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娱乐圈好不容易风平浪静了,一出"前经纪人举报歌星韩磊偷税漏税"的风波又给网友们来了个平地一声雷。 学艺先学德,这句话近期成了不少网友的口头禅。 很多明星在本职工作上表现出色,但一旦被曝出品行不端,触犯了原则问题,大众也是绝不容忍的。 因此,韩磊的风波一出,立马引起了网友的高度关注。 当红艺术家陷税务"罗生门" 作为一个在歌坛叱咤风云几十年的老牌歌手,韩磊一直被冠以歌唱艺术家的称号。 同时,他也一直是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 在得知韩磊被举报的消息时,不少网友都颇为震惊,难以相信这类负面消息会出现在他的身上。 近日,韩磊被前经纪人秦烺曝光有偷税漏税的行为,并且,还晒出了一系列的商务合同作为佐证。 眼看着事件持续发酵,韩磊方也作出了严正声明。 韩磊方表示当初与秦烺并没有签订书面的代理合同,并称对方之所以举报自己偷税漏税,是因为二人之间发生过演艺纠纷。 最关键的是,合约里的钱并没有直接给韩磊,所以,韩磊方认为秦烺是税务问题的第一责任人。 对于韩磊的这波回应,很多网友都表示支持。 认为艺人只是拿工资的,经纪人作为商务的接洽方与艺人酬劳的管理者,理应打理好税务方面的问题。 基于此,秦烺的这波攻击似乎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事实上,情况却有点复杂。 秦烺声称商业收益被韩磊以各种方式强硬取走,所以分开后韩磊是否补交了税款自己不得而知。 再加上二人并没有书面签订代理合同,这样一来,秦烺这个"第一责任人"的帽子就有点戴不稳了。 双方现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点打太极的感觉,舆论上也出现了两种论调。 一种是认为秦烺为了追回他口中所谓的欠款,用举报的手段使"阴招",想要利用舆论对韩磊施压。 现在官方对于艺人整治力度很大,一旦"罪名"落实,韩磊的处境可想而知。 另一种则是认为两个人应该各打五十大板,双方在税务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疏漏。 1首歌85万,6年赚1.59亿,吸金能力惊人 韩磊与秦烺之间孰是孰非的话题一时间难有定论,但秦烺晒出的一系列合同却是白纸黑字,大众肉眼可见。 因此,网友们纷纷把目光转移到合同的细节上,得到的结果再度刷新了大家对于娱乐圈明星吸金能力的认知。 一份合同中写着韩磊演唱一首歌的报酬为85万元,有好事的网友将这个折合成一天的收入,得出的结果直接把"日薪208万"虐成渣。 据秦烺透露,从2013年到2018年合作期间,经公司代理的韩磊演艺收入高达1.59亿。 这个数字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是绰绰有余。 对于很多新一辈的网友来说,韩磊已经是有点陌生的面孔。 但他的吸金能力依旧不容小觑,足见他在市场上的咖位与地位。 往往我们更容易关注到那些曝光度高的流量艺人们,对于他们的收入感慨一番。 如今看来,眼界着实有点窄了。 或许,那些不怎么露面的老艺术家们,才是隐形富豪。 只是,现在税务风波一出,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韩磊的口碑都会受到影响。 而且,以目前的局面来看,秦烺一方似乎是秉持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在"战斗"。 韩磊在这次的风波中是会稳如泰山还是遗憾"翻车",我们不妨耐心等待。 从私事发展成"公事",都是钱惹的祸? 据韩磊方透露,在被举报偷税漏税之前,他与秦烺方就已经有过演艺代理的纠纷,最后对方输了官司。 演艺代理的纠纷是艺人与公司之间的事情,可以算是私人层面上的事。 但一旦涉及到税务问题,就要上升到法律层面讨论了,也就成了公共事件。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说到底,离不开一个"钱"字。 在合作的过程中,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导致后续的种种不愉快,外人不得而知。 但秦烺和韩磊从不用签合同的"兄弟"到对簿公堂的、甚至出手举报的"对家",不禁让人唏嘘。 钱本身其实没有褒贬属性,但却是检验人性的一个重要关卡。 如韩磊一般与经纪人"撕破脸"的例子不在少数。 近期发生的就有女团成员LISA被一直信任的经纪人骗走500多万巨款。 往期的也有王宝强与前经纪人宋喆曾经关系很好,但他的信任,最后换来的却是被欺骗的结局。 虽说最后宋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这件事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风波却像"狗皮膏药"一样紧紧地粘在了王宝强身上,让他的个人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同样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陈松伶。 她自曝与经纪人分开后自己身无分文,但事后这位经纪人却出来澄清陈松伶说的并非事实。 从好闺蜜到"撕破脸",又是一出"罗生门"。 陈松伶的情况与韩磊的现状可以说是十分相似,都是双方各执一词,对错难下定论。 韩磊这次的风波也给圈内的其他艺人们敲响了警钟,无论双方关系多好,在合作的时候,最好是"先小人后君子"。 假如二人之前签订过书面合同,想必也不会生出后续的许多波折了。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