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幼儿数学20以内加减孩子容易接受的简单方法?

  如果家长们想要教孩子加减法,请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孩子1+1=2 !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进行数学早教,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在孩子还没有理解数学 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填鸭式教学 ,直接开始教加法。
  这也是很多孩子,为什么会那么早就出现排斥数学的原因,家长不以兴趣为起点 ,盲目教孩子,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
  学习加减法,应该借用实物 ,让孩子以游戏的方式 ,在理解 的基础上,学会加减法。1、巧用数字画
  举个例子:7+2=9,将数字变形,加入合适的想象力,变成一只老鼠的样子,
  这种将抽象性的数学题转化为图画的方法,对孩子的吸引力更大。
  但借用图画的形式,记忆力会更深刻,学习的过程也更有意思。2、小猫钓鱼
  材料: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游戏内容:家长告诉孩子"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 ?"孩子拿起钓杆开始钓鱼
  当孩子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孩子会回答"1"条。
  当孩子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 ?"孩子回答"2条"。
  第三条时引导孩子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
  当孩子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问孩子:一共钓了几条鱼?
  并且让孩子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 ,说出总数 ,"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3、用购物了解加减法
  妈妈给了孩子5块钱,告诉她去买酸奶,同时店里的阿姨会找钱 给你。
  当孩子买完东西回来,妈妈问孩子,有没有剩钱,妈妈伸出5个手指头 ,收起2个手指 ,表示应该还剩下3块钱 。
  孩子也跟着妈妈一起,用手指比划着 ,就这样开始学起加减法。4、扑克牌
  材料:选择带有数量花纹 的牌
  从一组扑克牌中,随意抽出2张牌,让孩子计算两张牌相加和相减的结果各是多少。
  这种带有数量花纹的牌,孩子可以在一开始不数量的时候,通过数数 ,得出结论。
  在一开始,可以不对回答的时间做限制,随着孩子熟练之后,可以设定时间限制 。
  当然,如果孩子连续正确完成5个之后,家长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5、乐高积木
  乐高积木的好处,就是表面有凸起的点,孩子在学习算数的时候,可以看着点数 ,给出结果。
  同时,乐高的颜色丰富 、本身的可玩性比较高 ,适合孩子学习枯燥的数学加减法。
  以上推荐了五种比较适合教加减法的方法,所有的方法都遵循具像化规则 ,家长只要注意早教的趣味性 ,数学早教还是很简单的。
  欢迎大家关注 我,跟我一起挖掘更多数学早教方法。
  学霸是怎么给孩子做数学启蒙的?
  北大教授魏坤琳在女儿跟小的时候,就开始启蒙她对数字的敏感度,培养她对数学的兴趣。正是由于魏教授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引导,在上小学之前,女儿的数学能力已远超同龄的孩子。
  别的家长都积极报班,帮孩子提升1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力的时候,魏教授的女儿早就已经学会100以内加减的运算了。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强,实质上反应的是幼儿抽象性思维发展水平高。让我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看一下幼儿是如何一点点学会10 以内加减运算的吧!
  1.最初,幼儿需要借助实物,伸出手指进行合并、分开的动作来逐一点数
  如,准备5个橘子,边准备边问:"桌子上有3个橘子,又放上去2个,现在桌上一共有几个橘子?"幼儿会把所有的橘子合并到一起,再伸出小手指一个一个进行点数,从而得出答案。
  3岁半以前的幼儿不懂得加减运算,数橘子的游戏对他来说还很困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橘子合拢,给他演示如何点数,让他依葫芦画瓢再点一遍。
  到4岁的时候,幼儿就可以自己点数了。如果你问他:"桌子上五个橘子,妈妈拿走一个,还有几个呀?"他们一定要把"妈妈拿走"的那个橘子真的拿掉,才能不受干扰地对剩下的橘子进行点数。对幼儿来说,加法比减法容易。
  2.接着,幼儿可以不借助实物,而是依托对熟悉的生活场景的描述进行加减,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学过的应用题
  如,问:"今天是宝宝生日,爸爸给宝宝买了一个礼物,妈妈也给宝宝买了一个礼物,现在宝宝有几个礼物啊?"他会掰开一根手指,再掰开另一根手指,然后给出答案。可以看见,这个时候的幼儿完全依靠动作思维学习数的运算。
  这类口述应用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如"妈妈手上一块饼干,给宝宝一个,还剩几个?"等。幼儿的生活处处是数学,利用这些生活场景对幼儿进行引导,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最后,幼儿不用依托任何实物,也不需要借助生活场景的描述,只依据抽象的数字进行计算
  如,"1+1=2"。这是更高水平的数学能力,幼儿不需要借助任何实物和图像,就能给出答案,这说明他的思维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5岁半的幼儿,在家长的帮助和引导下,就可以进行10以内的数的运算了。这个时候,幼儿不止会数"1、2、3",还会数"3、2、1",他们会把倒着数数的经验运用到加减运算中。
  这是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大致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中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
  我国心理学对各地区幼儿数的运算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5-7岁的幼儿可以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只有极少数能做到100以内的加减运算。
  研究还发现:5-6岁的幼儿,通过适当的教育,数学概念的发展会有一个明显的飞跃期,他们的计数和运算能力都会飞速提升。
  可见,数学能力是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才能逐步提升的。
  就连有着成功教育经验的魏教授都说,女儿的突出并不是因为天生智商高,而是由于他注重早期数学思维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数学宝宝呢?幼儿的数学能力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呢?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将学前儿童教育内容分为五个板块:分类、排序与对应;数、计数与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与计量;空间和时间。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五个版块分别探讨。
  1.分类、排序与对应
  数学教育家方富熹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材料是3只小猪。给这三只小猪都背上救生圈,给其中两只小猪穿上红裤衩。问,"背着救生圈的小猪和穿着红裤衩的小猪哪个多?"。
  幼儿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对背着救生圈的小猪和穿着红裤衩的小猪分别进行归类,然后才能一个一个点数。也就是说,归类是计数的前提。
  收拾玩具是很好的训练孩子归类的方式。给幼儿的指令可以是"按照不同的颜色把玩具放好"、"把小汽车单独拿出来放好"、"大的玩具放大盒子里,小的放小盒子里"等。
  这个过程,也是在训练幼儿对玩具进行排序和一一对应。幼儿通过逐一比较和辨认,才能完成指令,同时,他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2.数、计数与数的运算
  前面已经说过,学前儿童教育的重点是掌握10以内的数的运算。那么,认识10以内的数便是平时需要重点培养的内容。
  很多两岁多幼儿会像顺口溜一样麻利的从1数到10,但是,你如果跟他说:"给我8块积木吧",他往往不会。那是因为,他的计数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记忆,只是在"唱数"。
  其实,想要教孩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如,家里有3个人,2个大人,1个小孩。一只兔子有4条腿,一张桌子也有4条腿。这些都是幼儿能够通过观察理解的。
  纸牌游戏也是一个不错的活动方式。爸爸、妈妈和宝宝分别抽出一张牌,然后把自己的数字念出来,看谁的数字最大。后期的时候,也可以增加难度,每个人可以选择要不要继续抽牌,如果两张牌加起来超过10.5就输了。
  也可以玩"喂小动物食物"的游戏,画一只小猫、一只小狗、一只小兔子,准备鱼、骨头、胡萝卜等模具,喂猫吃一条鱼,小狗吃两根骨头,兔子吃三根胡萝卜。这个游戏不仅也可认识数,也能加强幼儿对应能力的训练。
  其实生活中数学比比皆是,如坐电梯上楼的时候顺着数数,下楼的时候倒着数数,买菜的时候注意价签等。魏坤琳教授说"数学即生活",利用这些处处存在的数教幼儿学习数学,是最简单又有效的方式。
  3.几何图形
  前面我们说了对玩具进行分类,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积累了对物体形状认识的最初的经验。
  玩积木是很大众的游戏,幼儿通过建造、拼接、搭建等,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形状,他们通过这个过程辨认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另一个有趣的游戏是"剪梯形",准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形状剪成梯形。刚开始玩这个游戏可能会有点难,家长可以引导他们从简单的三角形开始,鼓励他们积极动脑,不断探索。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跟几何图形相似的物体,比如家里的门是长方形的,宝宝的婴儿推车轮子是圆形的,夏天用的扇子是扇形的,镜子是圆形的等。在认识这些实物的过程中,让幼儿充分地摆弄、触摸,让他们对几何图形获得初步的感性印象。
  4.量与计量
  3-6岁的儿童自己能够区分长、宽、高、大、小,但是他们还不会用正确的词汇来表达。比如,他们把高、宽一律称为大,把矮、扁一律称为小。所以,平时要教幼儿使用正确的量词。
  幼儿还不会用工具进行测量,他们只会依赖自己的眼睛。这个时候,不用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
  生活中可以多引导幼儿观察,如"宝宝已经比餐桌高了"、"宝宝今天午觉睡了两个小时"、"宝宝左手的苹果比右手的橘子重"等。引导幼儿对高矮、时间、重量进行阐述,可以加深他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5.空间和时间
  认识空间关系可以通过以下3点:教幼儿使用并理解方位词的意义
  走路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说"向前走"、"向后退"。吃饭的时候教幼儿"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妈妈坐在宝宝的左手边,爸爸坐在宝宝的右手边"。教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如,"宝宝的眼睛在哪里呀?眼睛在鼻子的上面","宝宝的嘴巴在鼻子的下面"。"宝宝的左手放左边的眼睛上面,右手放右边的眼睛上面"。在日常生活中取材
  幼儿的日常生活随时随地都会用到空间关系。如积木游戏、躲猫猫游戏、排队买单等。
  鼓励幼儿探索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认识空间关系。
  幼儿对时间的认识,可以从认识早上、中午、晚上开始。接下来就可以教他们昨天、今天、明天。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可以说"哇!星期天啦!今天准备做什么呀?"。晚上睡觉前也可以引导幼儿:"八点啦,睡觉时间到啦,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呢?明天继续躲猫猫游戏吧!"。
  还可以跟幼儿玩"不准动"的游戏,仿佛时间静止了一样。也可以跟他们比赛"看谁收拾玩具更快",让他们体会到时间的快慢。
  最后:
  魏坤琳教授说:"数学即生活,数学即解决问题。"确实如此,数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学科,只要有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启蒙。
  如果小朋友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应该是数感不够。数感,一方面是指对数量的感知,另一方面,是指对数与数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
  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理解为,12是比11大1的数字,也是比13小1的数字,是3个4相加,也是4个3相加,是24的一半,也是6的2倍。一个数字可以有很多种表示方法,并不是孤立的。
  很多小朋友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之后,就急于学习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殊不知,很多小朋友理解的10以内加减法都是机械记住了凑十法破十法。背错记错的事情时有发生。
  而一旦小朋友有数字之间相互关联的数感,他就会"创造"出很多做计算题的方法。比如7+8,除了标准凑十法,还可以是7+7+1,8+8-1,10+10-3-2,5+5+2+3等等,很多情况下,这样的算法速度都会比凑十法快,而且这里的数字拆分是小朋友基于自己对数字的理解,所以准确率也会比较高。
  要教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首先让孩子形成对数字的概念,这不仅仅是让孩子能从1数到20,而是要将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很抽象的数字与实物对照起来,你可以用一根小木棒来代替"1",慢慢教会孩子从1数到20.
  待孩子能够将抽象的数字与实物联系在一起时,再教孩子加减法就很容易了。我开始教我家孩子加减法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了"1+1=?"孩子看后大眼瞪小眼,很显然他并不明白这个"1+1=?"含义,于是,我就对他说,我从超市里买来一个苹果,爸爸又买了一个,现在家里有几个苹果,孩子很轻松地就告诉我有两个苹果,这样就把抽象的"1+1=?"的问题,变成了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买苹果。
  然后,我又试着问了孩子几个有些难度的问题,比如买了5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一共是几个苹果,如果孩子口算不出来,你可以把苹果给他画在黑板上,这样就很直观了,其实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要把抽象的概念与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就很容易让孩子掌握数字的概念。
  等到孩子熟悉了加法,学习减法就很容易了,9个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这就是减法啊!
  总之,不要一上来就写一堆算式,对孩子来说,这就像天书一般哦,寓教于乐,结合生活场景,才能让孩子灵活快速地掌握加减法哦。
  教幼儿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可以用实物来教,就像教孩子数数那么简单。我说一下,我大女儿是怎么学会加减法的。
  手指不够用了
  我女儿上中班的时候就开始就有数学作业,刚开始她数手指来进行算数,比如说3+5,她会先伸手指数到三,再往上数五个,她经常不知道加了几个。
  水彩笔来帮忙
  后来我教了她一个方法,用水彩笔等实物来做加减法。比如说6+7,就可以先拿六个,另外拿七个水彩笔 ,然后两组放在一起,再数一下是多少个 ,就得出答案了。
  扑克牌的妙用
  找扑克牌中较大的数字,然后用其小的数字来组合成这个数字。比如数字是9的牌可以用哪几张牌加起来组成 。这种方法更灵活,可以是两个相加,也可以是三个、四个。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对数学的加减法能够掌握的更灵活熟练。
  教孩子学数学,可以从实物到抽象数字慢慢过渡,别要求孩子直接用数字来做加减。 找对方法,孩子学起来才能更轻松。
  孩子学习算数家长一定要好好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借助身边的各种材料来让孩子在玩儿中学,在游戏中学。
  作为过来人我有一个好办法,可以通过跟孩子玩扑克牌来学习,先带孩子认识一下扑克牌的各种花色点数数字和大小,让孩子数一数看一看,引起兴趣。
  然后,带他玩儿比大小,每人摸一张牌,让孩子比较——哪张大哪张少两个差多少,大的赢,小的被刮鼻子 孩子很快十以内的加减法就很熟练了。
  看孩子玩的起劲儿可以再增加难度玩儿另一个游戏——数点儿:每人摸两张,两张牌相加,让孩子算算谁赢了。熟练了可以再三张这样增加难度。我孩子可喜欢玩这个游戏了,没几天四十以内的都算的可快了。各位宝爸宝妈们可以试试。
  幼儿让孩子学习加减法,就是找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切入点来学,不能直接上:2+5=?
  我来说说我和我家小宝怎样学?
  1.我们家鱼缸有好多雨花石和小金鱼,所以他有了好多工作——捞鱼和捞雨花石 。
  他拿着小网常去捞小鱼,之后放到他的小缸里,我们俩就常算他的小缸有几条鱼?本来我的目的是次次让他算题麻烦到他不捞鱼。结果我失算了,他数算得越来越溜了。捞雨花石也是这样。
  2.我们家二宝宝喜欢卡,经常拿扑克 玩,这扑克是最廉价最好玩的玩具。
  数数也是靠他的,计算当然也少不了他。数学教具为什么没有扑克?
  去掉大于十那几张和大小王;把A粘上变为1,就可以用来做游戏算加减法了。
  摆上我们宝宝的书,把扑克当钱。先告诉孩子各本的价钱,让孩子来买。比如《幼儿画报》9元,小二宝会从一堆扑克里翻找到9,我告诉他我需要2元的钱,他找到2元,另一张不知道,我就教他在9扑克上去两个,让他数还有几个。
  用扑克的好处:直观,易学。
  3.手指头
  手指头用来计算也很不错,动动手呀,小脑瓜更聪明。
  我小时候,谁用手指算数被极度鄙视。但是科学家研究发现:
  所以,适当用指头算算加减法呗。
  选孩子喜欢的玩具来辅助学习加减,很好用的。
  对于小吃货,用吃的东西来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比如剥杏仁吃,问孩子要吃几个?先给几个,让他算差几个。总之,只要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方法在生活里。
  我的孩子现在4岁,2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上没有问题,那他是如何学习的呢?我总结了一下,方法大概有4种。
  方法1:水果计算法。
  因为孩子还小,所以如果单纯的告诉孩子如何计算,孩子不一定能够明白,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他喜欢的东西,在数数的同时,告诉他学习的方法。
  比如,孩子喜欢吃苹果,那我们可以买一箱苹果,拿出来,放在地上,先从简单的5个苹果开始数,前面放2个苹果,后面放3个苹果,问孩子2个苹果+3个苹果=几个苹果?
  起初,孩子不能马上告诉我们,需要一个一个数苹果,但是时间长了,他自然而然就能有相应的概念,我们从5以内、10以内、15以内、20以内,一步一步地教孩子算数的方法。
  方法2:乐高拼图法。
  许多孩子特别喜欢乐高,那么我们可以找到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边玩乐高的时候,边学会数数。
  乐高的玩具我们选择每块稍微大的,适合3岁以内孩子玩的那种,这样,孩子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每块乐高上的孔数,方便他们计算。
  学习的方法基本也是跟水果计算法一样,不能急躁,打好基础是关键。
  方法3:手指游戏法。
  这个方法也是最常见和最普通的。学校里学习数学,也会让孩子在不懂的时候,试试看用手指,不过,这个游戏的缺点是,手指一共10个,超过10的计算,孩子会无从下手。
  但是这个游戏法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让孩子学。比如,孩子在街上,我们看到路灯,就可以问孩子2个路灯+2个路灯=几个路灯,这个时候,孩子可以马上数一下自己的手指,就能找到答案了。
  方法4:圆圈画画法。
  这个方法需要两个步骤,稍微有些复杂。比如,我们问孩子2+3=?可以让孩子先画2个圆圈,再画3个圆圈,最后数一下,得出5个圆圈的答案。当然,计算的题目不能太复杂,不然,孩子很不乐意画很多很多的圆圈。
  圆圈画画法尽管比较复杂,不过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了,算是比较方便的,用于教孩子5-10以内的数学题,可以尝试一下。
  对于孩子来说,实物练习比空间练习效果要好的多,相信,只要多练习,20以内的数学题难不倒孩子的。
  幼儿数学20以内加减孩子容易接受的简单方法
  一,认五肢:先训练幼儿快速触抹到自己的眼、耳、鼻、口、手、足。
  在不需意志努力的情况下快乐接受单、双数;
  二,对手指:
  左右手同名手指相对,由慢到快而准,反复练习。
  对指法熟练后对自然数的基数、序数、对应关系……等概念在大脑会初步形成,对以后数学科的学习筑下了坚实时根基;
  三,数实物:厨房有多少厨具
  所在幼儿班有多少同学,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等等;
  四,认写0 9 个数字及其大小顺序;
  五,学习20以内的加法:先凑10,然后学减法。学减法时想加法。
  这样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实物到抽象出数,由加到减
  循序渐进,使孩子们轻松获取基础知识,快乐中成长身体,健身学习两不误,何而不为!
  愿每个孩子都能有个快乐的童年
  有个健康的身体,有个良好学业开端!
  让孩子们永远若溪水唱着欢快的歌一路向前!
  孩子所需要进行的计算活动就比较简单,要以生活中的活动为主,也要以生活中所真实存在的物品为主题来进行计算的带入。
  一般,孩子学习数和量一共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同样是孩子学习书写计算,乃至到后期的四则运算都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阶段一:以具体的量来进行计算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孩子的只会记住看到的真实存在的数量,比如:一个苹果、两个梨子、三个香蕉。那孩子来进行计算也都是依据真实的量来去进行的,家庭中可以依据这一特点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数学教育。当然,这个阶段的数学游戏是操作实物为主,孩子不去进行数字的书写和符号的运算。
  游戏实例:吃葡萄
  适合幼儿:能够较好的点数1-10,或者3.5岁的幼儿。
  游戏方式:
  加法练习:家长准备若干的葡萄,引导幼儿从盘子里取出3颗葡萄,再引导幼儿从盘子中取出3颗葡萄,引导幼儿用数总数的方式来计算出一共所取出的葡萄的数量。
  减法练习:家长准备若干的葡萄,引导幼儿从盘子中取出5颗放到碗里,再引导幼儿从碗里取出3颗吃掉,引导幼儿用数数的方式来计算出还剩余的葡萄的数量。
  家长可以更换物品和数量来供幼儿进行反复的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开始阶段不必着急去将加法的概念来引入给孩子,只需要给孩子一个这样潜移默化的过程即可。待幼儿比较数量的时候就可以引入两个概念:加和减
  加法: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数的过程,叫做加法。
  减法:指从一定数量中取出、拿走一定的数量,计算剩余的量的过程,叫做减法。
  阶段二:从具体到半具体的计算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比较熟练的认识和使用数字,我们在带孩子进行数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将数字和数量放在一起,在既看到具体的量的同时,来进行数与量结合的半具体概念的转化。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要完成从具体到半具体的过渡。
  游戏实例:数字苹果
  适合幼儿:4岁及以上幼儿
  游戏方式:
  家长准备若干数量的苹果,在小苹果上贴上数字1,在大苹果上贴上数字10,并给幼儿一定的概念:大苹果是10块钱,小苹果代表1块钱,先引导幼儿取出1个大苹果,在引导幼儿取出两个小苹果,引导幼儿通过数的方式来计算买这些苹果一共花了多少钱。
  家长同样可以更换材料来供幼儿练习,这里是用量来代替数,主要是考验幼儿数与量之间的转化以及具体思维想半具体思维过渡的能力。
  阶段三:从半具体到半抽象的过渡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比较好的完成数与量的转化,已经建立了较好的数概念,抽象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们做的就是引导其将半具体的数量转化为半抽象的数量,这些量可以用一定的形式来呈现。
  游戏实例:点点大考验
  适合幼儿:4.5岁及以上
  游戏方式:
  家长准备一张纸,画上如下表格,可以与幼儿约定,10下面的格子里一个圈代表10,1下面的格子里一个圈代表1,家长随机说出数字,幼儿在表格中画出相应的点/圈,家长再说一个数字,幼儿以同样的方法来去引导幼儿画出相应的点/圈,最后数出1下面有多少点,10下面有多少点。得出结果。
  此表格为蒙台梭利教具点的游戏的简化版。
  注意:当出现进位的情况时将1下面的10个点划掉,在10下面画一个点表示进位。
  阶段四:从半抽象到抽象。
  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抽象思维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多数幼儿能够在不借助数量和工具的情况下进行计算,即现在的纸张作业或者口算题。
  这些口算题比较常见,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适合幼儿:5岁及以上。
  总之,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对不是小学前一个学前班能够解决的,所以孩子的数学心智的培养是一项从小就要进行的过程,游戏化数学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的学习。
  方法很重要,材料也很重要,适当的方法和适当的材料,29以内的加减法不会 有太多问题的,

古人太会玩了,这才是中秋节正确打开方式印象中,年年过中秋,身边的人都过得都非常简单,吃一两块月饼,这个节就算过完了。甚至对很多人来说,这一天与平时无异,没什么特别的。好像我们越长大,这些传统节日越没有了小时候的节日氛围中式面点如何堵住众口难调的嘴?金牌主厨的面点课教你中国面点源远流长,它和米一起构成了我们民族的主食。视地形和水源的不同,我们把耕田分为旱地和水田,由于我国北高南低,因此就有了南米北面之说。但现在由于人员的迁徏,各种带有地域特色的吃从盛夏未来到我和我的父辈证实了吴磊的成长从长歌行到盛夏未来,再到即将在国庆档播出的我和我的父辈,观众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吴磊的蜕变和成长。在盛夏未来上映的第一天,我去看了这部电影。倒不是因为对它期待有多高,而是因为每天都必须豆瓣热门菜谱TOP10No。1料理图鉴值得收藏菜谱锦囊一本料理图鉴在手,日常美味我有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就是很喜欢看我妈做饭,杀个鸡宰个鱼,看着她忙前忙后,切肉洗菜和面生火热油,我就站在厨房门口,陪她唠乔家的儿女们最该读的一本书情感勒索乔祖望和苏大强还有一招屡试不爽。我可是你爸!父母这个身份一搬出来,基本都伴随着离谱的要求。我是你妈我是为你好,你就应该听我的!你这个不孝顺的,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就去死给你看!类似这样下厨,人生绝不该敷衍的一件小事生活在城市里,走在下班的路上,是拥挤得让人崩溃的地铁,是小区门口三三两两的路边摊,是飞速穿梭在车辆中外卖小哥的背影,这是城市里习以为常的生活剪影。忙碌的生活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日愿这世间再无乔一成最近在看乔家的儿女,这一家倒霉孩子真让人揪心。谁还没被乔祖望气到直掐人中呢!妻子生孩子毫不关心,妻子因难产而死,转身就把婴儿托给了小姨子,从此也不过问。对其他四个孩子也是冷漠无情,蔬菜教室(秋冬篇)No。5豆瓣热门菜谱TOP10如果你的孩子和我一样不爱吃蔬菜,这本书能帮到你从小到大,我都不喜欢吃蔬菜,小时候妈妈为了让我吃蔬菜,每顿饭都有3根蔬菜的硬指标,如果额外吃多几根,就会有额外的零花钱。如今,已经毕业皮肤科医师手把手教你辨别自己的肤质正面迎击肌肤问题来自皮肤科医师的专业建议,手把手教你辨别自己的肤质,传授正确的护肤手法,正面迎击干燥暗沉毛孔粗大粉刺痘痘老化松弛皱纹等肌肤问题,更搭配饮食调节,让护肤不只停留在表面。你真的了解你的对于阅读,有趣比有用更重要读书,往往被比作一场苦修。或许,这是为了激发人们奋进的激情,然而,所引发的却常常是恐惧的逃避。面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只能高山仰止面对学海无涯苦作舟,也唯有回头是岸。于是,鞭策变成了警中美芯片战硝烟四起,美国搬起石头,会砸到谁的脚一芯片的制造过程首先,在大江大河,找到优质沙子沙子就是二氧化硅SiO2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二氧化硅和碳高温加热,提炼出单晶硅,化学反应式如下SiO22CSi2CO把单晶硅棒经过
偏方不可信,多动症还是要相信专业医师治疗不是一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的,但是正确的治疗却是有方向可循的,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向,而不要去采取错误的治疗方式。那样不仅对孩子的痊愈没有帮助,还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孩子在白关于宝宝喝水的那些事夏季炎热,各位宝爸宝妈对于孩子喝水这个事也是很重视的,害怕孩子喝水少而生病,也怕孩子喝水多了涨肚。有些人可能会问喝水这事还要操心?他渴了就喝了呀!不不不,孩子喝水这事,家长还真得操孩子整天上蹿下跳,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怎么办?有的家长面对自己精力无限的小怪物,真的是三十六计,计计无效,十八般武艺齐上阵,都没办法跟上他的旺盛精力。本来起床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了这个小怪物,起床的困难是更上一层楼了。那到你家宝宝也有闲来无事亮个嗓的爱好吗?面对自家宝宝,各位宝爸宝妈最崩溃的应该就是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无故哭闹。平时是乖乖小可爱,哭闹时就是飞天小恶魔。那宝宝到底为什么会哭闹呢?一就是想要亮个嗓如果你家宝宝的哭声抑扬顿挫,来看看多动的表现到底是怎样的,别再整天疑神疑鬼啦首先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显著的表现,别人和他说话,说着说着他就走神了,完成某一件事需要花费20分钟以上时间时,这件事情基本需要几倍的时间去完成,总是在家长提出合理的指令时不听话,整理你家宝宝也有不爱吃饭的情况吗?老一辈人都说,人嘛,能吃能喝能睡,身体就没啥大问题。成年人还好,一顿不吃,或者少吃点不会有什么问题,反正他们会自己判断。但是宝宝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会表达,不吃东西的原因也不会告诉宝孩子的身高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其实孩子的身高有大约六到八层是由遗传决定的,其次孩子的身高情况也与孩子发育时期骨骼的生长情况相关,发育时期的激素水平,外部环境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情况。虽然想要明确的证实遗传外部环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宝宝注意力不集中,干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真的是愁坏各位宝爸宝妈,那我们应该如何从小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呢?一给宝宝一个安静且固定的地方做固定的事比如宝宝想读书,你就带他到书桌所在的地方看看是不是你信的关于孩子的流言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语言发育迟缓这件事情,才知道,原来孩子说话迟缓,不是自然现象,需要人为地帮忙治愈。但是人们搜集到的相关信息太杂方式方法太多,以至于好多不正多动症不是绝症,不要过于担心好多家长都说,孩子有多动症的迹象,没确诊之前,自己还存着一丝丝的侥幸心理,总觉得孩子只是调皮过头了,但是当去往正规的医院,进行了正规的检查,得到了医生的确诊通知,觉得自己的天快要塌新手宝爸宝妈我梦中的小天使去哪了?这就是一个吞金小怪兽啊很多新手宝爸宝妈都有一个大大的疑惑,为什么在没生宝宝之前,我看别人的宝宝好可爱,听话懂事,像一个美丽的小天使,为什么我自己的孩子生出来就像一个不会累的小陀螺啊!他们只要睁着那双人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