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毛主席遭遇刺杀,蒋泽民挡住致命一击,晚年正军级待遇活到100岁

  1941年9月,毛主席在延安接见了一位国民党的副专员,并热情邀请他前往食堂吃一顿便饭,顺便品尝延安当地的蔬菜和酒酿,这位副专员欣然应允。
  岂料毛主席一行人刚到达食堂门口时,竟有一个年轻人拿着碗口粗的木棒混在人群中,意图趁乱刺杀毛主席,多亏了主席身边的保卫参谋蒋泽民机警,用手臂挡住了挥下来的木棒,成功保护了毛主席的人身安全。
  毛主席曾多次身临险境,大多都是因为有警卫员的保护才化险为夷,而蒋泽民就是其中一个。
  蒋泽民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给毛主席做过保卫参谋,给周总理做过副官,在重庆谈判时期,他还是周总理钦定给毛主席的副官。
  早年时期的蒋泽民
  蒋泽民出生于辽宁黑山县,九一八事变过后,19岁的他参加了抗日义勇军,1933年秋,蒋泽民所在的抗日队伍在辽西一带被敌人打散,当时蒋泽民当机立断,选择孤身一人前往关内寻找朱毛队伍。
  他历经艰险,在途经沈阳时意外遇见两个老乡,两个老乡见蒋泽民身形魁梧,又无依无靠,便劝说他加入了伪军26旅,阴差阳错下,蒋泽民成了伪军兵团中的一个二等兵。
  之后蒋泽民的命运就在一次剿共任务中发生了逆转。
  1934年10月,蒋泽民跟随部队来到吉林晖春执行任务,没想到遇见了一位中共地下党员,在那里,他了解到了红军的一些基本情况。
  以前他始终认为朱毛是一个人,原来这是两个领袖的合称,而红军不仅是共产党人领导的队伍,更是人民的子弟兵,因为怀着对朱毛的无限向往,当伪军在大荒沟起义时,蒋泽民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人民的军队。
  1935年12月,东北抗联打算派两个人去苏联学习深造,经过慎重考虑,蒋泽民有幸成为其中一个,他这一去,就是整整两年。
  从苏联深造回来后,蒋泽民摇身一变,成了区里的大队长。
  1939年2月,蒋泽民突然接到上级电报,要调他去延安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听到这个消息,蒋泽民心中异常的激动,没想到终于能呆在毛主席身边,跟随他的脚步了。
  起初刚调到毛主席身边时,蒋泽民和另一位警卫员都异常的拘谨,分怕犯一点错误,但没想到主席相当的平易近人,不仅邀请他们坐下,还给他们拿烟递茶。
  这种亲切的方式,一下子让蒋泽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主席嘱咐他们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把学习搞上去,不要忘记劳动,和老百姓一起搞好生产。
  那段时期正逢抗日的紧要关头,陕甘宁边区的老百姓和红军都缺衣少食,日子过得很苦。
  毛主席号召大家搞好大生产,家家户户都去开荒耕地,这样也能解决粮食问题。
  分完地后,毛主席问蒋泽民自己的地在哪里,结果蒋泽民却说因为考虑到主席工作繁忙就没有给他分地,主席听完后让蒋泽民去要了一块地,自己亲自耕种土地,即使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有让身边的人帮忙。
  不久后,毛主席亲力亲为,带头耕地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陕甘宁边区,这下子老百姓干的更有劲了,纷纷甩开膀子努力开荒。
  付出的辛苦劳动,很快就有了收获,边区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善了不少。
  刺客刺杀毛主席,蒋泽民舍生忘死,以臂相抵
  国民党召开五中全会以后,开始不断的与我党制造摩擦,当时国民党绥德警备区的何绍南就是专门搞摩擦冲突的"好手",他多次组织卫队,对我党进行暗杀和破坏活动。
  1941年,何绍南叛逃后,由王震旅长暂代绥德行政督察专员一职,同年9月,有位国民党副专员要去西安,途经延安时,他被延安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延安到处充斥着一股活力的气息,完全不同于西安的暮气沉沉,两个地方隔得如此之近,却相当于两个世界。
  副专员对毛主席很好奇,他想了解是什么样的领导人才能取得如此成就,为此,他专门申请去拜访了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后欣然同意,还叮嘱蒋泽民等人做好服务工作。
  次日下午,主席和副专员在简单的问候过后,这位国民党要员问了毛主席许多问题,主席都很有耐心的一一回答了他,经过一番愉快的聊天,毛主席邀请专员前往青年食堂吃饭,尝尝延安人民种出来的瓜果和酿出来的美酒,这位专员点头答应了。
  当时有许多人聚集在食堂门口,有大人和小孩,其中以青壮年居多,而五六个警卫员则负责维持秩序。
  看到这么多人,蒋泽民机警的让司机先提前下车,自己下车先了解情况。
  有警卫员反映,大家不知道从哪听到的消息,说有领导会来食堂吃饭,众人猜到是毛主席,所以都在这等,怎么劝都不走。
  蒋泽民向人群看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他所看到的的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所以便回到了车边,为毛主席打开了车门。
  主席下车和专员一起向食堂走去,这位专员先一步进了食堂,主席则亲切的和人们打着招呼,人们看到毛主席都很激动,不停的欢呼,一时间这个小场地竟然热闹了起来。
  这时蒋泽民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个青年特别扎眼,别人都在欢呼鼓掌,他却眉头紧皱,双手一直背在身后,蒋泽民心里警觉了起来,他悄悄挪动着脚步,想看清楚青年背后藏着什么,这时青年突然拎出一根一米长的棒子,足有碗口粗,像是刚砍下不久。
  蒋泽民手顿时摸到了腰上的枪,紧紧跟在毛主席身边,眼睛死死地盯着这个年轻人的一举一动。
  正当毛主席一只脚即将迈进屋内时,青年瞬间发难,猛地一个箭步冲到了门前,手里卯足了力气,将棒子抡向了毛主席。
  这根沉重的木棒带着呼呼的风声,向毛主席的后颈而去,危急时刻,蒋泽民主动挡在了毛主席面前,用右手臂挡住了青年挥下的棒子。
  一次不成,这个人还想再次动手,蒋泽民见机用左手抓住了木棒,一脚将敌人踹翻,而木棒也哐当一声掉到了地上。
  这时,冯永贵带着两个警卫员及时赶到,将青年制服,而蒋泽民顾不得伤势如何,直接快步走向了屋内,看到毛主席安然无恙在那里对话没有被影响,蒋泽民的心才落了地。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一场惊险的刺杀被完美解决,蒋泽民可谓是功不可没。
  重回故土,蒋泽民成我军使用坦克参战第一人
  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蒋介石一直致电毛主席,声称要商议和平谈判事宜,他料定毛主席不敢来,可毛主席却在电报中回复,表示应然应允。
  在主席飞往重庆谈判期间,他的安全保卫工作,便是由蒋泽民等人负责。
  1945年8月,时隔三年,蒋泽民再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他之前被调去做了周总理副官),在给毛主席开车门的那一刹那,毛主席关切地询问蒋泽民:泽民,你也来了,你的家乡解放了想不想回家?
  蒋泽民激动的点了点头,自此在重庆完成了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工作后,蒋泽民便从延安返回了东北老家,等待组织指派新的任务。
  1945年11月,在梅河口,蒋泽民见到抗联的老首长周保中,二人阔别十余年未见,自然有许多话要讲,了解蒋泽民在苏联就是学的坦克知识后,周保中大喜过望,主动向组织申请,请求让蒋泽民负责修理日军坦克基地剩下的坦克。
  在长春外围的孟家屯坦克基地,有七八十辆未来得及撤离的坦克,均遭到不同程度上的损毁,蒋泽民的任务是看看能不能将这些坦克为我军所用。
  就这样,蒋泽民带着十余位技术人员,在不分昼夜下,终于成功修复了一辆坦克,而这辆刚修好的坦克,在攻打长春时就被派上了用场。
  蒋泽民在战斗中发现敌人没有重武器,于是向组织反应,希望组织能同意他驾驶坦克参战,获得同意后,蒋泽民驾驶着我国第一辆坦克加入了战斗,结果一发炮弹没打出去,坦克却出了问题。
  在把坦克开回来检查故障时,蒋泽民意外发现坦克的大炮不仅撞针距离不够,这机关枪的零件也有破损,无奈下,他立刻休整更换零件,在坦克整修完毕后,他再次带着战友重返战场。
  当时坦克内的巨大轰鸣声,让炮手听不见蒋泽民的声音,加上坦克上没有瞄准仪,蒋泽民只能通过拍炮手大腿的方式控制开炮的时机。
  第一声炮响,一个暗堡的敌人悉数被炸死,其他暗堡的敌人见形势不妙,纷纷四散而逃,此后蒋泽民又找准时机开了三炮,剩下的三个暗堡全部被炸毁。
  随着战斗深入,有一股敌人跑进了伪皇宫中,蒋泽民驾驶坦克而去,炮台上的敌人看到坦克来了竟妄图用手里的步枪阻止坦克前进,都知道轻武器根本打不动坚硬的坦克,这些敌人没一会就被蒋泽民两三炮给解决了。
  4月25日,我军在大同广场顺利会师,但还有一股敌人跑了银行选择负隅顽抗,他们意图用银行坚固的墙体继续顽抗到底,当时坦克大炮打在墙上也只留下一个黑点,正当我军一筹莫展时,蒋泽民细心的发现大楼上的窗户虽然被敌军用钢板堵起来了,但还是无法抵挡炮弹的威力。
  随即他命令炮手向窗户开炮,炮弹顿时打破了钢板,至此长春迎来了全面解放。
  脱下戎装,衣锦还乡
  1988年1月,年过古稀的蒋泽民脱去穿了50多年的军装,回到了老家辽宁,过着晚年的退休生活,此时的他享受了正军级待遇。
  生活中的蒋泽民儿孙满堂,一直与子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唯一让他遗憾的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身边工作这么多年,却未能留下一张合影的照片,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憾事。
  2012年6月,蒋泽民老人在沈阳逝世,享年100岁,向这位历经了战争年代的老英雄致敬。

秦献公为何没有传位长公子嬴虔,而是传位于仲公子嬴渠梁?秦献公传位给了仲公子赢渠梁,而没有传位给赢虔。表面看起来是因为这个继承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度。赢虔虽然是长子,更关键的是他是秦国的一员猛将,在军中资历深厚。但即便如此因为他是庶出长子,袁绍为什么敢叫板董卓,称我的剑未尝不利?中平六年八月,董卓乘十常侍之乱,强行带兵入京,又阴差阳错,挟持了逃难的少帝刘辩和弘农王刘协一行。从此,董卓仗着骄兵悍将,挟天子乱政,满朝文武在董卓的刀下战战兢兢。袁绍与董卓的直接冲两宫对阵八大臣咸丰11年10月26日,两宫皇太后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见奕欣等在京大臣,大骂肃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谕旨,宣布将载垣端华,肃顺革职治罪,并且尽快捉拿。另外以皇帝的名义颁旨授奕欣为议叛逃出国的吴荣根希望回国养老?祖国绝无寸土给叛徒人生有五毒贪嗔痴慢疑,贪居首位。可想而知,贪婪对人心的腐蚀多么严重,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社会名流因贪欲毁于一旦,求富不反遭无情反噬。曾几何时,吴荣根是最优秀的飞行员,原本前路坦荡九子夺嫡中,无心夺嫡的皇三子胤祉,最后为何还要被圈禁致死1730年,皇三子胤祉icon被雍正削去爵位,幽禁在宗人府,甚至连他家人都没有放过。两年后,胤祉在宗仁府郁郁而终。胤祉一生未参与争储,无论是文学造诣还是马上骑射样样精通,他主持编著棺材南抬,绳断便葬所谓何意?诸葛亮临死前锦囊妙计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的计谋,聪明,和善用兵法至今都为后人津津乐道。细看诸葛亮的一生,他确是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不可解的计谋,然而诸葛亮死前的最后一计更是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尼克松送给周总理藏宝图,可惜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找到宝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是中美两个长期敌对国家改善关系的重要时刻,尤其是急于摆脱越战泥潭的美国,非常希望中国能在结束越战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尼克松极尽讨好中国之能事,这从他袁天罡预言5只猴子能推翻武则天?狄仁杰不信,15年后却应验点击上方中鞠堂关注我们吧!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从秦始皇到宣统帝,中国封建王朝历经两千余年,其中出现了四百四十二位皇帝,可是有一位皇帝相当的特殊,因为她是唯一的女性。她就是女娲墓到底在哪里女娲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民族之母,不过历史学家认为,历史上确有女娲存在,不过并不是造人补天的神奇人物,而可能是一位部落首领。至今,在民间关于女娲的神话传说,以及有关女娲墓到底党史百年天天读(第226期)党史百年天天读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通过转载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党史百年天天读栏目,本栏目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翔实记录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集中展现寻访革命战场铁血忠魂丨大渡河滚滚急流中屹立着前进的先锋来源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这里是安顺场。当无人机缓缓飞向天空,大渡河两岸群山尽收眼底,岸边青砖灰瓦错落有致,唯一的喧嚣就是十几米开外的大渡河水。不经意间,小雨淅淅沥沥
杨玉环的容貌被还原,与当代明星所媲美,可谓是倾国倾城笔下那可谓是倾倒众生,回眸一笑百媚生,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将杨玉环的一生表达的淋漓尽致。当然在很多历史记载中,说杨玉环是身高只有一米六三,而体重达到140斤的丰腴女人,这确实没有特别鲁迅的后代哪去了?一位伟人的离去,他是否会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最后彻底沉寂于历史长河之中?可如果这位伟人的后代,将承载他的荣光继续在历史长河中发光发亮,那世人在看到这些发亮的明珠后,是否李白王维两颗巨星的恩怨情仇李白杜甫王维,同为盛唐三大诗人。李白字太白,崇尚道教,人称诗仙。王维字摩诘,笃信佛教,人称诗佛。李王二人同岁,均出生于长安元年(701年)。去世也只相差一年,王维死于761年,李白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出两字,如今人们仍这样喊吕思勉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开篇有言晚清迎来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帝国上下之惶惶不可终日,一场新旧纠葛的大戏即将开演。在那个尴尬的年代里,新的帝国正在蹂躏老帝国,而老帝国的臣民们面对新的林彪为何会怕光怕冷又怕风呢?实际上和他在苏联的治疗有关林彪是我军中相当优秀的一个将领,被后人称之为战神,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他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和粟裕两人可以说是我军中数一数二的军事指挥人才,建立了太多奇功。1951年,一四川女特务即将被枪决,西南工委副书记写信救人1951年,一位相貌出众的女犯人王怀琴被押送到了刑场。就在几天之前,她还和丈夫在家中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现在她却要被法庭判处了死刑,原来她曾经是国民党的特务。尽管她在1947年的湖北老兵给上将王震写信,开头第一句还记得45年前1000担粮食吗1991年春,一封来自湖北的加急信件,送到了开国上将王震的办公室,寄件人署名叫做马希良,他是王震早年在军队中的部下,是个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兵,二人是血与火的战场上,拼杀出来的生死清代状元的后人隐居深山状元府,守护着祖宅,无水无电乞讨度日引言在我国科举之势行之前,我们国家的职务都是靠人们的推荐举荐才能得到,而这也形成了一种很不好的局面。因为有些人很有才能,却因为没有名气而无法走上仕途,更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才能,只是两弹元勋郭永怀烈火焚身保护资料,牺牲20天后热核导弹试验成功1956年,那时候的郭永怀还不是两弹元勋,只是一名钱学森的师弟,在动力学方面有不错的天赋的科学工作者,仅仅是这样的身份,他想从美国回到祖国,也受到了重重阻力。这一年,回国后的钱学森袁大头银元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自明朝以来一直实行银本位制度。清末冲压机的传入,使得中国从1890年代开始也大规模制造银元。由于银元是机器制造的,成色固定,形状大小也固定,民间非常乐于使用银元交易。但清末一直抗美援朝胜利在即,毛主席为何又调24万大军赴前线?事后发现高明1952年10月,为了挽回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的主动权,摆脱被动防守的局面,远东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决定实行摊牌行动。14日,联合国军集结了6万余兵力,按照战前联合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