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大概是由于富豪们都想 "低调"地显露资本版图,许家印喜欢把战略印在恒大队服上。
  2014 年 8 月 26 日,许家印在恒大中报发布会上正式宣布恒大启动多元化战略。许家印表示:"我们专门研究后发现,世界 500 强企业绝大部分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都会选择多元化战略,恒大也是这样。"
  第二天,"恒大粮油"的广告出现在亚冠比赛中的恒大队服上,许家印与马云一同穿着这件红色球衣坐在主看台上观看比赛。自此,许家印通过 "金元足球"的营销手段,正式宣布进军乳业和粮油行业。
  同样的剧情在四年后上演。
  2018 年 3 月,许家印在恒大的业绩发布会上宣布进军高科技产业。有记者问到究竟想做哪一块时,他的回答是:"还没想好。"
  3 个月后,恒大突然入股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FF),许家印口中的高科技产业也尘埃落定:恒大要造车了。
  一年之后的亚冠四分之一决赛,恒大球员身穿印着 "恒驰"——恒大的新车型——标志的新队服,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对决日本鹿岛鹿角队。这是恒大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就在前天(2021 年 1 月 24 日)晚上,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向 6 名投资人定向增发 9.52 亿股新股,共引资 260 亿港元,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之一。第二天,恒大汽车直线拉升,总市值达 3998 亿港元,成为港股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车企。
  至此,恒大汽车实现了没有交付一辆车、市值就达近 4000 亿港元的 "奇迹"。1."把能买的都给它买了!"
  在 2019 年 3 月中国恒大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表示,粮油、乳业、矿泉水体量太小,"一年销售几亿、几十亿元,和我们 6000 亿元销售规模不匹配。所以恒大一定是选择未来非常大规模的产业,比如旅游和新能源汽车。"
  恒大造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入股贾跃亭的 FF。
  2018 年 6 月,正当贾跃亭为 FF 汽车融资一筹莫展之际,许家印伸出了援助之手。恒大集团通过旗下的恒大健康宣布,恒大以 67.46 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 100% 股份,间接获得 Smart King 公司 45% 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 FF 正是 Smart King 的全资子公司。
  然而好景不长,3 个月后贾跃亭就与许家印因公司控制权而产生矛盾,并最终闹上了法庭。
  2018 年的最后一天,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贾跃亭就 FF 问题达成重组协议。FF 境内资产归于恒大,海外部分归于贾跃亭,恒大不再进行投资。
  两者不欢而散。
  2019 年之后,恒大进入了造车的第二个阶段:"买买买"。
  许家印在 2019 年底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伙伴会议上分享了自己的造车心法。许家印坦承,恒大造车缺乏技术、人才、经验,因此要走换道超车的路子,"把能买的都给它买了!"
  而恒大也确实是这么干的。
  2019 年 1 月 15 日,恒大健康宣布以 9.3 亿美金的价格,收购国能新能源 NEVS 51% 的股权。随后,恒大又分别投资 10.6 亿、5 亿元,控股了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投资 1.5 亿欧元购买了 AIpraaz AB 部分老股,成为超级跑车品牌柯尼塞格大股东;收购了车轮彀电机技术公司 Protean;与德国 hofer 动力总成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与德国 BENTELER、FEV 集团合作,获得新能源汽车 3.0 底盘架构知识产权 ...... 新能源供应链里该有的,许家印都买回来了。
  按照许家印的计划,恒大新能源车的产量将达到年产 100 万辆,并用 3 到 5 年成为全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许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预算为三年 450 亿元,其中 2019 年投入 200 亿元,2020 年投入 150 亿元,2021 年投入 100 亿元,并在中国、瑞典等国家布局十大生产基地,同步研发 15 款新车型。
  恒大汽车在 2020 年 8 月 3 日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一口气发布了 6 款车型。这也标志着,恒大造车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其中,恒驰 1 为纯电超豪华 D 级轿车,恒驰 2 为纯电运动豪华 B 级轿跑,恒驰 3 为纯电豪华 C 级大型 SUV,恒驰 4 是纯电大 7 座豪华 MPV,恒驰 5 为纯电 A 级 SUV,恒驰 6 是纯电 A 级跨界 SUV。
  恒大汽车在 2020 年 8 月 3 日的发布会被网友评为 "新能源电车下乡"、"老干部风格" 。图片来源:technode
  如今,许家印已将造车列为了恒大最重要的业务。2020 年 8 月,恒大健康直接更名为恒大汽车,显示出造车决心。
  不过,光有决心还不够。如果说最终恒大造车成功,一半功劳归许家印,一半功劳归许家印的朋友圈。2. 许家印的朋友圈
  许家印的朋友圈至少有两个,一个是供应链,一个是资本。
  2019 年一整年,许家印为了造车梦全球奔波,共走访了 23 个国家,47 个城市,考察了 58 家全球汽车工业龙头,建立起了庞大的 "朋友圈"。
  临近年底,恒大在广州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伙伴会议,而出席活动的嘉宾也相当举足轻重,包括博世新兴市场全球 CEO Stefan Seiberth、意大利宾法集团全球 CEO Silvio Pietro Angori、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团全球 CEO Francisco López Peña 等等,总计有 206 家汽车工程技术、造型设计、制造设备、零部件、三电等相关领域的企业参与,有超过 1000 位汽车供应链企业高管和人士到场参会。
  在活动现场,多家零部件 CEO 到场演讲,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蒂森克虏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全球 60 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恒大现场签约。
  一位地产圈大佬,竟能让大半个汽车供应链为他站台,这就是朋友圈的力量。
  除了供应链朋友圈,许家印的资本朋友圈则更加庞大。
  2020 年 9 月 15 日,恒大汽车通过配售新股募资 40 亿港元,本轮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资本、云锋基金及滴滴出行等多名知名国际投资者。
  这是恒大汽车的首次融资,同时获得了马化腾、马云、沈南鹏和程维的支持。
  4 个月后的 2021 年 1 月 24 日,恒大汽车再次融资,向 6 名投资者定向增发 9.52 亿股新股,共引资 260 亿港元,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之一。
  这 6 名投资者分别为 4 家机构和 2 名个人。
  4 家机构各认购 50 亿港元,分别为成宇控股有限公司、上宇有限公司、和益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翠林全球投资有限公司;2 名个人陈韵凯、刘明辉各认购 30 亿港元,其中刘明辉为中国燃气董事长,陈凯韵(昵称 "甘比")为香港富豪、中国恒大个人股东刘銮雄妻子。
  四家机构背后的控制人也都大有来头。
  根据自媒体「拆哪儿」报道,成宇控股背后是京基集团的陈华,上宇公司背后是中洲集团的黄光苗,两人都是深圳地产圈里有名的大佬,也是许家印将恒大总部迁往深圳之后,在深圳一个独特的高尔夫圈子里结交的球友。
  翠林投资由一个叫王忠明的人全资持有,但其实更像是恒大的一个影子公司,它是恒大粮油、农牧、乳业、矿泉水等业务板块的接盘者,并至今保留着恒大的品牌。
  总而言之,这次许家印的朋友圈再次让人刮目相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 260 亿港元的投资,6 名投资者自愿锁定 12 个月。
  毫无意外,25 日开盘后,股民纷纷按下 "买入"键,恒大汽车当日涨幅 51.6%,暴增逾 1300 亿港元,总市值达 3998 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车企。
  在投资者眼里,恒大的 "钞能力"与需要资本入场券的新能源赛道刚好匹配,然而,恒大的跨界造车似乎也只有资本。自恒大决定造车起,有关造车动机和能力的质疑就常伴左右。3."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打开任何一个股票软件搜索恒大汽车,随处可见对于恒大 "PPT 造车"的质疑。一位新能源汽车投资人也对「甲子光年」表示,"这个有点炒作了,毕竟车还没卖出去。"
  一位汽车行业的资深研发工程师告诉「甲子光年」:"恒大汽车曾经疯狂挖我,但是价格太高了…… 高到让我觉得有点不长久。"
  虽然有点 "凡尔赛"的意思,但也侧面反映了恒大汽车似乎一直 "飘着",不接地气。
  恒大造车不差钱,这是恒大的优势;但劣势就是,恒大似乎只有钱。人们对于恒大的质疑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动机,一个是能力。
  "拿地为真,造车为假",是人们对于恒大造车的第一个质疑。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一般以蔚来李斌口中的 200 亿起步。而恒大通过一手 "乾坤大挪移"解决恒大汽车的资金问题。
  根据《财新》报道,2019 年 8 月 28 日,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在分析师沟通会上表示,恒大在汽车领域的发展模式有一项独有优势是别的汽车厂没有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竞争力,就是房产销售的反哺:房地产赚钱,汽车花钱。
  夏海钧表示,恒大在与地方政府谈判时会建立一个模型,其中包括当地投资建厂的预计亏损、汽车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和税收增长,然后凭此模型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住宅和生活用地。
  恒大的要求是这些配套土地所带来的房产销售收入能够覆盖当地的投资亏损,相比造车,房产销售能够快速回笼资金,这意味着在地产业务的加持下,恒大在造车上实际不用花费太多的资金。
  这一夏海钧口中的 "优势",显然也引发了部分人士对恒大借造车之名拿地、融资、腾挪资金链的质疑。
  在知乎 "恒大新能源汽车靠不靠谱,收到了恒大的 offer,要不要去?"一问题下,自称入职恒大一年的知乎网友病猫君表示:"造车是假圈地是真,公司内部直接明说暗说,不把房卖出去哪有钱造车 。一年 12 个月差不多要搞 10 个月全员营销。全员营销一开始搞,工厂建设就要慢起来。一来参观全部停工。"另一位匿名网友回复:"恒大不仅要求自己造车的员工卖房子,还让我们这些零部件供应商也帮他们卖房子。"
  「晚点 LatePost」统计过恒大汽车在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的拿地情况:一年的时间内,恒大通过七级子公司在全国各地拿了 1133 万平米土地,其中只有半数是工业用地,35% 是住宅用地,13.34% 是综合用地(可以建商业地产、写字楼、学校或商住两用楼),其中,恒大南沙基地至今未量产,而不远处的恒大阳光半岛一期已经在去年 8 月开盘。
  司马昭之心,丝毫不避讳。
  人们对于恒大造车的第二个质疑,是恒大造车的能力。
  恒大属于跨界造车,没有技术积累,依靠全球各大优质供应商来实现造车,比如新能源汽车平台来自德国 BenTeler 和 FEV,动力总成来自德国 hofer,并与 15 位来自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的汽车设计专家达成合作。
  根据车东西的报道,一位车企的研发工程师如此评价:"每个车企都需要供应商,但车型会有一个整体方案,供应商是来配合车企方案的。但如果你连整体方案都是供应商来出,那么研发中一定会走弯路,甚至跳坑。"
  在具体的执行环节,恒大也尽显 "荒诞"之处。
  「晚点 LatePost」在《恒大造车的荒诞故事》一文中详细展现了恒大造车的诸多不专业之处,比如管理团队基本全无汽车行业背景、恒大汽车员工要背卖房的 KPI、因为流程混乱在完工的车间里重新挖开地面、广撒网式一口气设计 14 款新车型等等。
  2020 年 5 月 5 日晚间,恒大动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吕超,在朋友圈宣布辞职,并评价称 "恒大的‘房地产造车’模式与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多有碰撞之处,若不彻底改变行为方式、造车理念,则很难成功"。
  在 2020 年半年报中,恒大汽车有两项主营业务,其中健康管理收入 44.57 亿,占比 98.82%;新能源汽车 5300.10 万,占比 1.18%。
  这也使得威马 CEO 沈晖直接在微博上发文调侃:"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从这个角度看,许家印的确算得上 "知行合一",毕竟他曾极为坦诚地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全世界车企都没有做过的道路,如此才能够实现换道超车!"
  参考
  【1】如何定义许家印:地产巨人?保险达人?粮油勇士?卖水匠人?汽车新贵?—节点财经
  【2】最豪横!恒大一口气连发六款车,揭秘背后造车底气—车东西
  【3】揭秘恒大造车真相:一年花掉 50 亿,研究院卖房被叫停—车东西
  【4】谁在押注恒大汽车?—拆哪儿
  【5】恒大总裁:造车亏损靠配套土地覆盖 未来将推 "买楼送车"—财新
  【6】恒大造车的荒诞故事—晚点 LatePost

不单单是微信,盘点那些差点逼疯人的机器翻译名场面笑不活了,家人们。谁能想到一个微信翻译,竟能逼疯上海老外们。事情是这样的,上海不是实行社区团购嘛,于是老外们也纷纷加入到了微信群里。这时问题来了,他们不懂中文呀。但万幸的是,微信还支付宝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使用,升级个人经营收款码完全免费且保留提现免费等权益IT之家2月22日消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今日发布关于优化条码支付服务的公告后,支付宝回应表示,2022年3月1日之后,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使用,也可继续享受现有的包括提现免费在消息称腾讯微信试行1065工作制,晚18点强制下班IT之家2月18日消息,据科创板日报讯,有微信方面的知情人士透露,微信事业群正在试运行1065工作制,即早上10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一周工作五天,该工作制从年后开始。这位微信事业深圳在全国首推公交车一码通行,1秒内同步完成刷码乘车与健康信息验证感谢IT之家网友深圳靓仔seerU的线索投递!IT之家4月20日消息,据深圳发布,在巴士集团月初率先试点一码通行后,深圳三大公交企业现已正式覆盖一码通行功能。据介绍,乘客上车前提前上海市场监管对美团饿了么等12家大型电商平台在线约谈IT之家4月18日消息,日前,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平台的合规经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大型电商企业线上行政约谈会,本市12家涉及民生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参会。据称,上海市深圳将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IT之家4月9日消息,据深圳市人民政府网站,深圳市人民政府4月8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注专精特新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涉嫌发动员工做虚假评论,韩国调查电商Coupang3月25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二,行内消息人士表示,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将对电子商务公司Coupang展开调查。据称,这家公司涉嫌发动员工对自有品牌产品发布虚假评论,以此扩大商品曝光率并京东Q1营收2397亿元,净亏损30亿元,活跃用户达5。8亿IT之家5月17日消息,京东集团今日公布了2022年Q1财报,2022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397亿元人民币(约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0。2022年第一季度净服务收入为35全国发往上海的京东快递散单全面静止?京东不属实,未发布过此类信息IT之家5月14日消息,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发文,近日,微信圈群流传一个朋友圈截图,一个带有京东头像的微信账号发布动态称最新通知!受防疫举措变化影响,全国发往上海市流向的快递散单被前员工发文祝倒闭,象寻回应称与事实严重不符,现已妥善解决该问题IT之家5月17日消息,昨日下午,象寻微信公众号发文祝象寻早日倒闭!,疑似为前员工借公司官微发声,该文章迅速获得了10万阅读。今日凌晨,象寻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该文章的声明,称该文前员工借象寻公司官微发文祝早日倒闭领导要求20天内开发出新App,还辱骂下属更新该文章已被删除。IT之家5月16日消息,今日下午,象寻微信公众号发文祝象寻早日倒闭!,疑似为前员工借公司官微发声。发文人称,自己是原技术团队的负责人,3月末,公司要求在20天内
IDC发布可穿戴设备数据预告日本市场是块大肥肉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将达1。253亿部,较2017年增长8。5同时他们预估,未来五年,智能手表将持续增长,智能手环则几乎停滞。数据显示,外媒大量工程师埋头苦干,华为正帮中国塑造未来12月13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华为近期陷入了政治风暴,并加剧了其受到的核心威胁,即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将华为的交换机路由器和手机等产品列入黑名单,因为它们越来越担心这些设备可能存在德国我们建5G网络不排除任何设备厂商12月1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德国内政部表示,反对在建设5G移动网络中将任何设备厂商和任何技术排除在外。此举声援了以华为领头的中国供应商。此前美国盟国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都限制华华为或将进军智能电视,AIWindow商标曝光IT之家12月12日消息根据AndroidHeadlines审查的一项新的商标保护文件华为AIWindow显示,华为似乎正在进军智能电视市场。该公司申请保护的华为AIWindow这华为CFO孟晚舟获得保释IT之家12月12日消息刚刚,央视新闻官方发布快讯,华为CFO孟晚舟获得保释。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1日下午3点多,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法官宣布,准许孟晚舟女士获得保释。魅族黄章我是完美主义者,对屏幕挖孔没兴趣IT之家11月29日消息屏幕下摄像头开孔技术,是继189全面屏刘海屏水滴屏之后的另一种全新的全面屏设计语言。相比滑盖全面屏设计,开孔技术可以使得机身轻薄相比刘海全面屏等设计,开孔技AI和IoT双手发力,小米离飞起一头大象还有多远?中国互联网手机的浪潮始于小米,后呈澎湃之势。不过玩家渐多,大部分最终落脚点仍在手机,互联网更多只是空响的涛声。这其实接近一个必然,硬件好卖,互联网生态却难成,强烈的马太效应令其很难双十一战报小米13分37秒全渠道支付金额破5亿IT之家11月11日消息根据小米官方的消息,小米新零售13分37秒全渠道支付金额破5亿,33分08秒,小米天猫旗舰店支付金额破5亿。据悉,小米新零售36秒全渠道支付金额破亿,56秒鸿海裁员34万人风声再起,富士康不评论IT之家11月20日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有消息称苹果最大组装厂鸿海集团预计在今年裁员34万人,对此,鸿海在中国大陆的经营实体富士康集团相关人士回应称,不评论市场及媒体流言。实际苹果最大组装厂鸿海市值跌破万亿台币大关IT之家11月20日消息苹果最大组装厂鸿海市值跌至9,857亿元台币,这是自2013年11月以来其首次失守万亿大关。据悉,鸿海年迄今累计跌40,迈向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年度表曝谷歌在纽约不停买地建办公室,与华尔街争夺人才11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近日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谷歌正在商讨将位于曼哈顿西区圣约翰航站楼(St。John39sTerminal)的一个12万平米办公综合体作为当地员工的新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