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银行裁员2。6万人,背后真相戳心被时代抛弃的人,做错了什么

  如果此刻孤单
  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文丨李月亮
  一个姑姑,儿子学金融的,名校硕士毕业,想去证券公司工作。
  姑姑不乐意,拼了命地把儿子往银行塞。
  儿子也不乐意。娘俩吵得快绝交了。
  姑姑来找我,让我好好劝劝弟弟。
  我哭笑不得,劝了她整整三小时。
  并决定写这篇文章,跟大家讲讲这个时代。
  0 1‍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银行"是很体面的工作。
  高薪,稳定,舒服。
  过去可能的确如此。但现在,完全不是了。
  不久前,《南方周末》发了篇关于银行业现状的文章,让人十分唏嘘。
  曾经风光无限的银行业,正迅速暗淡。
  减员,降薪,关闭网点,全员卖月饼,成为常态。
  今年上半年,至少1300家银行网点、分支机构被关闭。
  工农中建4家国有银行,合计减员超过2.6万人。
  而这,已经是银行第五年连续减员。
  同时,最近半年,几乎所有银行利润都下降了10%左右,员工收入也随之下降了大约10%。
  除了收入,银行员工的工作内容也在变化。
  过去稳稳当当坐在柜台或者办公室里的员工,现在不得不站出来,一边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一边拉各种生意——拉存款,拉贷款,卖基金,卖保险,办信用卡……
  为了赚钱,有些银行还做起了小生意:端午卖粽子,中秋卖月饼,夏天卖电器,冬天卖酒水……
  一个985高校毕业的姑娘,在银行工作。
  行里分配了销售ETC的任务,她连着4个周末都要去车站、加油站、饭店"拉人头"。
  行里还要求每个职工必须发朋友圈并群发亲朋好友,还要检查手机是否真实发送。
  她连做梦都在拉着人问:"要办ETC吗?"
  这幅情景,是之前的银行人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就在十年前,银行业还如日中天,用民生银行行长的话说:"银行利润那么高,我们有时候都不好意思公布"。
  但转眼间,"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返。
  有网友也印证了这种变化:我家门口的建行和工行网点都没了。研究生同学在银行工作,朋友圈天天发广告,就没有他不卖的。我在银行,日子真的不好过。年龄大的盼退休,年龄小的骑驴找马,想早日脱离银行,每天上班十几个任务等着你完成,但工资比饭店服务员都低。
  为什么到了今天呢?
  原因很多,互联网金融冲击、人们习惯改变……但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大环境变了。
  或者说,时代变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还费尽心机地把名校硕士毕业的孩子往银行塞,是不是就有点傻了?
  0 2‍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
  如果不好好跟上时代,不管是人还是企业,都会受到巨大惩罚。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我们特别熟悉的老品牌,都悄悄地消失了。
  比如鞋子品牌。
  曾号称"城市女生最爱"的达芙妮,前段时间宣布,因为严重亏损,关闭所有实体店,彻底退出实体零售。
  就是说,你不会在商场里看到达芙妮的店了。
  还有富贵鸟,这个名噪一时的"县城男鞋杠把子",也因为欠债42亿,彻底关门。
  落到如此地步,原因都一个:没跟上时代变化。
  百丽的故事,最有代表性。
  这家创立近30年的品牌,最早资产只有200万。
  之后二十年,他们迅速壮大,到2013年,市值已经高达1500亿,是中国最大的"鞋王"。
  可2013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也彻底爆发。
  人们开始习惯网上购物,实体店里的人越来越少。
  在这个最关键的转折点,百丽公司没跟上变化,还是继续坚持做线下实体店。
  这种顽固,让百丽付出了惨痛代价。
  2015年,百丽的利润开始大幅下滑,之后一路暴跌,终于在2017年,黯然退市。
  CEO盛百椒对此深刻反思:
  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不会开电脑,连微信都没有,对市场变化没做出很好的预判,没找到转型路径,主要责任在我。
  很多人说,这些企业都是"被马云逼上了绝境"。
  其实马云没有逼他们。
  是时代变了,他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明明意识到了还非要死守原地,不肯跟上变化,最后才到了绝境。
  他们是被自己的迟钝、守旧逼上了绝境。
  0 3‍
  再说说我最熟悉的行业,纸媒。
  我做过多年的报社记者、杂志主编,所以特别关注媒体发展。
  我是眼睁睁看着纸媒倒下的。
  大概从2012年起,新媒体迅速崛起。
  与此同时,纸媒也同样神速地衰落。
  道理很简单: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习惯了看手机,就不会再去翻报纸了。
  之后几年,一个个报刊亭从路边消失,一家家报纸杂志迎来告别时刻。
  "敬告读者:《XXX报》将于X月X日休刊。"
  这句话经常猝不及防地蹦出来,吓人一大跳。
  最近几年,至少100多家报纸休刊。仅2018年,就有40多家。
  一大批曾经妇孺皆知、红极一时的报纸杂志,忽然间就成为历史了。
  他们有的转型去做了新媒体,有的则彻底散伙不干。
  一棵棵大树轰然倒下,悲壮得让人想哭。
  而顽强存活的纸媒,日子多数也不好过。
  印数锐减。读者锐减。收入锐减。影响力锐减。
  很多市场报,不得不通过搞活动、做直播、卖东西维持基本收入,几乎每个部门都背上了赚钱任务。
  我有个好友一直在报社做记者,她的感受更加直接:
  十年前,每天想的是去哪里跑新闻,怎么把稿子写好。现在一睁眼,想的是去哪里拉广告,或者策划个什么活动赚点钱。
  但即便全体"向钱看",报社的日子依然不好过。
  《大河报》的一位记者说:
  2000年时,记者的工资是五六千、六七千,当时郑州的房价是一千多。现在郑州的房价每平米一两万了,记者的人均工资才四五千。
  与收入同时下降的,还有记者的社会地位。
  过去的报社记者,是妥妥的无冕之王。
  很多单位搞活动,要看到同城的几家大报都报道才安心,也才能跟领导交代,所以必须跟每一家的记者搞好关系。
  而现在,新媒体太多了。
  我那位好友说:以前新闻发布会,就那么几家纸媒,大家见面都认识,主办方也都重视。
  现在可不一样了,一个小破事,能去几十个记者。网站的、APP的、公众号的……你都没听说过,但人家还做得挺好。
  开完会,你还没回报社呢,别人都把稿子发出来,甩群里了。等我们在报纸上发出来,事儿都凉了。加上报纸也没什么人看,真是特没存在感。
  几年之间,天翻地覆。
  犹记纸媒辉煌时,90年代,全国平均工资才780元,《南方周末》有些记者就能月入过万。曾有记者描述:"工资发下来了,还没来得及存银行,下个月又发了。放在家里,一摞一摞的。"
  华商晨报社长、总编辑刘庆也在停刊感言中说:
  曾经我的面前有上千人,这张办了18年的报纸,曾创下过一天广告400多万元的纪录,年广告收入近3亿,最高时发行量50万份……而现在,晨报还在工作的员工,一个小会议室就坐满了。
  这真是我做记者时,万万没想到的局面。
  谁能想到,报纸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没落?
  谁能想到,风光体面的"无冕之王",会以拉广告为生?
  谁能想到,最后搞垮《京华时报》的,不是《新京报》,而是公众号?
  时代的巨变,有时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0 4‍
  行业垮掉不可怕。
  可怕的是,每个垮掉的行业背后,都站着成千上万个要养家糊口的普通人。
  他们选择了这个行业,本以为可以安安稳稳吃碗饱饭,却在某一天忽然发现,行业的饭锅被掀翻了。
  还记得那个之前在网上流传的视频吧?
  唐山市要取消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员纷纷下岗。
  一位大姐找领导讨说法:
  我今年36岁了,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站,我现在啥也不会……
  听起来有点无理取闹,但其中的无奈和心酸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而这滋味,绝不只收费站大姐独有。
  每一个因行业垮掉而焦虑无措的中年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那些因报纸关门而离开的记者。
  那些因银行裁员而回家的职员。
  那些因企业倒闭而失业的员工。
  他们走出门去,茫茫然举目四望,不知路在何方。
  心里该是多么悲戚。
  0 5‍
  有句话说:时代抛弃你,连个招呼都不打。
  是的,时代不会挨个拍拍每个人的肩膀,提醒你:我要变了,你跟上啊!
  那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你要去关注时代的变化,去跟上那些变化,甚至利用那些变化。
  我发现很多人特别守旧,害怕变故。
  他明知已经变天了,但就是守在旧地方,不肯走。
  我理解这种心情。
  我以前很喜欢看杂志,也一直在杂志上写专栏。
  所以最初杂志被新媒体打得落花流水时,我比谁都难过。
  但是。
  后来我慢慢习惯了在公众号上看文章,就明白了新媒体的确是好:快,方便,丰富,省钱。
  我还是喜欢杂志,但不希望回到杂志时代了。
  当然也知道,就算希望,也不可能回去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敞开怀抱,去迎接新媒体。
  就像当年,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以后,我们就不可能回到竹简时代了。
  你再喜欢竹简,也不该死抱着它不放。
  无论什么年代,人最好的生存之道,都是努力跟上新事物的脚步。
  你依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但一定不要拒绝新方向。
  喜欢写文章的,依然可以去写,但不要非认准纸媒,做个公众号,也挺好,甚至更好。
  喜欢去山里采蘑菇的,还可以去采,但要懂得把东西放在网店卖,并且用自媒体好好宣传。
  然后你就会发现,一切都丝毫不比从前差。
  而如果你在这个时代,还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移动支付,不知如何订外卖,如何用打车软件,如何看微博抖音公众号……
  那就别怪时代抛弃你。
  你要是八十岁也就算了。
  要是才四十岁,那就一定要积极地去接触新事物,否则就可能变成一个年轻的老古董,出去旅游连打车都不会。
  你说难不难受。
  真的。
  千万不要太顽固,老觉得旧的才是好的。
  这世上有些东西值得坚守,比如手艺、文化。
  但更多旧东西,不值得留恋。
  有了网银,就别非得往银行跑了。
  有了移动支付,就不要非得用现金了。
  有了智能手机,就不该非抱着老人机不放了。
  同样,如果你是记者,当自媒体大行其道,你就别死守着纸媒了。
  如果你是卖鞋的,当网络购物如火如荼,你就别非得在实体店拼命了。
  任何一个行业,不管你多么熟悉,习惯,喜欢,如果它已是强弩之末,即将被时代淘汰,那么,最好不要固执地死守。
  赶紧寻找新的出路,然后果断冲过去,别犹豫。
  比如,纸媒衰落后,很多之前的媒体人就实现了完美转型:徐沪生,原《外滩画报》总编辑,创业《一条》公众号,粉丝几千万。傅剑锋,原《南方周末》记者,写过很多影响力巨大的报道,去做了腾讯新闻中心的副总监。胡玮炜,曾经的《新京报》记者,创办摩拜共享单车,三年赚了15亿。
  当然,还有更多纸媒人,没有这么耀目,但也及时转身,在新领域迎来了一片生机。
  所以,不是行业倒了,你就死定了。
  行业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条船漏了,你要做的不是哭天抢地,而是赶紧找到更大更坚固的船,跳上去。
  如果我们不能拒绝变化,那就去拥抱它。
  抱住它,你就不怕了。
  0 6‍
  当然,就算你的行业眼下还不错,也必须记住四个字:居安思危。
  不管你目前的工作多么稳定,多么舒畅,都要关注外面的变化。
  别以为时代的动荡不会波及你。
  没有什么不可能。
  柯达,100多年历史的大公司,说倒下就倒下。
  诺基亚,曾占据市场70%份额的手机霸主,说破产就破产。
  如果你觉得他们都太老了,活该被淘汰,那么请了解一下ATM机。
  这个10年前还非常被看好的朝阳产业,最近几年利润断崖式暴跌。
  一家生产ATM机的公司,2017年卖了4397台,但2019年只卖出230台。
  净利润2017年还有1377万元,2018年直接成了亏损9482万。
  原因很简单。
  十年前,刷卡取钱,还是很受欢迎的新鲜事。
  但现在还有多少人使用现金?
  不用现金了,不去银行取钱了,要ATM机何用?
  于是这个曾经看起来大有可为的行业,一转眼,就大势已去。
  还有。
  5年前,澳大利亚一家公司就研制出了一款瓦匠机器人。
  它一小时能砌1000块砖,24小时不休息,两天就能建起一栋楼。
  而最厉害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砌500块砖,不到机器人半小时的工作量。
  也许用不了太久,连搬砖工人都要失业了。
  每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诞生,都必然带来淘汰。
  而这个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淘汰自然也就一直不停。
  所以,真的不要对自己的行业太自信。
  一切都变化得太快,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谁都难保自己不被无情碾压。
  我特别不喜欢制造焦虑,但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不得不保持些许焦虑。
  这种焦虑,会促使你关注新事物,不被时代抛弃。
  然后你才能活得从容自在,不焦虑。
  这个时代,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时刻关注变化,不断学习跟上。
  尤其是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人。
  如果你只会收费,只会办业务,只会接电话,那么一定要想想,万一这个行业或者单位不行了,我怎么办?
  要知道,没有单位会因为你"啥也不会",而对你负责。
  顶多给你点遣散费,让你哭声小一点。
  只有你自己,不得不承受"啥也不会"的代价。
  所以,如果你不想在三四十岁就被社会淘汰,就绝对不能允许自己"啥也不会"。
  一定要趁早想想自己还有什么能力,还能有什么出路。
  多多学习,早做准备。
  这样万一脚下这条船沉了,你还有能力和胆量一步跨出去,再开一局,甚至发展得更好。
  不至于束手无策,倒地哀嚎。
  0 7‍
  这个时代,如果你跑在前面,就会发现,遍地都是机会,一切都欣欣向荣。
  如果你落后于时代,则会发现,到处都是屠刀,一切都令人绝望。
  时代在狂奔,我们别无他法,唯有跟着时代狂奔。
  我们一起,跟上去。
  作 / 者
  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你见过最侮辱智商的抗日神剧是什么?应该是煞有介事的八佰了吧看上去摄制组为了再现抗战经典战役专门搭建了大片景区,服化道均高度仿真,但因为导演主创的认知能力低下,还是犯了很多让人忍无可忍的低级错误。扔电线那场戏是为了烘为什么人到中年,越喜欢老歌老电影,怀念过去眼泪就忍不住?老电影老歌真实的反映了,广大工农兵基层群众的形象。鼓舞人心向上,激励人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经历过的人,怀念老歌老电影是很正常的,反映喜欢易烊千玺和黄景瑜是种什么样的体验?黄景瑜不知道但是千玺!我!喜欢千玺什么体验?emmmmm大概就是靠近光追逐光吧?他真的很优秀从tf三小只最不起眼到现在,他付出了多少努力,而且他很低调啊,即便他如此优秀,我觉得千玺大衣哥儿媳妇陈亚楠宣布离婚,一场婚姻为何演变为闹剧从陈亚楠和朱小伟分居,到她在直播间单方面宣布已经离婚,再到直播间因为粉丝节奏太大而导致账号被封。这期间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和风波,作为单纯的旁观者,我们并不清楚除了我们知道和看到的一切最近看突围的来聊聊?场景转换太频繁,基本上三个场景轮换播放,一个镜头放一点,另一个镜头再放一点,接着再放第三个镜头,然后回到第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也放不完,换来换去,都是零碎的片段,讨厌的很。大家看了有李铁是谁?为何遭人民日报痛批?一直不看国足比赛,至今还记得2002年世界杯期间一个新闻标题全乱套了,就中国队发挥正常!我真傻,真的,国足队员抬起他们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巴西队是狼土耳其队是狼我不知他是亿万观众心里的三德子,如今在山上养鸡,卖的鸡要提前预定在众多古装戏中,太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虽不如主角光鲜,但总能带给人很多笑点,三德子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虽然康熙微服私访记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人们对三德子依然记忆犹新。最近,他偶尔黄磊背景竞如此强大?得知其父亲身份,网友脸色都变了各行各业,都讲究一个靠山!在娱乐圈更是如此,如果你没有背景,别说是出人头地,就连所谓的资源都得不到!那就不得不说一下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星二代!比起素人来说,他们因为自带光环,星途还张云雷的相声真的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差吗?对于听惯了郭老师和岳岳的相声的我来说,刚开始确实觉得他说的相声不可乐,没意思!只是觉得他唱的京评梆曲,流行歌曲好听而已!今年疫情期间我搜索了他的相声作品挨个欣赏,越来越觉得他的相声楚乔传2淳儿换人粉丝没意见,连赵丽颖都直言害怕被比下去在今年的白玉兰奖提名名单中,有一个90后的小花特别的引人注目,此人正是凭借着白鹿原强势入围的90后新生代演员李沁!导演说当初让李沁来出演这个角色实际上是有风险的,因为李沁的外形清纯有没有哪些颜值一眼万年的明星?福记娱乐带你体验时效新颖的娱乐内容!说起颜值一眼万年的明星,此时此刻有一位可以这样来形容他,眉清目秀眼神开车帅气有型含蓄内敛,他就是任嘉伦。第一眼看到任嘉伦,就有一种一眼万年的穿越
梅根有望9月回英国,与哈里出席活动,因得罪凯特或受冷待据每日星报(TheDailyStar)7月5日报道,英国王室专家爆料,在得罪了凯特之后,梅根有可能在回英国的时候受到冷淡对待。据了解,梅根可能将在9月和哈里一起回英国,出席戴安娜王梅根或将今年9月到英国,有她在,王子兄弟的裂痕无从修补据太阳报当地时间7月4日消息,哈里王子将在十周后,也就是今年的9月份再次回到英国,参加另一场纪念戴安娜王妃的活动,而这一次他的妻子梅根马克尔也将跟他同行。据悉届时哈里夫妇将与会10英国18岁酒吧女店员吐槽职场PUA,因辞职被经理长文骂废柴据英国每日星报7月6日消息,18岁的基亚拉克莱尔(KiaraClaire)给经理发了一条短信,说她将辞去大曼彻斯特塞尔市国王赎金酒吧(KingsRansom)的工作,没想到却因此遭凯特王妃用高科技展示自己的婚纱,英国女王看后脱口而出吓人据英国快讯7月12日报道,新近解密的王室文件显示,凯特王妃曾经负责督办自己婚纱的展览会,高科技手段带来3D效果却让太婆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看之时脱口而出真吓人的评论。在经历了倪大红新剧八零九零首播,原本不屑一顾,现在入戏太深新剧年年有,近日特别多。这边小舍得号手就位东四牌楼东正在热播,那边绝密使命骊歌行也匆匆过来赶场了,而在此时,4月20日又一部新剧八零九零加入战场,使得本来就眼花缭乱的观众,更不知道小舍得40集剧情流出,大结局临近,3个家庭再起波澜近日,小舍得持续热播,老南一家剪不断理还乱的鸡毛蒜皮,再加上欢欢子悠的学习问题,三个家庭的故事让观众们是既纠结,又好奇,每日追剧停不下来。目前该剧更新至23集,更新过半开启了下半部播出2集,卫视就冲到了第1,倪大红新剧又拿到了收视王炸?坤之大,大到东北放不下强之作,长江以南都哆嗦。北有谢广坤,南有苏大强。相信这南北双雄的威力,看过剧的观众都深有体会。广坤停止的地方,大强还在前进。昨晚,倪大红老师的另一部力作,八零国产古装历史剧再出大制作,3大看点,堪比陈道明版卧薪尝胆2021年上半年,要说哪一部电视剧最令人失望,非大宋宫词莫属。这部开播伊始就被寄予厚望的古装历史剧,播出之后,备受质疑。糟糕的台词,荒诞的剧情逻辑,让不少观众没看几集就果断弃剧。该看过8集风暴舞之后,怀着复杂的心情,我写下这篇文章第一次知道陈伟霆这个演员,还是2010年。这一年的年底,一部叫做前度的电影上映了。因为阿娇的缘故,这部电影备受瞩目,而在影片中,男一号正是陈伟霆。之后的陈伟霆,把工作重心,完全放在都挺好之后,倪大红被掏空了?近日,一部新剧八零九零在湖南卫视播出。该剧的名字,像极了曾经的一档综艺节目,小编原本不屑一顾。然而,看到了倪大红有参演,索性就点开看看,他的戏还是值得一试!看了几集,原本不屑一顾的小舍得大结局将至,后续3大看点,每一个都戳中痛点近日,随着中国电视报更新,都市家庭剧小舍得后续31到40集的文字版剧情放出。一经发布,便引来观众热议。有人认为小三得志,堪称狗血。也有人认为,老南一家人有舍有得,大团圆结局也未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