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937年周总理在延安遇袭,10余名警卫壮烈牺牲,幕后主谋究竟是谁

  1937年4月25日,周恩来决定亲身深入险境,乘车从延安出发前往南京,与蒋介石商议国共两党合作事宜。这天早饭过后,毛泽东与周恩来握手作别,之后一直站在土窑洞的坡地上,目送周恩来一行渐渐远去。
  不料,周恩来的车队刚行至劳山,山脊上骤然响起了爆豆般的枪声。有人埋伏在此,要刺杀周恩来!
  周恩来
  "劳山遇险,仅余四人。"延安劳山这次遇刺是周总理一生中无数惊险中最危险的一次,之后周总理每每回忆起还总是会心有余悸,为在刺杀中牺牲的10余名警卫痛心不已。
  那么,1937年的这场刺杀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行刺周恩来的到底是何人?幕后主谋又是谁?背后还藏有怎样的阴谋?
  1936年12月12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让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战略方针,张学良、杨虎城对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进行兵谏,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之后,国内外的政治局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为了和平解决此事,应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邀请,党中央迅速作出了相应的安排,派出由周恩来作为总负责人的代表团协助张学良。
  12月23日,周恩来在张公馆西楼的各方谈判上,提出了中共中央的意见:"一、停止内战,中央军全部撤出潼关外;二、改组南京政府,驱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五、召开各党各派各军救国会议;六、与同情我国抗日的国家合作。
  经过努力和周旋,两日后,蒋介石最终基本接受了以上以八项原则为主提出的六项主张,同意"停止内战,联合抗日",西安事变按照我党的预期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并不代表着联合抗日的局面彻底形成,我党还需要不停跟国民党谈判、商议抗日事宜。自然而然,这个重任党中央还是交给了负责西安事变的,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并且在蒋介石回南京前,曾邀请了周恩来前往南京参与谈判。
  不过,西安事变的结果毕竟不是蒋介石希望的,并且蒋介石是个睚眦必报的人,所以回到南京之后,蒋介石立刻派人软禁了张学良,关押了杨虎城。并且,蒋介石对于共产党,对于周恩来也是有着和张学良以及杨虎城一样的恨意的。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曾亲口向周恩来许下的联合抗日的承诺是否依然可信,不免让人生疑。所以,1937年1月5日和6日,毛泽东相继发电:"此时则无人能证明恩来去宁(南京)后,不为张学良第二。"
  在毛泽东施以压力的情况下,国共双方于1937年2月9日在西安举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谈。 此次会谈一开始的确顺利达成了一部分协议,但在最后协议内容签字的环节,蒋介石却指使谈判代表推翻了协议,致使谈判陷入僵局。
  蒋介石
  通过西安谈判中蒋介石的出尔反尔,周恩来更加看清了蒋介石背后的不情愿,也更加知道一些事不亲自跟蒋介石谈是没有意义和结果的。于是,周恩来向中共中央再三请求,希望组织上能够批准他与蒋介石谈判一事。获得批准后,周恩来与蒋介石约定,于三月下旬,在西湖边的"澄庐别墅"进行谈判。
  "西湖美景三月天",蒋介石看着西湖美景心情大好,一落座就趾高气扬地说道:"共产党有民族意识、革命精神,是新生精神,但是你们要检讨过去的决定,不必跟国民党谈合作,而是与我合作,永远合作。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一切就都好办。"
  "如果委员长决心抗日,中共一定竭诚合作,绝不谋一党之私。"周恩来当然明白言下之意,蒋介石是想将自己凌驾于党派斗争之上,以保证自己的领袖地位。果然,此言一出,蒋介石立刻开怀大笑。
  除此之外,周恩来还在宋美龄生日之际,给蒋介石带去了他儿子蒋经国的消息。蒋介石听闻自己儿子即将回国,十分感动,为表示自己的诚意,他答应周恩来立即释放政治犯,还夸赞周恩来:"恩来,你是中共最理智,也最有人情味的同志。"周恩来用高超的谈判技巧,取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合作赢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1937年4月,为了更好地建立与国民党合作关系,解决红军的改编问题,巩固西安事变之后达成的统一战线的大好局面,周恩来决定前往南京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1934年4月25日,周恩来动身前往南京。此次前去南京谈判,与周恩来同行的将领还有军委副总参谋长张云逸、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陈友才以及中央军委参谋处负责人孔石泉。另外,还有一些随行人员和几名记者。
  他们此行的路线是,从延安出发,经劳山、甘泉等地,先到西安。在西安将建立西安办事处的种种事宜筹备结束之后,再继续前往南京,进行与国民党的谈判。
  局势动荡,我党领导人每一次周旋都必定会危机四伏。不过按道理讲,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同意了联合抗日,并且对周恩来颇为赏识,应该不会再对周恩来动手。至于土匪这些,也不用担心,因为当时的清剿活动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再者说来一路都有东北军和西北军沿途驻扎,一旦有什么突发情况,我军都可以迅速支援。
  即便如此,边区保卫处还是对周恩来此次的出行作了周密的部署。 为了保护周恩来一行人的安全,党中央特派了特务部的一个加强排前往护送,交通局更是出外租赁了三辆卡车同行。同时,将这次出行设为了绝密任务,所以除了周总理等少数人,其他工作人员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地是何处。
  特务部的加强警卫排一共32人,每人都配备一把枪、150发子弹、4颗手榴弹以及一把大刀。他们的任务就是确保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人身安全万无一失。
  所有都安排妥当之后,车队最初打算24号就启程。最初的安排是,第一辆车上坐满警卫排人员打头。而周恩来等将领和新闻记者们则乘第二辆车在中间。第三辆车载着炊事员、通讯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也同时出发。这样一来,防备力量充足,而且能够迷惑敌人,使其不好确定周恩来等领导人究竟在哪一辆车里。
  但由于中央对国共合作的一些细节问题仍需要进行最后的确认,最终只好决定让两辆卡车载着两个班的警务人员先行一步,这就导致周总理身边的护卫兵力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
  4月25日上午9时,毛泽东站在土窑洞坡地的枣树下,目送周恩来等人乘着最后一辆卡车从南门兵站,由延安城内部穿行而出。临出发前,周恩来的副官陈友才还与周恩来互换了衣服,让周恩来着一身军装,坐在了最右侧副驾驶的位置。
  山间的公路坑坑洼洼,卡车行驶在上面,像一只随海浪上上下下的小船。警卫排的战士们从小参军入伍,从来都是靠着一双脚爬雪山、过草地,坐四个轮子的铁盒子执行任务,他们大多还是人生头一遭。再加上还在延安的管辖范围内,所以战士们没有很紧张,反而有些兴奋地在一起谈天说地。
  很快,卡车就驶出了延安城,途径了三十里铺兵站,沿崎岖的盘山公路朝劳山地区开去。望着车外急速后退的树影,周恩来的警务员刘九洲开心的笑容突然被紧张的神情代替,他下意识的摸向腰间的手枪问道:"汽车跑得这么快,如果有情况我们能打准目标吗?"
  "汽车颠簸得太厉害了,恐怕没那么容易。"张云逸的警卫员温太林沉声道,听得出来也是心怀警戒。
  正午时分,卡车就开到了劳山北麓的一处隘口。 劳山的地形很是险恶,自古以来都受到兵家的青睐。清军就曾在此地遭遇起义军的伏击,当时造成了近千人的伤亡。卡车驶过崎岖不平又狭窄的山路,卷起漫天的黄土。
  司机老李紧踩油门,加速爬过了眼前的一段陡峭的山脊。望着眼前峰回路转的景象,周恩来也不禁感慨道:"1935年10月,蒋介石曾派兵过来围攻刚到陕北的红军,当时我红15军团就是在这里歼灭掉对方的两个团……"
  "砰!"周恩来话音未落,寂静的山谷里就传来了一声异响。
  警卫排副排长陈国桥立刻警惕起来:"这是什么声音?"
  "放羊人的鞭子声?"有人猜测道。
  "不对啊,这荒郊野岭的,还有野兽时不时的出没,谁会选择在这里放羊呢?"陈国桥说罢,大家都纷纷警惕起来。紧接着,又传来"砰砰砰!"的声响。"是枪声,警戒!" 战斗经验丰富的张云逸率先反应过来,立刻下令。
  此时的车子正处于一片山谷,山谷的中间有一个水潭,公路穿滩而过,左边是一片芦苇塘,且紧邻峭壁,而右边则是一片树林。"冲过去!"周恩来下令,卡车司机当即猛踩油门,卡车便冒着阵阵黑烟,往前冲了过去。
  不料,敌人提前在路上挖了一道沟堑,卡车没有冲出去几米远,右侧车轮便陷入了一个深坑里,还差点翻了过去。与此同时,无数子弹朝着卡车倾泻而来。车轮瞬间被打瘪,卡车彻底趴窝在了坑里。挡风玻璃被彻底炸裂开来,司机身中数枪,当场牺牲。
  由于车子陷的是右侧,周恩来便处于整个车子的最低处,这才逃过一劫。周恩来顺势从点开的右车门处敏捷地跳下了卡车,又赶紧冲着大家喊:"快!下车!散开,准备反击!"听到命令,后车厢的将领和战士们纷纷迅速地跳下了车,并借助卡车的掩护,迅速展开了反击。
  "陈参谋长,你保护周副主席转移,我带着战士们掩护!"张逸云声嘶力竭地吼着。
  陈友才的腿部在跳车的过程中,不幸被敌人击中,他忍着剧痛和几个战士一起保护周总理。
  警卫排的战士们也十分英勇,不停地朝着敌人的方向倾泻火力。但敌人明显是有备而来,占据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不说,而且枪支弹药准备的十分充足。 敌暗我明,危险未知,战士们在交火中不断有人倒下,被逼无奈只好边退边打。
  危急之中,周恩来通过敌人的火力,发现了破绽。从敌人的火力分布来看,敌人一共抢占了三个山头,但东南方向是一个缺口,那边是一片茂盛的原始森林。这样看来,穿过山脚的一片灌木丛,从东南方向的原始森林突围,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周恩来当机立断,马上调整了大家的路线。敌人也发现了周恩来一行意图从包围圈缺口突围,便集中火力向这边发起了猛烈进攻。陈友才指挥着战士们带着周恩来先行离开,决意自己断后,他一边冷静地指挥战士保护周恩来一边奋勇作战。
  陈友才引起来了敌人的注意,并且他身穿周恩来的衣服,敌人误以为他是周恩来。陈友才发觉之后,没有躲闪,反而将计就计,动作更加大胆,他抱着:"自己越是张扬,周副主席就越安全"的想法,与敌人周旋着。
  果然,敌人的子弹齐刷刷地向陈友才这里打来,被敌人密集的子弹击中的他,瞬间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警卫员们见状更加坚定地顶住还击,以确保周恩来等人的安全。
  陈友才
  周恩来在张云逸和孔石泉的保护之下,钻进了右边的树林里,身后激烈的枪声愈发远了。三人一直来到了另一个山坳,确定没有敌军追上来,才停下来观察环境。刚歇了一会脚,准备继续前进的时候,突然从身后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三人立刻背对背做好了战斗准备。但等到那人走进视野中,才发现此人原来是我方战士刘九洲。他是奉陈国桥之命前来保护几位首长的。
  刘九洲向周恩来等人汇报了他奉命撤离时的战斗情景,周恩来听后神情悲凉,对着战场的方向久久站立不语。但周恩来还有更重要的使命需要完成,他只得果断转身带着身边的战士和心里的悲痛继续前行,因为,战士们的牺牲决不能白费!
  4人在森林中兜兜转转寻找着出路,而附近山头的红军通讯班也听到额劳山附近激烈的枪声,他们向上级汇报情况的时候却发现线路遭到了敌人的破坏,最后,通讯兵紧急启用了另一条备用的秘密线路,才终于将消息送到了延安。收到消息后,中央警卫团由团长黄霖亲自带队,迅速赶往劳山地区救援。
  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的毛主席听说周恩来一行遇袭的消息后,也万分焦急:"什么都不用顾虑,一定要把恩来给救回来!"
  周总理一行4人摸索到了一个崖坡,到了近处一看,才明白为何这里没有设伏,原来两边是悬崖峭壁,没有人能从这里通过。刘九洲看着面前陡然矗立的这处两丈高的土崖急得团团转,最后终于发现崖上有一颗较低的树梢。
  刘九洲纵身一跃双手抓住了这棵树,又借助臂力攀上树梢,再以树梢作为支撑,向上抓住崖边,攀了上去。刘九洲上去之后,又用几人的绑腿练成一根长绳,或用绳或用手臂,帮扶着几人都一一上了土崖。
  之后,四人便沿着山路一路往延安的方向走去,但山高林密,几人很快又走失了方向。好在遇见了在田地里耕作的乡亲。乡亲们得知周恩来等人是红军后,便乐呵呵地给他们指路:"喏,顺着这里一直往下走,下去就能看到三十里铺了。"
  三十里铺设有延安保卫局的检查站,到了那里就彻底摆脱危险了,四人向乡亲们道了谢便继续赶路了,果然没用多久就安全到达了三十里铺。同时,黄霖也带着士兵赶到了,两队人马一碰面,周恩来就立马命令黄霖前往遭遇埋伏的山坳去支援陈友才、陈国桥等人。
  黄霖看到周总理顿时长吁了一口气。但看到一对人马仅剩四人,不免大为震惊,又看到周总理如此着急,便一刻也不敢停地率队前往劳山事发地点,救援其他同志。
  等到黄霖率队赶到的时候,敌人已不见踪迹,只有战友们横七八竖地躺在满地的鲜血里。战士们与敌人血战到最后一刻,因此有不少战士牺牲的十分壮烈。其中,最惨不忍睹的是陈友才同志。敌人后来还在陈友才的身上找到了一张周恩来的名片,更加深信不疑,陈友才就是周恩来,于是,残忍地在陈友才的遗体上又刺了20多刀。
  处理战场的战士将一条溅满了陈友才鲜血的毛毯,交到了周恩来的手上,周总理情难自禁,忍不住泪流满面:"友才同志是替我死去的啊!"
  最后,这些烈士的遗体被收拢之后运送回了延安,红军参谋部为牺牲的烈士们举行了追悼大会。周总理则改乘飞机前往南京,赴约谈判。
  劳山事件,周恩来一行20余人,当场就阵亡了11人,剩下的除与周恩来走出来的四人之外,最后也在与敌寇的周旋中,非重伤即身亡。消息传开后,在延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毛泽东亲自下令,一定要彻查此事,对真凶严惩不贷!
  为了尽快将事情的原委调查清楚,查明周恩来遇刺真相,给遇难烈士们沉冤昭雪,党中央当即成立了调查小组,由党中央保安处侦察部部长谢滋群担任组长。
  当时对于遇袭事件的猜想各有不一,有人认为是日本特务和国民党方面制造了此次袭击事件,目的在于阻止国共的谈判,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人则认为是我党内部出现了叛徒,目的也是不想国共两党合作,所以选择刺杀周恩来,阻止此次的谈判;还有人认为是当地土匪作案,因为当地确实土匪霸蛮,而且敌人最后只拿走了财物和武器,并没有将重要的文件带走,所以,也不排除这一可能性。
  谢滋群接到命令后,明白兹事体大,需得将真相早日查清,一是使保障我党领导人的人身安全,二是替牺牲的战士们报仇雪恨。谢滋群一刻不敢耽搁,立即召集同事一起商议对策。经商谈之后,决定以群众为突破口 ,对案件进行侦破。
  于是,谢滋群便带人在当地老乡中开始了大量的走访,还派出有经验的干部前往发事一带,甚至和当地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争取发现一点相关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事情总算有了一些踪迹可循。
  通过大量的走访工作,谢滋群找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这个关键人物,是个人称李老汉的村民,他竟是劳山事件的目击者。
  起初,这个李老汉怕说出实情之后招来杀身之祸,便始终支支吾吾不肯将事情说清楚,只是说自己在那天听到了枪声。谢滋群看出了李老汉的为难,没有勉强他,但也没有放弃这个重要的人证。他开始时不时地往李老汉家跑,给他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李老汉终于被谢滋群的诚恳态度感动,答应讲出实情。
  经李老汉所言,事发当天,他碰巧上山砍柴,就这样他意外目睹了整个枪战的过程。碰巧的是这个李老汉还认得其中的一个歹徒,并指出他是当地山上的土匪。通过其他方面的调查,谢滋群判定李老汉提供的情报属实,确定了实施袭击的凶手正是劳山附近的土匪。
  不过,土匪为什么要袭击周恩来的车队呢?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车队的行驶路线的呢?毕竟,从袭击的方式和敌人的攻击对象来看,这的确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刺杀案件 ,而并非单纯地拦路打劫。
  所以,谢滋群没有因为获知了一点线索就贸然行事,而是继续彻查真相。他一边不动声色地在红军内部做摸排,一边派侦查员卧底到土匪的内部。这名侦查员装作被打散的土匪,混进了土匪窝,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成功取得了对方的信任。最终,获知了事情的内幕。
  原来这群土匪在延安的南门安插了一名"坐探",这个土匪探子每天隐蔽在凤凰山脚下的停车场附近,打听各路信息,观察车辆来往情况。一天,这名探子打听到我党即将派人与蒋介石在南京进行谈判,又看到三辆大卡车停在停车场,就将这些消息都汇报给了土匪头子李青伍。
  由于此时我党正在对土匪进行清剿活动,为了瓦解地方恶势力,此前对这群打家劫舍的土匪也曾收编整改过。不过,这群人马后又被当地国民党特务渗透,反叛回去重新做了土匪。野心勃勃的土匪头子李青伍,得知我军高官有出行的计划,便觉得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甚至想要以此机会向国民党邀功受禄。
  为了防止其他土匪临时缩逃,李青伍并没有告知他们这次"打劫"的真实目的,而是欺瞒说只是劫取几辆货车。但补枪误以为是周恩来的陈友才却将他的真实目的展露无遗。
  真相大白之后,谢滋群向组织请示,希望将这群土匪进行清剿,以告慰烈士英灵,同时震慑南京。中央对于谢滋群的意见十分重视,最终派出了精兵悍将,清剿劳山一带的土匪。最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股匪徒便被一扫而空!
  至此,在劳山一带为非作歹的土匪势力不复存在,我军战士也终得报仇雪恨,附近群众也都拍手称快。
  此后,周总理总是随身携带着一张照片,照片的背后写着:"劳山遇险,仅余四人。"可见周总理一生都在怀念曾为革命做出牺牲的战友。
  回望历史,倘若不是陈友才等人的牺牲,国内形势很难说会不会重入内战的歧途。所以,那些长眠于劳山那片山坳里的官兵,也是我们的革命英雄,值得我们怀念和铭记!

他18岁当师政委,授衔时却当众扯下军衔,到死下葬也不愿穿军装抗战时期我国涌现出了大批少年英雄,为了保卫祖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即使身材不如成年人那般健硕,但他们的战斗信仰和觉悟不比任何人差。1916年出生的段苏权,正是一位拥有赫赫功勋的开国他曾担任10年空军政委,45岁授予少将,52岁升中将,59岁升上将小学的时候,总是会被长辈或者老师问,长大了想要做些什么?那时候总会回答科学家或者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后来再大一些,总是会回答解放军医生等比较具体的职业。人越长大接收到的信息就越1950年,贵州一位瓦工写信给上将杨勇我没牺牲,请求安排工作1950年,贵州军区的司令员杨勇接到一封信件。这封信来自一位贵州瓦工。这名瓦工在信上说自己虽然身体残废,但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希望组织可以给他分配个工作。杨勇看到信的署名后俄罗斯和乌克兰曾联手摧毁了前苏联为什么如今要大打出手?(一)当前,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以历届冬奥会中最高的收视率而载入史册。与此同时,世界上另一场对垒赛也在激烈地准备着,两个直接的对手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搞不好两国军队会直接交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一汉代政府组织(一)皇室与政府严格来说,直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正式有统一的政府,在此之前,只可说是一种形式上之统一,一直到秦汉,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政府,其下辖之地方再非封建诸侯之列磨盘山擒将的秦怀玉闯连营的王勇安,盘点罗通扫北中的八位小将隋唐英雄一直是千古传唱,四猛四绝十三杰名扬天下,伴随着扬州大会伍云召雄阔海等群雄陨落,隋唐众多传奇人物也陆续在故事中消失了。当遗憾与惋惜仍然不断之时,罗通扫北的故事涌现出来众多的传清朝有位女子模仿花木兰从军,结果没多久就怀孕了,结局也很凄凉中华儿女多壮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此句出自毛主席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歌颂妇女们工作的卓越贡献。古往今来广大妇女在社会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所作贡献,丝毫不亚于男性,而其中古代著名代表人乌兰布通之战大清帝国与准噶尔蒙古人的初次喋血公元17世纪后期,清帝国刚刚稳定中原不久,仍旧处在王朝轮回的上升阶段。但来自来自西北边区的准噶尔势力,却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内同步蹿起。虽然远没有爱新觉罗家族那样的庞大胃口,却也并不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出处与解释,哪个说法更靠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来,一直没有很权威的说法。这里的娘,是指亲娘(母亲),还是姑娘(少女)?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天要下雨,粮要解营的讹传吗?因伟人引用而妇孺皆知1971年9月13日鲁迅对共产党的看法1936年10月19日,民族英雄鲁迅倒下了。中共中央苏维埃政府评价其为中华民族最前进最无畏的战士。这种评价是一个几乎无法企及的高度。就连毛主席,也称鲁迅先生为中国现代的第一等圣人。彭总回国,陈赓成为志愿军代司令员,为何仅干了两个月就匆匆回归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周年,朝鲜战争爆发了。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双方仅隔着一条鸭绿江,因此朝鲜发生战争,中国自然十分敏感。随着美军的介入,朝鲜战争的规模升级,金日成向中国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欧洲国家一样成为殖民大国?中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国之一,在其历史上拥有巨大的科学经济和军事潜力。在科技进步领域,这个亚洲文明的堡垒直到18世纪才超越欧洲。然而,后来该国因内乱而不堪重负,欧洲人向他们强加了无1975年,黄维研发永动机失败旧病复发,周总理透露特赦消息给他1975年年初,新中国第七次特赦战犯,也是最后一次特赦战犯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时,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还有一批战犯,放下武器已关押二十多年了,还关着干什么。把他们释放了,可以人民大会堂满天星斗的寓意是什么?它比天安门城楼高又有何深意?从1949新中国成立,到1959年正好是十周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央决定兴建几项重大的建筑工程,同时还要求这些工程必须在1959年国庆之前完成,而人民大会堂就是这些工程中唐帝国为什么在最强盛的时候,轰然倒塌唐高宗李治惹的祸,挖的坑虽然有汉以强亡的说法,但两汉末年的时候,真的和强大没有啥关系。真正在极为强大时没落的王朝,是大唐帝国。因为安史之乱,唐帝国从盛唐到衰唐,仅仅用了一刹那。安史之乱之所以会在盛唐发生,乾隆告诫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没听,十五年后才明白乾隆的苦心和珅是清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奸臣,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太过根深蒂固。贪赃枉法为非作歹油嘴滑舌不择手段总而言之,各种不好的形容词,好像都可以安在和珅的身上。但很少有人知道,和珅其实也是一个党史小知识京畿红迹高君宇石评梅墓见证共产党人初心与爱情春寒料峭,乌云低垂。位于北京市陶然亭公园内的高君宇和石评梅墓地正在维修,暂停对外开放。我只能绕着围栏瞻仰了一番,然后沿着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山坡缓缓走上去,看到下方高君宇和石评梅的雕像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留下了8个儿子,结局都如何?前言从一名小混混到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只可惜如此有血性的枭雄最后落得皇姑屯被炸死的结局。而军队大权也交给了儿子张学良手中。事实上,张作霖一共有8个儿子,为何张学良会军区政委迟浩田视察老山前线,发现战士们蓬头垢面,又奇怪又生气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士兵都有着严格的军纪,因为士兵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人,一个行业,还代表了一个国家。穿军装时,一定要穿戴整齐。比如说,士兵的衣服必须要塞进裤腰带里,腰带要用黑色制式裤1950年,儿子差两分无缘清华,母亲坚持复查考卷,卷上11字看呆母亲文书史万卷编辑书史万卷梁从诫,云南历史系教授,中国环境保护第一人,来自为中国历史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家族梁家。祖父是革命领袖梁启超,父亲是建筑宗师梁思成,母亲是英雄纪念碑国徽的设计范荩被蔡廷锴驱逐的团长,人生轨迹发生变化,最后成为抗日名将抗日战争中,无论我方,还是老蒋那边都出了一些抗日名将。其中蔡廷锴就是其中一位有名抗日将领。但蔡廷锴当年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来带着部队脱逃了。这也是蔡廷锴一生中一个污点。不过并不是所有被列为四大妖孽之一的苏妲己,靠什么把帝辛变成昏君的?当我们提到苏妲己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迷惑纣王的迷人狐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苏妲己和杨玉环一样,是祸国殃民的代名词。原本稳定的国家,因为他们变得不断争斗,原本献身的君主也因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