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张宗昌从草根到山东王,手握兵力二十万,他是如何覆灭的?

  民国以来,盘踞和统治山东的大小军阀有很多,其中最有名者,当数张宗昌与韩复榘是也。
  有意思的是,这两任"山东王"性格迥异:前者赤裸裸地反动,臭名昭著,人称"混世魔王";后者则工于心计,善伪装,主观上似乎还想"流芳"。但实质上两人都是想当独霸一方的土皇帝罢了。
  张宗昌比韩复榘年长10岁,是韩上一任"山东王"。关于张,朱德曾对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如此评价: "他以他的高大、蛮干、家财、侍妾和白俄部队闻名一世。"
  这句话可引为经典,21字精准概括了这个军阀罪恶且传奇的一生。
  张宗昌
  如何从草根逆袭成"山东王"?
  · 先后投靠直、奉系,40岁还没发迹
  张宗昌出生微贱,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屌丝一枚。这样的人能靠自己成为称霸一方的统治者,是极不容易的。
  首先看当时的时代。
  民国是乱世,打天下要靠枪杆子。而张宗昌呢,天生就是当武将的料——他遗传了母亲侯氏的基因,身高1米9,力大如牛,体格健壮。这些优越的生理条件为他后来的发迹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张宗昌个人的能力、际遇问题。
  张属于发迹较晚的那类人。他在40岁以前,充其量就是各种小喽啰的小头目,发展得一般般。
  1900年,19岁的他与同村一男子结伴加入了闯关东的行列。几年下来,在东北的下层社会算是建立了些声望。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先是投奔到革命党领袖陈其美麾下,后来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又转而投奔袁世凯与冯国璋,并为其刺杀了陈其美。
  袁、冯死后,他失去了靠山,本想继续跟着直系混,却不为时任直鲁豫巡阅副使的吴佩孚所容,于是愤然丢下一句"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后就离开了直系。
  至此,已经40岁的张宗昌仕途并不顺利。
  后来,经同乡赌友,时任北京政府盐务署长潘复与好友焦子静的引荐,张宗昌去投奔了"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让他当了高参,但也只是吃闲饭混日子罢了,并没有什么崭露头角的机会。
  有一天,他听说张作霖正打算与直系的曹锟、吴佩孚开战,他立刻让部下买来两个抬筐,将其一起提到了大帅府,往张作霖面前一放,大声说道: "大帅盖楼,咱想为大帅添土打夯。"
  张作霖一听,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哈哈大笑起来: "你既有心为我添土打夯,我就送你一条扁担!"
  言罢,就将与直军大战的计划说给了张宗昌,并任命他为苏鲁别动队总司令,命其挺进苏鲁,两面夹击直军。
  然而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系大败而告终,张作霖的"大楼"盖到一半就轰然倒塌,"添土打夯"的小喽啰张宗昌自然也没起到什么奇效。
  不过没过多久,张宗昌就等来了第二次机会。也就是他发迹的真正时刻。
  左起:张作霖、张宗昌、吴佩孚
  · 平定"奉吉黑三省讨逆军",终于崛起
  原来,就在奉军大败,退至榆关与直军对峙之际,一股自称"奉吉黑三省讨逆军"的势力突然出现,其一举冲到哈尔滨,磨刀霍霍地打算"颠覆奉系巢穴"。
  这股讨逆军的总司令,正是原吉林督军孟恩远的外甥,曾任孟部师长的高士傧。自从张作霖将触角伸到吉林,逼迫孟恩远解职并占领了吉林地盘后,孟就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眼看奉系新败在直系手下,且后方空虚,吴佩孚便联合孟恩远一起,策动高士傧叛乱,攻打奉系。高士傧于是召集曾经的旧部,在黑龙江五站一带当土匪的卢永贵一起,发动了这场叛乱。
  张作霖有些慌了,奉军主力正在榆关,他哪里调得出兵力去对付高、卢呢?此时,一个人突然站了出来,毛遂自荐,愿去攻打高、卢。此人便是张宗昌。
  张作霖心想自己花了几十万养着张宗昌及他的随员,正觉得有点亏呢,不如放手一搏,让他去试试吧。于是发给张宗昌及他的200余名旧部200余支一响的毛瑟枪,张一伙人就由奉天出发了。
  当张部到达沈阳时,人数已扩充到了千余,这都是因为张宗昌沿路招兵买马的缘故。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又给他们发了一批枪弹,张的底气更足了。
  张部与高部最终在海林相遇,随着第一声炮响,张部就将高部开来的火车车头击毁了,高部经此一吓,竟顿时乱作一锅粥。
  由于高部中的士兵多是张宗昌当年在五站当胡匪时老乡与好友,因此他们一听说张宗昌到来,便顿时倒戈投降了。张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赢了这场战斗。
  高、卢二人吓得落荒而逃,最后被张宗昌捉住,在请准张作霖后将其枪决,免除了后患。
  张宗昌(左)与张学良
  平定高、卢叛乱后,张宗昌终于迎来了自己仕途的春天。张作霖任命他为吉林省防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兼绥宁镇守使和中东铁路护路军副司令。
  出生低微、没有文化,年逾不惑才有了正式的名义,张作霖真可谓张宗昌人生的"贵人"。因此,一向很难驾驭的张宗昌在张作霖面前,始终非常驯服,见到大帅就叩头。
  · 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坐上"山东王"宝座
  张宗昌登上"山东王"宝座的契机,是1924年9月爆发的第二次直奉大战。张宗昌的第三旅与李景林的第一师被合编为第二军,李、张则分任正副军长。他们主要负责进攻热河南路。
  李景林:善于舞剑,不失燕赵武士之风
  寄人篱下的张宗昌很明白此次战斗的胜负对自己的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
  他于出发前对部下说: "这回咱们要是战胜了,毫无问题,什么都有;倘若战败回来,奉天不会养活闲人,那时就找个山沟,你们给我起个年号,咱们就给他泡了吧(落草称王)!"
  确实,在这次战斗中,张宗昌及其部下格外卖力,在李景林作壁上观的前提下,他与直军劲旅,董政国的第九师在玉麟山激战了七八个昼夜,最终将对方打败。
  董率部一路败退至冷口驻守, 张宗昌随后再度将其击溃,占领了冷口,然后直抵滦州,最后到达天津。
  同年12月12日,张作霖在天津召集奉系将领开会,决定让卢永祥率兵南下,张宗昌担任前锋,对江苏用兵,逼迫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解职。
  左起: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
  卢、张一路南下,齐军军心瓦解,几乎是一触即溃,四处逃散。张部轻而易举就占领了徐州、南京、镇江、常州等地,直至最终抵达上海。
  张宗昌借此机会,发展成了仅次于张作霖的一大军阀集团。
  春风得意的张宗昌此次还结识了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等人,并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大量的金钱。张宗昌断定,这下子张作霖应该给他个土皇帝做做了吧?
  然而事实并没顺着张宗昌的意思发展。张作霖竟全力安排杨宇霆督苏,把张宗昌排除在外。这让张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他赌气地将十万大军撤到徐州一带,无言地跟张作霖示威。张大帅岂是一般人,他立刻就明白了张宗昌的意思。看来,不赶紧给这小子分一块地盘,他就要闹得天崩地裂了。
  于是,张作霖以"鲁人治鲁"为由,向段祺瑞政府提出,让张宗昌督鲁。段祺瑞无可奈何,只有于1925年4月24日发布了由张宗昌任山东督办的任命。
  张宗昌就是这样,在奉系仅用了四年时间,就从失意的中年男人一跃成为了称霸一方的"山东王"。
  试问,他对张作霖能不感激涕零,恭顺得如他自己所说,像一条狗吗?
  手中兵力是如何从200扩充到二十万的?
  据上文所述,我们知道张宗昌是在40岁那年,落魄地带着200余名旧部投到张作霖门下的。到他成为山东土皇帝时,四、五年的时间,他手中的兵力已经扩充到了二十万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扩军主要是在这几个节点:
  第一次扩军,即1922年平定高、卢之乱时。 上文已经讲到,他带着200余名旧部,从奉天出发,前往沈阳。途中沿路收编了千余人,又在打败高、卢后,收编了敌军2000余人。
  第二次扩军,是他被张作霖任命为第三混成旅旅长后。 他一方面召集了大量的山东同乡,一方面还收编了一支500多人的白俄部队。
  这个部队的成员来历很有意思。他们原是从欧洲战场流窜到西伯利亚东部的一部分白卫军残余分子。
  当时,海参崴有一个所谓的俄国临时政府,其"总统"谢米诺夫纠合了这些残余白卫军来维持这个政府。然而他们很快遭到苏俄红军的攻打,败退到了张宗昌的防区,就被张顺势收入小部分至麾下。
  和白卫军一起被吸收进来的,还有俄国先进的武器。就这样,连同召集的大量山东同乡在内,张宗昌将他的第三混成旅由几千人扩充至1万余人。
  第三次扩军,是第二次直奉大战之际。 张宗昌攻至滦州,在那里收编了吴佩孚嫡系董政国、彭寿莘两部六、七万人,将部队一下子扩充到了七、八万人。
  不久后,张宗昌晋升为第一军军长,所部达到十万之众。
  然后在出兵逼江苏督军齐燮元解职之际,张宗昌又吸收了三万余人。
  可见他手中的兵力,是在1924年秋直奉大战时成十倍之势急剧扩张的。
  到他督鲁的三年中,他又继续扩兵,将山东打造出了一个军人横行的世界——兵力居然达到了20万!
  覆灭之路
  · 在战争中崛起,在战争中灭亡
  张宗昌督鲁的三年,是山东人民日子最黑暗的三年。
  我们都很熟悉张宗昌的"三不知主义",正是他督鲁这段时期传出的,即:不知钱有多少,不知兵有多少,不知太太有多少。
  他通过从老百姓那里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滥发纸币、向银行界借贷等方法聚敛了大量金钱。然后将这些钱用来维持庞大的军队,供自己和数不清的姨太太穷奢极欲……
  当时的山东,真是再现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凄惨情景。老百姓对张宗昌是恨得牙痒痒,编了很多歌谣咒骂他,如: "也有葱,也有蒜,锅里煮的张督办!"
  张宗昌为什么要扩军二十万?还不是因为要打仗。他督鲁的三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这些战争,既有军阀间的混战,也有对抗革命军的反革命战争。
  而真正让张宗昌部一蹶不振的战争,是1927年9月,在陇海线上与冯玉祥的国民联军进行的长达三个多月的拉锯战。
  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最终国民联军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歼灭了直鲁联军的精锐主力。
  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任北伐军总司令。他指挥20万大军向山东开去,而此时的张宗昌实力锐减,兵力只剩下了10万不到。
  经过奋力抵抗,北伐军终于在5月1日攻入了济南,张宗昌与孙传芳等纷纷离开济南北逃。历时三年,山东省终于逃脱了张宗昌这个恶魔的手掌。
  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张宗昌的前任参谋长托人转告张:张作霖既死,他应该赶快出关,不要迟疑,把张作霖在东三省的事业取而代之。
  以张宗昌当时的实力来说,他确实可以这么做,但他感念大帅的提携之恩,不忍如此做。他说: "这事完全不可能,我也绝对不能干这样的事。"
  张学良继任"东北王"后,蒋介石命白崇禧负责解决张宗昌的直鲁军残部。白崇禧于是托张宗昌的参谋长转告张,让他下野。张宗昌闻讯后自然不干。
  他向张学良提出要求:要将部队渡河后改编成两个军,他和亲信褚玉璞分任军长,移防滦东。
  张学良和张作相考虑到滦东是东北的门户,白部若跟踪而来驻在滦东,对东北威胁太大,因此拒绝了张宗昌的要求,命他暂时下野,就地改编,不要渡河。
  双方就这样陷入僵持。于是张学良决定配合白崇禧,武力解决张宗昌。而张宗昌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决定拼尽全力最后一搏,突围出关外。
  左起:褚玉璞、张宗昌、张学良
  结果经过在滦东地区的数日激战,张宗昌的直鲁残军被击溃,张只有化妆潜逃到了旅顺托庇于日寇。
  至此,张宗昌于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在滦州急剧扩大的军队,在四年后又在滦州被全部消灭。滦州成了"混世魔王"张宗昌兴衰史的标碑。
  · 殒命韩复榘之手
  张宗昌到旅顺后,又图谋胶东起事,后被蒋介石指使张宗昌旧部刘珍年对其进行剿灭。张宗昌因而再次失败,其得力帮凶褚玉璞也于战中毙命。
  几乎成光杆司令的张宗昌本想回大连做下一步计划,结果被心怀鬼胎的日本人禁止其回国。张只好到日本做起了寓公。
  日本人希望扶植张宗昌做其在中国的代理人,被张宗昌果断拒绝了。他常对人讲:"我是张宗昌,不是张邦昌。"意思就是他不愿意做汉奸。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急欲扶持张宗昌、吴佩孚为其侵华工具,于是张宗昌趁机回到了国内。
  他内心是想再夺回山东地盘的,那新一任的"山东王"韩复榘可就不愿意了。不过韩是个工于心计的家伙,他表面上与张宗昌称兄道弟,表示要"合作",其实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要杀死张。
  张宗昌是个直爽人,玩心计历来不行。他非但对韩复榘布下的必杀阵浑然不知,还很信任韩,以为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他不顾张学良等人的劝阻,毅然赴了与韩的济南之约。
  且最终于1932年9月3日,被韩借他人之手杀死在了津浦铁路济南车站。这个"借来"的杀手,就是冯军将领郑金声之子、时任山东省政府参议的郑继成。
  韩复榘
  郑金声是在1927年11月被张宗昌杀害的。因此郑继成杀张宗昌简直是顺理成章:首先是替父报仇,其次才是为民除害。韩复榘这招可真是够阴毒。
  话说张宗昌被射杀在济南车站后,竟没人愿意抬走他的尸体。山东人民太恨这个昔日的暴君了,他们愤愤地异口同声道 :"500元也不抬,5000元也不抬!"
  最终,还是山东当局授命驻站军警将尸体抬进了济南日本医院。
  张宗昌这个恶贯满盈的旧军阀,出身卑贱,依靠张作霖的提携40岁发迹,50岁灭亡——从崛起到覆灭,只经历了十年。
  纵观其一生,是既可悲,更可恨的,他对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所以他的死,是死有余辜,不值得同情。
  (全文完)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雪梨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非常感谢!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农妇到北京看病,事后却交不起医疗费,为何竟惊动多位开国将军?我国的英雄自古就有很多女英雄也有很多,曾经她们为了我们的国家而去奋战之后在战争结束以后她们又都隐姓埋名去过自己的生活,只有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她们才会出来,在平常的时候她们也只是普普通金环带被丢路边,风吹日晒30天无人察觉,专家意外捡拾成一级国宝三星堆文物出土后很长时间内,并没有新的遗址发现,无法证实其为古蜀文明,因此谨慎的考古学者只能摇摇头,不相信没有根据的推断。然而,2001年金沙遗址的发现,为古蜀文明的存在提供了强有浴血奋战,披荆斩棘,护航改革!初创之路浴血奋战赤胆忠心殊死较量一切时间的书写,在回眸之时都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支队伍的成长,在诞生之始就担起神圣光荣的使命。从坚固的红色堡垒中央特科到闽西政治保卫处,人民公安脱西方为何不称日本是病夫?一场赔偿仪式上,30名武士当场切腹关注风采依旧0从中国近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东亚病夫,这绝对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东亚病夫是西方人强加给中国人的蔑称,带着很大的贬义色彩。日本和中国一样,同样在地只要毛主席被剥夺兵权,红军就有重大失败,是为什么?1930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毛主席(未出席)重新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后中央派项英到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毛主席为苏区中央局委员中革军陈长江陪伴毛泽东28年,守卫遗体1年,见到毛泽东不为人知的一面1950年陈长江开始到毛泽东身边做警卫工作,一直到毛泽东去世后,他依旧守在毛泽东身边。陈长江,1931年生于江苏省海安县章郭乡东闸沟村,11岁的时候开始给地主做长工,1946年8月彭德怀发妻刘坤模因故改嫁,相逢后却难以复合,坚拒揭发彭德怀彭德怀年轻时照片图片来自网络彭德怀元帅一生有两次婚姻,但这两次婚姻都是不幸的。彭德怀沉默寡言,固执倔强,性如烈火,看似是没有什么感情之人,但恰恰相反,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对感情往往是最开国将领贺龙周总理为何带病鞠躬7次1975年6月9日,是贺龙元帅逝世六周年的纪念日,周恩来总理出席了他有生以来最后一次出席的纪念仪式。这时的周总理,已经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不但身体极度虚弱,还需要靠止痛针来抵御无情长征之前,洋顾问李德为什么会失败?你看看他的对手是谁?众所周知,红军之所以长征,主要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第五次反围剿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当时的负责人博古迷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李德虽然身为军事顾问,却没有什么军事经验,这曲蟮成龙杜月笙如果在上个世纪初有朋友圈,你猜杜月笙的备注会是什么?老大?慈善家?还是成功学导师?看看他的朋友圈你可能会十分感叹这个人简直就是个交友达人,什么蒋介石戴笠这种政界大佬与他称兄道弟,张慈禧为什么杀珍妃?原来她罪有应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国美国法国等八个国家的军队联合起来,对清王朝发动了攻击。面对西方列强的新式武器,装备落后的清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于是,在京城陷落后,慈禧太后赶忙拉着光
傅涯嫁给陈赓18年,养育5个孩子,临终前我死后,不和你爸合葬傅涯和陈赓相亲相爱了18年,经历了战争的年代风风雨雨,并且在陈赓去世后,傅涯五十年来都不愿意改嫁。但是傅涯在临终前告诉儿女在我死后,不要把我和你爸葬在一起。生能同寝,死能同穴,这对缅甸战事为什么总是小打小闹,政府军为何没有能力统一各方势力?谢谢邀请!缅甸内战已经七十年了,至今仍没有彻底停止的迹象。缅甸内战,与该国政府的民族政策有极大的关系,缅甸独立后,昂山本来打算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少数民族邦拥有相对较大的权利。但是慈禧太后排名前五的珍宝,到底价值多少?排名第一号珍宝夜明珠慈禧太后死后,嘴中所含的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总体分为两半,一旦合拢,就变成了浑圆没有一丝缝隙还能发光的圆球,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此颗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11964年毛主席观看京剧,指着主角问肖华这个人现在是什么职务?1950年6月2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闯入朝鲜领土,自此朝鲜战争全面爆发,毛主席接到朝鲜金日成的支援请求,而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一年,国内是满目苍夷百废俱兴。但伟人深知唇亡齿寒天下第一贪,和珅倒台始末和珅影视形象说来也很奇怪,往往盛世最易出贪官,就如康乾盛世,就出了一个千古闻名的巨贪,名叫和珅。很多人对和珅的印象,似乎都停留在经典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形象上,剧中和珅肥头大耳假如曹操把政权还给汉献帝,能否一统天下?这个问题牵涉到正统的概念。中国古代,凡遇到王朝更替或皇位传承发生危机的时候都会牵涉出正统之辩或正统之争。王朝更替,新朝的史家们为了维护新朝利益,必然会修前朝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李葆华与李星华继承李大钊遗志,却有不同人生,后人获七一奖章图李大钊生前唯一视频影像1943年4月28日,延安解放日报用一整版的篇幅发表了纪念李大钊烈士的专题文章。为了还原当时最真实的场景,特意邀请李大钊长女李星华撰写了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薛仁贵人生拐点的两位女人,一位是他的妻子,一位是媚娘武则天在我国民间盛传薛仁贵征东的故事。那位白袍小将在疆场上的身影不仅让唐太宗爱不释手,也让无数的后人为之赞叹不已!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镇西东这就是薛仁他1950年才入党,周总理想授予他上将军衔,他表示拒绝前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享受和平安逸生活的我们不应忘记可敬的老一辈功勋者。1955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大授衔,其中包括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800名少将等,这些人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叹将相和则国安,将相不和则国灭。这句话是来评价负荆请罪的两位主人公廉颇和蔺相如。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文相武将成为莫逆之交。历史上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很高,称他为一个为国争光,不1949年,陈毅收到国军少将妻子的信上海有100抗日英雄无家可归1949年6月的一天,陈毅坐在上海的办公室批改公文,看着桌面上堆积如山的公文,他不禁感叹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呐,当年闹革命都没现在这么麻烦。虽然心中默默想着,但陈毅的手却没有停下来,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