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阮咸

  六.阮咸:一把带着哭音的琵琶
  琵琶是一种乐器。这种乐器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阮咸”。晋以后的一些朝代,干脆将琵琶称为“阮”。
  其实,“阮咸”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阮籍的侄子,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有两个特点,一是行为上的旷达不羁,二是音乐上的细致入微。由于他对琵琶的制作和演奏都很在行,所以琵琶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可他这么一个情调高雅的人,竟也有“不光彩”的经历:与一头猪同在一个盆子里饮酒!那么,他作为当时很有名望的文人和音乐家,为什么与猪同饮呢?他的处境和心境,又是怎样的呢?
  一
  阮咸,晋初名士也。他和他的叔父阮籍一样,都是旷达不羁的名士,人称他俩为“小阮”、“大阮”。阮咸讨厌官场的污浊之气,蔑视封建礼教,宁可一人喝酒弹琴,消愁解闷,也不愿与庸人来往,大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超脱与旷达。   当时的洛阳,虽经受多次战争的破坏,但还是比较繁华的,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阮咸的老家在陈留,即现在的开封附近,但他刚刚懂事就很向往洛阳。   他的父亲名叫阮熙,是阮籍的哥哥,曾做过太守,但是不知为何,阮咸家非常贫穷。少年阮咸相貌堂堂、谈吐不凡,但平时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这使他有了自卑心理,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愿与人交往。   晋初的社会风气非常不好,门第观念很重,谁若是贵族出身,就会受到尊重;若是家庭贫困,又没有贵族血统,大家就瞧不起他。阮咸就常遭别人歧视。   当时有一种民俗,是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就是在农历七月七这天,各家各户都要把衣物拿出来晒一晒。按说,七月的阳光很好,把衣服、被褥什么的拿出来晒一晒,让紫外线把那些霉了的、潮了的衣物消消毒,是很有好处的,但当时人们晒衣物的目的,却是为了炫耀。   炫耀什么呢?大户人家,用绫罗绸缎缝制的衣服很多,拿出来晾晒,就像是举行时装展览,红白绿蓝,随风飘舞,煞是好看。可是,那些贫苦人家,只好把旧衣服熨了又熨,把那些破了的和有补丁的地方都掩盖起来,才勉勉强强地挂出来,心里是非常沮丧的。   话说阮姓是个大家族,好几百号人住在一个区域。住在北边的人都很富有,称为“北阮”,住在南边的人都很贫穷,称为“南阮”,阮籍、阮咸等就住在南边。   这南北的一穷一富,形成对峙,有了矛盾,也就有故事了。   这一年的农历七月七,家家户户又要晒衣物了。一大早,“北阮”的人都高高兴兴地把好衣服挂了出来,并互相打着招呼,炫耀着。阮咸在这边看到了,觉得那些人很浅薄,令人厌恶。他回到屋里,拿出一条粗布短裤,用一根长长的竹竿,高高地挑起来晒到外面。   那短裤皱皱巴巴的,样子很不雅,迎风放肆地招摇着。这是他在示威。“北阮”的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的好衣服面对着一条破短裤,摆阔有啥意义呢?就不再张扬了。有人过来问阮咸:“你怎么挂了一条短裤出来晒呢?”他回答:“既然这个节日到了,我也未能免俗,表示一下意思吧。”   成语“未能免俗”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二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对魏晋人饮酒、炼丹、服药等现象进行了剖析,说这些名士赤脚、袒腹、裸体,让自己的身体最大限度地接触大自然,真是各有特点。在“竹林七贤”中,最懂音乐的是阮咸、嵇康和阮籍。三人之中,阮籍喝酒很厉害,嵇康服药很厉害,而阮咸喝酒的方式很厉害。   阮咸喝酒,常常进入一种忘我状态,兴致来了,有酒就喝,一不管酒的质量如何,二不管是谁的酒,三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一次,他与族人聚饮,大家嫌用小杯子喝不过瘾,改用一个大盆子代替,正喝得酣畅淋漓时,忽然跑进来一群猪。   那时的酒,类似今天的米酒,有种酸酸甜甜的味道,怕是猪也爱喝。只见一群猪拱着鼻子与大家争饮,众人连忙轰赶这群猪。一群大猪被赶走了,这些人却惊呆了:好家伙,只见留下的一头小猪,正和阮咸头挨着头,一块儿扎在盆子里喝酒呢!阮咸喝得醉醺醺,小猪喝得美滋滋,竟不分彼此了!   众人都笑了,赶紧对阮咸说:快把猪赶跑!它正与你痛饮呢!阮咸却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意思是说:天地造化万物,原无贵贱之分,为啥就不能让猪喝点酒呢?来来来!共饮,共饮!他热情地邀请小猪,又痛痛快快地喝起来。   阮咸的这种做法,不但无视封建礼教,也超越了人性的弱点。1700多年前的西晋初期,封建礼教每天都在“吃人”,他这样做,绝不是犯傻或者精神上出了问题,他这是在故意蔑视、反抗封建礼教。   阮咸的勇敢精神还体现在对爱情的追求上。他不像那些封建士大夫,心里想着女人,嘴上却贬低女人,见了女人就躲开。阮咸曾经喜欢一个婢女,这婢女是鲜卑族人,很漂亮。阮咸的母亲去世后,这位婢女要远走他乡了,但阮咸只顾读书,竟浑然不知。当他听说这位姑娘拿着行李走了,赶忙向别人借了一头驴,骑上就追。   这时候他还穿着孝服,人们见他拼命追赶那姑娘,觉得有点过分,就问他:你追一个婢女干啥?他竟回答:“人种不可失!”直听得人目瞪口呆,却不知他说的是啥意思。   三
  阮咸还是当时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但他的文学作品却没有流传下来,我们也无法通过文字窥见他的文采。但是,人们在他的墓穴中发现了他的“影子”。   这个“影子”,是一把琵琶,殉葬品,铜制的。这把琵琶伴随他长眠地下,经历了从西晋到唐朝400多年的岁月。这把琵琶出土的时候,正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天下歌舞升平,所以对乐器是非常重视的,唐玄宗让弘文馆学士元行冲对琵琶进行鉴定。元行冲鉴定后指出:此物正是阮咸的遗物。   经过400多年的锈蚀,琵琶已经满身铜锈,不堪使用了,宫廷乐匠只好照着样子仿制了一把,所用材料不再是铜,而是上等的木料。琵琶仿制出来后,经过实验,人们发现其音调激越清雅,就称其为“月琴”。   唐德宗统治时期,著名学者杜估指出:既然“月琴”是依据阮咸的琵琶仿制的,大小、形状以及音色都与原来的琵琶差不多,为啥不将月琴命名为“阮咸”呢?从此,我国的琵琶有了“阮咸”这个别名,以纪念这位有着鲜明个性的音乐家。   现在想想,那把埋在墓穴里的琵琶,不知隐藏着多少风流故事。我们虽然无法目睹阮咸怀抱琵琶的风姿,也无缘聆听他的演奏,但可以肯定他那颗心绝不会与琵琶同朽!阮咸本人也像他的琵琶一样,有着金属般的质地,掷地有声!   阮咸的音乐天分很高,很小的时候就通音律。少年时代,他听音乐时的表现便与众不同,可以做到“神解”。所谓“神解”,就是乐声只要钻到了他的耳朵里,是高,是低,是清,是浊,他都能分清楚,而且丝毫不差。这样说,可能有人不相信,说他会恁神?其实,古人的本领,是万万不可低估的。   三国时期吴国的俊朗人物周瑜,就有这种本事,别人演奏时,他在一旁饮酒聊天,但只要有一个音符错了,就别想瞒过他的耳朵。“曲有误,周郎顾”,当时流传的俗语,说的就是这事儿。   这样一来,阮咸就要得罪人了!他得罪的,竟是执掌全国乐礼的最高长官荀勖。据《世说新语》记载:荀勖主管乐礼,位高权重,对音乐也很精通,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已经是天下无双了,但实际上他的音乐才能不及阮咸。一次,荀勖自造新律,请阮咸来欣赏,阮咸认为新律不合乎古韵雅乐,难以表现音乐里“中和”的境界,就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荀勖一听非常恼火,认为阮咸是对他妄加指责,是存心捣乱,就向晋武帝进谗言,革去了阮咸的官职。   阮咸当时的官职是“散骑侍郎”。你看,当时的官衔里不知为啥有那么多“散”字,嵇康被称为“嵇中散”,最后弹了一曲《广陵散》,飘逝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而阮咸的这个官职,“散”字后面又加上了一个“骑”字,就更浪漫了!似乎可见阮咸骑马而来,轻弹琵琶,无拘无束,一路高歌地行走在天地之间。   荀勖进了谗言,使阮咸遭贬之后,却发现自己错了——原来,有人在掘地时挖出了一把玉尺,是周代的,这种尺子号称“天下正尺”,被认为是最准确的尺子。荀勖如获至宝,马上用来校对新律。他这才发现阮咸当初的指责一点儿不错,新律都比正尺稍微短一点!荀勖羞愧难当,知道是自己错怪了阮咸,深知阮咸的才能是被埋没了。   看来,阮咸遭受的不仅是政治上的压制,在乐坛上,他的才能也不能得到正常发挥,他常为此感到愤懑。据说,他的琵琶有时会自动鸣响一个颤音,那颤音听起来很凄美,像人的哭声。这当然是人们的杜撰。不过可以料想,阮咸一生都很压抑:写了那么多好文章,没有保留下来;弹奏了那么多美妙乐章,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就连有的书上介绍他的生平时,竟也写着“生卒年不详”。   阮咸,是一把带着哭音的琵琶!历史委屈了他!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茫茫人海,谁是他的知音呢?

鲁迅ldquo我以我血荐轩辕rdquo是你最宏伟的志向。历史随着水流点点推移,你的声音却永垂不朽。也许,在你的心中只有人民吧。你生活在黑暗,迂腐的社会里,也惟有这样,才让你目睹低层贫困朋友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提笔好了就写朋友吧!时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已经快17岁了想想以前的日子,感到很可笑,再想想以后,更多的是迷茫!真的好怀念高一的日子,刚踏进这个校园,一股陌生的气息母爱曾经有一位名人说过ldquo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辛苦的爱!rdquo没错,母亲从痛苦地把我们生下来并且把我们养育成人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况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能经常惹她们生父爱父亲的爱是伟大的,每个人都有爱的港湾,我也不例外。我的父亲长得很壮实,一双小眼睛,一张严肃的脸,使人一看就害怕。但是我的父亲很爱我,为了丰富我的课余生活一直支持我打台球。为了鼓励我学会感恩母亲每个人出生倒长大,是谁一天天呵护我们成长?又是谁在我们孤独的时候陪着我们在我们伤心地时候给我们讲笑话,在我们问无数个ldquo为什么rdquo的时候耐心的回答这个人是谁?是我们的妈妈妈我知道你没有听见我的呼唤。你在熟睡。在狭窄的沙发上,头枕着沙发的边缘,眉头微蹙,长发披落下来。尽管是新染的黑色,依然有丝丝白色顽固的透出来。我鼻子猛然一酸,仓皇逃回房间。你知不知道老爸的癖好人人都有爱好,我爸爸的爱好就是买书,而且三天两头地往书店跑,每次都买回四五本,似乎不看到那些ldquo方头方脑rdquo的家伙就浑身发痒,真可谓是买书成癖。而且,他还极喜欢给我买书谢谢你我的老师在我面前的这张毕业照,也许对别人来说是一张普通的照片,但是对于我这个初三毕业生来说却是无比珍贵,因为它代表我人生中一段重要路程的终结,太多的欢笑和泪光,荣耀和耻辱都在这张照片中凝结母亲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唯见太原公子ldquo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rdquo的磅礴气势少伯ldquo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rdquo的离忧悲哀太白ldquo妈妈的爱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每天总会看见妈妈上班疲劳的样子。有一次,晚上我刚入睡肚子不舒服,想呕吐,妈妈把我抱进洗手间,我想吐又吐不出来,非常辛苦,妈妈就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揉揉我爱抽烟的爸爸他很幽默,肚子里装满了ldquo墨水rdquo。他喜欢看书,特别是易经杂说,南怀瑾一定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忠实的读者。偶尔睡觉前,也捧着本鲁思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研究研究。他还喜欢了解
初中议论文责任庇护随着时代的变迁,各方面的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孩子们享受的待遇也高的令人咂舌。父母只是一贯的的为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他们本以为自己为孩子尽到了所有的责任。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一位关于苔花的议论文作文1000字ldquo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rdquo300多年前,清代才子袁枚作小诗苔,歌颂渺小的苔花在幽暗中也要昂首挺胸怒放。今天,我们也应看到,再平凡的人们,也从苔花开说去议论文800字看苔花一朵,些小如米,背阳而生,仍卖力绽放。不免引人联想起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缺少的是与生俱来的优厚条件,具有的是ldquo开rdquo的努力,和ldquo学牡丹rdquo的渴望。月亮遮住了太阳的脸初中作文20xx年的7月22日上午,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上空上演了一场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这是景色最壮观的一次了,这是一次天文盛宴。8时30分,在我家楼顶上,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团炽白色的光,抒情月亮思乡的作文皓月当空,你独立舟上,一樽美酒入口,荡气回肠。你抬头望月,任月华洒满全身,熠熠生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抒情月亮思乡的作文,欢迎来参考!抒情月亮思乡的作文1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未来的科技世界作文600字未来科技一定非常高级!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带着重重的好奇心,坐上时光机,穿越时光。我打开门,一片繁华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高大楼房,酷炫的车身,还有繁荣的街道!咦?这不是萧江吗?此时致亲爱的月亮姐姐一封信亲爱的月亮姐姐你好!我叫陈宇轩,我今年六岁了,我非常喜欢看你们的节目,喜欢你们播放的动画片,也喜欢天眼乐队。我每天都会准时收看你们的节目,喜欢看月亮姐姐还有天眼乐队一块给小朋友过生我的世界不空虚作文你总是在远方眺望,你在岸那头,我在彼岸边,相隔守望,天蓝依依,随风云动,冉冉升起,从容彼岸是生活,放下过后更澄明,形影之间观世影,灵性深处开莲花。我们之间的隔阂,深深地伫立在那儿,苔花如米小作文800字诗人袁枚写ldquo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rdquo苔花在生长之处虽阳光难以照到,但它仍坚强绽放,如同牡丹。我想我们当中有不少如苔花的例子,而他们在幽暗处春天来了6年级命题作文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是一个美丽温暖的季节,还是一个充满梦想希望的季节。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春天来了6年级命题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春天来了6年级命题作文1那春姑娘又冬日摘西瓜六年级叙事作文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那时,我们一本正经去做的事,觉得那是正确的,可是慢慢长大后,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可笑。记得那时,我最爱吃的水果就是西瓜了,我每个夏季都要吃。三岁那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