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德国是如何撕毁凡尔赛和约,把世界拖入惨绝人寰的二次大战

  1924年巴伐利亚当局开庭宣判,阿道夫因为1923年11月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暴动"被判处5年徒刑。但阿道夫仅仅被监禁了不到一年时间,便于同年12月被释放。
  阿道夫在狱中的这段时间里,完成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第一卷写作。从头到尾,通篇都是"灭绝"、"消灭"、"仇恨"和"憎恶"……
  小编不懂德文,无法去查阅德文原版,但小编仔细看过中文译文的阉割版。虽然中文版的《我的奋斗》已经将很多反人类的段落给删除了,但仍能从中看到,这个偏执型精神病患者,是怎样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恶毒的诅咒和仇恨!
  如果阿道夫能够蹲满5年大牢才被释放,那么1933年他肯定就成为不了德国总理,也就根本不会有什么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许也就不会发生了。
  由此可见,对某些人渣来说,假释或者减刑,只会让他们给社会或是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成为德国总理,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后,数年之间,德国经济似乎颇有起色。阿道夫也藉此在政坛上立住了脚跟,赢得了众多德国底层民众的支持。
  但二战时期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复苏是这样评价的——
  "打个比方:有三个人,一个失业,居无定所生活无着;一个打零工,仅能解决温饱;另一个工作稳定,衣食无忧。而阿道夫上台以后,只是将这三个人统统变成了第二个人,变成了那个靠打零工勉强解决了温饱的人而已。"
  1933年,阿道夫上台第一步通过让德国的经济复苏,先赢得了底层民众对他的支持。接下来,便着手制定计划,他要用非常手段,让这个被列强们制裁了十多年的国家重新崛起,实现其"大德意志"的扩张野心。
  阿道夫明白:要想重整德国军备,首当其冲,就是废除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只能保有10万现役部队,而且现役军人的服役期必须长达12年。
  1933年,德国的人口是6600万,先不说兵员10万的这个限制,单讲服役期必须长达12年,光这一条就让阿道夫寝食难安。
  一个常识大家应该知道: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弱,其中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国防动员力量,也就是战时可征召动员的后备役人员的数量。
  通俗地讲,国防动员力量,就是一个国家在战时随时可以征召入伍的人员数量,而并不是随便拉个人来,就让他穿上军装扛上枪。
  譬如:一个士兵退役后,无论他成为公务员、工人或者农民,一到战时接到国家征召,他就必须重返军队,为国家效力。因为他曾经是一名军人,接受过军事训练,一旦战争爆发,拿起武器就能随时上阵杀敌。
  因此,哪怕德国只有10万常备军队,如果服役期是正常的2至3年,那么每4至6年,德国就可以增加15万至30万名训练有素的后备役人员,就可以随时拥有一支10万常备军队和源源不断增长的,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后备役兵团。
  但是,《凡尔赛和约》限定德军的服役期为12年。这就为德军带来了两个恶果:一是常备军队兵员老化,缺乏战斗力;二是极度缺乏国防后备力量,一到战时几乎没有合格的后备役人员可以征召,因为退役人员全是老弱病残。
  《凡尔赛和约》严重制约了阿道夫强军扩张的野心,他要打破这个限制。1935年,阿道夫修改了德国兵役法,要求所有年满20岁的男子都要服兵役,将服役期改为2年。阿道夫计划在1940年之前,打造出一支拥有150万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德国军队。
  阿道夫如此肆无忌惮的单方面废除《凡尔赛和约》的约束,连他自己都感到害怕。英法会不会坐视不管?如果英法直接派军队干预,仅仅靠德国现在那10万常备军怎么和他们对抗?
  虽然阿道夫每天都在为此踌躇,但他最终还是决定这么干,因为他和他的将军们都非常清楚,如果不解决德国的兵役问题,德国永远都不可能具备发动战争的实力!
  阿道夫在赌,用疯子的思维去赌英国和法国的态度!
  为什么英法对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的行为没有任何反应?
  读过二战史的朋友都知道,研究二战史的专家们在著作中大多这么解释——
  "……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全都还没有从一战后的经济危机中缓解过来,自己国内都还矛盾重重,根本无暇他顾。英法此时只想维持和平,对德国的扩张野心只能出卖它国利益,釆取绥靖政策……"
  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在里面,一战三大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此时面对阿道夫蠢蠢欲动的扩军野心,其实也是魑魅魍魉,各怀鬼胎。
  作为一战战胜国中损失最惨的法国,它的立场是最坚决的,法国是最最期望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身边这个恶邻。
  无奈,法国单凭自己,实力不济。
  英国比较纠结,一战前的英国领袖了世界几百年,而现在,像美国这种后起之秀都超越到了自己前面……
  所以,英国的立场是适度让德国扩张,以此让德国拖慢各国的发展进程,还能够保持欧洲的相对和平,直到大英帝国再次崛起。
  英国认为:既然自己快不了,就一定要让别人慢下来!
  而在一战中受益最大的美国,表面上欧洲的事它不想管,实际上它却在一直暗暗的支持德国,阿道夫想让德国经济复苏,就必然要与美国达成跨洋贸易。
  所以,美国人希望阿道夫能够使德国尽快恢复成正常国家,美国就能够继续赚钱。
  德国公开正式实施征兵制,作为国联核心的英法两国产生了分歧,接下来就该看美国人的态度了。
  一战后的美国早已今非昔比,经济实力雄厚,英国、法国都欠着它一身债。此时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的,不是一般的话语权……
  于是,美国、英国对德国扩军装聋作哑,而法国的反对根本不起作用。阿道夫就这样,让德国的扩军扩张驶上了历史的快车道。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法国之间必须存在军事缓冲区,莱茵兰地区因此成为了非军事区,德国不得向莱茵兰派遣部队。
  此时的英、法、美都是一个意思:扩不扩军不说也罢,只要德国军队没有控制莱茵兰这片区域,就无法对法国以及莱茵河下游的低地三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形成威胁。
  但此时已经欲壑难填的阿道夫岂能在扩军扩张的快车道上减速。1936年3月7日,阿道夫单方面宣布废除1925年10月16日与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6国签署的、关于确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领土界线的《洛迦诺公约》,悍然派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并沿德国边境大规模修建防御工事,扩张野心昭然若揭!
  此时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6国仍然仅仅是口头上对德国提出抗议,却无具体制约措施。
  法国人怯怯地问英国人:"德国人占领莱茵兰了,我们打他不?"
  英国人回答道:"不打!这只不过是德国人走进了自己的后花园而已!"
  法国人:"哦!那就算了,当我没说,不打就不打吧!"
  阿道夫此时就像一个站在街头耍横的疯子一般,一看没有人来管:"奶奶的,现在这世界还真是我说了算啊!"
  于是变本加厉,1935年3月12日,德国军队长驱直入奥地利,奥地利总理库尔特·冯·许士尼格内阁垮台。3月13日,德奥签署《关于奥地利和德国统一法》,3月15日,德国正式吞并了奥地利,奥地利成为德国的东方省。
  同日,阿道夫公开宣布德国不再承认《凡尔赛和约》,3月16日德国恢复征兵制,将常备军扩充到了50万人。奥地利700万人口为阿道夫的征兵扩军又增加了几十万兵源。
  最终,整个二战期间,阿道夫居然动员出了1700万人。
  奥地利和德国合并以后,捷克斯洛伐克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了。德国已经把捷克斯洛伐克团团围住了。苏台德地区居住着350万的日耳曼人,阿道夫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也应该是第三帝国的领土!
  为了师出有名,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开动全部宣传机器,营造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正在遭受压迫的假象……
  并且警告捷克斯洛伐克:"你们不要再虐待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了,否则,德国军队就会来解救他们!"
  捷克斯洛伐克:"我冤枉呀!我们没有虐待过任何人啊!"
  戈培尔:"我说有就是有,来,我们看电影。"
  苏台德事件中,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组织拍摄了很多虚假的苏台德日耳曼人被当地政府压迫的场景,在国际上疯狂制造舆论,也让不明真相的德国民众走上街头,义愤填膺了一回。
  1938年10月1日,德军7个师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武装占领苏台德地区。为阿道夫接下来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之前的德国进军莱茵兰的小动作只是让法国人慌了,那么,这回吞并奥地利和入侵苏台德的大动作就彻底让英国人怕了。
  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依然憧憬着这份脆弱的和平,他极力奔走于各方之间,幻想用自己卑躬屈膝的诚心去打动阿道夫……
  1938年9月29日、30日两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德国总理阿道夫在慕尼黑经过讨价还价后,共同签署了著名的"慕尼黑协定",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
  在英国人循循善诱的"说服"下,无力反抗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理埃米尔·哈查最终妥协,1939年3月15日,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兵不血刃的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在国际层面上,小国的利益都是拿来出卖的,自己国家的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而别人国家的利益,那都不是你的利益。唇亡齿寒的道理,张伯伦之流是不懂的!
  英国、法国自始至终的态度,其实用张伯伦在英国议会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只不过是遥远的地方,两个说同种语言的民族之间的融合罢了。"
  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德军从捷克斯洛伐克的仓库里竟然找到了1231架飞机,996门反坦克炮,2254门野战炮,810辆坦克,57000挺机枪和63万支步枪。
  这些装备,不久后就成为了阿道夫入侵波兰的资本。
  阿道夫就这样不费一枪一弹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的民众沸腾了,他们心目中完美偶像铁血俾斯麦时期的土地都没有现在这么广阔。他们开始相信阿道夫能带领德国走向复兴……
  可悲!可叹!
  至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时,阿道夫凭借解决德国经济危机和收复一战后大部分土地的功劳,真真正正地成为了德国抑或世界的大独裁者。
  ——在军队中,阿道夫通过洗脑故意混淆概念,灌输军人忠于元首即是忠于国家。
  "吾之荣誉即是忠诚!",整整害死了一代德国人!
  ——在国民中,阿道夫推行极端种族主义邪说,鼓吹日耳曼人是地球上最优秀的民族,种族差异将决定人类和世界的发展。未来的世界注定要由纯正的德国人来主宰。
  一个国家被一个疯子掌控,这是非常可怕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即使阿道夫不是疯子,他所鼓吹的邪恶理论也会让他变成疯子!之后的阿道夫便成为了一个令全人类唾弃的恶魔!

为什么康熙打败了俄国,反而要割地给俄国?割地?割你个头!我们先搞清楚割地的含义即一个地区原属于一个国家,但是被另一个国家占据并获得原属国家的承认,这叫割地。那么回看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我们就好好说一下是割你个头。雅克关羽认为黄忠不配成为五虎上将,那他心目中的人选是谁?刘备做了汉中王以后,开始大肆分封群臣。做了王,那就有了自己的国家,相当于集团上市了!因此刘备开始给那帮拥有原始股的兄弟们分红了。主要的几位原始股东大概是这么分红的关羽,刘备的铁杆粉清朝状元的后人,独守深山中的状元府祖宅,没水没电只能乞讨度日引言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明的琵琶记状元一词从古至今可以说都是才高八斗的代表,在人们心中,一旦成为状元,也就意味着未来一定有所成就,即便慈禧罕见上色照被美国文档局珍藏上百年,原来老佛爷长这样关于清朝的覆灭,有人说是因为鸦片泛滥导致兵将战力削弱,有人说是闭关锁国导致科技落后,有人说是因为西方工业坚船利炮太过强大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如果回到最根本最底层50名飞行员拼死炸毁大坝,上亿吨洪水一涌而出,3万人睡梦中丧生众所周知,一个国家里有很多的战略地点,它们要是遭遇毁灭性打击,后果是无法想象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有通讯电力水坝等,其中造成影响最大的就是水坝,作为专门用于拦截水资源的设施,积累的庞德英勇就义,曹操为之落泪,既然如此忠义为何当初要弃马超而去?首先纠正一下题主问题,不是庞德弃马超而去,而是马超弃庞德投刘备而去,庞德不得已归顺曹操的。襄樊之战中,庞德之所以表现得忠义无比,主要原因有三一马超弃庞德及妻儿投刘备,让庞德很窝囊地开封生活着我国保存最完整犹太人社群,为何身份不被以色列承认?犹太人大家都知道,因为犹太家族非常的聪明精明,非常擅长经商。现在犹太人在全世界的金融业电影业新闻业电子业娱乐业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基本上都是犹太人,所以1944年,八路军两次锄奸失败,聂荣臻下令调用后方的王牌特工1943年秋,聂荣臻坐在军部办公室里愁眉紧锁,前不久,我军派兵去埋伏伪军将领杨文凤,想要铲除这个大汉奸,但是杨文凤却早有准备,摆了八路军一道,自己溜之大吉。这是八路军第二次针对杨文红色特工熊向晖潜伏敌营十二载,毛主席称赞一个人能顶几个师胸怀千秋伟业,百年正是芳华。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历史长河中,有的党员因为在战场上浴血厮杀成为英雄,有的党员为了追求全人类的幸福永垂不朽,还有一种党员付出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为了比南京大屠杀更惨烈的湘江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广西全州附近有一条叫湘江的河和一个叫岳王塘的地方,在这期间红军有38000人死亡,岳王塘的水是血红的,满山遍野的灰色尸体让林彪热泪盈眶。三年不河南老农收留一名日本兵,为其卖牛治病,日本兵的回报令人唏嘘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东北边防总司令张学良不战而退。日军实行了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占领了东北,自此撬开了中国的大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
不一样的家风曹操家事曹操的曾祖父名曹节,字符伟,素以仁厚而远近闻名。有一次,邻居家养的猪丢了一头,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于是邻居就到曹节家里来,看看是不是自家的猪认错了门跑这里来了。因为曹节家也养得有猪诸葛亮做好了黄忠战败的准备公平较量,黄忠不是夏侯渊的对手?三国争霸,小兵动辄折损成千上万,但却很少有大将在阵前被杀。在整部三国志中,阵亡将领中军衔最高的是汉(曹)征西将军博昌亭侯夏侯渊,汉(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是被擒而后斩,魏征西车骑将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刘彻一点后悔也没有吗?卫子夫是在巫蛊之祸中无奈的自杀了,太子刘据也因为起兵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兵败自杀了。到了后来汉武帝醒悟了,还建立了一个思子宫以寄哀思。那么汉武帝对于皇后卫子夫难道就没有一点后悔吗1982年,被王炳南抛弃的传奇才女关露,在恢复名誉后自杀1946年,王炳南随中共代表团到南京参加和谈,担任代表团第二副书记兼任发言人。利用空余时间,决定去寻找自己的爱人关露,不过按照组织原则,在动身之前,必须向上级汇报,他找到了周恩来,三国时孙权为什么把首都建在抢来的荆州属地武昌?南京和苏州不适合建都吗?首先说说孙权曾作国都的武昌。夷陵之战后,孙权做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把大本营从建业搬到了荆州,具体地点在江夏郡的鄂县,孙权将其改名为武昌。这个武昌并非现在武汉三镇的武昌,而是今湖北省1952年,聂荣臻硬闯中南海告状,毛主席勃然大怒数十万人被处分1952年,朝鲜战争正打得激烈,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包裹从朝鲜战场上送回了国内,传到了聂帅的手上。等到聂帅看到包裹中的东西后脸色大变,怒气冲冲地赶到了中南海,不顾警卫的阻拦王国维和人间词话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出生。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杨武之有颜有才的数学家,与文化不高的妻子共同培养儿子杨振宁杨武之,儿子杨振宁,孙子杨光诺1957年的秋天,在风景如画的日内瓦湖畔,杨武之夫妇见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子杨振宁。杨武之清楚,他此番能得到批准前来日内瓦,是周总理对他的信任。毕竟彼时中他曾担任红军军长,30岁被自己人杀害,妻子也一起被杀害1931年,红四方面军正式成立。红四方面军是以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军为主成立的,是红军的三大主力部队之一。不过,随着国民党对鄂豫皖根据地加强围剿,红四方面军也被迫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1998年,钱钟书病逝,临终前对妻子杨绛说好好活,辛苦你了1998年12月19日上午,一代大师钱钟书因病在北京病逝。在病逝前,钱钟书基本都处于昏迷状态,妻子杨绛一直守候在伴侣身边,仿佛是能陪一分钟是一分钟。期间,钱钟书突然出现了短暂的清醒汉末群雄修罗场袁绍能想到最后悔的事,是救了曹操本文约6500字阅读需要18min曹操参与群雄逐鹿,始于十八家诸侯讨董卓。桓灵之后的东汉虽已经摇摇欲坠,但董卓之乱却非必然之劫,而更像是一场政治意外。中平六年(189)夏四月,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