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孩子学乐器学音乐不重视这件事,真出了问题是无法补救的

  1 学乐器学出了健康问题
  我儿子6岁多,目前已经学架子鼓两年多,学键盘一年了。此外,4岁多的时候还同时学了一年的声乐,后来暂停了。
  他4岁多第一次上学架子鼓课时,我们问老师,架子鼓声音这么大,会不会对孩子的听力有影响。老师非常肯定地说,4岁以上就没有问题!
  老师教学使用真鼓,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们确实觉得这不是个问题。因为孩子在打真鼓的时候,由于姿势不正确,发不上力,所以声音并不大。老师演示的时候,大多数时间刻意控制了力度,声音也不大。当然,老师全力演奏的时候,绝对震耳欲聋!但这很少出现。
  大约在我儿子学了一个月时,随着他的发力方式越来越正确,打鼓时的声音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在我陪他上了整整一小时课之后,我感觉到我两只耳朵很不舒服,里面有一种疼痛感和灼热感。当天晚上我就出现了耳鸣的症状。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右耳朵似乎恢复了大半,但左耳朵仍然有灼热和疼痛的感觉,并且仍然耳鸣。
  最令我焦虑的是,上课的时候,我坐在距鼓几米远的地方尚且如此,而我儿子就坐在鼓旁,会不会也出现状况?我非常紧张地问他,有没有耳朵不舒服?虽然他说没有,但我不能确定他是不是能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毕竟他当时才4岁多。
  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听力受损是很多鼓手的职业病。有的鼓手甚至在一场大型演出之后,会出现短暂的失聪!
  于是,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我去医院对耳朵进行了检查,后来又带我儿子去医院进行了同样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儿子一切正常,我右耳正常,左耳虽然也属于正常范围,但比右耳要差一些。医生让我过段时间再来复查对比。
  第二,我给儿子买了隔音耳机,要求他上课必须佩戴,给我自己买了耳塞,陪课时佩戴。
  大约三四个月之后,我的耳鸣症状才逐渐消失。在这段时间内,我24小时耳鸣,耳朵里不间断地出现嗡嗡嗡的声音,给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在此后的两年多中,我耳鸣的毛病又犯过两次。第一次,是陪我儿子去上声乐课,老师用钢琴伴奏,我听老师弹了一节课钢琴,下课就耳鸣了。第二次犯,是陪我儿子去上架子鼓课(我们中间换过老师,这位老师使用电鼓教学,所以我们上课时并不佩戴隔音耳机和耳塞,而是要求老师把音响开小点),有一次演奏一首摇滚歌曲,老师把音响开太大声,听完这首歌,我就耳鸣了。
  每次犯了之后,都会需要比上一次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现在,我已经避免听一切过大的声音了,但我的左耳还是偶尔会无缘无故地出现耳鸣,尽管持续时间不长,耳鸣的音量也不大。事实上,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左耳就不是太舒服,同时伴随着轻微的耳鸣。医生说,不算严重,也没什么办法,让我平时好好休息,不要使用耳机。
  从那以后,我就非常注意对我儿子听力的保护。
  打电鼓一定要把声音调小,打真鼓一定要佩戴隔音耳机。如下图所示:
  带他去剧院等可能声音比较大的场所,也一定给他佩戴隔音耳机。下图是带他去剧场看演出:
  尽量避免让他弹真钢琴,听别人弹钢琴的时候尽量站远点。
  万幸的是,我儿子并没有出现类似状况。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不懂得分辨和表达。
  2 音乐 or 噪音
  我们日常说起音乐,常说"美妙的音乐"。送孩子们学乐器学音乐,是现在很多父母的选择,希望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音乐的美妙。
  但是,有一件很多人不了解不注意,甚至不愿意承认的事情——音乐的音量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它就不再能让人产生愉悦了,它就会变成噪音,损害人的听力和健康。
  我曾经在文章中推荐过一本书《孩子学乐器,父母这样做》,这本书大部分内容写得很好。但其中有一个小节,讨论学小提琴是否会影响听力,这个小节我看完真的很生气!
  我截取两段,如下:
  『来看一堆数据吧!从小提琴发音孔产生的声音可以达到100分贝,长笛发出的声音很容易就可以达到112分贝,短笛则可以达到120分贝以上……小号和长号等号类乐器可以达到106分贝。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这么高分贝的音量下,对我们的耳朵一定会有影响。』
  『英国交响乐团协会曾授权开展了一项关于交响乐中的声音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交响乐的响亮声音足以造成听力的丧失、不同程度的不适、耳鸣和耳朵的疼痛……但有趣的是,却有无数的研究表明:交响乐造成的音乐家们的听力损伤比它事实上应该造成的损伤要小得多。』
  上述第一段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乐器的音量往往很大,超过人体的舒适区(85分贝以内)。第二段前半部陈述了一个有出处的研究结果,是有害。但第二段后半部分却话锋一转,说"有无数的研究证明"有害程度其实很小。
  很明显,作者是不大认可乐器对听力的损害的。那我就特别奇怪,各种乐器的音量是客观数据,有害结论的出处是英国交响乐团协会,那证明损害很小的"无数的研究"的出处是哪里呢?既然有"无数的研究",那为什么不能在书中列举一二呢?
  我上网搜了一下对音乐家听力的研究,很轻松就搜到了一些:
  2016年发表在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的一篇文章,调查了125位至少有5年经验的音乐家。其中42.4%有听力衰退的迹象,19.2%双耳听力受损,51%在演出后有耳鸣和耳朵疼痛的经历,28%在演出时有耳鸣和耳朵疼痛的经历。
  Tania Schink 等研究人员研究了2004年~2008年300万德国听力患者的健康记录,得出的结论是音乐家因为噪音导致听力问题的概率比普通人高3.5倍,57%的音乐家受到耳鸣的困扰。
  2013年发表在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的一篇研究,调查了143位年龄低于50岁的法国号乐手,发现大约18%~33%的乐手有听力衰退。
  201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统计了329名18~25岁的年轻乐手。其中45%有听力衰退的迹象。
  我查到的上述研究,都有出处,在本文末尾列举的参考文献中。
  像前述作者这样的音乐行业从业人员,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无数的研究"?而且其公然在其书中写到——『如果拉小提琴的人听力都有问题,那无数小提琴演奏大师恐怕早就都成了聋子』。
  事实是相当比例的乐手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聋子,只不过听力没有衰退到完全失聪罢了。
  一位45岁的音乐家 Trevor Specht ,他有25年的大乐队(big band)从业经验。他被诊断为显著的听力衰退和严重的耳鸣。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I play saxophone, but I’m standing next to the drums and the cymbals are at ear level," he said. "Almost every musician I know has hearing loss, even if they won’t admit it."
  我翻译一下——我演奏萨克斯,但是我站在鼓旁边,鼓组中的镲片高度和我耳朵的高度一致。几乎我知道的每个音乐家都有听力衰退,尽管他们不承认这一点。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请不要相信任何人给你们说的音乐100%对听力没有影响,尤其是音乐老师们说的。
  3 听力衰退治不好的
  人的耳朵中有一个蜗牛一样的器官,叫耳蜗管,如下图中 Cochlea 所指:
  耳蜗管中有很多细小的,外形像头发一样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到大脑。当长时间处于大音量环境,或者突然出现的大音量,会导致这些细胞受损。下图左侧为正常的细胞,右侧为受损后的细胞:
  当损害足够大时,这些细胞会死亡并消失,而且不会再生。当这些细胞的损失率达到25%~30%时,人就会感受到听力衰退,是永久性的听力衰退。一旦发生永久性听力衰退,目前没有任何药物或治疗手段可以复原。
  所以,听力衰退是治不好的!不要让孩子或者自己发展到那一步。
  4 合适的音量
  下图来自百度百科,是常见的生活场景的音量大小(单位是分贝):
  对耳朵健康的声音是85分贝以下(也有的建议写的80分贝)。当然,并不是说超过85分贝的声音听一下就会有损伤,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在100分贝的噪音下呆15分钟,或者在110分贝的噪音下呆1分钟,就会有很大的听力受损的风险。
  各种乐器的声音是多大呢?参见下图:
  所以,各位朋友,我们常见的乐器大多数音量都是超过健康范围的。
  如果你不相信上面的数据,也没关系。你可以在手机上装一个测量音量的APP,搜"噪音"会出来很多APP,大多免费。然后在孩子演奏乐器的时候,你在周围测一下就知道了。未见得能测得多么精准,但是定性是没问题的。
  比如我在我儿子打真鼓的时候,测了一下,我当时站在四五米外,峰值仍然能达到98分贝。
  我儿子上声乐课,老师弹钢琴的时候,我也去测了一下,两米外峰值可以达到95分贝。
  5 怎么办?
  我个人猜测,当初发明这些乐器的时候,尚未有扩音设备。所以,为了让周围一定距离内的观众都听清,乐器就需要发出较大的音量。而距离乐器最近的人恰恰是乐手,乐手承受了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音量。
  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对我们健康的威胁了。所以,我们得想办法。
  佩戴耳塞是一个常见的办法。
  如下图这种3M出的耳塞,一对不过1元钱,实在是很便宜!
  但这种耳塞是普通的耳塞,适用于一切噪音环境,对乐器演奏者来说不是非常理想。下面这种专门为音乐家开发的耳塞,可以让不同频率的声音的音量下降差不多的幅度。这样对乐手来说,就既降低了音量,又不至于听不清声音中的某些细节。
  我儿子因为年龄小,耳道不够大,所以耳塞戴不进去,我就给他购买的隔音耳机。随着他头越长越大,现在已经换成成人款了。
  如果使用电声乐器,比如电鼓、键盘等,我一定会让他把音量调小一点,这样就不用再戴隔音耳机了。
  我以前写的关于架子鼓的文章中,也提过要佩戴耳塞或隔音耳机。文章发出后,收到了很多位爸爸妈妈给我发的消息,咨询相关问题。他们共同的一个问题是,他们意识到了架子鼓音量太大,想采取保护措施,但他们又怕这样会对老师不敬,或者老师不同意,所以张不开嘴。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第一次给我儿子的架子鼓老师提出来要给孩子在上课时戴隔音耳机时,老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诧异。从交流中,我相信老师是真的不觉得打鼓能影响听力。他虽然不相信,但他也没有反对我儿子上课戴隔音耳机。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他竟然自己去购买了两个隔音耳机,给来上课的其他孩子佩戴(不过可惜的是很多孩子不愿意佩戴)。
  我儿子的第二位架子鼓老师使用电鼓上课,刚上他的课时,我就发现老师习惯性把音响开很大声。于是,我每节课都直接跟他说,麻烦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位老师本身是知道打鼓需要保护听力的,所以他未对我的要求有任何不适。多上了几节课后,他就知道了,我们家对音量的诉求比别的家庭严格,所以,我们上课时,他都会主动将音量调小。
  所以,老师们真的还是关心孩子们的健康的!我们家长张嘴说了自己的要求,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打鼓的孩子和成人,是我见过所有乐器中,佩戴耳塞或隔音耳机比例最高的。我从未见过一个弹钢琴、拉小提琴、吹长笛的孩子佩戴耳塞。但实际上如前文所述,这些乐器的音量比架子鼓不差。学习这些乐器的孩子,实际上要么演奏轻一点,要么就也得戴耳塞。
  我知道这相当地令人难以接受!
  放眼看去,音乐家佩戴耳塞的极少,老师不佩戴,同学不佩戴,孩子本身可能也不愿意佩戴。佩戴之后既不是特别舒服,也会显得跟大家不一样,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所以,这是真正需要我们父母努力的事情,这件事情上的压力应该我们父母来扛。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孩子明白耳朵健康的重要性,让孩子适应佩戴耳塞上课和练习,旁人不同意或有看法,我们应该说服他们。
  我儿子已经佩戴隔音耳机两年多了,早已非常适应!打真鼓一定会自己戴上再打,打电鼓如果声音开太大,他甚至会主动跟老师说,太吵了,调小一些。
  最后,说真的,在孩子年龄不足够大的时候,他自己未必对自己的健康多么重视。这个世界上真正关心孩子健康的人,只有父母而已。
  参考文献: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388610/https://oem.bmj.com/content/71/7/472https://www.healthyhearing.com/report/51549-Which-musicians-are-most-at-risk-for-hearing-losshttps://www.audiology.org/news/noise-induced-hearing-loss-and-musicianshttps://www.nbcnews.com/health/health-news/turn-it-musicians-run-far-higher-risk-hearing-loss-n9398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86%E8%B4%9D/553473?fr=aladdinhttps://www.hearnet.com/at_risk/risk_trivia.shtmlhttps://www.hearnet.com/images_site/erme_brochure.pdfNoise and Its Effects on Children,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How Loud Is Too Loud? How Long Is Too Long?, http://www.noisyplanet.nidcd.nih.govNOISE – Lifelong Harm to Children’s Hearing, http://parentsknow.state.mn.us

昨天下午,我头顶着太阳,忍受着夏天的火热人的思维怎样,生活就会怎样。我们脚下的路,常常不取决于路怎么样,而取决于我们怎么去走。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别人怎么对待我们,决定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昨天下午,我去芦子村办点事。我坐不让你走!男孩死拽的,不是头发,而是无数孩子的希望文哎呀妈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不易,抄袭必究春节一过,分离就在上演。返乡的异地务工父母,踏上了离家的征程。他们背负着对子女的美好期待和规划,却被迫当狠心人把孩子留在老自即日起村里再无谢大脚,于月仙位列仙班人生本就无常。最近几年,我们经历了太多这样的告别。尤其是今年,我们不光经历了一届没有现场观众的奥运会,习惯了一个人人戴口罩的世界,我们还见证了太多原以为会永远陪伴我们的人猝然离去今原来,写作远没自己想象中简单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文哎呀妈即便是今天,我仍觉得写作这件事是我最大的意外,特别美好的意外。虽然从小喜欢写日记,也会写点小说,但那些都是自娱自乐,根本没将它今年读的第四十二本书,想来说说妈妈和心理学之间的事文哎呀妈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前几天,同事跟我哭诉你说说,现在的孩子是不是都白眼狼?最近快期末了,学习一逼得紧一些,他就说我残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非要我这个当妈的给他道歉才肯出来一点我的小龙女姑姑,祝你生日快乐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难以超越,就是因为演员把人物刻画的印象太过于深刻,以至于这些角色深入人心,比如说大家看到李若彤,就会觉得她就是小龙女,她就是王语嫣昨天刷到一条李若彤的视频,她说1遇事看开一点,心境便通透一点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千变万化的,也总是难以预测的。尽管很不情愿,但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和接纳,人生路上遇到的那些风风雨雨。昨天下午出门,看到几位大哥聚在一起讨论着阿富汗局势,其中有位是我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没有必要看他人的脸色世事本无绝对,没有明白无误的对错观念,也没有明确清晰的是非标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夜里听见有雨落下的声音,但睡意正浓的我,却以为那只是梦。因为在梦里,也有雨境我告诫自己你这个样子可不好,很不好一个人想要躺平,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只要放弃一切努力在家躺着不动就OK了。但若是还想要有所进步,却没那么轻松了。今天是六点以后才醒的,比起昨天早上,又晚了十几分钟。而且是在梦里听宇宙会协助你达成你的想法结果先确定,方法自然来!人的内心是一个小宇宙,我们的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当作是大宇宙。内在的小宇宙和外在的大宇宙之间,其实是有关联的。任何你内在小宇宙的起心动念,会带动整个大宇宙为何善意会伤人原来有些善意的背后是恶有时候朋友对我们太好,会感觉到不舒服有时候妈妈一句为你好,情绪会变得愤怒有时候看到网络的评论,会受到精神暴力。原来善意有时不一定是善意,就像爱一样,善意也有边界和限度过分地共情迎合
肾癌的病理和基因特点(二)(接一)肾癌细胞喜欢高浓度的葡萄糖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肾癌细胞在培养时会形成脂肪滴,而且数量跟葡萄糖的浓度正相关。也就是说葡萄糖浓度越高,脂肪滴数量越多。二者的相关性非常好,几乎是直线慢性病?专家教你如何挑选益生菌杜玮南(为肠之道)我做肠道菌群科普多年,有很多人咨询我该如何挑选益生菌。也有很多人用了益生菌却发现没有多少效果,于是就对益生菌产生了怀疑,质疑它到底是不是忽悠。从一个肠道健康专家的情感咨询栗子姐每日情感问答(0928)咨询婆婆和丈夫冷静一段时间了,婆婆主动要求来带孩子。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早点脱身去工作。我的父亲有工作,他也不愿意来帮忙。为了孩子有人照顾,我同意婆婆来。但我希望再请一个保姆帮忙。一情感咨询栗子姐每日情感问答(0910)咨询发现老公出轨有四个月了,每天都在煎熬,不知道我自己要干什么,老公的人跟钱我也管到了,可是真的觉得整个家都恶心了,做不到离婚,也做不到不去想老公跟那个女人恶心的事,很痛苦,看着孩情感咨询栗子姐每日情感问答(0919)咨询和我男朋友分手后,我一直追他,他也有时候说狠话,见不到他的时候他就说狠话,我特别不待见,见了面他就对你特别好,还亲你。但是他也没提出和好,我提了他也拒绝,他也不同意我微信,晚上情感咨询栗子姐每日情感问答(0909)咨询我今天刚发现我对象跟他一个同事聊天各种暧昧,私下见面。对方也知道我的存在。怪不得他这一段时间对我各种不耐烦。各种脾气。我今天问他,他说喜欢她。跟我不合适。很直接的告诉我,现在我情感咨询栗子姐每日情感问答(0922)咨询我跟她分手了大概有十二天了吧,我男的24岁。她22岁当初分手她给我的理由是爸妈不同意,在跟我交往就会跟她断绝关系。后来经过多方打听不是这个原因,其实她爸妈管不了她,可能是家里给情感咨询栗子姐每日情感问答(0927)咨询和公婆一起住了二十年,相处融洽,但自明事理的公公三年前病逝后,婆婆和两个姑姐就各种挑事,甚至找借口打骂我女儿。我一生气自己买房搬出来单过。这下婆婆不干了,哭着要老公留身边照顾她情感咨询栗子姐每日情感问答(0915)咨询我和她交往了1年多,彼此都是离异状态。我们属于异地恋,她在江西上饶,我在上海工作。刚开始交往几个月关系相处的比较融洽。也很和谐。去年10月份的某一天,我打电话她全天不接,微信联情感咨询栗子姐每日情感问答(0923)咨询栗子老师好,我想请问一下,女朋友总是不停地纠结我以前的感情经历怎么办?还老是想什么样的男人可以嫁栗子姐点评备胎不好当,要随时准备下岗咨询先说下我的情况国企外聘员工,在国外做工程情感咨询栗子姐每日情感问答(0911)咨询我有个想不通困惑得问题,我和对象谈了两三年,问她喜欢我什么,不知道!对我得印象说虽然大男子主义点,脾气犟点,老爱说我,也没有那么细心,是不是很失败哪里出问题了。栗子姐点评你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