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康熙去世时,存活且满20岁的有15个儿子,他们的命运如何?

  康熙后宫答应以上的妃嫔有65人,一共给他生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这35个儿子里,有24个是序齿的,也就是给了排名,但是只有20个儿子是年满20岁的(古代年满20岁为弱冠,算成年)。
  这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了,以至于康熙晚年办家宴,子孙三代超过了100人,光孙子就有97个,名字压根就记不清。
  儿子生得少挺烦恼,比如说宋仁宗,生一个死一个,最后没儿子继承皇位,只好过继一个。可是儿子生得多也挺烦恼,因为一大堆儿子,都要抢着做皇帝。
  康熙的这20个儿子里,参与夺嫡的就有9个人,大致上分成了5大派系:大阿哥胤褆自成一派。二阿哥胤礽,也就是太子,自成一派。三阿哥胤祉自成一派。四阿哥胤禛,背后有十三阿哥胤祥撑着。八阿哥胤禩,背后有著名的八爷党,成员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胤禵后来自己出来单干了)。
  剩下11名阿哥,基本上没有参与夺嫡。一来年纪太小,二来地位和资历比不上自己的那些哥哥。那么这20名阿哥,在雍正朝都是什么下场呢?我觉得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来看。
  第一类,被雍正给清算了。
  这波人很显然就是参与九龙夺嫡的那帮人,他们跟雍正是争夺帝位的死对头,自然是不可能善终了。
  大阿哥胤褆,早在康熙年间,就因为用巫术陷害太子胤礽,被康熙给圈禁了。到了雍正年间,依旧没有被放出来,在雍正十二年去世,享年63岁。
  二阿哥胤礽,昔日的太子,两次被废后,不仅失去了储君之位,而且被康熙给圈禁了起来。雍正年间依旧没有被放出来,到了雍正二年就病死了,享年51岁。
  三阿哥胤祉,文武双全的人物,早年深受康熙喜爱,打猎、读书,都让胤祉陪着。胤祉大有取代太子胤礽的趋势,且年长于雍正,是雍正强有力的对手。所以雍正登基以后,便将其打发到遵化给康熙守陵去了。十三阿哥胤祥去世的时候,雍正以胤祉举止不当为由,将其囚禁在景山永安亭,直到雍正十年病死。享年56岁。
  八阿哥胤禩,这哥们就太出名了。由于处处都在学习康熙,所以康熙也很喜爱这个儿子。而且他在朝中人缘很好,大家称他为八贤王,手下一票马仔,是雍正最重要的对手。雍正登基后,为了稳住大位,最初还是重用胤禩的。可稳住大位以后,便对胤禩操刀了。他将胤禩抄家圈禁,踢出宗庙,在牢中折磨致死。享年46岁。
  九阿哥胤禟,正宗的八爷党成员。给胤禩出了不少馊主意,雍正登基以后,先将他打发到了兰州前线效力。后来在收拾胤禩的时候,也将他给抄家圈禁,折磨致死,享年44岁。
  十阿哥胤䄉,也是八爷党成员。但是他是个例外,因为他的生母是遏必隆的女儿温僖贵妃钮钴禄氏,遏必隆的5个儿子都在朝中担任要职,这点面子雍正还是要给的。所以只将胤䄉圈禁革职,没有迫害。乾隆二年,胤䄉被放了出来,乾隆六年去世,享年59岁。
  十四阿哥胤禵,雍正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早年这哥们也是八爷党成员,可是后来他看八阿哥胤禩没希望了,所以就自己跳出来单干了。康熙晚年他担任大将军王,代替康熙出征,一时间大有成为储君的希望。因此是雍正比较大的竞争对手。雍正登基以后,胤禵被打发去守皇陵了。雍正三年又被改为圈禁,直到乾隆登基后才被放了出来。此后他再也不谈政治,直到乾隆二十年去世,享年68岁。
  第二类,被雍正赏识重用。
  这一类人要么是支持雍正的皇子,要么就是没有参与夺嫡的。只要跟雍正没有利益冲突,雍正当年愿意重用自己的兄弟。
  十三阿哥胤祥,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坚决表示支持雍正登基。所以雍正登基以后,给了他一个总理王大臣的职位,相当于常务副皇帝。什么都得管,结果在雍正八年就把自己活活给累死了,享年44岁。他也是雍正亲封的唯一一个世袭罔替王爵(铁帽子王)。
  十七阿哥胤礼,也就是《甄嬛传》里著名的果郡王。他在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负责理藩院的民族事务。由于工作认真,所以在雍正六年被提拔为亲王。此后胤礼一直都很受雍正重用,甚至到了乾隆年间,胤礼还充当辅政重任。不过乾隆三年胤礼去世,而且没有儿子,所以乾隆就把自己的弟弟弘瞻过继给了胤礼,享年42岁。
  第三类,约等于没有存在感的那一类。
  康熙这么多儿子,总不能个个都很牛掰吧?怎么也得有几个废柴。即使不是废柴,至少也是那种没什么太大本事,也不愿掺和政治的人。
  五阿哥胤祺,她是康熙的宠妃宜妃所生。虽然年纪不小,但没有参与夺嫡。因为他性格温顺,不喜欢掺和政治,即使早就被封为恒亲王,也不将其当成什么资本。所以雍正既没有收拾他也没有重用他。直到雍正十年去世,享年53岁。
  七阿哥胤祐,雍正八年去世,活了51岁,也没有存在感。
  十二阿哥胤裪,他还是有点传奇的,因为康熙觉得孝庄去世后,苏麻喇姑太孤单,所以就把胤裪交给了苏麻喇姑抚养。在苏麻喇姑的教育下,胤裪也没有参与夺嫡。雍正初年虽然被各种夺爵,可是到了雍正八年又恢复了他多罗履郡王的爵位。乾隆二十八年才去世,享年78岁。
  其余的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禄、二十阿哥胤祎、二十一阿哥胤禧、二十二阿哥胤祜、二十三阿哥胤祁没什么存在感,顶天了是个郡王,甚至有不少是贝勒。
  二十四阿哥胤祕,是康熙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小的一个(比侄子乾隆还小5岁),其实也算是受到雍正重用了。早在雍正十一年就被册封为和硕諴亲王。主要负责宗人府、玉碟馆的事务。在乾隆三十八年去世,享年56岁。
  总结:做个闲散王爷未必不好。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参与夺嫡的,基本上没有一个善终的。就算夺嫡胜利了,最后也被活活累死了。
  反倒是那些没有参与夺嫡的阿哥们,一个个不仅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够保持长寿。所以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不合适,没必要硬凑上去。
  参考资料:《清史稿》
  都说唐朝李世民残忍: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和弟弟,侄子们也是一个不留!
  实际上,作为生财有术的清朝雍正帝,手段也是杠杆地残酷,其兄弟哥哥们,也被折腾得不轻。
  康熙去世的时候,超过20岁的儿子有15个。
  除去老四当了皇帝,还有14个,各个命运如何呢?
  有好有坏。皇长子胤禔被康熙废了
  除了那些早早夭折的孩子,胤禔(yìn tí )算是皇长子了,可惜,他不是嫡出,当初立太子没有轮到他。
  看来,投胎是个技术活,很难掌控。
  虽不是嫡出,但康熙很重视他。
  胤禔曾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一时之间,在众皇子中,风头无两
  1708年,太子胤礽被废,胤禔暗自高兴,因为他有了上位的希望。
  康熙说,你去监视胤礽,胤禔更是兴奋,并在几天后,建议康熙杀了自己那个废太子弟弟。
  这样的建议,是作为哥哥的胤禔说出来的,这让康熙很不爽。
  后来,老三告发大哥,说大哥在背地里咒怨太子,于是,康熙龙威大怒,骂他为"乱臣贼子",接着,夺掉封爵,幽禁于府第,不让出门。
  康熙死后,雍正继续父亲的方式,继续幽禁大哥胤禔,公元1734年,也就是雍正十二年,皇长子胤禔离世,年62岁。太子和老三
  1、太子的悲哀
  胤礽(yìn réng)排行老二,是皇次子。因为出身好,所以,在1岁时就被定为太子。
  不过,这个太子的位置不稳当,在他16岁的时候,父亲康熙病了,他去探望,因为没有太多的忧愁,让康熙有些不舒服。
  又过了18年,在公元708年,众兄弟陪父亲巡幸塞外,在途中,康熙陆续听到了对太子的各种指责,而之后发生的两件事,对太子非常不利,一是老十八得了病,结果,太子并没有担心和忧愁;二是和父亲顶嘴了。
  康熙是多要尊严的一个人?
  看到太子顶嘴,又担心太子会做出弑父这样的桥段,于是,康熙直接废了太子。
  709年,太子复立。
  而712年,太子再次被康熙废了,理由是:皇太子胤礽复立后,以前的狂妄还在,大失人心,祖宗的基业断不可托付给他。
  于是,太子胤礽被幽禁在了咸安宫。
  雍正继位后,继续父亲那一套,甚至把二哥(原来的太子)迁移到山西祁县,进行幽尽。
  一句话,他要让二哥终生被幽禁,这样,对他就没任何威胁了。
  雍正二年,太子胤礽去世,年51岁。
  2、倒霉的老三
  老三胤祉(yìn zhǐ ) 不太热心争什么皇储之位,他喜欢编书。
  不过,这家伙曾经帮太子说过话,正是因为胤祉帮着太子讲话,老大胤褆被康熙去掉了封爵,还被幽禁。
  所以,在雍正上台后,找了个理由:胤祉与太子素亲睦,就将其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墓去了。
  对于这样的待遇,老三肯定不服,牢骚满天。
  雍正是个什么人?
  出手狠辣的主,在听到老三允祉(胤祉)抱怨的消息后,直接幽禁于景山永安亭。
  老三是个读书人,清高孤傲,受到这样的待遇,忧愤满胸,在雍正十年(1732年)死了,年55岁。"八爷党"中的那些皇子们
  八爷党,指的就是支持老八当皇帝的那批人,其中,有三个皇子,是老八的铁杆,其中有一个是雍正的同父同母的兄弟。
  这些人,待遇一定不会好,毕竟,老八的人,老四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八爷剧照)
  1、老八胤禩
  老八胤禩yìn sì 是个厉害人物,从小聪明,康熙非常欣赏和喜欢。
  在太子被废一事出现后,非常活跃,甚至通过相面的人,宣传自己,来给自己加分。
  康熙对拉帮结派的老八,毫无好感。
  感觉自己没有机会时,老八转而支持老十四。
  这可惹恼了四爷。
  在四爷上位后,老八的过山车旅程开始了,先是给了个胡萝卜,封爵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这待遇简直是不要太好。
  虽然,待遇看起来还行,但老八胤禩起初还是有点情绪,还在背后大说坏话,制造所谓的篡位谣言。
  后来,看大势已去,人也老实了。
  但是,四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睚眦必报。
  在皇位稳定后,对于老八开始收拾了,先是在1725年革去王爵,撤出佐领。
  1726年初,直接由宗人府除名,而且,他那个聪明的福晋直接被追回了娘家。
  二月初七日,老八胤禩被囚禁于宗人府。
  三月,老八被迫改名叫"阿其那"(说是猪的意思,也有不要脸等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
  六月,开始对八爷党进行大清算,罗列了老八的罪状四十款。
  这对老八来说,打击太大,实在不堪忍受,想不到自己的晚年如此颓唐。
  在扛了三个月后,在当年的九月初八离世,年45岁。
  四爷好手段,好残酷啊!
  2、八爷党中的老九胤禟
  老九胤禟yìn táng 是老八的铁杆,放现在是个外交家和科学家的混合体,会多种文字,而且好技术发明。
  他从来没有争储之意,但他对八哥的支持,那是毫无保留,是老八的骨灰粉。
  雍正四年(1726年),老八被收拾时,他就跟着倒霉了。
  他被迫叫"塞思黑",这和老八的阿其那意思差不多,意思也不是很明确,大概也是狗,或者"不要脸"的意思。
  在当年的农历六月,老九胤禟被罗列了28条大罪,同年九月,死在狱中,原因是:腹泻。
  不过,一般认定为不堪牢狱的折磨,饮恨而死。
  甚至,有人认为老八老九都是被毒杀的,不过,这证据那是一点都没有,完全是靠猜和推理,说服力不强。
  老九死时,43岁。
  3、八爷党中的老十胤䄉
  老十胤䄉(yìn é),这也是站错队的皇子,此人相对命好。
  在雍正二年(1724年),被革除爵位,并且开始圈禁。
  那时老八、老九、老十四还没有被收拾,只有他被收拾了。
  也许,当时的他还认为自己命不好呢,毕竟,他先被开刀了。
  但是,这之后,雍正好像把他忘了,直到死去也没想起来。
  乾隆上台后的第二年,把他放了出来,授辅国公。
  过了几年好日子,在乾隆6年,老十去世了,追随哥哥们的脚步走了,年59岁。
  4、八爷党中的大人物老十四胤禵
  (老十四剧照)
  对于这个人,四爷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是自己的亲弟弟,一奶同胞的;恨的是,他竟然和老八站在一起,你说气人不?
  最关键的是,这是个大将军,为国立了不少功勋,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康熙死后,雍正继位,老十四胤禵yìn tí 要进城吊丧,雍正不许。
  后来,派到遵化给康熙守陵。
  这一切,还是看在了母亲孝恭仁皇后面子上。母亲死了后,雍正给这个不听话的弟弟封了个郡王。
  雍正四年,老四在收拾八爷党的时候,颁布了老十四胤禵罪状十四款,后来,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老十四虽然一样被幽禁,不过还是受到了哥哥的一定照顾,再加上身体也不错,虽然失去了自由,其它一切还好。
  雍正死后,乾隆第一时间把这个亲叔叔拿了出来,并授予了辅国公品级。
  过了20年清闲日子后,在乾隆20年,也就是1755年,老十四胤禵去世,享年68岁。
  看看,雍正对于八爷党成员的收拾,毫不手软,对于太子党一派,也不姑息。一句话,兄弟是兄弟,如果方向不一致,屠刀可以立马举起。
  接下来,我们看看四爷这一边的兄弟,以及中立派的兄弟们。四爷党们的幸福生活
  (四爷剧照)
  四爷,在争储时不张扬,悄无声息;不明显结党营私,慢慢操作。如此,避开了早期那种强大的"火力"对抗。
  不过,四爷比较务实,因此,还是有几个铁杆兄弟在支持。
  1、老十三胤祥
  胤祥yìn xiáng 的结果说明,站队好了不仅自身受益无穷,而且子孙也是受益良多。
  胤祥和雍正关系很密切,在雍正上位后,把这兄弟封为和硕怡亲王,又任命为议政大臣,后让主管户部。
  除了这些职位,给胤祥送了一个称号"铁帽子王",是大清开国以来的第九位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王爵,隔代不降爵。
  只是,胤祥命薄,在雍正八年(1730)病故,年44岁。
  2、老十六胤禄
  胤禄[yìn lù] 这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看着哥哥们斗啊斗的,但他选择站队四哥,因为四哥稳重,待他也不错。
  雍正上位后,比较重用这个弟弟,还让承袭庄亲王爵位,先后干了这么些职位:掌宗人府事、担任正红旗的汉军都统、正黄旗的满洲都统。
  雍正死了后,乾隆更为重用这个叔叔,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
  这待遇也就没谁了。
  后来,因为和废太子胤礽得儿子理亲王弘皙往来"诡秘",被进行了"罚亲王俸"的处理,但2年后,还是取消了停俸的处罚。
  老十六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3月20日)去世,享年73岁。
  3、传奇的老十七胤礼
  老十七胤礼[yìn lǐ],大大有名,就是《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原形,他也是雍正的跟班。
  生于1697年,雍正元年被封为多罗果郡王,雍正六年被封亲王,曾经担任正黄旗的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和镶蓝旗汉军都统。
  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前途可以预期。
  而不幸的是,在乾隆三年(1738年)因病逝世,年41岁。
  看雍正四爷党的人,待遇都不错,这说明什么?雍正还是有情有义的,只要和他是一个队列的,一切好说!
  不过,好玩的是,支持雍正的几乎都是年轻的小兄弟们。那些中立的兄弟们
  (雍正剧照)
  有时候,不站队并不意味你一定安全,想脱离是非之地,想远离竞争,其实不容易。
  1、老五胤祺
  对这个老五胤祺[yìn qí],康熙都说:这孩子心善,人敦厚。
  对这么一个老实人,雍正也没怎么收拾,这个离自己年龄最近的弟弟于雍正十年去世。
  而去世后的两年,雍正安排人给立了个碑,上书:"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老五去世时,52岁。
  2、老七胤祐
  老七胤祐[yìn yòu]和老五一样,没有卷入争储风波中。
  康熙在时,就奉命管理正蓝旗满洲、蒙古、汉三旗事务。
  在雍正上位后,晋封和硕亲王。
  后来,据说身体不好,把职务全交了。这说明,这家伙挺聪明,反正身体不好,四哥也不会重用,不如图个清闲。
  不过,他的身体是真得不好,雍正八年就挂了,年50岁。
  3、老十二胤祹
  十二弟胤祹[yìn táo],在康熙晚年时很受重用,因为简单,不结党营私。
  雍正上位后,给这老弟先是封了履郡王。不久,雍正找出种种理由降为贝子,不久,又降为镇国公。
  这是雍正对老十二的打压,说明此人有一定能力,雍正多少有些提防。
  不过,雍正挂了后,乾隆马上晋封这十二叔为履亲王,这跳了好多级啊!
  一切说明,履亲王在乾隆期内日子还是比较滋润,在乾隆二十八年去世,享年78岁,是雍正的所有兄弟中,最为高寿的一位。
  4、老十五胤禑
  十五弟胤禑[yìn xú],一生非常的平淡,哥哥们大权在握时,他没有权;哥哥们封郡王、亲王时,他没有爵。
  仿佛,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才是他的人生信条。
  雍正四年,四哥给十五弟封了个贝勒,并安排他守景陵。
  雍正八年,十五弟被封愉郡王,这是他人生的最辉煌时了。
  可惜,仅仅过了一年,在雍正九年二月,十五帝就挂了,年39岁。最后说雍正,在位十三年,死于1735年,年57岁。
  雍正死时,国家稳定,国库充盈,为乾隆治理国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虽然,为了皇权,雍正做事残忍,但整体来看,也算是有为的皇帝。
  以上,就是雍正和那十四个兄弟(20岁以上)的人生走向。
  这15人中,在雍正一朝,9位兄弟因为各种原因先后去世,其中,八爷党中的两位,老八、老九死得比较悲催,死时身上扛了几十条罪状。而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在幽禁中死去。
  而剩下的5位兄弟中,中立派老十二胤祹最为长寿,足足活了78岁。
  看来,要么把队站对,要么不要站队,才能让生涯更棒!
  康熙太能生了,一辈子生了35个儿子,九子夺嫡后,活到雍正朝的皇子下场天差地别!
  俗话说得好,儿子少了有儿子少的烦恼,儿子多了有儿子多的烦恼。
  像康熙皇帝,一辈子生了55个子女,光儿子就有35位,成功活下来的就有24位。
  儿子多了,皇位该传给谁是个问题,这不,在他中晚年时期,有了九子夺嫡的闹剧,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
  康熙去世,雍正继位,对待他的兄弟们态度不一,甚至是天差地别,有的兄弟封官进爵,有的兄弟囚禁终老,也有的一生都独善其身,得享寿终。 为何是"九子夺嫡",而不是"二十子夺嫡"?
  康熙皇帝虽然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就立了二阿哥胤礽,可他"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被废。
  原本已经定下33年的皇太子被废,康熙其余的儿子们自然蠢蠢欲动,也想当个太子。但还活着的20位皇子,并不都觊觎那个位置。
  其中,老十五胤禑、老十六胤禄、老十七胤礼、老十八胤祄、老二十胤祎、老二十一胤禧、老二十二胤祜、老二十三胤祁、老二十四胤祕年龄太小。
  到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废时,最大的老十五胤禑才十五岁,根本凑不上几十岁的哥哥们夺嫡。雍正继位后,对这些十五弟到二十四弟也不错。
  这样就剩下十二个皇子,其中老五胤祺是被康熙母亲仁宪皇太后养大的,从小跟着祖母说满语,直到九岁还没学过汉文,自然失去了竞争能力,况且他也没争。
  老七胤祐有残疾,也失去了竞争能力。
  老十二允祹是被苏麻喇姑养大的,是康熙帝怕苏麻喇姑受孝庄太后去世的打击,专门请她抚养的。有苏拉麻姑的教导,老十二性格淡泊,不爱争夺。
  于是,只有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四参与争夺太子之位,也就是"九子夺嫡"。
  这九位皇子又分为五派,有以老大胤褆为首的,有以太子老二胤礽为首的,有以老三胤祉为首的,有以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䄉、老十四胤禵为首的,有以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为首的。雍正登基后,怎样对待兄弟们,真得赶尽杀绝了吗?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老四胤禛登基,改元雍正,其余皇子为避讳,"胤"改为"允"。
  民间传言,雍正当了皇帝后,对自己的兄弟赶尽杀绝,其实不然。
  雍正真正赶尽杀绝的,都是他的政敌——老八胤禩与老九胤禟,老三胤祉只是个倒霉蛋罢了。
  而其余的皇子,曾经是政敌的便囚禁,但也对他们不错,他们该生孩子的生孩子,后代该袭爵的袭爵,大多是长寿。
  而帮助过他的,以及没有参与过"九子夺嫡"的兄弟,大部分下场都很好,雍正对他们皇恩浩荡,优宠看重。
  一、被康熙皇帝、雍正皇帝清算的,囚禁到死
  除去当皇帝的、早夭的,康熙皇帝有19个儿子活到成年,被清算且终身囚禁的有六个,其中有两个是康熙囚禁的,有四个是雍正囚禁的。
  1、 老大胤禔被康熙囚禁,终年63岁
  皇长子胤禔曾经深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传教士白晋回忆:
  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即使胤禔这么优秀,康熙皇帝也没打算立他为太子:
  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不过,胤禔参与夺嫡惹怒了康熙,所作所为让康熙大为震惊,尤其是镇魇胤礽,让康熙直斥"乱臣贼子",夺爵囚禁,严加看守:
  此人断不肯安静自守,必有报负之事。当派人将胤禔严加看守。略有举动,即令奏闻。
  胤禔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被囚禁,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去世,63岁去世,被囚禁26年。
  虽然他后半辈子都被囚禁,但过得也不差,要不然怎么能在囚禁处生了20个孩子呢?
  2、 老二胤礽被康熙囚禁,终年51岁
  胤礽是康熙皇后所生,一岁半就立为了太子,深受宠爱,寄予厚望,但他结党营私,越位行事,有着异心,被康熙废掉:
  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恶愈张,僇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缔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
  康熙对胤礽失望又痛心,在大臣面前涕泪横流,虽然后来再次立他为太子,但胤礽竟然逼康熙退位,气得康熙又废了他:
  乃自释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显露。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辩,大失人心……乃朕如此俯从,而仍怙恶不悛,是以灰心,毫无可望。
  胤礽从此被囚禁在紫禁城地安宫,雍正二年病死,终年51岁。
  雍正给胤礽了个谥号"密",为"追补前过",并追封为理亲王,子袭爵,也算是有点善意了。
  3、 老三胤祉被雍正囚禁,终年55岁
  胤祉的倒霉下场大多是他自找的,这个倒霉蛋儿专门往雍正枪口上撞。
  他在康熙年间就大受器重,让他编修历法,主编《古今图书集成》,主导祭祀,在废太子中也没受殃及:
  四十七年,太子既废,上以允祉与太子索亲睦,召问太子情状,且曰:"允祉与允礽虽暱,然未怂恿其为恶,故不罪也。
  而且,胤祉和雍正也没什么主要矛盾。但胤祉这个人经常在丧礼上出幺蛾子,在康熙年间,守丧期间剃头发,被降罪。
  到了雍正年间,胤祉被派往景陵守陵,向大臣索要贿赂,还在雍正好伙伴胤祥丧礼上迟到,且不悲伤。
  刚开始,胤祉夺爵降为郡王,后来直接被囚禁在景山上:
  六年六月,允祉索苏克济赇,事发,在上前诘王大臣,上责其无臣礼,议夺爵,锢私第。
  雍正十年,胤祉去世,终年55岁。
  4、 老八胤禩被改名囚禁,终年46岁
  老八胤禩小时候表现很好,交结广泛,备受康熙皇帝器重,等参与夺嫡时,康熙看出了他的心思:
  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凡朕所宽宥及所施恩者处,俱归功于己。人皆称之,朕何为者?
  于是康熙捉拿了他:
  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
  而且,因为夺嫡,胤禩深深得罪了雍正。等他继位,明面上封他为亲王,位高权重,暗地里孤立打压。
  其实也不怪雍正,雍正继位后,胤禩还不死心,暗地里散播流言,像雍正改康熙遗诏之类的。
  等真正坐稳皇位,雍正逼胤禩改名"阿其那",意为"厌烦、厌恶",决定狠狠处置他:
  允禩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断不可留于宗姓之内,为我朝之玷。
  雍正对胤禩的处置十分严厉,剥夺爵位,削籍离宗,关押在了宗人府。
  没过多久,胤禩在宗人府狱中得病,呕吐不止,最终死去,终年46岁。
  5、 老九胤禟被改名囚禁,折磨而死,终年44岁
  胤禟是老八胤禩的铁杆同党,等雍正继位后,也是备受冷遇,自己也是横行无忌,被雍正找理由打压:
  三年,上闻允禟纵容家下人在西宁生事,遣都统楚宗往约束,楚宗至,允禟不出迎,传旨诘责,曰:"上责我皆是,我复何言?我行将出家离世!"......陕西人称允禟九王,为上所闻,手诏斥为无耻,遂夺允禟爵,撤所属佐领,即西宁幽禁。
  后来,雍正给他改名"塞巴黑",意为"讨厌",并削爵革籍,三条锁链押解进京,囚禁在简陋地方,最终被折磨而死,终年44岁。
  6、 老十胤䄉被雍正革爵囚禁,乾隆年间释放,享年59岁
  胤䄉也是老八胤禩一党的,雍正年间直呼"雍正新君",被雍正皇帝斥责,剥除爵位,囚禁在京城。
  一直到乾隆继位,乾隆皇帝释放了他,封他为辅国公,终年59岁。
  二、被雍正皇帝赏识的,封官加爵,荣耀一生
  雍正皇帝只是把与自己有大仇的兄弟囚禁逼死,比如老八胤禩、老九胤禟。
  他们两个也是咎由自取,从手底下的太监嘴里传出,雍正皇帝篡改康熙遗诏,逼死了太后。如此恶毒的流言,若说没有老八老九的指示,那是不可能的。
  但雍正对待自己一派的人并不是刻薄寡恩,他对弟弟老七胤祐、老十三胤祥、老十七胤礼很好,尤其是老十三胤祥。
  1、 老七胤祐足有残疾,远离夺嫡,终年51岁
  老七胤祐生下来就有足疾,与皇位是彻底无缘,便早早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不争不抢,努力办事,在康熙与雍正两朝都获得了荣耀。
  十六七岁时,胤祐跟着康熙皇帝远征过噶尔丹,还被康熙赏赐过诗:逆我颜行讨必加,六军严肃静无哗。分营此日如棋布,奋武群看捲塞沙。
  ——清·玄烨·《赐皇子允祐》
  "九子夺嫡"时,胤祐也置身事外,绝不参与,得到雍正的好感。等雍正一继位,胤祐就被封为和硕亲王,大权在握。
  雍正八年,胤祐去世,终年51岁,雍正给他谥号"度",刻碑立功,褒扬他"敬谨小心,安分守己"。
  2、 老十三胤祥最受雍正喜欢,生前死后优宠异常,终年44岁
  老十三胤祥是雍正最铁杆的兄弟,一辈子与雍正站在一起,哪怕是被政敌污蔑,被康熙囚禁。
  胤祥从小聪明伶俐,骑马射箭读书写字样样精通,也知道怎样讨康熙皇帝的喜欢,由此非常受宠:
  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尝从猎,猛虎突出林间,王神色不动,手利刃刺之,见者服其神勇。诗文翰墨,皆工致清新。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胤祥对康熙皇帝十分仰慕,到了趴在地上闻他脚印的地步:
  幼偕诸王侍圣祖于宫廷。尝随行,以稚弱未能前视,圣祖过,寻履迹伏地嗅之,其孺慕诚切如此。
  但不知为何,当皇子们争夺皇位时,胤祥厌恶了康熙,被训斥,被囚禁,十几年默默无闻:
  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尔等若让任之,必在一处遇着他,不可不防。
  幸亏他和雍正关系很好,也帮助过他,等雍正继位,便立即封他为和硕怡亲王,任命他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
  胤祥也争气,在主管钱粮销售的会考府事务、京畿水利事务、军机处事务、人事与情报等等,都做得非常出色,让雍正忍不住感慨:
  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可以说,胤祥是雍正最信任的人之一,是唯一一个名字"胤"不必避讳的皇子。雍正派给他许多重要且私密的事务,这也让胤祥积劳成疾,以至于不治去世:
  八年五月,疾笃,上亲临视,及至,王已薨,上悲恸,辍朝三日。翌日,上亲临奠,谕:"怡亲王薨逝,中心悲恸,饮食无味,寝卧不安。王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朕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今朕素服一月,诸臣常服,宴会俱不必行。"
  胤祥终年44岁,是兄弟们中活得比较短的一个,这让雍正十分伤心,专门给他个谥号"贤",配享太庙,并在谥号前加上了"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3、 老十七胤礼活到了乾隆朝,终年42岁
  老十七胤礼因年纪小,没有参与"九子夺嫡",自然不受雍正厌恶,甚至是颇为喜爱。
  胤礼就是《甄嬛传》里的果郡王原型,喜欢书法,善于诗词,与当时的文人交流频繁。
  从雍正开始,胤礼一步步受封,一直成为亲王,并成为顾命大臣:
  戊子,世宗疾大渐,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入受顾命。
  乾隆时代,胤礼大权在握,数掌要职,受到乾隆的尊敬与仰仗,42岁去世,谥号为"毅"。
  三、没参与夺嫡,被雍正正常对待,得以善终
  当然,康熙还有一些没有参与夺嫡的皇子,自然没有受到雍正的苛责、流放,有的还颇受优待。
  1、 老五胤祺为人淳厚,终年54岁
  老五胤祺康熙母亲仁宪皇太后长大的,被太后教导得"心性甚善,为人淳厚",也因为说汉语晚,失去了竞争太子资格。
  他一辈子顺利平安,在康熙、雍正两朝都能安稳做事,55岁去世,谥号为"温",并立碑刻功。
  2、 老十二胤祹健康长寿,终年78岁
  老十二胤祹母亲身份卑微,刚生下来就被康熙下令交给苏麻喇姑抚养。
  他一生起起落落,受过康熙喜爱,也受过雍正处罚,最多的是步步高升:
  履郡王允裪在朕诸叔中年龄最长,具实心办事,朕意欲晋封亲王。
  在乾隆时代,老十二胤祹继续发光发热,主管宗人府,主管皇家祭祀发丧,还被免去了步行上朝:
  除履亲王同辈王等及余王公年老者,仍令乘轿外,余惟年节列仪仗,乘轿上朝,常期俱著乘马。
  老十二胤祹历经三朝,逐渐成为最德高望重的皇室宗亲,终年78岁,谥号为"懿",而他的老母亲活了97岁,为清朝最长寿者后妃。
  3、 老十五胤禑,终年39岁
  老十五胤禑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倒也无灾无难,终年39岁,谥号为"恪"。
  4、 老十六胤禄出继给铁帽子王后代,终年73岁
  老十六胤禄在雍正元年,被出继给皇太极五子、铁帽子王硕塞儿子博果铎,袭爵庄亲王。
  他活到了乾隆年间,七十岁寿辰时,还被乾隆皇帝赐诗:
  近尊行里无双老,阖藩卫中有数贤。
  胤禄一生精通数学与音乐,终年73岁,谥号为"恪"。
  5、 老二十胤祎终年50岁
  老二十胤祎一生无甚大事,终年50岁,谥号为"简靖"。
  6、 老二十一胤禧诗画字三绝,终年48岁
  老二十一胤禧一生仕途顺利,在诗词书画上颇有建树,对待文人也是礼贤下士:
  禧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征明,自署紫琼道人。
  郑板桥与他相交甚密,来往频繁:
  胸中无一点富贵气,故笔下无一点尘埃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
  还夸他诗字画三绝:
  主人有三绝:曰画、曰诗、曰字;世人皆谓诗高于画,燮独谓画高于诗,诗高于字。
  老二十一胤禧终年48岁,谥号为"靖"。
  7、 老二十二胤祜终年34岁
  老二十二胤祜一生没甚建树,乾隆年间还因为犯事免职降爵,终年34岁,谥号为"恭勤"。
  8、 老二十三胤祁起起落落,终年73岁
  老二十三胤祁一生起起落落,经常犯错,雍正朝如此,乾隆朝也是如此:
  此皆该承办事务贝勒等,平日漫无觉察,衿束不严所至。
  胤祁终年73岁,谥号为"诚"。
  9、 老二十四胤祕温和忠厚,一生顺利,终年56岁
  老二十四胤祕性格好,深受雍正喜爱:
  朕幼弟允祕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喜悦,著封亲王。
  他在雍正、乾隆年间步步高升,从管理御书处到管理宗人府事务,再到总裁玉牒馆事务。
  胤祕享年56岁,谥号为"恪"。
  四、比较特殊的皇子,老十四胤禵与同胞兄弟雍正形同陌路,终年68岁
  老十四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弟弟,本该兄弟同心,哪想到在"九子夺嫡"中成为政敌。
  雍正的死敌是老八老九,胤禵与他们混在一起,处处维护不说,还豁出性命保护老八。
  雍正登基之后,对老八老九赶尽杀绝,改名侮辱,削爵囚禁,但对自己的亲弟弟网开一面。
  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继位,胤禵才被放出来,封爵派职,但因为年纪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建树。
  胤禵是"九子夺嫡"风波中,最晚去世的一个人,也是活得最久的一个,终年68岁,谥号为"勤"。
  至于民间传言雍正篡位、夺了老十四的皇位,将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根本是子虚乌有。
  辽宁档案馆披露过"康熙遗诏",上面用汉文、满文、蒙文写着: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谣言不攻而破。

党的建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百年来党的群众路线五个实践阶段百年来,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整个发展历程。概秦始皇陵发现17座子女陪葬坑,颅面复原技术,再现秦国王子真容文墓史迷踪编辑墓史迷踪不可思议,陕西省咸阳市的一家3D打印工作室,竟用计算机颅面复原技术再现了秦国王子的生前样貌。专家表示他的相貌是最接近秦始皇的一个,这项技术真能复原秦始皇生前的中国人的元旦史21世纪以后,多数中国人可能已经不知道了,传统的元旦并不是指的是西历(阳历)新年。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元是开始的意思,旦是日子的意思,元旦就是指新的一年第一天。汉武帝之前,美国必将衰落没有哪个帝国能长盛不衰,美国也不例外!美国的衰落,从冷战结束后就开始了,此所谓盛极而衰也。这是规律,也是辩证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说美国这儿或那样出错儿了,导致国力下降为什么有些人说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如果真那么发达,我为什么一点也没感觉到?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当年去俄罗斯的时候,震惊于一件事,就是这里私人汽车极多。我第一次去俄罗斯,差不多是20年前,当时中国私家车还极少,出门都是打车。但俄罗斯出租车却很少,打车非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任重道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1945年,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4月24日,代表团抵达美国旧金山1989年日本裕仁天皇去世,邀请中国参加葬礼,中国如何回应?文影中纪实编辑影中纪实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因病逝世,随后日本政府邀请中国参加其葬礼。要知道生前的裕仁天皇,曾一手策划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仅中国死伤人数就超过了3500万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的身后站着一位头戴黑帽的男子,此人是谁?1949年10月1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毛主席和一众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了这一喜讯,从此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流传下来的开国大典的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广东独立序曲1913民国缩影上午广东省议会结束,我在议会厅的走廊边见到了两年前与我曾有一面之缘的那位熟悉的议员,他站在阴影里,身形瘦弱,四肢瘦长,像树枝盘旋,收缩紧握着他身边的空气。我走到他身边轻拍他的肩膀,1949年,法国记者问陈毅一生中什么时候感到最愉快?他如何回答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毅在参加记者招待会时,法国的一名报社记者突然站起来提问道尊敬的陈毅将军,请问您的一生之中,什么时刻让您感到最愉快呢?本期内容匠哥就圈个有用历史,解密陈毅,在1936年,宋庆龄凑了5万美金给毛主席,33年后主席才知这钱的来源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创立者。宋庆龄的这个身份,让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她与共产党的关系一定十分紧张。可实事却并非如此,宋庆龄不但与共产党的关系紧密,而且还在共产党危
甲午海战时,如果慈禧太后不挪用水师经费过生日,如果北洋舰队弹药充足,战争能胜利吗?关于题主这个问题首先要说一下的是北洋水师大部分主力舰光从炮弹数量来说,并不缺乏。在黄海海战以后,因为所用炮弹存在很多问题,负责北洋水师后勤的天津军械局遭到很多指责。不过单纯从炮弹数美国记者与周总理握手后,刻意掏手帕擦手,总理一个动作教他做人整个50年代都是新中国外交事业最关键的一个时间段。期间,国家不断地同那些同情我之国家建交,同时紧密地团结在共产主义阵营的周围,突破来自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打压。19491958年,周总西沙海战伟人指挥的最后一战,这一战给西沙带来了40多年的安定1974年在我国境内的海域里,南越军队开着舰艇炮轰岛上的渔民,企图占领我国西沙群岛,81岁的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让中国解放军南征西沙,痛击敌人。西沙海战,又名西沙群岛自卫反击太平公主前半生是贤妻良母,后半生贪权放纵,是什么改变了她?她是武则天的爱女,她是大唐的公主,她是温柔的少妇,她是贪婪的权力狂。她的名字叫李令月,她还有一个名字叫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曾经是大唐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公主,太平公主曾经离女皇的宝座只有林徽因是新式女子,为何屈服包办婚姻,抛弃徐志摩,嫁给梁思成?欲知故事烹酒,敬请关注崔黎黎林徽因1919年,在林长民和梁启超的安排下,15岁的林徽因和18岁的梁思成在梁家第一次见面。林长民和梁启超家世相当,又互相欣赏,有意结为儿女亲家,于是先美军突然登陆,47军面临险境,毛主席改变战术,让李奇微自食其果彭德怀此时急得满头大汗,他的目光盯紧了地图上一个叫做金浦的地方,彭德怀大声问道身边的邓华曹里怀的47军和美军骑兵第一师的战况如何了?彭德怀指挥战斗的场景邓华立刻递来一份曹里怀发来的1949年选国家主席,其他人选毛泽东,主席为何坚持让宋庆龄担任?很少有人知道,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毛泽东是没有当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主席的打算的,他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之前,就曾与人商讨过新中国的主席和国家总理人选。对于让周恩来当国家总理,毛主席和其疯狂的犹太牙医他一人杀死98个日本兵,英雄勋章却迟到60年文快哉风1944年7月7日清晨,一个30岁的犹太牙医抱着一挺重机枪,向蜂拥而来的日本兵扫射。是的,他是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是什么促使他开启了疯狂杀戮?图牙医本杰明所罗门本杰明所罗门1979年,粟裕访日中途,一日本军官含泪求见老首长,还记得我吗战争中不同国家对待俘虏的态度各有不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对待俘虏要么赶尽杀绝,要么送去做苦力。中国人对待俘虏采用怀柔政策,聚集一切可能的反战力量。前者,让我们更加坚定誓死抵抗,反乔日成被蒋介石断言不可重用,霸占下属连长老婆,被打黑枪身亡乔日成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大土匪,连蒋介石都亲自接见过他。蒋介石当面给他颁发了一张华北剿匪军少将司令委任状和一张奖状,随后便不再理睬他了。不仅如此,蒋介石还特意叮嘱身边人,决不能重用此再看孔子才懂孔母当年带着孩子离家,是下了多大一盘棋母爱如海,母亲是柔弱的,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自古以来脍炙人口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典故中的母亲总是令人赞不绝口,然而还有一位母亲,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培育出了一位杰出的儿子,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