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微信的平台之路

  今天首先要说的是有关「微信」的十年复盘,微信刚诞生的时候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今天已经变成了一个包括社交、支付、内容、小程序等在内的大生态,这个过程是如何演进的?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来,一起回顾下。
  微信记录了很多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真相,手机微信-设置-通用-存储空间-聊天记录-管理,这之后会出现一个聊天记录占据手机内存的排名。排在前面的,大概率会是你最亲近的人,有时候,微信对你的了解,可能比你自己都深入。
  毫无疑问,微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十年里最成功的产品。谈到微信的成功,多数人会想到,「这是腾讯的产品,它有腾讯的支持。」只是这个原因吗?这样说未免有些太过于笼统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去还原微信诞生的这九年所经历的关键时刻,如何塑造了今天的微信。
  这些年,我们见到很多创业者,都希望自己建造的东西,是平台,或者是生态。这两个大词是令人兴奋的,可我们对它的理解往往特别简单。我觉得,我们需要对一些看上去简单的词,做深度思考。而这九年,微信从平台走向工具的路径,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成功背后的恐惧
  微信是2011年1月21日上线的,差不多半年之后,我们邀请了当时微信的产品总监曾鸣,来参加公园的线下活动。曾鸣说微信当时只是一个实验性的产品,开始做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大的目标。
  在幼年的微信身上,你肯定看不懂它要做什么。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微信不是一开始就有冠军相的。其实,最早这一波移动通讯的创新,来自两个创业公司。一个是Kik,它首创了通过互联网发消息的功能,让你不再需要花一毛钱去发短信。另一个是TalkBox,我们今天熟悉的push to talk——按住发语音消息的功能,就是它首创的。
  那时候,仅仅依靠功能创新就能带来产品的快速增长。这种创新,也会引来许多创业公司的积极跟随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团队凸显出来了。一个是米聊,一个是微信。这两个产品在上线初期,都获得非常快速的用户增长。快到什么程度呢?腾讯联合创始人、前CTO张志东跟我说,微信在推出语音对讲功能之后,用户几乎以每天10%的速度在增长。与此同时,米聊也是这样的状况。
  每天10%,这样说出来,可能没什么感觉?我们算算账:如果你的用户基数是100万,每天10%,一个月之后是1700万,两个月之后就是3亿了。当然,每天都做到10%,实在太可怕了。但在早期,这样的势头,足够让微信和米聊团队兴奋不已。因为他们都意识到,这是一场重大变革的开始。兴奋之外,两个团队也遇到了难题。米聊背后是小米,雷军当时主要做的是手机。在移动通讯产品上没有太多经验,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源。这就像是无意中踩到了金矿,也让人非常头痛的。
  接着来看微信,尽管张小龙之前做出过QQ邮箱这样成功的产品。但不论是他在公司内的级别,还是微信团队能动用的资源,在腾讯这样一个大公司里都是有限的。我们没少看到大公司的产品被小公司打败的案例。这么一个大金矿,微信能不能稳稳拿到,当时也是个未知数。
  就在那个时间点,腾讯作为一家成立了十三年的上市公司,在内部迸发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化学反应。大家可能不知道,马化腾、张志东、张小龙有一个特别的共性,就是喜欢熬夜。这里面,张小龙的特点最明显。我以前跟微信的同事聊,他们说,龙哥经常下午才到公司,晚上十一点之后进入到兴奋状态。这在马化腾和张志东身上,也差不多。
  看到了微信这么快速的用户增长,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午夜小组。每天深夜,微信当天的用户数据跑出来,就开始在微信群里讨论:产品下一步怎么走?资源如何投入?这样的动作,他们真的持续了三个月。
  是什么动力让他们坚持下来的?很显然,如果天天看到这些用户数据的正反馈,没有人不兴奋。有意思的是,那时,马化腾是腾讯的CEO,张志东是CTO,张小龙的级别其实没那么高。张小龙就像是个团级干部,天天跟总司令部一起开会。这时候,腾讯开始把最顶级的资源给到微信。
  微信刚上线,很快得到QQ支持,让用户可以导入QQ的通讯录,拉入他们的熟人关系,这对一个通讯工具来说太重要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早期,微信和米聊的成长速度其实差不多。关键时刻发生在2011年7月。这时候,微信的熟人关系导得差不多了,它们就推出了「查看附近的人」。这个功能,一下就扩大了微信的用户量。这也直接导致微信的用户大幅度超过米聊。
  如果微信不是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熟人关系的拓展,他们对于陌生人关系的开发也许就不是这样的节奏。从这个资源的支持上,也能看出,午夜小组的作用相当大。2011年7月,雷军和米聊团队也开了一次会,专门讨论如何面对微信的全面赶超。会上,雷军传达的意思就是,不能硬碰硬了,只能打差异化的牌。
  三个月后,米聊就上线了「米世界」,这里面也有「附近的人」、「附近的热点」,本质上是鼓励大家交友互动。这更像是一个社交产品,而不是通讯工具。所以,表面上看,大家只是在功能上有差异,风格上有不同。但深层地想一想,米聊已经退出了这场通讯工具的竞争,转向更细分的领域。
  雷军当时显然意识到,这场战斗,米聊已经没有太大机会了。而这一切,就发生在2011年5月,微信推出语音对讲功能,到7月,微信用户大幅反超米聊,这三个月里。
  想想都觉得非常戏剧。一场决定十亿量级用户的移动通讯工具大战,三个月就分出了胜负。
  为什么米聊三个月就转方向了?雷军对整个商业竞争,还是很有意识的。他说过,跟腾讯赌的就是时间差,「如果腾讯一年后才有所反应,米聊的胜率是50%,如果腾讯两三个月就有反应,米聊应该100%会死掉。」特别巧,那时腾讯的张志东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如果腾讯当初没有看清这个趋势,没有在微信起量的时候,集结全部注意力推动微信增长,微信胜出的概率也只有50%。两人都提到了50%的概率,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一致的判断呢?举个例子,米聊在用户增长非常快的阶段,因为服务器和后台架构的缺陷,其实出现过五次宕机。米聊这样的小团队,很难应对用户的爆发增长。毕竟,创业公司的资源永远是短缺的。
  当时,作为通讯工具,用户需要的不是多么复杂的功能,要的就是稳定、好用。微信也面对稳定性的问题。因为午夜小组的存在,总司令部把QQ团队里的技术大牛,直接抽调出来,去支持微信。QQ可一直都是腾讯的产品根基,这个团队也在研发移动端的通讯产品。这就相当于,原来养家的大哥,被抽调给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弟去擦屁股。
  你可以想象,这件事,如果不是总司令部调动,光是QQ团队内部的情绪,就让这件事情很难实现。我们看到,当腾讯开始聚焦凝视微信这个产品,当它意识到这是一场通讯变革的时候,一个创业公司成功的机率就大幅度缩小了。当时,为什么腾讯能如此全力地支援微信?是因为它有战略的眼光吗?是因为它天然有产品的意识吗?可能都有。
  但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恐惧。我腾讯起家是靠QQ。QQ是PC时代底层的通讯产品。但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兴起之后,腾讯有过一段非常焦虑的时期。当年微博出来,腾讯是个后手。马化腾看到微博用户通过私信交流时,恐惧的种子就埋下了。2011年,腾讯看到,微信的用户以如此高的速率增长时,它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说,抓到了一个产品,而是,如果这场竞争不是赢在我的手里,未来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所以,有时候,让你跑成世界冠军的原动力,可能就是你身后那只别人看不见的老虎。
  从通讯工具到平台
  结束了与米聊的战争之后,到2012年初,微信的用户数就破亿了。这时候,微信开始从通讯工具向平台发展。说起平台,我们都知道,一定得积累很多用户。只是,过去有不少产品,用户量也很大。可是,它们不但没有成为平台,反而还消失了。所以,微信的平台之路就很值得研究。我们来看看,从1亿到8亿用户,这一阶段,微信的发展情况。从这张图上,我们能看到,微信每一版重大功能的更新,都对用户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上,其实很少有像微信这样的产品,用这么少的功能,实现了这么大、这么持续的用户增长。为什么微信能实现这点?外部对微信的发展历程,有过很多解读。
  腾讯有个slogan叫做「连接一切」:朋友圈是人与人的连接。公众号是人和信息的连接。微信支付是人与货币的连接。看上去,「连接」这个战略,就是微信发展的核心路径。然而,在张小龙的脑子里,这些功能的推出,有一套他自己的逻辑。这些跟外部的宏大总结完全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张小龙的逻辑,重新理解微信的功能更新。从0到1亿用户阶段,摇一摇给微信带来了巨大的用户增长。这个功能让用户有机会认识更多陌生人。这之后,微信的重大更新就是朋友圈。张小龙发现,用户加了一堆陌生人,聊了几句,可能他们不在同一个时空里,就容易冷下来。冷下来后,这些好友就变成通讯录里的数字ID了。
  微信该如何用一个功能,让逐渐冷却的用户关系能更持续地热下去?朋友圈的推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这里,你能看到好友在不同时空发生的事情,你可以点赞,可以评论,这样交流就多了起来。微信支付和红包,是不是也跟大家想的不同呢?当年,马云说过一句话,「微信红包是偷袭了支付宝的珍珠港。」这样说,好像是微信经过非常复杂的计算,做出的战略突袭。其实,真相是马云想多了。腾讯的财付通做在线支付很多年,一直没什么起色。
  2013年8月,财付通跟微信合作,推出了微信支付,刚开始做得也不理想。你看,不是说你有用户量,就能想干啥就能干成的。而微信支付打开市场,反而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引爆的。那就是微信红包。红包,其实是微信里一个小团队,只花了十多天时间开发出来的小功能。做红包的初衷是:马上就过年了,做个好玩的,让大家乐呵乐呵。功能上线后,团队成员也就准备回家过年了。结果没想到,2014年的春节,微信红包一下子就「炸」了。
  刚开始,红包的用户可能没大家传得那么多。但这种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具有极强的网络效应。收发红包就需要绑定银行卡,这反倒一下打通了微信与货币的连接,实现了「连接」的战略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张小龙更加关注需求,关心哪些问题需要被解决,而不是战略。
  张小龙这个特点,在后续面对更多竞争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可能会觉得,微信用户过亿之后,是不是就没啥竞争对手了。其实并不是。一亿用户之后,还出现了一堆厉害的竞争者:上市公司网易做了易信。阿里做了来往。中国移动也推出新版飞信。
  为什么这些产品也无法撼动微信的地位呢?我们可以跳到一个更大的时间线,找个新视角来理解。这里有两个关键的数据指标,一个是「智能手机渗透率」,一个是「微信使用率」。「渗透率」代表在中国每年有多少人使用智能手机,这是市场「大盘」,是微信努力去抓取地用户群体;「使用率」是说,用上智能手机的人,有多少在当年用了微信。你会发现,「微信使用率」这条线,一直压着「智能手机渗透率」这条线,甚至比它还陡峭。这说明,当市场在快速爆发和增长的时候,微信稳稳地站在了这个市场的增速之上。
  大家不要忘了,微信是做通讯产品,它有极强的网络效应。当它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一直都保持在50%以上时,哪个竞争对手能轻易去挑战微信的地位呢?微信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在恰当的节点,把用户的关键需求解决了。
  这样一来,留给别人的机会就大大变少了。国外尽管有facebook这样的社交巨头,可还是有Instagram、Snapchat等app。这些在细分领域出现的产品,也都积累了过亿用户。然而,这些产品在国内却没有生存的机会。因为微信推出的朋友圈、视频通话、公众号等等,把这些需求都解决了。张小龙围绕用户核心需求更新微信的功能,这反而在中国的通讯和社交产品领域,构建了一个很高的创新之墙。
  这堵墙,导致后来的竞争者只能被迫做差异化的创新。这些创新并不是用户最关键的需求,所以可能就是无效的。从1亿到8亿用户的阶段,微信重大的功能更新,差不多一年一次。外界对这个的解读是,微信做产品挺克制。但张小龙觉得,大家说得不准确。张小龙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不是克制,克制是一种压制行为,我不压制自己,而是会去想一个产品功能的合理性问题。如果不合理,就放弃。」当然,我们讲了微信这么多的方法论,不是要膜拜它。因为过度膜拜,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
  其实,张小龙对合理性的追求,不是没有缺陷。比如说,它会限制一些想象,减少一些探索。这两年,快手、抖音迅速崛起,都成了拥有上亿用户的产品。「短视频」这个机会,微信是没有抓到的。也许,在张小龙眼里,不需要抓这些,他觉得用户在微信上花的时间已经太多了。
  从平台到生态
  如果说「恐惧」使腾讯能足够专注地,点亮了微信这个成功的工具,张小龙的产品观,又让微信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稳稳地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平台。
  这时候,如何让这个平台释放出更多价值,其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思考,这个平台未来的架构和规则怎么设立。其实,在中国,已经有比较成熟、甚至是约定俗成的平台玩法。比如说,阿里就是个非常典型的平台。在这个电商生态里,商家给阿里交了广告费,就能获得流量,获得更好的展示位,销量也就提升了。阿里在帮助商家导流的同时,也完善了电商物流等各个体系。这些都让它成为市值万亿的公司。
  很显然,阿里的平台玩法,就是一种中心化的方式。有意思的是,微信也拥有巨大的用户量。但微信在构建平台时,却没有选择比较成熟的平台玩法,而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张小龙就说:「微信不会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相反,是鼓励第三方去中心化地组织自己的客户。」意思是,张小龙不希望微信自己去造宫殿,而是要建设一个森林,让动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如果有人需要使用森林的资源,就得靠自己努力挖掘。这个想法,很早就有所体现。微信做公众号,张小龙定下的slogan就是「再小的个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
  公众号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机制。微信不直接给公众号的文章分配流量,也不做用户引导。只有用户自己发现了,才能看得到公号内容。公众号作者需要精细运营,并且不断推出优质内容,才能沉淀用户。微信反倒是在一边推出各种政策,来维护这个生态的正常发展。比如长期不发内容的账号,可能会被折叠,甚至注销。
  如果说公众号只是微信去中心化的一个小实验,那么当微信成为平台后,推出的最重要的功能——小程序,可以说是微信去中心化模式的大实践。小程序本质上是人与组织的连接,组织可以是企业、机构。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企业都希望跟自己的用户有更紧密的关联,以及数字化的沟通。可是,要让每个企业都开发自己的app,用户干什么都得去装app。这显然不合理。张小龙就想,是不是可以在微信生态内做一个架构,解决这些问题。在确定这个架构的规则时,张小龙选择了去中心化的方式。比如,在小程序内,一家餐饮店想获得流量,就得在线下门店多贴些二维码,让顾客扫一扫。你多给一些优惠,用户就可能成为回头客,持续使用你的小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微信不会主动给商家分配流量,只能靠自己的勤奋、努力。
  如果在一个系统里,每个人都想着如何正向创造价值,这对一个系统来说,肯定是好事。因为没有人能去抢红利,通过红利变成贵族,然后躺在红利上赚钱。所以,一个好的规则,会激发所有人更多正向的东西。这对微信的长期繁荣,意义重大。张小龙也是这么思考的。他说过一句话:「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自己的大脑,我们认为这样一种系统的健壮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只有一个大脑来驱动的系统。」
  到2017年,小程序推出的时候,也出现过一波热潮。一堆人希望争夺红利,小程序创业也很火爆。但是,几个月之后,大家都非常失望。因为小程序开放的资源很有限,你既不能快速地获取流量和用户,积累红利,也不能迅速地实现商业变现。其实,张小龙是成心这么做的。
  因为当时小程序刚刚起步,很多东西需要验证。而且,张小龙也希望这一波挫败,让大家对小程序的认知,回到他的初衷上。他说过,一堆人为了争夺红利杀过来,可能会透支掉微信的流量,伤害用户体验。这会动摇微信的根基。
  张小龙不能容忍一帮蝗虫去毁掉微信这套体系。所以,微信平台要释放价值,必须以去中心化为起点去做,这才可能是健康、持久的。这是张小龙的一种世界观。它影响了微信平台的规则,也影响了这个生态的发展方向。小程序,由热到冷,再到平稳发展,现在正逐渐走向繁荣。在游戏、金融、餐饮,多个领域,企业都在利用小程序完善自己的服务。
  这件事上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去中心化,或许也是一种释放平台价值的新思路。它可能会慢,但也可能会更稳健,并且让这个生态可以持续繁荣。
  信仰的力量
  讲完微信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它不是生出来就是稳赢的。它也有自己的挑战和不确定,它能够从0做到1,可能恰恰是因为那个恐惧。
  张小龙固然是值得敬仰的。但我们从张小龙身上,真的能学到什么呢?是一句话:有时候,简单的信仰,比复杂的计算,更有持续的力量。

22年前美媒预测亚马逊失败,配图是炸弹,贝索斯发推文调侃北京时间10月13日早间消息,最近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分享一篇22年前的文章,这篇文章出自巴伦周刊,它预测说亚马逊注定会失败。巴伦周刊在封面上印下Amazon。Bomb标题,配图是一受各国拉拢,但台积电眼前仍有四大挑战近期,台积电赴日建厂一事得到证实。公司总裁魏哲家在法说会上表示收到来自客户和日本政府的强力承诺支持。据悉,新厂预计于2022年开始建造,2024年底量产。尽管日媒报道称,日本政府将亚马逊调整居家办公政策将让团队主管决定居家办公频率北京时间10月12日早间消息,亚马逊将允许员工更加灵活地选择居家办公,哪怕是在其办公室明年开始重新开放以后也是一样。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Jassy)在周一向公司员工发出的50。4公里,深圳在建最长地铁线全线贯通IT之家9月6日消息据中国中铁,深圳轨道交通四期工程最长线路深圳地铁14号线区间隧道于9月3日全线贯通,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轨通电通打下坚实的基础,预计深圳地铁14号线可于通用旗下Cruise计划未来几年在道路上安装数万辆OriginAV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Cruise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从2022年正式启动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送货服务跃升为数以万计的专用OriginAV业务。据Cruise首席执行马斯克明年将在欧洲推出全自动驾驶测试软件IT之家10月10日消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现宣布,,出于最后一刻的担忧,此前承诺将在周五向符合条件的司机推出的全FSD辅助驾驶测试版将进一步推迟。他表示小冰框架人工智能艺术家COCO绘画作品Umbrella获得国际艺术节大奖IT之家10月11日消息近日,世界最著名的儿童艺术节之一加拿大国际儿童艺术节(CanadaInternationalChildrensArtFestival)美术大赛获奖名单出炉,小米MIUI亲情守护功能将于10月30日停止服务感谢IT之家网友明天你好ZG的线索投递!IT之家10月11日消息小米在MIUI11时推出了一项亲情守护功能,用户可通过该功能的安全围栏运动轨迹了解家人的实时行踪,多方面保护家人安全小米诉争米家mijia商标被驳回IT之家10月9日消息昨日,小米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二审行政判决书公开,小米诉争米家mijia商标被驳回。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判决书显示,小米公司因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案,一码通行天津地铁与北京上海广州实现互联互通感谢IT之家网友打工轨道人的线索投递!IT之家9月22日消息感谢IT之家网友热心线索投递,自今日起,天津地铁将联合上海广州地铁上线App二维码的跨城互通功能实现一码通行,从此天津地北京全面排查出租房违规,制止电动车进屋充电9月20日消息,北京市住建委9月2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区域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物业公司立即组织开展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检查。北京房地产
美团回应布局换电业务正与第三方联合推广,不存在自营此业务的情况10月29日消息,据Tech星球报道,美团于近期再次测试新的业务,业务名叫源源换电,主要经营电池租赁和为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其Slogan为源源换电,永远有电。报道指出,该业务由北美团成立零售业务特别小组,骑行事业部总经理郭庆将离职有媒体报道称,美团今日宣布新一轮调整,成立特别小组,负责零售相关业务的讨论和决议。据晚点LatePost报道,特别小组有五名成员,分别是美团创始人CEO王兴,高级副总裁到家事业群总亚马逊AWSCEO未来将推出更多自研芯片产品10月15日,亚马逊(AMZNUS)网络服务业务(AWS)新上任CEO赛利普斯基(AdamSelipsky)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亚马逊计划未来将设计更多自研芯片,为客户带来更多亚马逊10月28日发布三季度财报,云计算营收有望超160亿美元10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以网络销售图书起家的电商巨头亚马逊,也是全球顶尖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云计算业务的营收远高于其他厂商,已连续28个季度保持增长。随着企业对云计消息称台积电美国工厂2024年起生产手机用5nm芯片10月18日消息,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晶圆厂,将于2024年起生产5nm芯片,公司表示,届时月产能将达到2万片。据CNBC报道,台积电首席战略官亚利桑那州项目首席执行官美国会拟下周提出一项法案,禁止谷歌亚马逊等偏袒自家产品北京时间10月14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艾米克洛布查尔(AmyKlobuchar)和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ChuckGrassley)为首的两党议员小组,计划提印度抄袭事件曝光后,美议员再次敦促分拆亚马逊北京时间10月14日下午消息,据报道,在亚马逊印度抄袭事件曝光后,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Warren)今日再次敦促分拆亚马逊。今日早些时候有报道称,数千页亚马逊印度公司被指抄袭和推广自有品牌仿制品北京时间10月14日早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被指通过系统的措施,在印度仿制其他公司的产品,并利用搜索结果来推广这些仿制品。路透社获得了与此有关的数千页内部文件,包括详细介绍这些做法天津地铁4号线南段6号线二期将于28日开通初期运营感谢IT之家网友JustinDai的线索投递!IT之家12月27日消息,根据天津日报消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津地铁4号线南段(东南角站新兴村站)6号线二期(渌水道站咸水沽西站重庆轨道交通将实现三线互联互通无需换乘的直快车,从唐家沱行驶至跳磴仅需59分钟感谢IT之家网友Jack张宇航软媒用户1988249的线索投递!IT之家12月26日消息,据重庆轨道交通,12月28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4号线5号线将实现三线互联互通,无需换乘的直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将于12月28日开通西起南庄站,东至广州南站感谢IT之家网友命运石之门的线索投递!IT之家12月26日消息,据佛山轨道交通,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将在2021年12月28日中午12时正式开通初期运营。据介绍,佛山地铁2号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