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971年,杨振宁称杜聿明为杜先生,周总理纠正你应该叫岳父

  1957年,北京功德林监狱曾来过一个特殊的访客。他叫杨武之,是复旦大学的著名教授。而他为世人所知,更多的是因为他有一个儿子,叫杨振宁。
  此行来功德林,杨武之是要见自己的亲家。他的儿子杨振宁七年前就娶了人家的长女,这还是两亲家第一次见面。
  联姻七年,他们为何至今才见面呢?
  杨振宁(右)和父亲杨武之(左)、儿子杨光诺
  因为杨武之的这个亲家,是一个头等战犯。他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司令杜聿明,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
  这次见面,杜聿明才知道,自己有一个科学家女婿。而翁婿两人第一次见面,还要再等14年。
  1971年,杨振宁回国讲学,那时杜聿明已获特赦。周总理设宴款待杨振宁及其亲属,杜聿明和妻子曹秀清也在场。
  杨振宁见到岳父岳母,称呼曹秀清为"妈妈",却称杜聿明为"杜先生"。周总理听完,立即纠正他说:"你应该称岳父大人才对!"说完,大家都哄堂大笑起来。
  实际上,杜聿明的人生,远不止是一个"战犯",或者"杨振宁的岳父"那么简单。
  1904年,杜聿明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是家中长子。杜姓是当地八大姓之一,杜家又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家庭。
  杜聿明的父亲杜良奎文武双全,中过举人。他痛恨清政府腐败无能,加入同盟会,还参加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后,他又积极反对复辟帝制。
  父亲身在刀光剑影中的时候,杜聿明尚年幼。也许是血脉相连,杜聿明从小就喜欢玩枪弄炮。在榆林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对军事产生了兴趣,很快就学会了射击。
  "五四"运动影响了一代青年,杜聿明也不例外。他立志,要么学好英语,出国师夷长技;要么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毕业考试时,杜聿明英语没考好,做一名爱国军人,就成了他的选择。恰好,他在《新青年》上看到黄埔军校在招生,就决定报考。然而杜聿明的这一决定,却遭到父亲的反对。
  杜聿明出生的时候,父亲杜良奎已经42岁了。人到中年才得了长子,杜良奎对这个儿子素来钟爱。而且在传统思想里,"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他不想让儿子成为一介武夫,极力反对他弃文从武。
  父子二人僵持两个月之久,杜聿明借口说要去北京考大学,杜良奎才让步。然而,杜聿明暗度陈仓,从北京转道去了广州。
  1924年,杜聿明在陕西老乡于右任的推荐下,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同期的同学有陈赓、徐向前、蒋先云、左权、黄维、宋希濂、胡宗南等人。此后,这批同窗分分合合,打打斗斗,那又是说不尽的故事了。
  蒋介石和杜聿明
  进入黄埔不久,杜聿明同时接到了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员两份登记表。斟酌过后,他最终加入了国民党。
  军校毕业后,杜聿明被派往武汉黄埔分校任学兵团连长,成为一名军官。一个普通的军官,在历史长河里并不起眼,很难留下痕迹。
  但是,我们把时间往后跳四年,来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日军的铁蹄一路南下,战火直烧到长城边,中华民族吹响了长城抗战的号角,杜聿明也迎来了最辉煌的军事生涯。
  1933年3月初,日军兵临北平东北大门古北口。杜聿明所在的第25师身先士卒,昼夜行军,奔赴前线。激战中,师长关麟征身负5处重伤,血流不止。
  关键时刻,副师长杜聿明临危受命,代理师长一职,带领全师苦战三日,连续击退日军多次大规模进攻,直至友军赶到才撤出战斗休整。古北口一战,杜聿明初露锋芒,受到军界的关注。
  但对杜聿明来说,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是在全面抗战时期。
  1939年底,为了切断中国华南国际交通线,日军侵犯南宁,占领了昆仑关。
  杜聿明在昆仑关战役中
  当时,第五军是国民党唯一一支机械化装甲部队,在反攻昆仑关之战中,第五军担任主攻。而杜聿明正是第五军的主帅。
  固守昆仑关的是素有"钢军"之称的日军第21旅团,夺关之战于12月18日凌晨1时打响,杜聿明率部鏖战数日,终于在12月31日全歼守敌4000余人。
  昆仑关一役,是抗战期间,继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之后的又一重大胜利,在抗战史上留下气壮山河的一页。经此一役,杜聿明的"铁甲王牌",也名扬天下。
  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杜聿明还受命于危难之际,于1942年率十万远征军入缅作战。历时6个月的入缅作战,前后经历上百次战斗,伤亡官兵达6.7万人。"忠骨留异域,浩气存他国",可谓千秋悲壮。
  可是,像杜聿明这样一个抗日名将,又何以走上人民的对立面呢?
  原因说起来,离不开两个字——忠心,所忠之人自然是蒋委员长。
  杜聿明被俘
  杜聿明出身书香世家,"君子不事二主"在他心底根深蒂固。更何况,蒋介石对他,还有一份知遇之恩。
  早在黄埔期间,杜聿明就走进了蒋校长的视线。
  1925年,杜聿明参加了第一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攻打淡水城时,他参加了敢死队,和另一名同学一起,一马当先,爬城攀攻,率先登上城头,打开城门,接应大部队入城。那名和他一起的同学,叫陈赓。
  这边敢死队冒死攻城,另一边,远在城北指挥所的蒋介石,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四·一二"事件后,武汉黄埔分校学兵团组织了一次声讨蒋介石的大会。杜聿明全程默不作声,被关了禁闭。他趁着雨夜逃出,身着长袍,假扮成商人,一路逃到南京,在张治中的引荐下,见到了蒋校长。
  当时,宁汉分裂,见到这样一个忠心的学生,蒋介石非常开心。从此,杜聿明的晋升之路开始加速。从中校营长一路升为上校团长,再到少将军长。
  1932年,蒋介石下令围剿大别山的红军,杜聿明率部作战,表现突出。此后,他更受蒋介石信任。后来,蒋介石把唯一一支机械化新军交给了杜聿明,这就是后来的第五军。
  1948年12月,解放军进入徐州
  抗日战争期间,杜聿明打出了名声,充分彰显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忠心又能打仗,蒋介石自然看在眼里。这也导致,后来一遇到棘手之事,蒋介石就想到杜聿明,而后者俨然成为一个"灭火队长"。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先是借杜聿明之手,逼走了"云南王"龙云,顺利入主云南。撕毁《双十协定》后,为了抢夺东北这块重工业基地,蒋介石又派他"三进东北"。杜聿明拖着病体,坚守在东北前线,在辽沈战役中,更是殚精竭虑。
  等到淮海战役打响,杜聿明又被叫去"灭火",却最终走向了"滑铁卢"。
  实际上,淮海战役之初,杜聿明并不在徐州战区。
  白崇禧和宋希濂都不愿接手这块烫手山芋,先后借故辞任徐州"剿总"总司令,蒋介石无奈将这一重任交给了"猪头将军"刘峙。奈何刘峙"能不配位",黄百韬兵团被围后,蒋介石才紧急将杜聿明从葫芦岛调到徐州。
  去徐州前,杜聿明应傅作义之邀,到华北"剿总"司令部吃饭。听傅作义说,徐州战区冯治安部的何基沣和张克侠率部"叛变",杜聿明大惊失色。
  淮海战役总前委: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从左至右)
  粟裕曾评价杜聿明:不能打逆风仗,只能打顺风仗。"三进东北"时尽数大败,杜聿明和卫立煌一起仓皇逃回北平。淮海战役一开局,黄百韬就陷入解放军的包围,这给杜聿明心里蒙上了一层阴霾。
  回到住处,他倒在沙发上,双手抱着脑袋,一言不发。那时,杜聿明其实已经感觉到,国民党已是强弩之末。他后来回忆说:"我的恐惧心理一直上涌,觉得一到徐州,不是被打死即是被俘。"
  临行前,蒋介石为他送行,语重心长地说:"师生前途,在此一战。你放下枪,我脱军装!"杜聿明不想去徐州,又怕辜负校长的期望,带着思想包袱去了淮海战场。
  蒋介石期望这个肱骨之臣可以力挽狂澜,但战争的进程出人意料。
  黄百韬被围多日后,突围无望,兵败自尽。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中野包围后,杜聿明认为应该撤出战斗,保存实力。蒋介石一开始同意了,但政客未必是出色的军事指挥家。杜聿明已率队撤退,蒋介石却变了卦。
  解放军缴获的蒋介石给黄百韬的亲笔信,以及黄百韬的胸章和照片
  杜聿明虽觉不妥,仍再次听从了委员长的命令,掉头增援黄维。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解放军围困在永城市陈官庄一带,他带着副官和几名警卫在突围中被俘。
  被俘后,华野四纵队政治部主任谢云晖问他:"黄百韬和黄维两个兵团被歼灭后,你们大势已去,为什么还要坚持反抗?"
  杜聿明回答:"我是一名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因为一再愚忠,杜聿明最终成了阶下囚。
  晚年回忆被俘之事,杜聿明说:"我当时腰酸腿痛,举步维艰,逃出去走不动会死,被抓住也会死,横竖都是死,不如自我了结,倒还可以做蒋介石的忠臣。"
  突围被解放军发现时,他拔出手枪就要自戕。他的副官眼疾手快,夺下了手枪。在华野战俘收容所,他趁卫兵不备,又用砖头猛击头部,血流了一身。粟裕听说后,特地下了命令,要四纵把杜聿明送到华野前指,而且必须是活的。
  后来,解放军加强了对他的看管,杜聿明又借口说脚趾甲长了,找负责看管他的四纵机要参谋苏荣借剪刀。苏荣问他:"你借剪刀不就是要自我了断吗?"
  杜聿明初时默不作声,很久之后才说:"我打了败仗,又被生俘,这是军人的耻辱。"
  功德林监狱全景,这里也是李大钊遇害之地
  他是中共中央公布的43名国民党头等战犯之一,自认罪孽深重,必死无疑。及至1950年被关到北京功德林监狱,他依然没有打消自我了结的念头。
  进入功德林之初,管理人员发现他在棉裤里藏了60多片安眠药。早前在山东解放军军官训练团期间,他以失眠为由,多次找军医要来安眠药,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偷偷缝进棉裤里。
  功德林的管理人员摸清他的心理负担,多次劝导,他才打消自行了断的念头。
  杜聿明戎马半生,进功德林的时候,身患四种疾病:胃溃疡、肺结核、骨结核和脊柱炎,东征西走数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进功德林的时候,杜聿明拒绝谈任何事情,包括自己的病痛。肺结核引起了骨结核,他的臀部肿得很高,夜晚疼痛难忍,难以入睡,他也闭口不言。还是在洗澡的时候,管理员发现他的异常,才将他送医。
  也许是因祸得福,这一病,成了杜聿明后半生的转折。
  杜聿明病倒后,功德林的管理人员对他关怀备至。管理处处长姚伦彻夜守在他床前,悉心照料。为了能让他睡好一些,医生给他量身定制了一个石膏床。
  另外,为了给他补充营养,监狱给他开了小灶,他可以经常吃到红烧鱼、炖鸡等菜品,每天还有牛奶、鸡蛋吃。而监狱的管理人员,顿顿吃大锅菜。在监狱管理员和医护的关心和治疗下,杜聿明一身宿疾得到治愈。
  这一切,杜聿明看在眼里,内心大为感动,对共产党的看法也逐渐改变。另一件让杜聿明思想发生转变的事,是抗美援朝。
  杜聿明接受过美式培训,深知机械化战争的威力,一开始对志愿军极不看好。朝鲜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让他大为震撼,他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确实站起来了。"
  从1949年被俘,到1959年12月4日获得首批特赦,杜聿明接受了10年的教育与改造生活。
  在监狱管理员的带领下,他认真学习共产党的各种思想和政策,到祖国各地参观,看看新中国的建设。杜聿明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说:"我过去走错了路,成了千古罪人。"
  迷途知返,时犹未晚。
  晚年的杜聿明和妻子曹秀清
  被特赦后,杜聿明先后成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等,在文史资料研究工作上做出卓越贡献。尤其感人的是,他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祖国的统一大业中。
  从1960年开始,杜聿明积极呼吁台湾师友和黄埔袍泽,以民族大义为重,向海内外积极宣传实现祖国统一的益处。
  直至1981年病逝前,他依然不忘统一大业,弥留之际,留下一句话:"病危深思,最关怀者唯一言而已:盼在台湾之同学、亲友、同胞以民族大义为重,早日促成和平统一,共同把我文明古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为子孙万代造福!"
  "十年不见红炉炼,留得丹心报人民。"杜聿明做到了。
  杜聿明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前后思想的转变,也是同时期很多国民党将领的经历。
  与杜聿明一起在功德林接受改造的,还有宋希濂、黄维、文强、沈醉、王耀武等人。和杜聿明一样,被特赦后,他们也相继参政议政,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抗美援朝期间,因为与美军有过大量接触,还在功德林监狱的这些将领们聚在一起,把各自知晓的美式装备和战术都写下来,汇编到一起,整理成了一篇6万多字的《关于美军之战术研究》。这份资料,很快就被送进了中南海。
  1981年杜聿明追悼会上,邓颖超向其女杜致礼、女婿杨振宁表示慰问
  前线的将士缺粮饷,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吃炒面粉,全国发起了"炒面粉运动"。听说炒面粉能送到前线给志愿军,这群平时养尊处优的将领,也加入了炒面粉大军,每天干得非常卖力。
  他们还把平时配给他们的瓜子、芝麻、花生之类的零食,都加到面粉里。因而,"功德林牌"的炒面粉质量非常好,又脆又香,还不焦。
  而海峡两岸的局面,一直让这些将领们耿耿于怀。杜聿明曾无比感慨地说:"民族分裂是我们这一代人造成的,祖国的统一也应当由我们去努力完成。"
  黄维去世前不久,还给台湾的老友写信,信中说:"祈求祖国统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统一早日实现,我当亲赴台湾和你们把酒言欢。"
  大业未竟,将军白头,此身虽已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不论是杜聿明,还是功德林里的其他战犯,在民族大义上,有一件事是一致的:国家永远只有一个。
  . END .
  【文| 南塘旧事 】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老伴想用公家车接孙子看病,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说:你敢
  鲁迅孙子周令飞突然火了,相貌酷似爷爷,他却说:我不会写文章

皇帝刚驾崩,新帝便立小妈为妃,岳父怒而起兵造反在古代,皇帝这个职位,那可是无人能及的,而且每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想当上这个位置,因此也成为了众多名将的争夺对象。同时在险恶的皇宫中,就连皇帝的子女,也为争夺皇帝的位置,而互相残杀秦始皇平定六国,开创新制,为何二世而亡?这过程出现哪些失误?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王朝的循环没这么简单。在一次经过全国范围的战争,出现改朝换代后,应该要有一段稳定期。秦灭六国战争,共有180万人死亡,伤者不计其数。军民伤亡总数,至少有5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秦始皇(前259前210),姓赢,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孝公之后第六代秦王,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的创立者,益称车站座。公元前240前210年在位战国末年,从刘备伐吴失利,竟源于诸葛亮设计,原来他包藏如此祸心三国志记载,孙权袭荆州,杀死关羽后,刘备大怒,欲兴兵讨伐东吴。这时作为连吴抗曹战略制定者之一的刘备智囊诸葛亮并没有阻止,史书上只出现了赵云反对刘备东征的记载,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秦末乱世赵高如何凭一己之力整垮了大秦帝国赵高是原赵王的远亲,刚出生就和几个兄弟被阉割了送到宫中当宦官。像这种底层小太监,大多数会没日没夜的劳作一辈子,然后默默死去。但赵高不一样,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法律,很有办事能力。由于王震司令找县长批地引发争吵,县长信不信我把你抓起来?王震将军,戎马生涯几十年,有功不居,德高望重,爱民如子,曾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王头,但是给你说王震将军曾因找县长办事,县长不认识他发生争吵后拷了他,他就一怒之下把这个县长撤了,你信吗明天你好,12月11日历史上12月11日都发生了什么?220年东汉献帝刘协被逼禅位,曹丕篡位,改国号为魏,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期316年匈奴前赵将领刘曜率军攻陷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927年辽太宗耶律纪念白求恩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是世界著名胸外科医生。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3月率医疗队辗转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从称帝复辟到围捕覆灭,被公安清剿的反动小朝廷中国历史上,从秦朝的始皇帝到清朝的最后一个儿皇帝溥仪,一共有四百余个皇帝。随着共和政体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的封建专制帝制彻底终结。历史虽有曲折,如袁世凯称帝和溥仪复辟,由于时间太短士兵到将军有多难?全镇千余青壮随贺龙参加革命,建国后仅一大校贺龙元帅作者兰台首先声明,这绝不是宣扬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错误理念,而是想客观讨论一下就算是光荣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从普通战士想成长为一名将军究竟有多难。今天,我就以追随贺龙参加方志敏指挥的红十军团下辖3个师,师长分别是谁?后来结局如何?图方志敏1934年11月4日,红七军团与新组建的红十军以及地方武装进行了一次合编,红十军团从此诞生,下辖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在方志敏的指挥下进行机动作战,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
中巴友谊维护者穆沙拉夫,从铁腕总统到叛国犯,他经历了什么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已经维持了半个世纪之久,有很多中巴两国的人民为这段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像穆沙拉夫那样穆沙拉夫出生于1943年的穆沙拉夫,在年幼时,亲见麦克阿瑟学生时期首次出庭作证,双腿颤抖,冷汗直冒很多人都听说过麦克阿瑟的名字,他在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成绩优秀,作战勇猛,性格桀骜不驯,时刻叼着烟嘴,是他的标志,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上法庭的时候也是不是这样一副桀骜不恭的样子。但让大家如果给关羽选个副将,以弥补关羽的缺点,刘备可能选谁?为什么?关羽是刘备手下军事能力最强的武将,他文武双全,骁勇善战。既能冲锋陷阵,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又能运筹帷幄,水淹七军,取得威震华夏的战果。但是,关羽这个人也有他的毛病,在史书上可以看到纪念北京房山抗日战争国民革命军26路军在房山的抗战作者顾梦红七七事变是日寇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展开。1937年7月12日,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受令北上抗日,沿平汉线北开秦始皇的军队为什么那么厉害?秦国的军队之所以那么厉害,有几个重要的原因第一,秦国的军事制度与其他国家有明显区别,有一套促成彪悍的秦人作战的军事规制。首先,秦国实行普遍征兵制度,凡适龄男子都必须登记造册,并开始刘备关羽张飞如果和曹操典韦许褚血战,谁最可能第一个战死?最先死的应当是典韦,其次是曹操,然后是许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关张三兄弟虽然异姓,但比真兄弟还亲,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刘备虽弱,但万一有危,关张必救,可能一开始就护得好好的古代一两金子等于多少两银子?黄金与白银,是我们平时通用的两种可以当货币使跟钱钞直接对等的贵重金属。今天的国内外市场黄金价格,大概是270元左右每克今天的国内外市场白银价格,大概是3。7元左右每克。也就是说,今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过更有贤能之人演义中仅称崔州平。为荆州名士诸葛亮之友。亮与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文韬武略各展风姿,不论名将还是谋士,都在古代封建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51年,81岁的汉奸刘雨田被押赴刑场,嚣张高喊这辈子值了1951年,辽宁新金县的老百姓奔走相告大汉奸刘雨田被抓了!政府要枪毙他了!一听这个消息,大家纷纷拍手称快,这个叫做刘雨田的大汉奸给日本人卖命几十年,如今终于老天有眼,让罪人落网了!我们大营口出过那些个名人?辽宁营口的名人,我介绍了解放军固辉上将佟国荣中将盛斌中将等,欢迎关注。今天再介绍几位从营口走出的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王勇,辽宁营口盖州人,1955年12月生,1969年8月参淮南有什么历史名人吗?将军是军队中闪亮的名星,也是当地的名人和骄傲,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安徽淮南籍解放军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陈传阔,安徽淮南人,解放军中将。1945年10月生,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