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这个伪满汉奸被移交回国,结果当上监狱干部,真实身份是红色特工

  1950年7月18日深夜,一辆神秘的闷罐列车,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从前苏联境内到达了绥芬河车站。很快,在办完交接手续之后,这辆闷罐列车上的近千名人员,被迅速转移到了一辆有座位的列车上,然后列车启动离开绥芬河车站,呼啸着朝着东北腹地疾驰而去。
  这近千名人员,是从前苏联遣返的第一批日本战犯和伪满战犯。不久之后,这辆列车到达了辽宁抚顺,车上的战犯们被分门别类地关押进了修缮一新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当时,由于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些战犯的详细资料和情况,所以我军如火如荼地对战犯们展开了甄别和清查工作。
  有一天,我军工作人员拿着一大摞早已设计好的简历表,分发给被关押的战犯们,让他们认真如实填写。待战犯们填写完简历表之后,我军工作人员便开始对收集好的简历进行审查。然而,在审查简历的过程中,我军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一个特殊情况——一个名叫"张绍纪"的伪满战犯,在简历中说自己参加过东北青年救亡会,并且还写了证明人的名字。
  东北青年救亡会,是留学日本的东北籍青年自发建立起来的一个秘密反日组织,后来发展为我党在东北地区的一个秘密情报组织。在全面抗战时期,东北青年救亡会的同志们,在凶险残酷的隐蔽战线上为组织传送了大量有用的日伪情报,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立下了很多奇功。
  怎么回事?最初,我军工作人员对此持有怀疑,根本不相信。因为根据前苏联方面提供的资料来看,这个名叫"张绍纪"的伪满战犯,是大汉奸张景惠(曾当过伪满洲国国务总理)的儿子,而且一直在父亲张景惠身边从事翻译工作。张绍纪这样的家庭出身和工作经历,怎么可能是东北青年救亡会成员。
  可是,"汉奸之子"张绍纪在简历中不仅说自己参加过东北青年救亡会,而且还写了证明人的名字。这又让我军工作人员觉得蹊跷,难道张绍纪在简历中所说的是真实的?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就意味着张绍纪是自己人,是一位潜伏在敌人内部的红色特工。想到这里,我军工作人员顿觉事情重大、状况复杂!
  怎么办?我军工作人员不敢大意,立即将情况报给了上级负责人。上级负责人得知此事之后,也非常疑惑,搞不清其中的真假。还好,张绍纪在简历中提供了证明人的姓名——张维先(东北青年救亡会的创建人),我军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找到张维先,并通过他来对张绍纪简历中的信息进行甄别。
  后来,我军工作人员经过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张绍纪的证明人张维先。此时的张维先,已经是东北公安部的干部,在他的有力证明下,所谓的伪满战犯、汉奸张景惠之子——张绍纪的真实身份,终于搞清楚了。正如张绍纪在简历中所说,他确实是东北青年救亡会的成员,是一位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红色特工。
  真相大白之后,张绍纪很快获得了释放,并且由于张绍纪对日伪战犯都比较熟悉,所以他被安排在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从被关押的伪满战犯,到战犯管理所的干部,张绍纪这个华丽转身,着实让人惊讶称奇。张绍纪自己也百感交集,此后他改名为"张梦实",意思是革命梦想终于实现了!
  那么,改名为"张梦实"的张绍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参加东北青年救亡会,成为一个红色特工的?又为何和那些日伪战犯一起,被前苏联方面关押呢?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位红色特工"出生不由己,道路可自寻"的传奇一生(为了便于记述,下面统一称作张梦实)。
  张梦实,1922年出生在当时的北平,他的父亲张景惠和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关系密切,曾担任过奉军副司令官,并代表张作霖常驻北平。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景惠还担任过奉军西路总司令官,后来历任奉系陆军总长、实业总长。
  1928年6月4日,张景惠跟随张作霖离开北平返回东北,途中日本侵略者策划制造了轰动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当时,张作霖被炸身亡,张景惠身负重伤,好歹捡回了一条命。张学良在东北主政时期,张景惠仍然得到重用,被任命为"东省特别区"(当时指的是中东铁路附属地)长官。
  东北易帜之后,张景惠被派到南京,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可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无耻的张景惠公开叛国投敌,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走狗。在伪满时期,张景惠先后担任过参议府议长、军政部总长、国务总理大臣等伪职,当起了遭人唾骂的大汉奸。
  自幼成长在这样的家庭,张梦实虽然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苦不堪言。根据张梦实后来回忆,他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对他触动极大,也使他逐渐从表面光鲜亮丽的美梦中清醒了过来,从而寻找到了一条正确的人生路。
  当时,张梦实家虽然有权有势,可是在学校里,张梦实并不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待见。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张梦实的父亲张景惠是大汉奸。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同学们不仅刻意疏远张梦实,而且总是有意无意地捶张梦实一下,或者推张梦实一下。慢慢地,张梦实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内心越来越痛苦。
  在这样的环境中,张梦实怨过恨过,他埋怨父亲张景惠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趋炎附势,他恨老天为什么让自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有一次,张梦实离家出走了,他太想挣脱这个令自己感到窒息的"牢笼"了。不过,张梦实并没有成功,父亲张景惠在得知儿子离家出走之后,立即动用权势,让手下的特务们找到了张梦实,并将张梦实"护送"回了家中。
  1938年,已经16岁的张绍纪,收到了在日本留学的堂兄张绍维的信件。在信件上面,堂兄张绍维鼓励张绍纪也到日本留学,见见外面的世界。这时候,张绍纪好像看到了离开"牢笼"的曙光,他决定和堂兄一样到日本去留学。1940年,张梦实被父亲张景惠送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在踏上轮船的那一刻,张梦实高兴极了,他的挣脱"牢笼"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在日本留学期间,张梦实"自由"了许多,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做事情。此时,张梦实并知道,他的堂兄张纪维已经加入了党组织,秘密从事革命工作。就这样,在堂兄张纪维的影响下,张梦实开始接触到了马列主义著作,他的思想很快得到了洗礼。
  当时,在日本留学的东北籍青年,自发组建了一个名叫"东北青年救亡会"的组织。张梦实就请求堂兄张纪维,介绍自己加入东北青年救亡会。最开始,东北青年救亡会的负责人张维先,考虑到张梦实身份特殊,并不同意张梦实入会。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了解和考察之后,张维先这才同意了张梦实的请求。
  张梦实晚年回忆,在他加入东北青年救亡会之后,就开始秘密从事情报工作了。当时,要想干好情报工作,就必须有一个"东西"来掩护自己。张梦实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以自己的家庭为掩护,从父亲张景惠那里为组织收集有用的情报。毕竟,父亲张景惠是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大臣,他肯定掌握着不少绝密的情报。
  俗话说,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也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张梦实改变不了自己的家庭出身,但是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1941年10月初的一天,张梦实从日本回到国内探亲,父亲张景惠非常的高兴。不过,张景惠绝对不会想到,他的儿子张梦实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张梦实了——张梦实这次回国探亲,是带着一个重要任务回来的。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德国入侵前苏联,前苏联方面要认真考虑一个问题——作为德国的盟友,日本会不会在远东地区向前苏联发起进攻。这关系到前苏联方面在东、西两边的排兵布阵。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苏联方面就请求我国向其提供情报支援。
  不久之后,我党东北情报组织就接到了这个重任——探明日本侵略者的军事计划。在经过一番分析之后,组织将任务交给了张梦实,因为张梦实的父亲张景惠肯定掌握着这方面的重要情报。于是,张梦实很快便以探亲为由,由日本回到了国内,准备从父亲张景惠那里打探相关情报——具体是探明日本侵略者中将山下奉文的去向。
  山下奉文,曾经担任过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关东军第四师师长、日本陆军航空总监兼航空本部部长,现任伪满洲防卫军司令官。此前,前苏联方面已经得到了山下奉文即将领受新任务的消息,但是具体是什么新任务,则不得而知。因此,前苏联方面迫切希望知道山下奉文的具体去向,到底是"北上"还是"南下"。
  "北上",指的是进攻前苏联;"南下",指的是去太平洋战场。话说,张梦实回到父亲张景惠身边之后,他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努力修复与父亲此前已有裂痕的关系,便显得极为孝顺。父亲张景惠对此非常开心,时常夸赞儿子长大了,知道父亲的辛苦了。
  此后,张梦实趁热打铁,向父亲张景惠提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够到父亲的办公室里学习历练。父亲张景惠不知道这是张梦实的计谋,所以就欣然答应了。这样一来,张梦实有了自由出入父亲张景惠办公室的"权力"。张景惠的手下们,都知道张梦实的身份,对此也不敢多言。
  有一天,张梦实趁着父亲张景惠外出的机会,光明正大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进入办公室之后,张梦实观察了一下四周的环境,然后悄悄地关上了门,开始在里面搜找相关机密文件。不一会儿,张梦实就发现了一个标有"秘密"字样的信封,而且已经被父亲张景惠拆开了。张梦实非常兴奋,立即把里面的文件抽了出来。
  原来,这是一份关于"山下奉文辞去伪满洲防卫军司令官一职"的秘密文件。可是,文件里并没有写山下奉文的下一步去向。张梦实在看过文件之后,难免有点失落,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心想:"既然能在父亲张景惠的办公室找到这方面的秘密文件,那么父亲张景惠肯定知道更重要的情报!"
  正如张梦实所料,不久之后,张梦实正在父亲张景惠的办公室里"学习历练",担任伪满交通部大臣的谷次亨,就来到了张景惠的办公室汇报工作。通过父亲张景惠和谷次亨的谈话,张梦实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日军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北进"和"南下"之争,支持"南下"的日本海军一派占据了上风。
  从表面上看,这个重要情报并没有提到山下奉文,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如果将这个重要情报,与那份"山下奉文辞去伪满洲防卫军司令官一职"的秘密文件,结合在一起分析,那么就不一样了。因此,张梦实经过分析判断,他认为山下奉文的下一步去向,肯定是太平洋战场,绝不可能北上进攻前苏联。
  想到这里,张梦实立即将掌握的所有情报和自己的判断,秘密传递给了组织。后来,前苏联方面将张梦实提供的情报,和其他搜集而来的情报结合在一起,得到了一个结论——日军不会进攻前苏联。这样一来,前苏联方面就调兵遣将,集中精力去应对德国军队的进攻了。事实证明,张梦实提供的情况和判断是正确的,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着胜利方向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这次情报工作中,张梦实由于表现出色,很快受到了组织的称赞和表扬。1943年,张梦实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完成学业回国,在父亲张景惠的身边从事翻译工作。不久,张梦实被任命为长春情报小组的负责人,正式开始凶险残酷的"潜伏"生涯。在此期间,张梦实一直利用"国务总理大臣公子"的身份,源源不断地向组织传送情报,在隐蔽战线上作出了许多贡献。
  根据张梦实的回忆,当时为了收集各种有用情报,他凭借着父亲张景惠的关系,成为了伪满高层人士酒会、牌局的常客。每当张梦实获得有用情报之后,他就用米汤或者牛奶,将情报内容密写在公开出版的杂志的空白处,然后传递出去。为了工作的隐蔽性,张梦实每次都在父亲张景惠的书房密写情报,同时再让妻子徐明为自己放哨,以防被家里人察觉。
  当时,作为伪满国务总理大臣的张景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自己的书房竟然成为了儿子张梦实密写情报、保存秘密文件,甚至秘密接头、开小组会的重要场所。说来,也是非常可笑,一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父子,父亲是大汉奸,儿子却是红色特工。
  在这一时期,妻子徐明是张梦实的贤内助,她不仅细心照料着张梦实的生活,而且还积极参加到情报工作之中。他们二人夫妻关系非常融洽,感情非常深厚。妻子徐明,原本是张梦实家里的一个佣人,说起他们的相爱相恋,最后走进婚姻的殿堂,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爱情佳话。
  徐明自幼家境贫苦,很早就来到张梦实的家里当佣人,侍候张梦实母亲的饮食起居。不过,张梦实的母亲并不待见徐明,经常嫌弃徐明笨手笨脚,还责骂徐明不懂得察言观色。有一次,张梦实的母亲由于琐事发怒,拿着鸡毛掸子抽打跪在地上的徐明。身体单薄的徐明并没有屈服,她咬着牙默默地承受着,绝不哭喊认错。
  此时,前来看望母亲的张梦实看到了这一幕,他非常不忍心,就善意地对着跪在地上的徐明说道:"你就认个错吧,这样老太太就不会打你了!"然而,徐明并没有领会张梦实的好意,她仍旧不开口道歉求饶。这样一来,张梦实对徐明的怜悯之心没有了,反而打心眼里佩服徐明。
  从此之后,张梦实开始对徐明倍加关注,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梦实发现徐明不仅性格刚烈,而且聪明好学。于是,张梦实便开始教徐明读书认字,两人的关系急剧升温。后来,在张梦实的鼓励下,徐明离开了张家,到长春的一个护士学校读书。不久之后,张梦实到日本留学,在此期间他经常拿出自己的生活费,来资助徐明完成学业。
  在两人分离的日子里,他们时常有书信来往,互诉衷肠、一种甜蜜的情愫便这样产生了。张梦实从日本留学回国之后,母亲对他的婚姻大事非常关心,经常张罗着要给儿子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此时,张梦实却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非徐明不娶!"
  因为张梦实的这一句话,母亲气得病倒了,她是绝对不会让儿子取徐明为妻的。后来,还是张梦实的父亲张景惠出面劝说:"我看那个丫头挺好的,要不我们就成全了儿子吧!咱们说得千好万好,不如儿子自己称心如意!"
  俗话说,好事多磨!后来,在张梦实的坚持下,母亲最终无奈同意了。1943年,张梦实和徐明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两人正式结为了夫妻。此时,徐明对丈夫张梦实从事的事业,是了解的,也是支持的。在徐明的帮助下,张梦实的秘密情报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他们夫唱妇随,生活温馨而甜蜜,着实羡煞旁人!
  全面抗战胜利之后,按照组织的安排,张梦实继续潜伏在伪满内部,并利用自己身份,与前苏联军队建立联系。在此期间,张梦实向前苏联军队提供的大量情报,并为肃清长春残匪流寇、维持长春社会治安,以及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作出了很多积极的贡献。
  有一天,张梦实得知包括父亲张景惠在内的伪满高层准备逃离长春。在此紧急关头,组织要求张梦实协助前苏联军队,对这些计划逃跑的伪满高层实施抓捕。此后,张梦实以父亲张景惠翻译的身份,配合前苏联军队挨家挨户把那些伪满高层带走,就连父亲张景惠,也被张梦实以"开会"的名义,送到了前苏联军队的手中。
  不过,作为一名红色特工,由于组织并没有交代要公开身份,所以张梦实只能以"父亲张景惠的翻译"示人。这样一来,"遭到误会"的张梦实,后来也被押解到了前苏联,和伪满战犯们一起关在伯力监狱。在此期间,张梦实度日如年,他多次打报告给前苏联方面,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要求立即回国。
  可是,前苏联方面的答复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对张梦实的真实身份进行甄别。同时,前苏联方面还告诉张梦实,等你们的政府已成立,我们就会马上送你们这些人(伪满战犯)回去。就这样,张梦实被困在前苏联,迟迟无法脱身,也没办法自证身份。
  在张梦实受困期间,身在长春的妻子徐明,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贫苦。当时,青春靓丽的徐明,身边不乏追求者,不过徐明却拒绝了,她说道:"我相信张梦实不会抛下我们母子,我不相信他已经死了,我要等他回来。即使他死了或者回不来了,我也绝不改嫁!"
  可以说,张梦实受困的这段时间,是徐明最难熬的,但是她始终坚定信念——等丈夫张梦实回来!
  时间过得很快,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快和前苏联方面达成了遣返伪满战犯的协议。1950年7月18日深夜,张梦实和伪满战犯们搭乘一辆闷罐列车,从前苏联境内到达了绥芬河车站。不久之后,他们又被关进了辽宁抚顺战犯管理,准备接受改造。
  就在张梦实想着如何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之时,我军就开始了甄别和清查工作。为了确保详细掌握伪满战犯的情况,我军工作人员还设计了一张简历表,让伪满战犯们如实填写。在接到简历表之后,张梦实觉得说明自己真实身份的时候到了,他在简历表中写道:"参加过东北青年救亡会",并写了证明人的名字。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我们在开头说的那一幕。最终,经过认真细致的甄别和排查,张梦实的真实身份终于搞清楚——他是潜伏在伪满内部的红色特工。真相大白了,张梦实感慨万千,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这也就意味着,张梦实一生追求的梦想实现了。为此,张梦实这才改了名字,将原来的名字"张绍纪",改为了"张梦实"!
  后来,张梦实留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也与妻子徐明,以及孩子们团聚了。这时候,张梦实的父亲张景惠才明白,儿子和自己不一样,儿子做的事情是伟大的,是正确的。想到这里,曾经的大汉奸张景惠,流下了复杂的泪水。
  1959年,大汉奸张景惠在战犯管理所中病逝。多年之后,张梦实看到了父亲张景惠的一份告白档案,父亲张景惠满怀感激地写道:"感谢政府对自己的宽大,感谢政府给自己的子侄一条出路!"此时,张梦实眼含热泪,激动不已!
  后来,红色特工张梦实被派到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任教,还当选了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14年,张梦实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对于自己的一生,张梦实曾经概括说道:"出身不由己,道路可自寻!"
  是啊,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选择人生的道路;如果找对了人生的道路,那么就要勇敢地,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让我们向张梦实致敬!向无数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红色特工们致敬!

明清道员的来龙去脉在明清两朝的官制中,对总督巡抚和知府知县,大家都比较熟悉,但一说到道员,却大多说不清是个什么官。本文谨就其影响最大设置最多的守巡二道略述己见。道和道员的设立明朝建立之初,在朝廷,于49年杨虎城遇害,半个世纪后杨家晚辈找到真凶,老人我等你好久前言2006年4月,杨虎城将军的孙子杨瀚,不远万里地赶到河南省漯河市的一处小村庄,而他此行就是要来拜访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杨钦典,此时的杨钦典正站在院外等候杨瀚的来临。见到杨瀚,这那场远比汤加巨大的火山喷发后,多国出现了无夏之年一19世纪以来最大的火山喷发1815年4月5日傍晚,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苏拉威西岛上的欧洲殖民者们顿时肌肉紧绷,以为敌人正在进攻,准备开始战斗。然而,除了越来越红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黄种人建立的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共发生过三次大迁徙,又称三次走出非洲。其中第三次走出非洲,既可称为中国人走出非洲,又可称为西方文明的源头。换句话说,中国人是第三次走出非洲那些人的直系后代,而美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欣喜若狂要参战,因何遭受美国疯狂羞辱?朝鲜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外参加的最大规模的陆地战争。朝鲜战争的胜利,彻底让新中国在世人面前树立了高大的形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声音,传遍全球。很多人认为,朝鲜阿根廷跟德国的孽缘德国战败之后,为什么所有人都想去阿根廷?南美洲的阿根廷,不知道怎么跟欧洲的德意志建立了一段孽缘。二战中,德国战败前夕,阿根廷人对德国宣战,随后又吸纳了大批德国战犯。在50年代前,德国人只要攒点钱就像跑到阿根廷上去,似乎这清朝的溺婴现象到底多严重?在清代,溺婴多为溺女,有的人家只要生下女孩马上溺弃,有的家庭溺弃的女婴至少一个,多者有五六个这种风气以福建江西安徽等几省最为严重。溺婴这种陋俗,自战国时期便出现了,只是随着朝代的更高宏伟我六上阵地救回了六个战友,只活了两人黑豹行动中的高宏伟(前右一)与等待后撤的突击队员1。7战斗,五连预备队共十七人,主要任务是视战斗进展,随时支援突击队战斗,抢救烈士伤员。执行上级指定的其他作战任务。一月七日那天,战唐玄宗晚年昏庸到了何种地步?唐玄宗晚年昏庸到了何种地步如果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之前死了,他绝对是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超过唐太宗,可以争个前三名,也不知道他多活那几年是要干啥。唐玄宗的晚年的确是很昏庸,说他昏庸不1960年邓颖超做体检,发现盆腔内有异常,周总理如实告诉她本人人世间最牵绊的感情,一定是爱情。而遇到良人,却又是可遇不可求的事。非要说一对良人的话,那周总理和邓颖超是绝对的佳偶天成。有段时间,邓颖超的身体不太好,情绪也不太好,可能与进入更年期太平洋战争名将篇帝国赌徒山本五十六换姓风波好多人会疑惑山本五十六是不是日本海军之父山本权兵卫的儿子,其实他俩之间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海军大将山本权兵卫山本五十六出生于日本长冈市新潟县(xnxxin)的高野家族,其父高
李又兰新四军一枝花,张爱萍给她连写12封情书,陈毅特批她结婚1942年初,32岁的新四军第3师副师长张爱萍来军部开会时,突然被要求当场发言,张爱萍毫无准备,只得即席发挥了15分钟,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到底都说了些什么,而会后,军部速记员李又兰行刺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始末本庄繁(18761945),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1908年任驻华武官,从事对华情报的搜集工作。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到辛亥革命,他一直致力于刺探我国的各种情报,是一个典型的中国通。至大清皇叔海外疯狂买买买,欧洲船厂皆翘首以盼出手太大方了19世纪中叶,饱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压迫的大清,早已病入膏肓。清政府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统治者及一些不甘沉沦的王公大臣们,极力想要给积贫积弱的大清打补丁,期待他们的王朝能重新强盛起来,普京麾下五虎大将,个个传奇无比,威震西方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斗中,我们也更加了解了这两个国家,包括他们的人文风情,也包括他们政圈的领导者。对于这场战争的主攻者俄罗斯,我们一直以来了解的都是,俄罗斯的领导人普京的种种事迹,他是晚清亲王,将38个子女送出国,临终勒令他们一生不得回国清朝覆灭之后,很多清朝的遗老都妄想着能够恢复帝制,以便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越的生活。在这些人中,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更是独特,他为了复辟清朝,不仅将女儿送给日本人,培养成为一个大53年,毛主席在北京第一次接见叶飞上将现在福建谁主持工作?前言1974年12月,周恩来向毛主席报告四届人大人事安排。当中央军委和副总理等人选一一商定以后,一份国务院各部部长的名单,呈现在了毛主席的面前。图叶飞上将毛主席仔细地看着,当他看到1968年,周总理签署命令逮捕亲弟弟周恩寿,背后有什么隐情?很多少年年轻的时候都听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也成为无数青年努力的动力,这句话就是伟大的周总理在他年少时期写下的。而他也确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贯彻这句话。周总理是我国最伟大的总理,他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回忆,伺候娘娘要全程跪着,守夜时鞋里必放苍耳自我国古代隋唐之后,皇宫中宦官势力日益强盛,人们便把当时权倾一时的宦官称作太监。到了明清两代,人们索性把所有后宫掌权和服侍帝王嫔妃的人员,都尊称太监。尤其在清朝年间,太监作为一个特清朝官员真实形象,和影视剧截然不同,和珅长相堪比美男说起清朝官员,很多人在电视上,对他们有着特有的印象。多亏了照片的发明,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事实上,这才是清朝官员的真实形象,与电影大不相同。上面的照片是八旗子弟们的照片。他们在朝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有什么区别,因为白俄罗斯人比俄罗斯人更白吗?众所周知,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是非常相似的两个国家。何为相似?答案有六其一名称相似,仅一字之别其二均处东欧地区,并且国土相邻,不相似很难其三祖先均为东斯拉夫人(斯拉夫人的东部支系),可老照片60年代在香港拉黄包车的车夫,越南战争中受伤的南越士兵1905年在四川地区拍摄的照片,两个洋人对中国的这种交通工具比较好奇,于是她们就亲自体验了一把。这种车在四川地区被称为鸡公车,在其他的地方叫独轮车,这种车可以拉人也可以拉货,是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