都是在战争年代,有赫赫战功的,一个人的军衔是最能体现战功的,战时提着脑袋九死一生干革命,战正解陈赓授大将,不高,也不低徐海东授大将,不低,也不高作者书屋主人1955年授衔后,中央高层有种有趣的评价,陈赓授大将,不高,也不低徐海东授大将,不低,也不高。这话里包涵什么呢?一陈赓授大将,不高,也不低。史料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噶尔丹的落败和死亡,准噶尔二代雄主策妄阿拉布坦的上位康熙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一日,理藩院尚书阿喇尼没有来得及等待大军集合就率先对噶尔丹发起攻击,这就是乌尔会之战。当时阿喇尼听到说噶尔丹有两万兵马在乌尔会河,于是率兵果然遇到了噶尔丹的军队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刘金山他经历了一百场战斗,伟大的功勋和一系列艰苦而杰出的战绩。经过湘江血战,强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等一系列艰巨的战斗,被授予飞夺泸定桥战斗英雄称号,并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李圆通道长,救下了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晚年拒绝朱德的挽留前言说起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们的事迹曾经被记载于课本上。狼牙山五壮士固然英勇无畏,但有一位道士在当时的所做一样是勇气可嘉。他就是李圆通道长,他冒着生命危险救下初掌大权将国政处理得井井有条谁才是三国时代最被低估的人?对一个集团来说,第一代创业者的才干固然重要,但第二代继承者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旦缺乏优秀的继承人,这个集团就会迅速衰落,在历史上这种二代而亡的例子数见不鲜。司马家是幸运的,因为通江达海创伟业穿山越岭总关情我是一名有五十年路龄的老交通科技工作者,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75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双双患病,毛主席忧心忡忡,江山要谁来守未做过亡国奴的人,是无法体会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的,这种精神上的痛苦远远大于身体所受的痛苦。现如今的国人生活是安逸的,吃穿不愁的生活会让一部分人产生错觉,战乱只是旧社会的事情,那个时
披露美国除掉南越总统吴庭艳始末越南,一个命途多舛的国度,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度被多任美国总统称为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柱石拱顶石和提防要塞,而每每说起越南那段南北分裂,遭各国势力盘踞分食的屈辱史,就必然要提及一个民国交际花谈雪卿未婚先孕惨遭抛弃,生下一女儿家喻户晓上世纪30年代,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灰暗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沪上多风流,提起那时的大上海,这是许多人想到的第一句话。而旧时代的上海滩也正如人们所想,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得知周总理去世的消息,神秘夫人痛哭不已,当场哭晕在追悼会1976年1月8日,伟大的周恩来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噩耗传出,全国几乎都被悲痛的氛围笼罩,各个地方的人民纷纷举行追悼会,送别敬爱的周总理最后一程,在居委会举办的追悼会上,一位老人抑叶帅的长子叶选平主政广东所做的两件大事影响深远!都是哪些呢叶帅曾经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帅。那么叶帅所生的6位子女,都取得哪些成绩呢?有人成为著名的企业家,有人成为著名导演,甚至还有一人官至全国政协副主席守陵宫女如何伺候已故的皇帝?为何宁愿殉葬也不去?太压抑了古代守陵宫女是如何照顾死去的皇帝的?古代皇帝去世后,都需要有人在外面守灵,通常会安排宫女或者没有子嗣的妃子们。当然皇上也可以自己指定人选,一旦被选中,往后余生都要在陵园度过了。守灵乾隆举办千叟宴,老人们为何吃完饭回家不久就去世了?乾隆举办千叟宴,为何老人吃过饭后回家不久就去世了?在康熙皇帝68岁时,下令让全天下活到65岁的老人都来赴宴,也称为千叟宴。在当时,参加宴席的老人有几千位,从65岁到90之岁间,可以皇帝羞辱宰相,将50岁乳母赐给他,宰相掀开盖头后为何直呼万岁?说到唐朝这段历史,相信大家还是很熟悉的,还记得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更算得上是大陆地区的悬疑破案类电视剧的鼻祖了。其实狄仁杰不仅仅有查案子的侦探这样一个作用,他是武则天的左膀郭松民丨共和国往事小平同志与反右斗争今年是对新中国历史影响既深且巨的反右斗争6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在主流的纪念文章中,全部都是在谈小平同志推动改革开放的成就,无人涉及小平同志参与领导反右斗争的历史贡献郭沫若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院长?先说定论,郭沫若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共产党员!政治上他在我党最危难的时候火速入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残害共产党人,政变开始后,郭沫若写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批判蒋介石,60年代大寨的铁姑娘郭凤莲,名声曾妇孺皆知,现在过得如何?在许多人眼中,女子一直以柔弱示人,女子就好似一汪春水淡淡地泛着涟漪,娇柔的无缚鸡之力,所以,一些较为困难和吃力的活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了男子应该做的,这才有了男性地位的逐渐提升,然而,处于东西欧十字路口的塞尔维亚,军事能力有多强?学过历史都知道在二战后,欧洲产生的南斯拉夫,曾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国土广阔,人口众多,尤其是具有广阔的海岸线和庞大的军队,无论是陆军,海军还是空军,都是非常强悍的。但是在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