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央红军北上之前,毛主席事先已知道红25军在陕北吗?

  有些自媒体写文章根本就不考证史实,更不会去翻看相关史料记载,随手把很多网上的资料东拼西凑、复制粘贴拿来就用,不少谣传就是这样以讹传讹的。比如有的文章说长征时毛主席率中央红军到达哈达铺后曾讲:"(陕北)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
  这样的说法在不少文章中都有,其中不乏绘声绘色的细节描述。但其实只要下一番功夫,简单罗列一下中央红军单独北上再到进入陕北与徐海东所部红25军会师的时间线,就知道这种说法纯属脑补画面,主观想象,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决定了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但张国焘却持一条南下退却路线,拒不执行中央的决定。于是,1935年9月13日党中央率领红一、红三军团单独北上。9月18日中央红军攻克腊子口天险,打通了进入陕甘的通道。
  中央红军随即进入哈达铺镇,从当地邮局找到的不少过期报纸《大公报》。
  对于刘志丹和陕甘红军的情况,报纸上有较为具体的介绍,如8月1日有一则消息,援引国民党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的话,说:"盘踞陕北者为红军二十六军,其确实人数究有若干,现无从统计,但知其枪支不过万余。……匪军军长刘志丹辖三师。……现在陕北情况,正与民国二十年之江西情形相仿佛。"
  对于徐海东和红25军,报上也有消息。7月29日的《大公报》有一则评论:"现在不独陕北有匪,陕南亦然,徐海东一股,猖獗已久,迄未扑灭,故论陕乱,不能专看北部。"
  8月1日的《大公报》还有这样的记载:"徐海东于七月中旬率悍匪三千余众,由商(县)、雒(南)、镇(安)、柞(水)等县突围而出……"
  通过阅读以上日期的《大公报》,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确切地得知陕北有大块根据地,得知陕甘红26军的活动情况,还知道了徐海东所率红25军正在陕南一带活动,但是对于徐海东红25军即将向陕北进军的下步动向并不直接掌握。
  根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35年9月20日,毛主席出席红军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作行动方针与任务的报告,他指出:"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从现地到刘志丹创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不过七八百里的路程。大家要振奋精神,继续北上。"
  毛主席在提出去陕北时,并没提过徐海东的红25军。
  徐海东率领红25军进入陕北的时间是9月初,与刘志丹和红26军会师时间是在9月16日。当时的国内报纸,不可能在一天之后就将这则新闻登报。即使登报,中央红军9月18日在哈达铺时也不可能读到这份报纸。
  张闻天的读书笔记中记载过,当时中央领导人看到的是1935年7月23日、7月29日、7月31日和8月1日的《大公报》。也就是说,中央领导人看到的报纸都是50天以前的报纸,他们从报纸上获知的消息,最新的也都是50天以前的消息。当时国内交通不便,邮路很慢,处于闭塞之地的哈达铺要迟至一两个月才能看到国内出版的报纸实属正常。等到报纸到了那里,新闻也变成"旧闻"了。
  所以,9月18日中央红军缴获的过期报纸上并没有徐海东率红25军进入陕北的消息,毛主席在9月20日的会议上也不可能提到去陕北与红25军会师。
  那么,中央红军和红25军是什么时候得知对方在陕北呢?
  9月28日,中央红军进入到六盘山脚下,从当地群众口中得知,前不久有一支红军曾经路过此地,现在也在陕北。据他们讲,这支红军叫红25军。
  就在这时候,中央领导人才确悉红25军已经离开陕南,北上去往陕北。中央红军的会师对象,除了陕甘红26军,还有了红25军。
  10月19日,中央红军进入吴起镇,毛主席致电彭德怀:"吴起镇已是苏区边境,此地以东即有红色政权,保安城闻有红色部队。"
  两天后,彭德怀率军击溃尾追的国民党军,彻底打破国民党军长达一年时间的"围剿",部队在吴起镇及其附近地区转入休整,并进行与陕北红军会师前的各种教育。10月29日,发布《告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全体指战员书》,并派李维汉、贾拓夫作为先遣队寻找刘志丹等人。
  中央红军与红15军团领导人,左起:王首道、罗瑞卿、杨尚昆、程子华、聂荣臻、陈光、徐海东、邓小平
  红25军是怎样得知中央红军的确切消息的呢?
  红25军诞生于鄂豫皖苏区,是红四方面军在革命老区留下的一支血脉,红25军是在1934年11月开始长征的,途中曾在河南、湖北、陕西三省交界之处创建了鄂豫陕苏区并坚持了五个月。
  1935年7月上旬,红25军在陕西长安县缴获的旧报纸中发现一条重要消息:"共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后,继续向北逃窜,先头部队到达松潘……"。这一重要收获,为红25军指明了党中央的大致方位。随即,红25军得到了更加可靠的消息。7月15日,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穿越重重障碍,找到了红25军军部,为他们送来了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已经会师,并继续北上的确切消息,带来了数月前发出的文件和党中央的指示。
  为策应中央红军的行动,争取陕甘苏区的巩固,以迎接党中央的到来,红25军于7月16日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他们沿秦岭北麓向西前进,经陕南、甘南地区北上。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9月份看到的《大公报》,上面报道的正是一个半月以前红25军途径陕南时打破国民党军追击堵截的消息。
  1935年9月16日,红25军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部队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
  10月1日,红十五军团在劳山战斗中消灭了东北军一个师,从缴获的敌军文件中得到确切消息:中央红军已经进入陕北。
  10月25日,红十五军团又在榆林镇战役中打了一个大胜仗,徐海东等人得知:中央红军已经到达了陕北吴起镇。
  于是,徐海东当即写了一封信,命令通信员带着信火速去往吴起镇寻找党中央。通信员不负重托,骑马跑了一天时间,将徐海东的亲笔信交给了中央。11月2日,毛主席主动前往红十五军团部,与徐海东见面,表达对陕北同志们的感谢。
  《大公报》对中央红军与红15军团会师以及红四方面军南下的报道
  有些文章率性揣测,主观想象,任意发挥,把历史的细节东剪西裁,随意拼凑,这样得出来的结论自然是站不住脚的。
  就如同中央红军何时确切得知徐海东和红25军到达陕北的消息一样,很多看似杂乱无章的历史事件,只要研究者和写作者严谨细致一点,把相关历史节点认真排列比对,很多事件的前后次序、前因后果自然就一清二楚了。只要较真一点,作者就不会犯想当然的毛病,读者也不会把某些地摊文学上的故事错当成历史真相。

战神粟裕到底有多强?苏中战役七战七捷,3万人吊打国军12万人林彪说,他是唯一一个打仗比我厉害的人。刘伯承说,他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陈毅说,他愈出愈奇愈打愈妙。他先后三次辞帅被传为美谈,他就是粟裕。1955年,开国十大元帅受封开国元帅林彪1955年,为奖励在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解放军将领们,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全军共授予元帅十名,大将十名,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798名少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林彪元帅图为林彪元帅司马懿早已看穿诸葛亮空城计,为何还会撤军?若是不撤会怎样若是说起古代的军师,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诸葛亮了,而诸葛亮一生当中所遇到的最为难缠的对手就是司马懿。两人之间交手过很多次,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司马懿输了,可是在会后成就一番霸为什么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还要杀?东吴真正看清天下形势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鲁肃。鲁肃死了以后,东吴就真的无人了。至少在把控大局的层面上,没有一个人超过鲁肃,所以孙权犯下一系列错误,也就不奇怪了。夺取荆州,形成天下犹太人一直经商,为什么在建立成国后却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军事战斗力?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犹太人以前并不是这样。大家看老电影辛格勒名单,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从始至终,犹太人并没有任何的抵抗?如果说在集中营里,实在无法抵抗,但他们曾住在犹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公元263年8月,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遣钟会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伐蜀。时蜀汉危亡之际,大将军姜维率军镇守剑阁,凭借山川之利将魏国主力大军钟会所部阻挡于剑阁之外,然不料魏将邓艾战败的俘虏兵真的可以放心指挥使用吗?1947年5月11日凌晨起,整编第74师以战斗姿态离开垛庄镇经由孟良崮地区北上,按张灵甫的作战计划,该师应于5月14日攻占华野总部所在地坦埠。这个垛庄镇位于蒙阴县东南30公里处,在抗美援朝最大的叛徒,一人害死志愿军38军六千多人,却逃脱惩罚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第一场对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凭借简陋的武器装备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决战,彻底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一扫百年国耻。在这场战大家都知道哪些四大?提起旧的四大,编得挺好,就是有脏话。在此,咱们新编历史上的等四大顺口溜。1四大美女王昭君,美貂蝉,西施还有杨玉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2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法方火药清代灭亡后,国库还剩多少银子?都说清朝是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个王朝,这话不假。但是清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在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上,手段可谓登峰造极。虽然清朝的统治者很反动,但不得不说,他们是封建统治者中的佼佼者。明三国中的谋士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三国中的谋士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呢?我们先来看第三梯队入选的人物分别有谁蜀汉第三梯队马良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功绩安定五溪少数民族,死于夷陵之战。糜竺原是徐州富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没有亲人和客人,生日礼物他只留下两个苹果延安群众送给毛主席的人民救星匾额毛主席一生都坚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坚决反对浪费,并从自身做起。在毛主席各个历史时期的讲话著作中,都特别提醒共产党人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19毛泽东出身并不贫寒,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时,怎么划定他的成分?1950年的某一天,湖南韶山的农民正忙着往田地里送肥料,远远地就看见两个小青年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从远处走来。乡亲们对这两个人一点都不陌生,他们是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俩。真正的高手邓小平手拿一副不算好的牌,但却打出王炸的效果你们的技术很先进,那能否帮助中国,也建造一个比君津钢厂还要好的钢铁厂呢?这是1960年,邓小平同志在参观新日本制铁厂时,对董事长稻山嘉宽说的话,一国领导人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气,和一毛岸英在朝鲜牺牲,68年后刘思齐公开一份材料,揭开牺牲真相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牺牲,他死于敌人的飞机轰炸。毛岸英的死是很多人心中的遗憾,但是让人气愤的是,在毛岸英牺牲之后,还有人牵强附会,对毛岸英的死因进行抹黑,污蔑烈士的他去日本访问,产生了点幻觉,于是乱发牢骚,却因此失了宠臧式毅是日本傀儡政权的官员。他是彻底的亲日派,认为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他才能够达到人生巅峰。然而在一次去日本访问后,他自以为是的乱发牢骚,结果失去了日本人对他的好感,所谓的人生巅峰也没印度入侵中国,毛泽东10天没想出原因,索性下令给张国华扫了它1962年10月,中国和印度进行了一场令全世界都意想不到的作战。毛泽东曾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深刻思考,最终也只是无奈地说了一句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想明白,印度为什么搞我们?印度为什么搞我1949年章士钊提及张申府工作安排问题,毛主席他是我的顶头上司图丨张申府旧照前言越听张申府讲故事,就越觉得这位杰出的哲学家,在现代史上被忽略了这一点是多么不可思议1979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舒衡哲对张申府进行60小时的采访后感慨地说道。张申府是协和专家劝邓颖超我帮你治疗,生个孩子,邓颖超回答没必要革命的年代里诞生过许许多多令人羡慕的革命爱情故事。大多数爱情最终都走向了婚姻的殿堂,也有少部分爱情很可惜地夭折在了那个动荡的年代。周总理与邓颖超女士的爱情故事就是发生在那个时期,他13年刘少奇前妻谢飞去世,一生未孕,养子为她选了骨灰堂86号位置2013年2月14日,不只是深受年轻人青睐的西方情人节,也是中国传统的大年初五。双节喜庆的氛围弥漫大街小巷,却始终无法蔓延至北京某医院某间特护病房内。年迈的老人安详躺在病床上,仿佛日不落帝国衰落史,美国是如何搞垮英国,踩着英国上位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名言虽然唯心,但是依旧可以粗略的代表历史发展的趋势,比如大英帝国最终的崩溃,就可以看做是这句名言的一个代表。从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延续奇葩将领自解兵权服务老蒋,不爱争利官至上将,徐永昌学会低调云中静月人物系列0241945年9月2日,军委会军令部部长二级上将徐永昌在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战列舰上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郑重签字。这个历史镜头,永远不能被人们所忘记。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