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心是看客心,无奈人是局中人。" 《局中人》的格调如它的选角一样,拔得很高。 让观众还没有看已经认定它是一部9分的佳作了。 然而开播后,就这?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张一山搭档潘粤明,余罪联手关宏峰。 两部最强网剧男主角强强联合,没有人会想到是这个结局—— 豆瓣5.4,两分钟劝退。 剧中,张一山一出场就被吐槽"小孩子偷穿了大人的衣服,撑不起来"。 《余罪》和《柒个我》中令人惊艳的演技在这部剧中也变成了"用力过猛"。 童星出身的演员大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儿时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很难打破观众对他们的固定印象。 张一山、杨紫、吴磊、关晓彤等人都不例外。 2016年,张一山率先凭借《余罪》打破桎梏,冲了出来。 剧中他扮演的男主角余罪是一个卧底在犯罪团伙中的警察。 作为小混混的时候,他油腔滑调,流里流气。 让人仿佛看到了长大后的刘星。 和他本人的性格也有一部分重合。 严格来说,本色出演和童年形象对他饰演余罪是有加分的。 包括他之后主演的《柒个我》和《春风十里不如你》。 剧中他的角色都是带着点痞气或是比较搞怪的。 和他之前给人的形象或者说角色大致相似。 与他精瘦有些奸猾的外表也比较匹配。 而此次在《局中人》中,他饰演的军统副处长沈放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三面间谍,沉稳严肃,和以往的角色都不相同。 收了那份天生的痞气和活泼之后,张一山似乎一下子就不会演戏了。 穿着龙袍也不像太子,严肃认真的样子像在装X。 说的就是张一山。 剧中,沈放位高权重,但张一山的外形和气势都撑不起来这个本该很高大伟岸沉重的角色。 即使他刻意板着脸,从头到尾把自己绷紧了,不苟言笑。 没事就眯眼、皱眉、咬牙。 然并卵,只会让观众觉得"表演痕迹太重"。 如果他演的是一个伪装在街头卖报的情报员,那他一定能完美消化。 所以说,张一山的演技固然不错,但实际上很挑角色。 潘老师在剧中的表演没有什么问题。 除了一如既往的"圆润"以及怎么看都像关宏峰之外。 再来说说神一般展开的剧情。 首先一出场,三面间谍沈放为了保护我方同志。 在大街边上的小巷子里杀了两个汪伟特务。 之后又在大街上枪杀了两名特务。 这时候,旁白还煞有介事地介绍了一下男主的身份—— "先后潜伏于军统、日伪情报机关,为我党或许大量情报,成为我党埋在国民党情报系统中,最深的那一颗钉子。" 不是,现在间谍都这么大张旗鼓的吗? 咱不管现在这条街是冷清还是被清场了,它都是公共场合。 作为一个游走在危险边缘,身份随时可能暴露,面临生命危险的三面特工。 为了耍帅,这么高调可还行? 《秋蝉》里叶冲都不敢这么刚,人家才是双面间谍而已。 编剧考虑过大家看到这段时候的表情吗? 被救的我方同志更搞笑,得救后一言不发、一脸懵逼地就走了……走了……了…… 不寒暄可以,低调地来个眼神对视,心领神会也不行吗? 港真,我觉得开头如果这么拍,效果更好—— 男主身份介绍的旁白去掉,男主角压低帽檐,不露脸,迅速解决完特务,消失在深巷或者是人群中。 然后镜头一转,男主穿着日本军官的制服和一群日本人谈笑风生。 这种留白和对比难道不比大喇喇耍帅更能塑造角色以及引起观众的兴趣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令人迷惑的情节。 比如男主大白天偷文件,从厕所窗户跳到了日本人办公室,这个技能怕不是瞬移。 同志为了掩护男主的身份,引爆手榴弹,然后男主角冲了过去,是想陪葬还是咋的? 男主偷的文件上涂了荧光粉,日本人怀疑他却没有直接检验。 反而非常坦诚、真诚地向他告知了荧光粉一事以及他们对他的怀疑。 没整明白,只能说如今这种单纯朴实不造作的人不多了,男主可要好好利用啊。 接着就在观众等着看男主怎么解决困局的时候,他哥直接就把这个真诚的日本人杀了。 然后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不是,这么巧,其他日本人都不怀疑的吗? 你们处心积虑给文件涂荧光粉钓鱼。 鱼饵放出去了,鱼也上钩了,结果渔夫转身走了? 这个剧情,难怪会被观众打成了"神剧"一类。 难以置信张一山和潘粤明会同时接了这种剧本。 也许是为了恰饭,合作共赢。 也许只是单纯地看走了眼。 不管怎么说,还是有点令人失望的。 谍战题材类型已经很多年没出过好剧了,最近的居然还是2015年的《伪装者》。 最近还有一部谍战戏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那就是朱一龙和童瑶主演的《叛逆者》。 目前还在火热拍摄中。 从曝光的剧照来看,服化道很用心,朱一龙更是为演好角色瘦脱了形。 但随着《秋蝉》和《局中人》跌到及格线以下。 随着张一山和潘粤明联手也翻车。 网友和观众对谍战题材剧已经逐渐失去信心。 《叛逆者》有望打破僵局吗? 国产谍战剧还有可能再出一部《潜伏》吗? 一切随着编剧市场人才凋零成了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