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父母真的犯了那么多错吗?

  家长做咨询,经常都是从孩子的问题开始。他们最担心的是,自己对孩子做了一些事情,会伤害到孩子。比如很严厉,或者打了骂了,心里非常内疚和自责。
  因为这种强烈的内疚,他们经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忐忑不安,管得严厉了,觉得孩子可怜受伤,不管的时候觉得孩子管不好自己,不是作业忘交了,就是成绩下降了。让人百爪挠心。
  他们对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非常焦虑,左右为难。
  他们真的没有想祸害孩子,他们也的确是在学习如何做好父母,如何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我想上一辈的父母也做过他们的努力,一般情况下,谁不是想着把最好的给孩子呢?
  有个来访者说,她以前参加过网上一个热门的讨论群,叫父母皆祸害。她说她妈就是祸害,给她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在妈妈身边几乎没有什么好的记忆,妈妈非常暴躁,她只能服从、讨好,要不然打骂、比较、羞辱接着就来了,正因为如此,她的性格非常拘谨,特别害怕犯错。
  她自己做妈妈了以后,就特别希望自己跟妈妈做得不一样,希望给孩子好的支持,但又时常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做得不好。
  她儿子已经初中了,孩子很多行为跟她的预期差异很大,而且这些行为也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睡眠。比如说,晚上玩手机玩到深夜,白天上课的时候睡觉;比如说,所有的作业都拿手机抄,还经常和老师同学起冲突。
  她很生气,也会制止,会骂,气急了也动过手。之后她会难过的痛哭流涕,然后抱着儿子道歉,道歉是因为,她觉得自己这样做的时候太残忍了,孩子很可怜。
  孩子玩手机到深夜不睡觉,上课就睡,要不要管,作业不做,天天抄答案,要不要管?
  父母的功能之一,是要帮助孩子社会适应。这样明显对他不利的行为,当然是需要管教的。只不过用什么样的方式管是值得多想想的。
  这个妈妈说,她管的时候,儿子接下来真的会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得好一点,手机也玩得少一点。
  我说管看上去是有效的啊。
  而且这些行为也需要母亲去管一管,要不然这样真的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和学习,孩子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的辅助。被管教的时候孩子不一定会受伤,对孩子来说有规则是有安全感的。
  真正有伤害的在于,当我们对孩子有要求的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可怜。
  在咨询讨论中,发现很多时候孩子被批评,被要求,孩子是接受的,也是需要的。父母的要求并没有非常严厉和苛刻。很多都是恰当的。
  这个严厉和苛刻是被父母解释出来的,或者说他们把儿时父母的严厉和苛刻投射给了自己,带着这种感觉,哪怕是制止孩子一些错误的行为,很多父母都不敢坚定去做。
  我们管的时候觉得孩子可怜。这个可怜是把曾经自己的感觉,投射给了孩子。
  所以 这个过程不是孩子怕管,是我们自己不想被管,管了之后去痛哭道歉,就是鼓励孩子不要听我们的,不要受规则约束。鼓励他反抗。
  然后这个互动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就会不断输送和强化孩子的认知,当他们被要求的时候,他是可怜的,是悲惨的,所以所有的规则,哪怕是普遍的社会准则,对他都变成了强求,变成了伤害,变成了残忍。
  那这个孩子要怎么去适应社会呢?他可能会逐渐退缩,或许他会对你说,不想上学了,或者直接不去了。
  然后他越不适应,我们会越失望,越焦虑。但是我们又不敢管。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难受死了。
  孩子的行为,确实和父母跟他的互动方式有关系。
  但是这个过程父母是在做什么?
  他们是想保护孩子,在意识层面,他们都是在尽力地爱孩子。他们曾经受过这样的伤,所以他们尽一切的可能,保护孩子不要受自己受过的伤。
  他们对自己受伤的方式也很敏感,他们想帮孩子躲过一劫。
  那些对自己和对孩子的投射是意识不到的,我们很难识别出来。
  所以那些不好的结果,常常是父母想爱孩子的证据。
  我们在咨询中同样会去澄清来访自己作为子女的时候对父母认识的偏差。
  就像刚才那位家长,她回忆儿时,妈妈对她严厉,稍有不慎就非打即骂。
  讨论发现,那个时候妈妈对谁都不友好,是因为那个时候妈妈和爸爸始终在争吵,家里的经济也是捉襟见肘,妈妈脾气暴躁,也经常偷偷抹泪。
  她一直认为妈妈那些脾气跟自己有关系,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如果自己够好,妈妈就会开心,就会喜欢自己。所以每次都会小心翼翼,讨好,想让妈妈高兴一点,对自己满意一点。但是好像即使这样,妈妈还是那样。所以她就非常绝望,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没用。
  然而那个母亲的困境,是一个孩子没法改变的,也不是因孩子而起。
  是,一个妈妈情绪如此糟糕,是她自己的问题,确实让人失望和愤怒。
  但她也是可怜人。
  那我们对父母的误会是什么呢?
  一个孩子觉得,我如果变好了,父母就会变好。所以我们发展出了这样的人际模式,或者付出或者讨好。
  我们乖巧懂事了父母会变好,这是想象。 这个想象导致了失望和痛苦。
  原谅父母有那么重要吗?
  与其说,很多人不能原谅父母,不如说不能原谅自己。
  还是拿这位家长来看,她现在已经和母亲关系很疏远了,现实中的母亲已经不能影响她的生活了。
  但是她现在早就学会了对自己苛刻和严厉,骂小孩怪自己不温柔,打一下觉得自己残忍,对孩子要求严格一点,就觉得自己变成了坏妈妈。
  她不能接受自己"坏"的部分,不允许自己不上进,不优秀,不出众,不体贴,常常自我攻击。
  不害怕"被讨厌"的人,活得到底有多爽?(点击)
  她说她偶尔出差,公司出差的地方环境都非常好,事情办完之后,很多同事就会去放松娱乐,只有她还是会继续工作,因为她不允许自己休息。不允许自己做的事情不出色,因为害怕让别人失望,所以总是加倍去付出,感觉很辛苦,但是停不下来,停下来会加倍的攻击自己。
  所以,跟自己和解很难。
  不能欣赏自己,不能爱自己,才是更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和内在父母和解。
  如果我们能和自己和解,比如当我们允许自己有些时候有情绪,当我们允许自己有些时候不上进,不完美,当我们做的不好的时候不那么攻击自己。
  其他的人际关系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能理解和接纳自己的难处,能够面对自己的痛苦,我们就能理解他人了。
  很多人表达了很多对父母的不满之后,逐渐会想起一些,被父母爱和支持的记忆。
  就像这位家长说,即使经济上再差,妈妈也尽量给她穿得漂漂亮亮的,每天早上给她梳头发,记得她妈虽然嘴上总是骂她没记性,但是每一次下雨都会去接她……
  她说神奇的是,以前只看得到,她把我打扮得好看,是因为她要面子,是为了她自己,梳头发只记得她喊着让我别动,下雨送伞只记得她骂我没记性。妈妈对我的付出我都看不见。
  她说,原来她一直是爱我的。只是我不知道。
  * 来访者案例细节均已进行虚构化处理
  作者:刘纯婷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诚信不止在315,芭乐兔童装贯彻在每个365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若是不讲诚信更是遭受消费者唾弃。今天是2019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诚信这个中国人该有的优良品质被社会各界着重提及,小学生作文过期的牛奶,本以为是青铜,结尾却出现反转在语文的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板块就是作文的书写,大家的文学修养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常常会被语文老师各种写作的题目,写得好的同学还会被派去参加各种作文比赛。小学生的作文大多都是平铺直叙,每日一字蜚(2495)2021。06。28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查阅。德盛,资篆籀之铺扬声蜚实腾,第二千抗日名将薛岳的书法真迹,行书有苏轼之法,楷书有颜真卿的雄浑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国难当头,更表露出男儿情怀。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便是一位抗日名将薛岳。薛岳在抗日时期自创的天炉战法,在长沙会战中歼灭日军十万之众。可谓是战功赫赫。他的书法更每日一字籀(2494)2021。06。27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查阅。德盛,资篆籀之铺扬声蜚实腾,第二千董其昌64岁行书菩萨藏经后序明代董其昌行书唐高宗菩萨藏经后序,高丽笺本,6对开。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书藏经后序局部大图欣赏释文菩萨藏经後序。盖闻羲皇至颐。精粹止於龟文。轩后凌晨爆涨金币唉这几天天天在刷头条看有的大神说凌晨金币多结果我来了开始我刷刷文章刷刷评论点点赞做任务半个多小时才的惊喜宝箱还好开了1200满足了可是明明昨天有2000今天就1200了呢想不通别的2021年生育津贴怎么领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我们平常工作当中,公司都会为我们缴纳五险,这是强制性的,五险当中包含了生育保险,对于女性来说,生育保险在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报销生育方面的相关费用,还可以领取生育津贴,那么关于生育每日一字朽(2496)2021。06。29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字汇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这样的父母,与他人无关孩子如果有高智商和高情商,在未来肯定会有出息的。现在我们教育孩子,除了在乎智商培养之外,家长们可不要忽略情商的教育,因为情商跟智商不同,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养成的,而最重要的老孩子有这3句口头禅,长大后可能成白眼狼,父母要多注意大家都知道,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教育孩子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品质,现在很多孩子小时候都不怎么会说话,甚至出言不逊,对于长辈都不尊重,其实这都是因为你没有好好教育而导致的。
13岁女孩留下心痛遗言爸爸妈妈,我滚了,是教育的痛,还是家庭的伤?13岁女孩21楼7页遗书,这是段琳用生命给世人留下的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到底是什么让一个花季女孩奔赴死亡,是教育的痛,还是家庭的伤?文江水寒2017年12月24日平安夜,吴淑芬走在这位传奇母亲,独自把13个孩子培养成博士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生活理念人生信条充斥人们的头脑,爆炸的信息更容易让人迷失。而真正能流传千古,支撑起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核的,则是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家风家训。李昌钰(1938年)美籍待产孕妇跳楼自杀哪个女人不是在用生命生孩子?看到产妇跳楼身亡的新闻,心像被扎了一刀除了想知道真相,还想要抱抱每一位从鬼门关走过一遭的妈妈。文龙方媛1hr相信前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都被这条新闻刷屏了8月31日,陕西榆林一名产妇跪离婚现场,庭审法官眼里的孩子们当你们为了争夺抚养权而诋毁谩骂对方时,孩子心中萌生了仇恨当你们为转移财产绞尽脑汁撒谎时,孩子学会了欺骗当你们为了利益逼着孩子做伪证时,孩子纯净的心在那一刻被污染。文本刊记者付洋身为单亲妈妈打造爱的奇迹,42万字童话教儿子学勇敢一位身患抑郁症的妈妈,用42万字的童话,让胆小的儿子学会勇敢,并让他走出心灵的孤岛。这是一个只有爱才能创造的奇迹文雪地里的小木屋2012年5月,宋咏梅所著的系列童话书蚂蚁密探丁点儿89岁老人找工作,网上热帖背后是作秀还是凄凉一个89岁高龄的老人一张写着找工作字样的纸牌,质疑声的背后,是一段耐人寻味的亲情文沐洋2007年10月,网上出现了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一位89岁的老奶奶牵着病怏怏的孙子,眼神凄苦地看出租孩子谋利,这对冷漠父母被撤销监护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理应尽心呵护孩子。但某些无德无情的父母竟把天真的孩子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将他出租给盗窃团伙。文半解2017年6月2日下午3点,全国首例异地撤销监护权的案件在安女儿蹊跷离世单亲妈妈追凶路上多少疼痛与悔悟当一个女人遭遇婚姻不幸,不得不独自抚养孩子时,孩子于她而言就成了唯一和全部。然而越是密不透风的母爱,越会毁灭孩子文唐山水丁姗离婚10年,终于把女儿抚养成人的汪兰凤,刚刚宣称苦日子终守住绝症弟弟,女白领用诚信叩响希望之门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弟弟的生命,为一个姐姐的心。路上的艰辛,已融进我的眼睛。感恩,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我用心灵发出爱的呼喊,叩响所有背后藏有希望的门。文朱莉娅为了守住患白血歧途少年ampampamp缺位父亲,一场迟到10年的和解与救赎一个父亲在儿子最需要关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缺席,导致父子失和。当儿子长大后深陷毒瘾时,他幡然醒悟,想帮助儿子渡过难关。但此时父子能和解吗?他们的人生又会走向何方?文墨丁在浙江丽水市云性教育,我们在跟互联网抢时间除非有意视而不见,否则,作为父母的您一定会注意到出于天然的好奇,孩子从3岁起就会陆续提出与性相关的问题到青春期,孩子更会爆发山崩地裂的性生理变化和性心理动荡。然而,性在中国是一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