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一封信,打电话给洪学智这两件事要办

  从一线退下来后,陈云,这位中国的肱骨之臣也没停下过为民服务的脚步。陈老先生是个不会"休息"的人。他把人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人民的利益事大,人民生活无小事。陈云对人民的什么都看得很重,吃水用电、健康饮食、学习教育……他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而且一旦陈云上了心,他就会实实在在地花力气去解决问题。
  图|陈云
  林晓霖(林彪的女儿)深知陈老品德高洁,在得知因为父亲的情由,四野战史的编撰工作进度十分落后,平津战役馆也还未动工修建,她心里十分过意不去……1994年1月,她给陈老去了信提了这件事。在陈老先生的心里,革命传统教育一直是一件和基础教育同样重要的事情。换句话说,陈云关注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知识素养的提升,还有人们民族精神上的塑造。
  所以在当时,陈云摩挲着信纸的边角,沉吟了片刻就给自己以前的老部下洪学智打了一通电话:"学智呀,你有空来趟上海吧……是这样,我有两件事要同你讲……" 实事求是,一心为民
  陈云在中国的历史上担当的是铺路人的角色。他生于1905年6月13日,是江苏青浦人(如今该地已属上海)。革命时期,陈云始终清醒自持,敢于坚持真理,仗义执言。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政,就将人民二字时刻挂在心头。陈云一生都在脚踏实地地践行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对待党和人民,他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以民为本。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遵义会议的意义斐然。可时间回转到1935年1月,那时的党实处危困之境,前有重兵围追堵截,后有大军寸步不让,党要突围,势必要"变"、要革新!陈旧思想总是顽固,打破窠臼需要勇气。会上,氛围凝重肃穆,每个人的内心都沉甸甸的,生死攸关之事不得不慎重!陈云就在那个时候站了出来,他坚决支持毛泽东的理念和正确主张,相信毛泽东将会带领红军化险为夷,博得一线生机。
  文革烟云渐消,邓小平决心要将社会主义社会的秩序重建,甚至加固。毛泽东的光环太盛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虽都是时代的精粹,可在人有心的利用下却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堵墙,"不破不立"的时候到了!
  不论是在任何时代,挑战权威和挑战社会的顽固的舆论大浪都必须有力挽狂澜的魄力,有撞破藩篱的决心!所以,邓小平为了打破中国的文革时期那腐朽的外壳,他把自己变成了先锋,发报,开会……水沸腾了,人心鼓胀起来,只要火烧得再大些,生机就不远了!
  陈云依旧是真理坚固的后盾,凡他认定的有益于国家发展的真理,看准了的事情,他不会退让。陈云是邓小平的支持者,不管形势如何险峻,也不论情况多么复杂,他下了决心要干下去,要和那些冲在前面的老友们,战士们在无硝烟的战场上"并肩战斗"!
  大事背后,看得见他坚毅厚重的背影。
  教育无小事。1989年,"希望工程"开始起步。知识是火种,孩子们是希望。无数目光汇聚于此,期待着它未来的盛放,期待着祖国的富强。陈云生活朴素,时刻关心着民生民情,当他在新闻上听到这个项目时,他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了支持。陈云从自己的存款中取了5000人民币捐给了基金会。在那个一元几毛就能割一斤肉的时代,5000块钱很多,真的是很多了(那时的1000元和现在的5万块差不多)。
  这笔"巨款"在1994年发挥了它的效用,十六名儿童重回学堂,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同年11月,陈云收到了来自被资助儿童的来信。童稚的向学之心,真诚地感恩流淌在字里行间,让陈云既欣慰又心酸:中国的教育一定是要发展的!我们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儿童失学问题。战火磨砺,洪与陈结下深厚情谊
  洪学智与陈云相识在战火中。1945年9月,我党作战形势占据优势,正是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东北的最佳时机。23日,洪学智刚从两淮战场上下来就又马不停蹄地赶赴淮安师部。他来得正是时候,黄克诚宣布了中央向东北进军的命令。
  每次打仗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了解到中央的命令后,洪学智便开始思考怎样让北上行军进行得更顺利。关于装备资源、思想动员、人员补充等一系列想法在洪学智脑中成型。接着向东北进军的动员会议召开,洪学智在会上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冬季打仗是很难熬的,东北天气严寒,如果后备装备跟不上,尤其是急需的棉衣棉鞋、医疗资源,后果很严重。故洪学智提议:若部队的装备一时难以备齐,此次入东北,可以先到山东。而当我军暂时驻扎在山东时,我们后方又能利用这个时间去加紧生产相应的物资,然后再北运支持我军。
  士气宏,则战有胜。"思想动员"在洪学智心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3师这支队伍近年来变化很大,发展的同时也浮现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思想懈怠,渐失锐气。给将士们做深思想动员和教育是势在必行。另为了保密的原因,洪学智给出了"逐级级明确去向"的建议。
  洪学智心思缜密,做事有条理,考虑事情全面周到。在黄克诚的推荐下,洪学智被任命为副师长兼参谋长,协助师长领导作战。就这样,洪学智跟当时是北满分局书记的陈云达成了第一次会面的成就。
  在最开始的时候,洪学智率领部队抗击蒋介石的北进;接着他还去了黑龙江一带平叛剿匪;最后剿匪完毕他才成为陈云的部下。陈云很欣赏洪学智的才干,而洪学智对陈云更是发自心底的敬重。他曾说过:"陈云同志对战事非常敏锐,分析问题、看问题都注重把握全局,分析个性。"
  在紧张的战争节奏中,两人成为了互相信任的战友,他们的革命情谊也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的。
  尽管在以后的日子里两人交集不是很多,但两人无疑是互相牵挂的。1951年,中国派志愿军赴朝抗击美军的侵略。那年冬天,彭德怀委托洪学智向中央军委各领导汇报志愿军前线的战况和问题。洪学智回到北京就开始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做汇报,接着第二天,他又向陈云做了汇报。陈云与洪学智交谈时,告诉他:"前线作战出现了问题,你们能解决就克服,不能解决的,你要说出来,我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次谈话持续了两个半小时。谈话结束后,陈云还留洪学智在家吃饭。饭食很简单,不过是三碟小菜,却让人内心有暖流涌动。
  洪学智至今还记得1977年他才被中央安排到国务院国防工办工作不久,陈云就专门约见了他,在那次谈话中陈云告诉他了很多打理国防工办各项事务的经验并且还给他写了一幅字激励他好好工作。
  图|洪学智责任担当,承托付洪两件大事
  洪学智在与陈云通过话后,就明白了老师一定是有极为重要的事必须同他面谈。他当下就收拾了行装,买了去上海的飞机票。飞机穿过一片片缥缈的云彩,洪学智的心慢慢地静了下来,他期待着与老首长的见面……
  陈云与洪学智见了面,两人都十分的高兴,互相问好以后就落座开始了他们的话题。陈云提起了第四野战史的编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革命文化也陆陆续续地被整理成有条理的史料书籍。陈云对洪学智说道:"学智,你也许听说过第二野战军的战史已经出版了,现在第一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战史的编撰工作也开始步入正轨,但第四野战军的战史撰写处于停滞状态,还未起笔。这个事情必须解决,还得从速解决。" 洪学智点点头,第四野战军的战史放在这儿一动不动确实是个问题。
  陈云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此番我叫你来上海与我面谈,就是有两件事要麻烦你。第一就是我刚才与你说的那个第四野战军战史的编撰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我还是觉得由你来办这件事是再好不过了。"
  听到老首长这么说,洪学志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当然这不是他怕事儿,而是他真心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编撰历史本就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恐辜负首长的重托。他自己认为还是请从第四野战军的老战士们中选一个代表来编写得好。他将他的想法告诉了陈云。陈云却只是摇头劝他不要再推辞了。最终洪学智接受了这编撰战史的任务,但也提出希望老首长担任编撰四野战史的总顾问,在工作时能给予他们一些指导。陈云立即就答应下来。
  这件事谈妥,陈云就说起了第二件事——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说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建立地点可以放在天津这个地方。谈话结束前,陈云嘱咐洪学智要尽快将建平津战役纪念馆和编纂第四野战军战史的两件事向中央军委报告。
  洪学智在回到北京后就立即向中央军委提交了报告。1995年2月末,中央军委常务会议批准由陈云担任四野战史的总顾问,洪学智具体负责领导撰写。同年6月3日,《第四野战军战史》编写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四野战史编写期间,陈云又给洪学智写了一幅字,短短15个大字,是陈云自己工作状态的切实表达,也是陈云对旧部下洪学智的提点。 洪学智懂得老首长藏匿其中的未尽之言,他将陈云送给他的这幅字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时刻提醒自己"实事求是,辩证思考"。
  1995年,陈云的身体就每况愈下,多次患病住院。尽管身体有恙,陈云还是关心着四野战史的进展情况。 4月10日,陈云逝世。洪学智悲痛不已,他想起老首长生前拖着病体依然停工作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洪学智知道老首长将这两件事托付于他是对他的信任,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他一定会完成这两件事,不辜负老首长对自己的信任。
  《第四野战军战史》的编写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对于编写组的成员来说,陈老的工作态度和朴实作风深深的影响了他们。他们牢记者陈云的嘱托和教导,尽心尽力的把手上的工作办好。
  1998年10月,《第四野战军战史》正式出版。编写组的人都感慨万分,每本历史书籍的背后,都掩藏着这样那样的艰辛。雕琢文字,收集史料,追踪调查……这些工作他们一样一样的办下来,历史上的英雄,他们绝不叫他埋没。
  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首先的难题便是挑选地址。建在北京还是建在天津?洪学智头疼了好一阵子。天津是实打实的用枪杆子打下来的,而北京天然就有巨大的影响力,两者各有优势,洪学智犹豫不定,而下面也是争论纷纷。
  又过了许久,洪学智最终争取将平津战役纪念馆建在了天津。对于平津战役纪念馆,洪学智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纪念馆不应该以商业的形式去谋取大众的利益,而应该对社会开放,只有如此国民才能更深切的感受到革命英雄的光辉和历史的伟大,才能懂得"不忘过去,铭记历史"真正含义。
  历尽千辛万苦,天津战役纪念馆如期建成。纪念馆落成那一天,洪学智心中有着淡淡的释然和酸涩,他终于完成了那两件事,也算对老首长有了交代。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早已融入了陈云同志的骨血,陈云同志用自己的崇高思想和品德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君子一诺,心有担当", 洪学智同志奔波千里,操劳数年,不唯上,只唯实,只为不负老首长的期待,他担得起责任,经得起考验,他是真君子,也是真英雄。
  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寻,青年人,要看得见高山,也要敢于攀登高山。

被杀掉八分之一人口的卢旺达,如何借着中国复兴的东风迅速崛起的图文桦语故事编辑桦语故事引言在一个非洲小国,曾经发生过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种族屠杀,平均每天杀光一万人,整个国家在三个月内葬生了80万到100万人。号称世界警察的美国都对这个国梁思成先生逝世50周年看了这部手稿才知道,我们离那一代知识分子有多远!纪念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逝世50周年1901。04。201972。01。09中国的建筑与中国的文明同样古老。所有的资料来源都有力第证明了中国人一直采用着一种土生土长的构造体系,从史宫廷政变还是颜色革命哈萨克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文金满楼乾隆二十二年(1757)九月,在沙俄的庇护下,穷途末路的末代准噶尔汗阿睦尔撒纳中了天花,死了。消息传出,乾隆皇帝松了口气,哈萨克人也松了口气。乾隆皇帝松了口气,是因为大清帝巨人的阴影下冬季战争前的芬兰外交一。战间期的苏芬关系1917年12月6日,芬兰正式宣布独立,在独立之前,芬兰于1809年瑞典与俄国的战争战败之后成为沙皇俄国的附庸国芬兰大公国,但是却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然而到了20改日名讲日语易习俗,台湾为何总有日本的影子?一切根源于此在如今的中国台湾地区似乎总能看见日本的影子,无论是早在明治时期从日本那里培养起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棒球文化,还是行政区划中和日本一样的县市顺序安排,甚至一些老一辈台湾人同时拥有中日文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欧洲唯一一张反对票,你知道是谁投的吗?在历史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世界上获得尊重。落后就会挨打的历史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满清能打入关内其实都是这些明朝人的功劳顺治元年(1644)清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攻占京师,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这其中少不了这些人的贡献。首先要说的就是明末的晋商。努尔哈赤在明万历十七年(1589)彻底统一了女真各部,给海盗发从业许可证,靠海盗击败强敌,实现称霸世界的帝国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英格兰王国总算摆脱了百年战争失败,以及玫瑰战争带来的巨大恶劣影响。重新统一起来的英格兰此时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财政问题,由于玫瑰战争打得过于激烈,人口损失惨重,不在职务,在人格魅力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号的资本主义国家,建国到现在仅有16年没对外发动战争。它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干涉别国内政武装入侵挑动该国内战颠覆入侵国政权培养反对派傀儡政府等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前,美国杨开慧29岁就义牺牲时的细节曝光枪决未死有人返回又补一枪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我们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斗争的历史。如果我们把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用几个词囊括的话隋唐英雄罗成英雄了得,其后代如何?隋唐时期,正值天下大乱,究其原因,一则是杨广欺娘戏妹弑父鸩兄,得帝位不算是正道,所以引发众忠臣良将的不满。肆意诛杀忠臣任用奸佞。二则杨广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
苏振华离婚后,独自带6个孩子,毛主席天涯何处无芳草当代年轻人能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网络兴起的时代,这与为新中国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革命军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当代大多数年轻人的眼中,为新中国解放贡献力量的革命先辈是他们学习的榜中国最后一位总管太监建国后卖油炸果子清末有两个太监最有权势一位是李莲英,臭名昭著另一位是小德张,他成了李莲英的接班人,虽然名声不及李莲英那样显赫,但也同样得到慈禧太后的宠爱,威风十足。为出人头地,自己阉割当太监小德张王阳明告诫人生的后半生走向,牢记3个锦囊,比钱和人脉管用王阳明告诫人生的后半生走向,牢记3个锦囊,比钱和人脉管用五岁,还不会说话十二岁,才刚上学十三岁,年幼丧母二十二岁,考试落榜二十五岁,考试再一次落榜二十八岁,参加礼部考试,赐二甲进士萧红逃婚出走,两度怀着孕嫁接盘侠,与萧军爱恋遭鲁迅拆散作家萧红1935年,作家萧红与恋人萧军现身在一个文人朋友间的聚会上,萧红如往常般与朋友们友好交谈,但大家却从她的脸上察觉出了异常。萧红的眼角及脸颊上都有明显的血痕淤青,泛着肿胀。你老照片妻妾成群的清朝人,看了她们的美貌,你还羡慕吗?在电视剧中,我们总能看到古代人都是三妻四妾,过得潇洒快活。事实是并非所有人都能三妻四妾。在汉代,卿大夫可以一妻二妾,一般有地位的人可以一妻一妾,但是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许纳妾的。到了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孙权当政,哥哥孙策子孙的结果都如何?孙策有一子三女,唯一的儿子叫孙绍,先封吴侯后改封上虞侯,三个女儿倒都嫁的不错。总的来说孙策死后,孙权对哥哥的子孙待遇是很一般的,孙权称帝,居然只追谥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而且还不能世我国近代出生于安徽的名人伟人简介(七)何世桢(1895年1972年10月17日),号干臣,字思毅,安徽省望江县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人物。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何世桢是组织上海学生响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同年加入中国国民河北四庭柱群殴典韦,许褚,徐晃,张辽谁会赢,为什么?谢邀。四挺柱对典韦许褚徐晃张辽。如果按评话,是四庭柱赢如果按三国演义或者正史,是曹军这边赢。首先要说明,所谓河北四庭柱即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本来就是三国评话中的说法。正史和演义虽然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不到半年,兄妹4人先后牺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的人。这是94年前,著名的共产党人夏明翰在临刑前,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就义诗。正如夏明翰的诗中所说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无数的共产党人,不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一封信,打电话给洪学智这两件事要办从一线退下来后,陈云,这位中国的肱骨之臣也没停下过为民服务的脚步。陈老先生是个不会休息的人。他把人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人民的利益事大,人民生活无小事。陈云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