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罗大伦调理脾虚孩子鼻炎的特效方

  17.调理脾虚孩子鼻炎的特效方
  配方:
  辛夷克、白芷克、荆芥克、金银花克或克、连翘克、桔梗克、甘草克。这是5岁以下孩子的量,5岁以上的孩子,量增加1倍。
  做法:
  用这些药材熬水。放入1杯水,先将药物浸泡20分钟,然后大火开锅,开锅后转小火熬5分钟即可。漱口或者滴鼻子都可以。
  叮嘱:
  1.有的孩子小,不会漱口,家长可以给他滴鼻子。让孩子平躺,弄2滴药水,滴进孩子的鼻子,然后让孩子转一转头,让药水浸润到鼻腔各处。尽量让小孩学会漱口,但要把漱口后的药水吐掉,不要吞下。
  2.辛夷、白芷都是散寒、通窍的,金银花、连翘是解毒的,荆芥是往外散邪的。这个方子能够帮助孩子在每次感冒过后,把最后残余的邪气彻底清除。
  所谓鼻炎,就是邪气与正气在鼻子里不断地斗争,是人体力图排出邪气的一种努力,打喷嚏、流清鼻涕都是排邪气的一种反应。
  对于急性鼻炎,我主张孩子感冒过后,在他的声音还重浊,还有鼻塞,甚至睡觉都开始打鼾的时候,一定要往外继续清一清邪气,把它彻底清干净。
  这个时候,因为是外感带来的急性鼻炎,所以比较容易调理,可以用这个漱口或者滴鼻子。
  很多家长反馈,用完这个方子以后,孩子打呼噜的问题就解决了,孩子鼻子总不通气的情况也消除了。
  辛夷
  〔原文〕 辛温轻浮。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九窍,利关节。主治鼻渊鼻塞肺主鼻, 胆移热于脑,则鼻多浊涕而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塞。
  经曰:脑渗为涕。王冰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及头痛面黑干,音旱,黑斑,可作面脂。目眩齿痛, 九窍风热之病。然性走窜,气虚火盛者忌服。
  时珍曰:肺开窍于鼻,阳明胃脉环鼻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吾乡金正希先生尝语余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 脑渐空也。凡人外见一物,必有一形影留在脑中。
  昂按:今人每记忆往事, 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不经先生道破,人皆习焉而不察矣。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其于此义,殆暗符欤。请外皮毛,毛射 肺,令人咳。微炒用。芎䓖为使,恶石脂,畏黄芪、 菖蒲、石膏。
  【讲解】 辛夷主散肺经风寒以通鼻窍,为治鼻渊要药。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辛夷的花蕾,或为同科植物玉兰的花蕾。别名木笔花。早春未放时采摘晒干,去枝梗用。
  本品辛温气香,轻浮上升,入肺、胃二经。长于散风寒,能 行头面而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不闻香臭、浊涕常流等症的常用药。虽有散风寒作用,但一般外感表证很少应用。至于《备要》所言温中解肌,利关节,亦系外散之功。
  【临证应用】  辛夷用于鼻渊。一般常与苍耳子、白芷、薄荷等同用,如苍耳散;如偏于寒者,多与细辛、羌活、藁本、白 芷、防风等配伍,如辛夷散;若偏于热者,也可与清热之黄芩、 薄荷、苍耳子等同用。还可与细辛、鹅不食草研末吹鼻,治鼻腔疾病,如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用量用法】  3 — 6克,煎服。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吋,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白 芷
  〔原文〕 辛散风,温除湿,芳香通窍而表汗。行手足阳明, 大肠、胃。手太阴肺,色白味辛,故入 肺。而为阳明主药。 阳明之脉营于面,故治头面诸疾。
  治阳明头目昏痛,杨吉老方:白芷汤泡四五遍,蜜丸弹子大,名都梁丸。每服一丸,荆芥点腊茶嚼下。杨吉老,名介,治王定国病时在都梁,因以名丸。眉棱骨痛, 风热与痰,同酒浸黄芩为末,茶下。牙痛 上龈属足阳明,下龈属手阳明,二经风热。
  鼻渊(1),肺主鼻,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故鼻多浊涕而渊。经曰:脑渗为涕。宜同细辛、辛夷治之。目痒 泪出,面?干,去声,面黑气。
  瘢疵(2),可作面脂。皮肤燥痒,三经风热之病;及血崩血闭,肠风痔 瘘,痈疽疮疡,三经湿热之病。活血排脓,肠有败脓 血,淋露腥秽,致脐腹冷痛,须此排之。生肌止痛,解砒毒蛇伤。先以绳扎伤处,酒调下白芷末五钱,种白芷,能辟蛇。又治产后 伤风,血虚头痛。自鱼尾上攻,多在日晚,宜四物加辛、芷。如气虚头痛,多在清晨,宜芎、藁倍参、芪。
  保寿堂治正偏头痛,白芷、川芎各 三钱,搽牛脑上,加酒顿熟,热食尽醉,其病如失。鱼尾,目之上角。 然其性升散,血热有虚火者禁用。色白气香者佳, 或微炒用。当归为使,恶旋覆花。
  【讲解】 (1)鼻渊:又称脑漏,以一侧或双侧鼻窍时流浊涕、鼻塞、甚则头昏脑胀、嗅觉不灵为主证。(2)瘢疵:疵, 同病。瘢疵,瘢痕或皮肤黑斑病。
  白芷祛风燥湿,通窍止痛,为治头痛要药。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兴安白芷或白芷或杭白芷的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切片入药。
  本品辛温芳香。入肺、胃、大肠三经。辛散祛风,温燥除湿, 芳香通窍,止痛。虽入肺胃大肠三经,能散三经风湿之邪,但以足阳明胃经为主,故为阳明主药。足阳明胃经之脉循行头面,故主治风邪引起的头前额痛、眉棱骨痛、齿龈肿痛、鼻渊等头面诸疾。不论风寒、风热,或血虚,皆可用白芷与相应药配伍,均获 良效。
  此外,借其辛散香燥之性,可收消肿排脓、燥湿止痒之功。所以疮痒痈肿、妇人寒湿带下,及皮肤风湿瘙痒等证亦为常用之 品。对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等证,现临床较少应用,然其性升散温燥,能耗血伤气,故不当用于阴虚火旺、血虚有热之证。
  【临证应用】  白芷能散风寒、止头痛,治外感风寒引起的 头痛鼻塞,常配防风、羌活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风热者,可配葛根、薄荷。用于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以及鼻渊头痛等。本品芳香上达,祛风止痛,可单用,如都梁丸。或与川芎、 羌活、防风等同用,如川芎茶调散。治鼻渊头痛常配辛荑、薄荷、 苍耳子等药用,如苍耳散。其他头痛,如血虚及现代医学之神经性或血管痉挛性头痛,用白芷配伍他药,均有一定疗效。治风冷牙痛,可与细辛同用;风热牙痛,多配黄芩、石膏等清热药。
  白芷用于疮疡肿痛,未溃者能消散,已溃者能排脓,为外科常用之品,多与银花、连翘、蒲公英等配伍。
  用于妇人带下,属寒湿者,配白术、茯苓;属湿热者,配黄柏、车前子。
  此外,亦可用于毒蛇咬伤,及皮肤风湿瘙痒证。
  【用量用法】 3—10克,煎汤或入丸散服。亦可适量研末搐鼻治头痛、鼻渊。
  荆 芥
  〔原文〕 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入肝经气分,兼行血分。其性升浮,能发汗,又云,止冷汗虚汗。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 身强项直,口面歪斜,目中黑花。其气温散,能助脾消食,气香入脾,通利血脉。治吐衄肠风(1),崩中(2),血痢,产风血运。产后去血过多,腹内空虚,则自 生风。
  故常有崩运之患,不待外风袭之也。芥最能散血中之风。华佗愈风散,荆芥三钱,微焙为末,豆淋酒调服,或童便服。诸家云甚效。瘰疬疮肿,清热散瘀,破结解毒,结散热清,则血凉而毒解。为风病,血病、疮家圣药。荆芥功本冶风,只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藏血之地也。
  李士材曰:风在皮里膜外,荆芥主之。非若防风能入骨肉也。连穗用。穗在于巅,故善升发。治血炒黑用,凡血药用山栀、干姜、地榆、棕欄,五灵脂等,皆应炒黑者,以黑胜红也。反食蟹、河豚、驴肉。
  〖讲解〗 (1)肠风:病名。指大便下血,血在粪前,色多鲜红。多因风热客于大肠所致,故名。(2)崩中,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沥不断的病证。又出血量多而来势急剧的叫血崩,或叫崩中。出血量较少,但淋漓不断的, 称为漏下。
  荆芥生用,辛散疏风透表,炒用止血。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带花序的全草或花穗。生用、炒用或炒炭用。本品辛而微温,芳香轻扬。入肺、肝二经。具有祛风解表、 止血之功。是一味辛而不烈,温而不燥,性较平和,以辛散疏风 为特点的解表药。既散风寒,又散风热。故外感表证,不论风寒 风热,皆可配用。以其轻扬疏散之性,而有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之功,用治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尤为适宜。对麻疹透发不畅,风疹 瘙痒以及疮疡肿毒等有效。荆芥人血分,又可起到疏散血中风热,透邪外出作用;对产后冒风、口噤、发痉,也可起到祛风解痉功效。
  荆芥炒炭,其性变为苦涩,主入血分而有止血作用,可用于 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妇女崩漏。
  【临证应用】 荆芥对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治风寒表证,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配伍,如荆防汤;治风热表证,常与薄荷、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如银翘散。若咽喉肿痛,用之可以利咽喉。古人有"咽痛必用荆芥之论"。配桔梗、生甘草等治现代医学之咽炎、扁桃体炎疗效显著。治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恶寒发热,局部红肿疼痛者,多配防风、金银花、连翘等以消肿解毒。
  对于小儿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等证,配薄荷、牛蒡子、 蝉衣等,可祛风透疹止痒。
  各种出血证,如衄血、便血、崩漏等,以荆芥炭配其他止血药使用,疗效更好。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产后为风邪所中,项背强直,口噤痉挛之证,有祛风止痉作用。
  综上所述,荆芥为轻扬之品,散风清血之药,其功用正如 《本草纲目》所概括的: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其功长于袪风邪,散瘀血,破结气,消疮毒……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
  【用量用法】  3-10克。祛风解表透疹生用,若体虚表证而 有汗者,用炒荆芥,可缓和其辛散之性。炒炭用于止血。
  另外,习惯上茎叶穗同用者称荆芥,单用花穗者称荆芥穗。 荆芥穗芳香气烈,效用较荆芥为强。
  金银花
  〔原文〕 甘寒入肺。散热解毒,清热即是解毒。补虚凡物甘者皆补。疗风,养血止渴。丹溪曰:痈疽安后发渴,黄芪六一汤吞忍冬丸切当。忍冬养血,黄芪补气,渴何由作。 治痈疽疥癬,杨梅恶疮(1),肠澼血痢,五种尸疰(2)。经冬不凋,一名忍冬。又名左缠藤。花叶同功,花香尤佳,酿酒代茶,熬膏并妙 。
  忍冬酒,治痈疽发背一切恶毒,初起便服奇效。干者亦可,惟不及生者力速。忍冬五两,甘草二两,水二碗,煎至一碗,再入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吃尽。重者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葯力到。忍冬丸,照前分两,酒煮晒干,同甘草为末,以所煮余酒打糊为丸。陈藏器曰:热毒血痢,浓煎服之。为末,糖调赏服,能稀痘。
  【讲解】 (1)杨梅恶疮:由梅毒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变。因疮形似杨梅,故名。(2)尸疰:即劳瘵。与现代医学之结核病相似。
  金银花为治热毒疮痈,风热表证的要药。为忍冬科多年生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又名忍冬花、二宝花。生用,或妙炭用。或制为露剂。
  本品味甘性寒,入肺、胃、大肠、心经。古人认为:六淫为害,以火为最,火盛者谓之毒。解毒之药必治火,治火之药亦解毒。因此,药性寒凉而入心经的金银花,既能清热,又能解毒,为外科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以治疮痈疖肿诸证。
  本品轻扬入肺经,善散肺经之邪热,故又为宣散风热之佳品,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热病初起,发热而微恶风寒者。本品炒炭,则入血分,以治热毒血痢,既可清热解毒,又能止血。还可将金银花加水蒸馏,制成金银花露,为清凉解暑之品,供夏季饮用,可清热解暑,并清利头目,还能防治热疖痱子等证。
  《备要》所谓补虛、养血,治五种尸疰等功,《本草求真》阐释甚为明了。指出:殊不知书言能补虛者,因其芳香味甘,性虽入内逐热,而气不甚迅利伤损之意也。书言能养血者,因其毒结血凝,服此毒气顿解,而血自尔克养之谓也。……至云能治五种尸疰 ,亦不虚。(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疰,五疰病因不一,但此专主风湿内结为热而言。)
  江浙地区,地处东南,天气炎热,其处人们常以金银花代茶饮用,具有清热解暑之功。
  【临征应用】 金银花善治热毒疮痈,疖肿疔毒等证,无论外疮内痈,均常应用,取其清热解毒之功,可单用或与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等同用,以加强解毒消肿作用,如五味消毒饮。若肿毒较重,为促使消散或加速溃破,可与穿山甲、皂角刺等配伍,如仙方活命饮。用鲜品捣烂外敷,亦有较好疗效。治肠痈,又可配当归、苡仁、黄芩等药,如清肠饮。咽喉肿痛者,则多与解毒清咽之品如大青叶、山豆根等配合使用。
  本品轻宣疏散,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热病初起,常与连翘、荆芥等配伍,以增强其疏散清热之功,如银翘散;若热入气分,壮热烦渴,可与石膏、知母、连翘等同用,则泻火解毒作用更为显著。若热入营血,斑疹隐隐不显,舌红而干,神烦少寐者,可与生地、丹皮等同用,可奏清营护阴,凉血解毒之功。
  用于热毒泻痢,腹痛下脓血,可单用浓煎服。重证可与黄连、白芍、白头翁等同用。
  【用量用法】 10~30克,煎服。外用适量。凡热毒疮痈,用量宜重;温病发热,用量宜轻,且宜生用;治血痢便血,则须炒炭用。
  附:忍冬藤 为忍冬的茎叶,又名银花藤。性味功效与金银花相似,解毒作用虽不及银花,但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可消除经络之风湿热邪而止疼痛,故可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屈仲不利之证。
  连 翘
  〔原文〕 微寒升浮,形似心,实似莲房有辩,苦入心,故入手少阴厥阴心、心包。气分而泻火,兼除手足少阳,三焦、胆。手阳明经大肠。气分湿热。散诸经血凝气聚。营气壅遏,卫气郁滞,,遂成疖肿。利水通经,杀 虫止痛,消肿排脓。皆结者散之。凡肿而痛者为实邪,肿而不痛为虚邪,肿而赤者为结热,肿而不赤为留气停痰。 为十二经疮家圣药。经曰:诸疮痛痒,皆属心火。
  【讲解】 连翘以清心泻火,解毒疗疮为特长。为木樨科落叶灌木植物连翘的果实。白露前采初熟果实,色尚青绿,称青翘;寒露采熟透果实,则为黄翘。以青翘入药为佳。生用。
  本品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经。苦以泄火,寒能清热,且轻清上浮,能透达表里,以清心泻火、散上焦风热为特长,多用于外感风热或急性热病,烦热神昏,以及血热发斑等证。
  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连翘既能清心,又能宣畅气血以散血结气聚,故有消肿散结之功,以治疮疡肿毒,瘰疠结核之证,被历代医家称为疮家圣药。此外,本品具有利小便作用,可治热结尿闭,小便淋痛。
  【临证应用】 连翘清热透邪,多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头痛发热,口渴等证,常与金银花相须为用,或加牛蒡子、薄荷等同用;治温热病热入心包,高热烦躁神昏,常以连翘心配犀角、莲子心等同用,如清宫汤。
  治疗疮疡痈肿,可配金银花、天花粉等解毒消肿之品;治瘰疠多与夏枯草、玄参、贝母等药配用,以解毒散结。
  另有连翘心,即青翘晒千,筛取籽实者便是。连翅心尤长于清心热,治热陷心包,神昏谵语之证。
  【用量用法】 6-15克,煎服。
  桔梗
  〔原文〕 苦辛而平。色白属金,入肺气分。 泻热,兼入手少阴心、足阳明胃经。升提气血,表散寒邪,清利头目咽喉,开胸膈滞气。凡痰壅喘促,鼻塞肺气不利。目赤,喉痹咽痛,两少阴火。齿痛阳明风热。口疮,肺痈干咳,火郁在肺。胸膈刺痛,火郁上焦。下痢腹痛,腹满肠鸣,肺火郁于大肠。并宜苦梗以开之。为诸药舟楫(1),载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剂,至于至高之分成功。既上行,而又能下气,何也?肺主气,肺金清,浊气自下行耳。养血排脓,补内漏(2)。故治肺痈。
  李时珍曰:枳桔汤治胸中痞满不通,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也。
  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遂名如圣汤。王好古加味甘桔汤,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气加人参,呕加半夏、生姜,吐脓血加紫苑,肺痿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苓,腹痛加黄芪,发斑加荆防,疫毒加牛蒡、大黄,不得眠加栀子。昂按:观海藏所加,则用药乏大概,亦可识矣。去浮皮,泔浸微炒用。畏龙胆、白芨。忌猪肉。
  【讲解】 (1)楫(ji)划船的工具。(2〉内漏:指外伤引起的内出血。
  桔梗以开宣肺气为主要功效,并能袪痰排脓。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埴物桔梗的根。因其味苦;又称苦桔梗、苦梗,主产于江苏、安徽,故有南桔梗之称。
  本品辛散苦泄,性平入肺,善能宣通上焦,以开提肺气为主要功效。其性升浮上行,而利胸膈咽喉,且有良好的祛痰作用, 凡外邪犯肺,痰壅喘促,鼻塞咽痛及胸满气逆等证,不论寒热均为主治。由于本品能开泄肺气,又善祛痰,可促使肺中痰浊脓血 排出体外,故肺痈咳吐脓血之证也常用之。
  此外,桔梗因轻浮上升,素有"舟楫之剂",可载药上行,直达病所,故在应用上焦药中多用。然此虽为上升之剂,但升中有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通畅,则肠胃之气疏利;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通,则启闭开癃,故又可用其治痢疾,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此即《内经》所谓"病在下,取之上"的用药方法。
  【临证应用】 桔梗治咳嗽痰多,不论肺寒、肺热,皆可应用。治风寒咳嗽,配杏仁、苏叶等,如杏苏散;风热咳嗽配桑叶、 菊花、杏仁等,如桑菊饮;咽痛音哑常与薄荷、牛蒡子、蝉蜕配伍。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借其祛痰排脓之效,配甘草,如桔梗汤。因本品开泄宣散,故阴虚久嗽及有咳血倾向者均不宜用。
  【用量用法】 3—10克,煎服。桔梗也有炒用者,以缓和辛散作用及对胃肠的刺激。
  甘草
  【原文】 味甘。生用气平,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火急甚着、必以此缓之。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解退肌表之热。入凉剂则泻邪热,白虎汤、泻心汤之类。入峻剂则缓正气,姜附加之,恐其僭上,硝黄加之,恐其峻下,皆缓之之意。入润剂则养阴血,炙甘草汤之类。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生肌止痛,土主肌肉,甘能缓痛。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凡解毒药,并须冷饮,热则不效。小儿初生,拭去口中恶血,绵渍汁令咂之,能解胎毒。故有国老之称。中满证忌之。甘令人满,亦有生用为泻者,以其能引诸药至于满所。
  经云:以甘补之,以甘泻之是已。故《别录》甄权并云除满,脾健运则满除也。仲景治痞满,有甘草泻心汤,又甘草得茯苓,则不资满,而反泻满。陶弘景著《名医别录》,发明药性。大而结者良。补中炙用,泻火生用,达茎中肾茎。
  用梢。梢止茎中痛,淋浊证用之。白术、苦参、干漆为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并用者。胡洽治痰癖,十枣汤加甘草,东垣治结实,与海藻同用,丹溪治劳瘵,莲心饮与芫花同行。非妙达精微者,不知此理。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等分,枣十枚,仲景治伤寒表巳解,心下有水气,喘咳之剂。
  李时珍曰: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资全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主道之化,赞帝力而人不知,参神功而巳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
  昂按:甘草之功用如是,故仲景有甘草汤、甘草芍药汤、甘草茯芩汤、炙甘草汤,以及桂枝、麻黄、葛根、青龙、理中、四君、调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汤,无不重用甘草,赞助成功。即如后人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诸剂,皆倚甘草为君,必须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奈何时师每用甘草,不过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习成风,牢不可破,殊属可笑。附记于此,以正其失。
  【讲解】 甘草具有补气、缓急、泻火解毒、调和药性等作用,应用极为广泛。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生用或蜜炙用。
  本品味甘性平,蜜炙用性微温,归心、肺、脾、胃经。甘温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喘等证,生用则性凉,能清热解毒而生肌,治疮疡肿毒,并治咽喉肿痛;其甘缓之性,又能缓急止痛,治脘腹、四肢挛急作痛。
  此外,调和诸药,同热药用之可缓其热,同寒药用之可缓其寒,能使补而不致于骤,泻而不致于速。是一味既重要又普通的药物,应用极为广泛,故有通行十二经之称,还善解百药毒,有安国定邦之功,故有国老之称。
  如甄权云: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然甘缓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
  【临证应用】 甘草在众多方剂中经常使用,不仅作为辅助之用,本身也确具一定的功效。如洽脾胃虚弱,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多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等,如四君子汤。以本品补心气,振心阳,常用的炙甘草汤,即以炙甘草为主,配阿胶、生地、麦冬、桂枝等,治脉结代,心动悸之证。甘草在治疗咳嗽、喘息方面多与他药配成复方,如与麻黄、杏仁配伍治风寒喘咳的三拗汤,与麻黄、石膏、杏仁配伍的治肺有郁热喘咳的麻杏石甘汤。其他止嗽方中亦多用之。
  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用甘草甘以缓之,与芍药配伍,即芍药甘草汤,是缓急止痛常用之方。
  甘草对于疮疡肿毒,内服、外用均可,如配桔梗即甘草桔梗汤,祛痰利咽,治咽痛;配银花,即银花甘草汤治痈肿发热。至于食物、药物、衣药中毒,甘草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轻者可单用煎汤服;或与绿豆同用,以增强解毒之效。
  此外,本品之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功效较为突出。如与附子、干姜同用,能缓和附子、干姜辛温燥烈之性,以防伤阴,与石膏、知母同用,能缓和石膏、知母之寒,以防伤胃,与大黄、芒硝同用,能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使泻而不速;与人参、白术、熟地、当归等补药同用,能缓和补力,使作用缓慢而持久;与半夏、干姜、黄连、黄芩等热药寒药等同用,又能起协调作用。
  药用之甘草梢即甘草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主治湿热下注膀胱的茎中疼痛,如导赤散即生甘草梢与生地、木通、竹叶组成,以治小便短赤,尿道刺痛之证。
  【用量用法】 2一10克,煎服。清火解碍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传统认为本品反大戟、芫花、海藻、甘遂,古今虽也有同用之例,但仍在探讨之中,不能轻易妄用。近年来研究报道,廿草长期大剂量单独服用会引起水肿、血压升高等现象,应予以注意。
  书名: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 光明中医
  作者:罗大伦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选择剖腹产你可曾后悔过?我不后悔剖腹产当时顺产还是剖腹产,义无反顾地选了剖腹产。抱着慷慨赴义的心情,结果却出人意料地轻松!给姐妹们分享一下剖腹产前后,怎么能让自己更舒服一些。1。住院办理提前一天办理住院检给孩子戴了角膜塑形镜后感觉怎么样?可以分析交流一下吗?这个问题,嗯,孩子从9岁多开始戴,到现在高二16岁了。也有7年的时间了。其实最开始,家长会辛苦一些,帮孩子滴药水,洗眼镜,佩戴眼镜。我家孩子一开始不太利事,凡事都要妈妈亲力亲为,一9岁女儿背回结婚证,宝妈责问女儿却一脸不屑人家都三婚了前言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很多父母都发现孩子的心里都有了一万个主意,有时候突然冒出一句话,也让父母感到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在哪里学到这些话,要说起孩子的书包,那可是孩子的秘密基地了,儿童画教程菜中皇后洋葱1。适合年龄68岁2。材料准备卡纸马克笔(水彩笔)高光笔针管笔3。课程时间90分钟圆圆脑袋一撮毛,无心之徒披紫袍。小朋友们猜一猜,你知道这是什么蔬菜吗?洋葱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母乳要怎么储存很多妈妈乳汁过剩,宝宝吃不完时,经常将衣服都给打湿,不仅尴尬,而且挺浪费。要知道,母乳自带抗力,是宝宝最好的健康屏障,半岁内的宝宝,如纯母乳喂养,一般极少生病。生活中也常见,正常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不出孩子全球男性生育能力持续下降,真的要弹尽粮绝了吗文王彬尹路编辑余乐近日,一篇名为美国医学教授2045年,男人可能会弹尽粮绝的报道风靡网络,让男同胞们十分忧心。该报道称,美国生殖医学专家那些有趣的小名儿我们那儿,小孩子一出生,大多会取个小名儿。尤其以农村孩子较多,但由于父母都没有多少文化,自然取的那些小名也好土,但听起来格外亲切,有股浓浓的泥土芬芳。男孩生下来,如果父母不刻意去叫有远见的父母,会舍得让女儿吃这3种苦,孩子将来会更出色拜托了爸妈!女孩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也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女儿从小就特别容易被全家宠爱,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很多有女孩的家庭,父母根本舍不得让女儿受一点点委屈。有句话叫孩子说谎父母应如何正确对待?读懂他们的谎言才是第一位如果要说家庭教育中父母们最头疼的问题,孩子说谎肯定位列其中,这并不只是因为孩子说了假话,而是家长们感受到了来自孩子的拒绝。说谎并非只是坏孩子的专利,几乎所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欺骗过注意!孩子歪嘴哭,不是委屈,也不是面瘫,而是罕见病歪嘴哭面容媛媛是个6岁的可爱小姑娘,乍一看,好像没什么异样,五官端端正正的,但妈妈发现,她从出生开始,只要一哭,嘴角就是歪斜的。刚开始想着不碍事,便一直未就诊,直到最近才到医院以面瘫在门诊治改掉孩子的拖延症,只需这三招吃饭左顾右盼穿衣服慢吞吞做作业小动作不断孩子做事磨蹭的习惯,通常让许多家长抓狂。父母都有深切体会你越急孩子越慢,任凭你河东狮吼,孩子依然故我。许多家长表示孩子的拖延症简直让人崩溃。
自控力好的孩子,未来会取得更高的成就?是的。自控能力是儿童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顺利适应社会的核心和基础。自我控制能力对学龄后儿童的保健语言发展社会适应和社会交际能力学习成绩认知灵活性和创造力都非常关键。它甚至比智力萌娃解锁新型爬行方式贴地式匍匐前进,姿势标准如同特种兵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宝宝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解锁各种各样的技能。俗话说一爬二坐三抬头,在宝宝810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爬行这个技能。也只有通过爬行孩子应该快乐教育吗快乐教育热情努力。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或者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一定是一件快乐的事。热情才是持续下去的动力,热情能给自己赋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创造力。还记得,上学的时候对数学的全职妈妈带娃,又是忙碌的一天家有萌娃15个月,早上娃快8点起来,因为前一天晚上我睡得很晚,所以早上的时间,娃交给奶奶。起来后,随便玩一会,吃个早饭,就出去户外活动,一个多小时样子。11点样子回来,我开始陪娃看蛋黄还能这样吃哦,妈妈一定要知道!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宝宝辅食青菜蛋黄粥。对于小宝宝,粥是非常好的辅食,养胃又易消化。妈妈只要在粥里加些食材,宝宝营养也有了。今天这款粥用到了青菜和蛋黄,都是非常常见的食材,但营养密度可孕期服用复合维生素真的有必要吗?每个准妈妈都要吃吗?您好,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以下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最近啊,帮妈发现很多孕妈在怀孕前,都有吃维生素的习惯。但是,这些孕妈在怀孕后,反而不知道该不该吃为什么很多孩子鼻梁有青筋,妈妈一定要注意最近有很多家长咨询我说,孩子鼻梁上为什么有青筋。这是咋回事?老辈常讲鼻梁有青筋,没事哭三场!下面给大家用中医理论介绍一下首先我们中医理论认为鼻子是整个面部最高起的部分就像一座山,所爸爸妈妈,请你一定要陪我到七岁,因为之后的人生基本已注定!把孩子交给我,只要7年,我就能还给你一个男人965年,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开始用镜头记录14个7岁的英国小孩,每隔7年找到这些孩子,拍下他们近况,直到2013年。这部影片其实还是一个为什么你做的辅食宝宝不爱吃?妈妈们这些小技巧学一下吧同样的面条,有人煮出来清爽劲道,而有人只会煮烂糊面同样的馄饨,有人煮出来完整不黏糊,而有人愣是把馄饨煮成面片。米粥,怎样煮又省时又好吃?蛋羹,怎样蒸里面不会有小窟窿?厨房里的技巧数4种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更优秀,看看有你吗?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一个妈妈的高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下这四类妈教育孩子其实没那么难,只要妈妈做到这三个字,孩子就不会太差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孩子的性格和素质,其实就是妈妈的一面镜子,大多数孩子长大后,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妈妈的影子,事实上,有一个好妈妈,远比有一个好老师更重要!孟母三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