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物理学家正经研究的黑科技量子纠缠buff加持,雷达精度提高500倍

  "量子纠缠雷达",听起来是不是像民科?其实这可是物理学家正经研究的黑科技,还发表在了物理学顶刊 PRL(物理评论快报)上。论文里说,这种雷达的精度可达普通雷达的 500 倍。
  等一下,量子纠缠和雷达,这俩是怎么凑到一块去的?简单来说就是,量子纠缠可以弥补传统雷达信号衰减太快的缺点。
  传统雷达在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这两个过程中,信号强度都随距离的二次方衰减。合在一起就导致雷达信号随距离的四次方衰减,也就是说,如果想把接收信号强度增强两倍,需要把辐射强度提高 16 倍!
  这种程度的衰减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
  假如一个信号发射器功率为 1kW,加上增益为 10 的天线,去探测 5 公里外一个 1 平米的物体时,收到的反射信号只有几纳瓦。而像我们平时用的手机,在满格信号的时候都有 0.1W 的辐射功率,是上述例子中接收到信号强度的一亿倍。
  于是,为了拯救这种程度的衰减,研究人员开始想办法:方向无非是两种,要么增强辐射,要么优化接收。如果选前者,实在太不划算,根据雷达信号的四次方衰减,要想把接收信号强度增强两倍,需要把辐射强度提高 16 倍。因此,研究人员把目光放在接收的过程上。
  这时候,量子纠缠登场了。量子纠缠如何提高精度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独有的一种现象,指的是微观粒子在一些物理性质上会有关联,天生就是配对的。
  举个栗子,有一副正常的手套分装在两个盒子里,一定会有一只左手和一只右手。当确定其中一个的时候,另一个也随之确定,无论这两个盒子距离有多远。
  像这样有某种暗戳戳的联系的两个微观粒子就处于纠缠态。于是,研究人员想:如果我们生成一些相互纠缠的光子,然后只发射一半,等到信号被反射回来时,再用剩下的一半做对比。
  无论信号怎么衰减,这些孪生光子都可以轻松配对,岂不是可以大大提高雷达精度?
  计算结果也确实如其所料。Quntao Zhuang 和 Jeffrey 推导出,量子雷达的均方距离延迟精度要比传统的雷达高几十个分贝。除了理论推理,研究人员还用无人机来实际检测了一下量子雷达精度。在 100m 远处检测无人机的情境下,量子雷达比传统雷达的精度高了 60 倍。
  两者的对比可以直观得从下图中看出,其中横轴代表信噪比,纵轴代表均方距离延迟精度(越低越好),红线为量子雷达的表现:
  从图中大体可以看出,量子雷达在全部信噪比区间都比传统雷达要好。在信噪比较高(达到 15-20 分贝)时,量子雷达(红线)比传统雷达(蓝线和青线)有小幅精确度优势。在较低信噪比情况下优势更为明显,例如信噪比在 5-10 分贝之间时,量子雷达的精度大约是传统雷达的 500 倍。作者简介
  这项工作的研究人员是庄群涛和 Jeffrey H. Shapiro。
  庄群涛在 201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18 年拿到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博士学位,目前在亚利桑那大学任助理教授。
  而 Jeffrey H. Shapiro 是麻省理工电子研究实验室前主任,也是麻省理工光学和量子通信组主任。
  参考链接:
  [1]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8.010501
  [2]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2/01/entangled-microwave-photons-may-give-500x-boost-to-radar/
  [3}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19/08/23/75512/quantum-radar-has-been-demonstrated-for-the-first-time/

你了解你的大脑吗?男性平均脑容量比女性多143立方厘米人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它负责接收各感官发来的信号,以及向肌肉输出信息。人脑的基本机构与其它哺乳动物相差无几,但占身体的比例远超其它动物大脑。人脑重约1。4千克关于人脑的几个科学家发现神经时钟,可对经历和记忆做时间标记图中展示了4小时滑雪之旅经历的人脑记忆,从一个陡峭山峰,经历长达4小时的滑雪之旅,图中包括了滑雪者对时间的感知变化。该观点是有经历的时间依赖于事件过程,并且可能被认为比时钟时间更快重磅突破,我国成功研制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113个光子144模式IT之家10月26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人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近期成功构建113个光子144模式的谁在扼杀星系ALMA新研究揭示星系生死之谜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在一项新研究中,天文学家借助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对邻近宇宙进行了调查。这是有史以来针对星系团中造星燃料的最大规模的高分辨率巡天观测研究。紫金山天文台发现银心宇宙线新成分以及宇宙线的磁屏蔽效应IT之家11月15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官网,最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黄晓渊袁强和范一中利用费米卫星的伽马射线数据仔细研究了银心附近区域的宇宙线分布,其研究成果显示的部分一高分家族再添新成员,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3星IT之家11月20日消息,今日9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3星发射升空。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四号乙运2022年我国将建成世界最大海上发射船IT之家11月17日消息,据中国航天报报道,近日,东方航天港新型海上发射船开工仪式在海上发射母港海阳生产基地举行,用于海上发射任务的专业化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开建。中国航天局公布信息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雷暴云顶放电的光学特征IT之家11月19日消息,据中国科大官网,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雷久侯祝宝友和陆高鹏教授团队在雷暴云顶向上放电及多圈层耦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基于自主发展的地基闪电观测阵列,结合如果宇宙是一个大型计算机模拟程序,那它可能包含6x1080比特的信息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一项新研究称,我们目前可见的宇宙可能包含大约6x1080比特的信息。有人认为,这些发现可能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宇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利用质能宇宙最极端的神秘闪光能量一秒钟内令整个星系黯然失色北京时间1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中充满了明亮的光,跨越了整个电磁光谱。尽管这些光绝大部分来自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但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短暂而明亮的闪光,甚至比整个星系本身贝索斯提出免除NASA20亿美元费用,以换取月球着陆器合同北京时间7月27日早间消息,据报道,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周一提出,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免除20亿美元的费用,以换取开发月球着陆器将宇航员送
4亿年前的化石揭示了第一批树根是如何进化的来自苏格兰一个地质构造的植物化石揭示了已知最早的根系形式的发展。由GMI奥地利科学院格雷戈尔孟德尔分子植物生物学研究所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实现了第一个完全基于化NA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下一步计划据外媒报道,詹姆斯middot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WebbSpaceTelescope)已经通过了最后的地面测试,不过NASA取代哈勃望远镜的最大挑战仍在前面。这可能是迄今为运动可以减少肥胖成年人在休息时燃烧的卡路里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罗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减少肥胖成年人在休息时燃烧的卡路里量。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涉及1750名成年人的数据。日本火星探测器将于2029年带回一份火卫一样本据外媒报道,日本航天局(JAXA)正在为其火星卫星探索(MMX)任务做准备,该机构计划在2029年将火星卫星火卫一上的样本带回地球。此次任务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希望找到火星两个卫星麻省理工学院的SensiCut技术可识别激光切割的材料据外媒NewAtlas报道,在一个杂乱繁忙的车间里,当然有可能弄不清某张材料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这使得用激光切割很危险。SensiCut系统旨在提供帮助,根据其表面质量来识别30种不天问一号成功发射一周年!祝融号行驶路线图发布7月2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05秒,天问一号任务成功发射,迈出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据ldquo中国探月工程rdquo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我国首次火研究表明智能手机屏幕有望被用于检测水中的毒素据外媒NewAtlas报道,当我们听到智能手机被用来执行分析任务时,通常还会有一个与手机相连的设备。然而,根据一项新研究,手机本身的触摸屏很快就可以用来测试饮用水和其他液体。简单地想玩手游化解无聊?新研究称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无聊的ldquo逃避型玩家rdquo(特指那些难以融入现实环境并保持注意力的人),或将精神寄托于一种深度且毫不费力的专注状态,从而在意识层面上忘却与时间和空研究一次性口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这种影响自从去年COVID19大流行病开始以来,口罩和其他个人防护设备已成为医护人员的必需品。一次性N95口罩的需求量特别大,以帮助防止SARSCoV2(引起COVID19的病毒)的传播。研究人员利用红外摄像机和人工智能来预测沸腾危机据外媒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通过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来预测ldquo沸腾危机rdquo,它有可能应用于冷却计算机芯片和核反应堆。沸腾不仅仅是为了给晚餐加热。它也是用来冷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坚固自行车头盔更好地保护骑行者据外媒NewAtlas报道,报道自行车头盔的工作原理是吸收冲击能量,否则这些能量会传递到佩戴者的头部。据称,由于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树脂,一种实验性的新头盔比传统的头盔可以提供更好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