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你见过埋没在农村的人才吗?

  1989年,我在一个汾河边的小村里修理电视机时,碰到过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衣冠不整,邋里邋遢。他独自一人住在两间破屋里,没有子女,也没有老伴儿。看见他院子里的八木天线很特别,一问,是他自制的。
  我不敢自吹是制作电视接收天线的专家,但是读了王国强写的《电视接收天线》一书后,还是很有心得的。我自己制作的宽频带八木天线也很受欢迎,在山区卖了不少。一点儿也不亚于市售的天线。但是他自制的天线看起来比我做的还要好。
  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么大的年令能有制作八木天线的能力并且做的很精准,不是一个没文化的人能干了的事。仔细一打听,原来他曾是阎锡山的电台台长,不仅精通无线电报收发技术,而且维修电台也十分内行。更厉害的是村里会计的女儿在护村堰外背英语单词,他听见读音不准确,竟然能纠正和示范。有人拿英文文章让他读,他顺口就翻译出来了。据懂英语的老师讲,水平极高,比他们强多了。
  那时候的农村有那样的英语水平,的确罕见。
  见过,记得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个修鞋的光棍,大约四十岁左右,听父亲说是讨荒到我们这里的,已经在我们村里生活了十几年,具体哪里人也不得而知,平时靠修鞋和农忙时帮人干活为生,因是外地来的,也没有土地,就住在我们村上2间无人住的草房里,这2间草房的主人一家搬走了,反正草房也不值钱,就留下来,修鞋人来之前房子已经空了有一年多,村上人就叫修鞋人住在那里。
  平时我们小孩很喜欢到修鞋人家里去玩,因为修鞋人人很好,看到村里任何人都很客气,特别是我们小孩,有时还给我们一点糖果吃,那个年代能吃到糖果也不容易,因是八十年代初。我们小孩喜欢到修鞋人家里去的另一个原因是修鞋人很会讲故事,而且讲的非常精彩,每次都能听的入迷。
  通过一件事情,我们才知道修鞋人那么厉害!
  那时村里放电影一般会在村部的一块平地上,一年很难得看几场电影,知道今晚放电影了,我们几个小孩早早吃过晚饭,带着小板橙坐在最前面,那晚看的电影记得是刘三姐,正放到对歌的时候,听到有吵闹声,因小孩都有好奇心,我们也去看看什么原因,是几个外村的混子和修鞋人吵起来了,因为每次放电影,修鞋人都会摆摊修鞋,而且生意很好,几个外村地痞想找修鞋人要点钱买烟抽,修鞋人不给,一开始还只是吵吗,修鞋人一声不响,渐渐地对方有一个地痞把修鞋人的摊子踢翻,修鞋人还是一句不响,但已经站了起来,接着一个五大三粗的地痞上来要掐修鞋人的脖子,修鞋人闪开了,这时几人地痞围上了修鞋人,其中一人说:我们向你要几个小钱是看的起你,一个修鞋的,给脸不要脸,今晚叫你知道怎样做人,这时修鞋人说话了,你们真要动手,那行吧,好些年没活动了,活动一下也好,几个地痞首先冲向修鞋人,也没见修鞋人怎么样,就是闪了几下,几个地痞都不动了,我们小孩最好奇,为什么修鞋人只闪了几下,那几个地痞都不动了呢?最后修鞋人说,你们就在站几个小时吧,算是给你们一个教训。说完收起鞋摊走了。
  自从这件事以后,村里人再也没见过修鞋人,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我回村和几个儿时伙伴谈论最多的还是修鞋人,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最想找到的一个人!
  肯定有的。容我介绍几个老人,你们评论一下是否是被埋没的人才。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认识一个门卫。他现在有八十多岁的样子,读过大学,专业是俄语。写着一手好字,曾经还送过我一幅字,现在我还珍藏着。按照他的年龄,读过那么多书,肯定是有个很好的正式工作,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成了一个门卫。
  第二位是我的大姑父。他的才就是他的嘴皮子。他没文凭嘴皮子却相当厉害。出口成章,特别逗乐。每次听他聊天都会被他逗得捧腹大笑。如果生在这个年代,赵本山肯定会收他当徒弟?
  第三位是我大伯。和他同学历同年龄的一般都会当个老师或者有正式工作。是他自己的原因,一直在家务农。不过他的地种得不错,自己种的菜到集市上也能卖个好价钱。也有点存款。
  第四位我想说说我的老爸。因为受我大伯影响,他的继母不让读书,一边干活一边读书,将就读了三年书。而且他一辈子没走出去过。就靠在家看报纸看新闻了解天下。他会经商,有远见。他是最早一批万元户。他从报纸上看到珠江三角洲要开放认为是个机遇,可惜老妈舍不得家乡,我们还小,不忍心我们受苦就放弃了。曾经有过经营不善的国营企业邀请他去做管理者,老爸习惯了无拘无束,只想做自己的生意。他靠自己的力量,从小做起,就在我们老家如今拥有15万蛋鸡场。我想说,如果他能走出去,或者读再多点书,可能会有更大的舞台。
  以下就是市政府给老爸颁发的证书,拿几个代表分享一下
  见过啊!
  我的伯父就是埋没在农村的人才。
  伯父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省水利厅工作。伯父工作很努力,工作能力也强。工作不长时间后,就能够独当一面,成了水利工程师。
  六十年代,伯父被打成了右派,臭知识分子。被送回农村老家改造。
  伯母是个不识字的小脚女子,长得很丑,个头也矮,只有一米四的身高。在一米八的个头,长得帅,而且有知识的伯父眼里,伯母是配不上他的。伯父嫌弃伯母的丑陋,嫌弃她的矮个子,也嫌弃她的小脚,她的不认识字儿。对于这桩门当户对的由彼此父母包办的婚姻,伯父由最初的抗拒到后来就只能是屈从。
  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幸福过。他们三天两头吵架。伯父经常摔门出去,留下伯母在家又骂又哭。
  伯父一般与伯母吵架后没有其他去处。他会到生产队的场屋里,他就在那里给生产队打耕地用的犁,做扬麦子用的木掀,生产队的农具都出自伯父的手。乡亲们夸我的伯父聪明能干。他们经常找我伯父安装农具,有的人家还找我伯父打家具。后来,伯父就在家里支起了木匠的架子,做起了木匠活。
  伯父安装的农具很好用,他似乎能变腐朽为神奇。他打的家具又结实耐用样式又好看,好像他天生就是做家具的。伯父得到了乡亲们的喜爱。
  伯父的自留地里,种着各种蔬菜,长势比其他人家的都好。自留地的四周栽种着各种水果树,除了冬季,其他季节都有水果吃。水果成熟的季节,伯父把水果摘了,分送给邻居吃。儿时的记忆中,伯父的自留地就是我们童年的乐园!
  闲下来的时候,伯父卷一杆烟卷,点燃了,眯缝着眼,吸着他的烟卷。有时候,吸着吸着,就停止了,发一阵子的呆。这时候的伯父,脸上写满了落寞!
  1980年,伯父去世了,时年69岁。伯父的一生都埋没在了农村。伯父是心有不甘的,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
  说说我三姐夫吧,这货小学年级就不上学在家里呆着了,典型的没文化,我姐可是高中毕业,当时就纠结这货文化太低,差点都不把我姐嫁给他,但不能不说我姐夫这货动手能力特强,在农村也算个能人。
  我姐夫二十岁出头那会,农村才有手扶拖拉机,在那时手扶拖拉机在农村可是个高技术,一般人想碰是没门的。但这手扶拖拉机有时候有个头痛脑热,维修起来也不容易,这不,他们村拖拉机趴窝了,七整八整修不好,没办法在我们县上找了个修农机的来帮忙,可邪了门了,整个大半天还没眉目。我姐夫就是个闲人,蹲在边上看人家修车,几个人都没办法,我姐夫就给人家动手修了,你还别说竟然修好了,村里的车把式还不得不佩服他,后来手扶拖拉机 小拖拉机 大拖拉机,那里有毛病了都来找他修。
  大概过了几年吧,农村也有电视了,慢慢的电视多了,坏了要修电视的也多了。我姐夫家对门有个老兄,这家伙据说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年级肆业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前叫西军电(柳传志可是西军电毕业的),要知道当年能考上西军电是可牛B的,也不知道那货怎么了,二年级就肆业了,那货在家里干起了修电视的营生。对门呀,我姐夫就经常到他家去看他修电视。时间长了,有一次一台坏电视那货也没办法修好,于是我姐夫竟然帮忙动手修了,又竟然给修好了。要知道小学三年级都不知道电容和电阻是啥,晶体管和电子管怎么区别吧,然而匪夷所思的是我姐夫竟然给把电视修好了。消息不胫而走,修电视那老兄很没面子,竟然不让我姐夫到他家去了。全村人都说我姐夫是"逼能鬼鬼子"。
  唉,只可惜文化层次太低,要是受了正规训练,保不准咱们火箭卫星有点毛病他都能修。现在快成小老头了,还要在农村混生活呀!
  我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以后,村里有个老人经常在我放假的时候来我家,和我讨论历史问题。
  当时村里的老人,都喜欢听说书,很多人的历史知识都来源于书场或戏剧。但是这位老人的历史知识却是来自于正儿八经的史书。
  他第一次来我家时,是我大一时的国庆放假。当时时上午九点多,我在看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白寿彝编的《中国通史》。他应该是刚从菜市场卖菜回来,把空篮子放在门口,进门看到我在看书,就匆匆看了两眼,也没看书的封面,就直接开始对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进行点评,别的我没记住,当时只惊诧于一个农村种菜卖菜的老头,对这么一步煌煌巨著居然如数家珍,而且他还说,这部书在校勘的时候不是很严谨,有个别年份有错误。当时我还不服气,觉得他在瞎扯。
  他还问我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没有研究?我一大一的学生,哪敢说对历史有研究啊?也就是看过《三国演义》而已。他跟我说起,研究三国,不能看《三国演义》,要看《三国志》。还举例说三国演义里"火烧赤壁"是有预谋的,但在三国志里,就是个遭遇战;另外还举了几个例子,感觉比我们学校的老师讲得专业。
  讲得兴起,他开始背诸葛亮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种神情,就像在回忆年轻时情人写的情书,原本有点佝偻的身体站得笔直,浑浊的眼中有光芒射出一样。
  我说我对佛教历史比较感兴趣,他又说喜欢佛教就要看汤用彤的书。说实话,当时我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他蘸着水杯里的水,把这个名字写在桌子上,让我记住。
  后来,我每次回家,他都会来和我聊天。为了能和他聊天,也为了不被他看不起,我在学校里看了很多书。我妈说,这位老人外号"法宝",总说读书就是改变命运的法宝;他隔三差五上街卖菜,路过我家都要问我妈你儿子什么时候回家。
  我问我妈这人什么来历,我妈说不清楚,只知道他是从大城市回来的,他的家人对他的经历也是讳莫如深。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好学的老头,在看了很多书以后,没法和农村里其他老头交流,只能和我这个历史系的学生谈谈吧!
  直到我大四签订了就业协议,要去离家五十里外的一个镇上教书了,他来我家看我,我留他吃晚饭。喝了一点酒,他突然神情凝重地告诫我,"在高中教书,一定要注意和女学生保持距离。"我很奇怪,怎么老人家的思想会这么封建?借着酒劲,他说起了他的过往:文革结束后,他考上了南京一所大学的历史系,后来留校任教。当时年轻,和一个学生谈起了恋爱,后来因为各种分手。分手后,那女生向学校领导举报说他利用教师身份"欺负"女同学,并扬言"受辱"后要自杀。事情闹得很大,最终他被开除公职打回原籍。他一介书生,啥都不会,只能种点菜糊口,闲时看看书。一直到五十多岁,没有成家立业没有妻子儿女。他说他的这些往事,他从没和别人说过,他觉得和我投缘,才说给我听。
  这一刻我才明白,原来他曾经是大学里的历史教师。而且他居然才五十岁?看他的样子,我觉得他起码六十多的感觉!我以前对他怠慢了。我答应,等我工作空一点,一定回来看他,还要向他求教。
  可惜,等我回家时得到了他的死讯。在我工作后没几天,他在早上卖菜的途中遭遇车祸。赔偿金由子侄给他办了丧事之后,剩余的也由子侄分掉了。
  我想,在这寂寥的人世间悲催地活着,死,也许就是个解脱。
  我大伯就是埋没在农村的人才,看到他我就知道了什么是"低调的奢华",虽然有才但是却一辈子待在了农村,但是却自得其乐。
  我大伯叫赵汝清,人如其名,一辈子平淡如水。据我爸说,我大伯年轻时就是个怪人,那时候我爷爷是生产队队长,主抓全村的生产劳动,我大伯最喜欢和我爷爷对着干,总是耍小聪明逃避劳动,我爷爷也是铁面无私,没少扣我大伯的工分。
  挣不来工分也就算了,家里的吃食,我大伯也想尽各种办法,收入囊中。比如队里分给每家每户为数不多的核桃,我大伯偷偷拿出来,在核桃外面裹一层泥巴,每天拿在手上把玩儿,我爷爷愣是没发现,不几天核桃就都进了我大伯的肚子里。用我爷爷的话说,我大伯是"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除了我爷爷,村里人人都说我大伯聪明,生产队年底算账时必定会让我大伯上场,一分一厘都不会错。
  后来听说要恢复高考,我大伯非常兴奋,但我爷爷却不愿意我大伯去参加,家里人手本来就不够,我大伯走了,家里又少了一个劳力。可是爷爷拗不过我大伯,他还是参加了1977年的那次著名的高考,并且成了我们县的高考状元。
  后来,我大伯就去了省城上大学,成了我们村里飞出去的"金凤凰"。谁都以为他会飞黄腾达,这辈子不再当"泥腿子"了,可是没想到他最终会回到农村。我爷爷听说他要回来气的够呛。
  这次回来他和之前不一样了,以往我爷爷赶他去地里他都不去,这回赶上了包产到户,他和打了鸡血一样,往地里跑,分到我们家的地,他和我爷爷单独要了一块最不好山坡地,自己种了许多板栗树,村里人那时都笑他上学上傻了,种点板栗树不当吃不当喝,好几年也不挂果,不是疯了是什么?
  我大伯不理他们,整天鼓捣他那点树,着了魔一样,有时还去省城找技术人员,回来之后就对着树修修剪剪。我爷爷也很无奈,成天唠叨,当初就不该让他出去上学。
  过了几年,板栗树终于结果了,我大伯把一袋袋板栗拿到市里去卖,赚了一大笔钱,这回村里人才知道种树比种地值钱多了。纷纷跑到我家来,要跟着我大伯一起种树。
  后来,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板栗村,附近许多村子都来我们这买树苗。县里的林业局也经常聘请我大伯去农户家里做技术指导。
  我大伯还在我们这儿开了板栗加工厂,把农户的板栗收集起来,做二次加工,而且也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
  我们本地的许多特产也被我大伯开发起来,比如我们这里有许多山,山上有许多酸梨树,自然生长起来的,成熟了也没有人去收,我大伯觉得这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就把这些酸梨都收集起来,弄了个饮料加工厂,成了我们本地的特色饮品。现在我大伯成立的公司是主打食品加工,板栗、核桃、酸梨、山楂、栗蘑等品类繁多。
  对于教育,我大伯也是非常重视,我们县里一中的教育基金就是以我大伯的名字命名的,每年我大伯都给学校捐款,资助贫困学生。
  忘了说了,我大伯在大学学的是机械专业,厂里的设备如果坏了,许多时候都是我大伯亲自去修,有些设备是国外进口的,说明书上的英文太专业,没人能看懂,我大伯买了许多英语词典,没事就喜欢研究。六十多岁的人了,戴着老花镜,一口纯正的英文和国外技术人员交流,看傻了所有人。
  我爷曾经问过我大伯,当初为什么选择回来,我大伯说他去上了大学之后才感觉自己和城市格格不入,以前最看不上的黄土地,成了他最怀念的东西,1978年国家宣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回农村,去了城市他才知道,农村人太苦了,他希望自己能回去帮大家一点儿忙。
  结束语
  我国14亿人口,其中农民接近6亿,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其中有许多能工巧匠,也有许多敢闯敢干的致富带头人,他们有的是一辈子扎根农村,有的是从乡村走出去,然后又回到乡村,他们给乡村带来了新的气息,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你见过埋没在农村的人才吗?
  我真的见过,小时候我们村上有个老头,我崇拜的一塌糊涂,他要是放在现在绝对是个一等一的人才。
  他是我们村上极少数外姓人之一,我爷爷说他是大城市的人。那时候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我们村上插队的。因为犯了男女问题的错误,把我们村上一个女的肚子搞大了。
  后来,知青返城他就没有走掉,所以就扎根在我们村的。因为他姓刘,我们都叫他老刘。
  童年的记忆里,我们村上的春节从来就没有买过,老刘一个人承包了我们村上所有写春联的任务,你只需要买几张红纸送到他家,他把你家几个门,需要贴什么春节给你写的好好的。你要是着急,他就现场给你写,要是不急,第二天去拿就行了。
  小时候,我就喜欢干这件事,抢着拿红纸找他写对联,看着他把毛笔蘸满墨水,挥毫泼墨,洋洋洒洒的几分钟一个个包涵墨水的大字就跃然纸上。
  我就喜欢安静的站在旁边看着,刘爷爷问我,想学吧?我说想学,于是他就教我。奈何,年少无知,学了几次,因为懒,就不学了,就学会了一个福字。哈哈……
  除了过年给村里人写春联之外,刘爷爷没事就喜欢用个烧火棍,在墙上画画。一看到他画画,村里人都围着看热闹,烧火棍在他手里,就仿佛神笔马良的画笔一样,简简单单几笔,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就跟活了一样,小猪啊,小狗啊,我感觉如果上了颜色,都能从墙上跳下来。
  有时候,村里人开玩笑说,老刘你画个大肥猪吧,我们杀了过年。老刘就笑,没有那个本事。
  老刘还有一个拿手绝活,那就是拉二胡,唱戏。冬天农闲的时候,吃了早饭,村里人就喜欢撅着屁股,蹲在老刘家的墙根底下,津津有味的听他边拉边唱。陶醉的饭都不想不回家吃,自己不回家吃,恨不得也不许老刘回家吃饭,嘟囔着嘴说,这一天天的过的真快,老刘不行在拉一曲。
  这时候,老刘一般就会顺着大家伙的意,在拉一曲。然后就起身回家吃饭,村里人看老刘起来了,也才意犹未尽的拍拍屁股从墙根底下爬起来,回家。
  童年的时候,我就羡慕老刘的毛笔字和画画,奈何自己没有定心去学,现在想想后悔死了,哪怕学个皮毛,也是好的。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老刘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得了癌症死了,他死的时候,全村所有人家自发的帮他操办丧事。有些年长的人,一边操办丧事,一边嘀咕,可惜了这么好的人。以后再也听不到他拉二胡唱曲了。
  旁边有人接话,明天的春联要买了,我还是觉得老刘写的春联最好。再也没有了。
  下葬的时候,我们都去看,老刘安静的躺在棺材里,旁边放在陪伴了他一辈子的毛笔和一个砚台,外加一把二胡。
  不知道,老刘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还不会帮那个村上的人写春联,然后拉二胡唱曲给他们听。
  现在想想,像老刘这样的人才。要是放在现在,稍微给他拍点视频,发到网上,能火的发紫!待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真的屈才了。但是老刘的一生也是精彩的,至少给我们村带来了太多的欢声笑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见过,在我眼里简直是天才。
  此人杨姓,比我大5岁。看到这个推荐问答,我第一个想到他。
  记得小时候,我就是他的跟屁虫,不仅我一个而是一帮。
  此人才能很是了得,令我们一群小伙伴顶礼膜拜。
  技能一,乐器无所不通。二胡、笛子、杨琴、手风琴、吉他无所不通。我的口琴、吉他都是他教的。
  技能二,绘画惟妙惟肖,画的像极了。风景画、肖像画、静物画,只要有参照物,就能活灵活现的画出来。他给我们小伙伴都画过肖像画,画的跟黑白照片一样,眼神都能画出来。
  技能三,技术创新。大家都知道有一种炮仗叫"二踢脚",他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三踢脚",一到年关,他领着我们小伙伴自制鞭炮。有人疑惑,我们哪来的火药?我们公社有一个制造驱散冰雹乌云的火箭弹生产厂,当时我们都称其为"火箭厂"。火药库就在深山的小矮房里,偷起来特别方便。分"顺药"和"炸药"两种。二踢脚的第一声就是"顺药"用来拔高,第二声就是"炸药",听起来比第一声要响亮。
  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后来又学了木匠,嫌木匠活太累,就学了厨师,在路边开一个小餐馆,开了没两年就黄了。后来骑摩托车把腿摔伤了,由于没钱治疗,一只腿残废了。前几日回老家,听闻因患肺癌已离世。
  如果他生活在城市里,如果他生活在现今的这种环境里,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很出色的人才。
  世事变幻,造化弄人,时事会造就英雄,同样会埋没人才。愿他在那边能够思展他的才华!
  2011年,一个本家哥哥,种了一辈子的地,70岁左右,偶然间,我们碰到一起聊起了天,然后聊起了哲学,他从苏哥拉低讲到尼采的哲学,再从叔本华讲到罗素的哲学思想,又从老子,庄子讲到王阳明心学,当时听过以后惊为天人。回家以后抛出:为什么他在家种地的疑问,我妈说,听说他爱读书,高中毕业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没能继续上学,能考试的时候已经结婚生子,后来就不了了之。
  还有一个我大姨夫也算一个吧,当时报纸上说华罗庚坐飞机看到一道智力题,略加思索以后给出了答案的故事,并把题给列出来,供读者计算。
  华罗庚在一次乘飞机时,看见邻座旅客的杂志上有个题目:计算59319的立方根。华罗庚略加思索,马上说出答案应该是39。邻座旅客很是惊奇,连忙翻看后面的结果,发现答案无误。
  旁边的人觉得不解,纷纷询问他:"你怎么能算这么快?思路窍门是什么?"华罗庚笑着回答:"其实很简单,我用的是估算思路。因为303 30 30 30 27000,403 40 40 40 64000,又因为27000 59319 64000,所以可以断定所求答案一定在30和40之间。限定这个大致范围后,抓住此数的个位数9作为突破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考虑到只有9的立方的个位数是9,因此又可断定结果的个位数必是9,从而得知59319的立方根必是39。"旅客们听了华罗庚的解释茅塞顿开,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我大姨夫看了以后两分钟给出了答案。高中毕业以后可惜也没等上考大学就结婚生子,后来高中老师还专门找他去试试,没去。

知乎300万人热议!为什么生孩子后,男人就变了?来源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引发了很多共鸣和讨论为什么婚姻里男人会在妻子生孩子前跟生孩子后反差特别大?90后小艾在网上求助,讲述了自两性相处,女人在这些地方越花心,男人越爱你文许你安然现实生活中,很多女人在陷入一段感情之后,变得事事以男人为中心而全然不顾自己,于是苍老了容颜搁置了能力,全身心的付出也许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出轨变心和不懂珍惜。而真正聪明的女人婚姻里,要获得伴侣的认可为什么这么难?作者罗近月首发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做了很多,都没有用,他也不会认可,没有任何改变?他们会觉得我知道怎么是好的,当我努力去做好,就应我们对独立女性的误会,这一点最深来源武志红(IDwzhxlx)作者达芙妮责编五花鹿近几年,随着独立女性话题的讨论,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一些提高。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一个趋势一种对婚恋的绝望,对爱情的绝望。微博上随便结婚10年,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幸福的婚姻,都有化解孤独的能力来源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对于36岁的秋秋来说,能和老公回到从前每天有说有笑,相拥而眠的日子,已经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奢侈品。结婚10年来,老公赚的钱夫妻关系再好,若你不想失去对方,就别用这三种方式对待他文字李意外来源夜听(IDyetingfm)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你像风来了又走,我的心便满了又空。这就是爱情里的怅然若失。有时候,我们爱一个人,却从来没有被他放进过未来里。婚姻的真相和伴侣的缺点过日子作者时安来源黄老师谈婚姻(IDwaiyu995)知乎上曾有人提问有哪些给未婚女性结婚前和结婚后的忠告?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是爱情是风花雪月,婚姻是柴米油盐,你要能够接受角色的转化和交婚后的女人做好这件事,都能收获幸福来源筱爸爸(IDxiaobatalk)前段时间,福原爱的离婚事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福原爱的婚姻破裂其实让很多人意外,毕竟她和老公江宏杰曾是每天要亲100次的恩爱夫妻。婚后的福原爱一一块糖,害了一个孩子,却惊醒全国无数父母!这10种溺爱孩子的方式,你中招了吗?作者朗读君来源朗读君(IDlangdu120)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sy5387)冬天的一个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皮鲁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里后,皮鲁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那块糖果,不见不就是出个轨吗?离婚就好了啊!对出轨的盲目评判,才是婚姻最致命的伤作者罗近月首发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如果随便问一个人如果你的老公老婆出轨了,你会怎么做?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肯定离婚啊!然而,真能那么轻描淡写吗?离婚了,婚姻到深处,看见的全是这个来源丨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有人说当一个人在婚姻中失去了自我,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不同意,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些让人失去自我的婚姻,为何总是那么令人眷念呢?也有人说
人间水蜜桃殷桃的招黑情史和她背后的4个男人文逸宁江左梅娘热播剧正青春讲述了一群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叱咤职场的故事。其中,殷桃饰演的林睿特别抢眼,每一次出场都是气场全开,绝对吸睛。事业上精明强干,做到了中国区总裁的位置,爱情路上55岁姥姥女婿的200过年费,让我坚定了要帮女儿带娃的决心文江左梅娘01。导语昨天接到一个女性读者的留言,她是一个55岁的要做姥姥的人了。看来她的来信,我想了很多。说实在的,这信让我想到了才热播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的开头和中间也算妻子参加同学聚会花千元做发型,丈夫丑人多作怪,毁掉十年婚姻文史念江左梅娘女人的婚前跟婚后其实是两种生活方式,有一部分女人在婚后,找到了人生的港湾,再强势的女人在丈夫面前,都会是小鸟依人,但是也有一部分女人在婚后,找到了人生的陷阱,再温柔的这样追求你的男人,是奔着结婚去的,真的文阿朋江左梅娘01。痴情的娘娘腔疫情漫漫年萧萧,归心切切路迢迢。今年的春节相遇了情人节,本该是喜上加喜,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年味淡了,很多情侣因为就地过年的缘故只能两地相隔,情人节10条扎心的感情短句,虐哭所有人10条扎心的感情短句,虐哭所有人1。没有新欢,就是我还爱你最好的暗示。NonewloveisthebesthintofIstillloveyou。2。好在暗恋永不死,我还可以失去你女人在婚外爱上别人,不小心被老公发现了,怎么办?这个建议靠谱文沐心江左梅娘图面纱剧照导入一位读者和我说,结婚快十年了,她对老公的体贴渐渐习以为常,除了他下厨做饭可以让她偷点懒,日子她觉得真的是很没劲儿。结婚前,她是明知道婚姻最后都会沦为平淡杨幂的衣品让人服气,把奶茶色西装穿得好温柔,小鸟腿惹人羡细数近年来流行的外套,西装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其实西装并不是新事物,它甚至一度被用作工作服,是职场男性的必备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装的设计越来越灵活多变,早就不似原来那般古板沉闷被李沁甜掉牙了!穿半身裙温柔又优雅,清纯的感觉令人怦然心动对于可可爱爱的女孩子们来说,甜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由内到外散发出的温柔气质既能帮助我们收获更多注视的目光,也能给自己带来好心情。内在的甜是一种修养,外在的甜则可以通过穿衣打造,所在这个夏天穿成彩虹糖,用温柔俘获人心,少女感满到溢出来少女感是女性朋友们穿衣打扮时永远逃不开的话题,对于成熟一些的女性来说,拥有少女感能够体现反差萌的感觉,让人觉得你既可以很可靠,也可以小鸟依人。对于年轻女孩来说,穿出少女感能够彰显自宋妍霏这波改变让人心疼,扎麻花辫走清纯路线,温柔下来很美大家都知道个人穿衣风格的重要性,一个人的穿衣风格,不仅关乎到外在形象,更是自己个性的体现。比如喜欢走御姐风格的女孩通常让人感觉气场强大,霸道而强势。但是当御姐改走清纯路线,就会让人冬天就要穿灰色,这样配色温柔大方还上档次,年年都能用到流行色年年不一样,但是年年我都会穿灰色!尤其是死气沉沉的冬天,穿灰色简直太清爽显档次了。所以本期小缪总结了灰色的配色思路,温柔又大方,明年还能这么穿。不论是灰色的大衣还是简约款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