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今天分享一下有效陪伴。 有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觉得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如果只是让孩子一个人在旁边玩,家长不参与进去,甚至是自顾自地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这样的陪伴还不如不陪伴。 参与孩子的游戏,特别是低龄的孩子,哪怕陪孩子玩一些在大人看来很幼稚的游戏,不在于游戏结果,看重的本身是亲子游戏过程,这样的陪伴才是有效陪伴。 儿子小时候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每年只能带两到三个月的样子,但与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他身上去的。儿子也能明显感觉到我对他的感情,对我也很是依恋。没有别人说的孩子长久不见妈妈,妈妈回来后与妈妈生疏,仍然要爷爷奶奶带的情况。 我离职后,更是全部接手了带儿子的工作。辅导作业、照顾饮食起居,陪他一起玩耍,我们一起去旅行。 印象最深的是,儿子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乐高,要我给他买一个暗黑巨龙王。我们一起在淘宝里搜,我才知道那是2016新款乐高幻影忍者系列人仔。 收到后,儿子拆了包装,把所有的零件倒在包装盒里,把盒子放在卧室的地板上,拿出说明书开始看。我也看了一下说明书,再看了一下盒子里的零件,好家伙,零件都有两三千个,有些零件还特别小。 那时候儿子小学六年级,学业已经比较重,再加上我们决定到成都进行择校考试,我都担心他拼不起来,或者只是一时兴起,根本没估量拼这款积木的难度和工作量。 儿子认真看了说明书之后,开始按图纸找零件拼装。他以前只拼过简易的积木,所有的零件堆在一起,在零件堆里扒拉着找。这次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但这次零件太多了,所以找的工作量也很大,最初的拼装也很慢。 不过还是挺佩服他的,他专心地找零件,拼装,再找,再拼,一直很有耐心,有时候还边找边拼边给我介绍现在拼到哪里了,暗黑巨龙王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技能,什么零件是暗黑巨龙王的什么部位等问题。 我坐在旁边一边耐心地听着,一边看他操作,有时候附和他一下,有时候问一些我不知道的问题,比如一些绿色的小环是干什么用的,怎么还有两片布等等。当我问到两片布时,儿子笑着说:妈,那不叫两片布,那是暗黑巨龙王的翅膀。暗黑巨龙王有翅膀才能飞嘛! 我也笑了,说:我说嘛,都是塑料零件,怎么会出现两片布呢?! 一天,我给他建议说:妈妈可以帮忙把零件分类,这样你会好找得多。儿子疑惑地看着我,说:怎么分类啊?你会分吗? 我说:妈妈是学统计的,干统计这么多年了,统筹分类我是专业的。 儿子半信半疑地看着我,我蹲下来把零件从盒子里倒出来,开始扒拉着把零件分类。先是把差不多的零件分成几堆,再在每堆中把相同的零件分出来,放成一个个的小堆。这样分出来后,再根据儿子拼装的进度,把他当前正需要拼装的零件放在离他较近的地方。 这样一来,他能快速地找到零件,拼装速度也快了很多。只是不雅观的是,各种零件在卧室的空地上铺了一大片。 慢慢地,我看得多了,也大概了解了有些零件是暗黑巨龙王的哪个部分了。于是我便陪着他一起找零件。我们两个一个找零件,一个按图纸拼装,还不时地聊一下暗黑巨龙王的辉煌战绩,不知不觉地,暗黑巨龙王的雏形就呈现了。 儿子很是高兴,把初成雏形的暗黑巨龙王顶在头上,要我拍照留念呢! 工程量实在巨大,只有暂告一段落,等后面空了继续拼装。 随着拼装的进程,后面的零件越来越少,找起来的难度越来越小,我们拼装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就这样利用睡前的空档拼了四五个晚上,暗黑巨龙王终于完工了。你别说,拼装好的暗黑巨龙王确实很炫,加上几个人仔和幽灵,更显得暗黑巨龙王威猛雄壮了。 儿子把暗黑巨龙王摆在卧室的飘窗上,几个人仔和幽灵摆在周围,空了就摆弄一番,算是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丝乐趣吧! 小升初之后我们到了成都,儿子也是把暗黑巨龙王拆了带过来的,到了成都之后又重新拼装。 后来我们又买了兼容乐高幻影忍者系列泰坦机器人之机器人大作战和命运赏赐号。这两个积木都是在我和儿子的合作下完成的。 特别是命运赏赐号,是一艘船,买得有些大了,零件有6000多个,当时分类的时候摆了半个客厅,也稀得当时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也没什么客人会到家里来。拼了一周多才拼起来的,不过拼起来的命运赏赐号确实惊艳,不枉我们费了那么多的功夫。 当时我看到命运赏赐号的零件摆满了半个客厅,还抱怨儿子说,命运赏赐号太大了,零件这么多,不知道要拼装多久才能完工呢? 儿子安慰我说:妈,放心,用不了很久。有的乐高还大呢,零件有几万个,乐高高手什么都不做,专职拼都要拼一个多月呢?还有职业乐高人员用零件拼房子,关键是拼起来的房子还可以住人。 我惊诧地说:谁设计的呢?真心佩服。 儿子也说:我最佩服的就是乐高设计师,能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乐高玩具。 到了初二,功课忙起来了,好像儿子也过了拼积木的瘾了,我们就没再拼了。 在拼乐高的过程中,我发现儿子空间思维很好,也能沉静下来专心做一件事情,有毅力,有耐心,我们两个的合作,我学会了不少的乐高知识,可以有话题和儿子一起聊,儿子学会了物品分类,可以更高效地把一些事情做好。 放在以前,我一直以为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直到去年,一个朋友的女儿买了一幅拼图,当时在商场里没有拼起来,我建议她们回家后她和女儿一起拼。后来我问她,拼起来了没有?她说没有,还一直抱怨女儿做事情没耐心,当时只是看到拼图想买而已,根本拼不起来。 前几天看到她,她又一直说女儿到了青春期,什么话都听不进去,有时候还和她对着干。她女儿则和我抱怨说,她妈妈太无语了,弄得她很烦,很羡慕哥哥,我和哥哥的关系很融洽。 我想起有一次她女儿给我说,她妈妈经常抱着个手机,尤其到了晚上,熄灯之后,手机屏幕的蓝光照在她妈妈脸上,像鬼一样。 朋友的女儿是朋友从小一手带大的,怎么也没想到还不到12岁的孩子对她已经是相看两厌了。 没有贬低朋友的意思,只是真心觉得带孩子不容易,除了全心全意爱孩子之外,还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学习与不同年龄的孩子相处。 虽然说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但退出是讲时效的,既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毕竟孩子在成长中是需要我们的。我们只有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才能形成有效陪伴,也才能与孩子有更多的话题。有时候孩子需要大人的智慧来引领他的成长,大人也可以从孩子身上学习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好好珍惜还能与孩子相伴的时光吧!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温暖,进入初三之后,孩子就忙起来了,高中更是如此,大学更不必说。从此以后,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著,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著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忆起与孩子相处时光的时候,脑子里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回忆。也让孩子想起我们的时候,是温暖甜蜜的。家,温暖的家! 这期与大家分享到这里。这个话题过分宽广,我只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条友们会有更多的心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下期分享敬畏生命的话题,我尽量写得轻松一些,也希望大家喜欢。
造句:陪儿子走过初中三年之九
造句:陪儿子走过初中三年之九