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德云社14世纪恩怨(七)(之反三俗22次返场事件)

  今天提前更,7000+字。
  如果晚上有时间的话,再来一更。每一更都是焦虑中完成,因为要反复订正,要来回掂量顺序。
  有一个问题一直不明白,头条的阅读量到底是咋计算的?为啥第四更只有1000+阅读量?谁能解释一下?
  二十二、德云传习社
  老郭接受张文顺老先生的建议,借鉴旧时戏曲"科班"的方式收徒。既然是"科班",那就标志着要有正规系统的教育,不然咋好意思说是"科班出身"?"科班出身"演员意味着有"质量保证"。当然,和"科班"相匹配,还有"入科"、"坐科"、"出科":进入科班学习为"入科";在科班学习称"坐科",期满毕业称"出科"。至于学习时间长短,没有一定之规,又长又短,要看行业,看师父咋教育,看徒弟啥水平。
  要讲清楚一点:虽然"科"不同,但各"科"徒弟都是师兄弟。换一个说法可能更好理解:"科"就相当于学校的"级"或"届"。
  徒弟少的时候,都是师父亲自教;如果徒弟多了,可能大师兄、二师兄会代替师父教小师弟本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徒弟都是师父亲自教的。相声行当,还有代师拉徒的事儿。这个和现在的学校教育制度不大一样。
  老郭的徒弟,大致根据进门先后给不同字的;这八个字是"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张文顺老先生建议的。目前"龙"字科要开班了。
  字的顺序一般来说只是师门长幼的顺序,师弟的实际年纪可以比师哥大。但也有例外,譬如于云田,2013年5月31日生人,谦大爷的小儿子。按照规矩应该排进霄字科,就因为他是谦大爷的儿子,又塞进了云字科。
  一般说来,开办"科班"的多是行业内有名望的人,大家,师承则多算在社长名下。德云社的师承要复杂得多,也可以说混乱得多:德云社传习社的学生并不全部纳入老郭的名下。德云社现在有四百多号人,可以收徒的师父也多。譬如谦大爷,就收了老郭的儿子郭麒麟。甚至老郭的徒弟也开始收徒,所以就有了"同窗不同辈"的怪相。老郭的徒孙不分科,不同徒弟收的徒弟一律计入"筱"字辈。
  也有人说,德云社早期不能算作科班,"云"字科更像师徒制,有几位从小就养在老郭家中,是儿徒,譬如张云雷。也有人说,德云社就没有"科班"过。"鹤"字科更多是"以大带小",由师兄代师父教本领。所以"云"字科纠纷多、"鹤"字科能力差别大。
  2006年,德云社搞了自己的传习社,有了自己专门的培训机构;同时德云社也尝试和一些大学及社团合作办学,毕业时授予正规的学历文凭。但这样一来,和古时候的"科班"就差远了,不仅收费,还有淘汰。只有少数优秀毕业生才可以拜入德云社一些老师门下。这也是"九"字科、"筱"字辈颇为抢眼的原因。
  2006年4月,德云社第一次面向社会招生,收到报名表上万份儿。(可见这个时候老郭和德云社已经有了很大影响力)其中就有阎鹤祥。当时招生的条件是爱相声,年龄不超过26岁。1981年出生的阎鹤祥年龄刚刚好。阎鹤祥收到了德云社面试通知,说了一个贯口和一段戏,轻松地拿下了考试,以见习学徒的身份进入了德云社。这个时候阎鹤祥已经从北工大毕业两年,他专业是通信工程,所以进入中国移动上班,做通信工程师。
  这一年,烧烤师傅张鹤伦也参加了德云社的考试,但考试没及格,被拒之门外。因为特别喜欢相声,就苦苦哀求,最后老郭答应可以旁听。第二次考试的时候,这家伙因为普通话不过关又失败了。他又参加了第三次考试,这次总算过关了,进入了德云社。
  2009年,老郭正式摆知,收了第一批鹤字科学员,标志着德云传习社人才培养体系孵化相声学员成功。
  有没有经过考试,列入云字科的徒弟?有,栾云平。
  据说老郭很早就在报纸媒体上刊登收徒广告,发布后很长时间,终于在2005年来了一个人:栾云平。
  清华大学毕业的栾云平辞了稳定工作,怀着一颗相声梦来到德云社,可把老郭乐坏了,是否喜极而泣不得而知,反正老郭非常非常高兴,以至于后来总是用"爱徒"来称呼栾云平。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清华大学高材生,竟然要来学相声,搁谁都高兴。老郭考察了栾云平一段时间,发现这人的确是可用之才,就直接把德云社的演出安排这项重任交给了栾云平。2006年老郭摆知,栾云平是5个首开山门接收的弟子之一。何云伟、曹云金背叛后,栾云平成了德云社三哥。他可是德云社唯一考试进入德云社,位列云字科的徒弟。
  如今的德云社招生实行逆淘汰:
  1.网络报名:上万人;
  2.参加笔试:几千人;
  3.面试:五六十人;
  4.学员班:十几个人;
  5.成才:寥寥几个人。
  6.末尾淘汰:表现差的,偷奸耍滑的,直接开除不留情面。
  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金子。所以周九良、杨九郎这些人能有今天,的的确确是货真价实、万里挑一的人中之龙。
  插一个段子:
  靳鹤岚演出的时候说:你们想见郭德纲是吧?我们也想见郭德纲,我们一年见到郭德纲的次数还不如你们呢!
  鹤字科徒弟一年都见不到老郭几次,可见老郭的确很忙。九字科,霄字科徒弟估计都是师兄代为授课。
  何伟、曹金为啥招人恨?老郭当年费尽心血手把手把什么都不是的小混混,培养成了人气很高的相声演员,给了他俩一辈子吃饭的本事,无疑于再造父母,他俩却口口声声说老郭压榨徒弟、剥削徒弟。在大家看来,这俩人得了便宜还卖乖。不感恩就算了,还倒打一耙,到处说师父的坏话,不就是欺师灭祖吗?招人唾弃是肯定的。
  人可以有毛病,但不能有污点,特别是不能有道德污点,因为大众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审判人。
  顺便说一下,2006年曹云金20岁了,跟着老郭也学了4年了,老郭就带着他登台表演相声。2006年10月29日-11月3日,在德云社十周年专场系列专场表演《黄鹤楼》等多个相声,并首次与刘云天合作,从此开启了他的梦幻人生。
  二十三、"22次返场"事件
  2006年初,北京相声界举办了一个新春晚会,不少相声名家都有出席,譬如李金斗、孟凡贵、于万海。会上,于万海说:"听说有人说相声返场能有17次,我不信!一个段子三分钟,17个段子接近一个小时啊。" 于万海说的是老郭,他和谁说起这事儿?孟凡贵。
  孟凡贵有个徒弟叫刘云天,刘云天有个搭档叫曹云金。于万海同时还是北京广播电台的《空中笑林》节目当主持人。
  孟凡贵
  孟凡贵接话道:"说着一口炉灰渣子干吗?"
  孟凡贵接着又说:侯大师曾经净化相声,可谓是用心良苦,功德一件。在这种净化相声的情况下,传统相声也不一定都是可取的,甚至都是糟粕。相声不能成为二人转,所以要去粗取精,要懂得屏蔽糟粕,这才是好相声。
  在孟凡贵看来,返场的话,就是给观众吃太饱,满足了观众的无理要求,不利于相声的发展。"其实很多相声演员都有滔滔不绝一两小时的本事,不只是郭德纲有!可人家为什么不说呢?因为有素质有道德的相声演员是不会这么做的,你一个人把内容都说完了,后面的人怎么说呀,你不是抢活吗?这是值得炫耀的吗?"
  当然,于万海和孟凡贵聊天时,有媒体记者在场,而记者从来不嫌事儿大。于是,不是事儿的事儿就成了事儿。
  老郭弱弱来了一句:"观众就是喜欢,多说一点,还......犯法吗?"
  返场不犯法,犯了相声同行的忌讳!他们不喜欢老郭出风头,把听相声的观众都抢走!
  面对于万海的质疑,老郭憋着一股气儿;很快,用行动回怼。
  2006年1月12日,德云社新年相声专场在解放军歌剧院举办,京城10年创业以来的第一个歌剧院专场。自然,一票难求,爆满。老郭和谦大爷自然也使足了劲儿,表演了《托妻献子》、全本的《八大改行》和《文武双全》三个大活。
  不就是一个相声段子吗,咱还说是"大活"?要知道《八大改行》涉及八种戏曲唱法,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一般很少上演全本;老郭整这个,可是十八般武艺都尽数使出来了;《文武双全》全本包括《文章会》和《大保镖》两部分,一般演员整不了,非要功力深厚者才能演这个。观众自然听得过瘾,大呼小叫。
  到了返场阶段,老郭兴致很高,段子信手拈来,谦大爷、张文顺老先生、李菁都成了他开涮的对象。返场21次后,老郭现场砸挂:前不久某家媒体上刊载了一条消息,对我曾返场17次的事情提出质疑;说这话的是某电台一位已退休的资深主持人,我想请他到这里或天桥乐茶馆看一场演出,打消他的疑虑。
  随即,老郭说了最后一个段子:于谦媳妇要生孩子了,我曾和于谦有约定,要做于谦儿子的干爹。我的孩子叫小山,所以就给于谦儿子取名叫小海,但叫于海不好听,咋办?于谦名字有"千"字,就给孩子名字里加个"万"字吧!
  老郭太孬,不是一般的孬!这样一来,于万海就成了谦大爷的儿子。现场的所有人都听明白了,他这是在借着相声骂人,也都知道他在骂谁。
  老郭进一步砸挂:"儿子,你看你爸爸说得好吗?"老郭似乎还不解恨,又加了一句:"没有就是没有,但有,就是有!10年,是靠着说实话过来的,是靠着卖力气过来的!我不欺负人,别人欺负我不行"。
  这梁子是结下了,而且很深,很深!
  老郭这性格,属于睚眦必报这种吗?
  1月12日晚的演出创下返场22次、20多万人在网站同步直播观看的纪录,喜欢他的粉丝们自称是"纲丝"。于万海质疑他返场17次记录,他干脆来了个返场22次新纪录。
  事情后续是啥?于万海自然被气得不轻,气病了,通过媒体大肆声讨老郭。老郭这一场也砸挂了汪洋,说他老婆出轨;事后,老郭被汪洋告上法庭,同病相怜的于万海也扬言要告老郭,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老郭不敢惹,惹不起,惹了会被气死。
  他还有一个名字,叫"郭怼怼"。
  二十四、砸挂汪洋引来的官司
  老郭敢说,特别是在说相声时候,啥都敢整成段子说出来。2006年在解放军歌剧院举行的德云社新年相声专场,老郭一路砸挂,拿谦大爷、张文顺、李菁开涮。老郭为啥一直强调女生不能说相声,就是不方便砸挂,特别是牵扯到男男女女的事儿,更不方便。
  在开涮的对象中,就有汪洋。老郭说:老婆跟人跑了,汪洋急得想烧炭。老郭在博客中也提到了汪洋:"大杂院里有个孩子比我大几岁,据说也喜欢相声。他家是卖汽水的,这孩子每天骑三轮车拉着汽水、啤酒满街跑。我也很纳闷,他喜欢相声为什么不学不练呢?很多年后,这个不学不练的孩子红遍天下,他叫汪洋。"
  汪洋和老郭一样,自幼学习相声;他跟的是马派,入马三立科班,后来拜于世猷老先生为师。出师后,考入了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编导专业,毕业后到天津曲艺团工作。1992年,汪洋还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1993年,汪洋也到北京闯荡,一路走来,虽然没有像老郭这样有地位,但也不差。曾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主持了100多期《一笑茶园》中的《百叶窗》栏目。
  相声演员之间经常开玩笑,彼此戏谑取笑,同行之间都默认。汪洋却把老郭告上法庭,这事儿透着稀奇。
  据说,在法院受理之后,老郭多次给汪洋打电话:伙计,只是为了节目效果,不要往心里去。
  汪洋却一直不肯撤诉,赵本山等说和都不成;直到侯耀文站出来作为中间人调解,让爱徒公开向汪洋道歉之后,这才撤诉。事后汪洋说:我和郭德纲只是从小就认识,根本就不熟。
  汪洋这是瞎说,他和老郭认识很早,发小,也是干兄弟。老郭小时候跟着天津评书艺人高祥凯学评书,高老师当时住在天津鞍山西道,和汪洋在一个院里。老郭学了大概两三年,和汪洋应该见过很多次。另外,老郭拜廉春明为干爹,汪洋也是廉春明的干儿子,他和汪洋是干兄弟。
  汪洋和老郭的风波告一段落,大家也都不再关注了。曾经的央视主持人也慢慢地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2007年,汪洋在一档访谈类节目上公开向郭德纲示好,说看过德云社以前的演出落泪,曾感动得落泪。汪洋说:已经跟郭德纲重修于好,而且自己跟郭德纲是一类人,都受同行打压。
  汪洋坦言:相声演员不团结,互相找茬,自己当年的遭遇比郭德纲坎坷多了。
  汪洋1994年筹拍电视剧《马三立》时,京津两地的相声演员集体反对,这些同行不光对汪洋恶语相向,还跑到马三立家里挑唆:汪洋模仿您,拿您在外面赚钱,拿您拍电视剧!不断有同行游说马三立先生,让他在各大媒体发表声明,阻止汪洋拍这部剧。
  后来,马三立声明:《马三立》这部电视剧跟我没关系,汪洋拍的《马三立》纯属失实,请各单位注意。
  汪洋谈到这段故事很生气,说:我当年才24岁,相声界泰斗公开说我骗,就这么恶毒!
  后来,汪洋在接受采访时谈起告老郭这事儿,不胜唏嘘:我其实当初看到郭德纲拿我砸挂,没有什么感觉,结果同行一个个都给我打电话替我鸣不平,起诉之后又有不少同行拍手叫好,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被人利用当枪使了。
  2018年,汪洋在北京崇文文化馆搞一个相声社团,还说:如果郭德纲愿意的话,欢迎他来演出。得知汪洋在崇文文化馆搞相声大会,老郭表示非常高兴和支持,只要汪洋需要,他和德云社的成员决无二话。
  看来,汪洋告老郭,问题不在汪洋和老郭身上,在那些相声同行身上。为啥他们要怂恿汪洋状告老郭?
  看戏的不嫌事大,见不得老郭好呗。尤其是同行,因为同行是冤家。
  老郭在一次发布会现场表示很心疼的说:"这个行业都快完了,同行就别再打架了。"
  马季先生也说过:"太喜欢这个行业了,但不喜欢这行里的人,这行人私心太重,不像舞蹈戏曲那样团结合作。"
  二十五、"反三俗"运动
  人红是非多,一点也不假。
  老郭虽然早年经历凄惨,成名路坎坷,但自从拜师侯耀文,经过大鹏以及各路媒体宣传之后,名气越来越大,到了2006年,则成为众多网友追捧的对象;所到之处,人山人海,夹道欢迎。
  人有多红,就有多少是非;两者相辅相成。有人褒之,有人贬之,从来不一致。
  老郭说过很多相声,早先的相声段子里有很多黄色的包袱,自然就成了主流相声攻击的靶子。姜昆在接受朱军《艺术人生》采访时,公开讽刺老郭的相声低俗,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三俗"运动。
  啥是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有没有具体量化标准?没有。但在某些人的眼里,老郭的相声就是三俗相声。
  姜昆预言:郭德纲的相声难以登上大雅之堂,不可能成为最主流最顶尖的相声。他的原话是: "有的地方那个小剧场,荤口脏口什么都有,我都不看。"
  老郭是咋看呢?他说:相声里面有精髓也有糟粕,我们就是要把传统相声中的精髓吸取,糟粕去掉。
  其实,老郭和姜昆还曾当面就雅俗的事儿一起开过一个会。这是2006年2月份,由北京相声俱乐部组织、姜昆李金斗为主角的一场座谈会,老郭也参加了。到了会场,老郭拿到了会议材料:"反三俗倡议书"。老郭这才明白会议的主题是反三俗,倡议书里写着"拒绝"相声里的三俗;谁的相声里有三俗?不就是小剧场里的相声段子里有吗,这次会议针对谁,老郭很清楚。他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失落、生气、郁闷。老郭并没有拂袖而去,而是安安静静地坐下,看这些人在那儿表演。
  台面上的事儿还要讲面子,姜昆发言中上来对德云社好一番夸奖,说:德云社为相声事业做出贡献。接下来自然是一番敲打:不要让相声的繁荣火爆成为昙花一现。这都是套路,前面的话千万不要信,"但是"后面的话,才是说话者的本意。
  会议最后部分自然少不了在"倡议书"上签字,表忠心,表决心。在场的近百名主流相声同行大都激昂慷慨,令人动容,场面自然十分壮观。老郭混迹其中,自然也跟着和大家一起附和。散会时,还毕恭毕敬拉开凳子,俯下身子,做出请的姿势,让领导先走。
  关于这次"反三俗"大会,老郭在自己博客里有记录:"反三俗"大会上我很感慨,看着好多同行激昂慷慨的样子,我特别想劝他们一句话,不要以勤工俭学的身份给我讲黑社会的故事。人与人之间要想诋毁对方最好的办法是从道德方面进攻。
  庙堂之上的人,对着庄稼地里的老汉说:请注意讲卫生!主流相声名家对来自草根的老郭说:相声一定不能俗了。
  2006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曲艺文化界会议,主题还是"反三俗"。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姜昆等为代表的部分曲艺相声界人士提出要抵制相声中出现的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在小剧场里表演,受众为普通观众的老郭相声则是首当其冲的 "反三俗"目标。老郭参加了此次会议,对这一结果深为不满,老郭说:指责是无中生有。随即,老郭创作了相声《我要反三俗》,这也是他的经典桥段之一。
  《我要反三俗》极力讽刺,入木三分。在老郭的演绎下,效果非常。因为老郭,这个词一下子"深入人心"了,至于起什么效果,就不好说了。
  老郭《我要反三俗》贡献了诸多金句:
  "他活该,爱乐不乐。你的工作就是教育人,哪怕他不乐。"
  "我要看她们堕落到什么程度!我熬点儿夜儿算什么,我反三俗了我!"
  "反三俗"运动一直持续很多年。
  2011年9月28日,姜昆在广州市高级文艺人才理论研修班讲座上说:"现在郭德纲在网上闹那么多事情,在道德在伦理上,出现这么多问题,我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
  2011年10月2日,老郭发微博回击:姜昆小肚鸡肠,江郎才尽。
  2011年10月16日,姜昆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联合召开的"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座谈会"上斥郭德纲的相声是下三滥的恶俗艺术。
  老郭则在表演单口相声《济公传》中时借济公之口暗讽姜昆是太监:济公要给宋高宗和太子治病,代价是占太后的便宜,他突然说道:"这时一个太监指着济公说:‘你道德上有问题!’济公回头说:‘这是哪个太监说的!’"
  其实,老郭已经对传统相声做了很大修改:"相声不分传统和新式,相声是与时俱进的。比如《西征梦》,就是清朝末年创作的。当时的艺人说他做梦见到西太后了,请了一道圣旨领军去打太平天国,时隔没有多长时间,艺人们就改了,做梦去见袁大总统,带着兵去打军阀。而现在,我们说去见布什总统了,去平定恐怖分子,无非是改了一个词,它的脉络、笑料都没有动。拿出来表演,大家都说这个新相声很好,其实这哪是什么新相声,一百多年前就有了,这就是技巧的东西。"
  老郭和姜昆似乎杠上了,何云伟2010年退出德云社,姜昆马上把他吸纳进曲艺协会。
  现在回头看,主流相声界2006年提出"反三俗",到现在已经15年了,基本没啥回响了。主流相声越来越式微,越来越凄清,老郭虽不是一家独大,至少占了半壁江山,通过其他的内容来"养活"自己的相声团队。主流相声团队,越来越像国粹京剧,只有在春晚的舞台上才会有一些个名家进行一次表演,还是"串烧"的表演。

李沁不为人知的故事娱乐头条说到娱乐圈中的这些女演员,真正有实力的女演员是有的,但是有实力又没绯闻的那就少之又少了。这位女演员就是李沁,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她作为中国的青年女演员代表之一,她也是从小演员慢红楼梦演唱者陈力的演唱水平能达到什么级别或成就?陈力的声音是独一无二的天籁之声,跟其他歌手不在同一水平上,就像是篮球界乔丹至今无人能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她的歌声里,完全听不出任何炫技,反而就像把自己的人生用歌诉说出来一样,是破防了!6个糊咖参加不被期待的新综,却看得我边笑边哭最近,芒果tv上线了一个新综艺欢迎来到蘑菇屋(以下简称蘑菇屋)。作为向往的生活的衍生节目,蘑菇屋没有黄磊何炅坐镇,没有小H小O卖萌,只留下一间空屋供嘉宾们生活。再加上预告片中的第一这7位明星的名字不仅好听还十分有深意!你还知道哪些呢?人名是每个人都有的代号。名多由家里的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今天小叭找到了7位名字很有深意的明星,一起来看一看吧!易烊千玺在易烊千玺的家乡,烊字是欢迎的意思,而千玺林子祥叶倩文罕见同框!两人满头白发身形消瘦,男方全程帮举话筒近日,叶倩文与林子祥一起出镜,为疫情期间辛苦的医护人员发声。林子祥只做了一句自我介绍,声音很嘶哑,脸部皮肤松弛,脖子上的皮肤皱在一起,尽显老态,真是让人不禁感叹时光匆匆。与叶倩文对贾乃亮之母王雫英亲自为李小璐端水洗脚,却无法挽回前儿媳的心娱乐圈里的婆婆对儿媳能有多好?梅婷和婆婆的关系可谓家喻户晓,当年,大龄产妇梅婷在医院突遇风险,在危机关头,婆婆一句保大人,足以让梅婷感激一生闫妮和前婆婆的关系,更是堪比亲生母女,离(原创)画皮观后感支持原创画皮里周迅演的小唯,让我心疼的无法言说。其实王生终归是爱她的,谁都看的出。但身边已有王夫人。如果郎未娶,妾未嫁,王生是不会嫌弃小唯是妖的,一样会爱她。因为他对妻子说的一句话从全民女神被骂到关评论,被反噬的林心如如今怎么样了文张图图编辑Anita最近一段时间,林心如因为电视剧华灯初上,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尽管没有在内地上线,但这部豆瓣开分8。1分的悬疑剧,在如今众多连6分及格分都没有的国产影视剧中累计造成12人确诊,但演唱会仍照常举行,张惠妹称压力很大张惠妹开演唱会,有人听了她的演唱会之后确诊,这事儿在圈内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疫情期间,本就有规定限制大规模的人员聚集。但张惠妹抵抗住了外界的压力,毅然决然地要开演唱会。不出大众所特战荣耀米娅为什么选择留下米娅留在红蝎是有何企图特战荣耀米娅活着从原始森林回来,却选择留在红蝎集团,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是米娅爱上了刑天,还有人认为米娅是卧底。米娅是红蝎集团的一个俘虏,因为偷毒被抓获,差点死于非命,好在刑天接到意难忘何佩琪的绿茶话术是怎样炼成的?意难忘中,何佩琪出场后,力克李世民蔡进炮麦克吴品德这种BOSS级的人物,还大战丽珠王陈月霞珊妮佳佳李爱玉,不落下风,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何佩琪游走在无数个阵营里,挑衅蔡进炮和李世民
黄日华陪女儿出去逛街购物享受生活亡妻离世1年父女相互扶持黄日华一直都是圈中的爱妻号,不过太太去年因病去世,这使得黄日华非常伤心。女儿和圈中好友都纷纷开导他,如今亡妻已经离世1年,黄日华现在心情就好了不少。日前有记者拍到黄日华陪着女儿出去梁洛施带着儿子出去郊游儿子造惊喜送亲手制作大贺卡为其庆生梁洛施和李泽楷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毕竟李泽楷的身份已经相当吸引人注意。梁洛施为对方生下了3位儿子,并且一直抚养着。可是两人早已分手,并且李泽楷也有正牌女友了。梁洛施前几年虽然是什么原因?让这部不是很纯正的谍战剧收获众多观众好评黑色郁金香是一部商业谍战剧,由马为执导,许亚军张恒于小慧田小洁章杰张谦等主演,2004年播出。一家跨国制药公司葛安公司,与国内某沿海城市合作兴建了一座大型生物工程基地。西海医院院长刘涛冯远征主演抗日谍战剧,神州热土,遍地英雄石钟山是著名的军旅作家编剧,他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为影视剧,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地上地下等都是观众非常熟悉喜欢的作品。遍地英雄同样改编自石钟山小说遍地鬼子,是由周力执导,刘涛冯远王祖蓝李亚男亲自下厨为朋友庆祝新婚两位女儿开心出镜拍大合影王祖蓝和李亚男如今已经育有两位女儿了,他们夫妻俩就深得很多网友喜欢。两人都是比较重感情的,近日有一位前TVB女艺人就迎来新婚,王祖蓝和李亚男就亲自下厨宴请一对新人庆祝他们新婚快乐,两人罕见同框合照!TVB花旦李施嬅首晒未婚夫真容TVB花旦李施嬅这几年在事业上发展相当顺利,而在爱情上也是很顺利。在今年年初她已经答应嫁给圈中星级教练Anson的求婚,不过此前她一直都没有公开未婚夫的真容,就在7月12日她首次在母女俩饼印一样!余安安和刚坐完月子的女儿出去吃美食喝红酒港圈冻龄女艺人余安安前段时间就首次当上外婆,她现在将很多时间放在照顾女儿和外孙身上。为了照顾女儿坐月子早前她也是尽量留在家中,原来近日她的女儿已经坐完月子,她就和女儿一起出去吃美食黎诺懿姚子羚王君馨录制TVB节目像开大食会3人吃完榴莲再吃菠萝TVB里面不少艺人之间的感情都相当好,他们私底下经常相约一起吃饭。没想到日前黎诺懿姚子羚和王君馨3位艺人就一同录制节目,结果3人在休息时间像开大食会一样,3人先吃完榴莲再吃菠萝。姚前TVB宫女和女儿一起制作甜品为大25岁百亿老公庆生在TVB有一位女艺人由于经常演宫女,所以就被港媒称为御用宫女。她的事业没有发展太好,不过却嫁给了一个很爱自己的百亿富豪,尽管两人年纪相差25岁,但是他们夫妻俩就非常恩爱。日前老公迎老公穿拖鞋来回跑腿!侯佩岑被传靠真人秀捞金后住进9千多万豪宅侯佩岑前段时间就突然大火起来,皆因她和家人参加了婆婆和妈妈系列的真人秀节目。近日有台媒就爆料他们一家人已经搬进了要价9000多万的新豪宅,媒体猜测是她上真人秀节目捞金后买入的,还拍TVB花旦黄翠如和萧正楠每天一起跑步每张合影两人各发一半秀恩爱TVB里面就有不少对恩爱夫妻,当中就有花旦黄翠如和老公萧正楠啦。他们夫妻俩以前经常在社交网上秀恩爱,不过近日就收敛了一点。原来他们夫妻俩现在每天都一起跑步,而在7月8日他们还罕见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