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国古代为什么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研究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围绕帝王之位,发生了太多的权力争夺战,数不胜数,除了异姓相杀外,同是至亲,也是父子相残,兄弟相争,叔侄相夺,帝王之位充满着血雨腥风,权力争夺战贯穿着整个历史,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有时候因继承人选问题发生的动乱会持续几十年,甚至会直接把一个王朝覆灭,对国家的损害有时候是致命的。
  这个问题是古代一夫一妻多妾情况下必然的产物,权力只有一个,继承权是唯一的,而儿子那么多,再加上兄弟、直系亲属,觊觎帝王之位的人太多了,怎么选择一种制度让权力顺利交接
  中国古代帝王绞尽脑汁想制定一个完美的制度去避免这种情况,可是,世上就没有完美的制度,历史选择下产生了一种制度,嫡长子继承制,贯穿整个历史。
  嫡长子继承制虽然没有完全避免权力更迭时的争夺,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夺嫡现象的发生,虽然它不一定是最优的,但却是最不坏的选择。
  其实不仅是帝王存在这个问题,各诸侯、大夫、士、或者家族都面临这个问题,不仅是先秦时期,贯穿整个中国历史,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也一直困扰着家族领头人。
  最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解决方案,嫡长子继承制,因为相比较其它两种制度,它是最好的。
  第一种是兄终弟及
  商朝时采用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相结合。为什么,因为在商朝,人的寿命较短,商朝时即使是国君,生活条件较好,寿命很少超过45岁,儿子没长大,父亲就挂了,太子弱小,无法执政。
  考虑执政的需要,商朝早期大多采用兄终弟及,也就是哥哥去世了,兄弟继承帝王之位,
  此制度最大的好处是王位有成年人继承,不存在未成年问题。
  最大的坏处是流血事件较多,因为存在一个问题,当弟弟去世时,帝王之位传给谁?或者说,弟弟和长兄的儿子一样成人时,帝王之位传给谁?
  弟弟可以再传给弟弟,也可付给自己的儿子,也可传给哥哥的儿子,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争夺王位现象,出现动荡。
  按情理来说,应该把帝王之位传给长兄的儿子,当兄弟比较多时,是再传给弟弟还是直接传给长兄的儿子?这个难题就没有统一的答案,也没法制定统一的制度去解决。
  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都有继承的权利,对权力的渴望就会引发斗争,斗争是很血腥的,特别是在先秦时期,贵族都有自己的领地、属民和军队,往往就会暴发战争,夺位之战,因此商朝中期产生了九世之乱,成为商朝走向没落的起点。
  虽然说经过夺权的,是优胜劣汰下胜利者,实力较强,但对国家损害太大,有时是致命性的,此种制度到商朝后期被淘汰。
  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就与兄终弟及制度有关,谁战胜了就把首都迁走,迁到自己的地盘上安全,在商朝后期,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
  第二种就是立贤
  有人说,选最贤明的,不是对国家最好吗?
  这种制度基本上就看父亲的眼光和儿子们的比拼。这不是做数学题,一加一等于二,立贤永远是相对的,评判的眼光永远是不一的,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贤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字,你说与人为善是贤,我还说坚持原则是贤,人心是复杂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隋炀帝未当上皇帝前表现得多么完美。
  所以贤就是一个无法识别的标签。 是看道德、能力、军事、文才、勇猛还是综合?这个标准没有办法把握,不仅仅是父亲,大臣们的眼光不一致。有时贤不一定能执政好,比如孔子当国君不一定就强。
  立贤的最大缺点肯定就是争位。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为争位手足相残,血流成河,王位所代表的荣耀与权力太有诱惑力了,当初秦始皇出巡,威仪万千,威风凛凛,项羽见了,便想"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见了,则想"大丈夫生当如此"。
  项羽与刘邦还是草莽之人,都忍不住生出觊觎皇位之念,而那些距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的皇子皇孙们,更是难免垂涎欲滴。为夺得大位,什么父子之亲、兄弟之情,都可以抛之脑后。
  争位的结果就是国家出现动荡。这是国君最不愿意看到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亲眼目睹商朝的王位争夺战,周朝建立之初就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制,并使之成为周朝的宗法制度一以贯之。
  因为到周朝时,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儿子也成人了,嫡长子继承制顺理成章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那就是,正妻所生长子即为嫡长子。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所以帝王的嫡长子一般就是太子。
  1."立嫡以长不以贤":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必须是皇帝的嫡长子,因此无论他是否贤能、聪慧,都依年龄长幼而以此类推。
  2."立子以贵不以长":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必须是皇正妻所生的长子。若正妻没有子嗣,就只能立"地位最显贵的妾"的子嗣为太子,不管其年龄如何。
  嫡长子继承制简单粗暴,操作上最简单明了,以血缘决定论直接决定国家的储君,杜绝了其它人心里的念头。
  这种制度有最大的优势,就是从刚开始只有一个人,作为法定继承人,无关他的能力、水平等因素。尽早确定国家储君人选,有利于国家稳定,可以减少其他子嗣争储之心,减少国家内乱。
  从嫡长子一生下来,就决定他长大了是储君,帝王从小就可以培养,让他接受不一样的教育,让他从小就学习帝王之术,学习礼仪道德、学习治国方略等等,其它人想都不用想,也轮不到你们,断了其它人的念想。
  同时,也断了其它大臣和内侍的念想,只要有其它继承人,就存在站队的问题,大臣们也想有从龙之功,可以一步登天,即使希望渺茫,也有人敢下注,想断绝这种念头,那就从制度上解决,从血缘上一下根除。
  当然,只要是制度,就存在缺陷,就有漏洞。
  一是帝王对太子不满意,不喜欢太子而是喜欢小儿子,这个是帝王的通病,原因我下一节再讲。
  二是嫡长子往往并不是最佳人选,出现有智商特别堪忧,或者长在深宫,不识五谷、不事农桑,执政水平很低等,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或权臣当道时,不容易守住基业,被兄弟或大臣弑杀,或者国家灭亡。
  三是容易和大臣结党营私,容易被内侍引诱学坏,反正已是储君,不思进取,这个现象很普遍。
  四是会被针对。有时会被其他兄弟打压,只要有目标,就会被针对,你是储君,就会有人造谣生事,会出现弑君造反之事等
  嫡长子最大的劣势是随着执政时间越长,出现低能国君的机率越高,国家越容易灭亡。
  即使它有再多毛病,可比来比去,还是这种制度从礼法从最容易让人接受,最容易操作。
  基于以上情况,自周朝开始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兄终弟及和立贤仅作为补充。但这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那就是嫡庶之争,国君往往偏爱小儿子,或嫡长子能力不强,或没有嫡长子,
  在此几种情况下,极容易出现王位争夺战,时间短还好说,如果时间长,大臣再各支持各的,双方互相攻打,给国家将造成极大的损失,再加上权臣弑君,后来各朝代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越是和平时期,嫡长子继承制执行得越好,往往后期极易出现昏庸无能的君主,不食人间烟火,不知民间疾苦,"何不食肉糜"类的国君就层出不穷,直至国家灭亡。
  越是动荡时期,嫡长子继承就执行得不好,嫡庶之争就越多。
  而嫡庶之争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国君,强化继承人地位,削弱其他人力量,使之无能力和条件相争,这是国君首要考虑的因素。可是母以子贵,后宫的争斗同争位一样激烈,国君很难达到平衡,犹豫不决下就给嫡庶之争埋下伏笔。
  继承人制度不仅是古代,现代也是这样,有些大企业在继承人选上不好选择,幸亏现在有职业经理人制度,可是古代帝王之位是不可能交给其它人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得到权力,就得承受权力带来的血雨腥风,想继承皇位,就得去迎接随之而来的暴风雨,成功了一步登天,失败了灰飞烟灭。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身再也不伐蜀?30年后司马昭道出真相每个朝代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在不同朝代中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每个朝代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它们或许是繁华的,或许是充满战乱的,但是他们都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缺少任何一1863年同治皇帝给美国总统林肯写了一封信虽然在1860年大清帝国被西方列强联手攻下了首都,并因此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群殴算什么本事?这样的结果,除了让古老帝国的统治者们痛定思痛外,却并未从根本上摧毁帝国统治说一段你不知道的欧洲史,三大骑士团的故事欧洲有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说起这三个团,真是让人觉得很神秘,你好像听过他们的名字,但似乎又觉得陌生。你能区分出来是哪个骑士团吗?答案在文末揭晓比如圣殿韩国教授瞧不起中国的只有韩国,而中国青年眼里却根本没有韩国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是土地面积就稳坐世界第三的位置。而韩国的土地面积只有约十万平方公里。其实,中国与韩国的历史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想要看清楚两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蒋介石怒骂半壁江山就这样葬送在段氏兄弟手中!他们是何方神圣1946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解放全中国,进行了一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争,虽然战争持续到1950年6月,但在前一年的10月1日宣告新中国成立红军第六军团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第17师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军第18师,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示,于1933年6月中旬在湘赣根据地组成红军第6军团,辖第17师(由湘赣根据地红17师改编)第18无力力挽狂澜的嘉庆帝很多细节预示嘉庆时期,清朝衰败已经注定嘉庆年间让人感到很荒唐的事有哪些说起清朝历史上,最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君王,莫过于清朝的道光帝因为道光帝在位第二十年的时候,爆发了著名的鸦片战争,后世也将这一年,视为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荐书一百多年前最牛的美籍华人,单枪匹马对抗排华法案这是一本关于美籍华人的历史先驱者为华人同胞争取权利而筚路蓝缕的个人历史传记,更是一位亚裔移民的自我与共同体身份建构的历史路程。美洲历史是一部各族移民的历史,然而亚洲裔美国人等群体一缅怀先烈崇尚英雄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宜宾市烈士陵园,家长带着孩子向革命英烈敬献鲜花。兰锋摄(人民视觉)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江苏公安英烈纪念墙前,英烈子女献花悼念女英烈刘惜芬被捕后遭受惨无人道的酷刑,牺牲前留给难友4个字夜深了,厦门鸿山山脚下国民党厦港监狱刑讯室还亮着鬼魅的灯光。国民党上校特务魏清对刘惜芬软硬兼施,可审讯没有任何结果。魏清恼羞成怒,他让手下撕掉刘惜芬的衣服,向她走过来貌美如花啊,这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你,知道坟和墓的区别吗?坟和墓的区别主要在古代。一形状不同1墓一般是平的,不高于地面。2坟是在墓上还堆起一个土包,以做标记。二埋葬之人尊卑不同1知识分子的,或有一定知名度的,不是当官的,特指墓。2奴隶,农
毛主席是如何评价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的在长期的革命事业中,无数革命先辈始终秉持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跟随着党的脚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有些人一直坚持到最后,见证了革命的胜利,而更唯一获免死金牌开国少将参加战斗300多场,5次负重伤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蔡和森工兵,是我国诸多兵种中的其中一个,由于其起的是辅助性作用,所以危险性较小,相应地,在战场上立功的机会也不多。可是,在我国抗战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工兵,常拉科塔帝国,北美洲原住民的悲歌1776年,一个强大的帝国拉科塔帝国在北美洲诞生。拉科塔人到达了布拉克山,这是西部平原上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令人垂涎的水牛猎场。坐落在如今的南达科他州,控制着布拉克山,即帕哈萨帕,标1958年和1964年,朝鲜领导人两次途经中国访问越南,线路是怎样的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越南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1957年,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访问了朝鲜。随后,在1958年11月1964年长津湖战役有多惨烈?志愿军将士冻成冰雕,是美军永远的噩梦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是志愿军战士永远难以忘怀的疼痛是美军永远都不愿回忆的噩梦是世界历史上最残酷的十大战役之一是直到现在,中美两国都不愿提起的血泪之战!长津湖战役究竟有多惨烈?冻美国的崛起之路,它是如何登上世界之巅的?世界格局是不断变换的,但是时间一长人们总是容易忘记这一点,比如世界一超的美国,在位时间久了,人们就容易忽视它也是经过千难万险才登上世界之巅的,而在它之前,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也都坐1934年红军1个团神秘失踪,中央多次调查无果,68年后谜团被揭开文影中纪实编辑影中纪实前言1934年,红军一个团在贵州神秘消失,期间中央三次调查都没有发现这些人的任何踪迹。68年后,贵州官员找到了真相!那么堂堂一个团的人,为何会突然神秘消失?并中国近代史最值得夸耀的事件是什么?第一件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老革命家们领导人民打败了建立了新中国,劳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第二件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现代化装90多年前,斯诺向世界讲述真实中国(文丁铭哈丽娜)阴山脚下,黄河岸边,土默特平原,一座题写着埃德加斯诺觉醒点的汉白玉雕像,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敬仰着一位说真话的美国记者的可贵品质。随着今年中国记者节的临德国人在中国抗日,加入八路军见过毛主席,写文章痛骂日军司令1941年11月5日,位于沂蒙山区的八路军115师在政委罗荣桓的指挥下,巧妙突破了5万多日伪军的围剿,并且无一人伤亡。一篇由笔名为亚细亚人写的文章无声的战斗刊印在了战士报上,这篇文真实的李烈钧李烈钧,辛亥革命元勋,曾打响第二次革命的第一枪。孙中山称赞其上马能武,下马能文,诚不可多得之当代儒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李烈钧更是竭尽所能抗日,亲手把自己的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