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两千年前,张骞苦苦寻找的月氏国,究竟有多神秘?

  月氏国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如今汉民族中还有月氏人的后裔,比如尉迟氏,昭武九姓中的康、安、曹、石、米、何,都是月氏人的后代,这些姓氏的后人很多都融合于汉民族之中了。
  月氏人种起源说法不一,有汉藏人种说、粟特人种说、印欧人种说、伊朗人种说等等。月氏人如果不迁徙,或许能成为中华民族中一个大的分支。
  月氏人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即今天的敦煌、酒泉、张掖、金城、武威地区,是一条位于祁连山脚下的千里狭长地带。古代的河西走廊水草丰美,气候宜人,是优良的大牧场和农田。昭武城就在河西走廊,昭武九姓的发源地就在这里。
  战国末期,月氏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月氏国。不过,河西走廊的"地主"却另有其人——乌孙国。乌孙人种同样也说不清楚,大多认为他们是匈奴人或塞种人。
  巴掌大的地方容不下两头虎,于是月氏人与乌孙人展开了厮杀,结果乌孙败了,其首领"难兜靡"被杀,乌孙人被迫集体向西迁徙,而"难兜靡"刚出生的儿子"猎骄靡"流落至匈奴。
  强大的月氏一度让发展中的匈奴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第一代单于头曼,还将自己的儿子冒顿送到月氏当人质。
  后来冒顿逃回匈奴,并弑父夺位,成为匈奴历史上最具侵略性的单于,匈奴也在他统治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
  冒顿单于为了侵占河西走廊这块连接汉、匈、西域的咽喉要道,对月氏人展开了灭国战争。月氏败了,其国王被杀,头颅被冒顿单于制成酒具。月氏人步乌孙人后尘,他们穿过塔里木盆地一路向西来到伊犁河流域(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地区)。
  西迁的月氏人史称"大月氏",尚有一部分留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史称"小月氏"。月氏人西迁发生在汉景帝时期,27年后,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始了伟大的西域之行。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大月氏。受累于匈奴人的侵略,汉武帝决定联合"强大"的月氏人,希望实现东西夹击匈奴的战略意图。
  张骞刚走到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虏获,因为这里已经成了匈奴人的土地。十几年后张骞才得以逃脱,当他历尽艰辛,来到伊犁河流域时,发现大月氏再次"搬家"了。
  原来冤家路窄,当月氏人来到伊犁河流域时,发现乌孙国也生活在那里。此时的乌孙王正是"猎骄靡",一位在匈奴人庇护下长大的乌孙国王。乌孙在匈奴的支持下,当然容不下月氏人,于是月氏人被迫再次向西南方向迁徙,来到阿姆河流域(今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地区)。
  阿姆河流域居住着塞种人的"大夏"王朝,可他们打不过月氏人,被迫臣服于月氏。从此月氏人在此地安家落户,后来发展成了强大的贵霜王国。
  张骞在大宛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月氏国。可此时的月氏人历经磨难,远离了匈奴人的"魔爪",不想也不具备跟西汉帝国联合的地理条件了。
  张骞联合月氏的目的虽然没达成,但他的探险之行,却为汉帝国打开经营西域的大门。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打败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将河西走廊控制在汉帝国手中。此后,大汉利用这条走廊,与西域诸国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往来和军事合作。
  比如前面说到的乌孙王"猎骄靡",他迎娶了"细君公主",他的孙子"军须靡"又迎娶了"解忧公主",汉乌和亲的格局,粉碎了匈奴人利用西域对抗大汉的战略图谋。
  月氏人的"神秘",就是因为他们的迁徙远离了汉地,与汉民族的交集太少,几乎没留下多少故事。大月氏在北魏时期被欧亚人种"嚈哒人"(白匈奴)消灭,从此作为独立民族的月氏人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您可能会问:留在河西走廊的小月氏呢?
  小月氏后来与西羌、匈奴及汉民族逐渐融合,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等,就是由小月氏演化而来的粟特人。
  西域有一个于阗国(塔里木盆地南边),也是月氏人后裔,其国姓叫"尉迟"氏,北魏至隋唐时期,尉迟家族在政治舞台一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小月氏和大月氏一样,都演化成了新的族群,或者并入了其他族群,其中就包括汉民族。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族群很多,比如契丹、匈奴、鲜卑、党项等,作为民族他们消失了,作为个体他们不断演化,最终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张骞寻找的月氏(rou zhi)国又称大月氏,距西汉都城长安的直线距离为3000多公里,若不是汉武帝对匈奴用兵,主动寻求结盟,人们很难想到这么遥远的国度。如果说距离产生美,那么我们姑且将这种美当作一种神秘吧!
  月氏国的由来
  月氏国最初位于河西走廊一带,它的势力范围与河西走廊东部的匈奴、及敦煌一带的乌孙形成碰撞,呈三足之式,但不鼎力。当时,月氏国的整体实力要强于匈奴与乌孙。所以三个国家的生存法则是,匈奴头曼单于将长子冒顿送往月氏做人质,乌孙则被月氏击败后依附于匈奴。
  击败乌孙之后,月氏将祁连山及敦煌一带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将这个局面维持到了汉文帝时期。后来局势改写,缘于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之下,变得强大。
  公元前177年及公元前174年,匈奴两次洗劫月氏。第一次,冒顿单于还健在,他派出了右贤王与乌孙国组成的匈乌联军,给予月氏国重创;第二次时,冒顿单于已经去世,他的儿子老上单于亲自率兵出征。这次,月氏国遭受灭顶之灾,国王的头骨还被做成酒器。
  经受两次攻击,月氏国战战兢兢,自觉无立锥之地,于是大部分西迁,余下少部分的老弱病残则与羌部落杂居。西迁的那部分最终在阿姆河北部建立大月氏,也就是张骞要寻找的月氏国,而融入羌部落的那部分被称为小月氏。
  大月氏的西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的第一站是伊犁河流域。当时占据伊犁河流域的是塞种人,月氏人后来者居上,以武力将塞种人驱离。随后,失去家园的塞种人又分别在费尔纳干、阿姆河上游及锡尔河下游建立起大宛、大夏、康居、奄蔡四国。
  趁月氏人在伊犁河流域立足未稳时,乌孙国昆莫又率军前来复仇。结果,月氏人再次战败,只能继续迁移。伊犁河流域又成了乌孙国的地盘。随后,月氏人又以武力征服大宛、大夏等国,终算在阿姆河上游得到了一片栖息之地。故此,月氏国西迁的过程就是一个被强者驱逐之后又去征服弱者的过程。张骞寻找月氏国
  张骞出使西域是一件彪炳史册的大事,而他第一次出使的目的地就是位于阿姆河的月氏国。
  月氏国一路西迁,念念不忘与匈奴的仇恨,一直想结盟别的国家一起对付匈奴。汉武帝正是在得到这个消息的契机之下,才派人去寻找月氏国。
  当时汉朝已经确定了月氏国的位置,于是张骞一行可以直奔主题。可现实的问题是,出了今甘肃兰州便踏入了匈奴人的地盘,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及塔里木盆地都有匈奴人派兵把守,因此,张骞一行人刚出自家门口,便被匈奴捉进了他家的院子里。
  匈奴将张骞扣留之后也没有放他走的意思,还送上了一位风姿绰约的匈奴美女相伴。张骞没有乐不思蜀,一直想着如何逃离匈奴,去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重要任务。十年之后的一天,张骞终于脱身。
  张骞往西走了十几日,来到了盛产宝马的大宛(今吉尔吉斯境内)。张骞说明月氏之行,大宛国王盛情款待,临行时还送上了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张骞快马加鞭,到达康居,然后又被康居国王派人护送到月氏国。
  张骞风尘仆仆来到月氏国,结果却大失所望,原来惦记着复仇的月氏王已经故去,而掌权的王后又忘记了仇恨。在王后看来,兴师动众地绑在汉朝的战车上去打匈奴,无异于引火烧身,既然已经逃出是非之地,也就是没有重新踏入漩涡的必要。总之一句话,此时攻打匈奴不符合月氏国的利益。所以月氏王后只能在感谢汉朝的盛情邀请之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张骞并没有气馁,他认为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定能使月氏王后回心转意。结果张骞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在月氏逗留一年,使尽浑身解数,嘴皮磨下一寸,王后依旧不为所动。无奈之下,张骞打道回府。可是在返回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截获。于是张骞继续在匈奴领受着煎熬。
  一年多以后,匈奴军臣单于(老上单于之子)去世。趁匈奴人治丧放松警惕,张骞携胡妻及翻译堂邑父一溜烟儿跑回汉朝。此时距他出使时已经过去13个年头,当年的百人团队,如今寥寥可数。月氏国有多神秘
  对于中原王朝的人来说,月氏国的神秘之处,除了地理位置的遥远,也只有他的人种。月氏人与中原人有什么区别,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关于月氏人的人种,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比较被认可的一个便是古印欧人。
  早在公元前3000至2000年,原本生活在今伏尔加河、顿河流域的古印欧人中金头发白皮肤高的加索人种——诺迪克种族,分成四部,分别向南、西南、西、东四个方向迁徙。
  南路纵队,称赫梯人,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达小亚细亚半岛,建立赫梯王国。公元前1595年,赫梯王国灭亡古巴比伦王朝。公元前1269年,赫梯王国与古埃及缔结合约。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王国被后来迈锡尼人(另一支印欧人)攻灭。
  西南纵队被称为"古提人",于大约公元前2300年出现在伊朗高原西部,公元前2082年被苏美尔人征服,并从此在近东(现中东)历史上消失。
  西路纵队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沿黑海西岸西迁、南下,渡过多瑙河,穿越喀尔巴阡山,进入巴尔干半岛,摧毁希腊爱情海文明。之后,一批又一批的印欧人先后进入迈锡尼、色雷斯、意大利、北欧等地,还有一部分漂洋过海,到了北美大陆。
  东路纵队自称"雅利安人"。他们越过兴都库什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山口之后,分成三部:一支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到印度河、恒河流域;一支于公元前11世纪从阿富汗高原向西进入伊朗,创造古波斯文明。另一支吐火罗人,进入西域。
  公元前1000年左右,吐火罗人的一支游牧部落向东深入到祁连山下,占据河西走廊,被称为"禺知"或"禺氏",也就是汉初的月氏国。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只渔猎部落在罗布泊地区建立了楼兰。
  楼兰像谜一样的存在,后人对她的消失有过许多种推测,而月氏国的结局却并不费解。张骞离开之后,月氏国分为了五个侯国,分别是休密翕侯、双靡翕侯、贵霜翕侯、肸(xi)顿翕侯、都密翕侯。大约在王莽篡汉的时候,贵霜吞并其他四侯,建立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的第一任国王叫丘就却,他去世之后,儿子阎膏珍即位。阎膏珍之后,继承王位的是部将迦腻色迦。迦腻色迦曾助班超平定疏勒,击溃莎车。公元87年,迦腻色迦请求迎娶汉朝公主遭拒,随后率7万兵马向班超发难。结果被班超击败。此后,大月氏人每年都向东汉进贡,只字不提取汉朝公主之事。公元6世纪初,贵霜帝国被"白匈奴"所灭。结语:
  如果了解了张骞的行程之后会发现,月氏国算不上多神秘,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遥远。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3000多公里的路程能用"朝发夕至"去完成,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所能依靠的只有与生俱来的"11路",所以张骞寻找月氏国就是一个敬畏生命的壮举。再加上对西行之路的陌生与茫然,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充满千难万险的未知世界。
  先秦时期,匈奴人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因为他们同时需要应付三方面的对手。第一方面,当然是战国七雄中的秦、赵、燕等国。第二方面,则是强大的东胡。第三方面,便是大家不太熟悉的月氏。
  东胡和月氏分别位于东西两边,对匈奴形成夹击之势。匈奴人日子很不好过啊,想南下抢点吃的,结果又在长城脚下撞了个头破血流。
  于是乎为了化解匈奴的尴尬境地,头曼单于索性把自己的儿子冒顿送到月氏做人质了!这是一个老父亲该做的事情吗?所以冒顿从月氏逃回来以后,杀父自立,不光灭了东胡,还打服了月氏,甚至把汉高帝刘邦,围在了白登成差点没饿死。
  一、匈奴达到了巅峰时期,那月氏自然就衰败了。
  早年月氏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匈奴,匈奴受到三面打压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退让。冒顿单于的确是匈奴的民族英雄,他打出了匈奴人的气势。
  风水轮流转,当初欺辱匈奴的月氏,遇到冒顿单于,这回算是倒了血霉了。他们不得不放弃河西走廊的故土,大部分月氏贵族带着一票马仔往西走,一路迁徙到了准噶尔盆地,建立了所谓的大月氏。
  而少数不愿意迁徙的月氏人,则翻过了祁连山,到了青海羌族人的地盘上,跟他们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又被称之为小月氏。
  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对不起,你还真的躲不起!到了匈奴老上单于时代,匈奴人又发怒了,这回他们的手再次伸到了准噶尔盆地。
  大月氏压根没打算反抗,二话不说卷铺盖就跑路了。这回大月氏又往西走,一路迁徙到了新疆伊犁河一带。
  二、躲过了匈奴,却躲不过乌孙国。
  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和月氏一起在河西走廊一带放牧。可是一片草场哪里容得下两个民族?于是乎双方大打出手。
  月氏仗着人多势众,把乌孙国给灭了,乌孙王难兜靡也被月氏给杀了。看样子乌孙国就这么没了,可说巧不巧,难兜靡的儿子猎骄靡当时刚刚出生,就被匈奴的冒顿单于给收养了。
  这个冒顿单于不光是个武夫,还是很有心计的。他知道要想南下,就必须要把河西走廊上的月氏给灭了。借助乌孙国人对月氏的仇恨,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为此猎骄靡就这么被冒顿单于给养大了。冒顿单于把大月氏赶到了伊犁河一带,长大以后的猎骄靡可没有忘记仇恨,他带着乌孙族人与匈奴的老上单于一起围攻伊犁河地区的大月氏。
  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他。---《汉书》
  这下子可热闹了,本来就打不过匈奴,现在又来了一个对你有仇恨的乌孙国,那日子还过不过了?为了避难,绝大多数月氏人再次选择迁徙,这回他们南迁到了大夏境内,伊犁河的地盘就这么被乌孙国给接管了。当然,为数不多的大月氏人,也选择留在了伊犁,臣服于乌孙。伊犁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不留下来?
  三、打不过匈奴和乌孙,还打不过你们塞种人?
  大夏是什么地方呢?其实这地方已经出国了,目前处于阿富汗境内。当时这里只有100多万人,大部分从事农业和商业,没什么纷争,所以兵马也很少。
  大月氏被匈奴和乌孙欺负了一顿以后,只好寻找新的居住地,那世外桃源大夏可就倒了血霉了!
  大月氏来了以后,立刻把大夏原有的贵族集团给赶走了,留下来的人也只好臣服于大月氏。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大月氏,基本上把大夏人当成了自己的奴隶。
  四、走向分裂,却形成了贵霜帝国。
  其实从匈奴和乌孙国合作赶走大月氏以后,大月氏就已经不在咱们国土境内活动了。但是他们的历史还远远没有结束。
  进入打下以后,大月氏被分为了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等五个翕侯,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大月氏,似乎已经开始过上贪婪的殖民生活,逐渐走向了分裂。
  这五个翕侯拥有高度的自治权,一个民族基本分裂成了五个民族。到了公元1世纪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改变。
  因为贵霜翕侯一家独大,陆续吞并了其他四家翕侯,再次完成了大月氏的大一统。但是这个时候的大月氏已经变成了贵霜帝国。
  这个贵霜帝国还是蛮牛掰的,他们从公元55年建国,到了公元425年才亡国,国祚370年。鼎盛时期人口多达500多万人,常备军也有20多万人。在世界史上,贵霜帝国居然成为了和汉朝、罗马、安息并列的欧亚大陆四大强国之一。至今,阿富汗和印度,都有大量他们的后代。
  五、小月氏咋样了?成了卢水胡的一部分。
  刚才说了大月氏的走向,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小月氏。当初匈奴人将月氏从河西走廊赶走以后,有一部分人翻过了祁连山,到达青海地区形成了小月氏。
  这部分人最初是被匈奴人所管辖的,所以时间长了以后,就跟匈奴融合在了一起,逐渐成为了匈奴的一个部落,被称为卢水胡。
  不过卢水胡可不能代表小月氏,因为被人家征服了,自然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卢水胡的血统当中,不仅有小月氏的成分,也有大量匈奴人的成分。甚至后来还有当地羯族、羌族、氐族等民族的成分在里面。
  因此卢水胡人的人种特征兼具了黄种人和白种人的特征。东汉时期,卢水胡彻底成为了汉王朝的附属国,多次帮助汉王朝远征匈奴和西域。
  卢水胡的巅峰时期,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当时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发动起义,灭了西凉,建立了北凉。可惜北凉只存在了30多年,就被北魏给灭了。
  总结:真正的月氏人,应该还是在中亚地区。
  说实话,留在我国的月氏人,在遭受匈奴、羯族、羌族、氐族、鲜卑族、汉族等民族的融合以后,已经完全失去了本民族的所有特征。
  不排除现代人中,还是有人拥有月氏人的血统,但是你已经完全看不出他们和普通的中原汉人有什么区别了。
  但是中亚地区的人种还是有很鲜明的特征了,至少跟中原汉人是有本质区别的。由此可见,月氏血统可能在中亚地区更加纯正一些。毕竟他们留在我们境内,是作为被征服者,而前往中亚是作为征服者。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月氏,又叫"月支",西域古族名。这个民族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说来自突厥部落,有说来自雅利安人,也有说来自伊朗族。时间相隔2000年,当然会给现代留下神秘感,但是中国古代发达的史书记录,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提起月氏,就不能不提匈奴,两边是相杀的世仇。司马迁在《史记》里记下匈奴降兵,给汉武帝提供的报道:"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用大白话来说,匈奴王大破月氏人,砍下月氏王的头,做成喝酒的杯子,逃走的月氏余部非常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找不到盟友合击之。
  得到这个重要信息,汉武帝大喜过望,不久就派张骞去西域,寻找月氏人,相约共击匈奴。等到张骞跑到西域找到大月氏,那些人安逸于当地生活,已经不打算东返了。你没打算回去报仇,匈奴人就放过你吗,事实证明匈奴人后来还是打倒大月氏。
  上面这段历史,属于我们比较熟悉的一部分,中学历史课上就提到不少。且为抛砖引玉,接下来我们从整体上简述一下,关于月氏的历史。
  第一阶段,月氏欺负匈奴,匈奴雄主崛起。周秦汉初,月氏人游牧于敦煌、祁连一带,逐渐积累实力。到秦汉之际,强大起来的月氏人,击溃【乌孙部落】,并胁迫匈奴人。毫无疑问,月氏跟匈奴不对头,匈奴【头曼单于】为立少子,就派长子【冒顿】出使月氏,想借月氏人除掉。冒顿刚到月氏,头曼单于就派兵攻打月氏,惹怒的月氏人就要杀冒顿。
  冒顿有所察觉,偷了一匹马逃回匈奴,头曼单于看长子这么能干,没有再下毒手。公元前209年,冒顿设计杀掉父亲,登上匈奴单于宝座,迅速绘下大手笔:灭掉强邻【东胡】,西败【月氏】,南并【楼烦】,还率军把【汉高祖刘邦】围在白登山。
  第二阶段,月氏分裂,部族各奔前程。汉文帝三年,即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月氏人对战匈奴人,遭遇决定性失败。战后,月氏人发生大分裂,一部分西迁至今天新疆伊犁河流域,称"大月氏"。另一部分来到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
  西迁的大月氏还是受到威胁,在乌孙、匈奴夹击之下,被迫再次迁徙,来到来到中亚的阿姆河流域。他们征服当地的【大夏政权】,在公元1世纪,建立起【贵霜王国】,定都在今天阿富汗北部的【蓝氏城】,并逐渐从游牧变定居生活。
  公元5世纪,大月氏的贵霜王国南下印度,灭掉北印度的五国,国王【寄多罗】令其子【犍陀罗】为王,定都在【福楼沙】(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称"小月氏国"。后来,这个国家被汉朝打垮的匈奴残部所灭,他们是【厭哒人(白匈奴)】。
  那么留在祁连山一带的小月氏,后来怎么样?公元前121年,西汉大将【霍去病】平定河西地区,汉朝的统治权力抵达这里,小月氏出山与汉人杂居。
  这时候的小月氏,一共有7个"大种",分为两部分:游牧于青海湟水流域及甘肃令居(永登西连城)一带的被称为"湟中月氏胡";少部分人生活在张掖,被成为"义从胡"。他们的后裔,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跟周边的民族融合在一起。
  总而言之,月氏人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他们最终没有独立发展下来,就像世仇匈奴人一样消失在时空里,徒留下不少神秘给现代人。
  汉武帝初期准备与匈奴开战,其实汉武帝并没有多少信心,为了能打败匈奴,汉朝先弄了一个马邑之谋,准备以计谋来伏击匈奴,但马邑之谋失败了,后来汉武帝就想联合匈奴的敌人共同攻打匈奴,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当汉武帝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了匈奴的敌人是月氏时,就想派出一个使者团到西边去寻找月氏。
  于是汉朝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者,张骞以郎官的身份成为这个使者团的团长,这是汉朝第一次向西域派出使者,张骞带了一百多个人就从长安出发了,目的就是寻找月氏,可是月氏在哪里?有多少人?是否愿意联合汉朝共同抵御匈奴?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没有人知道答案。
  张骞出使匈奴
  月氏其实是华夏周边的一个部落或者政权,最初生活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也就是今甘肃兰州以西的河西走廊,这里水草丰美、交通便利,是华夏与西域之间最早的联系通道,月氏最早也是游牧民族,在战国晚期及秦朝时期最为强大。
  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攻打匈奴,将匈奴从河套地区赶走,这个时候的匈奴并不强大,直接被赶到七百里之外的蒙古高原上,秦朝末年,整个中原一片大乱,重新陷入战争,匈奴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展壮大,匈奴当时生活在蒙古高原,以及内蒙古阴山一带,并逐渐向河套地区移动。
  在匈奴的南边除了华夏之外,还有月氏和乌孙,月氏和乌孙当时都生活在河西走廊,在匈奴的东边是东胡,东胡也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月氏、乌孙、东胡都是匈奴的敌人,但在秦朝时期,匈奴并不强大,匈奴单于头曼还把自己的儿子冒顿送到月氏当人质,后来冒顿一个人又从月氏逃回到匈奴,冒顿后来杀了头曼,自己做了单于,才开始带领匈奴一步步强大起来。
  秦朝时期,月氏、匈奴、东胡的位置
  根据考证,匈奴是华夏后裔,来自夏朝人的后代,而月氏则是来自周朝的胡族禺氏,一直在华夏的周边生活,与华夏经常会发生战争,西周穆王时期,曾经西征昆仑,走的就是河西走廊,并且遇到了禺氏,双方发生战争,这是关于月氏最早的记载。
  月氏人在历史上有过多次西迁,一步步从河西走廊迁到中亚。一、月氏第一次迁移
  冒顿统治匈奴时期开始强大,先后打败了东胡和月氏,月氏人战败后,月氏人世代生存的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占领了,在河西走廊待不下去了,于是,一部分月氏人向西迁到到伊犁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伊犁地区,另一部分人则向南迁到甘肃及青海一带。
  河西之战
  一般把西迁到伊犁河的月氏称为大月氏,把迁到甘肃及青海一带的月氏称为小月氏,大月氏后来还在继续西迁,小月氏迁到甘肃及青海后,成为匈奴的从属,与匈奴开始融合,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发动河西之战,命令卫青、霍去病对整个河西走廊发动了攻击,打败了匈奴的浑邪王与休屠王,并迫使浑邪王与休屠王投降,四万多匈奴人投降了汉朝,包括依附于匈奴的小月氏人。
  之后小月氏就开始依附于汉朝,他们生活在甘肃和青海靠近河西走廊的地方,与当地的羌人和汉人杂居,之后就逐渐融合消失了,要么成为羌人,要么成为汉人。二、月氏第二次迁移
  生活在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人也并不太平,伊犁河流域本来就有人生存,大月氏到来之后,打败了生活在当地的塞种人,塞种人是生活在新疆的一支,在当时的西域建立了不少国家,由于大月氏人的到来,他们被迫离开伊犁,南下迁移到克什米尔。
  西域
  来乌孙国强大起来,乌孙人也生活在伊犁河附近,在今天的新疆北部和哈萨克斯坦的东部,当时的乌孙与匈奴联合起来在伊犁河打败了大月氏,大月氏于是继续向西南迁移,大部分人越过大宛来到了阿姆河北岸,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小部分人投降了乌孙并在伊犁河流域生活了下来。三、月氏第三次迁移
  大概是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月氏人从北岸渡过阿姆河,攻击南岸的大夏,大夏也叫巴克特里亚王国,是亚历山大部将塞琉古的后裔所建立的国家,这是欧洲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在东方所建立的国家,但是被大月氏人所征服,大夏臣服于大月氏,然后大月氏人就来到阿姆河南岸生活,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
  大月氏征服了大夏后,双方逐渐融合,开始发展壮大,其后将整个国家分为五个翕侯(官员)统治,到公元一世纪中叶时,五个翕侯都被贵霜翕侯所统一,并建立起强大的贵霜帝国,与当时的东汉帝国、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合称为世界史上的四大帝国。
  大月氏迁移路线
  这是月氏人最辉煌的时期了,公元90年,贵霜帝国向当时的班超请求与东汉和亲,但被班超所拒绝,贵霜帝国发兵7万越过葱岭攻打班超,但被班超所败,后来贵霜帝国慢慢衰弱并分裂成许多小国,其中大月氏人所建立的国家,直到公元5世纪左右,才被白匈奴所灭亡,至此,大月氏人就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或者国家之中了。四、张骞出使西域
  现在回到张骞出使西域寻找月氏的过程中来,张骞一进入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所俘虏,在匈奴整整关押了十年,匈奴让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直到公元前129年,张骞才逃出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大月氏还生活在伊犁河流域,等张骞逃出西域时,大月氏已经离开西域到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所以张骞逃出来后,就沿着车师,经过焉耆,沿着塔里木河向西走,经过库车、疏勒,再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张骞通西域
  张骞然后以汉使的身份拜见了大宛王,然后由大宛派兵护送张骞一行人到达康居,康居当时在大宛的西边,大夏的北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然后张骞通过康居,才最终到达大夏,见到了大月氏人。
  十年了,张骞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此行的唯一目的就是寻找月氏,并传达汉武帝愿意与月氏人联合起来攻打匈奴的计划,但这个时候大月氏人已经远离匈奴,并且称霸一方,已经不愿意再与匈奴为敌了,尽管双方是世仇,但是经过多次迁移的月氏人找到了适合他们居住的地方,再加上汉朝离得太远,根本无法沟通与合作,所以大月氏人拒绝了与汉朝合作的建议。
  张骞在大夏待了一年后就回国了,在回国路上张骞再次被匈奴俘虏,一年后才逃回汉朝,张骞这次出使西域足足用了十几年时间,虽然没能完成任务,但却无意中打开了丝绸之路的潘多拉魔盒。而汉朝虽然没能与月氏联合,但是也在霍去病和卫青的打击之下,导致匈奴渐渐衰弱了。
  月氏五、月氏人去了哪里?
  综合起来,月氏人一共有5个去处:
  1、留在青海与甘肃等地的小月氏人与羌人、汉人融合了。
  2、月氏人在多年与匈奴人的战争中,部分人臣服了匈奴,与匈奴融合了。
  3、月氏人在伊犁河流域曾被乌孙征服,这部分人与乌孙人融合了。
  4、月氏人征服大夏后,与大夏人也融合了。
  5、月氏人最后建立的国家被厌哒人(白匈奴)所灭亡,最后一部分月氏人被厌哒人所融合。
  月氏国
  月氏(拼音:yuè zhī),亦称肉知(ròu zhī),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
  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这时,月支开始发展,慢慢具有国家的雏型。由于大月氏位处于丝绸之路,控制着东西贸易,使它慢慢变得强大。到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说明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汉藏语系。
  从上面的地图,我们能看到大月氏位于西域诸国的最西面,与汉朝遥遥相望,怪不得当年可以联手夹击匈奴。
  根据资料记载,公元前2世纪,月氏民族是生活在我国河西走廊、祁连山的游牧民族。后来,匈奴崛起,月氏族被迫西迁,来到了伊犁河一代。
  很多中国人知道大月氏是通过《史记》,当时汉朝使臣张骞来到大月氏,希望联合起来,一起夹击匈奴。为啥张骞联合大月氏呢?因为他知道,匈奴和大月氏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元前 174年,匈奴老上单于大败月氏,大月氏王的脑袋被匈奴人砍下来当做酒器,这种耻辱,让大月氏人难以忘记。
  大月氏很快就答应了,等待汉朝派军,一起来夹击匈奴。就在大月氏等着汉朝派军的时候,又一件事情发生了,此前大月氏与乌孙国打仗,杀了国王难兜靡,夺其领地。如今,难兜靡儿子猎骄靡长大了,国力得到恢复,举全国之力报仇。此时的乌孙国已经投靠了匈奴,两下子实力太强大了,大月氏节节败退,丢掉了伊犁河流域广袤的土地,被迫再次西迁到阿姆河北岸!
  大月氏也是非常善战的,西迁之后灭了大夏国,建立大月氏帝国。大夏国也就是就是今日阿富汗所在地,在那里大月氏将大夏国分为五个歙侯管理,分别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
  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贵霜逐渐强大,贵霜歙侯丘就却,推翻大月氏王,建立贵霜帝国。这个流亡国家的历史,也终于进入了新阶段,摇身一年成为公元1世纪震撼全球的强大帝国:贵霜帝国。
  我们着重看下贵霜,他只不过是大月氏王国的歙侯,并不是月氏民族的人。比如说,丘就却就不是大月氏人。按照今日时髦的说法,最开始的时候是重用故地旧臣,大月氏征服大夏国后,让当地的乡绅来管理当地。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认为贵霜帝国是踩在大月氏的肩膀上建立起来的王国,并不是大月氏人民建立的王国。
  贵霜帝国建立于公元55年,425年亡,存在时间进400年。在鼎盛时期,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拥有人口五百万,士兵二十多万,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参考资料:《贵霜帝国》、《史记》】
  "肉汁"国一点也不神秘,最早从周朝时期,我们就知道它的存在了,而你也有可能是月氏国的后人。
  中国古代周边有个"肉汁"国,书面上写作"月氏"国,从春秋战国甚至最早到周朝就被我们知道,只不过等到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月氏国才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其实月氏国一点儿也不神秘,因为离我们中国比较远,才有了神秘面纱,等到丝绸之路贯通后,中国与月氏的交流多了起来,贸易、文化啥的都开始流通。
  从这以后,得益于我们中华文明强大的同化能力,大月氏后裔以及留在敦煌、祁连山一带的小月氏,成功融入到了我们华夏文化中。
  总的说起来,月氏国和中国古代周边的其他国家一样,一直被我们的史书所记载,等它们灭亡或逃窜了,我们中华文明便同化它们的后裔,为我们的文明增添新的血液。你知道或是不知道,月氏国就在那里,不离不去。
  在我们中国典籍中,有关"月氏"的记载一直存在,可能名字不大一样,但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后世的月氏。
  比如先秦古籍《逸周书》,这本书记载了从周文王到周景王之间的故事,而《逸周书·王会解》记载了周成王成周之会时诸侯以及周边各国的贡品,其中提到:
  禺氏騊駼。
  意思为"禺氏"这个国家上供了"騊駼"这个动物,而"騊駼"就是一种毛色发青的野马。
  《管子·揆度》中也提到了"禺氏"这个地方:
  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
  无论是上面的《逸周书》,还是《管子》提到的"禺氏",后人注解都是西北的戎夷,而这就是后来的月氏。
  欧洲的学者也在西方古文献中找到了有关月氏的记载,比如巴比伦在公元前2世纪末提到的"Guti",很可能就是月氏。
  总的来说,月氏国在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居住在敦煌、祁连山附近,大约就是如今的敦煌河西走廊到甘肃兰州一代。
  月氏人过着游牧生活,慢慢发展,兵强马壮,成为"控弦十余万"的强大游牧民族,有所谓的"东胡强而月氏盛"的说法。为了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找月氏国,"神秘面纱"被揭去。
  秦末汉初,匈奴趁着中原战争频繁,控制住了中国古代西部、北部以及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强盛一时,欺负西域各国,还经常南下侵扰汉朝边土居民。
  汉武帝时期,不满于通过和亲这种屈辱方式来求得与匈奴和平,而是通过战争手段,排遣霍去病、卫青等大将北击匈奴,封狼居胥。
  他在位时期,通过匈奴投降者口中,知道了月氏被匈奴灭国,月氏国王的头盖骨被做成了酒器,而月氏国一分为二。
  一部分月氏人西迁到了准噶尔盆地附近,被称为"大月氏",而另外一部分月之人丢在了祁连山附近,为"小月氏"。
  匈奴降人交代,大月氏一直想为月氏国王报仇,但自己元气大伤,势单力薄,很难讨伐成功匈奴,如果有盟友就好了。
  汉武帝听说后,很是高兴,他认为月氏在匈奴西边,大汉在匈奴东边,两国东西夹击,必能对匈奴斩草除根。
  虽然当时人知道月氏的存在,但月氏到底在什么地方,却没有人清楚,于是汉武帝决定排遣张骞出使月氏,联络抗敌。
  汉武帝建元二年,张骞率领着100多名随从,跟着匈奴人向导堂邑父西出长安,穿过河西走廊,前往西域。
  河西走廊已经被匈奴控制,张骞一行人被匈奴人抓住,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张骞保持大汉气节,即使被囚禁匈奴地区十几年,还是找机会跑了出去。
  克服种种困难,穿过各种西语国家,终于到了月氏,哪想到大月氏人觉得自家新的地盘土地肥沃,且离汉朝太原,已经不想抗击匈奴复仇了。月氏国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和中国文明有何不同?
  虽然大月氏已经不想找匈奴人复仇了,但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以及以后交流,我们也能知道月氏人的文化习俗。
  月氏分为大月氏与小月氏,大月氏在汉文帝时期西迁,建立起强大的国家贵霜王朝,而小月氏则进入了祁连山,后来与汉人杂居,东汉时被称为"西羌"。
  大月氏建立的国家分为休密、都密、双扉、贵霜、肸顿五部,分别由一位翕侯统治,后来贵霜翕侯一统其余四部,建立起贵霜王国。
  《汉书·卷九十六上》记载:
  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户十万,口四十万,盛兵十万人……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钱货,与安息同。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
  因此,大月氏人的习俗基本上与匈奴人相同,都是游牧民族,只不过西迁后,定居下来,逐渐从事农业了。月氏国和我们都有过啥交流?如今它去哪了?
  张骞出使西域后,大月氏与大汉的交往越来越繁密,商业往来,文化交流,不绝于途。
  大月氏国最早向东方传播佛教。贵霜王朝第三代国王迦腻色伽,在位期间从天竺青睐佛教大师,创作经文与歌舞梵剧,源源不断地输入了中国西北地区。
  比如,东汉高僧支娄迦谶本是月氏国人,汉桓帝末年到了洛阳,翻译了《道行般若经》等佛经,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了中国。
  除了文化交流,还有商业往来,比如《魏书》记载,北魏太武帝时期,有一个大月氏商人自称能用石头做成五色琉璃,于是太武帝让他建了一座琉璃宫殿:
  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客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公元五世纪处,大月氏的贵霜王国被厌哒族灭亡,后人何去何从众说纷纭,还有说法是成了英国祖先的。
  不过,贵霜帝国故地之北的康居出现了"昭武九姓",为安、曹、石、米、何、穆、火寻、戊地、史,像安禄山、哥舒翰、史思明都是"昭武九姓"的后人。
  不管是大月氏还是小月氏,随着时间发展,有许多后人都融入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大家庭中。
  比如"邸"姓,有一支便是贵霜帝国四侯国之一国王邸就裕的后代,如今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与西部地区。
  还有"支"姓,有一支也是月氏人后代,宗谱记载着:
  支者,外国月支人慕华而来,遂家焉,详于汉支雄传,鄱阳其郡也。
  所以说,虽然月氏国地处中华文明外部,但它的大事记都记载在了我国的典籍上,而它的后代也融入到了中华文明中。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姓安、曹、石、米、何或史、邸、支等姓,还真得有可能是月氏人后代呢。

彭德怀心痛地对妻子刘坤模说以后我们还是会像兄妹一样的1922年三月,春暖花开,24岁的彭德怀经人介绍,来到刘家提亲。当天热闹非凡,年仅12岁的刘细妹看到彭德怀,知道是提亲的那位,满脸通红地躲到了房子里面。彭正值青春年少,身体健硕,浓解放战争时的领袖们穿着和背景都很土气,脸上却充满自信和希望解放战争时的领袖们穿着和背景都很土气,脸上却充满自信和希望!林彪周恩来朱德美军观察组成员毛泽东和叶剑英这张照片拍摄于解放战争期间,是领袖人物们和美军观察组的合影。照片从左向右分别是1949蒋氏下野,毛人凤因何火烧保密局?李宗仁就给75人编制1946年9月20日起,南京中央日报连续三天用头版头条,刊登了特务机构军统局发布的重要启事,略谓为本局业已奉令撤销,今后如有不法之徒,假借本局名义,在外招摇撞骗敲诈勒索情事发生,应中国古代最不得善终的十大功臣1商鞅死因五马分尸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古代高官退休,为什么都选择告老还乡,而不是留在京城养老?退休养老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历朝历代所重视的。但是,古代官员回乡养老,似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这些功成名就的官员,为何不留居人人向往的京城,反而选择回乡养老呢?其实清廷对西洋人的态度费正清清朝皇权向来是集中且强大的。皇帝绝非尸位素餐,而是事必躬亲,日理万机。任何稍有点重要性的军国政务都要经他同意。天子高踞中国社会金字塔的顶端,简直要发挥超人的作用。他既要决定主辽灭亡后,契丹人去哪儿了?若你是这些姓,很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也经历了5000多年的传承,这其中有和平年代的繁荣发展,也有战乱时期的生灵涂炭。从夏朝文明开始到清朝的结束,我们一共经历了57个封建朝代。这其中有唐朝繁古代史上五大明君千古一帝秦始皇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皇的功劳在于大一统,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乱世,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古代有一位长相极丑的女子,成功进入皇宫的,还当成了一朝之母在中国古代时期,曾出现过许许多多优秀的一朝天子。在古代时期,一朝天子皇帝,是整个国家的管理者。对于一朝天子来说,拥有着至高无上的身份和地位。一朝天子,也就是皇帝。对于皇帝来说,不仅从来都没有和平的世界,我们庆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19641975美国侵越战争1971年第二次印巴战争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19781989越南入侵柬埔寨战争19791989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苏联入侵阿富汗1993年儿子看军史,得知尖刀排无一幸存,父亲老泪纵横我还活着英雄!你就收下小女儿吧,让她嫁给你儿子,留下她照顾你们吧!这如何使得?她这么年轻漂亮,不宜耗费时间在我家。您为国家做了这么多,我们也该为您做点什么!这样一番对话出自1994年5月的
日本人真的是徐福带去500童男童女的后代吗?不知题主看的是什么书?应该是演义类之类的书吧。徐福,史记里也称为徐市,他是秦朝人,准确的说是战国末期齐地之人。齐国是神仙方术流行的地方,这跟齐地靠海有关,大海茫茫,无边无际,很容易日本军队中,一个骑兵旅团有多少兵力,战斗力强吗?其实,早在一战时期,随着轻重机枪大量装备军队,对于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就被许多国家的军队提出质疑,作为自明治维新以来,军队建设向西方看齐的日本军队也不例外。因此,日本陆军中常设甲级美国人是英国人后代吗?兔哥哨位谈谈个人看法英国算是美国的娘家人,但美国人却不完全是英国的后代,美国人算是多国的后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英国人到来后,爱尔兰人德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拉美裔人亚裔人印度裔人犹1898年,为还中日甲午战争赔款,中国发行了第一张债券昭信股票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因马关条约规定的最后一期赔款即将到期,深恐再举外债不免为列强所挟持,决计不借洋款。根据右春坊右中允请造自强股票,筹借华款之议,拟由户部印造昭信股票,毒贩建国当总统,武装6个师兵力打怕政府,却从不敢向中国贩毒2007年10月26日,曾经在金三角称霸多年的传奇毒枭坤沙去世了。这个风云一时的人物有着一半的华人血统,一生征战无数,甚至敢用毒品在缅甸边境建立国家。那坤沙这位金三角曾经最大的毒枭党史学习八路军救下两个日本小女孩,聂荣臻当即做出决定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本应是友好邻邦,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面对侵略者,中国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敌而面对在战火中失去双亲的敌国孤女,中国军民却能伸出救百年瞬间丨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1936年10月9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古城会宁胜利会师,尽管此时红二方面军仍在长征的路上,但三大主力会合大势已成,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了从1华国锋在湖南收养三个女儿,其中两个是残疾人,她们后来怎样了?华国锋的一生都谦虚严谨,对自己和家人严格,对人民却始终热情而敦厚,连他的名字里都饱含着对国民的爱。其原名苏铸,1938年参加游击队时,化名为华国锋,意思是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华国为什么四川这么重要?天府之国是中国最后一道底牌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几个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盛产粮食和丝绸。每当中国历次劫难来临,四川都发挥着最后底牌的作用,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四川盆地,易守难攻首先,四川的地形决定我军被低估的军事奇才,毛主席刘伯承林彪对其赞不绝口图一邓小平说起邓小平,我们可能都知道他是优秀的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他自18岁参加革命,一生坚信的只有马克思主义,他提出的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原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秦朝秦朝(1)奇货可居众所周知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是秦朝。这样说,可能有些人比较过敏,认为封建二字的定义用错了。这种观点主要受一些哗众取宠的明星教授所影响。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