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心灵捕手影评观后感

  心灵捕手影评观后感1
  《心灵捕手》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对于没有亲身的经历、阅历的我们,多看看,更是不错。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在象牙塔里求学,和书本打交道的学生,更要注意弥补缺乏生活经验的不足。因为任何学科,都是依归于生活。论文是要写滴,专著和教材是要读滴,但“活”更是要“生”滴。挥去那看似沉重的忧伤吧,回转到活生生的当下;跳出学科的窠臼与成规,在阳光下去体验行动出人的生气。
  “人”——这是心理学、乃至一切学问存在的意义。须知是书本和知识在试图完整表述人的属性、特征,而绝非人就是按照学科理论来存活。学理研究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其价值离开了人本身就是一堆废纸。
  前人把自己生命经历、专业研修所领悟到的情感和思想注入到某种物质媒介(诸如语言、文字、影音视频、乃至他人身体),从而作者肉身朽灭之后,精神性的思绪得以留存。人类的文明就得益于这一累积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短暂而局限的,蒙昧无知是一种过法;“朝闻道、而夕死”是一种生存方法;悟道而行道、传道,将人类文明的火炬“薪尽火传”亦是一种活法。各领域卓越的专家、学者、行者,能做出成就其实源于“不甘心”。他们大抵都有聪慧敏锐的心智或自己对生活的切身感触,以及专长的技能或足以保障自己一生安稳的才华。然而他们必然有一点共性:他们不满意就此停止,不甘于此生只是被限制在自己的领域,也不想只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于是他们不住的向外探索,要超越自己的身心辖制。
  在对抗自己、向外寻求的动态下,人们无意识中得到了这样一个好处:不过分的关注自己心理的好恶与哀乐。虽然这世界许多人或自恋自大、或自怜自怨、或自私自利。这些情绪其实人所共有,当你太关注自己、太沉浸于书本的世界、太在意一个人、太顺服自己的积习(这些情绪都是自足的、凝滞不前的心境必然会带来的)。
  西人有语曰:人在看到大自然的瑰丽奇异时,流下两滴眼泪。一滴是感叹造物主鬼斧神工的创造;另一滴是为了哀叹自己有这样一颗睿智细腻的心灵能欣赏这奇异世界,而这颗心却还注定要死去……
  心灵捕手影评观后感2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疑问,就是它的结局会是怎样?如果威尔仅仅是克服了心理障碍最终成为一个数学家,那样电影也太平淡无奇了,幸好在影片的最后我得到了一个我想要的结局。马特戴蒙最终离开了他的朋友们,同时也放弃了他的工作,去追他的爱情去了。而且不像其他电影中的那样威尔会敲开女主人公的房门然后深情一吻,电影的最后我们看到威尔驾着朋友们送他的车行驶在了公路上……
  当本阿弗莱克(人物名我忘了,只记得演员的名字)来敲威尔住处的大门时,这次他的愿望终于成真,威尔终于开始了新的生活。有时候我们的确不应该为一个朋友的远去而感到悲伤,朋友又不是卫生间,为什么每天都要和你形影不离?
  除此以外电影的结尾表达了一种态度,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把握自己的态度,就是跟随自己的心(follow your heart),虽然中国人所说的随心所欲是个贬义词。
  心灵捕手影评观后感3
  看上去很土的一个美国大款泰德·莱昂西斯,独立制片了一个记录片似的电影《南京》。我看到他接受NPR电视采访的新闻画面,那土老冒说制作《南京》是为了让10亿中国人看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即使盗版我也不在乎”。
  我大吃一惊。美国AOL的副总裁说出这样的话来,跟知识产权保护背道而弛,纵容犯罪,于他的声名有损。可是,我到盗版摊上找过,有《300》有《海盗》有《变形金刚》,没有《南京》。我问摊主,答曰:不知道,没听过。电影院小厅里稀稀拉拉的上座率,这么没有市场效应的赔钱货,谁盗?
  莱昂西斯该高兴,还是该沮丧?
  知道张纯如,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是因为她自杀的新闻。一个36岁的母亲的死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她的书《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我看到这本书的中文版时,当时正逢新春。我以为当代不会有能跟《雪白血红》比肩的纪实文学,而且题材类似也是战争,信手翻了翻。看着看着,就觉得胃里在抽筋纠结。大过年的不合时宜,本应该放下却怎么也没放得下。好多天才看完。
  很久之前,我看书就快得不得了了。不敢说过目不忘,但一目十行也不会让我丢掉整本书的灵魂。这久违的境状再出现,是因为看的方式。放弃了惯常的一气呵成,砍成一段一段地。这是不得不的选择,因为如果不采取断断续续地读,真读不下去啊。那时就想,如果1937年12月我在南京,我…………我不知道。因为压根儿就没敢往下想,没答案。
  读《南京暴行》以前。小时候上历史课,很少的段落,寥寥数笔,只需要记住时间、地点、事件、死亡人数,就OK了。考试顶多是个填空题,连简答题都不是,最常见的是选择题,排队法就OK了。瞎扯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大言不惭,纷纷说:要是我,拼一个值了杀两个赚一个。我听得一愣一愣的,因为当时想说:实在不行自杀呗。于是便很惭愧,最终也没好意思讲出去丢脸。
  可读完了《南京暴行》,忽然幼稚。自杀是奢侈品,少数人才能享用。
  有个纳粹约翰·拉贝,在南京建立了最大的安全区。一个纳粹。他的《拉贝日记》里,也能看见人道主义的闪光。这本书看得比张纯如的早。可是拉贝38年就离开了,他的记录是中断的。《魏特琳日记》因为女记者米妮·沃琴的女性身份,明显地对于性暴力的受害者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同情。这几本书构成了比教科书或是国内绝大多数干巴巴的罗列本角度更全面、记录更客观的平面框架。
  牧师约翰·马吉用16毫米胶片偷偷拍下了长达400英尺的影片。比尔·古登塔格把它们直接用到到了电影中。这些冒着极大风险得到的影像资料据说吓坏了所有影片参与者。古登塔格20xx年的作品《世贸双塔》,能从众多同一题材的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他的导演功力可见一斑。整个电影以西方亲历者的视角审视这场浩劫。好就好在,一般的纪录片往往是把照片和幸存者的讲述堆砌成积木,大空而泛。这个纪录片是请演员来扮演曾经亲历过这一事件的当事人。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让一切都直观生动鲜活起来。《兄弟连》、BBC的纪录片,也采用了这种手法,效果惊人。
  《南京暴行》后面还有一个小标题〈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遗忘,大屠杀也能遗忘?
  其实与其说是遗忘,更准确的说是简单化、数字化,公式化。见得多听得多,习以为常,跟当时被屠杀却不会反抗逆来顺受一样,麻木了。
  是的,麻木。这个词的心理层面就是情感冷漠。1937年连年烽火见怪不怪,20xx年是声大雨小不了了之,早起茧了。
  刻意的信息屏蔽,集体的记忆压抑,根源于自己。建国之后热火朝天的干劲怎么可以用黑色的记忆来抹灰?小米加步枪把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军和美国大兵打得抱头鼠窜的英雄战士,大建设大跃进大炼钢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才合时宜。可以控诉不可以叙述苦难;可以雄纠纠气昂昂不可以惨兮兮情切切。80年代之后的反思潮忙着拔乱反正,意识形态更重要。新世纪经济大潮也不允许有什么事实结果出现,所以讨论苍白得没有力量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
  二战中另一个大屠杀的亲历者犹太民族也有过一样的历史。以色列建国20xx年以后才有大屠杀的幸存者缄默讲述屈辱的经历。咱们也一样,从小被灌输的英雄主义光辉形象突然被羞辱凄惨侵占,出于本能地反抗不承认。真的假的?那些人傻啊?等着受死?
  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和他们也是一样的。
  从奥斯威辛这样的集中营出来的人,全部受到严重的精神伤害。大量的人从此记忆受损,智力下降。这种伤害比肉体伤害更持久、更难以痊愈,绝大多数人终身笼罩在其阴影下,表面精彩内心苍白,只是压抑得更为深远罢了。
  南京也是一样,因为那个城市在那个时间段里就是一整个儿的集中营。
  心理上的崩溃比日本人的刺刀更早杀死了他们。
  《南京》的第三方视角或许与我们平日接触到的不太一样,但无可否认这样更有冲击力,更有真实感。数字固然重要,但是一味纠缠于这个问题,只能造成真实深刻的历史抽象化的结果。结果就是历史学家、政治家、学术研究全部淡淡地浮在一个一个情感存在上。如同蒙在历史车轮上的蛛丝,轻轻地却遮蔽了我们的眼。
  《卢旺达饭店》里引用了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话:当卢旺达陷入疯狂时,世界却闭上了眼。1994年4月7日开始的种族灭绝,100天里屠杀了100万人,几乎全是用大刀砍杀的,尸骨如山。
  那个影片尽管难免有美式英雄主义的影子,但绝对瑕不掩瑜,出类拔萃。
  这场以种族灭绝为目的大屠杀,居然还会发生在二战50年之后的现代信息社会。很多当时战争罪犯现在依然身居高位权钱依旧,或者流亡海外逍遥自在。是反思不多么?联合国20xx年纪念卢旺达大屠杀20xx年祭不隆重不热烈么?国际研讨会参与者不踊跃么?结果怎么样呢?足够影响结果的既定事实太多了,伦理人道显然不是最重要的那杯茶。
  思考的本质是为了学习,避免再出现同样的灾难。
  可惜许多人忘了。
  可惜很多人根本没兴趣。
  可惜太多人了解的闪念都没有。
  电视、电影、纪录片,一切的影音资料,从理论上说是最容易直达心灵的快车道。
  用得好就像吃了巴豆的机关枪,淋漓痛快。
  用得烂就是肠梗阻十年的臭弹,除了切,别无他法。

金色的秋天高中作文金色的秋天来了,梧桐树的叶子像金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无论是谁从那儿过来都会捡来一片叶子做书签。此时的天空还是灰色的,看不到树叶本来的面目,只可见到云隙间放射出的晓星残月的光辉。我背写给天堂里的泼高中生作文人说望着天空望久了便会看见天堂。但是是为什么我望了好久直到眼睛生疼,却还是没能看见你。泼,那里是不是终日阳光暖和,你一定是很安定的样子吧!这样你才忘记了回来,我知道你只是忘记了回来绝恋高中生作文通过一个凄美的故事,反应现今社会中的一些不能明说的现象,这也是我的世界观!西风扫过,满地落红。昔日艳丽的花儿,如今,全败了!独自一人,漫步在欲颓的夕阳之中,满是孤寂。芳馨,或许我们感恩母校高中作文700字集合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恩母校高中作文700字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感恩父母高中作文500字锦集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父母高中作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高中作文800字时光的印记像是永远不会刻上他们的脸庞,决然却又美好的演绎着童话,顶着光圈的天使总围绕他们身边,将浮华拭去,留下片片寂静,舞动着彩蝶的双翅,他们总飞到那令人触碰不到的虬枝上。然后,我境的高中作文时下国人谈到诺贝尔文学奖,或许最多联想到的就是莫言。实则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自己有意识和记忆的话,那么我相信在浩渺的文学云海中,有一个名字它永远不会忘记萨特。萨特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存在R曾经我依然铭记高中作文650字偶然间,发现了被偶搁置了一年的毕业留言簿。带着重温旧梦的心情,一页一页的翻开不知道第几页,看到了曾经的挚友的赠言,偶一遍一遍的看着,字里行间都是我们昔日里的快乐与真挚的友谊!她说B有关以感恩为题的高中作文600字七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感恩为题的高中作文600字7篇,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好朋友高中作文700字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好朋友高中作文700字5篇,欢迎阅读,希望做自己最重要作文800字清晨,打开窗户,轻嗅,淡淡花香扑鼻而来,灌木中簇拥着丛丛花朵,给人予清晨的美好心情。这是多么和谐而怡人的风景啊!太阳还没升起,大地只被晨光照耀。冬季的寒冷还没退去,初春就已来到,虽
一个好消息作文200字今天下午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李老师走进教室里说安静!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一听到好消息,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李老师说下周星期一学校要组织你们到雏鹰基地去体验一下生活,直到星期三才回我身边的活雷锋事迹导语雷锋身上有爱心,也有奉献的精神。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身边的活雷锋事迹作文,请大家认真阅读!我身边的活雷锋事迹作文1近日我学习了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入党30小学四年级我身边的雷锋作文第一篇虽然雷锋叔叔的生命只度过了22个春秋,但雷锋精神像三月里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在马路旁校园里看到雷锋的身影。我不是每天都坐公交车吗,一直刷卡。突然卡里没钱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的作文和爸爸妈妈说心里话爸爸妈妈您们知道吗!您们虽然把我拉扯大,给了我不少快乐。可是我长大了,您们也给了我快乐,可大部分都是在教训我,揍我,考不好就得打我。难道站上枝头的鸟儿就能成为凤凰2015年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句子汇总一开头句型1。Asfarashellipisconcerned就helliphellip而言2。Itgoeswithoutsayingthathellip不言而喻,hellip3。雨后的葡萄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后的葡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几年前关于水果小学作文400字4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果小学作办法总比问题多六年级作文办法总比问题要多,忘记了这是哪位前辈告诉的真理了,但这句话确实在遇到问题时给我指明了正确的思路那就是想办法,不要总埋怨。想想刚开学那阵儿,棘手的学生坐在教室里要么睡觉,要么接话把儿疫情期间我的感受作文导语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整个中国,作为普通人的我无法为国家为民众做点什么,但是我知道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给国家给医护人员添乱,但是抗击疫情期间也有很多感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疫情期记一位老人小学作文君这位老人是我的爷爷,他今年60出头,1米78的个子,光秃秃的头顶,一双又粗又大的双手,额头上一道道皱纹像刀刻的。一样,淡淡的眉毛,有神的眼睛,一副饱经风霜的脸,走起路来可神气了。2020抗击新型冠状肺炎作文导语每当我打开手机和电视,关于该疫情的消息,我都流泪满面,除了几分害怕,更多的是感动和对医护人员的敬畏。下面小编整理了2020抗击新型冠状肺炎作文,欢迎参考借鉴!2020抗击新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