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半导体疯狂扩产面临隐忧!存储器涨势反转,或迎价格暴跌

  编者注:本文作者汤之上隆为日本精密加工研究所所长,曾长期在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第一线从事半导体研发工作,2000 年获得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直从事和半导体行业有关的教学、研究、顾问及新闻工作者等工作,曾撰写《日本"半导体"的失败》、《"电机、半导体"溃败的教训》、《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等著作。
  ▲ 全球半导体产量增加和投资热潮正在世界各地进行
  本文是汤之上隆近日发表于 eetimes.jp 上的一篇长文,系统分析了在不稳定的供应链背景下,世界各地掀起的半导体投资热潮可能将伴随着潜在危机,以及 DRAM 和 NAND 出货额、出货量及价格变化如何影响存储器市场的发展走向。芯东西对此进行精编,全文要点如下:
  过去一年,台积电、三星等全球芯片制造龙头接连宣布巨额投资计划。
  台积电计划未来三年投资 1000 亿美元(折合 6436 亿人民币),三星电子未来三年计划投资 240 万亿韩元(折合 1.3 万亿人民币),不过半导体业务具体占比未知。英特尔宣布未来 10 年将在欧洲投资 800 亿欧元(折合 5979 亿人民币)。
  各国也提供补贴来支持这些公司的资本投资。比如美国拟拨款 520 亿美元加强其本土半导体制造能力,欧盟 17 国签署万亿半导体计划,韩国建立"K-半导体战略"概念提供税收优惠等激励。
  据日经新闻今年 8 月 28 日报道,2021 年 10 家主要半导体厂商的资本投资总额将超过 6800 亿人民币。SEMI 的一项调查显示,从 2021 年到 2022 年,已确认的半导体工厂开工数量将达到 29 家。
  在汤之上隆看来,这种反常的资本投入和工厂林立的现象,就像是被"花衣魔笛手"操纵的老鼠,一步步走向悬崖,悬崖底部等待着的是半导体价格暴跌,以及接下来的半导体大萧条。01. 半导体产量大幅增长,谁引领了存储市场的快速扩张?
  各大半导体厂商已投资逾 6800 亿人民币,29 家工厂的建设已经开始,但这些工厂的半导体量产似乎最早要到 2022 年下半年,正常情况下要到 2023 年才能完成。
  然而,有迹象表明,全球半导体产量已经开始大幅增加。如下图所示,全球半导体季度出货额和出货量在 2018 年 Q3 内存泡沫破灭时,分别达到 2658 亿美元和 1249 亿个的峰值。
  ▲ 季度全球半导体出货额和出货量(1991-2021 Q2)
  之后因存储器市场不景气,出货额和出货量有所下滑,但在 2020 年 Q2 之后大幅回升。随后,2021 年 Q2 出货额达 2894 亿美元,出货量 1336 亿个,创季度历史新高。这种势头在未来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半导体类型划分的季度出货量。2021 年 Q2,逻辑半导体为 363 亿美元,包括处理器和微控制器在内的 Mos Micro 为 189 亿美元,模拟半导体为 178 亿美元,均创下季度新高。
  ▲ 按类型划分的季度半导体出货量(1991-2021 Q2)
  另一方面,包括 DRAM 和 NAND 闪存在内的半导体存储(Mos Memory)的出货额并未超过 2018 年 Q3 的峰值(441 亿美元)。但从 2020 年 Q4 到 2021 年 Q2 出货量的急剧上涨,不免令人心生恐惧,因为这个斜率与 2016-2018 年 Q3 的内存泡沫相当。
  话虽如此,存储器出货额不会无限增长,预计会在某个时刻供过于求,达到峰值,随后等待着他们的,则可能是存储器价格暴跌和随后的市场不景气。
  那么,主导存储市场快速扩张的主角是 DRAM、NAND,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本文尝试进行这种分析。02. DRAM 出货量急剧上涨,今年 Q2 达历史新高
  下图显示了 DRAM 季度出货额和出货量的变化。
  ▲ DRAM 季度出货额及出货量变化(~2021 Q2)
  汤之上隆判断存储器市场的急剧增长由 DRAM 引起。这是因为,从 2020 年 Q4 到 2021 年 Q2,DRAM 的出货量开始呈现近乎垂直的趋势。这与下图中的存储器出货量非常相似。
  ▲ 按类型划分的季度半导体出货量(1991-2021 Q2)
  那么 DRAM 出货量为何会飙升呢?从 2010 年到 2018 年前后,DRAM 出货量一直保持在 40 亿个左右,但从 2019 年 Q3 左右开始大幅增加,2021 年 Q2 达到 55.3 亿个的历史新高。
  汤之上隆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2012 年以来,DRAM 厂商实际上集中在三星、SK 海力士和美光科技三家公司,并通过暗中达成一致意见进行生产调整,保持出货量在一定水平。
  不过,随着 DRAM 主战场从 2019 年下半年开始从移动端转移到服务器端,上述三大厂商放弃了暗中串通,重新展开竞争。结果,三家公司都增加了出货量,导致世界范围内 DRAM 出货量急剧上涨。除了这三大 DRAM 厂商的竞争之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应涉及其中。03. NAND 出货量变化相对平稳,不是存储市场快速扩张主因
  我们再来看看 NAND 季度出货额和出货量变化。自 2000 年以来,NAND 出货量几乎呈线性增长,但这一增长到 2016 年后停止了。
  汤之上隆认为,这是由于 NAND 从 2D 到 3D 的转变。在 2D 上,存储单元已经小型化,芯片尺寸也已经变得更小。因此,芯片进一步微缩后,1 片晶圆上能获得的 NAND 数量也随之增加。
  ▲ NAND 出货价值和出货量变化(~2021 Q2)
  但从 2016 年开始,NAND 实现 3D 化。为了增加存储容量,3D NAND 采用了存储单元垂直堆叠的方式,因而芯片尺寸基本不变。故汤之上隆认为自 2016 年 NAND 走向 3D 化,其出货量已趋于平稳。
  NAND 出货量在存储泡沫的 2018 年 Q3 达到约 30 亿个,但随后在 2019 年 Q1 下降至 22 亿个,又在 2019 年 Q4 恢复到 30 亿个。然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它在 2020 年 Q2 减少到约 26 亿个,之后开始稳步回升,在 2021 年 Q2 创下约 33 亿个的历史新高。
  也就是说,在疫情爆发前后,DRAM 出货量从大约 40 亿个上升到 55 亿个以上,而 NAND 出货量仅从 30 亿个上升到 33 亿个。因此,可以说存储器市场迅速崛起的主要源头是 DRAM,而不是 NAND。04. DRAM 现货价变化如何影响存储器市场?
  从当前分析来看,DRAM 出货量的增加与 2020 年 Q4-2021 年 Q2 存储器市场的急剧扩张有关。那么,这与 DRAM 价格的有多大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对 DRAM 的现货价和合约价进行分析。
  首先,下图显示了 2020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1 年 9 月 17 日期间各种 DRAM 的现货价格。这里 DDR 是 Double Data Rate 的缩写,表示 DRAM 规格,DDR3 的传输速率是 DDR2 的 2 倍,DDR4 的传输速率是 DDR3 的 2 倍。
  ▲ 各种 DRAM 现货价格(2020 年底-2021 年 9 月 17 日)
  从上图可以看出,DDR4 DRAM 比 DDR3 更贵,同一 DRAM 规格时,集成度高的价格更高。
  接下来,将 2020 年 12 月 31 日的 DRAM 价格标准化为"1",观察各种 DRAM 价格的变化。到 2021 年 3~4 月,两种 DDR3_2Gb DRAM 价格上涨了 2.4-2.5 倍以上。其次价格上涨的两款 DDR3_4G,涨幅在 1.9~2 倍以上,两款 DDR4_4G 紧随其后,涨幅在 1.8~1.9 倍。
  ▲ 标准化的各类 DRAM 现货价(2020 年底-2021 年 9 月 17 日)
  另一方面,集成度最高的 16G 在 3 月份左右上涨了 1.2 倍左右,其次的两种 DDR4_8G 价格上涨了约 1.4~1.5 倍。简而言之,在 DRAM 现货价格中,传输速率低、集成度不高的传统 DRAM 价格一路高涨。从 DRAM 合约价的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个趋势。05. 传统 DRAM 现货价和合约价都在上涨
  下图显示了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8 月各种 DRAM 的合约价变化。与现货价格类似,其价格按 DDR2、DDR3、DDR4 的顺序上涨,如果 DDR 相同,集成度越高,价格越高。
  ▲ 各种 DRAM 合约价(2020 年 9 月-2021 年 8 月)
  接下来,我们将 2020 年 12 月的合约价标准化为"1",并查看了各种 DRAM 价格的变化,结果显示价格从高到低依次是 DDR3_2G、DDR2_512M、DDR2_1G、DDR3_1G,价格从高到低。另一方面,两款 DRAM 集成度最高的 DDR4_8G 的涨价幅度最低。
  ▲ 标准化的各种 DRAM 合约价(2020 年底-2021 年 8 月)
  换句话说,无论是现货价还是合约价,传统 DRAM 价格都在上涨,而集成度高的 DRAM 价格并没有上涨那么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06. 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传统 DRAM 价格飙涨
  也许价格大幅上涨的传统 DRAM 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产品等领域。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人们呆在家里。结果,为了在家里更舒适地生活,人们就在网购家电产品,这些家电产品不需要高传输速率、高集成度的 DRAM,因此,市场上很少出现的传统 DRAM 价格飙涨。
  ▲ 标准化的各类 DRAM 现货价(2020 年底至 2021 年 9 月 17 日)
  这个推论可以从下面的事件中得到证实。首先,我们再来看看上面这张图,一直上涨的传统 DRAM 现货价格从 7 月左右开始下跌。此时全球都在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封锁也被逐渐解除。
  因此,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需求可能曾经收敛。不过传统 DRAM 的合约价还在上涨,这一推论是否正确还有待验证。
  下图显示了集成度不同的每月 DRAM 出货量。DRAM 每隔 3-4 年就会被集成度最高的产品所取代。目前主流的 DRAM 是 4G 以上的 8G 或 16G。
  由于现货价和合约价涨幅较大的 2G 在 2013 年见顶,1G 在 2010 年达到峰值,512M 在 2008 年左右达到峰值,因此,市场上 DRAM 的绝对数量很少。稀有的 DRAM 因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而变得必要,所以价格上涨超 2 倍。
  ▲ 按集成度划分的 DRAM 月出货量(1991 年 1 月-2021 年 6 月)07. DRAM 出货额上涨背后,两大因素双重作用
  再回到下图中从 2020 年 Q4 到 2021 年 Q1 DRAM 出货额的快速增长。其快速增长的第一个原因是 DRAM 出货量的增加。
  ▲ DRAM 季度出货额及出货量变化(1991-2021 Q2)
  那么 DRAM 价格上涨的影响有多大?从下图中按集成度划分的 DRAM 出货量可以看出,目前生产的 DRAM 大部分是 4G、8G 和 16G。
  ▲ 按集成度划分的 DRAM 月出货量(1991 年 1 月-2021 年 6 月)
  由下图可见,高集成度 DRAM(例如 8G)的合约价上涨了 1.44 倍。
  ▲ 标准化的各种 DRAM 合约价(2020 年底-2021 年 8 月)
  我们来算一下为什么 DRAM 出货量从 2020 年 Q4 到 2021 年 Q2 会快速增长。
  ▲ 2020 年 Q4 至 2021 年 Q2 DRAM 出货量增长背后的因素
  DRAM 出货额从 149.86 亿美元增至 235.3 亿美元(1.57 倍)
  DRAM 出货量从 48.88 亿个增加到 55.29 亿个(1.13 倍)
  主流的 DDR4_8G 合约价从 2.85 美元涨至 4.1 美元(1.44 倍)
  (出货量系数 1.13)x(涨价系数 1.44)= 1.62
  如上所述,DRAM 出货量增长幅度(1.57 倍)与出货量增长 1.13 倍、主流 DRAM 价格增长 1.44 倍的乘积值(1.62 倍)大致相当。
  因此,可以说这张图中 DRAM 出货额的增加是由出货量和价格上涨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一开始汤之上隆以为出货量的增加会带来更大影响,但后来发现价格上涨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 DRAM 出货量季度出货量及数量变化(~2021 Q2)08. NAND 现货价走势难解
  汤之上隆也对 NAND 进行了现货价和合约价的分析。首先,下图展示了 2020 年 12 月 31 日~2021 年 9 月 17 日期间各种 NAND 的现货价走势。
  ▲ 各种 NAND 的现货价(2020 年 12 月 31 日~2021 年 9 月 17 日)
  SLC 是 Single Level Cell, MLC 是 Multi Level Cell, TLC 是 Triple Level Cell,分别是可以在一个存储器单元中写入 1 位、2 位、3 位的 NAND。另外 3D TLC 是 3D NAND 的意思,没有 3D 的 NAND 都是 2D NAND。
  继续看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 3D TLC 1T(1TB)是最高的,SLC 1G 和 SLC 2G 是最便宜的,除此之外没有规律。
  因此,与 DRAM 的情况相同,汤之上隆观察了 2020 年 12 月 31 日将价格标准化为"1"时各种 NAND 的价格变化。要解释下面这张图相当困难。首先,从整体上来说,没有哪一种 NAND 的价格像 DRAM 的现货价一样上涨 2 倍。价格最高的 SLC_2G 也只有 1.2~1.27 倍。
  ▲ 标准化的各种 NAND 的现货价(2020 年末-2021 年 9 月 17 日)
  此外,MLC_128G 和 MLC_256G 的价格几乎呈线性增长。SLC_16G 价格从 8 月下旬开始突然猛涨。另一方面,SLC_8G 自 4 月中旬以后,价格下降到"1"以下,持续下降到 0.93。
  那么,为何上述 NAND 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很难明确回答,比如 SLC_2G 和 SLC_1G 的价格相对较高。由于 SLC 的集成度不高,可以考虑汽车等要求高可靠性但不关注集成度的应用(虽然没有太多证据)。09. NAND 的现货价和合约价未大幅上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 2020 年 12 月~2021 年 8 月期间各种 NAND 合约价的变化。价格最高的是 SLC_32G,其次是 SLC_16G,MLC_128G 为第三。由此可见,NAND 并不是集成度越高,价格越高。
  ▲ 各种 NAND 合约价(2020 年 12 月-2021 年 8 月)
  如果集成度相同,均为 32G,MLC 价格约为 3 美元,而 SLC 达到 4 倍以上,为 12.55 美元。换言之,对于汽车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可靠性要求严格的产品,可使用 SLC 而非 MLC。
  NAND 厂商在开发 TLC 之后又开发了 Quad Level Cell(4 位单元)和 Penta Level Cell(5 位单元),但这些多位单元似乎不能用于所有终端产品。
  汤之上隆们将 2020 年 12 月合约价标准化为"1",观察各种 NAND 价格的变化。结果显示,所有 NAND 在 2021 年 3 月~4 月期间价格上涨了 1.06~1.1 倍,6 月~7 月再涨了 1.5~1.18 倍。
  ▲ 标准化的各种 NAND 合约价(2020 年末-2021 年 8 月)
  到 2021 年 8 月,MLC_32G、MLC_128G 和 MLC_64G 是价格涨幅最大的,然后是 SLC_1G。诚然,SLC_1G 属于现货价格涨幅较大的一类,但 SLC_2G 在 8 月中旬之前现货价涨幅最大,是合约价涨幅最小的类型。
  综上所述,无论是 NAND 的现货价还是合约价,都没有像 DRAM 那样大幅上涨。此外,存储单元的大小、集成度与 NAND 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很难找到。顺便一提,目前生产的 NAND 中,集成度超过 512G 的 NAND 逐渐取代 256G 成为主流。
  ▲ 各集成度 NAND 每月出货量(1991 年 1 月~2021 年 6 月)10. 结语:存储器市场的急速扩张,将持续到何时?
  从各季度半导体出货量来看,2020 年 Q4 至 2021 年 Q2,存储器市场迅速扩张。其主要原因在于 DRAM 而非 NAND。在 DRAM 方面,出货量创下季度历史新高,超过 55 亿个。同时,由于主力产品 8G 合约价上涨 1.44 倍,DRAM 出货金额也增加了 1.57 倍,达到 235.3 亿美元。
  另外,传统 DRAM 的现货价和合约价都上涨 2 倍以上。经分析,传统 DRAM 的绝对数量较少,且因新冠肺炎疫情盘踞,各种家电需求扩大,导致价格上涨。
  DRAM 市场以及存储器市场的迅速扩张将持续到何时?这可能取决于 MPU。2016 年英特尔 10nm 工艺"难产",后来它又为 14nm"续命",为了提高 MPU 的性能,增加内核数量,因此增加了芯片面积,因而从 1 片晶圆可获取的芯片数量减少了。
  ▲ 每季度 MPU、DRAM、NAND 出货量
  受此影响,2016 年 Q3 全球 MPU 出货量为 1.36 亿个,到 2019 年 Q1 降至 8800 万个,减少了 4800 万个。由于全球 MPU 短缺,面向 PC 和服务器生产的 DRAM 和 NAND 充斥市场,致使价格暴跌,引发半导体大萧条。
  MPU 在 2021 年 Q2 的出货量为 1.2 亿个,虽然离 2016 年 Q3 的高峰期还有些不足,但出货量正在稳步增长。或许英特尔已确定量产 10nm 的目标,也有可能为 AMD 代工的台积电 MPU 产量提高。
  无论如何,在 MPU 出货量增加的当下,存储器价格不太可能暴跌。但到 2024 年左右,当英特尔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开设的新半导体工厂量产时,MPU 可能会供过于求。
  汤之上隆希望各半导体制造商正确地进行市场营销,冷静地、有计划地生产半导体,不要进行毫无意义的竞争。

消息称腾讯准备以110亿美元估值增持Supercell股份北京时间12月11日上午消息,据报道,两位知情人士称,腾讯正在商讨一笔交易,准备以约110亿美元的估值,增持其所持芬兰手机游戏开发商Supercell的股份。这意味着腾讯还没有放弃京东公开销售数额预测专利,不存在滞后性IT之家12月11日消息,昨日,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开销售数额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销售数额的预测方法专利,公开号为CN113781120A。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通过该技术方消息称京东国际负责人闫小兵将在春节后退休12月9天消息,有消息透露,京东国际负责人闫小兵先生因家庭需要和身体原因于日前提出在春节后退休,经京东集团管理层批准,尊重并同意其提出的个人退休申请,转为京东集团顾问。据悉,闫小兵薇娅偷逃税被罚13。41亿元,今晚淘宝直播取消IT之家12月20日消息,今日,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公布薇娅偷逃税案件,依法对黄薇(薇娅)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据中国新闻网消薇娅偷逃税被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IT之家12月20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查明,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巴黎欧莱雅回应李佳琦薇娅暂停合作已成立事件小组,将提出妥善解决方案IT之家11月18日消息,昨日晚间,李佳琦和薇娅直播间相继发布声明,表示已与巴黎欧莱雅进行了多轮协商,但目前对方未给到明确的解决方案。若24小时后,巴黎欧莱雅仍未能给出合理的解决方百度元宇宙产品希壤路透画面曝光,拥有未来城市少林寺月球等场景IT之家12月20日消息,今日,百度公布了元宇宙产品希壤中的路透画面,并宣布百度Create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将于12月27日在希壤举办。百度表示,这是国内首个在元宇宙英伟达何展元宇宙不应该,也不可以成为人类逃离现实世界的港湾IT之家12月19日消息,2021网易未来大会于12月18日迎来最后一天,国潮灵感无界和文化元宇宙四大论坛压轴登场。根据网易新闻报道,英伟达中国区Omniverse负责人何展发表了阿迪达斯初尝NFT甜头赚取超2300万美元北京时间12月20日早间消息,据报道,阿迪达斯首次对NFT的尝试似乎获得了成功。据了解,该公司与BoredApeYachtClubGmoney和Punks的合作,在1550万美元的维基百科首个词条Hello,World!将以NFT形式拍卖,还有创始人用的iMac电脑IT之家12月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维基百科Wikipedia的创始人JimmyWales(吉米威尔士)于2001年创建了这个网站,并于2001年1月15日编辑了首个词条Hello索尼与AMC将向购买蜘蛛侠英雄无归电影票的会员提供限量NFT北京时间11月29日早间消息,老牌企业美国电影院线(AMC)现在也追赶潮流,拥抱NFT(非同质代币)。影院巨头AMC与索尼影业向AMCStubsPremiereAMCStubsAL
日媒铠侠获美国当局许可,可向华为出口部分产品IT之家12月4日消息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日本存储芯片制造商铠侠(Kioxia)获得美国当局许可,可向中国的华为出口部分产品。该许可证主要适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等的商用芯片。据悉,该研究报告华为持续领先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市场研究公司Dell39OroGroup刚刚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整体电信设备市场报告。这份报告涵盖包括宽带接入微波与光传输移动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RAN)SP路由器和运营商华为行业首个5G超高清监控标准诞生IT之家12月3日消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昨日表示,公司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共同调研分析编制菲律宾NowTelecom选择诺基亚部署SA5GNowTelecom选择诺基亚为其设备供应商以部署一张独立组网(SA)5G网络,这家菲律宾运营商准备在全国范围推出固定无线接入(FWA)及移动服务。NowTelecom母公司,No北京协和与华为战略合作,共建研究型智慧医院感谢IT之家网友舞月书生的线索投递!IT之家12月3日消息12月2日,北京协和医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协和学术会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医疗服务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优外媒华为地图应用PetalMap现可在AppGallery下载IT之家12月3日消息今年10月,华为面向海外用户推出了可通过Mate40系列隔空操作的地图应用PetalMap。据外媒HuaweiCentral报道,PetalMap现可在App诺基亚与西班牙电信联合试验表明5G能效较4G提高90诺基亚与西班牙电信大力强调了5G作为环保冠军的资质,他们的联合研究发现,该技术的能源效率比4G网络提高了90。诺基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双方在西班牙电信的无线接入网上进行了为期三个月SA2020年Q2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收益达58亿美元10月16日消息,StrategyAnalytics手机元件技术(HCT)研究发布的报告2020年Q2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份额追踪5G推动收益激增指出,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Arealme徐起明年国内销量目标2000万,成为一线手机品牌realme今年在国内是不是有些激进?面对提问,realme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徐起直言,realme今年的策略还不够激进。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在中国这样一个成熟且挑剔的市场杀出重GSAQ2全球5G用户数增加一倍,LTE市场将从2023年开始下滑北京时间9月24日消息根据Omdia提供给GSA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LTE用户数达到55。5亿。其中近8亿LTE用户数是在过去12个月中增加的。LTE用华为回应美国清洁5G网络计划未产生明确影响针对美国所谓清洁5G网络计划,华为评论称,如何定义5G是否清洁是否安全,需要一个理性的标准,而非某国政府或者某些政治人物可以左右。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在华为全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